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部分市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分类汇编文
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
山东省济南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均字叔庠,南阳安众人也。以父任为郎,时年十五,好经书,每休沐日,辄受业博士,
通《诗》《礼》,善论难。至二十余,调补辰阳长。其俗少学者而信巫鬼,均为立学校,禁绝
淫祀,人皆安之。迁上蔡令,时禁人丧葬不得侈长,均曰:“不义之民,送终逾制,失之轻
者,而遽罚,非政之先。”竟不肯施行。迁九江太守,郡多虎暴,数为民患,常募设槛阱而
犹多伤害。均下令曰:“夫虎豹在山,章量在水,各有所托。且江淮之有猛兽,犹北土之有
鸡豚也。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其务退奸贪,思进忠善,可一
去槛阱,除削谬制。”其后传言虎相与东游渡江•中元元年,多蝗,其飞至九江界者,辄东
西散去,由是名称远近。浚遒县有唐、后二山,民共利之,众巫遂取百姓男女,岁岁改易,
既而不敢嫁娶,前后守令莫敢禁。均乃下书日:“自今以后,为山娶者皆娶巫家,勿扰良民。”
于是遂绝。永平元年,迁东海相,在郡五年,坐法免官。而东海吏民思均恩化,为之作歌,
诣阙乞还者数千人。显宗以其能,七年,征拜尚书令。每有驳议,多合上旨。均尝删剪疑事,
帝以为有奸,大怒于廷。诸尚书惶恐,皆叩头谢罪。均厉色曰:“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
若畏威失正,均虽死,不易志。”帝善其不谈,迁均司隶校尉。均尝寝病,百姓耆老为祷请,
旦夕问起居,其于民爱若此。以疾上书乞免,帝使中黄门慰问,国留养疾。司徒缺,帝以均
才任宰相,均流涕而辞。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
害流亡所由而作。及在尚书,恒欲叩头争之,以时方严切,故遂不敢陈。帝后闻其言而追悲
之。建初元年,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宋均传)》)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一去槛阱,除削译制课:赋税
B.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祠:祭祀
C.均虽死,不易志易:改变
D.帝善其不谈,迁均同隶校尉挠:阻碍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父任为郎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B.时常募设槛阱顶犹多伤害夫执异近加相安
C.均乃下书曰而随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因留养疾于今无会国
15.下列对文中两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
作
B,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
作
C.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
作
D.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
作
16.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均勤奋好学,喜欢读经书。早年常利用休沐日从师学习,精通《诗》《礼》二经,长于
论辩。
B.宋均为官有方,批百姓爱戴。他任地方官颇有治绩,因故免官,百姓作歌颂扬他,并诣
阙乞还。
C.宋均正直敢言,能执义不屈。他曾遭到众疑,但毫不畏惧,在朝堂上厉声斥责官员,守
志不移。
D.宋均贤能有才;受皇帝赏识。他因病请辞,皇帝给他优厚待遇,不仅派人问候,还想委
以重任。
17.把文中面模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
(2)尝寝病,百姓耆老为祷请,旦夕问起居,其于民爱若此。
山东省滨州市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修,字永叔。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宋兴且百年,而文章体
裁,犹仍五季余习。士因陋守旧,论卑气弱。修游随,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麓中,读而心慕
焉。苦志探颈,至忘寝食,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举进士,入朝。知嘉祐二年贡举。时
士子尚为险怪奇涩之文,号“太学体”,修痛排抑之,凡如是者辄黜。毕事,向之嚣薄者伺
修出,聚噪于马首,街逻不能制;然场屋之习,从是遂变。修平生与人尽言无所隐。及执政,
士大夫有所干请,辄面谕可否,虽台谏官论事,亦必以是非诘之,以是怨诽益众。修以风节
自持,既数被污蔑,年六十,即连乞谢事,帝辄优诏弗许。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
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日文忠。修始在滁州,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
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
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
敢忽也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为文天才自然丰约中度其言简
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超然独鹫,众莫能及,故天下翕然师尊
之。论曰:“三代而降,薄乎秦、汉,文章虽与时盛衰,而蔼如其言,晔如其光,瞰如其音,
盖均有先王之遗烈,涉晋、魏而弊,至唐韩愈氏振起之。唐之文,涉五季而弊,至宋欧阳修
又振起之。挽百川之颓波,息千古之邪说,使斯文之正气,可以羽翼大道,扶持人心,此两
人之力也。愈不获用,修用矣,亦弗克究其所为,可为世道惜也哉!”
