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分类模拟题61_第1页
刑法分类模拟题61_第2页
刑法分类模拟题61_第3页
刑法分类模拟题61_第4页
刑法分类模拟题6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刑法分类模拟题61(一)单项选择题1.

关于刑事管辖权,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______A.甲在国外教唆陈某到中国境内实施绑架行为,中国司法机关对甲的教唆犯(江南博哥)罪有刑事管辖权B.隶属于中国某边境城市旅游公司的长途汽车在从中国进入E国境内之后,因争抢座位,F国的汤姆一怒之下杀死了G国的杰瑞。对汤姆的杀人行为不适用中国刑法C.中国法院适用普遍管辖原则对劫持航空器的丙行使管辖权时,定罪量刑的依据是中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D.外国人丁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国公民犯罪的,即使按照中国刑法的规定,该罪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也可能不适用中国刑法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属地管辖原则的遍在说,对于共同犯罪,只要部分犯罪人的部分犯罪发生在中国,中国刑法就有全案管辖权。甲教唆陈某到中国实施绑架,符合这一原则,中国刑法有管辖权。发生在他国境内,犯罪人与受害人都与我国无关的普通刑事案件,中国刑法不享有刑事管辖权。虽然乘坐中国的汽车,但与航空器、船只不同,地面交通工具的“国籍”不影响管辖权。所以中国刑法对汤姆的杀人行为没有管辖权。根据普遍管辖原则,中国在承担国际义务的范围内对国际条约规定的犯罪实施管辖。丙劫持航空器属于普遍管辖的范围,定罪量刑的依据是中国刑法。D项,根据保护管辖原则,对发生在国外的外国人侵害中国人或者中国国家利益的犯罪行为,按照中国刑法的规定,该罪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中国刑法。“可以”的用词意味着也可以不适用中国刑法。

2.

下列哪一行为不属于过失犯罪?______A.甲没有驾照,却在马路上驾驶汽车,行至一拐弯处时,因为缺乏驾车技能,而没有避免事故的发生B.乙持有驾照,但他在酒后驾车,行至一拐弯处时,因为无力控制汽车而发生事故C.丙持有驾照,在驾驶面包车时,让其6岁的儿子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行至某超市门口时,丙停车进入购物,但没有熄灭发动机,6岁的男孩便驾驶面包车前行。行人发现后大叫,丙急忙从超市跑出试图拦住汽车,但是由于车速过快,导致一行人死亡D.猎人丁在深山中打猎,误把守林员当成猎物,导致其中枪身亡正确答案:D[解析]A项这种情况,不能以行为人没有能力避免结果为由否认过失犯罪的成立;因为行为人在没有驾驶执照的情况下驾驶汽车本身就具有危险性,而且行为人完全可以不驾驶汽车,也不应当驾驶汽车,事实上只要他不驾驶汽车就不会发生事故,所以主观上存在过失。B项中,由于行为人在极度疲劳时或者酒后驾驶汽车本身就具有危险性,故不能以事后无力控制汽车为由而否认其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责任。C项中的丙在离结果发生的时刻确实不可能避免结果的发生,但他在购物时不熄灭发动机的行为就具有过失,而且该行为在当时的具体环境下具有危险性,因而也不能以丙当时没有能力避免事故为由而否认其过失责任。D项中丁完全不可能预料到其射击目标是人,因此属于意外事件。

3.

黎某于2010年8月、9月间,先后在某市“靓丽发廊”、“浪波发廊”,要求发廊小姐为他全身按摩。按摩后,黎某出示其伪造的假“公安工作证”,冒充警察,借口发廊搞色情按摩,要处以罚款。黎某以此为手段,骗得“靓丽发廊”经营者的人民币共4000元。但在“浪波发廊”要求罚款时,该店老板赵某以罚款太多为由,拒不交钱,于是黎某对赵某拳打脚踢,称不交钱就打断她的腿,然后强行从发廊的钱柜里拿走人民币3000元。对于黎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招摇撞骗罪、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和抢劫罪,数罪并罚B.诈骗罪和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择一重罪论处,然后与抢劫罪并罚C.招摇撞骗罪和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数罪并罚D.招摇撞骗罪和抢劫罪,数罪并罚正确答案:D[解析]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的规定,招摇撞骗罪,是指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行为。招摇撞骗罪的显著特点是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而且原则上不包括骗取数额巨大财物的行为,这是与诈骗罪的区别。本案中,黎某冒充警察骗取他人财物,但数额并非巨大,其行为已构成招摇撞骗罪,而且伪造公安人员工作证的行为也构成了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但是,黎某伪造国家机关证件是为了用于招摇撞骗,这两个行为之间存在牵连关系,按照牵连犯的处罚原则,应择一重罪论处,即以招摇撞骗罪论处。此外,黎某以暴力、胁迫手段取得“浪波发廊”的财物,还构成了《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的抢劫罪,应与前罪实行数罪并罚。因此本题正确答案应为D选项。

4.

关于犯罪形态,下列哪一说法是有错误的?______A.误将健身药当做毒药投入他人食物(该药品周围没有毒药)的,不成立犯罪B.同一行为既可能是某一犯罪的预备行为,也可能是其他犯罪的实行行为C.产生犯意后又主动放弃该犯意的,成立犯罪中止,但既遂后不可能成立犯罪中止D.由于所有的过失犯罪都要求发生实害结果,所以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未完成形态正确答案:C[解析]由于误将健身药当作毒药投入他人食物,不具有社会危害性,故该行为不是犯罪行为,不成立犯罪,选项A说法正确。

同一行为既有可能是某一犯罪的预备行为,也有可能是其他犯罪的实行行为,如为了实施故意杀人行为而购买枪支、弹药的行为,这是故意杀人的预备行为,也是非法买卖枪支、弹药罪的实行行为,选项B说法正确。

产生犯意后又主动放弃该犯意,还未实行犯罪行为,不构成犯罪,也就不存在犯罪中止的问题,选项C说法错误。

犯罪形态只能存在于故意犯罪中。过失犯罪没有未完成形态是因为过失犯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行为人不可能预先打算造成什么结果,如果预先打算了,就不是过失犯罪了。当然,过失犯罪也没有完成形态。过失犯罪只有成立与否的问题。选项D说法正确。

5.

