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五校联考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科学试题_第1页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五校联考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科学试题_第2页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五校联考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科学试题_第3页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五校联考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科学试题_第4页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五校联考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科学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秋季学期五校第三次学情况调查七年级(科学)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管的使用 B.加热液体C.取放砝码 D.读液体体积【答案】D【解析】【详解】A、使用滴管时,乳头不能朝下,以防止药品腐蚀乳头,错误;B、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且要用外焰加热,图中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错误;C、取放砝码应该用镊子,不能用手直接拿,错误;D、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正确。故选D。2.新型冠状病毒平均直径大约为0.1μm,主要依托飞沫传播。疫情期间,小滨同学戴着口罩去。上学,在校门口电子体温计测得小滨体温正常后,他进入教室开始了一天的学习。根.据以上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滨的正常体温约为39℃ B.小滨身体的质量约为500gC.教室的容积大约为200立方米 D.新型冠状病毒直径大约1mm【答案】C【解析】【详解】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错误;B.初中生人质量在50kg左右,故B错误;C.教室的长、宽和高,大约为10m、6m和3m,则教室容积大约为接近200m3,故C正确;D.新型冠状病毒直径大约100nm=100×109m=107m故D错误。故选C。3.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A.1.8米=1.8×103=1800毫米 B.20分=20分×60秒=120秒C.100厘米3=100×103米3=0.1米3 D.50千克=50×103克=5×104克【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单位换算可知:A.1.8米=1.8×103毫米=1800毫米,故A错误;B.20分=20×60秒=1200秒,故B错误;C.100厘米3=100×106米3=1×104米3,故C错误;D.50千克=50×103克=5×104克,故D正确。故选D。4.今年4月12日,浙江临安发生4.2级地震时,我市有轻微震感。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B.现代科学技术已能准确预报地震C.发生地震时赶快乘电梯逃离 D.所有的地震都会对社会造成巨大损失【答案】A【解析】【详解】有关地震的说法,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现代科学技术仍然不能准确预报地震;发生地震时千万不能乘坐电梯,要走楼梯;并不是所有的地震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故选A。5.一说到杜鹊,你首先想到的是杜鹃鸟还是杜鹃花?生物界动植物界同名现象并不少见,它们虽同名但结构却差异很大.杜鹊花没有而杜鹊鸟具有的结构层次是()A.细胞 B.组织 C.系统 D.器官【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详解】杜鹃花是植物,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杜鹃鸟是动物,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因此,杜鹊花没有而杜鹊鸟具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6.有明显层状结构特征或化石的岩石一般属于()A.变质岩 B.沉积岩 C.岩浆岩 D.侵入岩【答案】B【解析】【详解】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为石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类,薄层状结构,颗粒细,较软常有化石的岩石是页岩,属于沉积岩。故选B。7.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实验“错误操作”与所对应的测量结果,其中操作与结果一致的是()选项错误操作测量结果A用皮卷尺测量跳远距离时,将尺拉得很紧偏大B测量头发直径时,绕在铅笔上的头发相互排列较为松散偏小C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后读数偏大D刚测过发高烧病人体温的体温计没有甩直接测正常体温偏大A.A B.B C.C D.D【答案】D【解析】【详解】A.用皮卷尺测量跳远距离时,将尺拉得太紧,尺子未正常伸长,导致距离读数偏小,故A不符合题意;B.测量头发直径时,绕在铅笔上的头发相互排列较为松散,使测得的总长度偏大,再除以头发的匝数得到的头发直径就偏大,故B不符合题意;C.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后,导致温度计玻璃泡内液体体积随外界温度降低而缩小,所以温度计读数就偏小,故C不符合题意;D.刚测过发高烧病人体温的体温计没有甩直接测正常体温,由于人的正常体温小于高烧人的温度,则体温计仍显示高烧病人体温,测量结果偏大,故D符合题意。故选D。8.甲、乙两只锅,锅里都放有冰,甲锅放在火上加热,乙锅放在地上让冰自然熔化,两锅里的冰都没有完全熔化,那么锅里的水温()A.甲比乙高 B.乙比甲高C.一样高 D.不用温度计测量不能判断【答案】C【解析】【详解】雪是固态的水,是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是不变的;甲、乙两只锅内的雪都没有熔化完,雪水的温度都等于雪的熔点,是相等的,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9.“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列图示的研究没有运用该方法的是()A.①铅笔在篮球上移动——研究地球形状B.②调查舌羊齿化石的分布——研究大陆是漂移的C.③将两本书向中间移动——研究地球板块碰撞D.④在土质山谷模型上洒水——研究泥石流成因【答案】B【解析】【详解】“模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铅笔在篮球上移动——研究地球形状,将两本书向中间移动——研究地球板块碰撞,在土质山谷模型上洒水——研究泥石流成因,这些都是“模拟实验”,故不选ACD。