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五)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4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五)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4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五)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4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五)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4届河北省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五)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2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五)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夷王时期,楚君熊渠曾自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而到春秋楚庄王时,楚国申叔要求对贵族“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教之礼,使知上下则;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国家统一大势所趋 B.华夏认同观念的增强C.分封制度走向崩溃 D.儒学的正统地位确立〖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到春秋时期(中国)。依据材料“西周夷王时期,楚君熊渠曾自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而到春秋楚庄王时,楚国申叔要求对贵族‘教之春秋”“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教之礼,使知上下则;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可知楚国由原来不认同中国到后来学习周朝的经典,这主要与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周边的部落首领及诸侯都认同中原的文化有关,B项正确;春秋时期已经出现分裂割据,战国末期才出现国家统一趋势,排除A项;材料主要论述楚国对中原文化态度的转变,与分封制的崩溃无关,排除C项;儒学确立正统地位是在西汉,排除D项。故选B项。2.下表为西汉政府与南越关系的史实。据此可知,汉政府对南越的措施旨在()时期史实汉高祖时期封赵佗为南越王,命其“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汉文帝时期汉遣使谴责赵佗“自立为帝”的行为。赵佗表示“去帝制”“为藩臣,奉贡职”。但在内部,“窃如故号名”。汉武帝时期平定南越并将其地分设为九郡,实行与内地统一的制度法令。A.确保边疆地区稳定 B.实施休养生息政策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D.践行以和为贵思想〖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汉高祖时期“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汉文帝时期谴责赵佗“自立为帝”的行为,汉武帝时期将南岳“分设为九郡,实行与内地统一的制度法令”,这些措施的最主要目的是维护国家政治统一,C项正确;这些措施有利于边疆地区稳定,但不是主要目的,排除A项;实施休养生息政策是措施而不是目的,且材料未涉及休养生息政策,排除B项;汉政府对南越的措施是加强对南越的控制,不是“以和为贵”,且“以和为贵”不是目的,排除D项。故选C项。3.《门阀制度》一书认为,中古门阀制度,整个看来,最主要特征在于按门第高下选拔与任用官吏。至于士族免徭役、婚姻论门第,“士庶之际,实自天隔”等特征,都是由前者逐渐派生。据此可知A.士族因免徭役而经济实力强大 B.政治地位决定了士庶的差别C.婚姻关系固化了当时阶级 D.门阀政治是当时政治的主流〖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最主要特征在于按门第高下选拔与任用官吏”、“士庶之际,实自天隔”等信息可知,门阀制度是按出身和门第高低选官,士族政治地位高,享有特权,庶族政治地位低下,没有特权。因此在门阀制度下,政治地位决定了士庶的差别,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士族由于门第和出身使得其政治地位高,享有特权,没有说明其“经济实力强大”,排除A项;材料不是强调婚姻关系固化了当时的阶级,而是强调门第、出身以及政治地位对阶级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没有比较信息,无法得出“门阀政治是当时政治的主流”,排除D项。故选B项。4.下表是北宋不同年间相关记述。这反映出当时时间记述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四月(皇帝)赐金明池善泅军士缗钱。先是,每岁为竞船之戏,纵民游观者一月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正月皇帝参加的上元灯节,是皇帝与民共度佳节的重要时日,皇帝会亲上御楼与百姓一起观灯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正月(皇)上以郭家大长公主薨,不御楼观灯。何执中、刘正夫言:长公主于属虽尊,于服已……圣主御楼观灯)不宜以此事而辍A.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影响深远 B.儒家“与民同乐”的思想得到践行C.传统社会门第观念被彻底打破 D.理学伦理道德秩序逐步得到强化〖答案〗B〖解析〗根据三则材料信息“(皇帝)……纵民游观者月”……是皇帝与民同乐、共度佳节的重要时日”以及“与民同乐,不宜以此事而辍”,可以判定北宋时期统治者和百姓定期举行各种文化活动,这反映出儒家“与民同乐”思想得到践行,故选B项;材料的信息“与民同乐”思想不能被解读为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影响深远,故排除A项;传统社会的门第观念被彻底打破不符合基本史实,故排除C项;“与民同乐”思想与理学伦理道德秩序逐步得到强化无关,故排除D项。故选B项。5.如表是明代山东省各府交纳地亩花绒(棉花税)数(单位:斤)。据此可以推断()A.山东地区开始种植棉花 B.山东棉花种植已很普遍C.山东是全国棉花主产区 D.棉花成为主要经济作物〖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中国)。根据材料山东六府各州县都有花戎之征,即可得出棉花已普及山东各地区,B项正确;从材料中得不出山东种植棉花的时间,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山东种植棉花的情况,没有与全国其他地区进行比较,排除C项;材料没有与其他经济作物进行比较,排除D项。故选B项。6.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在英国军舰的庇护下,鸦片贸易在中国一部分洋面和港口取得了半公开化的地位。在厦门,“鸦片小艇像渡船一样地来来去去,鸦片公开地在大街上叫卖。”英国的行为()A.违背了中英《南京条约》的规定 B.说明当时的鸦片贸易是非法行为C.反映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要求 D.引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再爆发〖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0年后的中英。依据材料概括可知:从“在英国军舰的庇护下”以及“取得了半公开化的地位”等信息来看,英国的行为依然属于一种走私行为,是一种非法行为,B项正确;关于鸦片贸易的问题,《南京条约》中的条款没有相关的规定,排除A项;这一时期,英国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不再属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了,排除C项;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清政府拒绝了英法的修约要求,并非是鸦片走私行为,排除D项。故选B项。7.下面是山东某中学同学在学习《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五、六单元之后创作的一幅漫画。该生在漫画中所持的主要历史看法是()A.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奄奄一息 B.