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分类模拟题91_第1页
刑法分类模拟题91_第2页
刑法分类模拟题91_第3页
刑法分类模拟题91_第4页
刑法分类模拟题9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刑法分类模拟题91一、单项选择题1.

甲、乙、丙共谋对丁女实施奸淫,三人到丁女家楼下后,甲觉得心中害怕,就劝乙、丙放弃,乙、丙不听劝告,甲就在楼下等候,后乙、丙(江南博哥)上楼将丁女击昏,对其实施奸淫,离开时二人把丁女床头抽屉里的一万元现金拿出来均分,甲对此并不知情。对此案的认定,下列正确的选项是______A.甲、乙、丙构成强奸罪、盗窃罪的共同犯罪B.对于强奸罪而言,甲是犯罪中止,乙丙属于犯罪既遂C.根据共同犯罪中的“部分行为全部责任”原则,甲对乙丙二人的全部行为负刑事责任D.此案甲、乙、丙仅就强奸罪成立共同犯罪正确答案:D[解析]在共同正犯中,如果部分正犯中止自己的行为,但其他正犯的行为导致结果发生的,均不成立中止犯,都是犯罪既遂。共同犯罪中的“部分行为全部责任原则”是指在共同故意的前提下实施的犯罪行为。甲对于盗窃罪和乙丙并无共同故意,所以不需对盗窃罪负刑事责任,因此D项正确,ABC项错误。

2.

根据我国刑法,下列哪个命题是正确的?A.被教唆人实施了被教唆的罪的,对教唆犯从重处罚B.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教唆人单独构成独立的教唆罪,依法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对教唆犯可以免除处罚D.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正确答案:D[考点]教唆犯及其刑事责任

[解析]本题考查教唆犯责任。根据《刑法》第29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

《刑法》第103条规定:“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对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对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那么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______A.只要组织、策划、实施了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即构成既遂B.对“其他参加的”犯罪分子应认定为从犯,应根据刑法总则的规定给予从宽处罚C.对“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其他参加的”分别给予不同的刑罚规定,体现了罪刑相适应的原则D.对“其他参加的”可以只给予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不再科处主刑正确答案:B[考点]分裂国家罪[解析]分裂国家罪是行为犯,只要实施了刑法规定的行为即构成既遂,不存在预备和未遂状态。对“其他参加的”犯罪分子,该条已经明确规定了刑事处罚的幅度,不再适用刑法总则关于从犯的从宽处罚的规定。B项当选。CD两项表述是正确的。

4.

某公安局巡逻大队人员蒋某在夜间巡逻时,看见戴某从一户人家院墙里跳出来,怀疑其为小偷,即把戴某带回到巡逻大队值班室讯问。戴某不承认其有盗窃行为。蒋某便命令戴某蹲下不许站起来,直到其交代情况为止。戴某几次忍不住想站起来,都被蒋某打倒在地。最后一次戴某被打倒时其头部撞在桌角上,导致严重伤残。蒋某的行为构成:______A.刑讯逼供罪B.暴力取证罪C.非法拘禁罪D.故意伤害罪正确答案:D[考点]刑讯逼供的转化[解析]《刑法》第247条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刑法》第234条(故意伤害罪)、第232条(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暴力取证的行为对象是证人,为的是逼取证人证言。因此,蒋某的行为并不构成暴力取证罪。蒋某在刑讯逼供的过程中致戴某严重伤残,行为的性质已经发生改变,属于转化犯,构成故意伤害罪而不是构成刑讯逼供罪。因此,本题的答案是D选项。

5.

张三欠李四3000元人民币,经李四多次催讨,张三提议用其购得的(无法查证)假人民币9000元偿还,李四表示同意并收下。张三、李四的行为构成何罪?______A.张三的行为构成使用假币罪,李四的行为构成持有假币罪B.张三、李四的行为均构成持有、使用假币罪C.张三的行为构成出售假币罪,李四的行为构成购买假币罪D.张三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李四的行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正确答案:C[解析]出售、购买假币罪的认定。对张三、李四而言,涉及行为是持有、使用还是出售假币?使用通常是以假充真等额使用,而在此,既未以假充真又未等额使用,不符合使用的特征,以假币按地下行情或比率不等额抵债的行为,实质符合出售的特征;与此相对,李四的行为符合购买的特征。张三、李四二人的行为属于变相买卖假币行为。如果能认定为有出售、购买、使用假币行为之一的,对同一笔假币则排除认定为持有假币。故本题选C。

6.

