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我要的是葫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14《我要的是葫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14《我要的是葫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14《我要的是葫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14《我要的是葫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我要的是葫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_________教材分析一、教材解读《我要的是葫芦》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3篇课文。本单元围绕“思维方法"这个主题编排了《坐井观天》《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三篇课文。本单元的故事,内容浅显,寓意深刻,《我要的是葫芦》告诉我们看问题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故事短小,形象鲜明,情节有趣,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课文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不料长了蚜虫,他却只顾葫芦,对叶子上长了蚜虫他却置之不理,大家的好心劝告他也不听,后来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结果小葫芦都落光了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密切联系的,要联系地看问题。如果只顾结果,不考虑其他,有可能到头来什么也得不到。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共有四个自然段,以葫芦的生长变化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可笑但令人深思的故事。课文的插图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一幅图展现了葫芦长势良好,种葫芦人的欣喜之态;第二幅图展现了葫芦叶子飘落,小葫芦掉落,种葫芦人的惊讶之态。二、课文内容具体分析文章开篇描写了葫芦长势良好和种葫芦人的喜悦之情。透过短语“细长的葫芦藤、长满了绿叶、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可爱的小葫芦呼之欲出。“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每天都要去看几次”这两句话表现了种葫芦人对葫芦的喜爱之情。第2至3自然段是故事的发展。讲种葫芦的人看见叶子上生了蚜虫却一点儿也不在乎,眼里只有小葫芦。“有几个虫子怕什么!"盯着小葫芦”时的自言自语和对蚜虫的不屑,说明他的眼里只有葫芦,没有蚜虫,更没有叶子。邻居的劝告与种葫芦人的不以为然形成对比,预示着得不到葫芦的必然结果。

第4自然段是故事的结局,由于蚜虫越来越多,叶子枯萎了,小葫芦也跟着一个个掉了,种葫芦的人为自己的无知付出了代价。课后第一题旨在让学生了解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从而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课后第二题引导学生在对比初步感知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不同语气,以及表带的情感强烈程度不同。“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这两个反问句反映了种葫芦的人打心里不相信蚜虫会阻碍葫芦生长,表现了他固执傲慢的心态和不能联系着看问题的错误思维。本文语言朴实,用词准确。如,“长满了绿叶"说叶子长得很多。“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挂"有“吊”的意思。这里用“挂"比用“结”更准确,因为葫芦的柄长,从藤上垂落下来,就像挂在那里一样。一个“挂"字写出了小葫芦的可爱。“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中的“盯"是注意力非常集中地看,用“盯”突出了种葫芦人只要葫芦的特点。课文中有两个重点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一个是感叹句,一个是反问句,表达着强烈的情感,透过这两句话表现出种葫芹人的内心。

课标要求一、课程目标:1.本设计重点关注总目标中的四点:(1)认识和书写常用汉字,学会汉语拼音,主动积累,初步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备良好语感;具有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学生能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良好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判断等认知表现。(3)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学会倾听和表达。(4)关心社会文化生活,积极参与和组织校园的文化活动,发展交流、合作、探究等实践能力。2.本设计重点关注学段目标中的4点:(1)识字与写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

写规范、端正、整洁。(2)阅读与鉴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3)表达与交流: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号、问号、感叹号。(4)梳理与探究:结合语文学习,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整理、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见闻和想法。结合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交流讨论,尝试提出自己的看法。二、课程内容(学习任务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和呈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涉及本课教学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型学习任务群:(1)认识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常用字;学习书写笔画简单的字,初步体会汉字结构的主要特点。(2)先认先写基本字,学习部首检字法,尝试发现汉字的一些规律,初步学习分类整理课内外认识的字;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发展独立识字能力。(3)诵读、记录课内外学到的成语、谚语、格言警句、儿歌、短小的古诗等,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成自主积累的习惯。2.发展型学习任务群:(1)实用性阅读预交流:学习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短文,将读到、听到、看到的故事讲给他人听。(2)思辨性阅读与表达:阅读有趣的短文,发现、思考身边的鸟兽虫鱼、花草木、家用电器等日常事物的奇妙之处,说出自己的想法。大胆提出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阅读、观察、请教、讨论等方式,积极思考、探究,乐于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说出一两个理由。三、学业质量标准:1.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借助学过的偏旁部首推测字音乐字义;喜欢

