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江苏高二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1页
2023江苏高二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2页
2023江苏高二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3页
2023江苏高二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4页
2023江苏高二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江苏高二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的天体系统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A.日地距离适中B.体积和质量适当

C.有液态水D.有卫星绕转

美国宇航局科学家对第一次银河系行星数量普查做出的估计,银河系内的行星数量是一

个天文数字,至少达到500亿颗,其中大约有5亿颗坐落于所谓的“金发姑娘区”,也就是

适居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对“金发姑娘区”描述不正确的是

A.这一地区的星球温度适中,适宜生命存在

B.这一地区只有液态水的存在

C.这一地区宇宙环境比较安全

D.这一地区星球有适宜呼吸的大气

4.地球具有生命存在条件和其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液态水——地球的大气成分

B.稳定的光照一适中的日地距离

C.适宜的温度——安全的宇宙环境

D.适于生命呼吸的大气---适中的体积和质量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曾出土一幅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阳,太阳

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淮南子》中也记载过这一现象,称“日中有跋(cUn)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关于太阳及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太阳辐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B.太阳辐射能是促进地球上物质运动的主要动力

C.我们使用的煤、石油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D.低纬度比高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能更多

6.实际上,画中的“乌鸦”其实是—,它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A.耀斑;色球层B.黑子;光球层C.日珥;日冕层D.太阳风;日冕层

干热岩是一种高温岩体,埋藏于地下3-10千米,温度在150℃以上。通过注入凉水,

吸收岩体热量转化成蒸汽,再抽取到地表加以利用,可用于发电、供暖等。在综合分析地质

条件后,2017年9月我国在青海省钻获236℃的高温干热岩体。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

图”。

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关于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就是指地壳B.全球厚度均一

C.包括软流层D.由岩石组成

8.干热岩位于

A.地壳B.地幔C.地核D.软流层

9.与太阳能发电相比,利用干热岩发电的优势是

试卷第2页,共10页

A.开发的技术要求高B.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小

C.不会产生任何污染D.资源分布的范围更广泛

下图示意生物出现以来地球大气中02、C02含量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高一

O

8

■III1111

352515543210

距今/亿年

10.地球上生物出现后()

A.CO2的含量不断上升B.02的含量上升

C.02和CO2含量保持稳定D.02和CO2含量变化呈正相关

11.图中裸子植物发展时期()

A.恐龙繁荣B.盘古大陆轮廓出现C.是重要的铁矿成矿期D.青藏高原形成

读图甲和图乙两幅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12.游客在桂林看到的图甲景观,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

C.冰川侵蚀D.褶皱隆起

13.关于图乙显示的地貌成因和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为主B.该地貌的形成与植被覆盖率无关

C.高温多雨的气候加快了该地貌的形成D.在我国多分布在西北地区

“牛软湖”是“河迹湖”的一种,是由河流某处演变成的湖泊,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读图,回

答下列各题。

14.下列关于牛转湖形成的地质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常发生河岸崩塌现象

B.乙处可见大量鹅卵石

C.②到③可能发生于某次洪水过程

D.丙处可能发生了一次滑坡

15.内蒙古高原多见牛辗湖的原因是()

A.地势较高B.地势平坦

C.降水较少D.风沙较大

丹霞山位于湘、赣、粤三省交界处的仁化县境内,由红色砂砾岩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

色,以丹霞山为名,将同类地貌命名为“丹霞地貌”。读丹霞地貌景观图,回答下列小题。

16.塑造图中所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B.海浪侵蚀C.冰川侵蚀D.流水侵蚀

试卷第4页,共10页

17.构成丹霞地貌的岩石类型为()o

A.沉积岩B.变质岩C.侵入岩D.喷出岩

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一种典型地貌。

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是我国北方典型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区。读图“中国房山世界景观图地

质公园景观图”。

完成下列各题。

18.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

A.奇峰林立,地表崎岖B.冰川广布,河流众多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19.与房山喀斯特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A.气候、植被B.植被、土壤

C.土壤、地形D.岩石、水文

2017年10月4日中秋之夜,我国云南省大理、丽江等地出现“火流星"照亮夜空的奇

观。据卫星观测,该小行星因摩擦生热引发爆炸,爆炸高度37千米,很可能有未燃尽的陨

石落到地面。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高层大气

21.大气垂直分层中形成航空最佳飞行层的主要原因()

