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山东省潍坊市历史高三上学期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中国古代史上一部著名的编年体史书是:A.《史记》B.《资治通鉴》C.《春秋》D.《汉书》2、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阐述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使命,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将成为:A.各国工人阶级政党在各国共产党内的活动B.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共产主义社会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C.各国工人阶级政党在各国共产党内的活动,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共产主义社会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D.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A.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标志着农业生产力的飞跃。B.宋朝时期,棉花种植从江南推广至全国,棉纺织业成为主要手工业部门。C.明清时期,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完全取代了自然经济。D.唐朝时,瓷器成为重要的出口商品,开启了“丝绸之路”的贸易繁荣。4、关于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C.鸦片战争直接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D.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史实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B.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C.唐太宗时期,贞观之治使国家政治清明,经济发展。D.清朝时期,鸦片战争导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6、下列关于世界近代史实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意大利统一战争发生在19世纪中叶。B.英国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完成了工业革命。C.美国独立战争后,建立了联邦制共和国。D.德国在19世纪末完成了统一,并建立了德意志帝国。7、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化成就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造纸术是西汉时期中国人发明的B.宋代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约四百年C.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是在北宋D.火药武器在唐末开始用于军事8、下列关于《资政新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表达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真理的迫切愿望C.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思想D.由于没有反映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而缺乏群众基础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思想流派?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E.阴阳家11、以下哪个历史时期被称为“春秋战国”?A.商朝B.西周C.春秋战国D.秦朝13、下列哪一项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西安事变D.重庆谈判1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黄帝内经》等医学著作。B.东汉时期,张衡发明了地动仪。C.唐代,僧一行测量了地球子午线的长度。D.宋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背景材料:阅读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革的材料:材料一:“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城。”——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二:“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藩国大者,夸(跨)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汉书》问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并简述其主要特征。(10分)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初期实行了什么政策?为什么采取这一政策?(10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西周到西汉的地方行政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0分)第二题题目:分析以下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材料二:“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会议确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北京为首都,并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问题: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哪两个历史事件?2.这两个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第三题【材料一】某国近代史上的“土地改革”运动,其背景和意义如下:背景: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困苦;封建土地制度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民族危机加剧,国家财政困难。意义: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发展;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土地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1)土地改革的基本方针: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2)土地改革的具体措施: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原则,将地主的土地没收,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实行土地国有制,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农业集体化,发展农业合作社。【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以家庭为单位承包土地,自负盈亏。(2)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行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3)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一、结合材料一,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意义。1.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2.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发展;3.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4.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二、结合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主要内容。1.土地改革的基本方针: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2.土地改革的具体措施: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原则,将地主的土地没收,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实行土地国有制,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农业集体化,发展农业合作社。三、结合材料三,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1.主要内容:(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以家庭为单位承包土地,自负盈亏;(2)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行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3)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土地权益。2.影响:(1)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2)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3)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4)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基础。第四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历史背景】20世纪中叶,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各国纷纷加大科技投入,推动产业升级。我国在这一时期也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材料内容】1.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3.我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计算机;4.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实现载人航天零的突破。【问题】请分析我国在20世纪中叶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及其意义。2025年山东省潍坊市历史高三上学期自测试卷及答案指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中国古代史上一部著名的编年体史书是:A.《史记》B.《资治通鉴》C.《春秋》D.《汉书》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史上的史书。