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体征观察与护理-体温测量与护理、脉搏测量与护理(护理技术课件)_第1页
生命体征观察与护理-体温测量与护理、脉搏测量与护理(护理技术课件)_第2页
生命体征观察与护理-体温测量与护理、脉搏测量与护理(护理技术课件)_第3页
生命体征观察与护理-体温测量与护理、脉搏测量与护理(护理技术课件)_第4页
生命体征观察与护理-体温测量与护理、脉搏测量与护理(护理技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1.1掌握体温、脉搏的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观察、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测量技术,并能

够正确记录。1.2熟悉体温、脉搏的概念及正常值;体温计、血压计的使用。1.3了解体温、脉搏的形成与调节;体温计与血压计的结构;体温计的消毒法与检查法;意义及其生理性变化。2.技能目标: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为病人实施体温、脉搏的测量方法,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为病人实施各异常生命体征的护理,灵活运用于临床护理活动当中。3.素养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注重人文关怀。

体温、脉搏测量与护理

体温测量与护理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分钟)重点/难点主要教学方法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一正常体温及其生理性变化1正常体温3重点、难点:临床上口腔、直肠、腋下的正常值及其范围依托学习通平台,理实一体化教室,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四步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教学方法。2生理性变化2重点、难点:性别因素影响到体温的变化。【教学设计】

体温测量与护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分钟)重点/难点主要教学方法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二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一)体温过高20重点、难点:根据患者体温变化,正确判断发热程度;发热的过程及热型。依托学习通平台,理实一体化教室,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四步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教学方法。(二)体温过低3

体温测量与护理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分钟)重点/难点主要教学方法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体温测量技术(一)体温计的种类5难点:口表、腋表、肛表的鉴别。依托学习通平台,理实一体化教室,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四步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教学方法。(二)测量方法10重点、难点:各种测量部位、时间及注意事项。(三)水银体温计的清洁、消毒和检查法5难点:消毒液的选择,体温计的检查方法。

脉搏测量与护理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分钟)重点/难点主要教学方法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一正常脉搏及其生理性变化(一)正常脉搏的观察5重点:正常成人的脉率。依托学习通平台,理实一体化教室,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四步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教学方法。(二)生理性变化5

脉搏测量与护理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分钟)重点/难点主要教学方法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二异常脉搏的观察与护理(一)异常脉搏的观察12难点:掌握异常脉搏,运用于临床工作中。依托学习通平台,理实一体化教室,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四步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教学方法。(二)异常脉搏的护理5

脉搏测量与护理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分钟)重点/难点主要教学方法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脉搏测量技术(一)测量部位5重点:常用的是桡动脉。依托学习通平台,理实一体化教室,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四步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教学方法。(二)测量方法5重点、难点:正常脉搏的测量,脉搏短绌的测量。(三)注意事项5重点:测量异常脉搏测1分钟。

体温测量与护理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体温的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观察、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测量技术,并能

够正常记录。熟悉体温的概念及正常值;体温计的使用。了解体温的形成与调节;体温计的结构;体温计的消毒法与检查法;意义及其生理性变化。2.能力目标: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为病人实施体温的测量方法,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为病人实施各异常体温的护理,灵活运用于临床护理活动当中。3.素养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注重人文关怀。思维导图

【内容概述】临床案例

患者

夏某,发热5天,体温持续在39.3~40℃,诊断发热待查于上午9时入院。测体温39.6℃,脉搏110次/分,呼吸26次/分。讨论1.该病人的发热程度属于?2.该病人是什么热型?3.如何为该病人实施护理措施?一、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化正常体温生理性变化部位平均温度正常范围口温37.0℃36.3~37.2℃肛温37.5℃36.5~37.7℃腋温36.5℃36.0~37.0℃一、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化

正常体温生理性变化(1)昼夜:清晨2-6时最低,午后1-6时最高(2)年龄: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易受环境影响

(3)性别:女性高于男性

(4)运动:运动时升高安静休息时降低(一)体温过高(二)体温过低二、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以口腔温度为标准,发热程度可分为::

1.发热程度2.发热的过程及表现3.常见热型4.发热病人的护理(一)体温过高低热37.3℃~38.0℃99.1℉~100.4℉中等热38.1℃~39.0℃100.6℉~102.2℉高热39.1℃~41.0℃102.4℉~105.8℉超高热41℃以上105.8℉以上(1)体温上升期1.发热程度2.发热的过程及表现3.常见热型4.发热病人的护理(一)体温过高

特点产热>散热表现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畏寒、寒战方式骤升:数小时内升至高峰。---常见病:见于肺炎球菌肺炎、疟疾等。渐升:逐渐上升,在数天内升至高峰。见于伤寒等。(2)高热持续期1.发热程度2.发热的过程及表现3.常见热型4.发热病人的护理(一)体温过高