下列关于罪数形态的认定,哪一选项是错误的?______A.甲为了杀死乙,瞄准了在人群中的乙,开枪后,致使乙死亡以及路人丙重伤。甲的行为属于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想象竞合犯B.甲为了抗拒警察乙的抓捕,对乙实施暴力致使乙受轻伤,甲的行为属于妨害公务罪与故意伤害罪的想象竞合犯C.甲盗窃乙的手枪后,将手枪藏在自己的床下。甲的行为属于盗窃枪支罪与非法持有枪支罪的想象竞合犯D.甲于2010年6月对乙实施了暴力行为,2011年6月再次对乙实施了暴力行为。甲的行为构成连续犯正确答案:C[解析]想象竞合犯,也称想象的数罪、观念的竞合、一行为数罪,是指一行为触犯了数个罪名的情况。想象竞合犯具有两个基本特征:(1)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行为。(2)一个行为必须触犯数个罪名。A项中,甲开一枪而致一人死亡,一人重伤,一个开枪行为同时触犯了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故A项说法正确,不当选。对正在依法执行公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暴力使之受轻伤的,同时触犯了妨害公务罪与故意伤害罪。故B项说法正确,不当选。C选项中,甲的行为应成立吸收犯。吸收犯是指事实上存在数个不同的行为,其中一行为吸收其他行为,仅成立吸收行为一个罪名的犯罪。行为人盗窃枪支后,私藏在家里,私藏枪支的行为被盗窃枪支的行为所吸收,仅成立盗窃枪支罪。故C项说法错误,当选。连续犯,是指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性质相同的数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D选项中,甲连续对乙实施故意伤害的行为,则甲成立连续犯。因此D项说法正确,不当选。

6.

下列甲的哪种行为应当以包庇罪定罪处罚?______A.甲明知乙是犯罪分子,仍为其作假证明帮助逃避刑事追究的B.鉴定人甲在刑事诉讼中对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鉴定帮助逃避刑事追究的C.甲收买证人丙,指使丙向司法机关作伪证以帮助丁逃避刑事追究的D.辩护人甲指使证人乙作伪证以帮助其委托人逃避刑事追究的正确答案:A[解析]关于A选项。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包庇罪的包庇行为应作狭义的理解,仅限于作假证明包庇的。本题中,甲明知乙是犯罪分子,仍为其作假证明帮助逃避刑事追究的,构成包庇罪。因此,A选项正确。关于B选项。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本题中,鉴定人甲在刑事诉讼中对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鉴定帮助逃避刑事追究的行为,构成伪证罪。因此,B选项错误。关于C选项。妨害作证罪,是指采用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行为。本题中,甲收买证人丙,指使丙向司法机关作伪证以帮助丁逃避刑事追究的行为,构成妨害作证罪。因此,C选项错误。关于D选项。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行为。本题中,辩护人甲指使证人乙作伪证以帮助其委托人逃避刑事追究的行为,构成辩护人妨害作证罪。因此,D选项错误。

7.

赵某是某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其好友陈某因资金短缺,向赵某借款周转。赵某擅自决定,以企业名义将500万元借贷给陈某,并约定利息归赵某所有。但陈某因决策失误,生意失败,半年后仍未归还,潜逃。对于赵某的行为,应如何认定?______A.高利转贷罪B.挪用公款罪C.违法发放贷款罪D.挪用资金罪正确答案:D[解析]挪用公款罪的主体为国家工作人员,而赵某不属于该范围,因此不构成该罪。因此B选项错误。挪用资金罪是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的行为。其行为方式与挪用公款罪基本相同。因此本题中,赵某的行为构成挪用资金罪。D选项正确。违法发放贷款罪中的犯罪主体是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赵某不符合。高利转贷罪中转贷的资金是套取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赵某贷给陈某的资金是本公司的资金,而不是套取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因此,不成立高利转贷罪。因此A、C选项错误,本题应选D选项。

8.

关于共同犯罪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______A.甲、乙共谋杀害在博物馆工作的丙,并同时举枪向丙射击,甲击中了青铜兽,其属于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乙没有击中任何目标。甲、乙成立故意杀人未遂的共犯,甲的行为另触犯了过失损毁珍贵文物罪,属于想象竞合犯B.甲教唆乙杀死隐藏在草丛中的丙,乙开枪射击,但由于乙射术不精,实际上只是打死了丙饲养的马(价值7万元)。甲、乙成立故意杀人未遂的共犯,甲是教唆犯,乙是实行犯,甲、乙打死丙饲养的马的行为不成立犯罪C.甲教唆乙走私普通货物、物品,乙误解了甲教唆的内容,走私了淫秽物品。按照部分犯罪共同说,甲、乙两人成立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共犯,甲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乙构成走私淫秽物品罪D.甲以为乙已满14周岁,便指使乙实施故意杀人行为,事实上乙不到13周岁,并实施了杀人行为。根据刑法原理,在主客观相统一的范围内,甲成立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正犯而非教唆犯正确答案:D[解析]选项A:甲、乙在故意杀害丙的范围内成立共犯。甲对击中珍贵文物所持的是过失心态,因此构成过失损毁珍贵文物罪。由于甲只有一个行为,因此属于想象竞合。对甲应以故意杀人罪的未遂和过失损毁珍贵文物罪择一重罪处罚。选项B:甲、乙共谋杀害丙,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犯。乙对杀死马所持心态为过失,而过失毁坏普通财物的行为并不构成犯罪。所以,选项B正确。请注意:我国刑法规定了过失损毁珍贵文物罪,但没有规定过失损毁普通财物罪。选项C:在各行为人具有共同故意的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甲教唆乙走私普通货物、物品,因此甲、乙只能在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范围内成立共犯,乙单独成立走私淫秽物品罪。选项D:甲主观上认为乙已满14周岁,即甲主观上具有教唆的故意。因此,甲成立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

9.

