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盐城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6分)1.古诗文名句填写。(1)尺有所短,_____。(《楚辞》)(2)_____,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3)采菊东篱下,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4)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海日生残夜,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6)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苏轼《定风波》)(7)杜甫《月夜忆舍弟》中表达诗人在白露时节浓烈思乡之情的千古诗句是“_____,_____”。(8)身处逆境,我们可以用陆游《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一句来勉励自己始终对前途充满希望。【答案】①.寸有所长②.慈母手中线③.悠然见南山④.海内存知己⑤.江春入旧年⑥.也无风雨也无晴⑦.露从今夜白⑧.月是故乡明⑨.山重水复疑无路⑩.柳暗花明又一村【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本题需要注意“悠、晴、疑”等字词的正确书写。2.根据语境完成题目。2023年,盐城迎来建市四十周年,四十载栉风沐雨,四十载春华秋实。盐城建市以来的四十年,是一部勠力同心、踔厉奋发的创业史;是一部自强不息,永不懈dài()的奋斗史;是一部劲帆高悬、乘风破浪的发展史。回望四十年继承,开tuò()、创新的奋斗历程,我们跋()山涉水,步履不停。“走遍江淮千山水,犹道桑梓更清美”,今天的盐城,增长与转型良性互动,发展与生态相得益彰(),经济与社会协调并进,盐城人正以“拼”的干劲,“燃”的①_____,“敢”的②_____,坚定绿色发展追求,奏响“沿海绿城、国际湿地”的崭新画卷,为美丽中国呈上盐城篇章。(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给文中标号为①②的横线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只填序号)A.胆识B.激情(3)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正确的句子。(4)“走遍江淮千山水,犹道桑梓更清美”中的“桑梓”,在中国文化中指代_____。【答案】(1)怠拓bázhāng(2)BA(3)绘就“沿海绿城、国际湿地”的崭新画卷(4)家乡【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懈怠:xièdài,意思是松懈懒散;怠慢不敬。开拓:kāituò,指从小到大地发展、扩大。注意“拓”不能写成“柘”。跋山涉水:指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旅途艰苦。“跋”意思是在山地行走,读bá。相得益彰:指相互配合的好,各方的长处就更能显现。“彰”意思是明显、显著,读zhāng。【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词义辨析。“燃”指引火点着,燃烧。“敢”意思是有胆量、有勇气。“胆识”指胆量和见识。“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比较四个字词的含义可知,①空选B;②空选A。【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奏响‘沿海绿城、国际湿地’的崭新画卷”动宾搭配不当,把“奏响”改为“绘就”。【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含义。桑梓:古代村落的房前屋后,遍植桑树、梓树,有“桑梓之地,父母之邦”的说法。后来,“桑梓”成了中国文化中故乡、家乡的代名词。综合性学习。(8分)3.海滨中学科普节期间举办以“湿地·未来”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学校准备邀请湿地博物馆馆长来校开设“湿地·未来”的专题讲座,时间定在本周星期五下午三点,请你以“绿E时代”社团负责人的身份与馆长电话联系,你该怎么说?(2)馆长接受了邀请,在周五的讲座的互动环节中,他出示了下面这张幻灯片,请你选择合适的选项补全下面的空缺。(只填序号)湿地知识卡◎每年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2023年的主题是“湿地恢复”。◎湿地因其多样的功能被人们赋予了很多形象的美誉,湿地能够吸收和降解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污染物,净化水质,被称为“_____”。全球超过40%的物种都依赖湿地来繁衍生息,因此湿地又被称为“_____”,湿地也是巨大的“碳库”,碳储量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储存总量的12%~24%,湿地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保护生物多样性。(A.生物的天堂B.能源宝库C.地球之肾)◎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大规模开垦农田、开挖池塘,极大压缩了原有的沼泽、草甸、滩涂湿地的面积,导致湿地生态的涵养和调节功能正在退化。(3)周末,你带领社团成员到湿地博物馆开展志愿服务。有游客不明白“湿地恢复”的必要性,请你结合“湿地知识卡”的内容向他们解答。【答案】3.