调查舌羊齿化石的分布——研究大陆是漂移的不属于“模拟实验”,故选B。10.在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的实验中,如果使用了沾有油污的砝码,则()A.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B.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C.测量结果仍然很准确D.测量结果偏大偏小是不能确定的【答案】B【解析】【详解】由于砝码沾满了油污,砝码的质量会比砝码所标的质量大,这样测出来的值会比真实值偏小。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1.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选项宏观事实微观解释A黄豆和芝麻混合总体积变小分子之间有空隙B红墨水滴入水中扩散分子不停运动C塑料带很难被拉断分子之间有引力D水很难被压缩分子之间有斥力A.A B.B C.C D.D【答案】A【解析】【详解】A、黄豆和芝麻都是宏观物质,黄豆和芝麻混合总体积变小,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解释错误,符合题意;B、分子在不停运动,红墨水滴入水中,可在水中扩散,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C、塑料的分子之间有引力,则塑料带很难被拉断,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D、水分子之间有斥力,所以水很难被压缩,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12.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将一块方糖轻轻放在一杯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甜了B.打开醋瓶,不久满屋子都闻到醋的酸味C.衣柜中的樟脑,过一段时间后体积变小甚至消失了D.汽车驶过马路后,灰尘在路面上扬起【答案】D【解析】【详解】A.将一块方糖轻轻放在一杯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甜了,这是糖分子运动到水中,故A不符合题意;B.打开醋瓶,不久满屋子都闻到醋的酸味,这是醋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B不符合题意;C.衣柜中的樟脑,过一段时间后体积变小甚至消失了,这是樟脑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C不符合题意;D.汽车驶过马路后,灰尘在路面上空扬起,不是分子运动,故D符合题意。故选D。13.关于水的密度的科学意义说法正确的是()A.的水的质量是 B.的水的密度是1gC.的水的质量是1g D.的水的质量是【答案】C【解析】【详解】水的密度为,物理意义是体积是的水的质量是1g,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14.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混合(ρ酒精=0.8×103kg/m3),则该混合液的密度是()A.大于0.9×103kg/m3 B.小于0.9×103kg/m3C.等于0.9×103kg/m3 D.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详解】ρ酒精=0.8×103kg/m3=0.8g/cm3,50毫升水的质量=50毫升×1g/mL=50g,50毫升酒精的质量=50毫升×0.8g/cm3=40g,如果50毫升水与50毫升酒精混合后的体积为100毫升,则混合液的密度=(50g+40g)÷100毫升=0.9×103kg/m3,而实际上50毫升水与50毫升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毫升,则混合液的密度大于0.9×103kg/m3,故选A。15.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没有真正的根也没有输导组织的植物类群是()A.蕨类植物 B.裸子植物 C.苔藓植物 D.被子植物【答案】C【解析】【分析】苔藓植物一般具有茎和叶,没有根,体内没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矮小,据此解答。【详解】A.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A错误。B.裸子植物具有发达的根、茎、叶,裸子植物没有花、果实这两个器官,体内有发达的输导组织,B错误。C.苔藓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有茎、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也没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矮小,C正确。D.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体内有发达的输导组织,D错误。故选C。16.在一次用量筒做实验时,某同学如下操作: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读数时为40毫升,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俯视读数为30毫升,这个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是()A.大于10毫升 B.小于10毫升C.等于10毫升 D.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详解】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数时,仰视读取时,读数小于液体的实际体积数,则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偏大,即大于40毫升,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俯视读取,读数大于液体的实际体积数,即实际量取的液体的体积偏小,小于30毫升,则取出的液体的体积大于10毫升。故选A。17.如图所示为某些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不是图中所示关系的是()A.1脊椎动物、2爬行动物、3哺乳动物、4蜥蜴B.1孢子植物、2苔藓植物、3蕨类植物、4紫菜C.1种子植物、2裸子植物、3被子植物、4水杉D.1无脊椎动物、2节肢动物、3软体动物、4蚊子【答案】B【解析】【分析】图示概念中,1包含2、3,2包含4,2、3是并列关系。【详解】A.1脊椎动物包含2爬行动物和3哺乳动物,4蜥蜴属于2爬行动物,A不符合题意。B.1孢子植物包含2苔藓植物和3蕨类植物,4紫菜属于藻类植物,不属于苔藓植物,B符合题意。C.1种子植物包括2裸子植物和3被子植物、4水杉属于2裸子植物,C不符合题意。D.1无脊椎动物包含2软体动物和3节肢动物,4蚊子属于2节肢动物,D不符合题意。故选B。18.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B.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C.