关于教唆犯,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______A.甲教唆乙拦路抢劫。乙拦住丙进行抢劫时,反而被丙制服。甲成立教唆犯B.甲乙想去丙家借钱。乙说:“如果她不给钱,我们可以抢劫。”甲说:“别瞎整。”乙成立教唆犯,应追究刑事责任C.甲教唆乙抢夺他人手机,乙在抢夺得手后,为抗拒抓捕将追赶来的被害人打成重伤。甲对乙的抢夺行为构成教唆D.甲为了骗取保险金,教唆十四周岁的乙放火焚烧房屋,应当从重处罚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唆犯的刑事责任。选项A,甲的教唆行为已经引起了乙的抢劫行为,乙实施抢劫行为反被制服,属于教唆未遂。甲、乙均需承担抢劫未遂的刑事责任。选项B,乙的教唆行为没有引起甲的抢劫行为,甚至没有引起甲的犯意。此时不能追究甲的刑事责任,当然更不能追究乙的刑事责任。因此说法错误。选项C,甲构成抢夺罪的教唆既遂。乙构成转化型抢劫罪。甲与乙之间在抢夺罪的范围内构成共同犯罪。根据《刑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所以选项D说法正确。

10.

张某、王某两人在某日以商谈生意为名将某商人唐某从其工厂诱骗到郊区的一个空房内,将唐某的双手铐在铁栏杆上,强迫唐某答应亲笔写下“立即支付15万元货款给客户张某”字据,并盖上自己的印章。随后,张王二人持该字据从唐某企业的财务室领走15万元。则张王二人的行为构成何罪?______A.抢劫罪B.绑架罪C.敲诈勒索罪D.非法拘禁罪与诈骗罪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的关键在于区别抢劫罪和绑架罪。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七)持枪抢劫的;(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另第二百三十九条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前款罪,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抢劫罪的暴力手段也有可能是绑架等控制他人人身自由的方法。二者的区别在于:一是取财是否具有当场性;二是取财的对象是否为被害人本人。抢劫罪是行为人当场从被害人处劫取财物,而绑架罪表现为行为人向被绑架者的亲属或者利害关系人发出威胁,勒索赎金或者提出其他非法要求。本题中,张、王二人有当场采取暴力的行为,且其取得财物的依据是被害人亲手写下“请立即支取15万元货款交给客户张某”的字据,这张纸条对于支付款项的财务室而言是合法凭证,换言之,只要有这样的字据,就等于可以合法支取相应钱款。因此,本题应认定为抢劫罪而不是绑架罪。故A选项正确。

11.

卫某因婚外恋产生杀害妻子李某之念。某日晨,卫某在给李某炸油饼时投放了可以致死的“毒鼠强”。卫某为防止其6岁的儿子吃饼中毒,将其子送到幼儿园,并嘱咐其子等他来接。不料李某当日提前下班后将其子接回,并与其子一起吃油饼。卫某得知后,赶忙回到家中,其妻、子已中毒身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______A.卫某对其妻、子的死亡具有直接故意B.卫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间接故意C.卫某对其子的死亡具有过失D.卫某对其子的死亡属于意外事件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在意志因素方面,在间接故意的情况下,行为人对后果的发生是放任的、无所谓的态度,是不反对的、容忍的;而过于自信对结果的发生是反对的,不希望结果发生,但由于过于自信,没有想到结果真的会发生。对于行为对危害结果不希望发生并凭借了一定的避免条件和措施,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方面比如自恃自己驾车技术好,客观方面就是在行动上采取了一些措施等。这是两者最明显的区别。

案例中,首先,卫某主观上认识到其下毒行为会杀害自己的妻子,并希望这一结果发生,并且实施了足以杀死其妻子的行为,“追求妻子死亡的结果”,由此可见,对于其妻子的死亡卫某有直接故意的主观心态。其次,行为人在故意犯罪过程中,若其放任另一个相近的结果,则通常认为其对这个结果是间接故意。但是如果有证据表明行为人主观上的确排斥这一伴随结果的发生,并采取了一定的防范措施,就可认定其对于这一伴随结果发生的主观心态不是间接故意,而是过于自信过失。

12.

下列哪项构成非法经营罪?______A.甲非法印刷并出售《易中天品三国》一书,销售量达到10万册B.乙于1998年4月18日国务院《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发布以后,仍然从事传销活动C.丙购进宣传西藏独立、民族分裂的图书100万册,在自己的连锁书店公开出售,并在西藏各地秘密批发D.丁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正确答案:D[解析]甲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构成侵犯著作权罪,故A选项错误;根据《刑法修正案(七)》,乙的行为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不再按照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故B选项错误;丙的行为构成煽动分裂国家罪,不构成非法经营罪,故C选项错误;按照《刑法修正案(七)》的规定,丁的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故D选项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1.

甲欲杀乙,便向乙开枪,但开枪的结果是将乙和丙都打死。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______A.根据具体符合说,甲对乙成立故意杀人既遂,对丙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B.根据法定符合说,甲对乙与丙均成立故意杀人既遂C.不管是根据具体符合说,还是根据法定符合说,甲对乙与丙均成立故意杀人既遂D.不管是根据具体符合说,还是根据法定符合说,甲对乙成立故意杀人既遂,对丙成立过失致人死死罪正确答案:CD[解析]根据刑法理论,行为人主观上对事实的认识错误分为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和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认识的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虽然不一致,但没有超出同一犯罪构成的范围,即行为人只是在某个犯罪构成的范围内发生了对事实的认识错误,因而也被称为同一犯罪构成内的错误。对于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分为具体的符合说和法定的符合说的争论。前者认为,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具体地相一致时,才成立故意的既遂犯;后者认为,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只要在犯罪构成范围内是一致的,就成立故意的既遂犯。本题中,甲欲杀乙,却将乙、丙全部打死,此时,根据具体的符合说,甲只是对乙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对于丙,因为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没有具体地相一致,所以甲对丙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但是根据法定符合说,甲将乙打死和将丙打死在同一犯罪构成的范围之内,均成立故意杀人罪的既遂。本题不正确的说法是C、D选项,故正确答案是C、D。

2.