特点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趋于平衡表现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口唇干燥、呼吸脉搏加快、头痛头晕、食欲不振、全身不适、软弱无力(3)退热期1.发热程度2.发热的过程及表现3.常见热型4.发热病人的护理(一)体温过高特点散热>产热表现大量出汗、皮肤温度降低(一)体温过高1.发热程度2.发热的过程及表现3.常见热型4.发热病人的护理(1)稽留热①概念②常见疾病(一)体温过高1.发热程度2.发热的过程及表现3.常见热型4.发热病人的护理(1)弛张热①概念②常见疾病(一)体温过高1.发热程度2.发热的过程及表现3.常见热型4.发热病人的护理(3)间歇热①概念②常见疾病(一)体温过高1.发热程度2.发热的过程及表现3.常见热型4.发热病人的护理(4)不规则热①概念②常见疾病(1)观察病情①观察生命体征②观察有无伴随症状③观察发热原因④观察治疗效果⑤观察出入量的变化⑥观察末梢循环情况⑦密切观察小儿高热情况1.发热程度2.发热的过程及表现3.常见热型4.发热病人的护理(一)体温过高(2)降温①物理降温②药物降温1.发热程度2.发热的过程及表现3.常见热型4.发热病人的护理(一)体温过高(3)补充营养和水分①补充营养②补充水分1.发热程度2.发热的过程及表现3.常见热型4.发热病人的护理(一)体温过高(4)促进病人舒适①卧床休息②口腔护理③保持皮肤清洁④确保安全1.发热程度2.发热的过程及表现3.常见热型4.发热病人的护理(一)体温过高(1)散热过多(2)产热减少(3)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良或受损

常见原因临床分级3.临床表现4.护理措施(二)体温过低(1)轻度(2)中度(3)重度(4)致死温度(二)体温过低

常见原因临床分级3.临床表现4.护理措施

皮肤苍白、皮温下降、呼吸减慢、心律不齐、脉搏细弱、血压下降、感觉和反应迟钝,严重者可出现昏迷。(二)体温过低常见原因临床分级3.临床表现4.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2)提高环境温度

(3)给予保暖措施(4)加强病因治疗(5)做好健康宣教(二)体温过低常见原因临床分级3.临床表现4.护理措施三、体温测量技术1.体温计的种类2.测量方法3.注意事项4.健康教育

1.2.3.体温计水银体温计电子体温计可弃式体温计口表肛表腋表三、体温测量技术2.测量方法目的评估计划实施评价(1)判断体温有无异常(2)动态监测体温变化,分析热型及伴随症状(3)协助诊断,为预防、治疗、康复、护理提供依据三、体温测量技术(1)病人年龄、病情、意识、治疗等情况(2)病人在30分钟内有无存在影响测量体温的因素(3)病人的心理状态、合作程度2.测量方法目的评估计划实施评价三、体温测量技术2.测量方法评估计划实施评价

(1)护士准备:

仪表规范

修剪指甲

洗手戴口罩2.测量方法评估计划实施评价

(2)患者准备:

了解体温测量的目的

方法、注意事项

配合要点,理解配合;

体位舒适,情绪稳定。三、体温测量技术2.测量方法评估计划实施评价

(3)环境准备:

安静

整洁

温湿度适宜

光线适中三、体温测量技术2.测量方法评估计划实施评价

(4)用物准备:

用物齐全

符合操作要求

三、体温测量技术

操作步骤

核对解释→安置体位→测量体温(口温测量法、液温测量法、肛温测量法)→准确记录→安置病人→消毒用物→绘制曲线三、体温测量技术2.测量方法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口温测量法:三、体温测量技术2.测量方法评估计划实施评价斜放于舌下热窝处闭唇含住口表测量3分钟2.测量方法评估计划实施评价

三、体温测量技术

腋温测量法:擦干汗液放入腋窝处屈臂过胸测量7~10分钟2.测量方法评估计划实施评价

三、体温测量技术

肛温测量法:暴露肛门润滑肛表水银端插入肛门3~4cm测量3分钟

病人:安全。

护士:方法正确。

护患沟通:有效。2.测量方法评估计划实施评价三、体温测量技术(1)进食或面颊部冷、热敷后,间隔30分钟后测量。(2)腋下有创伤、手术、炎症及出汗较多者不宜测腋温。(3)坐浴或灌肠者须间隔30分钟后方可测肛温。1.体温计的种类2.测量方法3.注意事项4.健康教育三、体温测量技术

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测量体温的目的、作用、方法、注意事项及应达到的效果。三、体温测量技术1.体温计的种类2.测量方法3.注意事项4.健康教育

