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句集:原文+译文_第1页
古代名句集:原文+译文_第2页
古代名句集:原文+译文_第3页
古代名句集:原文+译文_第4页
古代名句集:原文+译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名句集:原文+译文【名句】朝廷法纪做不得人情,天下名分做不得人情,圣贤道理做不得人情,他人事做不得人情,我无力量做不得人情。以此五者徇人,皆妄也,君子慎之。【译文】朝廷法纪做不得人情,天下名分做不得人情,圣贤道理做不得人情,他人的事做不得人情,自己没力量做不得人情。用这五种事情来讨好别人以求达到自己的目的,都是白费心机,君子一定要慎重。【名句】论人情只往薄处求,说人心只往恶边想,此是私而刻底念头,自家便是个小人。古人责人每于有过中求无过,此是长厚心、盛德事。学者熟思,自有滋味。【译文】论到人情,只往薄处想;说到人心,只往坏处想,这是自私而又刻薄的想法,这种人自己就是个小人。古人要求别人只在有过错中求无过,这是长厚心、盛德事。学者仔细想一想,自有滋味。【名句】进食于亲,侑而不劝;进言于亲,论而不谏;进侍于亲,和而不庄。亲有疾忧而不悲,身有疾形而不声。【译文】为父母送上食物,要陪侍在身边,使他吃得高兴,而不是劝他多吃。劝谏父母,只是对事物加以评论,而不要直言规劝。侍奉父母,态度要温和委婉,而不要严肃庄重。父母有了疾病,子女要表现得忧虑而不悲伤。自己本身有了疾病,不要呻吟,不要声张。【名句】一家之中,要看得尊长尊,则家治。若看得尊长不尊,如何齐他①?得其要在尊长自修。【译文】一家之中,只要看得那尊长值得尊敬,这个家就会治理好。如果看得尊长不值得尊敬,怎么能治理好?治家最要紧的是尊长要加强自我修养。【名句】事休问大家行不行,旧规有不有,只看义上协不协。势不在我,而于义无害,且须勉从;若有害于义,即有主之者,吾不敢从也。【译文】事情不要问大家行不行,旧规有没有,只看与义合不合。即使做事之权不在我手中,但与义无害,都应该努力推行。如果对义有害,即使有人主持,我也不敢遵从。【名句】听讼者要如天平,未称物先须是对针,则称物不爽。听讼之时心不虚平,色态才有所著,中证便有趋向,况以辞示之意乎?当官先要慎此。【译文】处理诉讼的官吏要像天平一样,没称物之前必须将指针对准,称物时才不会出错。在听理诉讼的时候,如果心不虚平,面色和态度稍有倾向,证人就会看风使舵,何况用言辞示意呢?当官的对这件事一定要慎重。【名句】善处世者,要得人自然之情。得人自然之情,则何所不得?失人自然之情,则何所不失?不惟帝王为然,虽二人同行,亦离此道不得。【译文】善于处世的人,要了解和尊重人的自然之情。了解了人的自然之情,什么事情办不到呢?不了解人的自然之情,什么事情能办好呢?不只帝王是这样,即使两个人相处,也不能离开这个道理。【名句】宽、简二字,为政之大体。不宽则威令严,不简则科条密。以至严之法绳至密之事,是谓烦苛暴虐之政也,困己扰民,明王戒之。【译文】宽、简这两个字,是处理政务的大原则。不宽,则尊严的法令使人更加畏惧;不简,则众多的条目使人更觉繁细。用过于严密的法令来督责极端繁细的事情,这就是烦苛暴虐的政治,困己扰民,圣明的君王不应该这样做。【名句】师无往而不在也,乡国天下古人师善人也,三人行则师恶人矣。予师不止此也,鹤之父子,蚁之君臣,鸳鸯之夫妇,果然之朋友,乌之孝,驺虞之仁,雉之耿介,鸠之守拙,则观禽兽而得吾师矣。松柏之孤直,兰芷之清芳,苹藻之洁,桐之高秀,莲之淄泥不染,菊之晚节愈芳,梅之贞白,竹之内虚外直、圆通有节,则观草木而得吾师矣。