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线粒体定位蛋白质的靶向机制第一部分线粒体膜电位在蛋白质靶向中的作用 2第二部分线粒体基质靶向序列的通路特征 4第三部分外膜穿越蛋白的导入途径 6第四部分内膜穿越蛋白的插入机制 8第五部分热激蛋白在蛋白质导入中的作用 11第六部分信号肽依赖性蛋白转运过程 13第七部分线粒体定位信号的剪切与折叠 16第八部分线粒体蛋白靶向机制的进化保守性 19
第一部分线粒体膜电位在蛋白质靶向中的作用关键词关键要点【线粒体膜电位在蛋白质靶向中的作用】
1.线粒体内膜维持着约120mV的负膜电位,为线粒体蛋白质靶向提供动力。
2.带正电的线粒体定位信号肽与内膜上的跨膜蛋白质受体结合,利用膜电位梯度将蛋白质导入线粒体。
3.膜电位依赖性蛋白转运体利用电化学梯度将蛋白质转运到内膜空间。
【膜电位与定位信号肽相互作用】
线粒体膜电位在蛋白质靶向中的作用
线粒体膜电位(MMP)是线粒体基质和细胞质之间的电位差,在蛋白质的线粒体靶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线粒体基质的负电位相对于细胞质,这为带正电的蛋白质提供了电化学梯度,有利于它们的积累。
线粒体前导序列
线粒体靶向蛋白质通常在其N末端携带一个前导序列,这个前导序列是富含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这些残基在MMP的驱动下与线粒体外膜上的受体相互作用。
穿梭蛋白和跨膜蛋白
线粒体定位蛋白可以通过多种机制跨越线粒体双层膜,这取决于其疏水性和带电性:
*穿梭蛋白:穿梭蛋白携带蛋白质跨越外膜,不受MMP的影响。一旦进入胞间隙,这些蛋白质会与内膜上的受体相互作用,这些受体将它们转运到基质中。
*跨膜蛋白:跨膜蛋白嵌入外膜或内膜中,其疏水性跨膜区使它们不受MMP的影响。
膜电位依存性蛋白转运子(TIM/TOM复合物)
线粒体外膜和内膜上存在膜电位依存性蛋白转运子(TIM/TOM复合物),它们负责将带正电的前导序列蛋白从细胞质转运到线粒体基质。
*TOM复合物:位于外膜上,将带正电的前导序列蛋白从细胞质转运到胞间隙。
*TIM复合物:位于内膜上,从胞间隙接收前导序列蛋白并将其转运到基质中。
线粒体膜电位异常与疾病
线粒体膜电位异常可能导致一系列疾病,包括:
*帕金森病:MMP下降与帕金森病的发展有关。
*阿尔茨海默病:线粒体功能障碍,包括MMP下降,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一个特征。
*线粒体脑肌病:MMP缺陷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神经系统疾病。
实验技术
MMP可以通过以下实验技术测量:
*阳离子敏感探针:阳离子敏感探针(如罗丹明123)可以进入线粒体并发出荧光。MMP的变化会改变荧光强度。
*共聚焦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可以用来可视化线粒体并测量MMP。
*电极法:电极可以插入线粒体中以直接测量MMP。
结论
线粒体膜电位在蛋白质的线粒体靶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带正电的前导序列蛋白提供了电化学梯度。异常的MMP会影响线粒体功能,导致多种疾病。了解MMP在蛋白质靶向中的作用对于理解线粒体生物学和疾病机制至关重要。第二部分线粒体基质靶向序列的通路特征关键词关键要点【信号序列特征】
1.信号序列通常位于蛋白质的N端,长度为20-30个氨基酸残基。
2.信号序列富含疏水性氨基酸,如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
3.信号序列的疏水性片段可以与内膜上的疏水通道相互作用,从而将蛋白质导入线粒体基质。
【导入酶识别】
线粒体基质靶向序列的通路特征
线粒体基质靶向序列(MTS)是位于蛋白质N端或C端的疏水性氨基酸序列,负责将蛋白质靶向线粒体基质。该途径是线粒体蛋白质导入的主要途径之一,具有以下特征:
1.MTS序列的组成和位置
