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生物学高考试卷及答案指导(2025年)_第1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生物学高考试卷及答案指导(2025年)_第2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生物学高考试卷及答案指导(2025年)_第3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生物学高考试卷及答案指导(2025年)_第4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生物学高考试卷及答案指导(2025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河北省石家庄市生物学高考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细胞都有细胞壁B、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C、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的D、细胞质中的液态部分称为细胞质基质2、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过程B、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C、光反应阶段产生氧气,暗反应阶段产生葡萄糖D、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命活动的基础之一3、题干:以下哪种生物属于真核生物?A、蓝藻B、衣藻C、乳酸菌D、枯草芽孢杆菌4、题干:以下哪种生物的细胞中不含染色体?A、人类B、草履虫C、酵母菌D、细菌5、以下哪种生物属于真核生物?A.蓝藻B.水稻C.硬骨鱼D.细菌6、下列关于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值的影响C.酶在反应过程中被消耗D.酶具有高度的专一性7、下列关于DNA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DNA分子是由磷酸、脱氧核糖和四种碱基组成的双螺旋结构。B、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是由两条互补的单链通过氢键连接而成。C、DNA分子的复制是通过DNA聚合酶直接将一个DNA分子复制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D、DNA分子的碱基配对原则是A与T配对,G与C配对。8、以下关于光合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只能在叶绿体中进行。B、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光解可以产生氧气。C、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不消耗能量。D、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主要合成葡萄糖。9、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A.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B.每条链上的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C.DNA分子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是由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DNA分子中的碱基配对遵循A与T、C与G的配对原则11、下列关于DNA双螺旋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的两条链是平行的B.DNA分子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C.DNA分子的两条链是垂直的D.DNA分子的两条链是交叉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以下哪些生物现象属于生物进化过程中的自然选择?A、个体间的基因突变B、环境对生物的适应性选择C、物种间的生殖隔离D、生物体内基因的随机漂变2、以下关于生物膜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物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B、生物膜是细胞内唯一存在的膜结构C、生物膜具有流动镶嵌模型D、生物膜可以完全溶解在非极性溶剂中3、下列关于DNA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DNA复制只在细胞分裂时发生。B.DNA复制过程中需要RNA引物。C.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D.DNA聚合酶只能向5’端添加核苷酸。E.DNA复制不需要酶的参与。4、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叶绿体存在于所有植物细胞中。B.线粒体是细胞内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C.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自己的DNA。D.叶绿体的功能主要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E.线粒体能够自我复制。三、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第一题【题目】某地区进行生态恢复工程,计划在一片荒地上种植多种植物,以恢复生态平衡。以下是关于该生态恢复工程的一些信息:1.选择种植的植物种类时,应优先考虑当地原有的植物种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计划种植的植物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3.通过引入外来物种可以丰富植物多样性,但需注意避免引入可能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威胁的物种。4.生态恢复过程中,需要合理配置植物的空间结构,以利于光照、水分和养分的充分利用。问题:1.根据上述信息,简述选择种植植物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2.分析生态恢复过程中,合理配置植物空间结构的意义。3.针对引入外来物种可能带来的生态风险,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第二题(15分)背景资料: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两个基本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且是食物链中的初级生产者。动物则依赖于植物或其他动物获取能量。此外,分解者如细菌和真菌对于物质循环至关重要,它们能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供植物再次利用。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题目:1.(4分)描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过程,并指出在这个过程中能量转化效率大约是多少?2.(5分)解释物质循环中的碳循环是如何工作的,并简述其重要性。3.(6分)给定一个简化版的食物网,包括三种植物、两种植食性动物和两种肉食性动物,请画出该食物网并分析如果移除其中一种肉食性动物可能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第三题题目:以下关于生物多样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B.