古诗词诵读《将进酒》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任务1.朗读诗歌,结合注释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大意。2.抓诗眼,梳理诗歌的内容,品读诗歌的情感,理解诗人情感、思想的复杂性。浅味2.解读标题将:qiāng,请、愿。“将进酒”即“请喝酒”之意。本为汉乐府旧题,是一首古体诗形式的“劝酒歌”,内容多抒写饮酒放歌时的情感。1.字词正音将进酒qiāng金樽zūn岑夫子cén钟鼓馔玉zhuàn恣欢谑zìxuè千金裘qiú——与尔同销万古愁诗眼:

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或句子,用以表达诗人的全部思想感情,能使诗歌达到画龙点睛、生动传神的效果。“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诗眼是一首诗的关键所在,是整首诗的精髓。抓住诗眼,能捕捉到整首诗的核心信息,从而深入挖掘诗词意蕴、探究诗人的情感。这需要读者认真提炼字句——务必最能表现特定的生活情景,能最充分、最真切地表达出诗人对这些事物的思想和情感。思考:1.本首诗的“诗眼”句是什么?2.按照记叙文的要素(时、地、人、事),本首诗写了哪些内容?醉翁之意不在酒补充1:与“酒”有关: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与友畅饮,作《将进酒》(52)天生我材必有用,与尔同销万古愁寓居当涂,醉月而卒(62)流放夜郎,途中遇赦(56)安史之乱入永王府(54)奉诏入京,供奉翰林(42)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初入长安,无功而返(30)仗剑去国,辞亲远游(24)济苍生,安社稷(14)仕途失意,赐金放还(4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补充2:李白的这一生啊——3.李白在《将进酒》中抒发了“万古愁”的情绪,其具体内涵有哪些?(请结合诗句分层次理解。)全诗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伤——欢乐——愤激——狂放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诗人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表现出一种怀才不遇又渴望用世的矛盾复杂之情。(事了拂身去,深藏功与名)——酒是引子,愁是血液,狂是脊梁,豪放是外壳,愤激才是内核。悲愁狂愤欢人生短暂,碌碌无为。朋友欢聚,畅快恣意。怀才不遇,抱恨叹惋。悲重欢浓,狂泄愤慨。不甘沉沦,江湖流转。深味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杜甫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余光中雄奇飘逸

诗情豪迈奔放,汪洋恣肆;诗思天马行空,无所羁绊;语言刚健俊朗,想象瑰奇富丽,夸张大胆奇妙。探究:如何看待李白的嗜酒狂欢的放浪行为?——敬其人品,好其诗作,切不可模其行状。李白兼具了庄子逸世高蹈、天马行空的自由之魂与屈原孤傲忠介、上下求索的倔强个性,这两种“古来不可兼”的文化性格在李白身上“聚”在了一起。——龚自珍他生来是一道大江,你只应疏凿沙石让他舒畅的流入大海,断不可堵塞江口,把水引去点缀帝王之家的宫殿楼台。——石评梅1.“黄河之水天上来”可以改成“黄河之水山上来”吗?①不能。②作者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极言黄河奔腾而来的气势,渲染了激昂澎湃的浪漫氛围。③改为“山上来”属于写实,不具有生动形象性。2.搜集“流水”的意象的诗句,分析这一意象常表现的主题。“流水”意象:——以江水的流逝暗示时间的流逝;以江水的永恒对比人类的渺小和人生的短暂。细读探究3.“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①“悲白发”,对着明镜悲叹自己早生白发,慨叹功业未成,人生苦短。②“朝如青丝暮成雪”,早上还是“青丝”,傍晚就青丝成雪,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极言人生短暂。4.“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诗人正自感伤,却又为何突然转悲为欢?这是一种真正的“乐”吗?①既然人生短暂,既然此处失意,那就应该别处去寻找寄托,朋友相聚,正好开怀畅饮,及时行乐。5.“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哪两个字用的好?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①“必”和“还”用得好。②这种及时行乐,并不能说是真正的快乐,而是在现实苦闷下寻求的一种自我安慰,是“失意”的另一种外在流露。②“必”是“一定”的意思,语气肯定、强烈,是诗人对自我人生和才华的自信与期许,表明诗人渴求建功立业,要有所作为的心情。③“还”是“还能够”的意思,表现出诗人一掷千金的豪爽,也表达了高度的自信。6.“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请找出分析。①夸张。②痛快的筵宴,豪壮的诗句,烹羊宰牛,一饮三百杯,狂放之情趋于高潮,诗的旋律加快,知己相逢,倾吐怀抱,实为痛快事,得意事,不仅是品味美酒佳肴,更为了表现豪情。7.“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是诗人的真心话吗?他真正想做的事是什么呢?①此话并非真心,而是愤激的反语。②诗人真正想做的是建功立业,并不是“长醉不复醒”。只是因为当时仕途失意,志向不得施展,故有此说。这一方面反映了对权贵的蔑视,另一方面更是怀才不遇的愤慨之词。8.在中国历史上寂寞的圣贤不可胜数,作者为什么单提到“陈王”曹植呢?结合曹植生平试做简要分析。①曹植才华横溢,志向远大,但由于“任性而行,饮酒不节”最终没有得到父亲曹操的重用。②与曹植一样,李白也有一段不堪回首的身世:他来到长安,抱有济世之志,却为小人排挤,最终落得个“赐金还山”的收场。③运用典故,以曹植自况,表达对陈王昔时宴饮的倾慕,更是对自己现实遭遇的愤恨与控诉。9.最后五句诗中,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诗人狂放若癫的情感?①口气甚大:“呼儿”、“与尔”,指挥倜傥,情态之任诞。②反客为主:本是友人招待于他,此时竟忘形高踞一席,颐指气使,甚至提议典裘当马,足见形骸之放浪。③出手阔绰:不惜将出名的五花马、千金裘换取美酒,以图一醉。深度思考:“天生我材必有用”本是一种积极人生观,而“但愿长醉不愿醒”又含有消极情绪,如何看待李白这两种矛盾的观点?“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用”主要理解为“出仕”,是积极入世思想;而“但愿长醉不愿醒”则体现了他想用酒来麻醉自己、逃避世事的念头。这种入世、出世的矛盾表现,正是其内心深处儒道思想交织的一种表现。受儒家思想影响,他渴望建功立业,成就功名,这应是其思想主流,但当他因正直而在朝廷受到排挤打压,壮志难酬时,他又不像一般儒生那样沉浸痛苦而不能自拔,他会以道家思想洒脱地摆脱遭际的挫折、痛苦,以实现内心的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