MTS通常由15-3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富含疏水性氨基酸(如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和缬氨酸)。MTS可以位于蛋白质的N端或C端,但N端MTS更常见。
2.MTS的二级结构
MTS在水溶液中通常呈无序或松散的α-螺旋结构。当与线粒体进口蛋白复合物(TIM)相互作用时,MTS会发生构象变化,形成稳定的α-螺旋。
3.TIM复合物的识别和转位
TIM复合物是线粒体外膜上的多蛋白复合物,负责识别和转位含有MTS的蛋白质。TIM复合物包括TIM23和TIM22两大亚复合物,其中TIM23负责识别MTS,而TIM22负责转位蛋白质。
4.TOM复合物的辅助转位
线粒体外膜上的转座酶外膜复合物(TOM)辅助TIM复合物转位蛋白质。TOM复合物包含多个蛋白质,包括TOM40、TOM20、TOM22和TOM70,负责形成一个亲水的通道,允许蛋白质通过外膜。
5.线粒体间膜跨膜电位依赖性
MTS途径依赖于线粒体内膜跨膜电位(ΔΨm)。ΔΨm为负,为蛋白质转位提供能量。蛋白质的转位过程涉及TIM44和TIM17A两者的电化学梯度驱动的转位。
6.基质处理肽酶的加工
当含有MTS的蛋白质被转运到线粒体基质后,MTS将被基质处理肽酶(MPP)加工切除。MPP是一种线粒体蛋白酶,负责从进口蛋白质中去除MTS,从而使蛋白质成熟并在基质中发挥功能。
7.蛋白质折叠和组装
去除了MTS后,蛋白质将折叠并组装成其功能形式。该过程可能涉及伴侣蛋白的辅助,如热休克蛋白(HSP)和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DI)。
8.chaperone-mediatedfolding
线粒体基质中存在伴侣蛋白,如Hsp70和Hsp60,它们可以帮助蛋白质折叠成其功能构象。这些伴侣蛋白通过结合到暴露的疏水性区域来防止蛋白质聚集和错误折叠。
9.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线粒体基质靶向途径涉及多种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包括MTS与TIM23的相互作用、TIM23与TIM22的相互作用,以及Hsp70与Hsp60的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对于蛋白质的识别、转位和折叠至关重要。
10.底物特异性和调控
MTS途径具有底物特异性,只识别和转运含有MTS的蛋白质。此外,该途径受到各种因素的调控,包括线粒体功能障碍、能量状态和氧化应激。第三部分外膜穿越蛋白的导入途径关键词关键要点【跨膜插入途径】:
-β桶结构跨膜插入途径:外膜穿越蛋白的跨膜域通常形成β桶结构,该结构由多个β折叠股组成,垂直插入外膜中。导入过程中,β桶组装因子如Sam50、Sam35和Mmm1,与展开的蛋白质复合物结合,促进β股插入外膜,形成跨膜β桶结构。
-α螺旋跨膜插入途径:某些外膜穿越蛋白的跨膜域由α螺旋结构组成。导入时,伴侣蛋白如Tim17、Tim22和Tim23识别并与前导序列相互作用,将前导序列靶向外膜的Tim17插入复合物。Tim17插入复合物将前导序列引导至外膜Tim22插入复合物,Tim22插入复合物进而将前导序列移交给Tim23插入复合物,最终导致α螺旋跨膜插入。
【跨膜前导体途径】:
外膜穿越蛋白的导入途径
线粒体外膜穿越蛋白的导入途径包括以下两种:
途径1:TIM23复合物依赖途径
TIM23复合物是一个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的大型蛋白质复合体,负责导入具有线粒体基质或内膜靶向序列的外膜穿越蛋白。该途径的特点如下:
*信号序列识别:外膜穿越蛋白的大多数N端序列含有止转序列(TA),后跟水性氨基酸残基。TIM23复合物识别并结合这些信号序列。
*穿膜:TIM23复合物在与外膜脂质相互作用后形成一个亲水通道,允许外膜穿越蛋白穿过外膜。
*基质暴露:外膜穿越蛋白的N端信号序列通过TIM23通道后进入线粒体基质,在那里被来自基质基质加工肽酶(MPP)的蛋白水解作用去除。