关于罪数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______A.甲在车站行窃时盗得一提包,回家一看才发现提包内仅有一支手枪。因为担心被人发现,甲便将手枪藏在浴缸下。甲非法持有枪支的行为,不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B.乙抢夺他人手机,并将该手机变卖,乙的行为构成抢夺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应当数罪并罚C.丙非法行医3年多,导致1人死亡、1人身体残疾。丙的行为既是职业犯,也是结果加重犯D.丁在绑架过程中,因被害人反抗而将其杀死,对丁不应当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实行并罚正确答案:B[考点]罪数理论;不可罚的事后行为[解析]依照刑法通说,盗窃枪支罪的成立要求行为人明知是或可能是枪支而故意盗窃,对于行为人为了窃取一般财物而实际上窃取了枪支的案件,依照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只能认定为盗窃罪;如果盗窃后非法持有、私藏的,则另构成非法持有、私藏枪支罪,而不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故A正确。吸收犯是指事实上存在数个不同的行为,其一行为吸收其他行为,仅成立吸收行为一个罪名的犯罪。吸收犯具有以下特征:(1)具有数个独立的符合犯罪构成的犯罪行为。(2)数个行为必须触犯不同罪名。(3)数行为之间具有吸收关系,即前行为是后行为发展的所经阶段,后行为是前行为发展的当然结果。乙抢夺手机后变卖,其抢夺行为和变卖行为分别触犯抢夺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但由于后行为是前行为发展的当然结果,因此成立吸收犯,只应定抢夺罪一罪。故B错误。《刑法》第336条第1款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由此可见,非法行医致人死亡的行为构成了非法行医罪的结果加重犯。另外,职业犯是指犯罪构成预定将一定的犯罪作为职业或业务反复实施的犯罪。非法行医罪的成立要求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将行医作为一种业务而反复从事行医活动,属于典型的职业犯。C正确。根据《刑法》第239条的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杀害被绑某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因此,丁在绑架过程中,因被害人反抗而将其杀死,仍构成绑架罪一罪,而不数罪并罚。D正确。

7.

警察带着警犬(价值3万元)追捕逃犯甲。甲枪中只有一发子弹,认识到开枪既可能只打死警察(希望打死警察),也可能只打死警犬,但一枪同时打中二者,导致警察受伤、警犬死亡。关于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______A.如认为甲只有一个故意,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B.如认为甲有数个故意,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与故意毁坏财物罪,数罪并罚C.如甲仅打中警犬,应以故意杀人罪未遂论处D.如甲未打中任何目标,应以故意杀人罪未遂论处正确答案:B[考点]故意[解析]如果认为甲只有一个故意,就是甲在主观上认识到开枪行为的危险性,并且希望打死警察结果的发生,那么甲主观上具有故意杀人的故意,但是仅仅造成警察受伤的后果,警察死亡的结果由于甲意志以外的原因并未发生,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A的说法是正确的。如果认为甲有两个故意,即故意杀人和故意毁坏财物,由于一枪导致警察受伤、警犬死亡,所以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和故意毁坏财物罪既遂。但是即使认为甲有数个故意,甲只实施了一个行为,一行为触犯数罪名,属于想象竞合犯,应当从一重罪论处,不应数罪并罚。B的说法是错误的,当选。由于甲在主观上希望打死警察,并且着手实施了开枪行为,因此如果只打中警犬,没有导致警察死亡的结果,属于甲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应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C的说法是正确的。如果没有打中任何目标,由于甲实施行为时希望打死警察,因此具有故意杀人的故意,并且在开枪后行为已经实施完毕,没有出现希望的后果,甲仍应承担故意杀人未遂的刑事责任。因此D是正确的。

8.

孙某驾驶两轮摩托车驮载其朋友刘某(二人均喝酒过量)超速行驶时,因路上颠簸,刘某从摩托车上跌落头部着地,致颅脑损伤而当场死亡。而当时孙某对此一无所知,仍然继续驾车狂奔,直至被人发现将其截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孙某的行为并不构成犯罪B.孙某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C.孙某构成交通肇事罪与危险驾驶罪,并且存在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D.孙某仅构成交通肇事罪,不存在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正确答案:D[考点]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解析]本案中,孙某违反交通运输法规,超速行驶,并造成刘某死亡的严重后果,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存在着法条竞合,根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应认定为交通肇事罪。所以A、B是不正确的。另外,孙某虽然离开了现场,但因其主观上对刘某坠地身亡这一交通事故并不“明知”,故不宜认定其“交通肇事后逃逸”,只能认定其构成一般交通肇事罪。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明知”,是指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如果行为人“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造成交通事故而装作不知道,逃离事故现场的,仍应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孙某过量饮酒驾车的行为还构成危险驾驶罪,根据《刑法修正案(八)》增加的第133条之一第2款的规定,同时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以处罚较重的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所以D正确。

9.

关于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______A.污染环境罪的犯罪对象是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B.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构成非法狩猎罪C.骗取珍贵、濒临野生动物运输证明后,实施运输珍贵、濒临野生动物行为的,应以非法运输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论处D.未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许可,擅自出口固体废物用作原料,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物遭受重大损失,构成擅自出口固体废物罪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破坏资源保护罪中具体罪名的认定。参见《刑法》第六节破坏环境资源罪的相关规足。

10.