而追求精神自由就会:蔑视权贵,反抗秩序;想建功立业就要:向传统妥协,和权贵达成和解。他既想做孔子,又想做庄子,结果却是既做不成孔子,也做不成庄子。理想破碎,他便开始纵酒狂歌,将豪放洒脱、狂傲不羁表现得淋漓尽致。李白的一生大部分都是在这种矛盾中度过的,他的诗歌记录了他的这种矛盾与痛苦。“道”即“出世”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与天地万物并生共存的道家哲学,构成了李白的思想态势和心理框架,所以当他在官场无路可走时,他能超然世外,取法山水以自适。李白的儒、道、侠的复杂思想“儒”即“入世”思想。李白怀着“济苍生,安社稷”的儒家政治理想,多次投身官场,通过走仕途求功名来实现个人抱负。“侠”即任侠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侠讲究“言必信,行必果”,“重然诺,轻生死”及仗义疏财,扶危济困之类的任侠精神,李白就具有这种“侠”的精神。借饮酒来反抗丑陋的现实社会,寄托愤激情怀,是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的常用方法。诗中李白以圣贤自称,以喝酒排解内心苦闷,以纵酒来对抗现实的种种不堪,以精神的旷达来张扬个性与才情。他是谪仙人,洒脱纵情,自由张扬,才华横溢,愤激率真,他拥有这恣情傲物、蔑视一切的狂放力量。李白的嗜酒狂欢,更多体现的是其人生志向不得施展的苦闷和愤激。他继承了古往今来失意士大夫们的做派,借酒浇愁,宣泄情感,写出许多借酒咏怀的诗,以表达内心的抑郁苦闷。这一行为是一种无奈的排遣,是苦闷忧心的发泄。李白的身上浸透着儒家思想的血液,“修齐治平”是其毕生的追求,如梦美好,当无法企及的现实无情地摆在他面前时,梦碎了却不愿清醒。于是,他便开始纵酒狂歌,也开始了永无尽头、永无休止的愁苦煎熬。总结:李白的嗜酒狂欢的放浪行为——②想象丰富,夸张雄奇:天上来、朝如青丝暮成雪、三百杯、千金散尽、斗酒十千恣欢虐、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进酒》篇幅不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诗歌的气势与力量,这与想象、夸张手法的精彩运用有着密切的关系。③用典精当,化用自然: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诗人恰当地使用了曹植宴平乐的典故,并用曹植来自比。通过曹植的放旷和怀才不遇来表现自己,又把曹植的诗句,化为自己的诗句,用得恰当、自然,耐人寻味。④语言运用上:句式多变,整散结合,节奏富于变化,声韵抑扬顿挫,诗情曲折飞动,有很强的感染力。①气势豪放,感情激越:黄河之水势不可挡,纵情欢乐的狂放恣意,自我肯定的豪气坚定,视权势如粪土的愤慨激越,以"五花马"、"千金裘"换取美酒的豪爽大度,生动形象地抒写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具有震铄古今的气势与吞吐宇宙的力量。写作特色比较《南陵别儿童入京》《行路难》《将进酒》中诗人饮酒态度及感情变化。

南陵别儿童入京李白白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