各阶级各阶层积极的探索救国之路C.治疗中国须采用中西医结合之医术 D.只有马克思主义思想才能挽救中国〖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漫画信息可知,面对深度病态的旧中国,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与激进派等各阶级各阶层都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各种方案的尝试,由此可见,该生强调的是各阶级各阶层都进行过积极的探索之路,B项正确;从漫画的主题来看,并不是在强调旧中国的奄奄一息,排除A项;具体如何治疗中国,漫画没有明确的方案,排除C项;马克思主义在漫画中所占位置并不重要,不能涵盖漫画的全面意思,排除D项。故选B项。8.中华民国建立后,由于总统府和国务院都被赋予相当的行政权,而《中华民国临时法》又“并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于是导致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政治格局。这一政治构架()A.是仿效法国制度结果 B.使总统府和国务院对立C.旨在防范袁世凯专权 D.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项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2年后的(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结合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初期推行总统总理负责的双轨制,这一制度的创设旨在防范袁世凯的专权,C项正确。《临时约法》的内容有学习法国宪法的部分,但两个行政中枢的状况法国并未出现,排除A项;结合“并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可知,题干强调的是未对二者进行权力的划分,而不是对立,排除B项;两个行政中枢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与史实相反,排除D项。故选C项。9.1953年以后,国家相继出台了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城市人口疏散下放政策、人民公社制度、以户籍制度为依托的人口流动控制制度及与之配套的城市劳动就业制度、基本消费品供应的票证制度等。国家通过政治性的推动、和特定意识形态相联系的政府垄断管理,阻滞农民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这些现象表明()A.国家实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B.国内外矛盾对中国建设影响较大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成就斐然 D.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获农民支持〖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3年后的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从题干列举的各项措施来看,都是国家采取的具有行政性质的,再结合当时发展的实际,题干可以表明我国正在进行又计划的经济建设,A项正确;当时的中国正在集中精力稿工业化建设,这是我们发展的要求,与国内外矛盾关系不是很大,排除B项;题干只是列举了诸多措施,没法判断工业化建设的成就,排除C项;在诸多措施中,并不是所有都会得到农民的支持,例如“阻滞农民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排除D项。故选A项。10.为了防止过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1981年12月国务院曾发布《关于严格控制农村劳动力进城做工和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的通知》,要求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通过发展多种经营和兴办社队企业,就地适当安置。这表明()A.农村体制改革释放出了大量劳动力 B.“民工潮”的出现倒逼改革的发展C.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形势还十分严峻 D.城乡二元制经济难以打破城乡壁垒〖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从题干来看,上个世纪80年代初国务院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出台了相关政策,这一政策的出现表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较好发挥了劳动和土地的潜力)的进行,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民工潮”现象,排除B项;从国家政策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通过发展多种经营和兴办社队企业来解决,排除C项;题干材料并非强调城乡壁垒,城乡二元制经济难以打破城乡壁垒说法与题干材料反映的主旨是不吻合的,排除D项。故选A项。11.公元前6世纪以后,城邦政体基本分成两大类型:民主共和制和贵族共和制。在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城邦,如雅典确立了民主政治并发展到“黄金时代”。一些以农为本的城邦,如斯巴达则建立了贵族寡头共和制。这表明()A.希腊各城邦建立的路径不同 B.城邦的政体类型受制于经济C.各城邦的政体类型不会相同 D.城邦发展的命运决定于政体〖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6世纪后的希腊。依据材料概况可知,题干的意思是说希腊城邦有多种类型的政体,具体采用什么样的政体形式受制于城邦的经济类型,不同的经济类型会产生不同类型的国家政体,B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到城邦建立的路径问题,排除A项;各城邦的政体类型不会相同说法是错误的,不同的城邦可以具有相同的政体,排除C项;决定城邦发展的因素很多,并非单单是政体方面,排除D项。故选B项。12.光荣革命促进了真正意义上的政治革命宣言的出台——洛克的《政府论》,宣言指出:人民脱离自然状态并同意建立一个政治社会,是为了维护他们的财产和避免那些会导致国家混乱的战争。政府必须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且任何违反民众利益的政府都应被解散,洛克的这一思想()A.为代议制确立奠定理论基石 B.宣告了君主专制的失败C.提出议员代表选民参加议院 D.论证了私有财产合法性〖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光荣革命时期(英国)。据题干洛克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洛克强调政府建立在信任基础上,违背民众利益的政府应解散等观点,为后来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石,A项正确;此时君主专制并非宣告失败,排除B项;题干中未明确提及议员代表选民参加议院,排除C项;题干重点不是论证私有财产合法性,而是强调政府与民众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13.1925年,斯大林在与托洛茨基等人斗争时,为了证明自己是列宁的继承人,曾以新经济政策的捍卫者形象出现,但在其思想深处,更倾向于用类似“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进行他所理解的社会主义建设。这使斯大林给苏联带来的最大影响是()A.改变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 B.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C.建立了世界第二位的工业化强国 D.恢复了“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正向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5年的苏联。