乙某出于勒索钱财的目的,从幼儿园将老板的儿子甲骗走,但乙某写给老板让他交钱赎人的信由于不知道确切地址无法送出,因而无法进行勒索。乙某嫌成天照管孩子吃喝太烦,就将甲带到异地以5000元卖掉。对乙某应当如何处理:______A.以绑架罪与拐卖儿童罪并罚B.以绑架罪与拐卖儿童罪的牵连犯从一重罪处断C.以拐卖儿童罪一罪处罚D.以绑架罪一罪处罚正确答案:A[考点]另起犯意[解析]本题中乙的行为符合绑架罪的构成,但由于无法达到索财的目的,于是另起犯意,将被绑架者卖掉,符合拐卖儿童罪的犯罪构成,二罪之间无牵连关系,应当并罚。

11.

下列哪项构成非法经营罪?______A.甲非法印刷并出售《易中天品三国》一书,销售量达到10万册B.乙于1998年4月18日国务院《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发布以后,仍然从事传销活动C.丙购进宣传西藏独立、民族分裂的图书100万册,在自己的连锁书店公开出售,并在西藏各地秘密批发D.丁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正确答案:D[解析]甲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构成侵犯著作权罪,故A选项错误;根据《刑法修正案(七)》,乙的行为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不再按照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故B选项错误;丙的行为构成煽动分裂国家罪,不构成非法经营罪,故C选项错误;按照《刑法修正案(七)》的规定,丁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故D选项正确。

12.

甲潜入一住宅内,想要撬开保险柜实施盗窃,但撬了许久也未打开。关于甲的犯罪形态,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盗窃罪的未遂犯B.盗窃罪的既遂犯C.盗窃罪的中止犯D.盗窃罪的预备犯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犯罪未遂的成立条件。甲已经着手实施盗窃行为,因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止。

13.

李平连为某律师事务所的主任,该律师事务所在1993年成立时为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李平连被该市某区司法局聘为该所的主任。但该所是由李平连自筹资金、自行解决办公场所、办公用品设立的,并在运作过程中,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所属的上级机关某区司法局未对该所实行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管理。李平连在1995年离任时,将自己与该所其他律师办案所得的诉讼代理费5万元(自己应得3万元)未上交,而是据为己有,则:A.李平连构成贪污罪B.李平连构成职务侵占罪C.李平连构成侵占罪D.李平连不构成犯罪正确答案:B[考点]职务侵占罪

[解析]本案中,李平连所在的律师事务所名义上虽为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但是,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上级机关某区司法局未对该所实行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管理。可以说,李平连不具备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因此不构成贪污罪。依据《刑法》第270条的规定,侵占罪的对象是保管物、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本题中涉及的诉讼代理费不属于前三者,故李平连不构成侵占罪,C选项错误。如果本案中5万元实际全部为李平连个人应得财产,则应选D。但其中有2万元非个人应得财产,应将其上交至律师事务所进行分配,此时应视其为律师事务所财产,李平连利用担任该所主任职务之便将其据为己有,构成职务侵占罪,数额为2万元。

14.

甲、乙为多年的好友。乙因工作需要到外国学习需在外国停留一年,就将自己的工行借记卡(背面写有密码)交甲保管。后甲持卡购物,将卡中2.1万元用完。乙回国后发现卡里没钱,便问甲是否用过此卡,甲否认。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侵占罪B.信用卡诈骗罪C.诈骗罪D.盗窃罪正确答案:B[解析]根据立法解释,刑法中的信用卡包括借记卡。甲的行为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甲将代为保管的他人借记卡本身据为己有,拒不归还,不构成侵占罪,因为侵占罪要求数额较大,借记卡本身价值低廉,远没有达到数额较大的要求,况且,题目中也没有告诉我们甲没有归还乙的借记卡,连侵占行为也没有,不构成侵占罪。信用卡诈骗罪和诈骗罪之间是法条竞合关系,二者竞合时,优先适用特别条文,即信用卡诈骗罪。借记卡是乙让甲保管的,不是甲盗窃的,甲不构成盗窃罪。故,B项正确。

15.

司机方某因拒绝缴纳道路通行费而与收费站工作人员郑某发生冲突,将郑某左臂打伤,经法医鉴定为轻伤。对方某的行为认定正确的是:______A.妨害公务罪B.故意伤害罪C.寻衅滋事罪D.妨害公务罪与故意伤害罪择一重罪处罚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妨害公务罪的认定。妨害公务罪表现为阻碍公务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履行职责。收费站收取公路通行费的行为,属于一种经营行为,而非执法行为。郑某的行为不属于公务行为,不符合妨害公务罪的对象要件,该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16.

下列关于我国刑法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我国现行刑法从1979年开始生效B.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8年12月通过的《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是我国刑法典的修正案C.截至2015年,我国共有9个刑法修正案D.我国法院和检察院对刑法有进行司法解释的权力正确答案:C[考点]刑法的体系[解析]我国现行刑法典是从1997年10月1日开始生效的,现行刑法典是对1979年刑法典和有关单行刑事法进行修订后形成的,因此选项A错误。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8年12月通过的《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是我国通过的一个单行刑法,也是目前唯一一部单行刑法,而不是修正案,因此选项B错误。在我国只有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才具有对刑法进行司法解释的权力,因此选项D错误。我国现在有9个刑法修正案,因此C项是正确的。

17.

