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果,那么的值为()A. B. C. D.2.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900°,那么从一点引对角线的条数是()A.3 B.4 C.5 D.63.下表记录了甲、乙、丙、丁四名同学最近几次数学考试成绩的平均数与方差:甲乙丙丁平均数(分)92959592方差3.63.67.48.1要选择一名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同学参加数学比赛,应该选择()A.甲 B.乙 C.丙 D.丁4.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A.中线 B.底边上的中线 C.中线所在的直线 D.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5.如图,线段关于轴对称的线段是()A. B. C. D.6.“2019武汉军运会”部分体育项目的示意图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7.长度分别为a,2,4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则a的值可能是()A.1 B.2 C.3 D.68.如图,点在线段上,,增加下列一个条件,仍不能判定的是()A. B. C. D.9.如图,长和宽为a、b的长方形的周长为14,面积为10,则ab(a+b)的值为()A.140 B.70 C.35 D.2410.在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1,2,4 B.1,4,9 C.3,4,5 D.4,5,9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如图,将沿着过中点的直线折叠,使点落在边上的处,称为第1次操作,折痕到的距离记为,还原纸片后,再将沿着过中点的直线折叠,使点落在边上的处,称为第2次操作,折痕到的距离记为,按上述方法不断操作下去…经过第2020次操作后得到的折痕到的距离记为,若,则的值为______.12.已知am=2,an=3,那么a2m+n=________.13.如图,点在同一直线上,已知,要使,以“”需要补充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14.若与的值相等,则_______.15.若,则______.16.若(x+2y)(2x﹣ky﹣1)的结果中不含xy项,则k的值为_____.17.如图,是的高,是的平分线,,则的度数是_________.18.如下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进行循环往复的轴对称变换,若原来点A坐标是,则经过第2019次变换后所得的A点坐标是________.三、解答题(共66分)19.(10分)用消元法解方程组时,两位同学的解法如下:解法一:解法二:由②,得,③由①-②,得.把①代入③,得.(1)反思:上述两个解题过程中有无计算错误?若有误,请在错误处打“”.(2)请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完成解答.20.(6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顶点均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1)画出关于轴对称的;(2)在轴上找到一点,使得最小.21.(6分)如图,已知△ABC和△DB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DBE=90°,点D在线段AC上.(1)求∠DCE的度数;(2)当点D在线段AC上运动时(D不与A重合),请写出一个反映DA,DC,DB之间关系的等式,并加以证明.22.(8分)如图,△ABC中,AB=AC,AD⊥BC,CE⊥AB,AE=CE.求证:(1)△AEF≌△CEB;(2)AF=2CD.23.(8分)如图,在中,点M为BC边上的中点,连结AM,D是线段AM上一点(不与点A重合).过点D作,过点C作,连结AE.(1)如图1,当点D与M重合时,求证:①;②四边形ABDE是平行四边形.(2)如图2,延长BD交AC于点H,若,且,求的度数.24.(8分)如图,四边形ABCD中,AB=4,BC=3,AD=13,CD=12,∠B=90°,求该四边形的面积.25.(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2x+6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过点B的直线交x轴于点C,且AB=BC.(1)求直线BC的解析式;(2)点P为线段AB上一点,点Q为线段BC延长线上一点,且AP=CQ,设点Q横坐标为m,求点P的坐标(用含m的式子表示,不要求写出自变量m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点M在y轴负半轴上,且MP=MQ,若∠BQM=45°,求直线PQ的解析式.26.(10分)在△ABC中,∠BAC=90°,AB=AC,点D为直线BC上一动点(点D不与B、C重合),以AD为直角边在AD右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DE,且∠DAE=90°,连接CE.(1)如图①,当点D在线段BC上时:①BC与CE的位置关系为;②BC、CD、CE之间的数量关系为.(2)如图②,当点D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时,结论①,②是否仍然成立?若不成立,请你写出正确结论,并给予证明.(3)如图③,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BC、CD、CE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B【解析】试题解析:故选B.2、B【分析】n边形的内角和可以表示成(n-2)•180°,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n,就得到关于边数的方程,从而求出边数,再求从一点引对角线的条数.【详解】设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n,则

(n-2)•180°=900°,

解得:n=1.

