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志产品 青海冬虫夏草编制说明_第1页
地理标志产品 青海冬虫夏草编制说明_第2页
地理标志产品 青海冬虫夏草编制说明_第3页
地理标志产品 青海冬虫夏草编制说明_第4页
地理标志产品 青海冬虫夏草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标志产品青海冬虫夏草》编制说明标准名称:地理标志产品青海冬虫夏草项目编号:DB63JH-115-2023制、修订类型:修订主要起草单位:青海省质量和标准研究院、青海大学。协作单位: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青海省标准化协会、青海省冬虫夏草协会、青海贡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玉树藏族自治州三江源冬虫夏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国坤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青海益品草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海保惠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归口单位: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起草时间:2023年6月2024年3月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2023年6月,由青海省质量和标准研究院申请地方标准的立项,根据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下达的《关于印发2023年青海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青市监函[2023]144号),批准《地理标志产品青海冬虫夏草》地方标准的制定(项目编号:DB63JH-115-2023)。2.起草单位起草单位:青海省质量和标准研究院、青海大学。协作单位: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青海省药品检验检测院、青海省冬虫夏草协会、青海贡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玉树藏族自治州三江源冬虫夏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国坤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青海益品草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海保惠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主要起草人姓名性别职务/职称工作单位任务分工文莉萍女副院长青海省质量和标准研究院全面负责李秀璋男副研究员青海大学标准文本和编制说明的修改王天祥男助理研究员青海省质量和标准研究院标准体系构建和文本起草李鸿雁女工程师青海省质量和标准研究院编制说明的起草杨占福男高级工程师青海省质量和标准研究院搜集相关资料及修改杨阳男助理工程师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资料收集谈静女工程师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资料收集海平男研究员青海省药品检验检测院标准的优化、审核张炜男副主任药师青海省药品检验检测院试验论证刘伟朝男高级工程师青海省标准化协会文本修改扎西才吉女会长青海省冬虫夏草协会提供相关资料姚孝宝男秘书长青海省冬虫夏草协会提供相关资料王磊男区域总经理玉树藏族自治州三江源冬虫夏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相关资料林玉波男董事长青海国坤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提供相关资料马晓勇男董事长青海益品草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相关资料刘俊庆男董事长青海保惠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相关资料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冬虫夏草是冬虫夏草菌侵染寄主蝙蝠蛾幼虫而形成的虫菌复合体。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的中藏药资源,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冬虫夏草常被称作“冬虫草”或“虫草”。冬虫夏草有润肺强肾、抗癌、抗衰老、益胃、补精髓、镇静、安神、提高肌体免疫等功效。近年来,结合生物科学的发展,许多科学工作者努力在人类生命科学抗病延衰上积极探索,拟通过增强体内免疫功能,加以克制人的疾病发生,而冬虫夏草的功能正在不断地被开发利用。冬虫夏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虫草酸和多种氨基酸,能够调节人的全身功能、增强免疫能力、增强巨噬功能、促进抗体的形成,民间常用于泡酒、煲鸭汤、炖鸡等,是消费者喜爱的食疗滋补佳品,也是青藏高原特色生态产品,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由于环境污染,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饮食不规律等综合因素,相当一部分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加大在健康方面的投资,而冬虫夏草以其稀缺性和特殊的功效赢得众多消费者的喜爱。