下列关于假释的说法,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对于因杀人、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当他们被减刑后,如果剩余刑期低于10年有期徒刑,也不可以假释B.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的,应当撤销假释,按照先并后减的方法实行数罪并罚C.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遵守了各种相关规定,没有再犯新罪,也没有发现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假释考验期满,剩余刑罚就不再执行D.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1/2以上,如果符合假释条件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高级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正确答案:A[解析]A选项容易出错的问题在于对《刑法修正案(八)》修订后的《刑法》第81条第2款的理解,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指的是原判刑罚状况,不因行刑过程中的减刑等而改变。

B选项错误在于在假释考验期间犯新罪的应当撤销假释并按照《刑法》第71条的规定并罚,不是先并后减的原则,而是先减后并的原则,因为犯新罪之前已经执行了部分刑罚,属于在刑罚执行期间又犯新罪。

C选项错在最后一句,应为“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

D选项的错误在于如果特殊情况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但应经最高人民法院的核准,而不是经高级人民法院核准(《刑法》第81条第1款)。

本题选A。

18.

某甲系某首饰店售货员,某乙为顾客。某乙来到某甲所在柜台,要求某甲取出一款钻石项链(价值10000元)供自己观看,某甲同意并将某乙指示项链递给某乙,某乙趁某甲招呼其他顾客之时,取出事先准备的、外形与其手中项链样式类似的赝品(价值100元),进行调包,之后将假的项链交给某甲,离开商店。那么某乙的行为构成:______A.侵占罪B.盗窃罪C.诈骗罪D.抢夺罪正确答案:B[考点]侵占罪;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解析]上述几项罪名均属于侵犯财产罪,相互之间都具有较多的类似之处,但这四个罪名也分别有其不同于其他三者的核心特征。侵占罪要求犯罪对象是行为人合法保管的财物或者遗忘物、埋藏物,盗窃罪要求秘密窃取他人占有的财物,诈骗罪要求相对人陷入错误认识实施交付行为,也即转移占有,抢夺罪要求有公然的夺取行为。在本案中,行为人调包之前是否占有真实的项链是对其行为定性的关键。若认为此时某乙并不享有合法的占有权,则其调包的行为就可能成立抢夺或者盗窃,如果认为某乙当时已经合法的占有该项链,则调包的行为可能成立诈骗或者侵占。根据商业交易的惯例,某乙比较、鉴别首饰并非对首饰的使用,所以法律没有必要赋予财物的非所有人某乙一种占有权,某乙接过项链,占有仍保留在某甲处。因此就可以排除某乙调包行为构成诈骗罪和侵占罪的可能性。另外某乙实施调包行为是在售货员某甲不知情的情形下进行的,这也是“调包”的应有之义。所以不能认为该调包行为是一种“公然”的“夺取”行为,而只能被认定为一种“秘密”的“窃取”行为。所以本案中某乙的行为构成了盗窃罪。答案是B。

19.

以下行为不属于想象竞合犯的是:______A.甲从背后向仇人蒋某开了一枪,结果导致蒋某死亡,蒋某怀里的孩子重伤B.乙在将杨某强奸后,怕杨某控告,将杨某杀死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丙擅自向境外人员韩某出卖属于国家秘密的国家档案D.丁出于不缴纳税款的目的,对正在执行税收工作任务的税务人员沈某实施暴力致其重伤正确答案:B[考点]想象竞合犯[解析]关于A选项。想象竞合犯,是指行为人实施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罪名的情况。甲是一个行为触犯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两个罪名的想象竞合犯,但只定故意杀人罪一罪。所以A选项不选。关于B选项。乙在将杨某强奸后,怕杨某控告,将杨某杀死,其实施的是两个行为,应成立数罪。所以B选项当选。关于C选项。丙是一个行为触犯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和擅自出卖国有档案罪两个罪名的想象竞合犯。所以C选项不选。关于D选项。丁是抗税一行为触犯抗税罪和故意伤害罪两个罪名的想象竞合犯,但只定故意伤害罪一罪。所以D选项不选。

20.

甲盗窃了一批珍贵的古董文物,为避免罪行暴露被抓,他将文物藏在自己的私密地窖内十年之久。多年之后,甲见文物被盗风波已经渐渐平息,遂将文物拿出,为方便携带和销赃,甲将部分文物砸碎。对甲盗窃珍贵文物行为和砸碎珍贵文物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砸碎文物的行为被盗窃文物的行为所吸收,只定一个盗窃罪B.盗窃文物的行为和砸碎文物的行为,应分别定盗窃罪和故意损毁文物罪,实行数罪并罚C.相对于盗窃文物来说,砸碎文物是不可罚的事后行为D.甲盗窃珍贵文物后将珍贵文物放在地窖中十年之久,属于继续犯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罪数的认定问题。甲砸碎国家珍贵文物的行为侵犯了新的法益。

21.

