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核心考点归纳与测试考点6氮的固定(核心考点归纳)_第1页
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核心考点归纳与测试考点6氮的固定(核心考点归纳)_第2页
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核心考点归纳与测试考点6氮的固定(核心考点归纳)_第3页
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核心考点归纳与测试考点6氮的固定(核心考点归纳)_第4页
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核心考点归纳与测试考点6氮的固定(核心考点归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6氮的固定

【核心考点梳理】

一、氮气的结构与物理性质

1.氮元素及其存在

(1)原子结构: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二_周期第VA族

氮气分子是由两个氮原子通过共用三对电子结合而成的,氮气分子的电子式::NrN:,结构式为N三N。

破坏氮气分子中氮原子之间的共价键需要很大的能量,所以氮气分子很稳定。但在高温或放电等特殊条件

下,也能与一些金属或非金属单质发生反应,生成含氮化合物。

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

①游离态:以氮分子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

②化合态: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蛋白质中,土壤、海洋里的硝酸盐和镂盐中。

2.氮气物理性质

色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毒性

比空气

无色气体£4难溶2S

的略小

3.氮的固定

(1)概念: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

(2)分类:

局能固氮一占10%

自然固氮,

生物固氮一>占90%

氮的固定

[合成氨

人工固氮,

仿生固氮

生物固氮:自然界中的一些微生物种群将空气中的氮气通过生物化学过程转化为含氮化

自然固氮合物,约占自然固氮的90%

高能固氮:通过闪电、火山爆发等途径产生含氮化合物,约占自然固氮的10%

高能固氮的实例——“雷雨发庄稼'

(1)利用化学方程式解释“雷雨发庄稼''的原理:

N2+O2=2NO、2NO+O2=2N()2、BNCh+HzO—ZHNOa+NO。

雨水中的硝酸渗入土壤后与矿物质作用生成硝酸盐,其中的硝酸根离子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转化为植

物生长所需的养料。

【典型例题】

例1.(2022春•江苏连云港•高一校联考期中)有关氮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元素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但N2性质稳定

B.人类从动植物中获得氮元素

C.植物能直接从空气中合成获得氮元素

D.氮元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答案】C

【解析】A.氮元素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氮气分子的结构式为N三N,破坏氮氮三键需要很大的能量,

所以氮气分子的性质稳定,故A正确;

B.氮元素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动植物中都含有蛋白质,蛋白质中含有的氮元素能被人类摄取,

故B正确;

C.氮元素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对茎叶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有重要作用,但植物不能直接从空气中合

成获得氮元素,故c错误;

D.氮元素对茎叶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有重要作用,增施氮肥可加快植物的生长、延缓和防止植物器官衰老、

延长蔬果保鲜期,故D正确;

故选C。

例2.(2022春•江苏盐城•高一校考阶段练习)属于人工固氮的是

A.用N?和H2合成氨B.闪电将空气中N2转化为NO

C.用NH3和CO2合成尿素D.豆科植物的根瘤固氮

【答案】A

【解析】A.工业合成氨是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属于人工固氮,故A正确;

B.闪电时N2转化为NO,属于自然固氮,故B错误;

C.用N%和CO2合成尿素,是氮的化合物之间的转换,不属于氮的固定,更不是人工固氮,故C错误:

D.豆科作物根瘤菌将N2转化为含氮化合物,属于生物固氮,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例3.(2022春・江苏苏州•高一江苏省震泽中学校考期中)下列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A.氢气与氮气合成氨

B.氨和二氧化碳合成CO(NH2)2

C.雷雨天时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NO

D.大豆根瘤菌将氮气转化为氨态氮肥

【答案】B

【分析】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的方法叫氮的固定,据此分析解答.