下列哪些情形应采用法条竞合适用原则中的重法优于轻法的原则处理?______A.李某为某物流公司的经理,为了骗取保险金,指使他人烧毁自己公司的仓库,骗取3000万元的保险金B.司机赵某酒后驾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使2人死亡C.邱某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到处行骗,骗取价值200万元的财物D.张某明知某女为军人的妻子,仍然与其长期非法同居正确答案:AC[解析]A项中,依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李某的行为同时符合保险诈骗罪以及合同诈骗罪的规定,属于法条竞合的情况,由于保险诈骗罪的最高法定刑为15年有期徒刑,而合同诈骗罪则为无期徒刑,因此如果按照保险诈骗罪定罪处罚,则会违反罪刑相当原则,因此应对李某的行为适用重法优于轻法的原则,按照合同诈骗罪定罪处罚。A项正确。B项中,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赵某的行为同时符合过失致人死亡罪和交通肇事罪的规定,属于法条竞合的情况,应适用特别条款优于普通条款的原则,按照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C项中,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和第二百七十九条规定,邱某的行为符合诈骗罪和招摇撞骗罪的规定,属于法条竞合的情况,由于邱某骗取的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如果适用招摇撞骗罪的处罚规定,将会违反罪刑相当原则,因而,应适用重法优于轻法的原则,按照诈骗罪定罪处罚。因此C项正确。D项中,依据《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和第二百五十九条的规定,张某的行为同时符合重婚罪和破坏军婚罪的规定,属于法条竞合的情况,应适用特别条款优于普通条款的原则,按照破坏军婚罪定罪处罚。

3.

下列哪些情形依法须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______A.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死刑复核案件B.犯罪分子没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但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案件C.因有特殊情况,可以不受实际执行刑期的限制决定假释的案件D.追诉时效经过20年以后,仍有必要追诉的案件正确答案:ABC[解析]《刑法》第四十八条第二款规定,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因此,A项正确。

第六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因此,B项正确。

第八十一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因此,C项正确。

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据此,D项不是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而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综上,本题正确答案是A、B、C。

4.

关于盗窃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甲有驾照,某日见路边停着一辆奥迪车,车门开着,钥匙在上面,甲见四周无人,便进去启动汽车,一路开到中关村某地,将车扔到一边,坐地铁回家B.乙在国家公务员考试前窃取准备考试的另一同学的辅导书、历年真题、光盘等,在考试后将所有物品归还给该同学C.丙为了取得商品对价,躲过超市的摄像头监控拿出数码相机等商品后假装退货D.丁(男性)有收集女士内衣的癖好,在多家高档内衣店窃取各种内衣达数十件正确答案:ABCD[解析]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非法占有目的由“排除意思”与“利用意思”构成。以下情形应认定为具有排除意思:(1)行为人虽然只有一时使用的意思,但没有返还的意思,相反,具有在使用后毁弃、放置的意思而窃取财产,由于具有持续性地侵害他人对财物的利用可能性的意思,应认定为具有排除意思,故A项成立盗窃罪。(2)行为人具有返还的意思,但具有侵害相当程度的利用可能性的意思时,由于存在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肯定排除意思的存在,故B项成立盗窃罪。(3)行为人具有返还的意思,而且对被害人的利用可能性的侵害相对轻微,但具有消耗财物中的价值意思时,由于对作为所有权内容的利益造成了重大侵害,应肯定存在排除意思,因此C项成立盗窃罪。利用意思,指遵从财物可能具有的用法进行利用处分的意思。注意利用意思不限于遵从财物的经济用途进行利用、处分的意思。因此D项丁的行为成立盗窃罪。

5.

关于盗窃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盗窃伪造的货币的行为,不成立盗窃罪B.盗窃伪造的国家机关印章的行为,不成立盗窃国家机关印章罪C.盗窃伪造的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不适用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关于“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规定D.盗窃企业违规制造的枪支的行为,不成立盗窃枪支罪正确答案:BC[解析]在刑法上,伪造的货币也是普通财物,和枪支、国有档案并不相同。因此,盗窃伪造的货币的,构成盗窃罪。注意:即使行为人不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盗窃的,也构成盗窃罪。而且根据法定符合说,这种行为是盗窃既遂。盗窃国家机关印章罪侵犯的是国家机关对印章的管理权,会使国家机关的印章处于失控状态。而盗窃伪造的国家机关印章的行为,并不能使真实的国家机关印章处于失控状态,因此不构成盗窃国家机关印章罪。《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关于“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定盗窃罪”的规定是为了保护信用卡持有人的财产权益。盗窃伪造的信用卡并不会损害伪造的信用卡的持有人的财产权益,因此不构成盗窃罪。如果其仅有盗窃行为,不构成犯罪。如果其盗窃伪造的信用卡又使用的,应当按照“使用伪造的信用卡”定罪,罪名为信用卡诈骗罪。盗窃企业违规制造的枪支的行为也是盗窃枪支。因为无论是怎样制造的枪支,都是枪支。违规制造的枪支是指依法被指定、确定的枪支制造企业违反枪支制造规定制造的枪支,例如以非法销售为目的,制造的无号、重号、假号的枪支。

6.

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______A.犯绑架罪,但因为具有减轻处罚情节,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的,也可能适用缓刑B.被撤销缓刑而执行刑罚的罪犯,即使其有期徒刑执行超过原判刑罚的1/2,也不得假释C.被判处无期徒刑的,执行13年后,符合假释条件的,可以假释,其假释考验期限为13年D.因故意杀人被判处死缓并被限制减刑的,之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如有重大立功表现,应当减刑,并且减刑后的实际执行期限不得少于13年正确答案:BCD[解析]选项A:《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刑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绑架犯并不属于禁止适用缓刑的范围。故选项A说法正确。

选项B:《刑法》第八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被撤销缓刑而执行刑罚的罪犯,并不在禁止之列。如果其有期徒刑的实际执行期间超过了原判刑罚的二分之一,可以假释。故选项B错误。

选项C:被判处无期徒刑的,执行13年后,符合假释条件的,可以假释,其假释考验期限为10年。故选项C错误。

选项D:根据《刑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因故意杀人被判处死缓并被限制减刑,之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即使有重大立功表现,应当减刑,其减刑后实际执行的期限也不得少于25年。故选项D错误。

7.