A.气温相对下高上低,大气稳定B.水汽含量较多,但尘埃少,水汽不易成云

致雨

C.大气易电离,有利于保持与地面的短波通讯D.大气以平流为主,大气的能见度好

22.该事件说明,地球的大气圈能够()

A.保护地球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B.提供地球生物生长必需的空气

C.保持地表温度,防止水分散失D.减少宇宙天体对地球表面撞击

下图是在我国某地区拍摄的一幅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该地貌主要分布于我国()

试卷第6页,共10页

A.东南丘陵B.华北平原C.塔里木盆地D.黄土高原

24.图示景观图显示该地区的风主要来自()

A.东南方向B.西北方向C.西南方向D.东北方向

甲、乙两图示意两种常见的热力环流,读国完成下面小题。

25.甲图所示的热力环流

A.出现在白天B.出现在夜间

C.此时陆地近地面为低压D.此时海洋高空为低压

26.乙图中

A.市区气温低于郊区B.市区气压高于郊区

C.在①地建设绿化带比在②地更合理D.在①地布局水泥厂比②地更合理

27.谚语“十雾九晴”。深秋,大雾和霜冻多发生在晴天的深夜至早晨,是因为该时段()

A.水汽多,空气易饱和凝结B.尘埃多,凝结核多,水汽凝结量大

C.大气逆辐射弱,降温幅度大,水汽易凝结D.地面辐射强,对流显著,水汽易凝结

28.在夏季,园林工人一般会给新栽大树覆盖黑色尼龙网(如下图)。这样做的目的是()

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树木存活率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树木水分蒸腾

我国北方地区农民为了避免所种庄稼遭受霜冻灾害,在深秋的夜晚往往在田间点燃柴草。

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9.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a代表的辐射是地面的直接热源B.全球气候变暖是因为大气对a代表的辐射

吸收增加

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30.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A.增强a辐射B.增强b辐射C.增强c辐射D.改变b的辐射方向

31.低层大气的主要组成中,吸收b辐射的主要是()

A.水汽和氧气B.氮气和水汽C.二氧化碳和水汽D.氧气和氮气

二、综合题

32.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试卷第8页,共10页

(1)八颗行星中,A是_______星,E是________星。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有性、

近圆性和性。

(2)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说出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

是O

(3)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自身条件中,图中能反映出来的是0

(4)宇宙那么广阔,星球的数量比地球上的沙子还多,大多数科学家相信宇宙中是有着不

少地外文明的,那么为什么我们没有发现这些地外文明呢?请你说出两个可能的原因。

3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l)a处河谷的特点是一,其成因是一o

(2)c处河谷的特点是—,成因是—o

(3)d处往往形成一(地貌),该地貌的形成过程是一。

(4)c处河流在—岸侵蚀作用明显,—岸堆积作用明显。河流c处形成的地貌是

34.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速度(千米/秒)

03691215

1oo

2oo

3oo

度4oo

(

千5oo

)6OO

⑴填写地震波名称,①是—波;②是一波。其判断依据是—O

(2)E、F为地球分界面,E是—界面,其界面以下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特点是

(3)C+D是地球内部圈层的;C层的物质状态是;其判断依据是o

(4)软流层在地球内部圈层的一(填写字母),岩石圈是指—和—o

试卷第10页,共10页

1.B

2.D

【解析】

1.考查天体系统的层次。图中地球和月球组成地月系,地球和太阳组成太阳系,说明图中

所示的天体系统有2个,故B项正确。

2.地球上有生命存在,是因为地球处在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日地距离适中,所以有稳定

的光照,A项有关;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能够吸引住一定的大气,B项有关;液态水是

地球存在生命的必备条件,C项有关;有卫星绕转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故D项正确。

3.B

4.D

【解析】

3.“金发姑娘区”就是指类似于地球的适合生命形成的环境。

A.这一地区的星球距离绕转恒星距离适中,温度适宜,适宜生命存在,A项说法正确;

B.这一地区只有液态水的存在,只是生命形成条件之一,不能满足生命的形成,B项说法

错误;

