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拔高练习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拔高练习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拔高练习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拔高练习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拔高练习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对集体农庄只下达-项指标,即各种农产品采购量,其他指标都由集体农庄自行决定;实行统一的国家收购制,并固定收购任务(一定五年不变),对于超计划(或超过前五年平均交售水平)交售给予50%的加价奖励。这些措施A.开始改变集体所有制经济形式 B.推动了苏联市场化经济改革C.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经济规律 D.缩小了苏联与美国的经济差距2.1972年5月美苏条约规定:双方陆基洲际导弹冻结在1972年7月1日水平上,苏联1618枚,美国1054枚。苏联数量优势得益于(

)A.斯大林的工业化建设B.赫鲁晓夫“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C.勃列日涅夫改革D.戈尔巴乔夫“加速发展战略”3.如图为《1954—1963年苏联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统计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A.扩大玉米种植解决了粮食短缺 B.赫鲁晓夫重视农作物结构调整C.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增加 D.苏联农业落后的面貌得到转变4.赫鲁晓夫上台之初对农业问题的基本评价是:“我国的粮食基本上是有保证的,但农业的一系列重要部门还处于落后状态,这种落后阻碍着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是影响集体农庄庄员收入增长的障碍。”赫鲁晓夫这一认识A.是对斯大林体制的维护 B.正确指出苏联农业存在的问题C.破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 D.开创了苏联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先河5.美国的《世界经济导报》曾这样评价勃列日涅夫:“他确实是一位真正懂得经济的领导人,他的经济改革使苏联国力逐渐赶上了美国,虽然他想称霸世界而没有成功。”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主要措施是A.优先发展农业 B.实行多党制C.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 D.加强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6.“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仿佛听见了一声巨响,并且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此材料中所说的“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指的是A.社会主义国家苏联B.叶利钦主导的俄罗斯联邦C.十月革命前的俄罗斯帝国D.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7.1957年创办于广州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在新中国外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周恩来指出:“一年两次的广交会是在我们被封锁的情况下不得已搞的我们只好请人家进来看。”由此可知,广交会的创办A.扩展了与外部世界的交流渠道 B.强化了与苏联的经贸联系C.突破了计划经济对外贸的束缚 D.加速了不结盟运动的进程8.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做了《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大肆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1964年赫鲁晓夫70岁生日时,苏联几乎重演了1929年斯大林50岁诞辰那一幕。这表明A.赫鲁晓夫的改革摇摆不定 B.苏联仍然未摆脱个人崇拜C.批判斯大林崇拜不得人心 D.斯大林模式仍有社会基础9.下图为1950-1975年苏联各级预算支出占预算总支出的比重。这表明,当时的苏联A.市场经济成分比重增加 B.经济管理体制有所调整C.传统经济结构趋向合理 D.地方经济地位日益提升10.从1952年到1964年期间,苏联收购各种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一措施()A.恢复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做法 B.系统地纠正了斯大林体制的弊端C.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D.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11.下图为苏联某个时期“玉米全速前进”的宣传画。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A.此画出自赫鲁晓夫时代 B.未能遵循实事求是原则C.为苏联实现工业化奠基 D.片面追求玉米种植速度12.有学者在评价苏联某一领导人时说,“他在经济战线的最大失误是丧失了改革的良机,为后来的领导人篡改改革的方向创造了条件;他又是幸运的,在炸弹没有爆炸之前就把它传了出去。”这里的“他”A.把农业作为其改革的重点 B.实施经济“加速发展战略”C.推行多党制和政治多元化 D.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二、材料分析题13.读下列关于世界政治格局变化趋势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从两极到多极”的演变趋势。据此,补充图中A、B两处相应的事件。(2)1947年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标志美苏冷战全面开始。请回答,导致美苏两国关系由战时盟友到战后对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1965—1975年十年间,欧共体的成立、日本经济的崛起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请依据此范例,分别陈述关于1945一1955年、1985一1995年两个十年间的国际政治格局。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政府设立了严密的检察制度。1931年通过了《工农检查处问题的决议案》,规定工农检查处有权对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检查和监督。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颁布《工农检察部组织条例》规定从中央到省、县、区政府机关都要设工农检察部。1934年初,中央工农检察委员会率先在中央各机关发动群众检举活动。……通过检察制度的建设,保证了苏维埃政权的廉政自律,为土地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据陈志杰《土地革命时期苏区的廉政制度建设》材料二