史某是某市财政局副局长,为了帮助其儿子开办饭店,史某挪用财政局公款2万元作为饭店的启动资金,2个月后饭店赢利,史某收回2万元启动资金并使之归还财政局。紧接着,史某又挪用了一笔优抚款项6000元,用做个人使用。对于史某的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A.史某挪用款项的行为均不构成犯罪B.史某挪用优抚款物的行为,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C.史某挪用2万元作为饭店启动资金的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D.史某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但不构成挪用公款罪正确答案:ABD[解析]《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史某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其挪用2万元公款作为饭店资金的行为和挪用优抚款物的行为都构成挪用公款罪,所以只有C项说法正确。这里要注意,挪用公款罪和挪用特定款物罪的区别在于目的和用途不同。挪用公款罪以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为目的,即挪作私用,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目的是将特定款物挪作他用。本题史某的行为是将优抚款项挪作私用,应以挪用公款罪定罪,而且要从重处罚。

因此A、B、D选项说法错误,当选。

8.

下列有关妇女、儿童犯罪的认定,不正确的是______。A.宁某因家庭贫困,无法继续生活,无奈将自己9岁的儿子送给有钱人收养并取得5万元,宁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B.邱某假意与乙商量,通过出卖乙给他人做妻子为名来骗取他人财物,乙同意,并约定三日后,邱某将乙救出。但邱某实际上打算将乙出卖,得到交付的财物后就自行逃跑了。邱某的行为不构成拐卖妇女罪C.申某从人贩子处买了一个女子,将其关了一个月后,觉得该女子不是很漂亮就放走该女子,其可以不承担刑事责任D.仇某收买了一名女子后,将其囚禁在木屋中将其奸淫并暴力殴打致身体残疾,后觉得该女子日夜啼哭甚为烦心,于是将其出卖给乙,对仇某应以拐卖妇女罪、故意伤害罪并罚正确答案:ABC[解析]出卖不满14周岁的亲生子女的,换取其身价的,成立拐卖儿童罪,因此A选项说法错误,当选。以出卖为目的实施拐卖等行为的,构成拐卖妇女儿童罪。在被拐卖人同意的情况下,可以阻却行为的违法性。但B选项中,行为人是蒙骗被拐卖人,不成立被害人的有效承诺,因此甲构成拐卖妇女罪,B选项说法错误,当选。行为人收买妇女后,对其实施了非法拘禁、侮辱、伤害、强奸行为后,放走该女子,在这种情况下也被认为是不阻碍其返回原居住地。但刑法仅仅是对收买的行为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对于非法拘禁、强奸等其他行为仍然要追究刑事责任。因此C选项说法错误,当选。收买妇女后,又将被收买的妇女出卖的,成立拐卖妇女罪。但需要注意的是,拐卖妇女罪可以包容强奸、非法拘禁等行为,但不能包容故意伤害行为,因此D选项情形应以拐卖妇女罪与故意伤害罪并罚,D选项说法正确,不当选。

9.

下列行为人的行为不构成受贿罪的有______。A.公安局局长甲为请托人王某谋取非法利益后,根据甲的要求,王某为甲的情妇购买了一辆宝马轿车,甲的情妇知道后欣然接受。甲的情妇的行为B.国土资源局局长乙的妻子要求乙为自己的老同学周某谋取非法利益后,收受周某5万元。乙的妻子的行为C.税务局局长丙收受请托人程某的财物后,及时向单位组织部门上交。丙的行为D.财政局局长丁退休后,给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继任财政局局长曹某打招呼,要求把请托人梁某安排到财政局工作,但没有收受梁某的财物。丁某的行为正确答案:BCD[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七条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授意请托人以本意见所列形式,将有关财物给予特定关系人的,以受贿论处。特定关系人与国家工作人员通谋,共同实施前款行为的,对特定关系人以受贿罪的共犯论处。故A选项中甲和其情妇构成受贿的共犯。第九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请托人财物后及时退还或者上交的,不是受贿,故C选项中丙的行为不构成受贿罪。根据《刑法修正案(七)》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或者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或者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近亲属以及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利用该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原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实施前款行为的,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B选项中乙的妻子通过乙的行为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了他人的财物,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D选项中,丁虽然利用影响力为他人谋取了利益,但是没有收受他人的财物,故不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也不构成受贿罪。本题正确答案为B、C、D。

10.

下列所列选项中哪些行为属于犯罪未遂?______A.某甲潜入本单位财务室正在撬保险柜,忽听门外有人走动,以为被发现,跳窗逃走B.某乙用猎枪瞄准正在骑马的周某,欲将其打死,枪响后即逃走,结果将马打死,周某负轻伤C.某丙煽动群众抗拒国家法律的实施,被群众送到公安机关D.某丁在旅馆内偷得同室李某的存物牌,欲冒领李某所存物品,后遇李某正寻找存物牌,丁恐事情败露遂说自己刚刚拣到一个存物牌,随即从口袋中取出交给李某正确答案:AB[解析]某甲正在着手实施盗窃,以为被发现、无法完成犯罪而放弃的,属于“欲达目的而不能”的情况,构成盗窃未遂。某乙开枪杀人,由于枪法不准而未能如愿,也属于被迫停止的形态,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某丙煽动群众抗拒法律实施,如果是煽动暴力抗法,则构成煽动群众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此罪属于行为犯,只要行为进行到一定程度就构成既遂。某丁意欲实施诈骗罪,但是由于害怕事情败露而放弃,由于这种害怕的事项只是具有可能性而不是必然的、紧迫的,所以可以认定某丁的放弃是自愿的,应该成立犯罪中止(预备阶段)。

11.