识字,有意识地梳理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的汉字,词语,并尝试进行分类;愿意整理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向他人展示。2.与人讨论交流,注意倾听,主动用礼貌用语回应;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遵守规则,主动合作,积极参与讨论,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看图说话,能描述一幅图画的主要内容,说出多幅图画之间的内容关联。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对写话有兴趣。老师3.喜欢阅读书籍,在阅读过程中能根据提示提取文本的显性信息,通过关键词句说出事物的特点,作简单推测;喜欢积累优尝试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4.愿意朗读自己喜欢的语段;朗读时能使用普通话,注意发音,注意用语气、语调和节奏;愿意和同学交流朗读体验,能简单评价他人的朗读。喜欢在学校、社区组织的朗诵会、故事会、课本剧表演等活动中展示。参加文学体验活动,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和发现,愿意用文字、图画等方式记录见闻、想法。老师5.在跨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中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观察、提问,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学习所得。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他们聪明活泼,领悟能力强,善于表现自己,这些都有助于他们很好地理解课文,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这种文体比较讨二年级孩子的喜欢,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却是孩子比较难理解的,尤其是很难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葫芦是一种非常可爱的植物,我们知道植物的生长一般要经历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这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的生活经历已经能够理解植物的这一生长过程,但是结合生活感悟道理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难点。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使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密切联系的,要联系地看问题,如果只顾结果,不考虑其他,有可能得不到。

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字,会写“从前、细长"等8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表达的强烈语气。

3.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看问题要注意事物之间联系的道理。(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字,会写“从前、细长”等8个词语。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表达的强烈语气。2.教学难点: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课时安排2课时

评价任务1.借助评价表一,评价能否正确读出“葫、芦"等11个生字,会读“从前、细长”等8个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检测目标1、2)2.借助评价表二,评价会写“棵、谢"等8个生字。(检测目标1)3.借助评价表三,评价根据插图,能否初步图文对照,梳理因果(检测目标3)4.借助评价表四,评价区别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检测目标2)5.借助评价表五,评价能否完整、清楚、生动的讲出故事,并说出该故事的寓意。(检测目标3)

【设计意图】基于“教一学一评”一体化的意识,我们通过自评、生评、师评、家长评等多种方式,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多主体、多角度的评价真实、完整地记录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整体表现,帮助学生处理好语文学习和个人成长关系,同时提高学生之间的沟通、合作、创新能力。评价指南的3点要求,是和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紧密相关的,在学习中,体现过程性评价。最后在学校课题活动中,“最佳种植员";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最佳观察员”,与学校课题、学科有效融合,落实了在学业质量视角下,以结果为导向,科学设计评价任务,准确、清晰、可操作、可检测。

活动过程课前预习:1.结合学校的劳动课题以及《综合实践活动》二年级上册第二课《和蔬菜交朋友》,组织学生在校种植蔬菜(如土豆、番薯等)。2.预习课文。第一课时任务一:初读正音,整体感知活动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师:同学们,在综合实践课上,我们种了属于自己的蔬菜。我们班准备举办一个“植物生长小展厅"的活动,同学们为你们的植物制作“生长观察记录册”,分享给大家,选出最佳生长观察员。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种植物,我们先来学一学吧!2.观赏葫芦,引人新课(1)出示葫芦图片或实物:板书“葫芦",读好轻声。师:咦怎么葫芦不高兴啦!原来是你们把它的名字叫错了,“葫芦”的“芦"字儿单个读二声,它们合在一起的时候应该怎么读(注意轻声)声音很洪亮,如果把那个“葫芦”的“芦"字读得再轻点就更好了。(师范读,生跟读)(2)了解葫芦自古以来的功用、葫芦文化。(课件出示相关葫芦制品、葫芦工艺品图片。)(3)教师范读课文,请学生猜故事名字。(4)教师补充板书课题,学生读好课题。活动二:感知课文,随文识记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争取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2.动笔圈圈本课生字,同桌合作互读,归类识字。并请学生观察,交流识字的好方法。①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棵、想、怪、葫、芦、感、蚜、盯”。②形近字比较识记:“赛-寒",“盯-钉”“邻-领"治-抬”。③同偏旁归类识记:“葫、芦、藤",都是草字头,它们跟植物有关,“怪、慢”都是竖心旁,跟心里的想法、感受有关。