区别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关键是:______A.犯罪目的不同B.犯罪故意内容不同C.打击的部位不同D.使用的手段或方法不同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故意杀人与故意伤害的主要区别在于犯罪故意的内容不同。故意伤害罪的故意只有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内容,而没有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他人死亡是由于过失所致;故意杀人罪则具有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仅造成他人伤害而没有造成他人死亡的,则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

22.

张某的邻居王某是当地首富,张某生意失败,想捞笔钱财,就绑架了王某的儿子小王。对于张某的行为,正确的说法是:______A.若张某拿到赎金后,立即释放人质,携款逃走,则张某的行为构成绑架罪,应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B.若张某在绑架过程中,为了防止小王反抗,将其杀死,则对张某应定故意杀人罪和绑架罪,数罪并罚C.若张某在拿到赎金之后,为了杀人灭口,将小王杀死,则只对张某定绑架罪D.若张某绑架小王后,因惧怕王某已报警而没有索要赎金,而是直接将小王卖给人贩子,则对张某应以拐卖儿童罪定罪处罚正确答案:C[考点]绑架罪[解析]《刑法》第239条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在A选项的假设中,张某的行为情节较轻,因此对张某应处5至10年有期徒刑,故A选项错误;绑架中为了防止反抗而杀人,只定绑架罪,加重处罚,故B选项错误;绑架后杀人灭口,只定绑架罪,加重处罚,故C选项正确;绑架后又拐卖小王的,同时构成绑架罪的既遂和拐卖儿童罪,应数罪并罚,故D选项错误。

23.

李某是某侦查机关的工作人员。某日李某在追踪犯罪嫌疑人程某的途中,意外碰到正在被通缉的自己的同学罗某,罗某求李某看在同学情面上放过他,李某答应并引开同行的其他侦查人员。则李某的行为:______A.构成窝藏罪B.构成徇私枉法罪C.构成滥用职权罪D.构成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正确答案:D[考点]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解析]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是指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等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其客观方面表现为上述主体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或者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窝藏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的行为。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三种行为方式:(1)提供隐藏处所;(2)提供财物,资助或协助犯罪人逃匿;(3)提供其他便利条件帮助逃匿。两个罪名之间存在特别法和一般法的法条竞合关系,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对犯罪主体有严格要求,是特别法,窝藏罪是一般法。在同时构成两罪时应当适用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在本案中,李某作为一名侦查人员,抓捕通缉犯是他的职责,因此应认定其行为构成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另外滥用职权罪的成立要求造成重大损失,徇私枉法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在本案中均可得到排除。因此应当选D。

24.

关于共犯,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医生张三意图杀死患者李四,将毒药交给不知情的护士王五,王五将毒药注射到李四的体内,导致李四死亡。张三、王五不构成共犯B.张三与李四共谋共同杀王五,但届时李四因为腹泻而没有前往犯罪地点,由张三一人杀死王五。张三、李四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但张三是故意杀人既遂,李四是故意杀人预备C.张三邀请李四一起教训王五,李四以为张三只是希望伤害王五,实际上张三按藏杀李四之心。张三和李四共同对王五实施暴力,导致王五死亡。由于张三和李四二人故意内容不同,不成立共犯D.张三、李四趁商店失火之机,不谋而合地同时到失火地点窃取商品,离开商店时,两人在门外相遇,心照不宣,相视一笑,各自离去,张三、李四构成盗窃罪的共犯正确答案:A[解析]间接正犯是指利用不具有犯罪主体资格的人或者不发生共犯关系的第三人来实行犯罪。A项,张三构成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正犯。《刑法》第25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B项,张三、李四成立共犯,一人既遂,全部既遂,张三故意杀人既遂,李四也随之既遂。部分犯罪共同说(又称作“重合限度内共同犯罪”)认为二人以上虽然共同实施了不同的犯罪,但若这些不同犯罪之间具有重合的性质时,则在重合限度内成立共同犯罪。

实行过限,即超出共同故意范围之外的犯罪行为,这部分过限行为不属于共犯范畴。共犯人超过共同故意又犯其他罪的,对其他罪只能由实行该种犯罪行为的人独自负责,其他共犯人对此不负刑事责任,这就是实行过限理论。C项,张三、李四在故意伤害罪的范围内成立共犯;D项,张三、李四为同时犯,相互之间没有意思联络,不成立共犯。

25.