A项《史记》是纪传体史书,B项《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书,C项《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D项《汉书》是纪传体断代史。根据题目要求,选B。2、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阐述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使命,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将成为:A.各国工人阶级政党在各国共产党内的活动B.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共产主义社会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C.各国工人阶级政党在各国共产党内的活动,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共产主义社会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D.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共产党宣言》阐述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使命,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将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共产主义社会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因此,选B。选项A和C是《共产党宣言》的内容,但不是历史使命,选项D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容。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A.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标志着农业生产力的飞跃。B.宋朝时期,棉花种植从江南推广至全国,棉纺织业成为主要手工业部门。C.明清时期,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完全取代了自然经济。D.唐朝时,瓷器成为重要的出口商品,开启了“丝绸之路”的贸易繁荣。【答案】A【解析】战国时期的铁器使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宋朝棉花种植虽然有所发展但未普及全国;明清时期虽然商品经济繁荣,但并未完全取代自然经济;唐朝瓷器虽有出口,但“丝绸之路”的贸易繁荣更多与丝绸相关。4、关于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C.鸦片战争直接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D.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案】C【解析】鸦片战争确实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并导致了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也促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但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生与鸦片战争没有直接因果关系,它是由于当时社会矛盾激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史实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B.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C.唐太宗时期,贞观之治使国家政治清明,经济发展。D.清朝时期,鸦片战争导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案:D解析: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清政府战败后,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选项D叙述不正确。6、下列关于世界近代史实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意大利统一战争发生在19世纪中叶。B.英国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完成了工业革命。C.美国独立战争后,建立了联邦制共和国。D.德国在19世纪末完成了统一,并建立了德意志帝国。答案:B解析:英国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而非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因此,选项B叙述不正确。7、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化成就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造纸术是西汉时期中国人发明的B.宋代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约四百年C.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是在北宋D.火药武器在唐末开始用于军事答案:A解析:本题为选非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化成就。选项A,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纸的质量大大提高,这种纸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此后纸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造纸术是东汉时期中国人发明的,不是西汉时期,故选项A错误。选项B,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集等。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他将胶泥做成陶活字,用来排版印刷。活字印刷术后来陆续传播到世界各地。欧洲直到15世纪才有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四百年,故选项B正确。选项C,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故选项C正确。选项D,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故选项D正确。8、下列关于《资政新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表达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真理的迫切愿望C.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思想D.由于没有反映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而缺乏群众基础答案:C解析:本题为选非题,考查《资政新篇》的内容。选项A,《资政新篇》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近代中国的先进人士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纲领,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故选项A正确。选项B,《资政新篇》的出现,说明在太平天国革命后期,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已经开始把眼光从西方资本主义物质文明逐渐转向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开始探索救亡图存的新道路,故选项B正确。选项C,《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的先进人士洪仁玕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纲领,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真理的迫切愿望,与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思想无关,故选项C错误。选项D,《资政新篇》虽然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近代中国的先进人士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纲领,但由于没有反映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而在当时缺乏社会实施的客观条件,加上战争环境紧张,最后没有实行,故选项D正确。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思想流派?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E.阴阳家答案:无直接答案选项,因为上述列出的所有思想流派都是百家争鸣时期的代表。但是,如果此题设计是为了挑出一个相对较少被提及的,则答案可能是E.阴阳家。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思想解放时期,被称为“百家争鸣”。这个时期出现了众多的思想流派,如儒家(孔子)、道家(老子)、法家(韩非子)、墨家(墨子)等,他们提出了不同的治国理念和社会伦理观念。阴阳家也是其中之一,但相较于其他几家,其影响力较小。10、关于汉武帝时期的改革,下列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A.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了中央集权B.实施盐铁官营政策,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C.开创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D.扩大科举制度,选拔更多有才之士入朝为官答案:A.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了中央集权解析:汉武帝在位期间,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确立了儒学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地位,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选项B描述的是汉武帝时期经济上的改革措施;选项C描述的是对外交流的重要成就;选项D的错误在于,科举制度正式确立是在隋唐时期,而非汉代。因此正确答案为A。11、以下哪个历史时期被称为“春秋战国”?A.商朝B.西周C.春秋战国D.秦朝答案:C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大约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这一时期的特点是诸侯割据,战乱不断,思想文化繁荣。春秋时期后,诸侯国的势力逐渐壮大,最终形成了战国七雄的局面。因此,正确答案是C。1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以下哪项措施?A.限制诸侯国的权力B.设立郡县制C.设立丞相制度D.推行分封制答案:B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设立郡县制是重要的一项。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36个郡和约400个县,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郡守和县令,从而削弱了诸侯国的权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因此,正确答案是B。