示例:湿地博物馆馆长您好,我是海滨中学“绿E时代”社团负责人,我校近期举办了“湿地·未来”为主题的学习活动,想邀请您在本周星期五下午三点在我校开设“湿地·未来”专题讲座,我们全体师生都期待您的到来。4.①.C②.A5.示例:游客您好,湿地不仅是地球之肾,能吸收和降解各种污染物,净化水质,还是生物的天堂,全球超过40%的生物都依赖湿地繁衍生息,同时湿地还是巨大的“碳库”,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也有重要价值。不过随着城市发展及人口的增长,湿地面积被极大压缩,其涵养和调节功能也在退化,因此我们必须行动起来,恢复湿地。【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的邀请语。解答此类题目,应注意人物的身份,采用一般格式:称呼+问候语(或表明身份)+邀请的具体内容(事由、地点、时间等)+征求意见。语句连贯,表意清楚,语言得体即可。示例:馆长您好,我是海滨中学“绿E时代”社团负责人,我们学校欲在本周五下午三点在校内举办“湿地·未来”专题讲座,现真诚地邀请您作为湿地领域的专家为同学们解疑释惑,不知您是否有时间前来?【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补充句子。第一空,联系前文“湿地能够吸收和降解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污染物,净化水质”可知,湿地有着为地球吸收、降解污染物的作用,而“肾”在人体中也有排毒功能,所以湿地就相当于“地球之肾”;故选C。第二空,联系前文“全球超过40%的物种都依赖湿地来繁衍生息”可知,湿地为全球近一半的物种提供了生存空间,保证了地球的生物多样性,是“生物的天堂”;故选A。【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及材料分析。解答此题,应根据“湿地知识卡”的相应内容进行分析,解答“湿地恢复”的必要性。阅读“湿地知识卡”内容可知,其第二段主要介绍了湿地的功能及重要性,第三段主要介绍了湿地的现状。据此,围绕这三方面的内容组织答案,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即可。示例:您好,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和“物种基因库”,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固碳减排、缓解和预防自然灾害等方面作用显著。不但为我们吸收、降解各种污染物,还为全球超过40%的物种提供了繁衍生息的空间。但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湿地面积不断被压缩,进而影响其涵养和调节功能。所以“湿地恢复”不仅仅是在保护湿地,更是在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之付出努力。二、阅读理解(64分)(一)古诗文阅读。班级开展“走近诗人刘禹锡”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材料一:诗人传记]刘禹锡,字梦得。贞元九年擢①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入为监察御史。工文章,善五言诗。贞元末,王叔文得幸太子,禹锡以名重一时,与之交,叔文每称有宰相器,太子即位,朝廷大议秘策多出叔文。引禹锡及柳宗元与议禁中,所言必从。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未至,贬朗州司马。地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元和十年,自武陵召还,宰相复欲置之郎署。而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被贬为播州刺史,后易连州。去京师又十余年,连次数郡,又徙夔州刺史。禹锡晚年与少傅白居易友善,诗笔文章,时无在其右者。常唱和往来,梦得尝为《西塞山怀古》等诗,江南文士称为佳作,虽名位不达,公卿大僚多与之交,会昌二年七月卒,赠户部尚书。(选自《新唐书》《旧唐书》,有删改)[材料二:诗人作品]◎贬谪期间秋词(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其二)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②人狂。◎晚年生活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酬乐天咏老见示》)[注释]①擢(zhuó):提拔,选拔。②嗾(sǒu):使。4.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5.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字文言语句方法提示释义善五言诗成语推断法:多谋善断(1)_____执政不悦语境推断法:而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2)_____又徙夔州刺史查阅字典法:①迁移;②调动(官职)(3)_____尝为《西塞山怀古》等诗课内迁移法: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4)_____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去京师又十余年。(2)虽名位不达,公卿大僚多与之交。7.阅读材料二“贬谪期间”的两首诗,完成任务。(1)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秋词》(其二)前两句的画面。(2)两首《秋词》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分别联系诗句分析。8.永贞革新失败后,与刘禹锡一同被贬的柳宗元写下了《小石潭记》,请联系材料二和链接材料,分析他们被贬后心境有何不同。