【解析】A.氢气与氮气合成氨,氮元素由单质转化为氮的化合物,属于氮的固定,A不符合题意;

B.氨和二氧化碳合成CO(NH2)2,是氮元素的化合物的转化,不属于氮的固定,B符合题意;

C.雷雨天时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NO,是氮元素由单质转化为氮的化合物,属于氮的固定,C不符合题意;

D.大豆根瘤菌将氮气转化为氨态氮肥,是氮元素由单质转化为氮的化合物,属于氮的固定,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B。

【核心归纳】氮气的结构与性质

二、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性质

1.不同价态的氮的氧化物

氧化物N2QNON2O3NOgN2Q4N2O5

对应氮的化合价+1+2+3+4+4+5

N2O俗称笑气,具有麻醉作用

2.NO和NO2

(1)物理性质

NONO2

颜色无色红棕色

状态气态气态

气味无味刺激性气味

毒性有毒有毒

水溶性难溶易溶

⑵相互转化

①NO—NCh:2NO+O2=2NO2NO接触空气就会变红棕色

②NO:一NO:3NO2+H2O=2HNO3+NOo

③2N02F-N2O4存在NO2时就存在N2O4

3.危害及处理:

①光化学烟雾:NO,在紫外线作用下,与碳氢化合物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了一种有毒的烟雾。

②酸雨:NO、排入大气中,与水反应生成HNCh和HNCh,随雨雪降到地面。

③破坏臭氧层:Nth可使平流层中的臭氧减少,导致地面紫外线辐射量增加。

④NO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4)常见的NO.尾气处理方法

①碱液吸收法

2NO2+2NaOH=NaNO3+NaNO2+H2O

NO?+NO+2NaOH=2NaNO2+H20

NO2、NO的混合气体能被足量烧碱溶液完全吸收的条件是n(NO2)>/?(NO)o一般适合工业尾气中NO.处理。

②催化转化法

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氨可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气体(NA或NO、与CO在一定温度下催化转化为无毒气

体(N2和CO》。一般适用于汽车尾气的处理。

4.应用:一氧化氮在调节心脑血管、神经和免疫系统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和医学前景,受到

人们的普遍重视。二氧化氮在火箭燃料中用作氧化剂,在工业上可以用来制造硝酸。

【典型例题】

例1.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可能是混合物),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水面上

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水柱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

完全被水充满。原来试管中盛装的()

A.可能是N?与NCh的混合气体

B,可能是02与NO2的混合气体

C.不可能是NO与NO2的混合气体

D.只能是NCh一种气体

【答案】B

【解析】若是N2与NO2的混合气体,无论鼓入多少氧气,最后都有N2剩余,试管内不可能完全被水充满:

若是02与NCh的混合气体,由4NO2+O2+2H2O=4HNO3,可知,当嘿^>4时,NCh有剩余,剩余的

NCh和水反应产生NO,故试管内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不断鼓入氧气后,4NO+3O2+

2H2O=4HNO3,故试管能被水充满;若是NO与NCh的混合气体,开始时,3NO2+H2O=2HNO3+NO,

气体体积减小,但有NO剩余,当向试管内不断鼓入适量的氧气后,4NO+302+2H2O=4HNO3,试管内

的气体完全被水吸收。

例2.在一定条件下,将NO?和。2的混合气体12mL通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2mL气体(同温同压

下),则原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为()

①1.2mL②2.4mL③3mL©4mL

A.①②B.@®

C.③④D.@@

【答案】D

4

【解析】首先分析剩余的2mL气体有两种可能。若剩余的2mL气体是O2,则V(NO2)=?(12—2)mL=8

mL,则混合气中的“。2)=12mL-8mL=4mL。若剩余的2mL气体是NO,则混合气中的V(O2)=(12mL

—2mLx3)x^=1.2mL,D项正确。

例3.(2022春•湖北荆州•高一统考期中)氮元素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十分广泛,在

生物体内亦有极大作用。含氮元素的物质的循环转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b、j、c属于“氮的固定”

B.过程a、1、f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C.过程j可能为汽车尾气的处理过程

D.过程h说明NO2为酸性氧化物

【答案】C

【解析】A.氮的固定是指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过程b是将NH,转化为Nz,j是NO转化为

N2,这两步转化都不属于氮的固定,A错误;

B.过程f是NO?反应转化为NH:,N元素化合价降低,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因此该过程反应为氧化还

原反应,B错误:

C.汽车尾气中含有NO,在尾气排放时,在尾气排放管中发生反应:2NO+2co=N2+2CCh,实现了由NO

向N2的转化,故过程j可能为汽车尾气的处理过程,C正确;

D.NO?溶于水反应产生HNO3、NO,生成物中含有NO;,在该过程中N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因此不

能根据过程h说明NO2为酸性氧化物,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核心归纳】I.相互转化的反应原理