13、下列哪一项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西安事变D.重庆谈判【答案】B【解析】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在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卢沟桥附近举行军事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绝后,随即开枪射击,向中国驻军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一事件成为中国全面抗战的起点。14、明朝时期,哪项政策导致了海禁与朝贡贸易体制的形成?A.洪武海禁B.郑和下西洋C.嘉靖开海D.康熙开放【答案】A【解析】明朝初期,为了防止沿海地区海盗与倭寇的侵扰,同时也为了控制对外交往,明太祖朱元璋实行了严格的海禁政策。洪武年间颁布了一系列限制海外贸易的规定,这些政策最终促成了朝贡贸易体制的形成,即外国商人必须通过官方渠道进行贸易,并以朝贡的形式进行。这种体制一直持续到了晚明时期。1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黄帝内经》等医学著作。B.东汉时期,张衡发明了地动仪。C.唐代,僧一行测量了地球子午线的长度。D.宋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答案:A解析:选项A中的《黄帝内经》确实是中国古代医学著作之一,但它的成书时间是在战国时期,而非春秋战国时期。其他选项中的科技成就分别对应了东汉、唐代和宋代的实际情况,符合历史事实。16、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B.新文化运动主张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新道德。C.新文化运动起源于1915年,由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发起。D.新文化运动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答案:C解析:选项C中提到的新文化运动起源于1915年,这一说法是正确的。然而,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除了陈独秀、李大钊外,还包括鲁迅、胡适等众多知名人士。因此,选项C的表述不够准确。其他选项中的内容都是关于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观点和主张,符合历史事实。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背景材料:阅读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革的材料:材料一:“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城。”——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二:“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藩国大者,夸(跨)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汉书》问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并简述其主要特征。(10分)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初期实行了什么政策?为什么采取这一政策?(10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西周到西汉的地方行政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0分)答案与解析:1.答案:政治制度:分封制。主要特征:天子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诸侯向天子效忠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如朝贡、保卫王室等。诸侯在其领地内享有较大的自治权,可以继续分封给卿大夫等。解析:依据材料中的描述“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这明显指的是分封制下天子对土地的分配行为,以及“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城”,则体现了诸侯在平时作为地方上的统治者,在必要时则作为天子的保卫力量。2.答案:政策:分封同姓诸侯王。原因:吸取秦朝迅速灭亡的教训,认为秦朝孤立无援导致失败,因此希望通过分封同姓诸侯王来巩固皇权,防止类似悲剧重演。解析:通过材料中的描述可以看出,汉初统治者认为秦朝之所以短命,是因为没有强大的亲族势力支持,故决定实行分封制,以此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确保政权稳定。3.答案:变化:由分封制转变为郡县制,最终发展为郡国并行制。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中央权力相对分散;到了秦朝统一六国后,开始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而西汉初期虽然一度恢复了分封制(即材料中提到的分封同姓诸侯),但随着诸侯国势力的膨胀,中央政府逐渐削弱其权力,推行“推恩令”等措施,逐步实现了郡国并行的局面。解析:这一问题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理解中国历史上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过程,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再到西汉时期的郡国并行,反映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第二题题目:分析以下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材料二:“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会议确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北京为首都,并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问题: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哪两个历史事件?2.这两个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答案:1.材料一反映的是开国大典,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2.这两个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以下影响: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为建立新中国做了重要准备,确定了新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和国家象征,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的相关史实。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个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开国大典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都是新中国成立的重要事件,对于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具有重要意义。第三题【材料一】某国近代史上的“土地改革”运动,其背景和意义如下:背景: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困苦;封建土地制度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民族危机加剧,国家财政困难。意义: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发展;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土地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1)土地改革的基本方针: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2)土地改革的具体措施: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原则,将地主的土地没收,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实行土地国有制,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农业集体化,发展农业合作社。【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以家庭为单位承包土地,自负盈亏。(2)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行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3)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一、结合材料一,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意义。答案:1.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2.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发展;3.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4.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二、结合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主要内容。答案:1.土地改革的基本方针: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约定子女探望权及离婚后财产分割与子女教育协议3篇
- 2025年农业科技产品研发与推广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民宿餐饮服务员劳动协议范本3篇
- 2024年04月新疆兴业银行乌鲁木齐分行春季校园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专业司机招聘协议2024版示例一
- 2025年度厂房租赁合同标准版(含租赁保证金)3篇
- 临时岗位:2024政府工作人员协议版
- 二零二四全新钢材供应链居间管理服务协议3篇
- 2025年度产业园区场商位租赁合作合同4篇
- 2025年农膜生产设备租赁与维修服务合同3篇
-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及附录2023年8月
- 谅解书(标准样本)
- 2022年浙江省事业编制招聘考试《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真题试卷【1000题】
- 认养一头牛IPO上市招股书
- GB/T 3767-2016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和声能量级反射面上方近似自由场的工程法
- GB/T 23574-2009金属切削机床油雾浓度的测量方法
- 西班牙语构词.前后缀
- 动物生理学-全套课件(上)
- 河北省衡水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DB32-T 2665-2014机动车维修费用结算规范-(高清现行)
- 智能消防设备公司市场营销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