*插入:外膜穿越蛋白的疏水跨膜结构域插入外膜,形成一个跨膜通道。
途径2:TIM17-TIM22复合物依赖途径
TIM17-TIM22复合物是另一个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的蛋白质复合体,负责导入具有线粒体间膜空间靶向序列的外膜穿越蛋白。该途径的特点如下:
*信号序列识别:外膜穿越蛋白的N端序列含有线粒体间膜空间靶向信号(MTS)。TIM17-TIM22复合物识别并结合这些MTS。
*穿膜:TIM17-TIM22复合物在与外膜脂质相互作用后形成一个亲水通道,允许外膜穿越蛋白穿过外膜。
*释放:外膜穿越蛋白的MTS在穿膜后被来自线粒体间膜空间的蛋白酶水解去除,释放其间膜空间结构域。
*插入:外膜穿越蛋白的疏水跨膜结构域插入外膜,形成一个跨膜通道。
例外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外膜穿越蛋白的导入不受TIM23或TIM17-TIM22复合物调节。这些蛋白通常具有独特的N端信号序列或直接与其他线粒体外膜蛋白相互作用,从而促进它们的导入。
总结
TIM23复合物依赖途径负责导入具有线粒体基质或内膜靶向序列的外膜穿越蛋白,而TIM17-TIM22复合物依赖途径负责导入具有线粒体间膜空间靶向序列的外膜穿越蛋白。这些途径共同确保了线粒体外膜穿越蛋白的正确导入和组装。第四部分内膜穿越蛋白的插入机制关键词关键要点【内膜穿越蛋白的插入机制】:
1.线粒体膜的亚室分布:线粒体膜分为外膜、内膜和基质间隙,内膜进一步分为内膜和内膜褶皱,不同亚室的成分和功能不同。
2.跨膜β桶结构:内膜穿越蛋白通常形成跨膜β桶结构,由多个β折叠片组成,β折叠片垂直于膜平面排列,形成亲水通道。
3.插入机制:内膜穿越蛋白的插入机制包括:
-翻译后插入:该机制中,蛋白质在胞浆中翻译,然后作为折叠后的多肽链插入内膜中。
-跨膜插入前体蛋白:前体蛋白含有N端的信号肽,引导蛋白质到内膜,然后切割信号肽并插入膜中形成跨膜β桶结构。
4.TIM复合物:TIM复合物位于内膜中,负责插入内膜穿越蛋白,包括TIM23和TIM22复合物。
5.PAM复合物:PAM复合物位于基质间隙中,与TIM复合物相互作用,帮助插入内膜穿越蛋白。
【线粒体膜电位和插入】:
内膜穿越蛋白的插入机制
线粒体内膜穿越蛋白的插入是一个复杂的分步过程,涉及多个分子伴侣和靶向因子,以确保这些蛋白质正确定位到线粒体膜中并执行其功能。内膜穿越蛋白的典型插入机制包括以下步骤:
1.蛋白质导入到线粒体基质
*初步翻译后,线粒体穿越蛋白进入胞质中。
*它们具有可识别和与分子伴侣Hsp70和Hsp90相互作用的氨基端信号肽或前导序列。
*这些伴侣可防止蛋白质在胞质中错误折叠并将其引导至线粒体表面。
2.与TOM复合物相互作用
*外膜上的跨膜蛋白复合物TOM(TranslocaseofOuterMitochondrialMembrane)识别和与前导序列相互作用。
*TOM复合物由跨膜蛋白TOM40、TOM70、TOM22和TOM20组成。
*TOM40和TOM70形成孔道,允许蛋白质穿越外膜。
3.TOM辅助的穿越外膜
*蛋白质的前导序列通过TOM复合物的孔道穿越外膜。
*跨膜梯度和ATP水解驱动这一过程。
*TOM22和TOM20与前导序列相互作用,稳定蛋白质在膜中的插入。
4.与TIM复合物相互作用
*当蛋白质到达外膜的胞质侧时,它与其前导序列相互作用的跨膜蛋白复合物TIM(TranslocaseofInnerMitochondrialMembrane)结合。
*TIM复合物由跨膜蛋白TIM23和TIM17组成,以及外周膜蛋白TIM44和TIM14。
*TIM23形成穿过内膜的孔道,允许蛋白质进入基质。
5.TIM辅助的穿越内膜
*蛋白质的前导序列通过TIM复合物的孔道穿越内膜。
*前导序列的穿膜部分作为跨膜锚,将蛋白质锚定在内膜中。
*TIM44和TIM14与前导序列相互作用,稳定蛋白质在膜中的插入。
6.前导序列的切除
*一旦蛋白质穿越内膜,其前导序列就被基质蛋白酶,如MPP(MitochondrialProcessingPeptidase),切除。
*前导序列的切除释放成熟蛋白质,使其能够在基质中发挥作用。
7.跨膜螺旋的插入
*对于跨膜蛋白质,跨膜α-螺旋被整合到内膜中。