3NO2+H2O=2HNO3+NO①

2NO+O2=2NO2②

由方程式①x2+②得:4NO2+O2+2H2O=4HNO3③

由方程式①x2+②x3得:4N0+30:+2H2O=4HNO3④

2.计算类型

(1)N6气体:N02气体溶于水时仅涉及反应①,剩余气体为N0。

(2)NO2和O2的混合气体:NO2和0: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涉及反应③。

VN0244

o<x<y%=T

V02

反应情况02过量并剩余恰好完全反应NO?过量又发生反应①,剩余NO

(3)NO和O2的混合气体:NO和Ch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涉及反应④。

VNO44

0<x<2x=x>

"一V0233

反应情况O2过量并剩余恰好完全反应NO过量并剩余

二氧化氮被水吸收的实验总结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充满

NO?试管内气体颜色慢慢变为无色,水面不断NO2不能全部被水吸收,有无色

才的试管

1洼

上升,最后静止在距试管底部约1/3处气体NO生成

H.O

把充脑&NC)2&勺试管69立水

水面不断上升,最后试管内无色气体约为

中,再i再入

NO2溶于水生成的NO全部与

%,NO原NO?体积的1/3,通入适量02后液面继

。2反应被水吸收

续上升,最后试管全部充满液体

--

业J-HjO

1充满NO2

才的试管

水面不断上升,最后试管全部充满液体

N02可被NaOH溶液全部吸收

国NaOH

f溶液

方程式:4NO2+O2+2H2O=4HNO3和4N0+3O2+2H2O=4HNO3中的“4NO2+O2”和“4NO+3OL

从组成上均相当于“N2O5”的组成,也就是N、O的原子个数比符合2:5时,氮的氧化物和氧气均无剩余,

这两种情况均可利用混合气体中N、0的原子个数比来分析:

<2:5,。2剩余

N(N):N(O),=2:5,恰好完全反应

.>2:5,NO剩余

【考点达标随堂练】

1.(2022秋・河南郑州•高一统考期末)化学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清明上河图》中绿色颜料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

B.“熬胆研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其中胆矶属于硫酸盐

C.“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白“漉”相当于“过滤”

D.“宙蟠电掣云滔滔,夜半载雨输亭皋,♦,雷雨天可实现氮的固定

【答案】A

【解析】A.氧化铁是红色粉末,是红色颜料的成分,故A错误;

B.胆研是CUSO「5H2。,属于硫酸盐,故B正确;

C.“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中“漉”相当于“过滤”,故C正确;

放电

D.雷雨天在放电条件下发生反应N2+O2=2NO,实现氮的固定,故D正确;

选Ao

2.(2023秋・江苏泰州•高一靖江高级中学校考期末)氮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元素,在大气中主要以分子形式存

在在放电条件下,与可发生反应:N2+O2=2NO。20世纪初,德国化学家哈伯等首次合成了氨气,

化学方程式为:2+3凡:墨化整・2NH:,生成的NH3与HC1反应合成氮肥。固氮可分为人工固氮和自

然固氮。下列可实现自然固氮的是

A.N「NOB.N2->NH3C.NH3-NOD.NO—NO2

【答案】A

【解析】氮的固定是指由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的过程,据此分析解题:

A.N?在打雷放电的时候能与。2反应生成NO,故N2—>NO属于自然固氮,A符合题意;

B.N?和Hz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生成N%,故N2TNH3属于人工固氮,B不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NH3-NO不属于氮的固定,C不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NO—NCh不属于氮的固定,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2022春•江苏宿迁.高一统考期中)在有机碳源和微生物作用下,大气中氮可以实现平衡循环,过程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所有含氮微粒中N的化合价只有0、+3、+5

B.循环转化过程中NO3被甲醇氧化为N2

C.温度越高,N2转化成NH;的速率越快

D.NH;与N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NO;=N2f+2H2。

【答案】D

【解析】A.图中氮的化合价除有0、+3、+5,图中还有-3价,A错误;

B.转化过程中NO;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被甲醉还原为Nz,B错误;

C.该反应有微生物参与,温度过高微生物失去活性,反应速率减慢,C错误;

D.NH;与NO;反应生成氮气和水,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离子方程式为:

NH;+NO2=N2t+2H2O,D正确;