[链接材料]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9.通过此次主题学习,你从刘禹锡身上获得哪些积极的人生启示?请结合材料作答。【答案】4.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5.①.善于、擅长②.高兴③.②④.曾经6.(1)离开京城又十多年。(2)虽然(刘禹锡)官位不显达,(但)公卿大官中有很多人与他交往。7.(1)霜降时节,山明水净,夜晚白露凝结为霜;远处的树木,叶大都变成深红,间或还有一两枝浅黄,耀眼夺目,绚烂缤纷。(2)第一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运用对比手法,把人们对秋天的看法与自己的看法作对比,热情赞美秋天,表达对秋天的喜爱;第二首“岂如春色嗾人狂”将春季的轻浮与秋季的端庄素雅作对比,突出了秋之高洁和沉稳,反映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积极高昂的精神面貌。8.材料二通过刘禹锡贬谪期间及晚年作的诗,表现了刘禹锡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不屈的意志;而柳宗元通过对小石潭周围景象的描绘,写出他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9.当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有像刘禹锡一样积极乐观的心态和不屈的意志,要相信自己终能战胜困难。【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该句意为:地方偏僻民风粗陋,满眼都是不同于文明地区的风俗,没有可以交谈的人。句中“土风僻陋”写的是当地的状况,“举目殊俗”与“无可与言者”是刘禹锡的感受。据此可断句为: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5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在句中含义。(1)该句意为:善于作五言诗。联系成语“多谋善断”意为:很有智谋,又善于判断。迁移到此处即知“善”意为:善于、擅长。(2)该句意为:执政的人很不高兴。联系前一句“而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的意思“但刘禹锡写了《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诗中有讥讽之意”可知,此处指看到刘禹锡写的含有讥讽之意的诗而不高兴,故此处“悦”意为:高兴。(3)该句意为:又迁任夔州刺史。“徙”后跟的是官职名称,联系字典含义可知,“徙”在此处应为“调动(官职)”之意;故选②。(4)该句意为:刘禹锡曾经写了《西塞山怀古》等诗。联系“尝趋百里外”中“尝”是“曾经”的意思,此处“尝”意为:曾经。【6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注意重点字词的翻译。(1)句重点词:去:离开;京师:指京城。(2)句重点词:虽:虽然;达:显达;交:交往。【7题详解】(1)本题考查诗歌画面的描绘。作答此类题目要理解诗句大意,然后发挥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的意思是山明水净,夜晚下了霜;满树的叶子现在已有红有黄。然后抓住主要的意象“山”“水”“霜”“树”,分析出意象的主要特点,山的特点是“明”,“水”的特点是“净”,画面里还有“霜”;从“数树深红出浅黄”可看出叶的特点是“深红出浅黄”,树叶红黄相间,色彩绚丽、赏心悦目。由此展开描绘即可。示例:秋天到了,山色清明溪水清澈,一夜的清寒让遍地的白露凝结成霜,在清晨的光芒下尽是一片惨白。远山上的树叶也由绿色变得一片深黄,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在浅黄色中格外显眼。(2)本题考查诗歌表现手法的对比分析。由《秋词》(其一)中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可知,“秋日胜春朝”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秋日”和“春朝”进行对比,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将自己与人们对秋天的看法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秋天景色的热爱与赞美。诗歌《秋词》(其二)中“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意为:上高楼一望,便使人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净,不会像那繁华浓艳的春色,使人轻狂。这句话将“春色嗾人狂”和秋天的“山明水净”“清入骨”对比,突出了秋天的清冷、高洁,表现了诗人清高、闲淡的情韵和积极高昂的精神状态。据此总结作答即可。【8题详解】本题考查作者情感的分析。根据材料二中“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可知,作者通过将自己与他人心境的对比,言明对秋天不同于常人的感受,再联系诗人当时正值贬谪的人生处境,从这首诗中能够看出刘禹锡乐观的心态和不屈的人生态度。根据链接材料中“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知,本是寄情山水的柳宗元,幽微难明的心境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作者那种被贬的忧伤凄苦再次流露出来,“凄”“寒”两字表达作者内心的悲怆与凄苦。据此总结作答即可。【9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生启示。