脉搏测量与护理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脉搏的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观察、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测量技术,并能够正常记录。熟悉脉搏的概念及正常值;2.能力目标: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为病人实施脉搏的测量方法,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为病人实施各异常脉搏的护理,灵活运用于临床护理活动当中。3.素养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注重人文关怀。临床案例

陈蓉,女性,49岁。气促、心前区不适2年,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入院。入院听诊心律不规则、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脉搏亦快慢不均,强弱不等,监测心率110次/分,脉率85次/分,体温39.2℃。讨论

1.患者脉搏属于什么脉?2.此种脉搏如何测量?一、正常脉搏及其生理变化1.安静状态下,正常成人的脉率为60-100次/分正常情况下:脉率=心率2.脉律脉搏的节律性3.脉搏的强弱触诊时血流冲击血管壁的感觉4.动脉壁情况触诊时感觉到的动脉壁性质正常脉搏生理性变化一、正常脉搏及其生理变化

正常脉搏生理性变化1.年龄新生儿、幼儿较快2.性别女性比男性快3.活动、情绪运动、激动时快休息、睡眠时慢4.饮食、药物进食、饮茶及咖啡,使用兴奋剂较快禁食、使用镇静剂和洋地黄较慢(一)常见的异常脉搏(二)异常脉搏的护理二、异常脉搏的观察与护理

1.脉率异常2.节律异常3.强弱异常4.动脉壁异常(一)常见的异常脉搏脉率异常速脉:超过100次缓脉:低于60次

(一)常见的异常脉搏

1.脉率异常2.节律异常3.强弱异常4.动脉壁异常节律异常⑴间歇脉:指在正常均匀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正常间隙。常见于早搏、器质性心脏病、洋地黄中毒。(2)绌脉:指在同一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常见于心房纤维颤动。(一)常见的异常脉搏1.脉率异常2.节律异常3.强弱异常4.动脉壁异常强弱异常(1)(2)(3)(4)(5)洪脉丝脉交替脉水冲脉奇脉(一)常见的异常脉搏1.脉率异常2.节律异常3.强弱异常4.动脉壁异常

动脉壁

异常动脉壁变硬,失去弹性,呈条索状常见于动脉硬化1.病情观察观察病人脉搏的脉率、节律、强弱及动脉壁情况,并注意有无伴随症状。2.治疗护理按医嘱用药,并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3.健康指导让病人保持情绪稳定、戒烟限酒;教会病人及家属监测脉搏的相关知识,简单的急救方法。(二)异常脉搏的护理三、脉搏测量技术1.测量方法2.注意事项3.健康教育

测量部位三、脉搏测量技术1.测量方法目的评估计划实施评价(1)判断脉搏有无异常,监测其变化,间接观察心功能。(2)为疾病诊治、护理和预防提供依据。三、脉搏测量技术(1)病人年龄、病情、意识、治疗等情况,测量部位皮肤状况及肢体的活动度。(2)病人在30分钟内有无存在影响测量脉搏的因素(3)病人的心理状态、合作程度。(4)有无安置起搏器。2.测量方法目的评估计划实施评价三、脉搏测量技术2.测量方法评估计划实施评价

(1)护士准备:

仪表规范

修剪指甲

洗手戴口罩2.测量方法评估计划实施评价

(2)患者准备:

了解脉搏测量的目的

方法、注意事项

配合要点,理解配合;

体位舒适,情绪稳定。三、脉搏测量技术2.测量方法评估计划实施评价

(3)环境准备:

安静

整洁

温湿度适宜

光线适中三、脉搏测量技术2.测量方法评估计划实施评价

(4)用物准备:

用物齐全

符合操作要求

三、脉搏测量技术

操作步骤

核对解释→安置手臂→测量脉搏→准确记录→安置病人→绘制曲线三、脉搏测量技术2.测量方法评估计划实施评价正常脉搏测量法:三、脉搏测量技术2.测量方法评估计划实施评价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放在桡动脉搏动处测量30秒,数值乘以2脉搏异常、危重患者测1分钟2.测量方法评估计划实施评价

三、脉搏测量技术

绌脉测量法:两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一人测脉搏测心率者发出指令测量1分钟方式:次/分绌脉:心率/脉率/分

病人:安全。

护士:方法正确。

护患沟通:有效。2.测量方法评估计划实施评价三、脉搏测量技术(1)不可用拇指诊脉,因拇指动脉搏动较强,易与病人的脉搏相混淆;测脉率时,应同时注意脉搏节律、强弱等情况。(2)如病人有剧烈运动、紧张、恐惧、哭闹等活动,应让其安静休息15~30min再测量脉搏。(3)为偏瘫病人测脉搏时应选择健测肢体测量。(4)如脉搏细弱触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