关于交通肇事罪与危险驾驶罪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甲驾驶偷来的轿车,在公路上违章行驶,导致2人死亡,4人重伤。甲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与盗窃罪,应从一重罪处罚B.甲驾驶一辆运输车,在路口交通指示灯黄灯开始闪烁时,快速驶过,将一个突然冲出来的小孩碾压致死,甲因害怕逃离现场。甲构成交通肇事罪C.甲醉酒后,不顾朋友劝阻,驾车至人多的市中心区,横冲直撞导致1人死亡,数人轻伤。甲构成危险驾驶罪、交通肇事罪,应数罪并罚D.甲驾驶机动车在道路上与其他车辆追逐竞驶。甲的行为必然构成危险驾驶罪正确答案:B[考点]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解析]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A项中,甲是在盗窃他人的机动车后,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交通事故,构成交通肇事罪与盗窃罪,应当以交通肇事罪与盗窃罪实行并罚。故A项错误,不当选。交通肇事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论处:(1)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5)严重超载驾驶的;(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则B项中,甲因负主要责任,成立交通肇事罪,B项正确,当选。根据《刑法》第133条之一第3款的规定,危险驾驶行为同时构成交通肇事罪或者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不实行数罪并罚。行为人明知酒后驾车违法、醉酒驾车会危害公共安全,却无视法律醉酒驾车,并在肇事后继续驾车冲撞,造成重大伤亡的,说明行为人主观上对持续发生的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对此类醉酒驾车造成重大伤亡的,应依法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故C项错误,不当选。《刑法》第133条之一第1款的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1)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2)醉酒驾驶机动车的;(3)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4)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因此D选项错误,不当选。

26.

某甲为一国有上市公司的总经理,其朋友某乙对其钱财垂涎已久,一日趁某甲家人疏忽之际,将其不满3周岁的幼儿偷走,然后向某甲勒索现金50万元。某甲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人员遂追捕某乙。某乙见勒索朱成,将幼儿杀害。对于某乙该如何处理?______A.按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二罪论处,数罪并罚B.按故意杀人罪论处C.按绑架罪论处D.按拐卖儿童罪的结果加重犯论处正确答案:C[解析]依据《刑法》第239条第3款绑架罪的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视为绑架的一种特殊形式以绑架论处。结果加重犯,亦称加重结果犯,是指法律规定的一个犯罪行为(基本犯罪),由于发生了严重结果而加重其法定刑的情况。杀害被绑架人是绑架罪的一个加重结果。

27.

甲(15岁)见妇女乙边走路边打手机,趁其不备夺取乙的手机就跑,乙发现后起身追赶并将甲抓住,甲捡起一块砖头将乙头砸破,经鉴定为重伤,甲的行为:______A.构成抢劫罪B.构成抢夺罪C.不构成犯罪D.构成故意伤害罪正确答案:D[考点]抢夺罪的认定[解析]根据《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盗窃、诈骗、抢夺他人财物,为窝藏财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或者故意杀人的,应当分别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应当依照《刑法》第269条转化抢劫的规定定罪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

28.

甲与乙是邻居,因生活上的纠纷发生口角,甲情绪很激动,声称不让乙好活,并立刻去小卖部买了一把水果刀。乙担心甲会加害自己,便在甲回来的路上打伤甲,导致甲手臂和腿骨骨折,一个多月没法行走。对乙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正当防卫B.假想防卫C.防卫过当D.故意伤害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乙根本没有面临正在发生的侵害,因此是故意伤害。

29.

湖南重工有限公司,通过向湖南衡阳农村商业银行出具虚假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财务报表,谎报资产总额、销售收入等数据,虚构贷款用途,骗取银行贷款1000万。该单位的行为构成:______A.骗取贷款罪B.诈骗罪C.伪造公文罪D.合同诈骗罪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骗取贷款罪的具体认定。根据《刑法》第175条之一之规定,题中行为完全符合骗取贷款的构成要件。

30.

依据《刑法》规定,以下哪一行为成立犯罪既遂?______A.甲对富二代孙某实施了诈骗行为,但孙某觉得甲的骗局太幼稚了,懒得与他纠缠,就给了他5000元,然后甲离开现场B.乙想强奸自己的邻居王某,就趁夜晚悄悄摸到王某床上,而王某一直对乙有意思,所以没有任何反抗,而乙并不知道,只以为王某睡熟了C.丙盗得蒋某1万元,后良心发现而将钱送回D.丁15周岁,看完香港枪战片后要试自己的胆量,就拿着铁棍在昏暗的小路上拦路抢劫路过的戊,结果被戊夺过棍子一顿乱打,后戊觉得他可怜就扔给他100元钱正确答案:C[解析]诈骗罪是行为人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因而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损的行为。孙某处分财物并不是陷入错误认识,所以不构成诈骗罪的既遂,选项A错误。乙的行为并没有违背王某的意志,所以不属于既遂,选项B错误。丙盗得1万元,其行为已经既遂,事后将赃物送回的行为并不影响对其行为的认定,选项C正确。戊给丁钱与丁的抢劫行为并没有因果关系,所以不属于犯罪既遂,选项D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1.