C.这一地区各大行星各行其道,宇宙环境比较安全,有利于生命的形成和进化,C项说法

正确;

D.这一地区星球体积和质量适中,有适宜呼吸的大气,适合生命形成,D项说法正确。

综合分析,B项说法符合题意。

4.根据地球具有生命存在条件的因果关系分析:

A.液态水一地球适宜的温度,A项错误;

B.稳定的光照一太阳辐射较稳定,B项错误;

C.适宜的温度一适中的日地距离,C项错误;

D.适于生命呼吸的大气——适中的体积和质量,万有引力吸附空气分子,形成大气层,D

项正确。

综合分析,D项正确。

5.A

6.B

答案第1页,共11页

【解析】

5.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A说法错误;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

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煤炭是来源于植物,石油很大部分是动

物来源的,而动物是吃植物的所以也主要来源于植物,而植物生长是要吸收太阳辐射到地球

的日光能量长大,煤、石油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越大,低纬度比

高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能更多。故选A。

6.太阳中间的三趾乌鸦,为太阳变暗的部分,为黑子,出现在太阳的光球层,故选B。

7.D

8.A

9.B

【解析】

7.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岩石圈是由地壳和上地幔顶(软流层以

上)部组成的,岩石圈在全球的厚度分布是不均匀的,可知ABC错误,故D正确。

8.由材料信息可知干热岩位于地下3-10千米的位置,可知厚度仍处于地壳之中,可知干热

岩位于地壳之中,故A正确,可知BCD错误。

9.对技术要求高,不是其优势,故A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阳能发电受天气变化的影

响比较大,而干热岩发电利用的是地热,地热能是不受天气变化的影响的,因此可知与太阳

能发电相比,利用干热岩发电的优势是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小,故B正确;在向下地下注

入凉水的过程中有可能产生水污染,故C错误;地热能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分布的,而

太阳能世界各地都有,因此可知太阳能的分布比干热岩相关的能源分布更广泛,故D错误。

【点睛】

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壳的平均厚为17千米,海洋地壳比较薄,陆地地壳比较厚。

10.B

11.A

【解析】

10.

根据图片,地球上生物出现后,尤其是绿色植物出现后,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使得地球上02

答案第2页,共11页

的含量逐渐上升,B正确;CO2的含量波动下降,AC错误;02和C02的含量变化大致呈

负相关关系,D错误。故选B。

11.

中生代被称为“裸子植物时代”,有的裸子植物高达几十米,故裸子植物在中生代最为繁盛,

中生代主要的动物是爬行动物,该时代恐龙繁荣,A正确。盘古大陆轮廓出现是在古生代,

形成是中生代早期,B错误。前寒武纪是重要的铁矿成矿期,C错误。青藏高原形成是在新

生代,D错误。故选A。

【点睛】

海洋藻类出现在太古代,抱子植物出现在中古代,裸子植物出现在新生代早第三纪,被子植

物出现在新生代晚第三纪。裸子植物繁盛时期是在中生代,而恐龙又是该地质年代最繁盛的

动物。

12.B

13.D

【解析】

12.A.风力作用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该地属于季风气候,所以该景观受风力作用

影响小,故A错误。

B.图甲为桂林地区的峰林、峰丛景观,属于喀斯特地貌,峰丛和峰林是石灰岩遭受强烈溶

蚀而形成的山峰集合体,因此形成原因是流水的溶蚀(侵蚀)作用,故B正确。

C.桂林地区纬度低,气温高,且地势较低,没有冰川作用,故C错误。

D.褶皱隆起为内力作用,而峰林属于外力作用形成,故D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B«

13.A.图乙地貌为风蚀蘑菇,形成原因主要是风力的侵蚀作用,以外力作用为主,故A错

误。

B.该地貌的形成与植被覆盖率有关系,植被有防风固沙的功能,植被覆盖率越低,风力越

大,风力侵蚀越强,故B错误。

C.该类地貌主要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高温多雨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故C错误。

D.我国西北气候干旱,多大风,风蚀地貌广布,故D正确。

本题正确答案为D„

答案第3页,共11页

14.C

15.B

【解析】

14.根据“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规律可知,甲为河流凸岸,以堆积作用为主,A错;乙

处为河流凹岸,以侵蚀作用为主,所以不可能看到大量鹅卵石,B错;②到③河流“裁弯取

直”,可能发生于某次洪水过程,使得河流流速快,导致河道改成直线,C正确;丙地地形

平坦,不会发生滑坡现象,D错。

15.牛辗湖多发生在地形平坦、河道弯曲的地区,所以内蒙古高原多见牛转湖的原因是地形

平坦,B正确。

【点睛】

熟悉“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规律及准确解读“牛辗湖多发生在地形平坦,河道弯曲的地

区”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不大。

16.D

17.A

【解析】

16.