生物多样性仅指物种多样性,不包括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与自然因素无关D.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主要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来实现,不需要其他措施第四题(15分)某种植物(2n=20)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A控制红色,a控制白色。而另一对等位基因B/b影响花瓣的形态,B控制单瓣,b控制重瓣。假设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不同的染色体上,并且该植物种群中不存在致死现象。(1)请计算并写出该植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3分)(2)如果将一株红花单瓣植株与一株白花重瓣植株杂交,F1代全部表现为红花单瓣。请问这对亲本的基因型是什么?(3分)(3)让F1代自交产生F2代,请预测F2代中红花单瓣、红花重瓣、白花单瓣、白花重瓣四种表现型的比例,并解释原因。(6分)(4)如果在F2代中观察到红花重瓣的比例比预期的少,而红花单瓣的比例比预期的多,这可能意味着什么?请简要说明。(3分)第五题题目:以下是一组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实验数据,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实验数据:1.样地A:植物种类数为100种,动物种类数为50种。2.样地B:植物种类数为80种,动物种类数为40种。3.样地C:植物种类数为60种,动物种类数为30种。问题:1.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比较样地A、B、C之间的生物多样性。2.分析可能导致样地A生物多样性较高的原因。3.提出保护样地A生物多样性的措施。2025年河北省石家庄市生物学高考自测试卷及答案指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细胞都有细胞壁B、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C、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的D、细胞质中的液态部分称为细胞质基质答案:C解析: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的,这是细胞膜的基本结构。A选项错误,因为并非所有细胞都有细胞壁,如动物细胞。B选项错误,因为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其遗传物质直接位于细胞质中。D选项错误,因为细胞质基质是细胞质中液态部分的总称,不仅仅是液态部分。2、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过程B、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C、光反应阶段产生氧气,暗反应阶段产生葡萄糖D、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命活动的基础之一答案:C解析:光合作用确实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阶段产生氧气,暗反应阶段合成葡萄糖。因此,C选项描述不正确。A选项正确,光合作用的确是这些生物利用光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过程。B选项正确,光合作用确实分为这两个阶段。D选项正确,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命活动的基础之一,因为它为大多数生物提供了能量和氧气。3、题干:以下哪种生物属于真核生物?A、蓝藻B、衣藻C、乳酸菌D、枯草芽孢杆菌答案:B解析:蓝藻、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它们的细胞结构简单,没有真正的细胞核。而衣藻属于真核生物,它的细胞结构复杂,有真正的细胞核。因此,选项B是正确答案。4、题干:以下哪种生物的细胞中不含染色体?A、人类B、草履虫C、酵母菌D、细菌答案:D解析:人类、草履虫和酵母菌的细胞中都含有染色体,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它们的细胞中没有真正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因此,选项D是正确答案。5、以下哪种生物属于真核生物?A.蓝藻B.水稻C.硬骨鱼D.细菌答案:B解析:水稻是一种高等植物,属于真核生物。蓝藻和细菌是原核生物,硬骨鱼是真核生物中的动物。因此,选项B是正确答案。6、下列关于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值的影响C.酶在反应过程中被消耗D.酶具有高度的专一性答案:C解析:酶在催化化学反应时不会被消耗,它们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因此,选项C是不正确的描述。选项A、B和D都是关于酶的正确描述。7、下列关于DNA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DNA分子是由磷酸、脱氧核糖和四种碱基组成的双螺旋结构。B、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是由两条互补的单链通过氢键连接而成。C、DNA分子的复制是通过DNA聚合酶直接将一个DNA分子复制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D、DNA分子的碱基配对原则是A与T配对,G与C配对。答案:A解析:DNA分子确实是由磷酸、脱氧核糖和四种碱基(腺嘌呤A、胸腺嘧啶T、胞嘧啶C、鸟嘌呤G)组成的双螺旋结构。选项B描述的是双螺旋的构成,但没有提到组成成分;选项C描述的是DNA复制的过程,但不是定义;选项D描述了碱基配对原则,但不是对DNA分子的整体描述。8、以下关于光合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只能在叶绿体中进行。B、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光解可以产生氧气。C、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不消耗能量。D、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主要合成葡萄糖。答案:B解析:光合作用主要在植物的叶绿体中进行,但也可以在其他含有叶绿素的结构中进行,如蓝藻等。因此,选项A不完全正确。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确实可以产生氧气,这是通过水的光解反应实现的,因此选项B正确。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也称为卡尔文循环)需要消耗ATP和NADPH,这些是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因此选项C错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主要产生ATP和NADPH,而不是直接合成葡萄糖,因此选项D错误。9、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A.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B.每条链上的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C.DNA分子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是由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DNA分子中的碱基配对遵循A与T、C与G的配对原则答案:B解析:选项A、C、D都是关于DNA分子结构的正确描述。