开放性试题,结合刘禹锡积极向上、高昂乐观的人生态度,谈对自己的人生启示,表达清晰,语言流畅即可。示例:人生中总要遇到各种挫折与困苦,这是我们无法预料的。与其沉溺于悲痛之中,不如鼓起勇气,乐观面对,反而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面对困难,收获精彩人生。【点睛】参考译文:材料一:刘禹锡,字梦得,家中世代是儒生。(刘禹锡在)贞元九年被提拔为进士的等第,荣登博学宏辞科。(刘禹锡)精通写文章,善于作五言诗。贞元末年,王叔文被太子欣赏任用,刘禹锡因为名气在当时很大,(王叔文)和他交往,叔文经常称赞(刘禹锡)有做宰相的才能。太子继承皇位后,朝廷中的重大议题和秘策多出自王叔文之手。(王叔文)请刘禹锡和柳宗元在宫中商议(国事),(刘、柳)所提出的观点都被(王叔文)采纳。王叔文(的改革)失败后,(刘禹锡)被牵连贬为连州刺史,(还)没到(连州),(又被再)贬为朗州司马。(朗州)地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当地的风气落后,满眼都是不同(于文明地区)的风俗,没有可以交谈的人。刘禹锡在朗州十年,只能用写文章和吟咏诗文来陶冶性情。元和十年,(刘禹锡)从武陵被召回(京城),宰相又想安排他到郎署(任职)。但刘禹锡写了《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诗中有讥讽之意,执政的人很不高兴,又被贬出(京城)做播州刺史,后来改调(刘禹锡)去连州。离开京城又十多年,接连在几个州任刺史,又迁任夔州刺史。刘禹锡晚年和少傅白居易交好,诗词文章,当时没有在他们之上的人。白居易常常和刘禹锡相互和诗酬答,刘禹锡曾经写了《西塞山怀古》等诗,江南文士称这些诗为佳作。虽然(刘禹锡)官位不显达,(但)公卿大官中有很多人与他交往,会昌二年七月(刘禹锡)去世,被追赠为户部尚书。链接材料:我坐在潭边,四下里竹林和树木包围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二)信息类文本阅读。班级开展“能源·发展”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材料一][材料二]①100多万年前,人类祖先开始掌握使用火的技术,由此开始人类利用能源的历史。作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能源也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化,从延续了百万年的薪柴,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赋能的煤炭,再到20世纪60年代取代煤炭成为世界第一能源的石油,每一次能源革命都带来了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但人类活动,尤其是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使用所产生的过度碳排放,已经成为脆弱的地球无法承受之重。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已经成为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②近年来,中国能源清洁低碳化进程不断加快,水电、风电、光伏、在建核电装机规模等多项指标保持世界第一,中国已成为推动全球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政府宣布力争2030年前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不仅充分展现了我国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也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材料三]海面上的风速通常大于陆地上的风速,这是因为陆地表面相比于海水表面更加粗糙。陆地地形起伏不平,并且高楼林立、树木茂盛,当空气快速在城市和树林间穿梭时,受到的阻力较大,风速会减弱。海上风能资源十分丰富,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海上风电还具有不占地、沙尘少、电量大、运行稳等优势,适合大规模开发。[材料四]“天蓝地绿基因红”是盐城的独特显著优势。碧空如洗,“盐城蓝”渐成常态,这得益于盐城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风电产业大规模、高质量发展是落实国家“双碳”目标任务的重要战略选择。近三年来,盐城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综合指数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PM2.5(细颗粒物)年均浓度逐年稳步下降,优良天数比率2022年全省第一。截至2023年3月,全市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282.48万千瓦,占全省23.88%,规模全省第一,3月份,全市新能源发电量74.16亿千瓦时。10.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材料一可以推断,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越来越明显。B.中国能源清洁低碳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有助于“双碳”目标的早日实现。C.风电是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只能在海上建设,限制了它的发展。D.