关于共同犯罪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甲为了杀乙,故意唆使乙杀丙,同时将乙要杀丙的事实告知丙,让丙做好防卫的准备。乙在杀丙时,被丙将其杀死。甲与丙不构成共同犯罪,甲属于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正犯B.甲为报复乙举枪(自制火药枪)欲将其家价值数万的屏风击碎,但是不知乙正坐在屏风后,而整个情景被丙看得清楚,丙持枪亦欲杀害乙。在甲因火药受潮无法完成射击时,丙便将自己的枪借给甲,甲开枪后,屏风被毁,乙被打死。甲丙成立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共同犯罪C.甲在公交车站扒窃乙的钱包后,被乙发现一边追赶一边喊抓小偷,甲的朋友丙骑摩托车路过将甲带离逃脱。甲丙成立盗窃罪的共同犯罪,属于承继的共犯D.甲抢劫乙的挎包,向乙的肚子猛踹一脚,乙仍紧抓挎包不放,甲的朋友丙路过参与进来帮助甲也向乙的肚子猛踹一脚,使得挎包得手,乙倒地因脾脏破裂死亡,但是无法证明是谁踹的。甲丙成立抢劫罪的共同犯罪,但仅甲对乙死亡结果负责,丙对乙的死亡结果不负责正确答案:ABD[考点]间接正犯与承继共犯[解析]A项当选,利用他人的正当行为,如利用他人的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行为实现犯罪,为间接正犯;B项当选,甲丙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共同犯罪,同时,丙是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正犯,最终的结论是丙以故意杀人罪论处,甲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论处;C项不当选,甲已经盗窃既遂,不成立承继共犯,丙另行构成窝藏罪;D项当选,甲对乙死亡负责,丙不负责。注意:即使甲未踹乙,仅丙踹乙致死,甲也与丙共同对乙亡承担罪责。

2.

关于对象错误,下列选项是正确的是?______A.甲举枪射击乙,但因为没有瞄准而击中了乙身边的丙,导致丙死亡B.丙打算将含有毒药的巧克力寄给王某,但因写错地址而寄给了汪某,汪某吃后死亡。C.甲本欲杀乙,黑夜里看到一个人走过来,误以为是乙,即开枪射击,对方倒地后发现是丙D.甲本欲电话诈骗乙,但拨错了号码,对接听电话的丙实施了诈骗,骗取丙大量财物正确答案:CD[解析]打击错误又称方法错误,是指行为人在实施实行行为时,由于行为本身的误差,导致行为人所欲攻击的对象与实际受害的对象不一致。

A项,甲举枪射击乙,但因为没有瞄准而击中了乙身边的丙,导致丙死亡。

B项,丙打算将含有毒药的巧克力寄给王某,但因写错地址而寄给了汪某,汪某吃后死亡。

这两个选项都是打击错误。打击错误最明显的特征在于,实行行为本身出现了差误。无论是A项中的“没有瞄准”还是B项中的“写错地址导致邮错地方”,都是实行行为本身出现了问题。

而对象错误则不同。对象错误是指行为人在实施实行行为时,误将甲对象当作乙对象加以侵害。

C项,甲本欲杀乙,黑夜里看到一个人走过来,误以为是乙,即开枪射击,对方倒地后发现是丙。即甲误将丙当作乙予以杀害。

D项,甲本欲电话诈骗乙,但拨错了号码,对接听电话的丙实施了诈骗,骗取丙大量财物。

这两个例子都是对象错误。对象错误最明显的特征在于:实行行为本身并不存在误差,而是由于行为人主观认识出现了错误。C项中,在行为当时,甲的枪法本身并没有问题,瞄得很准,但甲在主观上认错了人,误将丙当成了乙。这就是对象错误。D项中,拨电话号码本身不属于实行行为,而是预备行为,我们在判断属于何种类型时,针对的是实行行为。对于打电话诈骗而言,只有电话接通后,才进入诈骗的实行阶段,用语言诈骗的行为才属于实行行为。D项中,甲显然并不知道自己拨错了号码,进而误将接电话的丙当成了乙进行诈骗,同样属于主观上认错了人,所以也属于对象错误。

一定要注意,B项和D项是不同的,B项中由于写错了地址,进而必然导致邮错地方。而就采用邮寄毒药的方式杀人而言,一般认为,投递即为着手,所以,投递后实行行为本身出现了差错,属于打击错误。而D项中,拨电话号码属于预备行为,只有电话接通后,才进入实行阶段,电话接通后,如果误将丙当成乙,一定是对象错误,不可能是打击错误。

3.

下列关于犯罪主观方面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甲某因被辞退意欲报复原单位,遂明知建筑物内有人值班仍放火,致值班人乙死亡。甲某对于损毁财物持直接故意心态,对人员被烧死持间接故意心态B.甲意图杀死乙,其得知某日乙将罪单位值班室值班,即放火将值班室烧毁,结果将顶替乙值班的丙烧死。甲队丙的死持间接故意心态C.甲是捕猎高手,捕获的猛兽养在家中,某日出门忘记了锁门,其邻居来家中被猛兽咬成重伤。对甲应定过失致人重伤罪D.甲偷取输油管道内的油放回家中缸内,不料此缸漏油流了一地。其母半夜起床用火柴点灯,引起大火,母亲被烧死。则甲构成盗窃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正确答案:AC[解析]本题考查犯罪主观方面。犯罪故意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主要有:(1)从认识因素上看,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必然发生或可能发生;而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2)从意志因素上看,直接故意是希望即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有观点认为,明知结果的必然发生而持放任态度时,也应属于间接故意。我们认为不存在行为人认识到结果必然发生而加以放任的情况,因为放任是对危害社会的结果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其前提是危害结果存在发生与不发生这两种可能性时,只有如此,行为人才可能存在后果发生也可以不发生也可以的心理态度。(3)特定结果发生与否,对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不同。直接故意,其行为性质和结果性质是同一的,其结果也是特定的,危害结果发生与否,不影响定罪,而是在以结果为既遂要件的犯罪里是区分既遂与未遂的标志。间接故意,特定的结果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结果发生与否都不违背其意志,当仅有行为而无结果时,尚不能认定构成此种犯罪。本题中,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B项中甲是发生了对象认识错误,但其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选项C、D考查犯罪过失,C项甲应当预见可能发生危害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应认定为过失致人重伤罪,D项甲对其母亲被烧死的结果无法预见,所以并不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4.