(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臼尔遇事/不敢忽也/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为文天才
自然/丰约中度/
B.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为文天才
自然/丰约中度/
C.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为文天才
/自然丰约中度/
D.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为文天才
/自然丰约中度/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冠,古代男子满二十岁时举行加冠之礼,以示成年,因称男子满二十岁为及冠。
B.贡举,官吏向君主荐举人员,泛称贡举,始于汉初令郡国举孝廉,后指科举考试。
C.致仕,古代官员免职归家。始于周,汉以后形成制度,致仕的年龄一般为六十岁。
D.文忠,古代官方封给大臣的一种谥号。带“文”字的谥号中“文正”的地位最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古文运动”倡导者韩愈的文章,有志于学习其文章的精赣,想成为与之比肩的人。
B.在主持嘉祐二年礼部进士考试时,欧阳修坚决反对新奇怪僻的文风,写此类文章的皆不录
取,由此当时的文风大为改变。
C.欧阳修为人开诚布公,为政是非分明,因此遭人排挤,但依然保持节操;虽多次被贬,但
刚强无畏的性格始终不变。
D.欧阳修为官谨慎,以民为本,不显露功绩,不追求声名;他写文章朴实无华,蕴含深意,
独具一格而成为一代宗师。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毕事,向之嚣薄者伺修出,聚噪于马首,街逻不能制。
②“可为世道惜也哉”?请简要说明。
山东省聊城市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
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
植,督尔获,早缴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呜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直
小人辍飨蜜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
其亦有类乎?”
材料二:
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利宾
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腰笏引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日:''方
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客跳出舟,
偕骑还去。
会昌五年,樵道出益昌,民有能言何易于治状者。且曰:“天子设上下考以勉吏,而易
于考止中上。何哉?”樵曰:“易于督赋如何?”曰:“止请常期,不欲紧绳百姓,使贱出
粟帛。”“督役如何?”日:"度支费不足,遂出俸钱,冀优贫民。”“馈给往来权势如何?”
日:“传符外一无所与。”“擒盗如何?”曰:“无盗。”樵曰:“余居长安,岁闻给事中
校考,则曰某人为某县,得上下考,某人由上下考得某官。问其政,则目某人能督赋,先期
而毕。某人能督役,省度支费。某人当道,能得往来达官为好言。某人能擒若干盗,反若干
盗。县令得上下考者如此。”邑民不对,笑去。
(节选自孙樵《书何易于》)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
腰笏/引舟上下/
B.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
腰笏引舟上下/
C.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
腰笏引舟上下/
D.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
腰笏/引舟上下/
9.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缭,即缄丝,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在中国神话传说中,嫖祖是养蚕缄丝的创始人。
B.笏,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按品级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以防止遗忘。
《项脊轩志》中“持一象笏至”中的''笏”与此处相同.
C.中上,唐代官吏考核等级。唐代官吏考核以“上、中、下”分三等九级,中等以下要降级
罚俸,甚至罢官受罚。
D.度支是古代官署名,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和支调,是唐代最高的会计主管部门,文中指地
方会计主管部门。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知种树而已”的郭橐驼之口形象地说明了无论种树还是治民都要顺应天性的道理。
C.何易于为了免除百姓劳役,亲自为刺史拉纤,使刺史惭愧而还。既赞扬了何易于的爱民之
心,又表现出他的机智勇敢。
D.何易于施政宽民,效果显著,但是因缺乏确凿的“政绩”,在上下考中并不优秀。表达了
作者对何易于得不到朝廷重用的遗憾.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小人辍飨蜜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②会昌五年,樵道出益昌,民有能言何易于治状者。
12.请结合文本概括何易于是如何治理政务的。
山东省德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T4题。
范增论
苏轼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
矣,君王自为之,愿蜴解常归卒伍。”归未至彭城,疽发背死。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
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
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以是去耶?曰:“否。增之
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考》曰:'知凡
其神乎!'《序》曰:'如彼雨雪,先集为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陈涉
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咒而诸侯之叛之也,以弑义帝。
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
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
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
疑之主哉?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
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
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
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
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即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
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虽然,增,商章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
也哉!