“盐城蓝”得益于政府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同时也与产业结构转型有很大关系。11.材料四中“国家‘双碳’目标”具体指什么?请结合材料二回答。12.材料四中列举一系列数据的作用是什么?请简析。13.我们常发现海上有许多风力发电装置,而城市周边却不多。请结合材料分析原因。【答案】10.C11.力争2030年前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12.用一系列数字科学、准确说明盐城近三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新能源发电规模位于全省第一的特点,使说明更具体、准确、直观,更有说服力。13.①海面上的风速通常大于陆地上的风速;②海上风能十分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③海上风电具有不占地、沙尘小、电量大、运行稳的优势。【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的辨析。C.根据材料三“海上风能资源十分丰富,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海上风电还具有不占地、沙尘少、电量大、运行稳等优势,适合大规模开发”可知,海上风力资源丰富,有利于风力资源的大规模开发,本项“限制了它的发展”有误;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根据材料二第②段“中国政府宣布力争2030年前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不仅充分展现了我国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也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可知,“国家‘双碳’目标”指我国力争2030年前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12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语句“截至2023年3月,全市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282.48万千瓦,占全省23.88%,规模全省第一,3月份,全市新能源发电量74.16亿千瓦时”中“1282.48”“23.88%”“74.16”是具体的数字,可以使说明更直观,更有说服力,具体有力的说明了盐城市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大、新能源发电量大的特点,从而更好说明了“盐城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综合指数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优良天数比率2022年全省第一”。【13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概括。根据材料三“海面上的风速通常大于陆地上的风速,这是因为陆地表面相比于海水表面更加粗糙”可知,海面上的风速通常大于陆地上的风速。根据材料三“海上风能资源十分丰富,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知,海上风能十分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根据材料三“海上风电还具有不占地、沙尘少、电量大、运行稳等优势,适合大规模开发”可知,海上风电具有不占地、沙尘小、电量大、运行稳的优势。(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跪着起花生的父亲张淑清①夜露已经被阳光吸干,风一下一下就把稻穗吹黄,把枝头的果子吹红,花生蔓也日渐枯萎。父亲凌晨四点钟就醒了,醒了的父亲窸窸窣窣穿好衣服,翻了翻墙上的日历,距离国庆节还有几天。连日来,父亲都是这时候去房后的花生地转转。②今年开春,父亲在镇种子站买了丰产且成熟时间短的花生种子。一树槐花开的季节,父亲将房后那块地深挖细犁,点了花生种,就去医院手术了,住院期间,仍不忘在电话里叮嘱母亲,看管好花生苗,别让野鸡田鼠糟蹋。③花生苗吹吹风,淋淋雨,晒晒日头,一地月色陪伴,满天星斗交流,有时还来几只青蛙,一群蚂蚁,在花生秧下安一个家,同花生谈一场恋爱,虽然这只是昙花一现的激情,但丝毫不影响植物和小动物热爱生命抱团取暖的信心。当然也有母亲的参与,母亲给花生苗拔草,施农家粪;旱了,在坡下的一道溪流内挑水,一担一担地爬坡,浇花生苗。有虫子吃花生叶片,母亲顶着烈日捉虫子,母亲和父亲一样,对花生苗的感情很深。④后来,父亲终于出院回来了,他的身体不允许他干重活了,他的左腿,股骨头坏死,蹲下身十分费劲,每蹲一回,疼得他满头大汗。父亲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花生地走走。⑤八月的花生地,绿黄相间,垄上有的花生秧裂口了,父亲明白,今年的花生又是丰收。干瓜涝枣,这片地是沙质土,适宜栽红薯、种花生。父亲是懂土地的人,他知道哪块地该种什么,不该种什么。父亲自医院回家那日开始,早晚都来花生地巡视一番。花生收了后,他要好好分配的。父亲想好了,一部分上等的花生,留着来年做种子;一部分年底到医院复查时,带给他第二次生命的刘教授;一部分给儿子、女儿;最后少留一部分他和母亲吃。⑥父亲来地里巡逻一遍,坐堤坝,摸摸口袋,没带烟。想起刘教授不准抽烟喝酒的叮咛,父亲突然湿了眼眶,烟酒像他的老兄弟,跟着他几十年。现在,他不得不放下它们,烟瘾来了,就冲着花生地唱支曲子:酒瘾上来,他猛灌白开水。父亲,就这么安静地守着,直至把花生守到月末,守到成熟。⑦父亲的眉眼欣喜无限,饭桌上,父亲说:“北风一阵比一阵紧了,数数日子,该起了。”父亲选择了农历八月二十四起花生,四平八稳,事事如意,这是父亲认为的,起花生,趁北风,风一刮,花生上的泥沙就干燥得快。