故选D。

4.(2022春•江苏连云港•高一校联考期中)反应8NH3+3C12=6NH4C1+N2可用于氯气管道的检漏。下列表示

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CL分子的结构式:C1-C1B.中子数为9的氮原子:

•••♦(+17J7

:N:N

C.Na分子的电子式:••••D.。•的结构示意图:

【答案】A

【解析】A.氯原子最外层个电子,两个氯原子形成一个共价键,。2分子的结构式:C1-CI,故A正确;

B.中子数为9的氮原子,质量数是16:';N,故B错误;

C.两个氮原子间形成叁键,N2分子的电子式::N、N:,故C错误;

(+17)28S

D.Q•的结构示意图:,故D错误;

故选Ao

5.(2022春•江苏盐城・高一盐城市伍佑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近年来,利用半导体光催化实现还原氮气制备氨

气引起全世界极大关注。下图是在半导体光催化的作用下,N2被光催化材料捕获进而被还原实现“N2-NH3”

的转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方法不属于人工固氮技术

B.由转化示意图可知,氮气化学性质很活泼

C.该反应过程中有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

催化剂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3/2NH]

【答案】C

【解析】A.该方法是通过人工将氮气转化为氨气,属于人工固氮技术,A错误;

B.氮气结构式为:N三N,氮氮三键键能很大,不易断裂,氮气常温下十分稳定,B错误;

C.该反应过程中有N三N、O-H键断裂,N-H、0=0键生成,C正确;

催化剂

D.由图可知,氮气和水在半导体光催化的作用下生成氨气和氯气,方程式为:2N+6HO==4NH+3O,

22光照32

D错误;

故选:Co

6.(2022春.江苏常州.高一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列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①N2-NO2②N02-NO③NH—NO④NH3-N2@Cu->Cu(NO3)2@HNO3->NO2

A.①⑤B.①C.①④⑥D.©@

【答案】B

【解析】N2和O2在放电或高温条件下化合生成NO,NO再与O2化合生成NO2,故①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完

成;NO2与HzO反应生成NO和HNO”故②能通过一步反应完成;NE和。2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

生成NO和H2O,故③能通过一步反应完成;NH3和CL反应生成N?和NH40,故④能通过一步反应完成;

硝酸有强氧化性,金属铜与浓硝酸或稀硝酸都能反应,生成硝酸铜,故⑤能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硝酸有强

氧化性,浓硝酸与金属铜反应时,还原产物是NOz,故⑥能通过一步反应完成。故ACD错误,B正确。答

案选B。

7.(2022秋・北京西城.高一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校考期中)海洋中无机氮的循环过程可用图表示。下列关

于海洋氮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洋中不存在游离态的氮

B.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氮被氧化

C.海洋中的反硝化作用一定有氧气的参与

D.向海洋排放含NO;的废水会影响海洋中NH:的含量

【答案】D

【解析】A.由图知,空气中的氮气和海洋中的氮气之间存在平衡,则海洋中存在游离态的氮,A错误;

B.由图知,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海水中氮气转变为镂根离子,氮的化合价降低,这是氮的还原,B错误;

C.由图知,海洋中的反硝化作用是还原反应,硝酸根离子转变为亚硝酸根离子是降低氧含量的过程、亚硝

酸根离子转变为氮气是去氧过程,故理论上没有氧气的参与,C错误;

D.向海洋排放含NO;的废水,则硝酸根离子浓度增大,促进反硝化反应,亚硝酸根离子浓度增大,促进

反硝化反应,使海洋中氮气浓度增大,促使反应②发生,则会影响海洋中NH:的含量,D正确;

答案选D。

8.(2022春・北京海淀•高一统考期末)自然界中的氮循环部分过程如图所示,有关循环过程的说法中,正确

的是

A.固氮过程中,N2可能做还原剂

B.硝化过程的反应物中,N%属于盐

C.反硝化过程中,必须有02的参与

D.氮元素可通过氨化过程从无机物转移到有机物中

【答案】A

【解析】A.由图可知,固氮过程中,氮气转化为硝酸根离子、亚硝酸根离子时,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

化,氮气为反应的还原剂,故A正确;

B.氨气属于气态氢化物,不属于盐,故B错误;

C.由图可知,反硝化过程中,硝酸根离子、亚硝酸根离子转化为氮气,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应有

还原剂参与,不可能有氯气参与,故C错误;