依据材料概况可知:斯大林借用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某些思路和特点,采用政府计划的方式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开辟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在建设过程中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计划体制,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斯大林在建设苏联的过程中学习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非改变了建设模式,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斯大林学习了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给苏联带来的影响,而非斯大林模式给苏联带的影响,排除C项;斯大林借鉴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一些做法,并不是恢复该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14.如图为罗马条约签订后法国刊载的漫画《法国和德国的生活水平》,画中两根柱子显示的是法德两国工人的生活水平,一位资本家模样的大胖子正踩着梯子,照着德国标准把法国高出的部分锯掉。连接两根柱子的横幅上写的是法语单词“生活水平”,横幅下一位戴着小红帽的法国女子正在破口大骂。该漫画意在()A.质疑欧洲共同市场政策 B.揭露法国资产阶级对工人的压榨C.呼吁民众支持法德联合 D.表达法国国内对经济衰退的不满〖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欧洲)。依据材料“照着德国标准把法国高出的部分锯掉”等和所学可知,民众不满源于欧洲共同市场导致法国工人生活水平下降,A项正确;漫画未体现法国资产阶级对工人的压榨,排除B项;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标志着法德联合实现,排除C项;材料法国经济衰退无法体现,且违背当时法国经济恢复的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15.1956年7月,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下图所示为当时的西方画家据此创作的漫画《苏伊士运河的巨人》,画中高举着“阿拉伯民族主义”大旗的埃及总统,正在阻拦悬挂美、法、英三国旗帜的“国际交流”号巨轮,在埃及总统的身后,苏联外交长正在运河边悠闲地钓鱼。该漫画折射出()A.埃及国力的迅速提升 B.美苏对中间地带的争夺C.西方殖民统治的瓦解 D.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受阻〖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画中高举着‘阿拉伯民族主义’大旗的埃及总统,正在阻拦悬挂美、法、英三国旗帜的‘国际交流’号巨轮,在埃及总统的身后,苏联外交长正在运河边悠闲地钓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埃及共和国的建立及苏伊士运河的国有化,大大打击了英国的殖民势力,美国等以“国际交流”的名义对埃及施压,但苏联对埃及提供了支持,使埃及勇敢地将民族利益置于首位,因此材料内容体现了美苏对中间地带的争夺现象,B项正确;漫画反映的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博弈,无法体现埃及自身国力是否提高,排除A项;1956年,非洲仍有大量殖民地尚未取得独立,因此西方殖民统治瓦解的表述错误,排除C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经济全球化并未因民族独立运动而受阻,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古人心目中、“礼”是“准则法”,是法律规范的根本原则或灵魂,法律应该符合道德。法律与道德在运用过程中的相互关系问题,主要是指当法律和道德发生冲突时的取舍问题:是严守法律而违逆道德,还是严依道德而修正法律?自汉唐始便以法律的让步来解决,屈法律而全道德,使体现宗法伦理关系的“礼”基本上法律化了。法律规范同时要执行道德的职能,法律公然规定了“亲亲得相首匿”的制度,公然破坏了自己的尊严而开方便之门。——摘编自许世英等《中国古代法制中的法律与道德》材料二西方国家的开庭富有浓厚的宗教仪式的色彩。法官高居法庭正中,身着黑色法官袍,头戴披肩的假发,宛如教堂壁画里传教布道的上帝。法庭的布置、严格的出场顺序、尊敬的辞令、手按《圣经》念出发自肺腑的誓言,这些像宗教仪式一样被戏剧化了的法律的各种仪式会唤起人们对法律的忠诚本质。在西方法律制度中,正如在西方宗教制度中一样,衍续的历史意识相对较强,以致剧变也被有意识地解释成为保存和贯彻传自过去的观念、原则所必须的。法律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是已经被权威者载入成文法的各项条款,或是前任法官在类似的情况下所作的判决,以及其他的权威渊源。《摩西十诚》中的要尊敬父母,禁止杀人、通奸、偷窈、作伪证和欺诈等戒条成为建立各个法律部门的基础。这是法律的宗教性的重要体现。——摘编自张冉《试论宗教对西方法律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法制的特点,并简要评析这种法制理论和实践。(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宗教伦理对西方法律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答案〗(1)特点:法律是道德的附庸(或德主刑辅);道德法律化(或引礼入刑);法律和道德伦理紧密结合(或礼法并用)。评析:受宗法血缘观念的影响(或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适应了加强皇权政治的需要;有利于稳定传统社会秩序;贬抑了法律的作用;重血缘亲情有违现代法制理念。(2)影响:法律的仪式程序具有宗教色彩;法律制度沿袭传统(或沿袭过去的语言和习俗);司法实践尊重权威;一些宗教戒律成为法律条款。原因:法律脱胎于宗教;宗教受统治者推崇;宗教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与法律价值观相符;宗教强化了民众的法律情感;宗教为西方法律体系注入了神圣的信仰。〖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影响类材料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特点:根据材料一中“‘礼’是‘准则法’,是法律规范的根本原则或灵魂”,可得出法律是道德的附庸(或德主刑辅);根据材料“法律应该符合道德”“‘礼’基本上法律化”,可得出道德法律化(或引礼入刑);根据材料“法律规范同时要执行道德的职能”,可得出法律和道德伦理紧密结合(或礼法并用)。评析: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古代法制的产生原因、背景、作用、影响、局限性等角度评析,如:受宗法血缘观念的影响(或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适应了加强皇权政治的需要;有利于稳定传统社会秩序;贬抑了法律的作用;重血缘亲情有违现代法制理念。【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背景类材料题。时空是:古代西方。根据材料二中“西方国家的开庭富有浓厚的宗教仪式的色彩”“宗教仪式一样被戏剧化了的法律的各种仪式”,可得出法律的仪式程序具有宗教色彩;根据材料“在西方法律制度中……衍续的历史意识相对较强”,可得出法律制度沿袭传统(或沿袭过去的语言和习俗);根据材料“法律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以及其他的权威渊源”,可得出司法实践尊重权威;根据材料“《摩西十诚》中的要尊敬父母……等诚条成为建立各个法律部门的基础”,可得出一些宗教戒律成为法律条款。原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法律与宗教的渊源、宗教的社会影响力、法律与宗教的共性等角度分析即可,如:法律脱胎于宗教;宗教受统治者推崇;宗教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与法律价值观相符;宗教强化了民众的法律情感;宗教为西方法律体系注入了神圣的信仰。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崇奢黜俭”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种消费观,它反对过分节俭、壅积社会财富,主张积极消费和投资实业,通过扩大市场需求促进生产发展。“崇奢黜俭”一经出现便以其反传统的姿态显得格外“另类”,对这一消费观进行全面、科学助于我们了解“崇奢黜俭”消费观本身,也为我们探索近代消费观重构的历史过程提供了线索。——黄娟《“崇奢黜俭”思想与近代消费观的重构》结合所给材料以及所学相关知识,就“崇奢黜俭”提出你的看法或认识,并对你的看法或认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阐述有力,逻辑清晰,语言严谨)〖答案〗示例一:看法:“崇奢黜俭”思想在转型时期的近代中国具有一定的进步性。阐释:“崇奢黜俭”体现了一种近代化的价值倾向。