⑧起花生前,父亲闭上眼,虔诚地拜了拜苍天,才慢吞吞跪向大地。他股骨头坏死的左腿,不能“咕咚”跪下,唯有慢慢地,试探着跪,父亲跪在一大片花生面前,眸子里闪耀着星星般的光辉,他双手拔起一棵花生秧,白晶晶的花生,令父亲满眼惊喜。父亲跪着,一点一点朝前腾挪,母亲怕累着父亲,劝父亲歇一歇,父亲喜滋滋地说:“花生高产,丰收了,高兴着呢!不累!越起越开心!”⑨父亲剥开一枚,好家伙!居然有五粒花生米,且个个饱满、圆润!罗锅的花生特别多,在北方,人们将多籽粒的花生,叫罗锅。父亲笑得脸上的皱纹像一朵绽放的菊花,顾不得跪着的膝盖有些难受,五分地的花生,父亲跪着起,母亲坐着起,两个人谈笑风生,麻雀飞来,喜鹊飞来,凑热闹似的,啁啾一会儿,捡一两粒落花生,尝尝。母亲想撵走鸟雀,被父亲阻止了,丰收了,总得给鸟儿们留口吃的。⑩五分地的花生,父亲跪着起了两天,大功告成!那晚,父亲吩咐母亲用柴火煮了一钵子花生,一弯月牙悬在树梢,父亲倒了一杯老窖,倒在地上,祭祀上天。他没呷酒,闻一闻酒香,吃一粒花生米;再吃一粒花生米,闻一闻酒味。⑪父亲的思绪,铺了一地银白的月色。(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14.根据文章内容,补全思维导图。15.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1)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2)朗读第⑧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时,你会用哪种语气?请选择恰当的一项并简述理由。A哀伤忧叹B.激动喜悦C.温柔和缓我选()(填序号),理由:_____16.第⑧段画横线句中“跪”这一动作,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心理?17.“父亲”有哪些优秀品质?请联系全文分析。18.文章以“跪着起花生的父亲”为题,却用较多笔墨写花生的种植、生长与管理的过程,请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答案】14.(1)买花生种子(2)父亲出院后(3)起花生15.①.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将青蛙、蚂蚁、花生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生与小动物们和谐共生、其乐融融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花生欢快成长的喜爱。②.B从“高兴着呢”“不累”“越起越开心”可以看出,父亲面对花生高产丰收的情景,内心的愉悦兴奋之情,故应该用激动喜悦的语气来读。16.对苍天给予好天气的感激,对土地的虔诚,即使腿脚不便,也要参与丰收的执着。17.父亲是一个懂土地的人,他知道哪块土地该种什么,不该种什么;父亲是一个淳朴、懂得感恩的人,他想着等花生收获后,给救了自己一命的医生送一些,给儿女一些,只给自己和母亲留一小部分;父亲是一个执着的人,他自己腿脚不便,仍然要跪着收花生;父亲是一个有爱心的人,他不让母亲撵走鸟雀,给鸟雀留一口吃的。18.①花生的种植、生长与管理是本文的线索;②花生的种植、生长与管理每一个阶段都有父亲的身影,有力的凸显了父亲的人物形象。【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题干为鱼骨图思维导图,上面一排表示时间,下面一排对应的是事件。第一空:根据题干信息“开春”可以定位到文章第②段,由“今年开春,父亲在镇种子站买了丰产且成熟时间短的花生种子”可以归纳事件为:买花生种子;第二空:根据题干信息“守花生”可以定位到文章第④段“后来,父亲终于出院回来了,他的身体不允许他干重活了,他的左腿,股骨头坏死,蹲下身十分费劲,每蹲一回,疼得他满头大汗。父亲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花生地走走”,第⑤段“父亲自医院回家那日开始,早晚都来花生地巡视一番”,由此可以归纳时间:父亲出院后;第三空:根据题干信息“农历八月二十四日”可以定位到文章第⑦段“父亲选择了农历八月二十四起花生,四平八稳,事事如意,这是父亲认为的,起花生,趁北风,风一刮,花生上的泥沙就干燥得快”,由此可以归纳事件为:起花生;据此回答即可。【15题详解】(1)本题考查词句理解和赏析。分析了这个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作用,以及所表达的情感态度。由“一群蚂蚁,在花生秧下安一个家,同花生谈一场恋爱”可知,该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赋予这些动物人类的特性,使得它们的行为和情感更加生动和有趣,准确地分析了拟人在描述动物行为和画面中的作用,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动物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并通过拟人和描述动物们的行为,表达了作者对花生和小动物的喜爱之情。(2)本题考查朗读。从句子中可以看出,父亲在起花生时感到非常高兴,甚至不感到累,越起越开心。因此,朗读这个句子时应该用激动喜悦的语气,表现出父亲的高兴和兴奋。这种语气能够准确地传达出父亲的情感状态,使听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父亲的心情。而哀伤忧叹和温柔和缓的语气则不符合句子的情感基调和表达意图。据此回答即可【16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描写。首先,父亲虔诚地拜了拜苍天,这个动作表明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他深知花生的生长离不开大地的滋养和阳光雨露的滋润,因此他以跪拜的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敬意和感激。