则这个正多边形是正七边形.所以,从一点引对角线的条数是:1-3=4.故选B【点睛】本题考核知识点:多边形的内角和.解题关键点:熟记多边形内角和公式.3、B【分析】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选出方差最小,而且平均数较大的同学参加数学比赛.【详解】解:∵3.6<7.4<8.1,

∴甲和乙的最近几次数学考试成绩的方差最小,发挥稳定,

∵95>92,

∴乙同学最近几次数学考试成绩的平均数高,

∴要选择一名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同学参加数学比赛,应该选择乙.

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方差的含义和求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4、D【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出答案.【详解】解: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顶角的角平分线所在直线,底边高所在的直线,底边中线所在直线,

A、中线,错误;

B、底边上的中线,错误;

C、中线所在的直线,错误;

D、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正确.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轴对称及对称轴的定义.5、D【分析】根据轴对称的定义判断即可.【详解】解:由图可得,线段关于轴对称的线段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识别,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6、C【解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进行判断.【详解】图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排除A;图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排除B;图C,是轴对称图形,是正确答案;图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排除D;综上,故本题选C.【点睛】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7、C【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得出4-2<a<4+2,求出即可.【详解】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得:4﹣2<a<4+2,即2<a<6,即符合的只有1.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能根据定理得出5-1<a<5+1是解题的关键,注意: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8、B【分析】由CF=EB可求得EF=DC,结合∠A=∠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逐项判断即可.【详解】∵CF=EB,∴CF+FB=FB+EB,即EF=BC,且∠A=∠D,∴当时,可得∠DFE=∠C,满足AAS,可证明全等;当时,满足ASS,不能证明全等;当时,满足AAS,可证明全等;当时,可得,满足AAS,可证明全等.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即SSS,SAS,ASA,AAS和HL.9、B【分析】直接利用长方形面积求法以及长方形周长求法得出ab,a+b的值,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长和宽为a、b的长方形的周长为14,面积为10,∴2(a+b)=14,ab=10,则a+b=7,故ab(a+b)=7×10=1.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正确得出a+b的值是解题关键.10、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对各项逐一判断A选项,1+2<4;故不能组成三角形B选项,1+4<9;故不能组成三角形C选项,3+4>5;故可以组成三角形D选项,4+5=9;故不能组成三角形故选C考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应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判定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的掌握情况,注意只要两条较短的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即可判定三条线段能构成一个三角形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分析】根据中点的性质及折叠的性质可得DA=DA₁=DB,从而可得∠ADA₁=2∠B,结合折叠的性质可得.,∠ADA₁=2∠ADE,可得∠ADE=∠B,继而判断DE//

BC,得出DE是△ABC的中位线,证得AA₁⊥BC,AA₁=2,由此发现规律:同理…于是经过第n次操作后得到的折痕Dn-1

En-1到BC的距离,据此求得的值.【详解】解:如图连接AA₁,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A₁⊥DE,DA=

DA₁

,A₂、A₃…均在AA₁上又∵

D是AB中点,∴DA=

DB

,

∵DB=

DA₁

,

∴∠BA₁D=∠B

,

∴∠ADA₁=∠B+∠BA₁D=2∠B,

又∵∠ADA₁

=2∠ADE

,

∴∠ADE=∠B

∵DE//BC,

∴AA₁⊥BC

,

∵h₁=1

∴AA₁

=2,

同理:;