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牢把握“三个最大”省情定位,紧紧围绕打造“高地”、建设“四地”,以保护谋发展,依靠科技支撑,科学发展冬虫夏草产业,保护野生冬虫夏草资源,加快推进冬虫夏草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建设现代化新青海做出贡献。长期以来,冬虫夏草产业直接或间接地为青藏高原50多万农牧民创造劳动机会,增加经济收入,据青海省冬虫夏草协会统计,每年冬虫夏草创造经济效益近200亿元。冬虫夏草产业不仅是一个辐射面广、产业链长、市场体量大的朝阳产业,更是地方党委和政府推进乡村振兴、支撑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性产业。近年来,随着保鲜技术、快递业高速发展,以及新媒体的日新月异,使得消费者短时间内获得新鲜冬虫夏草成为可能,新鲜冬虫夏草的市场也在不断扩大。据统计,近年来青海省新鲜冬虫夏草的交易额每年突破30亿元,在冬虫夏草的交易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然而,在市场需求逐渐增大的背景下,对于新鲜冬虫夏草的除杂、包装、运输等方面都缺乏统一的标准,尤其是缺乏野生冬虫夏草的标准。野生冬虫夏草(鲜品)市场上掺杂人工冬虫夏草、“水洗草”等现象时有发生,给野生新鲜冬虫夏草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阻力。因此,急需对新鲜冬虫夏草的除杂、包装、运输等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制定野生新鲜冬虫夏草标准,为冬虫夏草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2020年省市场监管局印发《关于开展地方标准复审工作的通知》(青市监函【2020】247号),组织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开展了标准实施评估和复审。根据复审工作要求,组织行业专家或技术骨干及标准使用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从标准的制定范围、合法合规性、适用性、交叉重复性、强制性标准一致性、引用标准合规性、监督实施情况等7个方面开展评估和技术审查工作。经评议,认为《地理标志产品青海冬虫夏草》(DB63/T890-2010),技术指标相对落后,须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水平进行调整。2021年省市场监管局印发《关于公布<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规范>等871项青海省地方标准复审结果的公告》,决定对《地理标志产品青海冬虫夏草》(DB63/T890-2010)进行修订。三、主要起草过程1、成立工作小组(2023年8月)任务下达后,青海省质量和标准研究院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并按照项目要求,明确了任务分工、确定了工作重点和时间进度。2、调研分析起草阶段(2023年9月-2024年3月)在收集、分析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开展相关类型地方标准的调研,在总结、提炼、梳理相关标准后,明确了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并形成标准文本(工作组讨论稿)。3、形成征求意见稿(2024年4月-2024年7月)工作小组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将标准草案发给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协会征求意见。在此其间,共收集到相关意见建议10条,工作小组根据意见建议对标准文本进一步修改完善(其中2条采纳、8条未采纳并给出了不采纳的理由,具体意见见附件),并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4、召开预审会,进一步修改标准文本(2024年8月)2024年8月9日,由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召开专家预审会,共收集到相关意见建议条,全部采纳。工作小组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对标准框架和文本内容进行了修改完善后,在省市场监管局官方(一)制定标准的原则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原则、系统配套、协调一致原则、突出特色、明确重点原则。(二)制定标准的依据标准内容的选取、格式等严格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编写,力求结构严谨,文字简洁易懂,逻辑清晰,引用文件规范、准确。(三)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本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青海省地方标准管理办法》及GB/T1.1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进行编制,与现行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无抵触。五、主要条款的说明(一)更改了“范围”(见第1章,2010年版的第1章)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青海冬虫夏草的术语和定义、保护范围、质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青海冬虫夏草产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GB/T1.1-2020),对第1章范围中相关术语进行了修改,将第3章保护范围和第4章术语和定义的顺序进行了调整。将“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青海冬虫夏草。”