其次,父亲慢吞吞跪向大地,这个动作表明他对土地的敬畏和感恩。土地不仅是花生的生长之地,也是父亲赖以生存的根基。父亲通过跪拜的方式,表达了对土地的敬畏和感恩之情,也表达了他对土地的深厚感情和责任感。最后,父亲在起花生前的“跪”这一动作,也表现了他内心的庄重和认真。父亲深知花生的收成对于家庭的重要性,因此他以最庄重的方式,表达了对花生的重视和感激之情。据此回答即可。【17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根据文章第⑤段“父亲是懂土地的人,他知道哪块地该种什么,不该种什么”可知,父亲是一个懂土地的人,他深知土地的特性和价值,知道如何利用土地创造最大的收益。他懂得哪块土地适合种植什么作物,而不是盲目地种植。这种对土地的了解和尊重,表明他是一个经验丰富、有智慧的农民。根据文章第⑤段“父亲想好了,一部分上等的花生,留着来年做种子;一部分年底到医院复查时,带给他第二次生命的刘教授;一部分给儿子、女儿;最后少留一部分他和母亲吃”可知,父亲也是一个淳朴、懂得感恩的人。他一直感激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尤其是给他第二次生命的刘教授。他计划在花生丰收后,将一部分送给刘教授,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此外,他还想着给儿女留下一些,而只给自己和母亲留一小部分。这种感恩和分享的精神,展现出他的淳朴和善良。在收花生时,尽管他的左腿股骨头坏死,不能跪下,但他仍然坚持跪着收花生。这种执着和坚韧的精神,表明他是一个不屈不挠、勤劳努力的人。他不放弃任何努力,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完成工作。根据文章第⑨段“母亲想撵走鸟雀,被父亲阻止了,丰收了,总得给鸟儿们留口吃的”可知,父亲还是一个有爱心的人。他看到鸟雀飞来捡落花生吃,并没有驱赶它们,而是认为丰收了总得给鸟们留口吃的。这种对其他生命的尊重和关爱,表明他有一颗善良的心。他不只是关注自己的利益,也关心其他生命的生存和福祉。据此回答即可。【1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1)花生的种植、生长与管理的过程是文章的线索。通过这条线索,文章将父亲的形象和花生的生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种植花生开始,到生长过程中的管理,再到最后的收获,每一个阶段都与父亲息息相关。这样的安排使得文章结构更加紧凑,内容更加连贯。(2)花生的种植、生长与管理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父亲的身影。通过描述父亲在各个阶段的付出和努力,文章有力地凸显了父亲的人物形象。从选地、整地、播种到除草、施肥、喷药,再到收获、晾晒等,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父亲的辛勤劳动。这些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父亲对土地和庄稼的深厚感情,也突出了他勤劳、坚韧、有责任心的优秀品质。(3)通过花生的种植、生长与管理的过程来衬托父亲的形象,也使得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花生作为一种农作物,不仅是一种经济收入来源,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人生哲理的象征。父亲通过种植、管理花生,不仅收获了物质上的回报,更在精神上得到了满足和提升。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追求,正是文章所要传达的主题。据此回答即可。(四)名著阅读。学校文学社团举行“经典名著阅读与分享”活动,请你参与。19.[方法指津]目录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第三篇在保安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一童年二在长沙的日子三革命的前奏四国民革命时期五苏维埃运动六红军的成长第五篇长征第六篇红星在西北……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请联系目录中“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的具体内容,说说作者埃德加·斯诺是如何做到“用事实说话”的?20.[专题探究]请根据名著内容,为下列三部作品选择合适的探究专题。(只填序号)(1)《朝花夕拾》(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3)《儒林外史》A.讽刺艺术手法B.儿童教育观念C.“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1)_____(2)_____(3)_____21.[交流分享]请从上面三部作品中选一部,围绕你选的专题进行探究,分享你的探究成果。【答案】19.作者通过实地采访实事求是地记录了一个共产党员毛泽东的童年、在长沙的日子,以及他的革命历程,真实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以及共产党的领袖情况,多方面展示了其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的精神。20.①.B②.C③.A21.示例:我选鲁迅的《朝花夕拾》,作品中所反映的儿童教育观念是批判传统封建教育,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揭示了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私塾教育间的尖锐矛盾,《五猖会》中批判了封建思想影响下的家长专制教育,提倡家长要正确教育儿童,如《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给小鲁迅买了绘图的山海经,这一举动保护了儿童的求知欲与阅读兴趣。