D.由图可知,氮元素可通过氨化过程从有机物转移到无机物中,故D错误;

故选Ao

9.(2022春・吉林长春・高一长春外国语学校校考阶段练习)一种新型合成氨的方法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过程①属于“氮的固定”,N2发生了还原反应

B.过程②的反应物Mg3N2中只含离子键

C.合成过程中所涉及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D.总反应为N2+6HCl=3Cb+2NH3

【答案】C

【解析】A.N?和Mg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氮的化合物MgWz,属于氮的固定,氮元素价态降低,N?发生了

还原反应,A正确;

B.MgjNz是离子化合物,只含离子键,B正确;

C.反应②③没有涉及到化合价升降,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不正确;

D.根据图可知总反应为N2+6HCJ33+2NH3,D正确;

故本题选C。

10.(2022•上海•高一专题练习)自然界中氮的循环如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下事项的是

A.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B.雷电作用下N,与0,发生了化学反应

C.在氮的循环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含氮无机物与含氮有机化合物可相互转化

【答案】C

【解析】A.工业合成氨是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生成氨气,属于人工固氮,故A正确;

B.雷电作用下N?与O2发生反应生成NO,故B正确;

C.在氮的循环中,工业合成氨、雷电作用过程中N元素化合价改变,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含氮无机物与含氮有机化合物可相互转化,如氨气、二氧化碳合成尿素,故D正确;

选C。

11.三容器内分别装有相同压强下的NO、NO?、O2,设三容器容积依次为VI、V2、V3,若将三气体混合于

一个容积为V1+V2+V3的容器中后,倒立于水槽中,最终容器内充满水。则V、V2、V3之比不可能是()

A.3:7:4B.5:7:6C.7:3:6D.1:1:I

【答窠】B

【解析】NO、NO2与O2、比0反应后被完全吸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O+3O2+2H2O

31

=4HNO3、4NCh+O2+2H2O=4HNO3。从反应方程式可以得出:n(O)=-xn(NO)+-x(NO)o

244n2

用此关系式验证备选答案。

313131

A.-x3+-x7=4,A不合题意;B.—x5+一x7±6,B符合题意;C.-x7+-x3=6,C不合题意;D.

444444

31

-xl+-xl=l,D不合题意。故选B。

44

12.某化学反应在催化剂条件下的转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催化剂J80Hp2

・OoC)O炎原iJ

00••oeo•碳原子

A.该反应中,氧化性:NO>CO2

B.该反应可表示为2NO+2co催化剂N2+2CO2

C.该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的贵量之比为7:6

【答案】C

【分析】

根据图像可知,该反应为2NO+2co催化齐UN2+2CO2。

【详解】

A.该反应中,N0为氧化剂,CCh为氧化产物,则氧化性:NO>CO2,A说法正确;

B.分析可知,该反应可表示为2NO+2CO催化剂N2+2CO2,B说法正确;

C.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碳元素,被还原的元素是氮元素,则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的质量之比为6:

7,C说法错误;

2A»D说法正确;

答案为C。

13.在标准状况下,将50mlNO2和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最终得到10ml无色气体,则N02和02的体

积之比可能是()

A.4:1B.4:3C.16:9D.16:19

【答案】C

【详解】

若氧气过量,则剩余10mL无色气体为氧气,设参加反应的氧气的体积为x,根据题意有:

4NO,+0"2HQ=4HNO,

「M4x+x=50mL-10mL=40mL,解得x=8mL;原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

4xx

积为:8mL+10mL=18mL,二氧化氮的体积为32mL,NO2和O2的体积比为:32:18=16:9;若NO2过量,则

剩10mL无色气体为NO,设氧气的体积为y,

4NO2+O2+2H2O=4HNO33NO2+H2O=2HNO3+NO

4yy50mL-y-4y10mL

根据题意得:50mL-y-4y=10mLx3,得y=4mL,则原混合物中含有4mL氧气,二氧化氮的体积为46mL,

NO2和O2的体积比为:46:4=23:2;故原混合气体中NCh和的体积比为16:9或23:2,故C正确;

答案送C

14.己知Nth、NO的混合气体可与NaOH溶液发生化学反应:2NO2+2NaOH==NaNO2+NaNO3+H2O,

NO+NO2+2NaOH===2NaNO2+H2O,将224mL(标准状况下)NO和NO2的混合气体溶于20mLNaOH溶

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并无气体逸;则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1wl/LB.0.5mol/LC.0.25mol/LD.0.2mol/L