山之镇重,川之委曲而直,石之坚贞,渊之涵蓄,土之浑厚,火之光明,金之刚健,则观五行而得吾师矣。鉴之明,衡之直,权之通变,量之有容,概之平,度之能较短长,箑之卷舒,盖之张弛,网之纲纪,机之经纶,则观杂物而得吾师矣。嗟夫!能自得师,则盈天地间皆师也。不然尧舜自尧舜,朱均自朱均耳。【译文】老师无处不在,在乡国天下古人之中,可以以善人为师,三人同行,恶人也可以成为我的老师。我的老师还不只这些,鹤的父子相亲,蚂蚁的君臣有别,鸳鸯的夫妇恩爱,猓然的朋友义气,乌鸦的孝敬母亲,驺虞的仁信,雉的耿介,鸠的守拙,观察禽兽也可以找到我的老师啊!松柏的孤直,兰芷的清香,苹藻的洁,梧桐的高秀,莲花出污泥而不染,菊花到晚秋季节更幽香,梅花的贞白,竹子的内虚外直圆通有节,观察草木也可以找到我的老师啊!山岳的镇重,河川既曲折又直流而下,石的坚贞,渊的涵蓄,土的浑厚,火的光明,金的刚健,观察这五行,也可以找到我的老师啊!镜子的明亮,秤杆的平直,秤砣的变通,量的有容,概的平,度的能测量短长,扇子的舒开卷合,盖子的揭开合上,网上的总纲,织机上的经纶,观察各种物品也可以找到我的老师啊!唉!能自己去找老师,则满天地之间都是老师。不然的话,生来是尧舜的禀性,就是尧舜;生来是丹朱、商均这种不肖之徒,就只能是不肖之徒了。【名句】古人云:“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这个末,好容易底。近世声色不行,动大声色,大声色不行,动大刑罚,大刑罚才济得一半事,化不化全不暇理会。常言三代之民与礼教习,若有奸宄,然后丽刑。如腹与菽粟偶一失调,始用药饵。后世之民与刑罚习,若德化,不由日积月累,如孔子之“三年”,“王者之必世”,骤使欣然向道,万万不能。譬之刚腹硬腹之人,服大承气汤三五剂始觉,而却以四物君子补之,非不养人,殊与疾悖而反生他症矣。却要在刑政中兼德礼,则德礼可行。所谓兼攻兼补,以攻为补,先攻后补。有宜攻,有宜补,惟在剂量。民情不拂不纵始得。噫!可与良医道。【译文】古人说:“用喜怒的声调和脸色来教育民众,这是最末等的办法。”这个末等的办法,似乎很容易使用的。近世,用一般喜怒的声调和脸色来教育民众行不通,就用更加严厉的声调和脸色,严厉的声色还行不通,就动用大刑罚,大刑罚也只能管一半事,对能否达到教化则不管不问。常说夏、商、周三代的人民习惯礼教,如有作奸犯科的人,才动用刑罚。这就如同吃进了菽粟偶而不消化才用药治疗一样。后世的人民习惯刑罚,而对于用道德教化,不是日积月累,譬如孔子讲的三年才能成功、达到王道要三十年才能见效,而想骤然使人民欣然向道,是万万做不到的。就好比得了腹硬症的人,服大承气汤三五剂才有一点儿效果,如果用四物汤、四君子汤去补,不仅不养人,还与病症相背,反而会出现其他疾病。应该在刑政中兼用德和礼,这样德和礼才能施行,这就是所谓的兼攻兼补,以攻为补,先攻后补。有的病适宜攻治,有的病适合补治,只是要注意剂量。对于民情,不放纵不违背人情才算合适。唉!这个道理可以和良医谈论。【名句】“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译文】考察自己可以了解他人,考察今天可以知道昨天。古今都一样,别人和自己也是相同的。【名句】“流水不腐,户枢不蝼。”【译文】流动的水不会腐臭,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名句】“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译文】想战胜对手一定要先战胜自己,想评价别人一定要先评价自己,想了解别人一定先要了解自己。