修改为“本文件适用于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青海冬虫夏草产品”。,这样描述更加简单明了,符合标准制定的相关规定。(二)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引导语和文件清单(见第2章,2010年版的第2章);根据标准制定相关要求,将标准文件中参考的相关标准进行了一一列举;将《中国药典》调整到了“参考文献”处;因地标《冬虫夏草》(DB63/670-2007)已废止,故作删除处理;为了更好的保障地理标志产品青海冬虫夏草流通领域和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增加了《冬虫夏草保护采挖技术规程》(DB63/T701-2023)。(三)更改了“术语和定义”的内容(见第3章,2010年版的第4章)为突出青海冬虫夏草地理特点,参照《中国药典》2020版第一部中关于冬虫夏草的定义以及在我省分布的冬虫夏草寄主昆虫蝙蝠蛾科昆虫的种类,将“术语和定义”中关于青海冬虫夏草的定义由“是指在青海地区采挖的,由中华被毛孢侵染鳞翅目玉树蝠蛾、门源蝠蛾、斜脉蝠蛾、暗色蝠蛾、循化蝠蛾、碌曲蝠蛾、拉脊蝠蛾及贵德蝠蛾等幼虫后,发育而成的真菌子座和充满菌丝体的僵死幼虫的复合体。”修改为“是指在青海省现辖行政区域内采挖的,由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Cordycepssinensis(BerK.)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条纹蝠蛾Hepialusgannaensis、刚察无钩蝠蛾Ahamusgangcaensis、门源无钩蝠蛾Ahamusmenyuanensis、玉树钩蝠蛾Ahamusyushuensis、杂多无钩蝠蛾Ahamuszadoiensis、玛沁蝠蛾Hepialusmaqenensis、称多蝠蛾Hepialuschinduensis、贵德蝠蛾Hepialusguidera、拉脊蝠蛾Hepialuslagii、碌曲蝠蛾Hepialusluquensisi、久治丽蝠蛾Magnificusjiuzhiensis、治多丽蝠蛾Magnificuszhiduoensis、暗色拟蝠蛾Parahepialusnebulosus、虫草钩蝠蛾Thitarodesarmoricanus、斜脉钩蝠蛾Thitarodesoblifurcus、循化钩蝠蛾Thitarodesxunhuaensis)幼虫上的子座和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四)更改了“保护范围”的内容(见第4章,2010年版的第3章)将2010年版中“保护范围”中“青海冬虫夏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的范围,即地理位置介于东经89°35′~103°04′,北纬31°39′~39°19′之间的青海省现辖行政区域。”修改为“青海冬虫夏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青海省现辖行政区域。”,这样修改更加简单明了,利于标准的宣贯和使用。(五)将“技术要求”更改为“质量技术要求”,并删除了“工艺过程”,更改了“采挖范围”部分内容,更改了“采挖要求”相关内容(见第5章、5.2和5.3,2010年版的第5章、5.2和5.3)为了进一步保证和控制地理标志产品青海冬虫夏草的质量,将“技术要求”更改为“质量技术要求”。冬虫夏草作为“中药材”和“初级农产品”的身份,只允许对其采挖后进行净制,不允许采用其他的方式进行加工,因此没必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工艺过程”要求,故作删除处理。由于冬虫夏草在青海省全境均有分布,2010年版5.3.1.1中对“采挖范围”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一一列举出了青海冬虫夏草分布的每一个县的名称,然而根据最新调查发现,冬虫夏草除以上地区之外也有零星分布,因此为保障地理标志产品青海冬虫夏草的全境实施全境保护,特修改为“青海冬虫夏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青海省现辖行政区域。”,简单明了,利于标准的实施。《DB63/T701-2023冬虫夏草保护采挖技术规程》是关于青海冬虫夏草保护性采挖的最新修改版本的技术规程,该规程规定了冬虫夏草的保护采挖的术语和定义、原则和要求、采挖技术、环境保护及监督等内容,对冬虫夏草的采挖活动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因此“5.3.1采挖原则”“5.3.2采挖时间”、“5.3.3采挖工具”、“5.3.4采挖方式”中相关内容应严格按照该规程执行,故作修改。对感官要求进行了修改整合,参照中国药典(2020版)一部对冬虫夏草感官相关描述,增加了虫体和子座直径的描述,对虫体和子座的要求内容进行了整合,整合之后5.4.1.1为虫体的描述“5.4.1.1虫体似蚕,表面深黄色至黄棕色,粗糙,质脆;断面略平坦,淡黄白色类白色;虫体长2.8cm~6.5cm,直径0.3~0.8cm;有环纹20个~30个;足8对,近头部3对,中部4对,尾部1对,中部4对较明显。”,5.4.1.2为子座的描述“子座为棕色细长圆柱形,长约2cm~5cm,直径约0.3cm;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细纵皱纹;质柔韧,断面类白色。”(六)更改了“理化指标”的内容,增加了项目(见5.4.2,2010年版的5.5)为了进一步保证和控制地理标志产品青海冬虫夏草的质量,按照《中国药典》2020版一部,对青海冬虫夏草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进行了限定,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的测定按照铅、镉、汞、铜测定法(通则232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其中铅不得过5mg/kg、镉不得过1mg/kg、汞不得过0.2mg/kg、铜不得过20mg/kg。