[注]①卿子冠军:即宋义,为楚军统帅。②楚怀王孙心:楚怀王的孙子熊心,即后文的义帝。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赐骸骨,古代大臣请求辞官归乡的婉辞,“致仕”“下车”“悬车”等词与之意思相近。
B.《易》《诗》属五经。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儒家经典。
C.弑,古时称臣杀君、下杀上、子杀父母。与之相似的“戕”特指他国之臣杀害本国君主。
D.高帝,刘邦的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增论》作为一篇策论,全文主要在论述范增离开项羽是正确选择,同时也讽刺了项羽
的猜忌多疑。
B.文章引述《易》和《诗》中的话,意在表明范增如果能见微知著,在项羽杀卿子冠军时,
就应该离开项羽了。
C.文章以陈胜、吴广和项羽叔侄的崛起为例,论证了道义的重要性。项羽矫诏杀死卿子冠军,
这是违背道义的。
D.苏轼评论义帝是天下的贤君,派遣沛公人关而非项羽,在稠人广众中赏识并提拔宋义做上
将军可以说明这一点。
13.苏轼对范增有怎样的评价?请结合文本分析。(3分)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陈情表》)(4分)
(2)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种树郭橐驼传》)(4分)
山东省枣庄市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梓人传
[唐]柳宗元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规矩、绳墨,
家不居碧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
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
直大半焉。”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谓
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众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
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
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
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
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日:“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
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
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
物莫近乎此也。
彼为天下者,本于人。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
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
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
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
亦莫敢愠。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相道既得,万
国既理,天下举首而望曰:“吾相之功也。”后之人循迹而慕曰:“彼相之才也。”
犹梓人自名其功而执用者不列也。大哉相乎!通是道者,所谓相而已矣。
余谓梓人之道类于相,故书而藏之。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
焉
B.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
愠焉
C.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
愠焉
D.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
愠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寻引:长度单位,八尺为“寻”,十丈为“引”,“寻、弓I,所以度长短也”,在
此指测量长短的工具。
B.京兆尹:中国古代官名,京兆府的长官,为三辅(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之一,
此处指的是洛阳地区的长官。
C.国:诸侯王的封地,周代实行分封制,除中央直辖土地外,其他土地分封给诸侯,
成为诸侯国。
D.万国:万方,指各地诸侯,《书•汤诰》:“王归自克夏,至于亳,诞告万方。”
后引申指整个国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梓人善于计算建筑材料,他精心考虑怎样用料会适合高低、深浅、方圆和长短的需
要,随后指挥工匠们具体劳作。
B.梓人说他到官府干活谋生,得到的工资是工人们的三倍;到私家干活,得到的工钱
是总收入的大半。
C.京兆尹修建衙门,作者看到聚集了许多建筑材料和工人。有的拿斧头,有的拿刀锯,
都围成圈子愤怒地与那个木匠对峙着。
D.作者认为,各种事情,都可以用手按着图纸来决定怎样处理它们,这就像木匠师傅
照着房屋草图建造房屋,直到完成一样。
