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2024年-2025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人教版质量测试(下学期)试卷(含答案)_第1页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2024年-2025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人教版质量测试(下学期)试卷(含答案)_第2页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2024年-2025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人教版质量测试(下学期)试卷(含答案)_第3页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2024年-2025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人教版质量测试(下学期)试卷(含答案)_第4页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2024年-2025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人教版质量测试(下学期)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2024年-2025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人教版质量测试(下学期)试卷(含答案)

姓名____班级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1、书写(每题5分共1题)1).看拼音写汉字组词语,力求规范、整洁。

xiānyàn

fúzhuāng

cūzhuàng

róngqiú

kuánghuān

hùxiāng

huāngyě

yánlì

shuāngbì

kǒudí

2、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1).古诗文里春色美。

(1)看到“春”字,你会想到杜甫笔下那明媚的春光:“迟日江山丽,___________。“会想到苏轼笔下的江南早春之景:“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还会想到曾几在《三衢道中》描绘的清新幽静的山林:“___________添得黄鹂四五声。”

(2)看到“春”字,你会想到一个盛大的节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___________曈曈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王安石的这首《元日》中,我们能看到中国人过春节时除旧迎新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观察每组词语有什么特点,照样子写一个。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窃窃私语

翩翩起舞__________

葡萄灰

茄子紫___________

无忧无虑

无边无际___________

池子对河流说:“这清闲的生活___________,还有什么能够代替的?”3).知识回顾

(1)见善则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耳听为虚。

(2)鲜花朵朵,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芬芳迷人。要是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花钟》)

(3)桃花常常在古诗中出现,如《惠崇春江晚景》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大林寺桃花》中的“人间四月芳菲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西有一种酒叫杏花村,这一酒名出自杜牧《清明》一诗中的这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牧童遥指杏花村。

(5)《宇宙的另一边》一文中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奇妙的世界》一文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珍藏。4).根据语境,读拼音,写字词。

童话的世界真奇miào__________,那里有灿烂的阳光sǎluò__________在白雪公主的长发上;那里有jùlǒng__________在一起的yànlì__________花朵,歌唱着丑小鸭变身白天鹅的qíjì__________;那里有zhìhuì__________的小红帽,战胜xiōngměng__________的大灰狼;还有wēiwǔ__________的英雄……这些故事丰富着我们童年的生活!5).读下面的一段话,根据拼音写词语。ㅤㅤ本学期的收获真大啊!我们认识了伶俐可爱的,欣赏了迷人的,知道了辨别方向的,探寻了物产丰富的世界,目睹了的坚固,见证了的的,感受到了冰心奶奶小时候吹的乐趣,也从小宋庆龄身上学到了的优秀品质。3、选择题(每题2分共3题)1).指南鱼,是北宋初年完善成熟的一种辨识方向的器具,是指南针的前身。社团中的几位同学梳理了它的制作流程,准备介绍给大家。其中,梳理得最准确的一项是(

将薄铁片剪裁成鱼形,放在炭火中烧制,待烧制通红后取出,接着使鱼尾指向正北方位,然后急速将鱼尾浸泡于水中。这样,一个“指南鱼”就制成了。A.剪裁→放在→取出→指向→浸泡→制成B.剪裁→放在→指向→取出→浸泡→制成C.剪裁→烧制→取出→指向→浸泡→制成D.剪裁→烧制→指向→取出→浸泡→制成2).童童喜欢阅读,积累了很多词语。周末,他要写一篇关于秋天的作文。你觉得下列词语中用不到的一项是(

)A.层林尽染B.桃红柳绿C.五谷丰登D.金桂飘香3).“深秋来临,一夜秋风吹红了香山,漫山红遍,____,就像仙境一般。”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A.五谷丰登B.层林尽染C.果实累累D.五颜六色4、句子训练(每题10分共1题)1).按要求写句子。

(1)例: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用加点字写一句话)

________得__________

(2)例:下雨的时候,水喜欢玩打击乐器。(仿写拟人句)

一片片狭长的叶子___________

(3)例:小溪凉凉,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观察加点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以下面的句子为开头仿写一句)

我们的村前有一片绿绿的草地,____________________

(4)例: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照样子,介绍一种水果)

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这段话有两处错误,请修改。

猜测与推想,把我们的阅读之旅充满了乐趣。阅读分享课上,我总是首先第一个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5、连线题(每题4分共2题)1).认识图片中的人物,连一连。