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D.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答案】B【解析】【详解】AB.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当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增大几倍;而比值即单位体积的质量不改变。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因此,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C.同种物质,质量一定时,如果状态发生改变,其体积相应增大或缩小,所以密度发生改变,故C错误;D.同种物质,质量一定时,如果温度发生改变,其体积相应增大或缩小,所以密度发生改变,故D错误。19.如图所示是“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图像。根据这个图像,可说明水的温度从6℃降到2℃的过程中()A.水的密度保持不变 B.水的密度先变大后变小C.水的密度一直变大 D.水的密度先变小后变大【答案】B【解析】【详解】由图示可知,从6℃降到2℃的过程中水的体积的变化是先减小,到4℃后又逐渐增大,利用密度公式分析可知,一定质量的水,体积减小时,密度增大,反之减小,所以,从6℃降到2℃的过程中水的密度先变大后变小,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0.在某装满氧气的钢瓶中,瓶内气体的密度为8kg/m3,在一次急救中用去了其中的四分之三,则剩余气体的密度为()A.2kg/m3 B.4kg/m3 C.6kg/m3 D.8kg/m3【答案】A【解析】【详解】假设瓶的体积为1立方米,则原来O2的质量为8千克,用了3/4,就是用了8kg×3/4=6kg,则剩下O2的质量8kg−6kg=2kg,密度=质量除以体积=2kg/1立方米=2千克/立方米,故选A。二、填空题(共8题,每空1分,共20分)21.选择下列适当的仪器填空(选填序号):A药匙

B试管

C胶头滴管

D量筒(1)取用粉末状药品__________;

(2)准确量取15ml液体__________;【答案】①.A②.CD##DC【解析】【详解】(1)取用粉末状药品药匙,故填:A;

(2)准确量取15ml液体时,先向量筒中倒入接近15mL的水,当量筒内的水接近刻度线时,改用胶头滴管吸取水滴加到刻度线,该实验中所用仪器是量筒和胶头滴管,,故填:CD。22.图中,A~E表示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A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形成B。在此过程中,最明显的现象是出现________。(2)B通过_________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答案】①.染色体②.分化【解析】【分析】细胞是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器官可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最后由这八大系统构成完整的人体。因此,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A细胞→C组织→D器官→E系统→人体。【详解】(1)A→B的过程细胞数目增多,所以A→B表示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是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2)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相似,都具有分裂能力,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形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即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通过图示可以看出,从B形成C的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都发生了变化,因此表示细胞分化。23.某同学利用铝盒、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如图)。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1)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形式为_______(选填“碰撞”或“张裂”)。(2)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有A.东非大裂谷的增大B.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C.红海不断扩张D.大西洋的形成【答案】①.张裂②.ACD【解析】【分析】本题以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为材料,设置两道小题,涉及板块运动的形式及相应的地理现象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小问1详解】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说明了板块之间在张裂,是生长边界。【小问2详解】一般板块的张裂,容易形成裂谷或者海洋,板块挤压容易形成山脉,东非大裂谷的增大是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裂,红海不断扩张就是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在不断张裂,大西洋的形成是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张裂拉伸的结果,ACD符合题意;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B排除。故选ACD。24.读图,根据一般定向法回答问题。(1)②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________。(2)①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______半球。(3)①点位于②点的_______方向。(4)在地球仪上①和②点所在的纬线长度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答案】(1)10°S,170°E(2)西(3)东北(4)相等【解析】【分析】本题以经纬网为材料,设置四个小题,涉及经纬网的判读、经纬网定位、定向,半球的划分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故②点的经纬度是10°S,170°E。【小问2详解】读图可知,①点经度位于180°,地处20°W以西、160°E以东的西半球,【小问3详解】读图可知,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故①点位于②点的东北方向。【小问4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纬线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故①和②点所在的纬度相同,纬线长度相等。