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趋势三 更加关注教材中的插图_第1页
高中生物趋势三 更加关注教材中的插图_第2页
高中生物趋势三 更加关注教材中的插图_第3页
高中生物趋势三 更加关注教材中的插图_第4页
高中生物趋势三 更加关注教材中的插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趋势三更加关注教材中的插图

[证据1](2018•浙江11月选考)正常女性体细胞有丝分裂某时期的显微摄影图如

图,该图可用于核型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为女性染色体组型图

B.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

C.图中染色体共有23种形态

D.核型分析可诊断单基因遗传病

解析该图为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显微摄影图,需要对显微照片上的染色体进

行测量,根据染色体的大小、形状和着丝粒的位置等特征,通过剪贴,将它们配

对、分组和排队,最后才能形成染色体组型的图像,A、B错误;女性染色体组

成为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同型的性染色体,因此共有23种形态,C正确;核型

分析可用来判断染色体异常遗传病,D错误。

答案C

链接教材:必修2-P39

确定染色体组型的步骤包括:首先对处在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进行显微摄影,

然后对显微照片上的染色体进行测量,根据染色体的大小、形状和着丝粒的位置

特征,通过剪贴,将它们配对、分组和排队,最后形成染色体组型的图像。

hXa

/M猛A】8

Ah仙AH

19-2021-^22

正常男性核型正常女性核型

人类染色体组型图

[证据2](2018•浙江11月选考)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如图所示,①〜④表示其中的

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在质膜的内外侧均有分布,与细胞间的识别有关

B.②可自发形成双层结构,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C.③分布于质膜中,能催化质膜中发生的生化反应

D.④有脂溶性和水溶性两部分,可控制某些离子出入细胞

解析①是糖蛋白,分布于质膜外侧面,A错误;②是磷脂分子,在水溶性介质

中可自发形成双层结构,与核糖体的形成无关,B错误;③是胆固醇,分布于质

膜中,使得质膜既有一定的流动性,又比较坚实,而催化生化反应的是酶(其本质

为蛋白质或RNA),C错误;④是膜蛋白,其和磷脂分子一样,有水溶性部分和

脂溶性部分,某些膜蛋白可作为转运蛋白控制离子出入细胞,D正确。

答案D

链接教材:必修1—P30

[部分摘录]

脂双层的形成是由磷脂分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决定的。在有水的环境中,脂

双层会自发地形成。由于细胞存在于水溶性的介质中,在细胞表面,磷脂分子自

然会形成脂双层。

许多细胞的质膜中夹杂着有“刚性”的胆固醇。

蛋白质分子也和磷脂分子一样,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

图2-8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证据3](2018•浙江4月选考)在观察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

中,依次观察到的结果示意图如下,其中①、②指细胞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状态时不存在水分子跨膜运输进出细胞的现象

B.甲一乙变化的原因之一是结构①的伸缩性比②要大

C.乙一丙的变化是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所致

D.细胞发生渗透作用至丙状态,一段时间后该细胞会破裂

解析甲维持细胞正常形态,进入细胞的水分子和从细胞中出去的水分子一样多,

处于动态平衡状态,A错误;甲一乙发生了渗透失水,细胞质壁分离,原因之一

是结构①细胞壁的伸缩性比结构②质膜及其他部分的伸缩性要小,B错误;乙一

丙发生了渗透吸水,此时外界溶液浓度比细胞液浓度小,C正确;丙细胞可能发

生渗透吸水,但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只会膨胀不会胀破,D错误。

答案C

(2017.浙江4月选考)将家兔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水分子的跨膜运输示

意图如下(箭头方向表示水分子的进出,箭头粗细表示水分子出入的多少)。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A.一段时间后,甲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

B.能发生渗透作用的是甲细胞和丙细胞

C.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乙细胞有水分子的进出

D.若将甲、乙和丙细胞同时分别置于蒸储水中,甲细胞先破裂

解析实验取材用的是家兔红细胞,动物细胞不存在细胞壁,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A错误;光学显微镜看不到水分子,C错误;甲、乙、丙三者都来自该家兔的红

细胞,细胞内液的浓度应该相同,如果放入蒸偏水中应同时破裂,D错误;根据

题图中的箭头方向和粗细判断,能发生渗透作用的是甲细胞和丙细胞,B正确。

答案B

链接教材:必修1—P54

图示:A\\水分子溶质分子

图3-4渗透作用使红细胞破裂,使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证据4](2017•浙江4月选考)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A.S型肺炎双球菌的菌落为粗糙的,R型肺炎双球菌的菌落是光滑的

B.S型菌的DNA经加热后失活,因而注射S型菌后的小鼠仍存活

C.从病死小鼠中分离得到的肺炎双球菌只有S型菌而无R型菌

D.该实验未证明R型菌转化为S型菌是由S型菌的DNA引起的

解析S型肺炎双球菌菌落是光滑的,R型肺炎双球菌的菌落是粗糙的,A错误;

S型菌经加热后蛋白质失活细菌死亡,失去致病能力,B错误;从病死的小鼠中

分离出的S和R型菌均有,转化因子不可能把所有的R型菌转化成S型菌,C错

误;该实验只证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使R型菌转化成了S

型菌,并没有证明该转化因子就是DNA,D正确。

答案D

链接教材:必修2-P50

[证据5](2017.浙江4月选考)植物学家温特利用切去尖端的幼苗进行如图所示的

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实验是为了避免光的干扰

B.①与④的结果证明琼脂块不含促进幼苗生长的化学物质

C.②与③的结果证明苗尖端含有促进幼苗生长的化学物质

D.该实验的成功之处在于将苗尖端的化学物质扩散到琼脂块中再去影响切去尖端

的幼苗

解析C选项中②和③为实验组,仅能够说明单侧存在化学物质能使幼苗弯曲,

缺少对照组④证明其能促进幼苗生长。

答案c

链接教材:必修3—P4

[证据6](2019-4月浙江选考)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DNA复制时,BrdU会

取代胸背掺入到新合成的链中,形成BrdU标记链。当用某种荧光染料对复制后

的染色体进行染色,发现含半标记DNA(一条链被标记)的染色单体发出明亮荧光,

含全标记DNA(两条链均被标记)的染色单体荧光被抑制(无明亮荧光)。若将一个

细胞置于含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到第三个细胞周期的中期进行染色并观察。

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1/2的染色体荧光被抑制

B.1/4的染色单体发出明亮荧光

C.全部DNA分子被BrdU标记

D.3/4的DNA单链被BrdU标记

解析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第一次分裂结束后所有染色体的DNA分子

中一条链不含BrdU,另外一条链含有BrdU;第二次分裂结束后有1/2的染色体

上的DNA分子两条链均含有BrdU,1/2的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一条链不含

BrdU,另外一条链含有BrdU;到第三次有丝分裂中期,全部DNA分子被BrdU

标记,所有染色体均含有姐妹染色单体,其中有1/2的染色体上的2个DNA分子

的两条链均含BrdU(荧光被抑制),有1/2的染色体上的2个DNA分子中的1个

DNA分子的两条链中的1条含BrdU、1条不含,另1个DNA分子的两条链均含

BrdU,所以有1/4的染色单体会发出明亮荧光,综上所述,本题选D。

答案D

链接教材:必修2—P64

A

M

V

O

n

n

u

1

细胞培养在BrdU中JJIIBrdU后细胞

生长一个周期,染色第一次分裂中期

体复制一次的染色体

细胞培养在BrdU中连加BrdU后细胞

续生长两个周期,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