基于此,对地理标志产品青海冬虫夏草中的重金属和有害元素进行了限定,其中其中铅不得过5mg/kg、镉不得过1mg/kg、汞不得过0.2mg/kg、铜不得过20mg/kg。(七)更改了“试验方法”部分内容,按照“质量要求”增加了试验方法项目(见第6章,2010年版的第6章);大肠菌群和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为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和中药材及初级农产品的主要污染病原菌,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的巨大威胁。近年来,随着物流业的不断发展,冬虫夏草的储藏期不断延长,因此相关微生物指标的检测和限定势在必行。“质量要求”中更改了“理化指标”并增加了“微生物指标”,因此按照更改和增加的相应项目。增加了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铅、镉、汞、铜的测定按照中国药典2020版通则232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进行检验;增加了“微生物指标”中“大肠菌群”和“致病菌”的检验方法,其中“大肠菌群”的测定按照GB478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进行检验,“致病菌”中的“沙门氏菌”的检验按照GB478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进行检验,“志贺氏菌”按照GB4789.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进行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按照GB4789.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进行检验。(八)更改了“型式检验”和“判定规则”的部分内容(见7.2.2、7.3,2010年版的7.2.2、7.3);由于国家机构职能调整以及增加型式检验的范围的需要,“型式检验”中将“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更改为“国家有关机构提出进行形式检验的要求时”,增加了“c) 出厂检验结果与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更加明确了型式检验的必要性。由于机构改革,将原来的“质量检验部门或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修改为“法定质量检验部门”,进一步明确了仲裁检验的相关部门。(九)将“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更改为“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并更改了内容(见第8章,2010年版的第8章);按照国家强制标准GB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相规定,对地理标志产品青海冬虫夏草的标志标签进行了限定,进一步提升了地理标志产品青海冬虫夏草的辨识度和品牌效应。将“8.4贮存”内容由原来的“通风,保持清洁、卫生,不得与潮湿有异味及易生虫的物品混放。贮存环境温度0℃-10℃,贮存环境相对湿度30%-50%。”修改为“冷冻及干燥的环境。”,这样修改更利于冬虫夏草经营者对冬虫夏草的保存环境的理解,便于标准的宣贯(十)删除了“青海冬虫夏草保护范围”(见2010年版的附录C);按照国家强制标准GB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相规定,对地理标志产品青海冬虫夏草的标志标签进行了限定,进一步提升了地理标志产品青海冬虫夏草的辨识度和品牌效应。由于将2010版第3章“保护范围”进行了修改,将原来规定的“青海冬虫夏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的范围,即地理位置介于东经89°35′~103°04′,北纬31°39′~39°19′之间的青海省现辖行政区域,见附录C。”更改为“青海省现辖行政区域。”,因此新修订版本不存在附录C,故作删除处理。(十一)增加了“参考文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相关规定,将相关参考内容作为“参考文献”处理,因此增加了“参考文献”相关内容。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标准文本的讨论,并广泛征求相关专家的意见。征求到相关意见8条,并形成了起草组讨论稿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见附件1)。2024年8月9日,由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召开专家预审会,共收集到相关意见建议条,全部采纳(见附件2)。七、贯彻实施标准的要求、措施等建议产业行业主管部门应及时开展标准的宣贯,并建议组织有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产业协会、科研机构、龙头企业等,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围绕重点工作,开展相关技术和方法标准的研究,并加强产品质量安全、过程控制等标准的宣贯和培训力度。通过标准宣传和培训,增强广大农民、企业和消费者的标准化意识,引导生产和经营者按标准组织生产、加工、销售,进一步提高我省冬虫夏草的品牌效应。《地理标志产品青海冬虫夏草》标准起草小组二○二附件1:专家意见汇总处理表(征求意见稿)标准名称地理标志产品青海冬虫夏草(DB63JH-115-2023)序号章条号修改建议提出单位处理情况11在范围中增加“分级”青海冬虫夏草协会不采纳,范围中只提及章标题内容,“分级”是章标题中的条标题25.3.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