*跨膜α-螺旋的插入主要是由跨膜域本身的疏水性驱动的,并且通常被称为自发插入。
*内膜的脂质成分也影响跨膜螺旋的插入。
8.蛋白质折叠和组装
*一旦蛋白质插入内膜,它将折叠成其功能构象。
*折叠和组装通常涉及辅助伴侣和组装因子,具体取决于蛋白质的类型。
内膜穿越蛋白的插入机制是一个高度调节的过程,对于线粒体功能至关重要。这些机制的错误会مناختلال线粒体功能并导致疾病。第五部分热激蛋白在蛋白质导入中的作用关键词关键要点【热激蛋白在蛋白质导入中的作用】
1.热激蛋白与线粒体定位信号的识别:
-热激蛋白是分子伴侣,协助识别和折叠新合成的多肽。
-不同的热激蛋白亚型识别特定的线粒体定位信号(MLS),如内膜跨膜结构域(TM)或粘膜蛋白靶向序列。
2.热激蛋白介导的MLS受体相互作用:
-热激蛋白与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的MLS受体相互作用,如TOM20和TOM40复合物。
-这种相互作用对于引导含有MLS的蛋白质进入线粒体进口通道至关重要。
3.热激蛋白促进蛋白质转运:
-热激蛋白充当“穿梭蛋白”,将带有MLS的蛋白质从细胞质基质运送到线粒体外膜。
-它们通过与TOM复合物相互作用,促进蛋白质跨外膜转运。
【热激蛋白参与内膜转运】
热激蛋白在蛋白质导入中的作用
热激蛋白(HSPs)是高度保守且广泛表达的分子伴侣蛋白,在细胞应激和蛋白质稳态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线粒体定位蛋白质的靶向机制中,HSPs参与以下关键过程:
1.识别和结合外来蛋白质
HSPs拥有识别和结合未折叠或错误折叠蛋白质的独特能力。在线粒体蛋白质导入过程中,HSPs与胞质中的新合成蛋白结合,防止它们聚集或降解。
2.促进蛋白质展开
HSPs充当分子伴侣,通过其ATP酶活性促进蛋白质展开或防止蛋白质聚集。通过与外来蛋白质相互作用,HSPs帮助其达到正确折叠所需构象。
3.引导蛋白质进入线粒体
在蛋白质展开或防止聚集之后,HSPs将外来蛋白质引导进入线粒体。HSPs与线粒体外膜上的受体相互作用,介导蛋白质运输跨过外膜。
4.跨膜穿位
当蛋白质到达外膜时,HSPs与跨膜蛋白复合物(TOM)相互作用,介导蛋白质穿过外膜。TOM复合物包含一个中央孔隙,允许HSP-蛋白质复合物穿过。
5.内膜转位
在穿过外膜后,HSPs与线粒体基质靶向序列(MTS)相互作用,引导蛋白质进入基质。基质靶向信号被内膜上的蛋白质转位酶(TIM)复合物识别,介导蛋白质穿越内膜。
6.基质折叠和装配
进入基质后,HSPs协助蛋白质正确折叠并组装成功能性复合物。HSPs可以与其他伴侣蛋白和翻译机器相互作用,确保蛋白质的正确折叠和装配。
特定热激蛋白在蛋白质导入中的角色
不同的热激蛋白在蛋白质导入过程中发挥着特定作用:
*HSP60:HSP60位于线粒体基质中,参与蛋白质折叠和组装。它与新折叠的蛋白质结合并防止聚集。
*HSP70:HSP70位于胞质和线粒体中,参与蛋白质识别、展开和导入。它与外膜受体结合并介导蛋白质跨过外膜。
*HSP90:HSP90位于胞质和线粒体中,参与蛋白质激活、稳定和组装。它与内膜TIM复合物相互作用并促进蛋白质穿过内膜。
*HSC70:HSC70是热激蛋白70的组成部分,位于胞质中。它参与蛋白质识别和展开,并与HSP70合作将蛋白质导入线粒体。
结论
热激蛋白在线粒体定位蛋白质的靶向机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识别和展开外来蛋白质到引导它们进入线粒体并促进基质折叠。HSPs的协同作用确保了线粒体蛋白质的正确导入和功能。了解HSPs在蛋白质导入中的作用对于理解线粒体生物发生和疾病中蛋白质质量控制的缺陷至关重要。第六部分信号肽依赖性蛋白转运过程关键词关键要点线粒体信号肽
1.线粒体信号肽是一段氨基酸序列,位于线粒体定位蛋白质的N端。
2.信号肽在蛋白质转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充当MitochondrialTargetingSequence(MTS)识别线粒体蛋白并将其导入线粒体内的序列。
3.线粒体信号肽通常由疏水性氨基酸组成,在水溶液中形成疏水性α-螺旋结构。