【答案】B

【解析】将224mL(标准状况下)NO和NO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224/22.4=0.01mol,根据方程式分析,

氮原子物质的量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O.OlmoL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001/002=0.5mol/L,故选B。

15.(2022春•江苏盐城・高一江苏省阜宁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氮元素在地球上含量丰富,是构成牛命体的某

本元素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N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制备下列物质属于固氮的是o

A.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

B.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氮气

C.用NHCl和熟石灰制备氨气

D.NO?溶于水得到HN03

(3)受到阳光照射浓硝酸会变黄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近几年来关于氮污染的治理倍受关注,根据氮的性质回答以下问题:

①氮的氧化物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下列环境问题与氮的氧化物排放有关的是o

A.酸雨B.光化学烟雾

C.白色污染D.水土流失

②向酸性工业废水中加入次氯酸钠溶液,可将其中的NH;完全转化为N2,而次氯酸钠被还原为NaCl。写

出上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潜艇中使用的液氨-液氧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电极a名称是o

②电解质溶液中0H-离子向移动(填“电极a”或“电极b”)。

③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为。

【答案】(I)第二周期第VA族

⑵A

A

(3)4HNO3=4NO2t+O2t+2H2O

+

(4)AB2NH;+3C1O-=N2+3Cr+2H+3H2O

(5)负极电极aO2+4e-+2H2O=4OH-

【解析】(1)

氮元素是7号元素,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5,处于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VA族,故答案

为:第二周期第VA族;

(2)

氮的固定是指氮由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的过程;

A.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氮元素从单质转化为化合物,属于氮的固定,故A符合题意;

B.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氮气不属于氮的固定,故B不符合题意;

C.用NH4cl和熟石灰制备氨气,NH4cl和氨气均是化合物,该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故C不符合题意;

D.NO?溶于水得到HNO3,NO?、HNCh均为化合物,该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

A

硝酸分解生成二氧化氮,硝酸溶解二氧化氮而变黄,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4HNO3=4NO2f+O2T+2H20,

A

故答案为:4HNO3=4NO2f+O2f+2H2。;

(4)

①氮的氧化物可以引起酸雨、光化学烟雾,白色污染由塑料导致,水土流失与植被被破坏等有关,故答案

为:AB;

②次氯酸钠溶液可将NH:完全转化为Nz,而次氯酸钠被还原为NaCL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H:+3C1O-

+

=N2+3C1+2H+3H2O,故答案为:2NH:+3C1O-=N2+3C1-+2H++3H2。;

(5)

①电极a上NH3-N2,发生氧化反应,则a为负极,b为正极,故答案为:负极;

②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则电解质溶液中OH-离子向电极a移动,故答案为:电极a;

③电极b为正极,碱性条件下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氧根,电极反应式为O?+4e-+2H2O=4OH,故

答案为:O2+4e+2H2O=4OH0

16.(2022春.江苏盐城.高一盐城市伍佑中学校考阶段练习)铁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黄铁矿(FeS?)是生产硫酸和冶炼钢铁的重要原料,其中发生的一个反应为

高温

3FeS2+8O26SQ2+Fe3O4,若有3moiFeS?参加反应,则转移mol电子。

(2)细菌可以促使铁、氮两种元素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并耦合两种元素的循环,耦合循环中的部分转化如图

所示。

大气、

犯/

->期化过程吧

02

礴态项化过程及

水体

土填Z____F6一线氧化—AFe」

①如图所示氮循环中,属于氮的固定的有(填字母序号)。

a.电转化为氨态氮

②硝化过程中,含氮物质发生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③氨态氮与亚硝态氮可以在氨氧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氮气。该反应中,当产生0.02mol氮气时,转移的电

子的物质的量为mol。

④土堞中的铁循环可用于水体脱氮(脱氮是指将氮元素从水体中除去),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利用土壤中的铁循

环脱除水体中氨态氮的原理。(注:土壤中的铁循环脱除水体中氨态氮产生H+)

【答案】(1)32

2+

(2)a氧化2NH;+Fe=2NH3f+H2t+Fe

【解析】(1)

黄铁矿(FeS?)是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