13.本文借“梓人”的传奇事迹阐述了什么道理?(3分)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⑴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石钟山记》)
⑵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⑶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
山东省济宁市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韦绶,字子章,京兆人。少有至性,丧父,刺血写佛经。初为长安县尉,遭朱讹之乱,
变服乘驴赴奉天。入朝为工部员外郎,转屯田郎中。元和十年,改职方郎中,充太子诸王侍
读,再迁谏议大夫0
时穆宗在东宫,方幼好戏。绶讲书之隙,颇以嘲道悦之。尝密赍家所造食,入宫饷太
子。宪宗尝召对,绶奏曰:“太子学书,至'依'字,辄去旁'人'。臣问之,太子云:‘君
父以此字可天下奏事,臣子不合全书。'”上益嘉太子之贤,赐绶锦彩。绶无威仪,时以人
间鄙说戏言以取悦太子。太子因入侍,道绶语。宪宗不悦,谓侍臣曰:“凡侍读者,当以经
义辅导太子,而绶语及此,予何望耶?”乃罢侍读,出为虔州刺史。
穆宗即位,以师友之恩,召为尚书右丞,兼集贤院学士,甚承恩顾,出入禁中。绶以
七月六日是穆宗载诞节,请以是日百官诣光顺门贺太后,然后上皇帝寿。时政道颇僻,敕出,
人不敢议。久之,宰臣奏古无生日称贺之仪,其事终寝。绶在集贤,遇重阳,蜴百官曲江宴;
绶请与集贤学士别为一会,从之。
帝尝问:“禳灾祈福,其可必乎?"绶对曰:“昔宋景公以一善言而法星退之三舍,
此禳灾以德也。汉文帝除秘祝,每于祠祭,尽敬而已,言无所祈,以明福不可以求致也。而
二君卒能变已变之灾,享自致之福,著于史传,其理甚明。如失德以祈灾消媚神以祈福至神
苟有知当因以致谴非祈禳之道也”时人主失德,绶因以讽之。
二年十月,检校户部尚书、山南西道节度使。辞日,请门戟十二,自将赴镇。又诉家
贫,请赐钱二百万。又面乞授子元弼官。上皆可之。绶御事无术,洎临戎镇,庶政愿紊。二
年八月卒,赠尚书右仆射。博士权安请谥为“缪”,竟不施行。
一一《旧唐书•韦绶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工部员外郎,唐代工部下设工部、屯田、虞部、水部四司,各司主官为郎中,
次官为员外郎。
B.再迁,两次升迁。其中的“再”与“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中的“再”
含义完全相同。
C.退之三舍,意思是退让或回避。舍,古时行军计程单位,以三十里为一舍,三
舍则是九十里。
D.门戟,唐宋时庙社、宫殿、府州、贵官私第等门前陈列的戟。数目各有定制,
用来表示威仪。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是(3分)
A.韦绶在回答唐宪宗的问题时,举出太子读书时写“依”时的做法,目的是为自己
赢得皇帝的赞誉和赏赐。
B.太子入朝奉侍唐宪宗时,说了些跟韦绶学的粗鄙语言,宪宗对此非常不高兴,于
是罢免了韦绶侍读的职务。
C.韦绶借用宋景公和汉文帝的事例,回答穆宗如何进行消灾祈福的问题,强调德行
的重要性,借此委婉讽谏。
D.韦绶出京做节度使时,提出携带十二门戟赴任、请求赏赐钱财、乞授儿子官职等
种种要求,穆宗全都应允。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尝密赍家所造食,入宫饷太子。(4分)
(2)绶御事无术,洎临戎镇,庶政舞紊。(4分)
“缪”作谥号,是对死去的人的一种恶评,当时的博士权安为什么建议朝廷追谥韦
绶为“缪”?(3分)
山东省荷泽市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A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张辅,字世伟,南阳西鄂人,少有干局。初补蓝田令,不为豪强所屈。时强弩
将军庞宗,西州大娃,护军赵浚,宋妇族也,故僮仆放纵,为百姓所患。辅绳之,杀
其二奴,一县称之。转御史中丞。时积弩将军孟观与明威将军郝彦不协,而观因军事
害彦,又贾谧、潘岳、石崇等共相引重,乃义阳王威有诈冒事,辅并纠劾之。用孙秀
执权,威构辅于秀,秀惑之,将绳辅以法。辅与秀笺曰:“辅徒知希慕古人,当官而
行,不复自知小为身计。今义阳王诚弘怒,不以介意。然辅母年七十六,常见忧虑,
恐辅将以怨疾获罪。愿明公留神省察辅前后行事,是国之愚臣而己。”秀虽凶狡,知
辅雅正,为威所诬,乃止。后迁冯翊太守。是时长沙王乂以河间王^专制关中,有不
臣之迹,言于惠帝,密诏雍州刺史刘沈、秦州刺史皇甫重使讨于是沈等与^战于
长安,辅遂将兵救沈等败绩。DM德之乃以辅代重为秦州刺史当赴^之难金城太守
游楷亦皆有功转梁州刺史不之官楷闻辅之还不时迎辅阴图之召陇西太宁韩稚会议,未
决。稚子朴有武干,斩异议者,即收兵伐辅。辅与稚战于遮多谷口,辅军败为天
水故帐下督富整所杀。初,辅尝论班围、司马迁云:“迁之著述,辞约而事举,叙三
千年事唯五十万言;班固叙二百年事乃八十万言,烦省不同,不如迁一也。良史述事,
善足以奖功,恶足以监诫,人道之常。中流小事,亦无取焉,而班皆书之,不知二也。
迁既造创,固又因循,难易益不同矣。又迁为苏秦、张仪、范睢、蔡泽作传,逞辞流
离,亦足以明其大才。故述辩士则辞藻华靡,叙实录则隐核名检,此所以迁称良史也。”
(节选自《晋书•张辅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德之/乃以辅代/重为秦州刺史/当赴^之难/金城太守游楷亦皆有功/转梁
州刺史/不之官/楷闻辅之还/不时迎辅/阴图之
B.娱德之/乃以辅代重为秦州刺史/当赴I®之难/金城太守游楷亦皆有功/转梁州
刺史/不之官/楷闻辅之还/不时迎辅/阴图之
C.^德之/乃以辅代/重为秦州刺史当赴^之难/金城太守游楷亦皆有功/转梁州
刺史/不之官/楷闻辅之还/不时迎/辅阴图之
D^德之/乃以辅代重为秦州刺史/当赴^之难/金城太守游楷亦皆有功/转梁州刺