转运器复合物(TIM/TOM)
1.转运器复合物是位于线粒体外膜和内膜上的蛋白复合物,负责将蛋白质转运进入线粒体。
2.外膜转运器(TOM)复合物负责识别和结合具有线粒体信号肽的蛋白质。
3.内膜转运器(TIM)复合物负责跨膜转运蛋白质,将其导入线粒体内膜空间。
膜电位依赖性转运
1.线粒体蛋白转运的过程依赖于线粒体的膜电位,膜电位为蛋白跨膜转运提供了能量。
2.信号肽通过TIM复合物跨膜转运后,会被水解,释放的能量用于驱动蛋白质进一步折叠。
3.膜电位依赖性转运过程确保只有具有适当导向序列的蛋白质才能被导入线粒体。
伴侣蛋白
1.伴侣蛋白是一类参与线粒体蛋白折叠和转运的蛋白质。
2.伴侣蛋白通过与未折叠的蛋白质结合,防止其聚集,并协助其正确折叠和转运。
3.伴侣蛋白在确保线粒体内腔中蛋白质的稳定性和功能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质量控制机制
1.线粒体拥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机制,以确保只有正确折叠且功能完善的蛋白质才能被导入。
2.这些机制包括蛋白质降解系统和信号肽的剪切,以去除错误折叠或未正确定位的蛋白质。
3.质量控制机制对于维持线粒体的功能和细胞健康至关重要。
线粒体疾病
1.线粒体蛋白转运缺陷会导致多种线粒体疾病,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
2.这些疾病的发生可能是由于信号肽突变、转运器复合物缺陷或伴侣蛋白功能障碍。
3.靶向线粒体蛋白转运通路的治疗方法有望为线粒体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信号肽依赖性蛋白转运过程
线粒体定位蛋白质的靶向机制主要涉及两种途径:信号肽依赖性蛋白转运和跨膜电位的利用。其中,信号肽依赖性蛋白转运是最常见的转运机制。
信号肽
信号肽是指导蛋白质靶向线粒体的短肽序列。它通常位于线粒体定位蛋白质的N末端,由疏水氨基酸和正电氨基酸组成。信号肽在蛋白转运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负责与线粒体蛋白转运机器识别和相互作用。
转运过程
信号肽依赖性蛋白转运过程主要涉及以下步骤:
1.信号肽识别和结合:
*当合成的新生多肽链露出信号肽时,位于细胞质中的信号识别颗粒(SRP)会与信号肽结合。
*SRP附着在内质网膜上的受体(SR)上,阻止多肽链进一步翻译。
2.跨膜转运:
*SRP复合物将多肽链输送到内质网(ER)膜上的转位酶通道(translocon)。
*转位酶通道是一个跨膜复合物,允许多肽链跨越ER膜。
*跨膜转运过程中,信号肽与转位酶通道中的信号肽结合蛋白(SRP54)相互作用。
3.信号肽酶解:
*当多肽链完全进入ER时,信号肽酶(SPase)会切割信号肽。
*信号肽的去除导致线粒体定位蛋白质暴露其NH2末端。
4.穿梭蛋白介导的转运:
*被切除信号肽的线粒体定位蛋白质与分子伴侣热休克蛋白70(Hsp70)结合。
*Hsp70与穿梭蛋白TOM70和TOM20结合。
*穿梭蛋白将线粒体定位蛋白质从ER转运到线粒体外膜。
5.外膜跨膜转运:
*线粒体定位蛋白质在跨膜β桶蛋白转位酶通道(TOM)的帮助下穿透线粒体外膜。
*TOM通道由TOM20、TOM22、TOM40、TOM5和TOM6等亚基组成。
6.内膜跨膜转运:
*穿过外膜后,线粒体定位蛋白质与跨膜γ桶蛋白转位酶通道(TIM)相互作用。
*TIM通道由TIM23、TIM22、TIM17和TIM10等亚基组成。
*TIM通道介导线粒体定位蛋白质穿透线粒体内膜。
7.蛋白酶降解:
*进入线粒体基质后,线粒体定位蛋白质会与线粒体基质蛋白酶(MPP)相互作用。
*MPP识别并降解线粒体定位蛋白质上的靶向序列,使蛋白质达到其最终定位。
总的来说,信号肽依赖性蛋白转运是一个多步骤过程,涉及多个细胞器和转运蛋白。该过程确保线粒体定位蛋白质被正确靶向线粒体,以便发挥其生物学功能。第七部分线粒体定位信号的剪切与折叠关键词关键要点线粒体定位信号的剪切与折叠
主题名称:剪切蛋白酶在信号序列剪切中的作用
1.剪切蛋白酶是一类特定的蛋白酶,负责识别和剪切线粒体定位信号。