25.小科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1)图甲中圆的直径是_______cm;(2)为了测出一条厚薄均匀的纸带的厚度,他把纸带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内,如图乙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那么纸带的厚度为___________。在实验时纸带需紧密地环绕在铅笔上,否则会使测量值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答案】①.(都可)②.③.偏大【解析】【详解】(1)[1]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圆的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与2.55cm对齐,所以圆的直径为(2)[2][3]由于纸带的厚度太小,所以无法直接用刻度尺来进行测量,因此要用累积法来完成实验,可将纸带紧密绕在铅笔上,直到刚好套入圆环中,然后数出纸带的圈数n,n圈纸带的厚度为圆环内径与圆柱形铅笔的内径差的二分之一,即在实验时,纸带如果不紧密地环绕在铅笔上,纸带之间会有间隙,会使测量值偏大。26.因冰层消融,科学家预计80年内南极洲半数帝企鹅或消失。为更进一步了解和保护它们,人们用显微镜观察帝企鹅体细胞和南洋杉细胞结构,并绘出甲、乙两图,据图填空。(1)帝企鹅体细胞图是_______(选填“甲”或“乙”)。(2)南洋杉的茎能够直立,这与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填序号)有关。(3)帝企鹅或消失除了与冰层消融有直接关系外,还因它是唯一一种在南极冬季繁殖的企鹅,生物种类比较单一。控制这种遗传现象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填名称)【答案】①.甲②.E③.细胞核【解析】【分析】图中A细胞核、B叶绿体、C液泡、D细胞质、E细胞壁、F细胞膜【详解】(1)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图甲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所以可能是帝企鹅的体细胞的是图甲。(2)植物细胞具有E细胞壁,对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所以南洋杉的茎能够直立。(3)A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细胞核。27.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请利用这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对下列A、B、C、D四种动物进行归类(填字母)。Y类:_______(填字母)【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无脊椎动物是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脊椎动物是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图中,A是鸟类、B是两栖动物、C是哺乳动物、D是爬行动物。【详解】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Y类动物在检索表中的位置是:1b体外没有毛皮,卵生→2b体外无羽毛,体温不恒定→3a表皮干燥,在陆地上产卵,因此,Y类动物属于D爬行动物。28.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别用甲、乙两种物质制成两个实心物体A、B,则A物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g/cm3,若B物体的质量为200g,则它的体积为___________cm3。将A物体切掉一部分后,则A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①.2②.25③.不变【解析】【详解】[1]由图像可知,A物体的密度是[2]B物体的密度若B物体的质量为200g,则它的体积为[3]密度是物质本身具有的性质,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将A物体切掉一部分后,则A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不变。三、实验探究题(共5题,每空2分,共30分)29.在饭店用餐前,服务员热情地给每位同学倒了一杯温开水给同学们解渴。小科灵机一动,拿出随身带来的温度计,做起了研究:将温度计插入自己的这杯温水中,让杯中的温水自然冷却,并用手表记录了时间,每隔两分钟读一次温度计,并将读数记录如下表。时间(分)02468101214161820温度(℃)6052453934302725242424(1)当时的室温大约为________℃。(2)如果要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一张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你认为下列哪个图能比较正确反映实验过程________。

(3)与普通温度计相比,体温计更精确,是因为________【答案】①.24②.D③.体温计的玻璃泡大,内径细【解析】【详解】(1)[1]由表中数据可知,水的初始温度是60℃,放在室内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到第16min时温度不在发生变化,表明水的温度与室内温度相同,则室温为24℃;(2)[2]热水放在室内后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当与室温温度相同时,温度不再发生变化,则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应是先降低,后不变;故选项D符合题意;(3)[3]因为体温计的玻璃泡大,内径细,所以与普通温度计相比,体温计更精确。为研究生物细胞的结构,小青同学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等材料做实验。请观察图,回答问题:30.为使圆形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某同学选择了图1中的_______(填序号)组合。31.如图2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图A转为图B所示情况,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a.将玻片向右下方移动使细胞移至视野中b.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c.将玻片向左上方移动使细胞移至视野中央d.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e.调节粗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f.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32.小楷同学还想用显微镜观察树叶、手等物体,实验操作均无问题,却发现它们无法在显微镜下成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答案】30.