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______A.甲盗窃乙的一本存折后,假冒乙的名义从银行取出存折中的5万元存款。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与诈骗罪B.甲盗窃了乙的200克海洛因,因本人不吸毒,就将海洛因转卖给丙。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和贩卖毒品罪C.甲盗窃了博物馆的一件国家珍贵文物,以20万元的价格转卖给乙。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和倒卖文物罪D.甲盗窃了乙的一块名表,以2万元的价格转卖给丙,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和销售赃物罪正确答案:AD[解析]选项A中,根据目前中国《刑法》对财产犯罪中“财物”的理解,盗窃存折,如果是可以即时兑现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定盗窃罪。行为人实现存折里财产性利益的行为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如果盗窃的存折不能即时兑现,则以欺骗的方式实现存折里财产性利益的行为属于三角诈骗,定诈骗罪。同时前面的盗窃行为被诈骗罪吸收,不具有单独评价的意义。选项B中,盗窃毒品属于盗窃违禁品,构成盗窃罪;盗窃后又贩卖的,侵犯社会公众的健康利益,应当成立新的贩卖毒品罪。选项C中,盗窃珍贵文物构成盗窃罪,又贩卖的,侵犯文物管理秩序,成立倒卖文物罪。选项D中,盗窃手表构成盗窃罪,又销赃的,仍然是对财产权的侵犯,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不能成立销售赃物罪。

12.

中学生孙某(15岁)经常受其同班同学项某的欺负,孙某想报复项某,出200元钱请高年级的同学蒋某(17岁)“教训教训”项某。蒋某在一天晚上下晚自习后将项某半路拦住,痛打项某一顿,致项某肋骨骨折,经医院鉴定为轻伤。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______A.孙某为从犯,蒋某为主犯B.孙某为教唆犯,蒋某为实行犯C.孙某与蒋某二人构成共同犯罪D.孙某不负刑事责任正确答案:ABC[解析]《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孙某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对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选项D正确。《刑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孙某对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所以孙某与蒋某不构成共同犯罪,更不可能划分为主、从犯与教唆犯、实行犯,选项A、B、C说法错误,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B、C。

13.

对下列与合同诈骗罪相关的案例的判断,哪些说法是错误的?______A.甲冒用某大公司的名义和乙公司签订合同后,按照合同约定全部履行了合同。甲构成合同诈骗罪B.丙用伪造的票据作担保,骗得某公司货物3万元后逃匿。丙构成票据诈骗罪C.丁向自己的叔叔借款2万元,谎称3个月后还钱。但丁在借钱时根本就没打算还钱。为了让叔叔“放心”,丁还和叔叔签订了借款协议。丁构成合同诈骗罪D.戊得知自己的朋友张某(一般公民)有大量存款,便产生占有意图。戊找到张某,声称自己有一笔绝对赚钱的生意,回报率极高。于是戊与张某签订了借款50万元的书面合同,随后张某交付50万元给戊,戊随后逃匿。戊的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正确答案:ABCD[解析]合同诈骗罪具有两个特征:(1)具有非法占有目的;(2)发生在经济活动中,通常指生产、经营活动中。

选项A:甲虽然冒用了某大公司的名义,但他按照合同约定全部履行了合同,这说明他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因此不构成合同诈骗罪。请注意,要构成诈骗类犯罪,一定要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选项B:丙用伪造的票据作担保,构成合同诈骗罪。使用伪造的票据作为支付手段的才构成票据诈骗罪。

选项C:丁虽然和叔叔签订了协议,但这个协议不是经济生活中的合同,而是日常生活中的合同,因此不构成合同诈骗罪。丁构成普通诈骗罪。

选项D:戊对张某的存款有非法占有意图,该合同不是生产、经营中的合同,所以戊构成诈骗罪,不构成合同诈骗罪。

14.

甲某得知乙某家十分有钱。一日深夜,甲某翻窗进入乙某家欲窃取贵重财物,但翻箱倒柜后未发现任何有价值的财物,遂欲返回。突然,甲某发现正在卧室熟睡的乙某不足一岁的儿子,于是将乙某的儿子抱走。第二天,甲某以交换乙某的儿子为条件,打电话给乙某让其筹集10万元后放于某公园的亭子里。甲某的行为构成______。A.盗窃罪B.敲诈勒索罪C.绑架罪D.盗窃罪(未遂)与绑架罪数罪并罚正确答案:ACD[解析]甲某出于盗窃的目的潜入乙某家中,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发现财物,属于盗窃罪未遂,而其将婴儿盗走,以此向乙某勒索赎金,构成绑架罪,这两个犯罪出于不同的主观意图,应当独立成罪,数罪并罚。

15.

刘某基于杀害潘某的意思将潘某勒昏,误以为其已死亡,为毁灭证据而将潘某扔下悬崖。事后查明,潘某不是被勒死而是从悬崖坠落致死。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______A.刘某在本案中存在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B.刘某在本案中存在打击错误C.刘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罪D.刘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正确答案:AD[解析]事前的故意,是指行为人误认为第一个行为已经造成结果,出于其他目的实施第二个行为,实际上是第二个行为才导致预期的结果的情况。通常认为,在这种场合,第一个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未中断,即仍应肯定第一个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且现实所发生的结果与行为人意欲实现的结果完全一致,故应以故意犯罪既遂论处。本案中,刘某基于杀人故意,实施杀人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16.

以下哪些情形属于“入户抢劫”?______A.甲为劫取王某财物,向其毛遂自荐做家政清洁工,经王某同意后进入其卧室将其打昏,并在劫取财物后逃离B.乙受雇于私营企业主胡某,平时居住于胡某家中。后因不满胡某克扣工资乙闯入其卧室并将刀架在胡某脖子上,以将其杀死相威胁向其索取钱款C.丙因赌博欠了很多钱,故趁同学午睡时闯入学生宿舍盗取钱款,并在被同学刘某发现后用匕首将其刺伤D.丁趁夜晚闯入私人家庭旅馆老板顾某作办公、值班之用的房间后,将顾某捆绑,逼其喝下先准备好的安眠药后,劫取钱款正确答案:AD[解析]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入户抢劫是指为实施抢劫行为而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进行抢劫的行为。具体言之,成立入户抢劫,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要件:一是“户”的范围。“户”即住所,应具有为供他人家庭生活和与外界相对隔离两个方面的特征,其中,前者为功能特征,后者为场所特征。办公场所、集体宿舍、旅店宾馆、临时工棚等一般情况下不应认定为“户”,只有在特定情况下确实具有上述两个特征的,才可以认定为“户”。二是“入户”目的的非法性。“入户”必须具有进入他人住所的非法侵入性,即进入他人住所须以实施抢劫等犯罪为目的。抢劫行为虽然发生在户内,但行为人不以实施抢劫等非法侵害为目的进入他人住所,而是临时起意实施抢劫的,不属于入户抢劫。三是暴力或者暴力胁迫行为必须发生在户内。入户实施盗窃被发现,行为人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如果暴力或者暴力胁迫行为发生在户内,可以认定为入户抢劫;如果发生在户外,则不能认定为入户抢劫。依照上述标准,A和D情形下可以认定为“入户抢劫”,但B和C情形下则不能。