2.典型的剪切蛋白酶复合物由进口受体蛋白和剪切蛋白酶组成,它们共同识别并剪切定位信号。
3.剪切后,定位信号被移除,成熟的线粒体蛋白可以折叠并整合到线粒体膜或基质中。
主题名称:信号序列折叠的调控
线粒体定位信号的剪切与折叠
线粒体定位信号(MLS)是指导蛋白质靶向线粒体的导向序列。在大多数情况下,MLS位于蛋白质的N端,并且在蛋白质导入线粒体后被剪切。
MLS的剪切
MLS的剪切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涉及以下酶:
*前蛋白酶(Peptidase):该酶识别MLS并将其切割为前蛋白和成熟蛋白。
*前蛋白肽酶(Presequencepeptidase):该酶进一步切割前蛋白,去除MLS的残留部分。
*信号肽酶I和II(SignalpeptidaseIandII):这些酶负责切割与MLS相关的跨膜结构域。
MLS剪切发生在两处:
*外膜空间:外膜上的前蛋白酶负责剪切MLS的外膜部分。
*基质:基质中的前蛋白肽酶负责剪切MLS的基质部分。
MLS剪切的机制
MLS剪切的机制尚未完全了解,但据推测涉及以下步骤:
*识别:前蛋白酶识别MLS中高度保守的序列基序。
*切割:前蛋白酶切割MLS,产生前蛋白和成熟蛋白。
*移位:成熟蛋白从前膜复合物转移到线粒体基质。
*进一步剪切:前蛋白肽酶进一步切割前膜复合物上的残余MLS。
*释放:成熟蛋白从前膜复合物释放到线粒体基质。
折叠的调控
MLS的剪切与蛋白质折叠密切相关。剪切后,蛋白质必须折叠成其功能性构象。MLS的剪切能够通过以下机制调控蛋白质折叠:
*控制折叠时机:MLS的剪切决定何时开始折叠,从而防止蛋白质在错误的时间或位置折叠。
*稳定中间体:MLS可能是折叠中间体的稳定剂,从而促进蛋白质向其功能性构象的转换。
*防止错误折叠:MLS的剪切可以防止蛋白质错误折叠,并确保蛋白质正确折叠成其功能性构象。
异常MLS剪切
异常的MLS剪切与线粒体疾病相关。例如,线粒体心肌病是由于蛋白质无法正确靶向线粒体造成的,这可能是由于MLS剪切缺陷所致。
结论
MLS的剪切与折叠是线粒体蛋白质靶向的关键步骤。MLS剪切涉及多个酶,并对蛋白质折叠和功能具有调控作用。异常的MLS剪切与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外箱体结构设计
- 氧化锆氧量分析仪使用说明书
- 小说大纲模板大全集
- 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
- 投资计划书模板计划方案
- 竖向设计课件
- 治疗的五种方式展示
- 《社保本障概论》课件
- 《房产微信营销方案》课件
- 耳鼻喉疾病护理
- 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1《饮食与健康第一课时零食与健康》(说课稿)皖教版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 Module2 Unit5 My friends(说课稿)-2024-2025学年沪教牛津版(深圳用)英语四年级上册
- 4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 上海市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无答案)
-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说课稿)-2024-2025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素养提升说课稿(统编版)
- 13 寒号鸟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2025年新高考语文复习 诗歌鉴赏-语言 课件
- 汽车租赁公司车辆养护制度
-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 2024年达州客运考试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