②③⑤##②、③、⑤31.c→b→f32.观测物体不透光【解析】【分析】图1中:①②有螺纹是物镜,③④无螺纹是目镜;⑤高倍物镜观察玻片的距离较近;⑥低倍物镜观察玻片的距离较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视野范围越小,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细胞体积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30题详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视野范围越小,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细胞体积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目镜的镜头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的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因此要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少,应该选择图中放大倍数大的物镜②和目镜③,该组合属于高倍镜组合,因此观察时物镜离玻片标本的距离较近,应该是图示中的⑤。因此,为使圆形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选择图1中的②③⑤组合。【31题详解】图2中A、B两个视野,图B中物像被放大了并且移到了视野右下方,因为显微镜下物体和像的移动方向相反,图中A物像位于左上方,所以需要将玻片向左上方移到才能将其移至中央。故由A变为B正确的操作步骤为:首先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正确的顺序为:c→b→f。【32题详解】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否则就无法在显微镜下成像。小楷同学想用显微镜观察树叶、手等物体,却发现它们无法在显微镜下成像,其原因是被观测物体不透光。33.为了探究“赤霉素对大豆植株高矮特性的影响”。⑴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生长正常、大小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测量高度后,置于按科学标准配制的培养液中,放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②每天喷洒用清水配制的赤霉素溶液。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发现平均高度增加了。实验结论: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的作用。⑵乙同学认为甲的实验结果可信度不高,因为甲没有设置对照实验。请你帮助设置对照实验:①取生长正常、大小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置于同样的培养液和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②每天喷洒_______。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计算平均高度。(3)实验中取用15株大豆幼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4)如果20天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出现___________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作用”的实验结论。【答案】①.等量清水②.避免偶然性③.实验组平均株高高于对照组【解析】【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详解】(2)乙同学认为甲的实验结果可信度不高,因为甲没有设置对照实验,设置对照实验:①探究“赤霉素对大豆植株高矮特性的影响”实验中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有无赤霉素,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取与甲同学所取长势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置于同样的培养液和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②对照实验具有变量的唯一性,探究“赤霉素对大豆植株高矮特性的影响”实验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有无赤霉素,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对照组每天喷洒与实验组等量的清水。(3)如果大豆植株较少,则可能因为一些偶然的因素使得其死亡,使用15株大豆植株可以避免偶然性。(4)“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计算平均高度”。如果20天后,出现实验组植株的平均高度大于对照组植株的平均高度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作用”的实验结论。34.在少年宫通过天文望远镜观看月球时,科技辅导员介绍说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月坑)是流星撞击而形成,如下图甲。小明听后由此引发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跟流星的体积、质量、速度有关。为验证自己的猜想,他设计了用小球撞击砂子的模拟实验,装置如图乙。他找来几个不同质量、体积的小球,并以小球下落的高度h来控制撞击速度。经过实验,他得到表中的数据。请你分析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序号质量m/g体积V/cm3下落高度h/cm沙坑的深度d/mm1207.5502.62207.5603.53207.5705.04202.57011.35201.87012.46607.57014.67857.57015.9(1)该探究实验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2)请写出由3、4、5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答案】①.控制变量法②.当流星的质量和下落高度相同时,流星体积越小,月坑深度越深【解析】【详解】(1)[1]根据题意可知,月坑的深度可能跟流星的体积、质量、速度有关,实验中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2)[2]由3、4、5三组数据可知,小球的质量相同,下落的高度相同,小球的体积不同,小球的体积越小,沙坑的深度越深,故结论为:当流星的质量和下落高度相同时,流星体积越小,月坑深度越深。35.小凯同学为获取20g的水,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所用的实验器材:天平(含砝码)、大烧杯(含足量的水)、小烧杯、胶头滴管。(1)在测量空烧杯的质量前,小凯把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