DNA分子的两条链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形成的,而不是由脱氧核苷酸直接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因此选项B是错误的。在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链,而碱基之间是通过氢键连接的。10、以下哪项不是真核细胞中常见的细胞器?A.核糖体B.线粒体C.液泡D.细胞核答案:D解析:细胞核是真核细胞的一个结构,而不是细胞器。细胞器是指在真核细胞内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如核糖体、线粒体和液泡等。核糖体负责蛋白质的合成,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液泡则参与物质的储存和细胞内的压力调节。因此,选项D不是细胞器。11、下列关于DNA双螺旋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的两条链是平行的B.DNA分子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C.DNA分子的两条链是垂直的D.DNA分子的两条链是交叉的答案:B解析: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是两条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个轴形成右手螺旋结构,且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即一条链的5’端对应另一条链的3’端,因此选项B正确。选项A、C、D均与DNA双螺旋结构的实际特征不符。12、以下哪项不是生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A.葡萄糖B.氧气C.水D.氨基酸答案:D解析:生物体进行光合作用时,利用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在这个过程中,葡萄糖是光合作用的直接产物之一,氧气也是释放的副产品。而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不是光合作用的直接产物。因此,选项D不是生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选项A、B、C均为光合作用的产物。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以下哪些生物现象属于生物进化过程中的自然选择?A、个体间的基因突变B、环境对生物的适应性选择C、物种间的生殖隔离D、生物体内基因的随机漂变答案:B、C解析: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机制,它指的是环境对生物的适应性选择,即那些适应环境的个体有更高的生存和繁殖机会,从而将有利基因传递给后代。选项B描述了这一过程。选项C中的物种间生殖隔离是进化过程中物种形成的一个重要步骤。选项A和D虽然与遗传变异有关,但它们并不直接描述自然选择的过程。基因突变是变异的一种形式,而基因漂变是基因频率变化的一种随机过程,它们可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但不是自然选择本身。因此,正确答案是B、C。2、以下关于生物膜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物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B、生物膜是细胞内唯一存在的膜结构C、生物膜具有流动镶嵌模型D、生物膜可以完全溶解在非极性溶剂中答案:A、C解析:生物膜是细胞的基本结构之一,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因此选项A正确。生物膜具有流动镶嵌模型,即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框架,蛋白质分子可以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或跨越磷脂双分子层,选项C正确。选项B错误,因为生物膜不仅仅是细胞内存在的膜结构,还包括细胞外的膜结构,如细胞壁等。选项D错误,生物膜主要由磷脂构成,而磷脂是两亲性的,即既有亲水端也有疏水端,因此生物膜不会完全溶解在非极性溶剂中。正确答案是A、C。3、下列关于DNA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DNA复制只在细胞分裂时发生。B.DNA复制过程中需要RNA引物。C.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D.DNA聚合酶只能向5’端添加核苷酸。E.DNA复制不需要酶的参与。【答案】B、C【解析】DNA复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DNA分子合成两条新的DNA链,每条新链与一条旧链配对形成两个新的双链分子。这是一个半保留复制过程(C选项正确),其中每条新DNA分子都包含一条旧链和一条新合成的链。DNA聚合酶在复制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但它只能在3’端向5’端方向合成DNA链,实际上,它是在3’端添加核苷酸(D选项错误)。此外,DNA复制确实需要多种酶的参与,包括DNA聚合酶、DNA连接酶等,并且为了开始合成新的DNA链,通常需要一个短的RNA片段作为引物(B选项正确)。因此,A、D、E选项错误。4、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叶绿体存在于所有植物细胞中。B.线粒体是细胞内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C.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自己的DNA。D.叶绿体的功能主要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E.线粒体能够自我复制。【答案】B、C、E【解析】叶绿体并非存在于所有的植物细胞中,而是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绿色部分如叶片等(A选项错误),而根部等非绿色部位的细胞通常不含叶绿体。叶绿体的功能是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而不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选项错误)。线粒体确实是细胞内的能量转换站,它通过氧化磷酸化过程产生ATP,为细胞提供能量(B选项正确)。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它们各自含有独立于细胞核的DNA(C选项正确),并且能够通过分裂的方式自我复制(E选项正确)。因此,A和D选项错误。三、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第一题【题目】某地区进行生态恢复工程,计划在一片荒地上种植多种植物,以恢复生态平衡。以下是关于该生态恢复工程的一些信息:1.选择种植的植物种类时,应优先考虑当地原有的植物种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计划种植的植物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3.通过引入外来物种可以丰富植物多样性,但需注意避免引入可能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威胁的物种。4.生态恢复过程中,需要合理配置植物的空间结构,以利于光照、水分和养分的充分利用。问题:1.根据上述信息,简述选择种植植物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2.分析生态恢复过程中,合理配置植物空间结构的意义。3.针对引入外来物种可能带来的生态风险,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答案】1.