史/不之官/楷闻辅之还/不时迎/辅阴图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妇族即妻族,指的是妻子的娘家亲族,其中包括岳父族、岳母族这两大家族。
B.转指官职调动,与“徙”同意,《陈情表》中“拜臣郎中”的“拜”也是此意。
C.太守,秦朝至汉初对郡守的尊称。汉景帝改为太守,是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D.密诏,皇帝的秘密诏书,也指太后、太子等皇族直系秘密留下的文书或口谕。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辅不畏强权,与恶势力作斗争。他做蓝田令时执法严正,杀死护军赵浚两个
作恶的僮仆,得到全县的称赞。
B.张辅为人正直,受到别人的诬谄。他担任御史中丞时,曾弹劾孟观、司马威等
人,司马威在孙秀面前诬告他。
C.张辅英勇善战,救司马于危难。他率领军队打败了与司马^交战的刘沈等人,
得到了司马^的赏识和提拔。
D.张辅论事公正,客观评价班、马。他将司马迁和班固对比评价,既点出了两人
的优点,也指出了他们的不足。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用孙秀执权,威构辅于秀,秀惑之,将绳辅以法。(4分)
(2)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4分)
14.张辅认为司马迁是良史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3分)
山东省荷泽市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B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
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
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赣
州。德祜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事闻,以江
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
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
而起者。”尽以家费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
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
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
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厘山,使为书招张世杰。
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以所书《过零丁洋》诗与之。
屋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样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
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
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俄有诏使止之,天祥死矣。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
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其衣带中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日取义,惟
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列传》)
10.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其:表推测,大概
B.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发:发动
C.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恨:遗憾
D.索之固,乃以所书《过零丁洋》诗与之固:坚固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
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
B.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
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
C.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
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
D.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
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天祥志节不俗,被寄厚望,他担任湖南提刑时见到江万里,老丞相对他的志向和节操
一向很赏识,因此勉励他当为匡扶世道尽力而为。
B.文天祥发众勤王,不惜代价。皇上因战事报急下诏勤王,他为无人应征感到痛心,发动
郡中数万豪杰一起勤王,并把全部家财作为军费。