∴经过n次操作后得到的折痕Dn-1En-1到BC的距离∴【点睛】本题考查了中点性质和折叠的性质,本题难度较大,要从每次折叠发现规律,求得规律的过程是难点.12、12【分析】逆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和幂的乘方法则计算即可.【详解】∵am=2,an=3,∴a2m+n=a2m×an=×an=4×3=12.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及同底数幂的乘法的逆运算,熟练掌握幂的乘方和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即,特别注意运算过程中指数的变化规律,灵活运用法则的逆运算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意识.13、等【分析】需要补充的一个条件是BE=CF,若BF=CE,可用AAS证明△ABF≌△DCE;若补充条件AF=DE,也可用AAS证明△ABF≌△DCE.【详解】解:要使△ABF≌△DCE,又∵∠A=∠D,∠B=∠C,添加BF=CE或AF=DE,可用AAS证明△ABF≌△DCE;故填空答案:等.【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题目是开放型题目,根据已知条件结合判定方法,找出所需条件,一般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要求即可.14、-7【分析】由值相等得到分式方程,解方程即可.【详解】由题意得:,2x-4=3x+3,x=-7,经检验:x=-7是原方程的解,故答案为:-7.【点睛】此题考查列分式方程及解方程,去分母求出一次方程的解后检验,根据解分式方程的步骤解方程.15、-1【分析】根据“0的算术平方根是0”进行计算即可.【详解】∵,∴,∴x=-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算术平方根,属于基础题型,要求会根据算术平方根求原数.16、1【分析】根据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展开,合并同类项,即可得出﹣k+1=0,求出即可.【详解】解:(x+2y)(2x﹣ky﹣1)=2x2﹣kxy﹣x+1xy﹣2ky2﹣2y=2x2+(﹣k+1)xy﹣2ky2﹣2y﹣x,∵(x+2y)(2x﹣ky﹣1)的结果中不含xy项,∴﹣k+1=0,解得:k=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能根据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展开是解此题的关键.17、1【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计算出∠CAD的度数,然后再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可得∠1的度数.【详解】解:∵AD是△ABC的高,∠C=40°,