选择种植植物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当地原有植物种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以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外来物种的选择,应避免引入可能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威胁的物种。植物空间结构的合理性,以利于光照、水分和养分的充分利用。2.生态恢复过程中,合理配置植物空间结构的意义包括:提高光照利用效率,避免植物之间过度竞争。优化水分和养分分配,促进植物生长。增强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发展,为不同物种提供适宜的生存空间。3.针对引入外来物种可能带来的生态风险,提出的防范措施包括:严格筛选引入的外来物种,确保其不会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威胁。对引入的外来物种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加强对引入物种的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生态风险。建立生态隔离带,减少外来物种与本地物种的接触,降低生态风险。第二题(15分)背景资料: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两个基本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且是食物链中的初级生产者。动物则依赖于植物或其他动物获取能量。此外,分解者如细菌和真菌对于物质循环至关重要,它们能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供植物再次利用。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题目:1.(4分)描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过程,并指出在这个过程中能量转化效率大约是多少?2.(5分)解释物质循环中的碳循环是如何工作的,并简述其重要性。3.(6分)给定一个简化版的食物网,包括三种植物、两种植食性动物和两种肉食性动物,请画出该食物网并分析如果移除其中一种肉食性动物可能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答案与解析:1.能量流动过程描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从太阳能开始的,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植物体内的化学能,再经由食物链传递给各级消费者。每上升一个营养级,只有约10%的能量能够传递到下一个级别,这是因为每个营养级都有一大部分能量用于自身的代谢活动,如呼吸作用等。因此,能量转化效率大约是10%。2.碳循环解释: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之间的不断转换形式和移动的过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被植物吸收并转化为有机物;动物通过摄食植物或其它动物获得这些有机物;动植物死亡后,遗体被分解者分解,释放二氧化碳回到大气中;另外,火山爆发等活动也会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碳循环的重要性在于它维持了地球上的生命活动,保证了生物体内的碳源供应,并调节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影响全球气候。3.食物网绘制及分析:假设的食物网包含:植物A、B、C植食性动物X、Y(分别以A+B、B+C为食)肉食性动物Z1、Z2(分别以X、Y为食)食物网示意如下:假设的食物网结构描述如下:植物层:A,B,C植食性动物层:X(食物来源:A+B)Y(食物来源:B+C)肉食性动物层:Z1(食物来源:X)Z2(食物来源:Y)分析移除一种肉食性动物(例如Z1)的影响:如果移除了肉食性动物Z1,则其猎物X的数量可能会增加,因为少了天敌的控制。这将导致X所捕食的植物A和B面临更大的压力,可能导致这两个植物种群的减少。同时,由于X数量的增加,以相同植物为食的另一个植食性动物Y可能会面临食物竞争加剧的问题,进而影响到Y的数量。最终,这种变化也会影响到另一种肉食性动物Z2,因为它依赖于Y作为食物来源。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会被打破,可能导致某些物种数量的波动甚至减少。然而,长期来看,生态系统可能会发展出新的平衡状态,但这取决于其他生物适应变化的能力。第三题题目:以下关于生物多样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B.生物多样性仅指物种多样性,不包括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与自然因素无关D.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主要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来实现,不需要其他措施答案:A解析: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它包括三个主要的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基因多样性指的是生物种群中基因的不同组合;物种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不同物种的数量和种类;生态系统多样性则是指生物群落及其所在环境的多样性。因此,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因为它忽略了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这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选项C错误,因为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不仅由人类活动引起,自然因素如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也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选项D错误,虽然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之一,但还需要结合其他措施,如法律法规、公众教育、生态补偿等,以实现更全面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第四题(15分)某种植物(2n=20)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A控制红色,a控制白色。而另一对等位基因B/b影响花瓣的形态,B控制单瓣,b控制重瓣。假设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不同的染色体上,并且该植物种群中不存在致死现象。(1)请计算并写出该植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3分)(2)如果将一株红花单瓣植株与一株白花重瓣植株杂交,F1代全部表现为红花单瓣。请问这对亲本的基因型是什么?(3分)(3)让F1代自交产生F2代,请预测F2代中红花单瓣、红花重瓣、白花单瓣、白花重瓣四种表现型的比例,并解释原因。(6分)(4)如果在F2代中观察到红花重瓣的比例比预期的少,而红花单瓣的比例比预期的多,这可能意味着什么?请简要说明。(3分)答案与解析:(1)该植物为二倍体生物,其体细胞中含有2n=20条染色体。因此,染色体数目为20条。(2)根据题干信息,F1代全为红花单瓣,说明亲本为纯合子,并且红花对白花为显性,单瓣对重瓣为显性。因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红花单瓣)和aabb(白花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