④熟字组词识记:藤:葫芦藤、丝瓜藤谢:谢谢感谢3.教师和学生合作串读课文,相机正音,反馈评价。随文识字:“藤"是后鼻音,借助插图,了解藤的特点,由“葫芦藤”拓展生活中常见的丝瓜藤、南瓜藤等帮助识记汉字。“哇、蚜、盯、慢"都是左形右声的生字,可以在初读中随文识记。活动三:畅游识字王国1.出示生字,指名拼读。(作为评价1依据)读好前鼻音“言、邻、怪、感、慢”,后鼻音“想、盯、藤"以及整体认读音节“治”kēxièxiǎngdīngyánlínzhìguài棵谢想盯言邻治怪húlúténgāyásàigǎnmàn葫芦藤啊蚜赛感慢2.同桌互读课文(作为评价2的依据)。3.出示词语,开火车认读(作为评价3的依据)。从前细长可爱每天南瓜邻居奇怪自言自语4.造句游戏——看词我会说句子(作为评价4的依据)。通过游戏,帮助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以及提高表达能力。评价表一

评价指南评价效果

自评生评师评

1.正确认识11个生字☆☆☆☆☆☆☆☆☆☆☆☆☆☆☆

2.正确读出8个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任务二:图文对照,梳理因果活动一:巧借插图,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幅插图:同学们,观察这幅图,这棵葫芦一开始长得怎么样呢(长得很好。)2.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整体感知。(1)思考:第一句中“一棵葫芦"和题目中的“葫芦”意思一样吗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明白“一棵葫芦"包括:葫芦藤、葫芦叶、葫芦花、小葫芦;题目中“葫芦”只指小葫芦。老师(2)感受葫芦的生长顺序:思考:这棵葫芦长得怎么样呢动笔画出短语:(细长)的葫网藤嘈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用“△"标出一连串的动词。(3)利用查字典选义项的方式,理解“谢”在文中的意思。(教师相机板书:种了葫芦;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小花;挂了小葫芦。)3指导朗读,规范学生语言。(1)借助以下关键词,小组内进行有序表达。出示词语:种了、长满了、开出了、花谢以后、挂了。(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体会种葫芦人对小葫师芦的喜爱、满意之情。的行为,抓住关键几次",指导重音朗读,体会种葫芦人内心的喜爱与渴望。活动二:比较发现,学习第四自然段1.出示第二幅插图:孩子们,你看到了什么(小葫芦变黄了,这么多可爱的葫芦最后一个一个都落了)2.学习第四自然段。(1)同桌朗读第四自然段。(2)比较发现,感受表达的生动。示句子: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都落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指导重音朗读,抓住“慢慢地、一个一个”,感受蚜虫、叶子、小葫芦三者之间的联系。品读体会,第三句更好,它写出了葫芦的变化。葫芦不是

一下子同时落下来的,首先是蚜虫变多后,叶子被虫蛀且变黄了,然后无法输送营养给小葫芦,小葫芦也变黄了,最后葫芦才是一个一个落下的。朗读时要把节奏放慢,声音放轻些。活动三:看图说话我能行评价表三