它有利于打破落后的等级观念、利义观念的束缚,对拒绝近代实业和社会进步的思想,是一种批判。“崇奢黜俭”鼓励人们用闲置的资金兴办实业,促进经济发展,客观上推动了近代消费观的重构。这种重构对于中国近代消费观来说是一次深刻的革命,对近代消费观的形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崇奢黜俭”肯定了消费和生产的互动,对于丰富中国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示例二:看法:“崇奢黜俭”思想会给社会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阐释:首先,从社会整体来看,近代中国的社会生产力远远落后于西方的机器生产。尽管消费对扩大市场需求推动再生产的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中国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过分强调消费,难免会忽视生产力对消费的决定性作用,使消费超出生产力的承受范围,造成病态的消费观和奢靡的不良风气。其次,过分的生活消费也会是的生产资金不足,影响经济的发展。另外,享乐主义盛行,使奢侈消费品在整体结构中比重偏大,生产结构的合理性被破坏,依然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题。时空是:近代中国。首先,要根据设问的要求明确自己的观点,在明确观点时要表达出自己的看法,根据材料“‘崇奢黜俭’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种消费观,它反对过分节俭、壅积社会财富,主张积极消费和投资实业,通过扩大市场需求促进生产发展”,可得出看法“崇奢黜俭”思想在转型时期的近代中国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其次,围绕看法进行阐述,结合所学知识以及时代背景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在阐述时要注意找准角度,要注意结合史实做到阐述有力,另外要注意阐述逻辑的严密性。在我国古代长期的历史中,在消费方面的主流观点是“黜奢崇俭”(“黜奢崇俭”是中国传统消费文化之正统,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优良德行),这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但是在社会转型的近代,很多人士提出了“崇奢黜俭”的看法,他们认为“崇奢黜俭”会带动经济发展,会使国强民富。从时代发展来看,这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示例二:根据材料“‘崇奢黜俭’一经出现便以其反传统的姿态显得格外‘另类’,对这一消费观进行全面、科学助于我们了解‘崇奢黜俭’消费观本身,也为我们探索近代消费观重构的历史过程提供了线索”,可得出看法“崇奢黜俭”思想会给社会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其次,在围绕看法进行阐述是可从时代背景和产生的影响两方面进行论述,如首先,从社会的整体来看,近代中国的社会生产力远远落后于西方的机器生产。尽管消费对扩大市场需求推动再生产的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中国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过分强调消费,难免会忽视生产力对消费的决定性作用,使消费超出生产力的承受范围,造成病态的消费观和奢靡的不良风气。其次,过分的生活消费也会是的生产资金不足,影响经济的发展。另外,享乐主义盛行,使奢侈消费品在整体结构中比重偏大,生产结构的合理性被破坏,依然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18.下面是关于“中国1979年—1997年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类型所占比重(单位:%)统计”的一份表格。年份国有经济(1993年之前为国营经济)集体经济城乡个体经济其他经济197978.4721.53198174.7624.620.040.58198373.3625.740.120.78198564.8632.081.851.21198759.7334.623.642.02198956.0635.694.803.44199156.1633.004.836.01199346.9534.027.9811.05199533.9736.5912.8616.58199725.5238.1117.9218.45仔细阅读上述表格,从表格中吸取相关有效信息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鲜明,论据充分,逻辑严密,语言简约)〖答案〗示例一论题: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论述:“文革”结束后,冲破“左”倾错误束缚,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20世纪80年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展开,从而使城乡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出现并不断得到发展。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1992年,中国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推动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示例二论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得到调动。论述:1978年以前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0世纪80年代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使业逐渐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经济效益得以显著提高。〖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1979年—1997年的中国。首先,仔细阅读上述表格,从表格中吸取相关有效信息提炼一个论题,要分析材料基本内容,如城乡个体经济和其他经济所占比重快速增长、再抓住题干材料中的时间如1979年和1993年,结合所学知识如经济体制改革、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等、然后从中诸多历史信息中拟定一个论题,如:观点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其次,围绕观点进行论述,论据充分,逻辑严密,语言简约,可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角度进行论述,如:“文革”结束后,冲破“左”倾错误束缚,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20世纪80年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展开,从而使城乡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出现并不断得到发展。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1992年,中国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推动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示例二:根据国营经济占比下降和个体经济上升的信息,可得出观点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得到调动。其次,围绕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如何促进积极性的发展角度进行阐述,如:1978年以前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0世纪80年代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使业逐渐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经济效益得以显著提高。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欧洲有一套基本利益,我们则没有,或关系甚疏远。因此欧洲必定经常忙于争执,其起因实际上与我们的利害无关。因此,在我们这方面通过人为的纽带把自己卷入欧洲政治的诡谲风雨,与欧洲进行友谊的结合或敌对的冲突,都是不明智的。我国位于隔离的和遥远的位置,这要求我们并使我们追寻另一条不同的道路。