材料信息表明,图中丹霞地貌分布在湘、赣、粤三省交界处,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

量丰富,气候湿润,外力作用以流水侵蚀为主,丹霞地貌是经流水向下侵蚀及重力崩塌作用

形成陡峭的峰林或方山地形,D符合题意;风力侵蚀地貌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旱的地区,海浪

侵蚀地貌分布在沿海地区海岸附近,冰川侵蚀地貌分布在高山或高纬度地区,图中地貌分布

的位置与这些地貌不同,排除ABC。故选D。

17.

材料信息表明,构成丹霞地貌的岩石是红色砂砾岩,从图中可以看出这类岩石有明显的层理

结构,属于沉积岩,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

丹霞地貌是由水平或变动很轻微的厚层红色砂岩、砾岩所构成,因岩层呈块状结构和富有易

于透水的垂直节理,经流水向下侵蚀及重力崩塌作用形成陡峭的峰林或方山地形。

18.A

答案第4页,共11页

19.D

【解析】

18.从图中可以看出喀斯特地貌是奇峰林立,地表崎岖,A对;其余选项可排除。

19.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经流水的溶蚀作用而成,故D正确;与土壤、地形、植被等因素

关系小,可排除ABC。

20.A

21.D

22.D

【解析】

20.

对流层是贴近地面的大气最低层,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与固体杂质。

能量主要来源于地面辐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风、

云、雨、雪、电闪雷鸣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A正确;平流层、

中间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弱,天气现象少,BCD错误。故选A。

21.

读图可知,大气垂直分层中形成航空最佳飞行层是平流层,平流层大气以平流为主,天气晴

朗少云雨,大气的能见度好,适合航空飞行,D正确;平流层气温相对下低上高,A错误;

航空最佳飞行层的平流层水汽含量较少,B错误;高层大气大气易电离,有利于保持与地面

的短波通讯,但飞机最佳飞行层不在电离层,C错误。故选D。

22.

由材料信息可知该小行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圈层时与地球的大气层发生了剧烈的摩擦作用,使

得该星体的体积变得非常小,使得到达地球表面的小行星残体对地球表面几乎没有破坏作用

了,减少了宇宙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D正确;保护地面上生物免受过强紫外线的伤害是

臭氧层的作用,该过程并不能反映地球大气圈具有保护地球上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的作用,

故A错误;也不能反映地球圈层可以为地球上生物生长提供必需的空气,B错误;该事件

也无法反映地球大气圈层具有保持地表温度适宜,防止水分散失的作用,故C错误。故选D。

【点睛】

人们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将大气自下而上依次划分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答案第5页,共11页

(1)对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2)平

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适合飞机飞行。(3)高层大气

的特点:气体稀薄,具有电离层;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重要作用,大多数人造天体也在此层

运行。

23.C

24.B

【分析】

23.

该图是沙丘地貌,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C正确,ABD错,

故选C。

24.

沙丘的缓坡是迎风坡,沙丘的陡坡是背风坡。根据图中指向标,判断该地区的风主要来自西

北方向,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

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的地貌:

(1)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

(2)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

(3)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磺丘陵等地貌。

(4)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

25.B

26.D

【解析】

25.从图中可见,近地面风由陆地吹向海洋,说明近地面陆地气压高于海洋,高空海洋气压

高于陆地,故C、D错误。海水比热容大于陆地砂石,晚上海洋放热慢,气温高,形成低压;