2).请把下面相对应的句子连线。

不迁怒

必有近忧

一张一弛

不贰过

冬则温

文武之道也

人无远虑

夏则凊6、排序题(每题5分共2题)1).我会排序

()开始,海的远处是一片云雾。

()一转眼,鲜红的太阳跳了出来,射出万道金光。

()老师带着同学们在海滩上向着东方守候日出。

()天边的云慢慢变红了,太阳露出了头儿。

()同学们迎着初升的太阳欢呼起来。2).句子排序。

(

)晚上,林积躺在床上睡觉,他总觉得有什么东西顶着自己的后背。

(

)有一次,他到京城求学,到了蔡州时天色已晚,他便到一家客栈投宿。

(

)失主感激地要把一半分给林积,林积诚恳地对他说:“诚信是每一个人应该有的。这些珍珠本来就是你的东西,理当归还啊!”

(

)唐德宗年间,有一个秀才叫林积。

(

)后来,林积想尽办法找到了袋子的主人,将那些珍珠一颗不少地还给了他。

(

)他赶紧坐起来,掀开草席,就着灯光一看,原来席子底下有一个布袋,布袋里有几百颗闪闪发光的珍珠。7、判断题(每题5分共1题)1).《听听,秋的声音》课文中,有些是可以听到的,有些是想象的。(

)8、诗词鉴赏(每题10分共1题)1).看图默写古诗,并完成后面的填空。

(1)补全词句。

(2)通过“_____”和“_____”两个动词,把牧童那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和盘托了出来。“_________”一词,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

(3)诗人先写小牧童的________________,后写小牧童______________,这从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9、书面表达(每题15分共1题)1).快乐习作。

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你一定经历了许多事:有趣的、难忘的、高兴的、伤心的……请选择其中一件写下来。要求:想好题目,把事情写清楚;标点正确,格式规范;书写工整、美观;语句通顺,尝试使用有新鲜感的词句;不少于35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提示:别忘了写上题目哟!10、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1题)1).阅读课外短文《筷子》,完成练习。①说起我们中国人使用筷子的习惯,话可就长了。②早在商代,筷子被称为“挟”,后来改称叫“箸”。古人十分讲究忌讳(jì

huì),发现“箸”与“住”的读音相同,“住”有停止之意,不吉利,于是就反其意而称之为“筷”,表达了人们进食的愉悦心情。这便是筷子名称的由来。③用筷子吃饭,得心应手,十分方便。有人做过这样的测定,使用筷子时要牵动手指、手腕、手臂,甚至肩膀等30多个关节和50多处肌肉。由此可见,用筷子吃饭,不仅进食方便,而且还可以灵活手指、强健肌肉、锻炼脑力。这样一举多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④我们中国的筷子,各式各样,原料也各异。有驰名中外的杭州天竺筷,这种筷子是用佛教名山天竺山的细白竹做成的;有令人爱不释手的福州漆筷,这种筷子下圆上方,漆花瑰丽,筷子头上有寓意吉祥的鸟兽花草和各地名胜图案;还有象牙、玉石雕刻而成的各类高档筷子。⑤一双筷子记载着中国的文化,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记忆。1.读短文,填空。

早在______代,筷子被称为“_______”,后来改叫“箸”,最后又把“箸”改为“_____”。

2.“说起我们中国人使用筷子的习惯,话可就长了”中的“话可就长了”具体指()A.筷子的长度很长。B.中国人使用筷子的历史很长。C.筷子的历史长,作用大,种类多,有很多话可说。3.阅读第③段,联系上下文,“这样一举多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中的“一举”指的是______,“多得”指的是________、_____、强健肌肉和锻炼脑力。

4.第④段是围绕“________”这个意思来写的,具体写了________、______和各类高档筷子。11、信息匹配(每题5分共2题)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观:①看;②看到的景象;③对事物的认识。

天下奇观(

)

观赏美景(

)

走马观花(

)

(2)鼎:①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②大;③正当,正在。

人声鼎沸(

)

鼎鼎大名(

)2).读一读,选出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清爽:①清洁凉爽;②轻松爽快;③整洁,干净;④清楚,明白;⑤清淡爽口。

(1)雨后的空气很清爽。(

)

(2)夏天适合吃一些滋味清爽的食物。(

)

(3)被收拾后的屋子,变得很清爽。(

)

(4)你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