——乔治·华盛顿《告别词》(1796年)材料二美国自建国起便奉行“孤立主义”外交政策,将美国孤立于国际纷争之外,避免涉足欧洲政治军事冲突。但随着美国国力的增强,“孤立主义”原则演变出了多种形式和思想,“门罗主义”以“美洲人的美洲”的口号拒绝欧洲列强插手美洲事务,将美洲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一战期间,美国由中立到参战。战后“威尔逊主义”试图将欧洲以及整个世界的重建纳入美国设计的轨道,美国在孤立主义掩饰下充当世界霸主的野心逐渐暴露。20世纪30年代,孤立主义外交演变成一股绥靖主义思潮,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正式参战。战后“杜鲁门主义”提出,美国谋求世界霸权。从它们的发展演变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美国走向全球霸主的过程。——摘编自岳西宽《美国“孤立主义”外交政策及其演变》(1)根据材料一、理解美国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的成因。(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美国的“孤立主义”政策进行评述。〖答案〗(1)从美国所处地理位置影响,位于西半球,远离欧亚大陆;维护美国独立、促进美国发展的客观需要;华盛顿等美国政治家远见卓识。(2)评述:“孤立主义”是美国为避免卷入世界纷争尤其与欧洲大陆纷争而通过中立立场来维护国家利益的的外交思想,本质上是一种"孤立一扩张"政策。美国独立后,在国力处于弱势情况下推行孤立广义政策,避开了欧洲列强的关注和战争消耗,为美国的发展赢得了时间、空间和稳定环境。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保持中立,大发战争财,促进了国力增长。随着综合国力的增长和国家利益的需要,美国逐渐放弃孤立主义,不断扩张它在亚非拉以及欧洲的利益,干涉他国内政,争夺世界霸权。孤立主义是美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维护了国家独立。随着美国自身实力不断增长和国际关系的变化不断发展演变,后来发展到独霸美洲,并进一步扩张,最终企图独霸世界。〖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题。时空是:18世纪的美国。原因:根据材料“我国位于隔离的和遥远的位置,这要求我们并使我们追寻另一条不同的道路”,可得出美国所处地理位置影响,位于西半球,远离欧亚大陆;根据材料“在我们这方面通过人为的纽带把自己卷入欧洲政治的诡谲风雨,与欧洲进行友谊的结合或敌对的冲突,都是不明智的”,可得出维护美国独立、促进美国发展的客观需要;结合所学可知华盛顿等美国政治家远见卓识。【小问2】本题是认识类材料题。时空是:18世纪的美国。评述:根据材料二“美国自建国起便奉行‘孤立主义’外交政策,将美国孤立于国际纷争之外,避免涉足欧洲政治军事冲突”,可知“孤立主义”是美国为避免卷入世界纷争尤其与欧洲大陆纷争而通过中立立场来维护国家利益的的外交思想,本质上是一种“孤立—扩张”政策。根据材料“将美国孤立于国际纷争之外,避免涉足欧洲政治军事冲突”可知,美国独立后,在国力处于弱势情况下推行孤立广义政策,避开了欧洲列强的关注和战争消耗,为美国的发展赢得了时间、空间和稳定环境。根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孤立主义外交演变成一股绥靖主义思潮,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正式参战。战后‘杜鲁门主义’提出,美国谋求世界霸权”可知,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保持中立,大发战争财,促进了国力增长。随着综合国力的增长和国家利益的需要,美国逐渐放弃孤立主义,不断扩张它在亚非拉以及欧洲的利益,干涉他国内政,争夺世界霸权。根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孤立主义外交演变成一股绥靖主义思潮,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正式参战。战后‘杜鲁门主义’提出,美国谋求世界霸权。从它们的发展演变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美国走向全球霸主的过程”,可得出孤立主义是美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维护了国家独立。随着美国自身实力不断增长和国际关系的变化不断发展演变,后来发展到独霸美洲,并进一步扩张,最终企图独霸世界。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五)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夷王时期,楚君熊渠曾自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而到春秋楚庄王时,楚国申叔要求对贵族“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教之礼,使知上下则;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国家统一大势所趋 B.华夏认同观念的增强C.分封制度走向崩溃 D.儒学的正统地位确立〖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到春秋时期(中国)。依据材料“西周夷王时期,楚君熊渠曾自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而到春秋楚庄王时,楚国申叔要求对贵族‘教之春秋”“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教之礼,使知上下则;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可知楚国由原来不认同中国到后来学习周朝的经典,这主要与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周边的部落首领及诸侯都认同中原的文化有关,B项正确;春秋时期已经出现分裂割据,战国末期才出现国家统一趋势,排除A项;材料主要论述楚国对中原文化态度的转变,与分封制的崩溃无关,排除C项;儒学确立正统地位是在西汉,排除D项。故选B项。2.下表为西汉政府与南越关系的史实。据此可知,汉政府对南越的措施旨在()时期史实汉高祖时期封赵佗为南越王,命其“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汉文帝时期汉遣使谴责赵佗“自立为帝”的行为。赵佗表示“去帝制”“为藩臣,奉贡职”。但在内部,“窃如故号名”。汉武帝时期平定南越并将其地分设为九郡,实行与内地统一的制度法令。A.确保边疆地区稳定 B.实施休养生息政策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D.践行以和为贵思想〖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汉高祖时期“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汉文帝时期谴责赵佗“自立为帝”的行为,汉武帝时期将南岳“分设为九郡,实行与内地统一的制度法令”,这些措施的最主要目的是维护国家政治统一,C项正确;这些措施有利于边疆地区稳定,但不是主要目的,排除A项;实施休养生息政策是措施而不是目的,且材料未涉及休养生息政策,排除B项;汉政府对南越的措施是加强对南越的控制,不是“以和为贵”,且“以和为贵”不是目的,排除D项。故选C项。3.《门阀制度》一书认为,中古门阀制度,整个看来,最主要特征在于按门第高下选拔与任用官吏。至于士族免徭役、婚姻论门第,“士庶之际,实自天隔”等特征,都是由前者逐渐派生。据此可知A.士族因免徭役而经济实力强大 B.政治地位决定了士庶的差别C.婚姻关系固化了当时阶级 D.门阀政治是当时政治的主流〖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最主要特征在于按门第高下选拔与任用官吏”、“士庶之际,实自天隔”等信息可知,门阀制度是按出身和门第高低选官,士族政治地位高,享有特权,庶族政治地位低下,没有特权。因此在门阀制度下,政治地位决定了士庶的差别,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士族由于门第和出身使得其政治地位高,享有特权,没有说明其“经济实力强大”,排除A项;材料不是强调婚姻关系固化了当时的阶级,而是强调门第、出身以及政治地位对阶级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没有比较信息,无法得出“门阀政治是当时政治的主流”,排除D项。故选B项。4.下表是北宋不同年间相关记述。这反映出当时时间记述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四月(皇帝)赐金明池善泅军士缗钱。