随着20世纪50年代后监督制度的不断缺失,苏联出现了这样一些现象:赫鲁晓夫集党政大权于一身,不经过集体讨论,就擅自决定重大事项。此时地方官员掌控的物质资源日渐增多,以权谋私的空间也被扩大,各级官员和企业负责人暗中合作,把公有财物变成自己的家产。勃列日涅夫成为苏共第一书记后,同样注重专权,他上台后曾自我得意地对身边人说过:“我就是沙皇。”同时,一部分干部公然地以权谋私,把自己领导的企业、农庄当作资本,从事半合法的和非法的生产经营活动,获取大量利润。——摘编自李华《苏共党内监督机制缺失的严重后果及现实启迪》等(1)根据材料一,归纳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政府设立检察制度采取的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实行的积极意义。(2)根据材料二,归纳20世纪50年代以后,苏联出现的政治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最终带来了怎样的后果。(3)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让人民监管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到监察“独立”而不“独裁”?三、论述题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上图为1954年苏联全苏农业博览会的一幅宣传画。结合所学知识,以《全苏农业博览会》赏析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CCBBDAABBC题号1112答案CD1.C【详解】此题通过集体农庄自主权增加来考查赫鲁晓夫改革。从材料信息可知,集体农庄的自主权有所增加,也有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刺激,这都是符合当时生产力水平的做法,也就符合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规律,C正确;改革并不涉及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调整,A项错误;苏联市场化的经济改革开始于戈尔巴乔夫,B项错误;材料只有措施性内容,而没有结果性内容,无从推断结果,故D项错误。2.C【详解】材料“1972年”、“美苏条约”、“双方陆基洲际导弹苏联数量优势”,结合所学可知,勃列日涅夫1964年上台,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通过改革,使得70年代的苏联一跃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C项正确;ABD均与勃列日涅夫改革无关,排除。【点睛】3.B【详解】赫鲁晓夫改革,推广玉米种植,说明其重视农作物结构调整,故选B;AD不符合史实,材料也无法体现,排除;据材料可知,玉米种植面积达到最大时,玉米的产量下降,排除C。4.B【详解】“但农业的一系列重要部门还处于落后状态,这种落后阻碍着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是影响集体农庄庄员收入增长的障碍”表明赫鲁晓夫正确指出苏联农业存在的问题,故B项正确;A、CD三项材料未体现,排除。5.D【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勃列日涅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改进工业管理,加强工业生产,综合国力大大增强,故D正确;赫鲁晓夫改革优先发展农业,一定程度上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故AC错误;戈尔巴乔夫实行了多党制,故B错误。6.A【详解】1922年苏联成立,1991年底苏联解体。从材料信息来看,“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指的是苏联。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C、D项。点睛:俄国十月革命后成立的是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1922年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即苏联。苏联在1991年瓦解,因此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是从1922年到1991年,前后69年。7.A【详解】根据材料“1957年创办于广州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在新中国外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一年两次的广交会是在我们被封锁的情况下不得已搞的我们只好请人家进来看”可知,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封锁,我国对外贸易的渠道受阻。通过创办广交会,打破了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实行的封锁禁运,开辟一条与世界交往的通道,所以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创办广交会是为了强化与苏联的经贸联系,所以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突破了计划经济对外贸的束缚”,所以C错误;不结盟运动与材料内容无关,所以D错误。8.B【详解】材料体现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崇拜,但其权力巩固后,自己也搞起了个人崇拜,因而苏联仍未摆脱个人崇拜,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改革政策的摇摆,排除A项;赫鲁晓夫对于斯大林的批判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排除C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9.B【详解】通过观察图中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1975年,即苏联改革时期,在预算总支出中,中央的预算支出占比有所下降,地方的预算支出有所增加,反映出当时苏联的经济管理体制有所调整,B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市场经济成分,排除A项;各级预算支出占预算总支出比重的变化不能说明苏联传统“经济结构”有所变化,排除C项;地方预算支出情况占预算总支出有升有降,不能说明地方经济地位日益“提升”,排除D项。