17.

钱某欠张某5万元长期不还。张某不得已将钱某捆绑在自己的空房内,并以拷打等暴力手段逼迫钱某还钱,但钱某仍然拒绝履行债务,并极力反抗。张某对钱某骂道:“我把你的手脚捆起来,看你还敢不敢乱动。”随即,将被害人塞入麻袋,捆住其手脚,然后将其扔到墙脚处。第二天早上,张某发现,由于误将钱某脖子当作腿部加以捆绑,导致被害人窒息死亡。对张某的处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A.绑架罪,属于绑架导致被害人死亡,应当判处死刑B.成立非法拘禁罪C.由于存在事实认识错误,应当成立故意杀人罪D.属于非法拘禁,使用暴力导致被害人死亡的情形,成立故意杀人罪正确答案:ACD[解析]《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第一、二、三款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根据以上规定可以得知A、C选项说法错误,应入选。张某致钱某死亡是根据非法拘禁罪定罪量刑还是根据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的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量刑,根据案情,张某致钱某死亡是出于过失,是误将钱某脖子当做腿部加以捆绑造成的,所以应以非法拘禁罪定罪量刑。因此,B选项说法正确,D选项说法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C、D。

18.

关于教唆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A.甲欲杀死乙,将投了毒的咖啡让公司同事丙拿给乙,丙实际上已经偷偷看到了投毒过程,知道咖啡有毒,但仍然将咖啡拿给了乙,并造成了乙的死亡。甲构成故意杀人罪的间接正犯,而非教唆犯B.甲教唆乙抢夺路人财物,乙在实施抢夺过程中遭到被害人的阻挡,便使用暴力抢劫了财物。虽然乙实施了抢劫犯罪,但甲应在抢夺罪的限度内承担刑事责任,而不属于教唆未遂C.甲为刑满释放人员,好逸恶劳,教唆乙去实施盗窃,并将如何撬门压锁等“技术”传授给乙,乙并未实施盗窃行为,则甲不构成犯罪D.甲教唆未成年人乙吸食毒品,但乙并未吸食,则甲不构成犯罪正确答案:ACD[解析]A项涉及狭义的共犯与间接正犯的区分,即被利用者起初具有工具性质,但后来知道了真相,甲是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因为间接正犯的成立要求利用者支配犯罪事实,但在此场合,丙已知情,故甲不符合间接正犯的条件;由于间接正犯的故意符合教唆犯的故意,故对甲的行为以杀人的教唆犯论处。故A项说法错误。

对于教唆犯,应当依照他所教唆的罪定罪。如果被教唆的人对被教唆的罪产生误解,实施了其他罪,或在犯罪时超出了被教唆之罪的范围,教唆犯只对自己所教唆的犯罪承担责任。故B项说法正确,且不属于教唆未遂。《刑法》第二百九十五条规定:“传授犯罪方法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C项中甲的行为已经构成了传授犯罪方法罪,虽然乙并未实施盗窃行为,并不影响甲该罪的成立。故C项说法错误。依据《刑法》第三百五十三条第一款和第三款的规定,D项中甲的行为构成了教唆他人吸食毒品罪,且应从重处罚。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C、D。

19.

丙是乙的妻子。乙上班后,甲前往丙家欺骗丙说:“我是乙的新任秘书,乙上班时好像忘了带提包,让我来取。”丙信以为真,甲从丙手中得到提包(提包中财物价值5000元)后逃走。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______A.盗窃罪的直接正犯B.诈骗罪的间接正犯C.盗窃罪的间接正犯D.诈骗罪的直接正犯正确答案:ABC[解析]诈骗罪(《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案中,甲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欺骗的方式骗取丙数额较大的钱财成立诈骗罪的直接正犯。因此,A、B、C项说法错误。

20.

甲雇凶手乙杀丙,言明不要造成其他后果。乙几次杀丙均未成功,后来采取爆炸方法,对丙的住宅(周边没有其他人与物)进行爆炸,结果丙的妻子丁被炸死,但丙安然无恙。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______A.甲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B.甲与乙构成共同犯罪C.乙对丙成立故意杀人未遂,对丁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D.乙对丙成立爆炸罪,对丁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正确答案:ACD[解析]甲雇乙杀丙,甲、乙构成“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杀人”,因此构成共同犯罪,B的说法正确,不应选。同时,题干中说乙对丙的住宅进行爆炸,但是该住宅的周边没有其他人与物,因此,该爆炸行为不会危害到公共安全,因此,不以爆炸罪论处,应该属于以爆炸的方式进行杀人的行为,因此,依然认定为故意杀人罪,而不能认定为爆炸罪。因此,D项说法错误,应选。乙本想杀害丙,结果把丙的妻子丁杀死,属于具体事实错误中的对象错误,因丙对象与丁对象体现相同的法益,行为人认识内容与客观事实仍然属于同一犯罪构成的情况,因此,乙无论结果是把丙杀死了还是把丁杀死了,都成立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又因甲、乙是共犯,因此,一人既遂全体既遂,所以,甲、乙都成立故意杀人罪的既遂,A、C项的说法错误,应选。