先是,每岁为竞船之戏,纵民游观者一月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正月皇帝参加的上元灯节,是皇帝与民共度佳节的重要时日,皇帝会亲上御楼与百姓一起观灯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正月(皇)上以郭家大长公主薨,不御楼观灯。何执中、刘正夫言:长公主于属虽尊,于服已……圣主御楼观灯)不宜以此事而辍A.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影响深远 B.儒家“与民同乐”的思想得到践行C.传统社会门第观念被彻底打破 D.理学伦理道德秩序逐步得到强化〖答案〗B〖解析〗根据三则材料信息“(皇帝)……纵民游观者月”……是皇帝与民同乐、共度佳节的重要时日”以及“与民同乐,不宜以此事而辍”,可以判定北宋时期统治者和百姓定期举行各种文化活动,这反映出儒家“与民同乐”思想得到践行,故选B项;材料的信息“与民同乐”思想不能被解读为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影响深远,故排除A项;传统社会的门第观念被彻底打破不符合基本史实,故排除C项;“与民同乐”思想与理学伦理道德秩序逐步得到强化无关,故排除D项。故选B项。5.如表是明代山东省各府交纳地亩花绒(棉花税)数(单位:斤)。据此可以推断()A.山东地区开始种植棉花 B.山东棉花种植已很普遍C.山东是全国棉花主产区 D.棉花成为主要经济作物〖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中国)。根据材料山东六府各州县都有花戎之征,即可得出棉花已普及山东各地区,B项正确;从材料中得不出山东种植棉花的时间,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山东种植棉花的情况,没有与全国其他地区进行比较,排除C项;材料没有与其他经济作物进行比较,排除D项。故选B项。6.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在英国军舰的庇护下,鸦片贸易在中国一部分洋面和港口取得了半公开化的地位。在厦门,“鸦片小艇像渡船一样地来来去去,鸦片公开地在大街上叫卖。”英国的行为()A.违背了中英《南京条约》的规定 B.说明当时的鸦片贸易是非法行为C.反映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要求 D.引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再爆发〖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0年后的中英。依据材料概括可知:从“在英国军舰的庇护下”以及“取得了半公开化的地位”等信息来看,英国的行为依然属于一种走私行为,是一种非法行为,B项正确;关于鸦片贸易的问题,《南京条约》中的条款没有相关的规定,排除A项;这一时期,英国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不再属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了,排除C项;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清政府拒绝了英法的修约要求,并非是鸦片走私行为,排除D项。故选B项。7.下面是山东某中学同学在学习《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五、六单元之后创作的一幅漫画。该生在漫画中所持的主要历史看法是()A.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奄奄一息 B.各阶级各阶层积极的探索救国之路C.治疗中国须采用中西医结合之医术 D.只有马克思主义思想才能挽救中国〖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漫画信息可知,面对深度病态的旧中国,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与激进派等各阶级各阶层都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各种方案的尝试,由此可见,该生强调的是各阶级各阶层都进行过积极的探索之路,B项正确;从漫画的主题来看,并不是在强调旧中国的奄奄一息,排除A项;具体如何治疗中国,漫画没有明确的方案,排除C项;马克思主义在漫画中所占位置并不重要,不能涵盖漫画的全面意思,排除D项。故选B项。8.中华民国建立后,由于总统府和国务院都被赋予相当的行政权,而《中华民国临时法》又“并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于是导致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政治格局。这一政治构架()A.是仿效法国制度结果 B.使总统府和国务院对立C.旨在防范袁世凯专权 D.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项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2年后的(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结合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初期推行总统总理负责的双轨制,这一制度的创设旨在防范袁世凯的专权,C项正确。《临时约法》的内容有学习法国宪法的部分,但两个行政中枢的状况法国并未出现,排除A项;结合“并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担责任”可知,题干强调的是未对二者进行权力的划分,而不是对立,排除B项;两个行政中枢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与史实相反,排除D项。故选C项。9.1953年以后,国家相继出台了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城市人口疏散下放政策、人民公社制度、以户籍制度为依托的人口流动控制制度及与之配套的城市劳动就业制度、基本消费品供应的票证制度等。国家通过政治性的推动、和特定意识形态相联系的政府垄断管理,阻滞农民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这些现象表明()A.国家实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B.国内外矛盾对中国建设影响较大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成就斐然 D.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获农民支持〖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3年后的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从题干列举的各项措施来看,都是国家采取的具有行政性质的,再结合当时发展的实际,题干可以表明我国正在进行又计划的经济建设,A项正确;当时的中国正在集中精力稿工业化建设,这是我们发展的要求,与国内外矛盾关系不是很大,排除B项;题干只是列举了诸多措施,没法判断工业化建设的成就,排除C项;在诸多措施中,并不是所有都会得到农民的支持,例如“阻滞农民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排除D项。故选A项。10.为了防止过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1981年12月国务院曾发布《关于严格控制农村劳动力进城做工和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的通知》,要求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通过发展多种经营和兴办社队企业,就地适当安置。这表明()A.农村体制改革释放出了大量劳动力 B.“民工潮”的出现倒逼改革的发展C.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形势还十分严峻 D.城乡二元制经济难以打破城乡壁垒〖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从题干来看,上个世纪80年代初国务院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出台了相关政策,这一政策的出现表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较好发挥了劳动和土地的潜力)的进行,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民工潮”现象,排除B项;从国家政策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通过发展多种经营和兴办社队企业来解决,排除C项;题干材料并非强调城乡壁垒,城乡二元制经济难以打破城乡壁垒说法与题干材料反映的主旨是不吻合的,排除D项。故选A项。11.公元前6世纪以后,城邦政体基本分成两大类型:民主共和制和贵族共和制。