C.文天祥身负重任,威武不屈。他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后前往元军军营请和,敢于与大元丞
相抗争;后又拒绝弘范要他招降张世杰的要求。
D.文天祥临难从容,一片丹心。他临刑前向吏卒表示自己的心事已了,并将所写《过零丁
洋诗》交给吏卒,而后向着南方而拜,从容赴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隹山,使为书招张世杰。
②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一死”的主要原因是
什么?
文言文阅读专题
山东省济南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均字叔庠,南阳安众人也。以父任为郎,时年十五,好经书,每休沐日,辄受业博士,
通《诗》《礼》,善论难。至二十余,调补辰阳长。其俗少学者而信巫鬼,均为立学校,禁绝
淫祀,人皆安之。迁上蔡令,时禁人丧葬不得侈长,均曰:“不义之民,送终逾制,失之轻
者,而遽罚,非政之先。”竟不肯施行。迁九江太守,郡多虎暴,数为民患,常募设槛阱晅
犹多伤害。均下令曰:“夫虎豹在山,建塞在水,各有所托。且江淮之有猛兽,犹北土之有
鸡豚也。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其务退奸贪,思进忠善,可一
去槛阱,除削课制。”其后传言虎相与东游渡江。中元元年,多蝗,其飞至九江界者,辄东
西散去,由是名称远近。浚遒县有唐、后二山,民共加之,众巫遂取百姓男女,岁岁改易,
既而不敢嫁娶,前后守令莫敢禁。均乃下书日:“自今以后,为山娶者皆娶巫家,勿扰良民。”
于是遂绝。永平元年,迁东海相,在郡五年,坐法免官.而东海吏民思均恩化,为之作歌,
诣阙乞还者数千人。显宗以其能,七年,征拜尚书令。每有驳议,多合上旨。均尝删剪疑事,
帝以为有奸,大怒于廷。诸尚书惶恐,皆叩头谢罪。均厉色曰:“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
若畏威失正,均虽死,不易志。”帝善其不谈,迁均司隶校尉。均尝寝病,百姓耆老为祷请,
旦夕问起居,其于民爱若此。以疾上书乞免,帝使中黄门慰问,国留养疾。司徒缺,帝以均
才任宰相,均流涕而辞。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
害沆亡所由而作。及在尚书,恒欲叩头争之,以时方严切,故遂不敢陈。帝后闻其言而追悲
之。建初元年,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宋均传)》)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一去槛阱,除削译制课:赋税
B.有唐、后二山,民共期之祠:祭祀
C.均虽死,不易志易:改变
D.帝善其不彘,迁均同隶校尉挠:阻碍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父任为郎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B.时常募设槛阱顾犹多伤害夫执异近加相安
C.均乃下书日而随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国留养疾于今无会用
15.下列对文中两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
作
B.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
作
C.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
作
D.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或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
作
16.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均勤奋好学,喜欢读经书。早年常利用休沐日从师学习,精通《诗》《礼》二经,长于
论辩。
B.宋均为官有方,批百姓爱戴。他任地方官颇有治绩,因故免官,百姓作歌颂扬他,并诣
阙乞还。
C.宋均正直敢言,能执义不屈。他曾遭到众疑,但毫不畏惧,在朝堂上厉声斥责官员,守
志不移。
D.宋均贤能有才,受皇帝赏识。他因病请辞,皇帝给他优厚待遇,不仅派人问候,还想委
以重任。
17.把文中面模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
(2)尝寝病,百姓耆老为祷请,旦夕问起居,其于民爱若此。
【答案】13.D14.B15.D16.C
17.(1)如今成为民害,罪过在于残忍的役使,而不辞劳苦地张网捕捉,不是顾怜的根本
办法。
(2)宋均曾经卧病在床,百姓和年长的人都为他祈祷,早晚问候他的生活起居,他被百姓
爱戴到这个地步。
【解析】
【分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D.帝善其不挠,迁均同隶校尉,意思是“皇帝喜欢他不屈服的性格,升任他做司隶校尉”。
挠:屈服。
故选D。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介词,凭借;介词,用;
B.都是连词,表转折;
C.连词,于是、就;副词,竟然;
D.连词,于是;名词,原因、机会。
故选Bo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子大意是:宋均性格宽厚、温和,不喜欢法令、条文,常认为那些严酷而明察秋毫的人,
自己或许能廉洁守法,但对待百姓机巧奸猾、严酷刻薄,百姓常被他所侵害,百姓的灾难、
流亡都是由这个原因而产生的。
“宽和”是一个词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