故选B项。10.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苏联。据题意可知,1952年到1964年苏联提高谷物和畜产品的收购价格,这就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从而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项正确;这一措施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并不是恢复国家资本主义的做法,排除A项;仅根据提高谷物和畜产品的收购价格不足以说明系统纠正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排除B项;提高谷物和畜产品的收购价不代表是承认市场的调节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11.C【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赫鲁晓夫时期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在农业领域推行种植玉米运动,所以该画应该出自赫鲁晓夫时代;但种植玉米运动没有遵循自然规律,片面追求玉米的种植速度,最后没有取得成功。为苏联实现工业化奠基的是斯大林时期实行的五年计划,所以C项解读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ABD解读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12.D【详解】从材料中“为后来的领导人篡改改革的方向创造了条件”可知,当政者是勃列日涅夫。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勃列日涅夫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D正确;A是赫鲁晓夫改革的特点,排除;B这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特点,排除;C是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内容,排除。13.(1)A:华约组织成立B:苏联解体(2)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和苏联的保障国家安全战略之间发生激烈碰撞。(3)1945—1955年十年间,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标志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1985—1995年十年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详解】(1)据数轴时间1955年可知是华约建立,B据1995年之前时间可知是1991年苏联解体。(2)据所学可从美苏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角度回答。(3)据材料范例,1945—1955年可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两极格局形成;1985一1995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14.(1)措施:通过和颁布了关于监督检察的法律法规;设置监督机构;发动群众检举活动。意义:从制度层面保证了根据地政权的廉政自律;为土地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2)现象:领袖权力高度集中,个人专断;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后果:导致苏联党和政府失去群众基础,最终苏联解体。(3)措施:建立独立而健全的监察体制;重视立法和依法监察;完善监督运行机制;拓宽行政监督渠道,如加强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等。【详解】(1)措施:根据材料“1931年通过了《工农检查处问题的决议案》......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颁布《工农检察部组织条例》”可知,通过和颁布了关于监督检察的法律法规;根据材料“从中央到省、县、区政府机关都要设工农检察部”可知,设置监督机构;根据材料“1934年初,中央工农检察委员会率先在中央各机关发动群众检举活动。”可知,发动群众检举活动。意义:根据材料“1931年通过了《工农检查处问题的决议案》......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颁布《工农检察部组织条例》”可知,从制度层面保证了根据地政权的廉政自律;根据材料“通过检察制度的建设,保证了苏维埃政权的廉政自律,为土地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可知,为土地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2)现象:根据材料“赫鲁晓夫集党政大权于一身,不经过集体讨论,就擅自决定重大事项。......勃列日涅夫成为苏共第一书记后,同样注重专权”可知,领袖权力高度集中,个人专断;根据材料“地方官员掌控的物质资源日渐增多,以权谋私的空间也被扩大,各级官员和企业负责人暗中合作,把公有财物变成自己的家产。......一部分干部公然地以权谋私,把自己领导的企业、农庄当作资本,从事半合法的和非法的生产经营活动,获取大量利润。”可知,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后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出现的一系列政治现象,最终导致苏联党和政府失去群众基础,最终苏联解体。(3)措施:根据材料“设立了严密的检察制度,......工农检查处有权对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检查和监督”可知,建立独立而健全的监察体制;根据材料“《工农检查处问题的决议案》......《工农检察部组织条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视立法和依法监察;根据材料“从中央到省、县、区政府机关都要设工农检察部,......率先在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