【名句】既思其反,又思其正,正反既异,其道乃见。【译文】既要考虑到事物的相反的方面,又要考虑到事物的正面,两方面不相同,道才显现出来。【名句】《华佗食论》曰:“食物有三化:一火化,烂煮也;一口化,细嚼也;一腹化,入胃自化也,老年惟藉火化,磨运易即输精多,若市脯每加硝石,速其糜烂,虽同为火化,不宜频食,恐反伤胃气。”【译文】《华佗食论》说:食物有三化:一是火化,即煮烂;二是口化,即细嚼;三腹化,即入胃自行消化。老年人只能凭借火化,容易磨运食物,因而输送精血,津液也多,至于市场上的肉脯往往加上硝石,加速其糜烂的过程,虽然一样是火化,但不应多吃,恐怕它反会虚弱胃气。【名句】人于日用养生,务尚淡薄,勿令生我者害我,俾五味得为五内贼,是得养生之道矣,余集,首茶水,次粥糜疏菜,薄叙脯馔,醇醴面粉,糕饼果实之类,惟取适用。【译文】人在日常生活中养生,饮食务求淡薄,不要让生养我的东西变成损害我的东西,不要让五味成为体内的五种害处,这样就得到养生之道了。我准备了以下这些食品:首先是茶水,其次是粥、肉汤、疏菜,再稍放些肉干,甜酒面粉,糕饼果实之类,只取适合我的食用。【名句】养生贵养气,养气贵养心,养心贵寡欲,寡欲以保元气,则形强而神不罢,若坏则神不存,神离则形不固。【译文】养生贵在养气,养气贵在养心,养心贵在节制欲望,节制欲望来保养元气,这样就使形体强健,精神不疲乏,如果形体损伤则精神不存,精神离开则形体枯槁。【名句】六气不侵,七情不扰,清虚恬静之日,日日如之,则病安以生,不变不动而能忘之,则忘日忘年,寿与天地等而不老矣,形安能槁?奈何至易而人不肯为,日自我其生理也,盖欲火炙烈,每日暗损一分,不觉积久损多矣,以原禀厚薄为寿之修短也。注释:六气:中医学名词,指自然界风、寒、湿、暑、燥、火六种气候。【译文】六气、七情都不侵扰内心,生活清虚恬静,每天如此,那么病从哪里产生呢?不变更不乱动,忘掉六气七情,这样就会忘掉时日年月,年寿可以与天地同久而不老,形体又怎么会枯槁呢?为什么最为容易的事人们却不肯做,一天天自己损伤生命机理呢!人的欲火猛烈,就会使身体每天暗损一分,不知不觉中积弊很多了,身体禀赋强壮的人寿命长些,禀赋虚弱的寿命就短了。【名句】善养生者,当知五失。不知保身,一失也;病不早治,二失也;治不译疾,三失也;喜峻药攻,四失也;信巫不信医,五失也。【译文】善于养生的人,应当知道有五种错误:不懂得保护身体,这是一;病不早治,这是二;不对症下药,这是三;好马上用药,这是四;信巫士却不相信医生,这是五。【名句】人身之中,只有此心便是一身之主,所谓视听言动者,此心也,故心常清静则神安,神安则七神皆安,以此养生则寿,没世不殆,心劳则神不安,神不安则精神皆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注释:七神:也即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感的总称。【译文】人身之中,只有这心才是身体的主宰,所说的视听言动,都是心在起作用,所以心常清静,精神就安定;神明安定,七情也都会安定,用这种方法来养生就能长寿,一辈子没有危险,心劳累则神明不安定,神明不安则精神都危险,使得气血之道闭塞不通,形体就会受到大的伤害,以这种样子养生的就会遭殃。【名句】凡有喜嗜之物,不可纵口,当念病从口入,惕然自省,如上古之人,饥则求食,饱则弃余可也。苟不知节,必餍足而后止,则气味之偏,害其中和之气,传化之迟,斯成苑莝之积矣。为澼为满为痛,纵一时之欲,贻终身害。注释:餍(ya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