“身”是指苛察之人自身,做“廉法”的主语,不能断开;''而"字一般用于句首,前面断
开,排除排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他曾遭到众疑”错。原文是“均尝删剪疑事,帝以为有奸,大怒于廷。诸尚书惶恐,皆
叩头谢罪。均厉色日:'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若畏威失正,均虽死,不易志J”,可见是
他遭到皇帝的怀疑。
故选Co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题得分点有:咎,罪过、过错;劳勤,劳累、辛勤,这里指不辞劳苦;恤,体恤;本,
根本。
(2)题得分点有:寝病,卧病;为祷请,省略句,为(之)祷请;于,被。
参考译文:
宋均,字叔庠,南阳安众这个地方的人。他凭借父亲的官职被任命为郎官,正好15岁,
喜好儒家经典,每当到了休假的日子,他就跟从博学之人学习经传。他通晓《诗经》《礼》,
擅长论辩、质疑。到了20多岁的时候,被调任辰阳做长官。那里的风俗是很少有求学的人
却相信巫术和鬼神,宋均为百姓建立了学校,禁止、杜绝一切过分、不合理的祭祀,百姓们
对这件事都平静地接受了。后来宋均升任上蔡令,当时朝廷禁止百姓丧葬时多加浪费,宋均
说:“现在有的百姓不懂得礼仪,丧葬逾越礼制,犯的是小错,就立刻因为超过礼制而惩罚
他们,这并不是施政的首要做法。”他最终不肯实施这个政策。升任九江太守,那里有很多
凶暴的老虎,屡次成为百姓的祸患,官府常常征集、设立捕兽的栅栏、陷阱,却仍然有很多
人被伤害。宋均说:“虎豹在山上,龟和鳄鱼在水里,它们各自有生活的处所。况且江淮之
地有猛兽,就如同北方有鸡、猪一样。现在成为百姓的祸患,罪过在于残忍的官吏,而不辞
辛劳地张网捕捞,不是顾怜(百姓)的根本做法。一定要斥退奸邪、贪婪的人,考虑提拔忠
诚、善良的人,可以全部去掉栅栏、陷阱,免除赋税。”这件事过了以后有传言说老虎都相
互结伴向东边渡过长江了。中元元年,有很多蝗虫(闹蝗灾),它们一起飞到九江的边界,
就向东西两个方向散去,由于这件事宋均的名声被远近的人们称颂。浚遒县有唐、后两座山,
百姓共同祭祀它,所有的巫神都要娶百姓的女儿为妻,每年都要更换,百姓于是就不敢进行
嫁娶之事,前后儿任太守都不敢禁止。宋均下达命令说:“从现在开始,给山神娶的妻子都
要从从事巫术的人家中选娶,千万不要打扰百姓。”于是,这种事就再也没有了。永平元年,
宋均升任东海相,在任5年,因为犯法而被免官。但东海的官吏和百姓都感念他的恩惠、教
化,为他写了些歌谣,到朝廷请求他回来做官的有数千人。显宗认为他贤能,永平7年,征
召他做了尚书令。每当在朝廷上辩论的时候,他的话大多能符合皇上的心意。宋均曾经删减
一些有疑问的事(不向上汇报),皇帝认为他有私邪之心,十分生气。各位尚书都很害怕,
个个磕头告罪。宋均看着他们态度严肃地说:“忠臣坚持道义,没有二心。如果畏惧皇上的
威势失去公正,我即使是死了,也不会改变志向。”皇帝喜欢他不屈服的性格,升任他做司
隶校尉。宋均曾经卧病在床,百姓和年长的人都为他祈祷,早晚问候他的生活起居,他被百
姓爱戴到这个地步。宋均用生病作借口向皇帝请求辞官,皇帝派贴身侍从前去慰问,于是留
在职位上养病。司徒这个官位空缺了,皇帝认为宋均有才能,任命他做宰相,宋均哭着向皇
帝推辞。宋均性格宽厚、温和,不喜欢法令、条文,常认为那些严酷而明察秋毫的人,自己
或许能廉洁守法,但对待百姓机巧奸猾、严酷刻薄,百姓常被他所侵害,百姓的灾难、流亡
都是由这个原因而产生的。等到他作了尚书,常想要向皇帝叩头争谏此事,因为当时的环境
严酷,所以不敢陈奏。皇帝后来听说了他的话,感到追悔和悲伤。建初元年,宋均死于家中。
山东省滨州市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修,字永叔。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宋兴且百年,而文章体
裁,犹仍五季余习。士因陋守旧,论卑气弱。修游随,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麓中,读而心慕
焉。苦志探藤,至忘寝食,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举进士,入朝。知嘉祐二年贡举。时
士子尚为险怪奇涩之文,号“太学体”,修痛排抑之,凡如是者辄黜。毕事,向之嚣薄者伺
修出,聚噪于马首,街逻不能制;然场屋之习,从是遂变。修平生与人尽言无所隐。及执政,
士大夫有所干请,辄面谕可否,虽台谏官论事,亦必以是非诘之,以是怨诽益众。修以风节
自持,既数被污蔑,年六十,即连乞谢事,帝辄优诏弗许。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
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日文忠。修始在滁州,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
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
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
敢忽也凡历数都不见泪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使之为文天才自然丰约中度其言简
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超然独鹫,众莫能及,故天下翕然师尊
之。论曰:“三代而降,薄乎秦、汉,文章虽与时盛衰,而蔼如其言,晔如其光,徼如其音,
盖均有先王之遗烈,涉晋、魏而弊,至唐韩愈氏振起之。唐之文,涉五季而弊,至宋欧阳修
又振起之。挽百川之颓波,息千古之邪说,使斯文之正气,可以羽翼大道,扶持人心,此两
人之力也。愈不获用,修用矣,亦弗克究其所为,可为世道惜也哉!”