(三)不定项选择题

李某找到孙某为他开汽车运送一批假烟到邻县去卖,但在运输过程中被工商所查获。工商所依法将假烟和运送假烟的汽车扣押,并罚款1000元,责令于该月15日交清。李某拒绝罚款,与孙某合议将被扣押的汽车偷回。当晚12时许,李某携带斧头等工具与孙某潜进工商所大院内,将大门锁砍断,欲驾驶汽车冲出院外,但就在其要打开车门一刹那,值班的工商所工作人员许某大声喝住,从值班室赶出来,拦住李某。李某抓起斧头将许某砍伤,与孙某驾驶汽车离去。为了逃脱追捕,孙某将车速调至最大,结果正好金某和赵某路过,赵某为了躲避迎面飞驰而来的汽车将另一人冯某撞倒,导致小腿骨折。而金某被汽车撞倒在地。孙某欲下车看看,李某拦住他说:“别管了,逃命要紧!”金某因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后得知金某是李某的仇人,李某早就在预谋如何杀掉金某。根据以上事实,回答下列问题。1.

关于李某和孙某在工商所内的行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______。A.李某和孙某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B.李某和孙某构成抢劫罪的共同犯罪C.李某构成盗窃罪和故意伤害罪,数罪并罚D.孙某对李某砍伤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正确答案:ACD[解析]根据《刑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者运输中的私人财产,以公共财产论。因此,李某偷回或抢回原本属于自己所有的但被国家机关依法扣押的财物,实际上侵害了公共财产权,构成盗窃罪,但在盗窃过程中,对许某实施了暴力,转化为抢劫罪。因此李某的行为成立抢劫罪,孙某作为共犯,也应以抢劫罪处理。

2.

关于撞倒金某的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A.孙某构成交通肇事罪B.李某不构成交通肇事罪C.李某构成故意杀人罪D.孙某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正确答案:BCD[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罪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第二款的规定,李某是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虽然李某事先有杀害金某的预谋,但并没有故意以交通肇事的方法去杀害金某,因此李某不构成故意杀人罪,孙某自然也不能成为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3.

赵某撞倒冯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评价?______A.属于正当防卫B.属于紧急避险C.不需负刑事责任D.需要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正确答案:BC[解析]紧急避险是两种法益之间的冲突,一般来说,生命法益重于身体法益,身体法益重于财产法益。本案中,赵某若不进行避险极有可能像金某一样被车撞死,而其避险的结果是造成冯某的身体伤害。此外,进行法益衡量时,还要考虑到危险的紧迫性与重大性、危险源的具体情况、损害行为的程度等。综合本案的情况,对于赵某不应按紧急避险过当处理,赵某对此不负刑事责任。

4.

若李某把这批数额巨大的假烟销售到邻省,找肖某帮忙寻找买主,答应肖某按所卖香烟数额提成,并将一部分货物存放在肖某家。李某在卖假烟的过程中被公安机关查获,在审讯时,李某交代肖某家中还藏有一部分假烟。公安机关根据李某的交代,从肖某家中将假烟搜出。李某的这种行为属于______。A.自首B.立功C.坦白D.报案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第六条的规定,结合本案,李某和肖某的行为构成销售伪劣商品罪的共同犯罪,因此,李某揭发同案犯的行为不属于自首,也不属于立功,而是坦白,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甲系某国有公司经理。生意人乙见甲掌管巨额资金,就以小恩小惠拉拢甲。后乙以做生意需要资金为由,劝诱甲出借公款,并与甲共同策划了挪用的方式,还送给甲好处费5万元。甲未经公司董事会决定就将100万元资金借给乙。乙得到巨款以后,告知银行职员丙该款的真实来源,丙为乙提供资金账户,乙随时提款用于贩卖毒品。在甲的催促下,一年后,乙归还30万元,后来就拒绝和甲见面。甲见追回剩余70万元无望,就携带乙归还的30万元潜逃。甲半年内将30万元挥霍一空,走投无路后向司法机关投案,并交代了借公款给乙、接受乙贿赂和携款潜逃的事实,并提供线索协助司法机关将乙捉拿归案。乙归案后主动交代了行贿行为和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贩卖毒品的犯罪事实。请回答下列问题。5.

关于甲的犯罪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甲将公款挪用给乙使用的行为属于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B.甲不知道乙将公款用于犯罪活动,所以甲、乙不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C.甲携带30万元公款潜逃的行为构成贪污罪D.对甲的行为应以挪用公款罪、受贿罪、贪污罪实行并罚正确答案:ACD[解析]甲出于帮助乙做生意的目的而挪用公款,与乙构成挪用公款罪。出题者认为甲的这一行为属于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的挪用公款罪(但是挪用公款罪的三种用途的认定,原则上应根据客观的使用性质来判断,同时考虑行为人的主观认识。笔者认为本案中甲应该属于挪用公款超过3个月不还的情况)。甲收受乙的好处费,为乙谋取利益,构成受贿罪。乙指使甲挪用公款,两人成立挪用公款罪的共犯,即使两人在公款的非法用途上没有一致的犯意联络,但是对于超过3个月不还的最低构罪标准却是一致的。甲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的司法解释的规定,按照贪污罪处理。

甲的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和贪污罪,实行数罪并罚。

6.

关于乙的犯罪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乙的行为属于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B.乙与甲不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C.乙归还30万元公款的行为导致甲犯贪污罪,故乙成立贪污罪的帮助犯D.对乙的行为应以挪用公款罪、行贿罪、贩卖毒品罪实行并罚正确答案:AD[解析]乙指使他人挪用公款贩卖毒品,属于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其与甲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乙为了获取挪用的公款而给付国家工作人员财物的,构成行贿罪。乙归还挪用的30万元公款并不是甲贪污公款的直接原因,甲的行为是甲自由意志的独立结果。乙并没有参与甲的贪污行为,所以不是甲贪污罪的共犯。乙贩卖毒品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根据司法解释,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构成其他犯罪的,数罪并罚。

乙构成挪用公款罪、行贿罪、贩卖毒品罪,数罪并罚。

7.

关于甲投案以及乙归案后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甲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迫投案,不应认定为自首B.甲提供线索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