在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城邦,如雅典确立了民主政治并发展到“黄金时代”。一些以农为本的城邦,如斯巴达则建立了贵族寡头共和制。这表明()A.希腊各城邦建立的路径不同 B.城邦的政体类型受制于经济C.各城邦的政体类型不会相同 D.城邦发展的命运决定于政体〖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6世纪后的希腊。依据材料概况可知,题干的意思是说希腊城邦有多种类型的政体,具体采用什么样的政体形式受制于城邦的经济类型,不同的经济类型会产生不同类型的国家政体,B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到城邦建立的路径问题,排除A项;各城邦的政体类型不会相同说法是错误的,不同的城邦可以具有相同的政体,排除C项;决定城邦发展的因素很多,并非单单是政体方面,排除D项。故选B项。12.光荣革命促进了真正意义上的政治革命宣言的出台——洛克的《政府论》,宣言指出:人民脱离自然状态并同意建立一个政治社会,是为了维护他们的财产和避免那些会导致国家混乱的战争。政府必须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且任何违反民众利益的政府都应被解散,洛克的这一思想()A.为代议制确立奠定理论基石 B.宣告了君主专制的失败C.提出议员代表选民参加议院 D.论证了私有财产合法性〖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光荣革命时期(英国)。据题干洛克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洛克强调政府建立在信任基础上,违背民众利益的政府应解散等观点,为后来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石,A项正确;此时君主专制并非宣告失败,排除B项;题干中未明确提及议员代表选民参加议院,排除C项;题干重点不是论证私有财产合法性,而是强调政府与民众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13.1925年,斯大林在与托洛茨基等人斗争时,为了证明自己是列宁的继承人,曾以新经济政策的捍卫者形象出现,但在其思想深处,更倾向于用类似“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进行他所理解的社会主义建设。这使斯大林给苏联带来的最大影响是()A.改变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 B.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C.建立了世界第二位的工业化强国 D.恢复了“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正向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5年的苏联。依据材料概况可知:斯大林借用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某些思路和特点,采用政府计划的方式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开辟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在建设过程中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计划体制,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斯大林在建设苏联的过程中学习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非改变了建设模式,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斯大林学习了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给苏联带来的影响,而非斯大林模式给苏联带的影响,排除C项;斯大林借鉴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一些做法,并不是恢复该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14.如图为罗马条约签订后法国刊载的漫画《法国和德国的生活水平》,画中两根柱子显示的是法德两国工人的生活水平,一位资本家模样的大胖子正踩着梯子,照着德国标准把法国高出的部分锯掉。连接两根柱子的横幅上写的是法语单词“生活水平”,横幅下一位戴着小红帽的法国女子正在破口大骂。该漫画意在()A.质疑欧洲共同市场政策 B.揭露法国资产阶级对工人的压榨C.呼吁民众支持法德联合 D.表达法国国内对经济衰退的不满〖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欧洲)。依据材料“照着德国标准把法国高出的部分锯掉”等和所学可知,民众不满源于欧洲共同市场导致法国工人生活水平下降,A项正确;漫画未体现法国资产阶级对工人的压榨,排除B项;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标志着法德联合实现,排除C项;材料法国经济衰退无法体现,且违背当时法国经济恢复的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15.1956年7月,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下图所示为当时的西方画家据此创作的漫画《苏伊士运河的巨人》,画中高举着“阿拉伯民族主义”大旗的埃及总统,正在阻拦悬挂美、法、英三国旗帜的“国际交流”号巨轮,在埃及总统的身后,苏联外交长正在运河边悠闲地钓鱼。该漫画折射出()A.埃及国力的迅速提升 B.美苏对中间地带的争夺C.西方殖民统治的瓦解 D.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受阻〖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画中高举着‘阿拉伯民族主义’大旗的埃及总统,正在阻拦悬挂美、法、英三国旗帜的‘国际交流’号巨轮,在埃及总统的身后,苏联外交长正在运河边悠闲地钓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埃及共和国的建立及苏伊士运河的国有化,大大打击了英国的殖民势力,美国等以“国际交流”的名义对埃及施压,但苏联对埃及提供了支持,使埃及勇敢地将民族利益置于首位,因此材料内容体现了美苏对中间地带的争夺现象,B项正确;漫画反映的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博弈,无法体现埃及自身国力是否提高,排除A项;1956年,非洲仍有大量殖民地尚未取得独立,因此西方殖民统治瓦解的表述错误,排除C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经济全球化并未因民族独立运动而受阻,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古人心目中、“礼”是“准则法”,是法律规范的根本原则或灵魂,法律应该符合道德。法律与道德在运用过程中的相互关系问题,主要是指当法律和道德发生冲突时的取舍问题:是严守法律而违逆道德,还是严依道德而修正法律?自汉唐始便以法律的让步来解决,屈法律而全道德,使体现宗法伦理关系的“礼”基本上法律化了。法律规范同时要执行道德的职能,法律公然规定了“亲亲得相首匿”的制度,公然破坏了自己的尊严而开方便之门。——摘编自许世英等《中国古代法制中的法律与道德》材料二西方国家的开庭富有浓厚的宗教仪式的色彩。法官高居法庭正中,身着黑色法官袍,头戴披肩的假发,宛如教堂壁画里传教布道的上帝。法庭的布置、严格的出场顺序、尊敬的辞令、手按《圣经》念出发自肺腑的誓言,这些像宗教仪式一样被戏剧化了的法律的各种仪式会唤起人们对法律的忠诚本质。在西方法律制度中,正如在西方宗教制度中一样,衍续的历史意识相对较强,以致剧变也被有意识地解释成为保存和贯彻传自过去的观念、原则所必须的。法律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是已经被权威者载入成文法的各项条款,或是前任法官在类似的情况下所作的判决,以及其他的权威渊源。《摩西十诚》中的要尊敬父母,禁止杀人、通奸、偷窈、作伪证和欺诈等戒条成为建立各个法律部门的基础。这是法律的宗教性的重要体现。——摘编自张冉《试论宗教对西方法律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法制的特点,并简要评析这种法制理论和实践。(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宗教伦理对西方法律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答案〗(1)特点:法律是道德的附庸(或德主刑辅);道德法律化(或引礼入刑);法律和道德伦理紧密结合(或礼法并用)。评析:受宗法血缘观念的影响(或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适应了加强皇权政治的需要;有利于稳定传统社会秩序;贬抑了法律的作用;重血缘亲情有违现代法制理念。