评价指南评价效果

自评生评师评

1.观察插图,你看到了什么☆☆☆☆☆☆☆☆☆☆☆☆☆☆☆

2.你能把两幅图连起来,说成一个故事吗☆☆☆☆☆☆☆☆☆☆☆☆☆☆☆

任务三:书写指导,练习写字活动一:学写汉字1.学生看范字,归纳“左窄右宽"的结构特点。2.教师提醒“棵、怪”中的穿插笔画位置。3.学生书写、组词。4.反馈交流。活动二:看谁写得最美(完成评价表二第1项)评价表二

评价指南评价效果

自评生评师评

1.书写工整、美观(棵盯治怪)☆☆☆☆☆☆☆☆☆☆☆☆☆☆☆

第二课时任务一:着眼“葫芦",探究联系活动一:复习旧知,游戏激趣1.创设情境,玩葫芦游戏。(1)游戏一:填上合适的词语。葫芦藤——()的葫芦藤(细长、美丽、绿色….)葫芦花——()的葫芦花(雪白、美丽、可爱….)小葫芦——()的小葫芦(可爱、绿色……)蚜虫——()的蚜虫(害人、可恨….)(2)游戏二:小组交流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几句话。2.复习第1、第4自然段。思考课后题:种葫芦的人想要葫芦,为什么最后却一个也没得到活动二:演读感悟,体会语气1.默读第2、3自然段。2.梳理课文第2自然段。(1)启发思考:那个人看到叶子上的蚜虫,心里想什么预设: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教师指出这是对种葫芦的人看到蚜虫时的心理描写。这句话反映出他对蚜虫不屑一顾的态度。(2)请学生观察插图中人物的神情、动作。思考:“盯”能不能换成“看"体会种葫芦人眼里只有小葫芦。教师明确“盯”指集中注意力看,突出了那个人对小葫芦的重视程度,表示种葫芦的人眼里只有小葫芦。比“看"表示的程度更深。(1)理解“自言自语”的意思,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2)抓住反复的语言“快长啊,快长啊!",指导学生读出种葫芦人自言自语的语气和热切期待葫芦快快长大的心情。(3)指导朗读一组句子。体会种葫芦人满不在乎的心理。出示句子: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①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两个句子语气的异同。②交流发现这两个句子意思是相同的。不同的是第一个句子是感叹句,表达的语气更强烈一些。3.学习第3自然段。(1)过渡语:邻居看到了葫芦叶子上的蚜虫时是怎么说的用横线画出邻(2)指导重音朗读“别光盯着、快治一一治吧”,从中体会邻居急切的态度。(3)思考:种葫芦的人为什么感到奇怪他是怎么想的用波浪线画出那个人说的话。预设: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4)朗读一组句子: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5)出示课后第二题,比较两组句子有什么不同,同桌讨论交流。相同之处:这两组句子,上下两句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不同之处:每组中上一向所表达的语气比下一句更强烈些。4.分角色表演第2、3自然段。活动三:小小朗读家评价表四

老师评价指南评价效果

自评生评老师评

1.品读反问句

2.品读感叹句☆☆☆☆☆☆☆☆☆☆☆☆☆☆☆

任务二:比较变化,发现寓意活动一:插图对比,发现学习过渡语:同学们,我们通过句子对比,知道了种葫芦的人认为叶子上长

了蚜虫不可怕,不用治,他想得对不对师:同学们,我们仔细观察这两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人物的表情叶子的颜色生长状况葫芦的位置

插图一

插图二

①那个人的表情、动作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②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叶子绿绿的,一是叶子枯黄的,有的叶子有小孔。③葫芦所在的位置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活动二:识寓意,展续写(1)小组讨论:叶子上的虫到底要不要治为什么叶子上的虫子不治,就会越来越多,这样叶子就会被虫子吃光,葫芦就吸收不到营养,会慢慢掉落。①补充资料:葫芦变黄掉落的原因。②通过探究学生发现葫芦和叶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由此感悟看问题要注意事物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