∴∠DAC=90°-∠C=50°,

∵AE平分∠CAD,

∴∠1=∠CAD=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角平分线定义,关键是掌握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理清角之间的关系.18、(-a,b)【分析】观察图形可知每四次对称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用2013除以4,然后根据商和余数的情况确定出变换后的点A所在的象限,然后解答即可.【详解】点A第一次关于x轴对称后在第四象限,点A第二次关于y轴对称后在第三象限,点A第三次关于x轴对称后在第二象限,点A第四次关于y轴对称后在第一象限,即点A回到原始位置,所以,每四次对称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2019÷4=504余3,∴经过第2019次变换后所得的A点与第三次变换的位置相同,在第二象限,坐标为(-a,b).故答案为(-a,b).【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点的坐标变换规律,读懂题目信息,观察出每四次对称为一个循环组依次循环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三、解答题(共66分)19、(1)解法一中的计算有误;(2)原方程组的解是【分析】利用加减消元法或代入消元法求解即可.【详解】(1)解法一中的计算有误(标记略)(2)由①-②,得:,解得:,把代入①,得:,解得:,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20、(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先描出三个顶点,依次连接即可;(2)过x轴作B点的对称点,连接与x轴的交点即为P点.【详解】(1)就是所求作的图形;(2)点就是所求作的点.【点睛】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变化—轴对称.正确得出对应点位置是解题关键.21、(1)见解析;(1)1BD1=DA1+DC1,见解析【分析】(1)只要证明△ABD≌△CBE(SAS),推出∠A=∠ACB=∠BCE=45°即可解决问题;(1)存在,1BD1=DA1+DC1;在Rt△DCE中,利用勾股定理证明即可.【详解】(1)∵△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BC,∠ABC=90°,∠A=∠ACB=45°,同理可得:DB=BE,∠DBE=90°,∠BDE=∠BED=45°,∴∠ABD=∠CBE,在△ABD与△CBE中,AB=BC,∠ABD=∠CBE,DB=BE,∴△ABD≌△CBE(SAS),∴∠A=∠BCE=45°∴∠DCE=∠ACB+∠BCE=90°.(1)1BD1=DA1+DC1.证明如下:∵△B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E=BD,∴DE1=1BD1,∵△ABD≌△CBE,∴AD=CE,∴DE1=DC1+CE1=AD1+CD1,故1BD1=AD1+CD1.【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2、(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分析】(1)由AD⊥BC,CE⊥AB,易得∠AFE=∠B,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得△AEF≌△CEB;(2)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AF=BC,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得BC=2CD,等量代换得出结论.【详解】(1)证明:由于AB=AC,故△ABC为等腰三角形,∠ABC=∠ACB;∵AD⊥BC,CE⊥AB,∴∠AEC=∠BEC=90°,∠ADB=90°;∴∠BAD+∠ABC=90°,∠ECB+∠ABC=90°,∴∠BAD=∠ECB,在Rt△AEF和Rt△CEB中∠AEF=∠CEB,AE=CE,∠EAF=∠ECB,所以△AEF≌△CEB(ASA)(2)∵△ABC为等腰三角形,AD⊥BC,故BD=CD,即CB=2CD,又∵△AEF≌△CEB,∴AF=CB=2CD.23、(1)①见解析;②见解析;(2).【分析】(1)①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中点性质即可得到ASA证明;②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即可证明四边形ABDE是平行四边形;(2)取线段HC的中点I,连接MI,根据中位线的判断与性质,可得,,即可求解.【详解】(1)①如图1中,∵,∴,∵,∴,∵AM是的中线,且D与M重合,∴,∴.②由①得,∴,∵,∴四边形ABDE是平行四边形.(2)如图2中,取线段HC的中点I,连接MI,∵,∴MI是的中位线,∴,,∵,且.∴,,∴.【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中位线和三角函数,熟练掌握逻辑推理是解题关键.24、1.【解析】试题分析:由AB=4,BC=3,∠B=90°可得AC=2.可求得S△ABC;再由AC=2,AD=13,CD=4,可得△ACD为直角三角形,进而求得S△ACD,可求S四边形ABCD=S△ABC+S△ACD.解:在Rt△ABC中,AB=4,BC=3,则有AC==2.∴S△ABC=AB•BC=×4×3=3.在△ACD中,AC=2,AD=13,CD=4.∵AC2+CD2=22+42=139,AD2=132=139.∴AC2+CD2=AD2,∴△ACD为直角三角形,∴S△ACD=AC•CD=×2×4=6.∴S四边形ABCD=S△ABC+S△ACD=3+6=1.考点: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25、(1)y=﹣2x+6;(2)点P(m﹣6,2m﹣6);(3)y=﹣x+【分析】(1)先求出点A,点B坐标,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点C坐标,由待定系数法可求直线BC的解析式;(2)证明△PGA≌△QHC(AAS),则PG=HQ=2m﹣6,故点P的纵坐标为:2m﹣6,而点P在直线AB上,即可求解;(3)由“SSS”可证△APM≌△CQM,△ABM≌△CBM,可得∠PAM=∠MCQ,∠BQM=∠APM=45°,∠BAM=∠BCM,由“AAS”可证△APE≌△MAO,可得AE=OM,PE=AO=3,可求m的值,进而可得点P,点Q的坐标,即可求直线PQ的解析式.【详解】(1)∵直线y=2x+6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点B(0,6),点A(﹣3,0),∴AO=3,BO=6,∵AB=BC,BO⊥AC,∴AO=CO=3,∴点C(3,0),设直线BC解析式为:y=kx+b,则,解得:,∴直线BC解析式为:y=﹣2x+6;(2)如图1,过点P作PG⊥AC于点G,过点Q作HQ⊥AC于点H,∵点Q横坐标为m,∴点Q(m,﹣2m+6),∵AB=CB,∴∠BAC=∠BCA=∠HCQ,又∵∠PGA=∠QHC=90°,AP=CQ,∴△PGA≌△QHC(AAS),∴PG=HQ=2m﹣6,∴点P的纵坐标为:2m﹣6,∵直线AB的表达式为:y=2x+6,∴2m﹣6=2x+6,解得:x=m﹣6,∴点P(m﹣6,2m﹣6);(3)如图2,连接AM,CM,过点P作PE⊥AC于点E,∵AB=BC,BO⊥AC,∴BO是AC的垂直平分线,∴AM=CM,且AP=CQ,PM=MQ,∴△APM≌△CQM(SSS)∴∠PAM=∠MCQ,∠BQM=∠APM=45°,∵AM=CM,AB=BC,BM=BM,∴△ABM≌△CBM(SSS)∴∠BAM=∠BCM,∴∠BCM=∠MCQ,且∠BCM+∠MCQ=180°,∴∠BCM=∠MCQ=∠PAM=90°,且∠APM=45°,∴∠APM=∠AMP=45°,∴AP=AM,∵∠PAO+∠MAO=90°,∠MAO+∠AMO=90°,∴∠PAO=∠AM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