下列哪些情况可以认定为单位犯罪,但是只能处罚自然人?______A.某有限责任公司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并实施虚假破产的方法逃债B.某市工商局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将50多万元的国有资产分给本单位职工C.某砖瓦厂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并长期采用殴打手段强迫职工劳动,并且不发工资D.某企业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并由电工具体实施,窃取电力公司价值60万元的电力正确答案:AB[解析]《刑法修订案(八)》对强迫职工劳动罪进行了修正,改为强迫劳动罪,此罪既能由单位构成,也能由自然人构成;并且,在单位构成此罪时,采用双罚制,因此选项C不正确。我国刑法没有规定单位能够成为盗窃罪的犯罪主体,因此,此罪只能由自然人构成,答案D不正确。虚假破产罪、私分国有资产罪是只处罚直接责任人的单位犯罪,因此本题答案是AB。

5.

依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以下关于走私罪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______A.在走私罪中,只有走私珍稀植物、珍稀植物制品罪和走私淫秽物品,未直接设定死刑B.与走私罪犯通谋,为其提供运输、保管、邮寄或者其他方便的,以走私罪的共犯论处C.武装掩护走私的,按照走私物品涉及的相关罪名从重处罚D.在走私货物、物品的过程中,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按照走私物品涉及的相关罪名从重处罚正确答案:CD[解析]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取消的死刑的罪名包括:走私文物罪,走私贵重金属罪,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四个罪名。A选项正确。根据《刑法》第156条的规定,与走私罪犯通谋,为其提供贷款、资金、账号、发票、证明,或者为其提供运输、保管、邮寄或者其他方便,以走私罪的共犯论处。因而,B选项中的说法是正确的。根据《刑法》第157条的规定,武装掩护走私的,依照本法第151条第1款规定从重处罚。因而,C选项中的说法是错误的。根据《刑法》第157条第2款的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以走私罪和本法第277条规定的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罪,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而不是按照走私物品涉及的相关罪名从重处罚。因而,D选项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6.

刘某实施盗窃犯罪后,分管公安工作的副县长姜某滥用职权,让侦办此案的警察黄某想办法使刘某无罪。黄某明知刘某有罪,但为徇私情,采取毁灭证据的手段使刘某未受追诉。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因姜某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姜某是滥用职权罪的实行犯B.因姜某居于领导地位,故姜某是徇私枉法罪的间接正犯C.因姜某实施了两个实行行为,故应实行数罪并罚D.黄某的行为同时触犯徇私枉法罪与帮助毁灭证据罪、滥用职权罪,但因只有一个行为,应以徇私枉法罪论处正确答案:AD[解析]A项,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姜某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指使下级对明知是有罪的人,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属于滥用职权罪的实行犯。A项正确。

B项,徇私枉法罪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所以,要构成徇私枉法罪的正犯,包括间接正犯,行为人必须具有司法工作人员的身份。姜某虽然是分管公安工作的副县长,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但其不是司法工作人员,故不能构成徇私枉法罪的间接正犯,在本案中,其属于徇私枉法罪的教唆犯。B项错误。

C项,本案中,姜某只有一个行为,而不是两个行为,不能数罪并罚。C项错误。

D项,本案中,黄某作为警察,属于司法工作人员,黄某明知姜某有罪,但为徇私情,采取毁灭证据的手段使姜某未受追诉。其行为既构成徇私枉法罪,又构成滥用职权罪,还构成帮助毁灭证据罪。其中徇私枉法罪和滥用职权罪属于法条竞合关系,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二者竞合时,应按特别罪名徇私枉法罪论处。徇私枉法罪和帮助毁灭证据罪属于想象竞合关系,应从一重罪论处,二者相比,徇私枉法罪比较重,故最终对黄某应以徇私枉法罪论处。D项正确。

本题答案为AD。

7.

下列哪些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A.丙与丁通奸多年,某日,丙要丁杀死其夫,丁不同意。丙毒打丁,并砸毁其家中物品,扬言如果丁2日内不能杀死其夫,就要丁自杀,丁因不忍心杀夫而自杀身亡B.某男与某女相约自杀,欺骗某女先自杀后,该男逃走C.乙强奸某女,引起某女自杀D.甲在实施抢劫之后,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