【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讲究用“事实说话”,这些事实是斯诺深入中国革命根据地亲自采访所得。作者真实地记录了自1936年6月到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既有对红军领袖的采访,也有对红军战士、普通农民的采访,也融入了作者自己在根据地生活的真实体验。解答此题,需联系目录中“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的具体内容,埃德加·斯诺通过对共产党领袖——毛泽东的采访,将其童年时代、长沙时代、革命时期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事件一点点展示出来,揭示了毛泽东的成长过程,真正做到了用具体事件描述其成长,“用事实说话”。据此分析,意对即可。【20题详解】本题考查专题探究。解答本题要分别理解三部名著的相关内容。(1)《朝花夕拾》是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其中《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都指出封建教育观念对儿童天性的束缚,适合以儿童教育观念为专题进行探究。故选B;(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这部作品可以用来探究“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故选C;(3)《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真实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适合作为探究讽刺艺术手法的作品进行探究。故选A。【21题详解】本题考查分享探究结果。选择好作品后,要围绕相对应的“探究专题”,并结合最能够体现专题观念的情节进行回答。若选择《朝花夕拾》,要围绕作品中能够展现“儿童教育观念”的情节回答,可以选择和教育有关的篇目,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等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感受,鲁迅认为旧式教育压制了儿童的天性,表达了作者对封建教育摧残童心的谴责;若选择《儒林外史》,要围绕“讽刺艺术手法”选择相关情节来回答。若选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则抓住这一红色经典中给人的积极向上的现实影响来谈。示例:“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在双腿瘫痪的情况下,仍决心以新的方式参加战斗,体现出他坚强乐观,钢铁般的顽强意志。“保尔”式的英雄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品质,能够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给人们带来前行的力量。三、作文(60分)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孟子曰:“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善良,是推己及人的体恤,是风雨同舟的相守,是惜弱济困的援助,是不求回报的付出……学校文学社举行以“善良,撑起一片天”为主题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矿业大学《职业安全与健康(英语)》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担保公司贷款中介服务协议样本版
- 2024年度租赁车辆押金退还管理合同3篇
- 2024年定制版软件项目介绍合作合同版B版
- 2024年度公关部门负责人聘请合同范本版
- 2024年施工调整后补充协议要约
- 2024年宠物短期养护服务协议
- 2024年度个人住房贷款反担保合同2篇
- 小学美术大单元课程设计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热能开发与应用》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市徐汇区上海小学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共9篇)
- 委托印刷加工证明书1
- 小学全科目单元测试成绩汇总统计表
-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
-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及易错题
-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隐患识别图集(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工程部分)
- 社区法律知识讲座
- 园地考点词句段应用 小练笔(素材)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2023-2024学年朝阳市数学六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
- PEP人教版英语三年级上册 Unit6 Happy birthday 大单元作业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