(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为文天才
自然/丰约中度/
B.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为文天才
自然/丰约中度/
C.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为文天才
/自然丰约中度/
D.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为文天才
/自然丰约中度/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冠,古代男子满二十岁时举行加冠之礼,以示成年,因称男子满二十岁为及冠。
B.贡举,官吏向君主荐举人员,泛称贡举,始于汉初令郡国举孝廉,后指科举考试。
C.致仕,古代官员免职归家。始于周,汉以后形成制度,致仕的年龄一般为六十岁。
D.文忠,古代官方封给大臣的一种谥号。带“文”字的谥号中“文正”的地位最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古文运动”倡导者韩愈的文章,有志于学习其文章的精髓,想成为与之比肩的人。
B.在主持嘉祐二年礼部进士考试时,欧阳修坚决反对新奇怪僻的文风,写此类文章的皆不录
取,由此当时的文风大为改变。
C.欧阳修为人开诚布公,为政是非分明,因此遭人排挤,但依然保持节操;虽多次被贬,但
刚强无畏的性格始终不变。
D.欧阳修为官谨慎,以民为本,不显露功绩,不追求声名;他写文章朴实无华,蕴含深意,
独具一格而成为一代宗师。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毕事,向之嚣薄者伺修出,聚噪于马首,街逻不能制。
②“可为世道惜也哉”?请简要说明。
【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
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
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
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筛选和理解•找到相关内容,在仔细理解的基础上,抓住
关键信息,仔细概括。
【解答】(1)“自尔”是表时间的状语,应单独成句,据此排除AC。“宽简而不扰”是并
列结构,不能断开,“故”解释原因,应放在下句句首,据此排除D。故选B。译文:从那
时起,他碰到任何事都不敢疏忽。他治理过好几个郡,都没有什么表面上好看的政绩,也不
追求声誉,对百姓很宽松,不去惊扰他们,因此他所到的地方百姓日子都过得不错。欧阳修
写文章天才自然,繁简适度。
(2)C.“致仕的年龄一般为六十岁”错误,古代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3)B.”由此当时的文风大为改变”错误,原文是“然场屋之习,从是遂变”,是考场的
文风转变了。
(4)①毕,完成,结束;向,过去;嚣薄,文字浮薄而又喜欢自我标榜;伺,等待;“聚
噪于马首”,状语后置句。译文:录取之事完结后,过去那些文字浮薄而又喜欢自我标榜的
人等欧阳修一出现,就聚在他的马前起哄,巡街的士兵都无法制止。
②因,于是,就;反覆,反复;枉直乖错,冤枉、错误的案子;胜,尽。译文:就拿出以前
的案件卷宗来反复批阅,发现其中冤枉、错误的案子不可胜数。
(5)从“三代而降,薄乎秦、汉,文章虽与时盛衰,而蔼如其言,晔如其光,魄如其音,
盖均有先王之遗烈,涉晋、魏而弊,至唐韩愈氏振起之”“挽百川之颓波,息千古之邪说,
使斯文之正气,可以羽翼大道,扶持人心,此两人之力也。愈不获用”可知,韩愈振兴了晋、
魏两代以来的文风,却最终不被天子任用;从“唐之文,涉五季而弊,至宋欧阳修又振起之。
挽百川之颓波,息千古之邪说,使斯文之正气,可以羽翼大道,扶持人心,此两人之力也”
“修用矣,亦弗克究其所为"可知,欧阳修振兴了五代以来的文风,虽被任用,也不能尽其
所为,所以世人为此而感到惋惜。
答案:
(1)B
(2)C
(3)B
(4)①录取之事完结后,过去那些文字浮薄而又喜欢自我标榜的人等欧阳修一出现,就聚
在他的马前起哄,巡街的士兵都无法制止。
②就拿出以前的案件卷宗来反复批阅,发现其中冤枉、错误的案子不可胜数。
(5)韩愈振兴了晋、魏两代以来的文风,却最终不被天子任用;欧阳修振兴了五代以来的
文风,虽被任用,也不能尽其所为,所以世人为此而感到惋惜。
参考译文: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幼年时,就聪敏过人,读书过目不忘。等到成年时,
更是超群出众,卓有声誉。宋朝立国已有百余年,而文章体裁仍然承袭五代之陈规遗风。士
人习惯于旧时的陋习,持论卑下而无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节庆活动智慧食堂服务方案
- 校园突发事件应对预案及演练方案
- 2024年热水袋小弯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橡胶粘胶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无油润滑复合轴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旧厂房设备拆除与回收方案
- 2024年中国瓷器灯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厨房设备购销合同示范文本
- 矿山企业有限空间自查自检管理方案
- 2024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施工总价承包合同
- 小学体育课学生学情分析报告
- 服装企业安全台账2
-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上下册)4.3分析数据
- 鲁科版《盐类的水解》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
- 11水平五 高一 田径单元18课时计划-《田径:跨栏跑-跨栏步》教案
- “三新”背景下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策略建议
- 网球活动策划推广方案
- 全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参考值 2024年版
- 急救学教学课件
- 2023年福建省考评员考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