陆地放热快,气温低,形成高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故B正确,A错误。

26.城市气流垂直上升,说明城市气温高于郊区,故A错误。图中近地面气流从郊区流向

市区,说明市区气压低于郊区,故B错误。绿化带应建在热力环流圈之内,因此在②地建

设绿化带比在①地更合理,故C错误。①地位于热力环流圈之外,水泥厂若建在①地,则

答案第6页,共11页

水泥厂废气对城市污染比②小,因此在①地布局水泥厂比②地更合理,故D正确。

【点睛】

水平方向上,空气总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27.C

【详解】

深夜至早晨的水汽和尘埃并不比其他时段多,排除AB;深秋多晴天天气,晴天的夜里,云

量少,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使得夜晚降温幅度大,近地面大气中水汽

容易达到过饱和,导致汽易凝结成雾或霜,C符合题意;地面辐射强度由地温决定,深秋晴

天的深夜至早晨,地面损失的能量多,地温低,因此不可能地面辐射强,而且如果地面辐射

强,近地面大气获得的能量多,气温较高,则水汽不易凝结,排除D。故选C。

28.D

【详解】

夏季白天太阳辐射强,园林工人给新栽大树覆盖黑色尼龙网的目的是黑色遮阴效果好,可以

有效削弱太阳辐射,遮阴降温可以减少树木水分蒸腾,使新栽树木容易成活,D正确。

【点睛】

大气受热过程

如图所示,①是太阳辐射,②是地面辐射,③是大气逆辐射,④是大气反射;可以看到代表

太阳辐射的箭头在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受到大气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然后到

达地面,地面接受热量后,向外辐射被大气吸收,产生大气逆辐射,返回地面,产生保温作

用。地球的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的作用,其中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

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则主要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

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到达地面,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

量是很少的。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大气逆辐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补偿地

面由于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29.A

30.C

答案第7页,共11页

31.C

【解析】

29.

读图可知,a代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面靠吸收这部分太阳辐射增温,太阳辐射是地面

的直接热源,A正确;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大气对于b(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加导致的,

因为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B错误;b代表的辐射为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

主要被大气中的水汽和C02吸收,C错误;c代表的是大气逆辐射,与天气状况密切相关,

晴天时大气逆辐射相对弱,阴雨天时大气逆辐射相对强,D错误。故选A。

30.

读图可知a为太阳辐射,b为地面辐射,c为大气逆辐射。结合所学可知,冬日晴朗的夜晚

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地面降温快,容易导致农作物遭受冻害。燃烧柴草的做法可以增加空气

中的CO2,使得大气逆辐射作用c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减少地面辐射的散

失,使其降温速度减慢,以达到防御霜冻的效果,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1.

结合所学可知,b辐射为地面放出的地面长波辐射,低层大气中,主要由水汽和二氧化碳吸

收长波辐射,C正确;氧气、氮气对地面辐射吸收较少,ABD错误。故选C。

【点睛】

注意:大气也会吸收一部分太阳辐射,如臭氧吸收紫外线,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也会吸收红外

线,但是根据太阳辐射的电磁光谱,紫外区和红外区所占的能量较小,因此大气温度升高的

主要原因不是依靠吸收太阳辐射,而是地面辐射。

32.(1)水木同向共面

(2)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3)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

(4)我们人类的科学技术还不够发达,对宇宙的观测能力、航天探测能力还不够强;(其

他言之有理即可,例如:地外文明很可能选择了隐藏自己;地外文明(高等文明)不屑于和

我们人类建立联系;地外文明对我们人类文明采取了一种不打扰、不干预、不现身、不联系

的态度等)

【分析】

答案第8页,共11页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宇宙环境。

【详解】

(1)根据位置可以判断A是水星,E是木星。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有同向性、近圆性和共

面性。

(2)图中显示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3)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自身条件,包括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

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有适合呼吸的大气;有液态水。图中能反映出来的是日地距离适中,

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

(4)本题主要从两个角度分析,一是我们人类自己的能力问题,而是地外文明的问题。具

体来说,原因如下:我们人类的科学技术还不够发达,对宇宙的观测能力、航天探测能力还

不够强;地外文明很可能选择了隐藏自己;地外文明(高等文明)不屑于和我们人类建立联

系;地外文明对我们人类文明采取了一种不打扰、不干预、不现身、不联系的态度等

33.(1)呈上宽下窄的“V”形河流以下蚀作用为主

(2)呈宽而浅的“U”形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以侧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