(2)影响:法律的仪式程序具有宗教色彩;法律制度沿袭传统(或沿袭过去的语言和习俗);司法实践尊重权威;一些宗教戒律成为法律条款。原因:法律脱胎于宗教;宗教受统治者推崇;宗教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与法律价值观相符;宗教强化了民众的法律情感;宗教为西方法律体系注入了神圣的信仰。〖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影响类材料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特点:根据材料一中“‘礼’是‘准则法’,是法律规范的根本原则或灵魂”,可得出法律是道德的附庸(或德主刑辅);根据材料“法律应该符合道德”“‘礼’基本上法律化”,可得出道德法律化(或引礼入刑);根据材料“法律规范同时要执行道德的职能”,可得出法律和道德伦理紧密结合(或礼法并用)。评析: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古代法制的产生原因、背景、作用、影响、局限性等角度评析,如:受宗法血缘观念的影响(或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适应了加强皇权政治的需要;有利于稳定传统社会秩序;贬抑了法律的作用;重血缘亲情有违现代法制理念。【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背景类材料题。时空是:古代西方。根据材料二中“西方国家的开庭富有浓厚的宗教仪式的色彩”“宗教仪式一样被戏剧化了的法律的各种仪式”,可得出法律的仪式程序具有宗教色彩;根据材料“在西方法律制度中……衍续的历史意识相对较强”,可得出法律制度沿袭传统(或沿袭过去的语言和习俗);根据材料“法律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以及其他的权威渊源”,可得出司法实践尊重权威;根据材料“《摩西十诚》中的要尊敬父母……等诚条成为建立各个法律部门的基础”,可得出一些宗教戒律成为法律条款。原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法律与宗教的渊源、宗教的社会影响力、法律与宗教的共性等角度分析即可,如:法律脱胎于宗教;宗教受统治者推崇;宗教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与法律价值观相符;宗教强化了民众的法律情感;宗教为西方法律体系注入了神圣的信仰。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崇奢黜俭”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种消费观,它反对过分节俭、壅积社会财富,主张积极消费和投资实业,通过扩大市场需求促进生产发展。“崇奢黜俭”一经出现便以其反传统的姿态显得格外“另类”,对这一消费观进行全面、科学助于我们了解“崇奢黜俭”消费观本身,也为我们探索近代消费观重构的历史过程提供了线索。——黄娟《“崇奢黜俭”思想与近代消费观的重构》结合所给材料以及所学相关知识,就“崇奢黜俭”提出你的看法或认识,并对你的看法或认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阐述有力,逻辑清晰,语言严谨)〖答案〗示例一:看法:“崇奢黜俭”思想在转型时期的近代中国具有一定的进步性。阐释:“崇奢黜俭”体现了一种近代化的价值倾向。它有利于打破落后的等级观念、利义观念的束缚,对拒绝近代实业和社会进步的思想,是一种批判。“崇奢黜俭”鼓励人们用闲置的资金兴办实业,促进经济发展,客观上推动了近代消费观的重构。这种重构对于中国近代消费观来说是一次深刻的革命,对近代消费观的形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崇奢黜俭”肯定了消费和生产的互动,对于丰富中国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示例二:看法:“崇奢黜俭”思想会给社会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阐释:首先,从社会整体来看,近代中国的社会生产力远远落后于西方的机器生产。尽管消费对扩大市场需求推动再生产的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中国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过分强调消费,难免会忽视生产力对消费的决定性作用,使消费超出生产力的承受范围,造成病态的消费观和奢靡的不良风气。其次,过分的生活消费也会是的生产资金不足,影响经济的发展。另外,享乐主义盛行,使奢侈消费品在整体结构中比重偏大,生产结构的合理性被破坏,依然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题。时空是:近代中国。首先,要根据设问的要求明确自己的观点,在明确观点时要表达出自己的看法,根据材料“‘崇奢黜俭’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种消费观,它反对过分节俭、壅积社会财富,主张积极消费和投资实业,通过扩大市场需求促进生产发展”,可得出看法“崇奢黜俭”思想在转型时期的近代中国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其次,围绕看法进行阐述,结合所学知识以及时代背景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在阐述时要注意找准角度,要注意结合史实做到阐述有力,另外要注意阐述逻辑的严密性。在我国古代长期的历史中,在消费方面的主流观点是“黜奢崇俭”(“黜奢崇俭”是中国传统消费文化之正统,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优良德行),这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但是在社会转型的近代,很多人士提出了“崇奢黜俭”的看法,他们认为“崇奢黜俭”会带动经济发展,会使国强民富。从时代发展来看,这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示例二:根据材料“‘崇奢黜俭’一经出现便以其反传统的姿态显得格外‘另类’,对这一消费观进行全面、科学助于我们了解‘崇奢黜俭’消费观本身,也为我们探索近代消费观重构的历史过程提供了线索”,可得出看法“崇奢黜俭”思想会给社会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其次,在围绕看法进行阐述是可从时代背景和产生的影响两方面进行论述,如首先,从社会的整体来看,近代中国的社会生产力远远落后于西方的机器生产。尽管消费对扩大市场需求推动再生产的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中国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过分强调消费,难免会忽视生产力对消费的决定性作用,使消费超出生产力的承受范围,造成病态的消费观和奢靡的不良风气。其次,过分的生活消费也会是的生产资金不足,影响经济的发展。另外,享乐主义盛行,使奢侈消费品在整体结构中比重偏大,生产结构的合理性被破坏,依然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18.下面是关于“中国1979年—1997年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类型所占比重(单位:%)统计”的一份表格。年份国有经济(1993年之前为国营经济)集体经济城乡个体经济其他经济197978.4721.53198174.7624.620.040.58198373.3625.740.120.78198564.8632.081.851.21198759.7334.623.642.02198956.0635.694.803.44199156.1633.004.836.01199346.9534.027.9811.05199533.9736.5912.8616.58199725.5238.1117.9218.45仔细阅读上述表格,从表格中吸取相关有效信息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鲜明,论据充分,逻辑严密,语言简约)〖答案〗示例一论题: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论述:“文革”结束后,冲破“左”倾错误束缚,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20世纪80年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展开,从而使城乡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出现并不断得到发展。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1992年,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