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市2025届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云南省大理市2025届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云南省大理市2025届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云南省大理市2025届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云南省大理市2025届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大理市2025届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如图,下列条件不能判断直线a∥b的是()A.∠1=∠4 B.∠3=∠5 C.∠2+∠5=180° D.∠2+∠4=180°2.如图,在△ABC中,∠C=36°,将△ABC沿着直线l折叠,点C落在点D的位置,则∠1﹣∠2的度数是()A.36° B.72° C.50° D.46°3.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8,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长可能是()A.9 B.4 C.5 D.134.证明: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求证:,以下是排乱的证明过程,正确的顺序应是①,.②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③,.④.⑤,()A.②①③④⑤ B.②③⑤①④ C.②③①④⑤ D.③②①④⑤5.如图,已知直线AB:y=x+分别交x轴、y轴于点B、A两点,C(3,0),D、E分别为线段AO和线段AC上一动点,BE交y轴于点H,且AD=CE,当BD+BE的值最小时,则H点的坐标为()A.(0,4) B.(0,5) C.(0,) D.(0,)6.根据图①的面积可以说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2a+b)(a+b)=2a2+3ab+b2,那么根据图②的面积可以说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是()A.(a+3b)(a+b)=a2+4ab+3b2 B.(a+3b)(a+b)=a2+3b2C.(b+3a)(b+a)=b2+4ab+3a2 D.(a+3b)(a﹣b)=a2+2ab﹣3b27.如图,已知点A、D、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BC=EF,要使△ABC≌△DEF,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是()A.∠BCA=∠F B.BC∥EF C.∠A=∠EDF D.AD=CF8.式子:,,,中,分式的个数是()A.1个 B.2个 C.3个 D.4个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则B.若,则C.若,则D.若,则10.如图,在△ABC中,∠A=31°,∠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如果DE垂直平分AB,那么∠C的度数为()A.93° B.87° C.91° D.90°11.如图,设k=(a>b>0),则有()A.k>2 B.1<k<2 C. D.12.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2,3,5 B.7,4,2C.3,4,8 D.3,3,4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3.如图,一系列“阴影梯形”是由轴、直线和过轴上的奇数,,,,,,所对应的点且与轴平行的直线围城的.从下向上,将面积依次记为,,,,(为正整数),则____,____.14.将一次函数y=2x的图象向上平移1个单位,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15.不改变分式的值,将分式的分子、分母的各项系数都化为整数,则______.16.如图,已知方格纸中是个相同的正方形,则____度.17.已知∠AOB=45°,点P在∠AOB内部,点P1与点P关于OA对称,点P2与点P关于OB对称,连接P1P2交OA、OB于E、F,若P1E=,OP=,则EF的长度是_____.18.如图,,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交于点,若,则______°.三、解答题(共78分)19.(8分)小明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ABC中,∠ACB=90°,点D在AB上,且BD=BC,求证:∠ABC=2∠ACD.小明发现,除了直接用角度计算的方法外,还可以用下面两种方法:方法2:如图2,作BE⊥CD,垂足为点E.方法3:如图3,作CF⊥AB,垂足为点F.根据阅读材料,从三种方法中任选一种方法,证明∠ABC=2∠ACD.20.(8分)如图,已知直线,直线,与相交于点,,分别与轴相交于点.(1)求点P的坐标.(2)若,求x的取值范围.(3)点为x轴上的一个动点,过作x轴的垂线分别交和于点,当EF=3时,求m的值.21.(8分)如图,在中,是边上的高,,分别是和的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求的度数.22.(10分)如图,将一张矩形纸板按图中虚线裁剪成九块,其中有两块是边长都为m的大正方形,两块是边长都为n的小正方形,五块是长为m,宽为n的全等小矩形,且m>n.(以上长度单位:cm)(1)观察图形,可以发现代数式2m2+5mn+2n2可以因式分解为;(2)若每块小矩形的面积为10cm2,两个大正方形和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和为58cm2,试求m+n的值(3)②图中所有裁剪线(虚线部分)长之和为cm.(直接写出结果)23.(10分)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板按图中虚线裁剪成九块,其中有两块是边长都为m的大正方形,两块是边长都为n的小正方形,五块是长为m,宽为n的全等小长方形,且m>n.(以上长度单位:cm)(1)观察图形,可以发现代数式2m2+5mn+2n2可以因式分解为________;(2)若每块小长方形的面积为10cm2,四个正方形的面积和为58cm2,试求图中所有裁剪线(虚线部分)长之和.24.(10分)在△ABC中,CA=CB=3,∠ACB=120°,将一块足够大的直角三角尺PMN(∠M=90°,∠MPN=30°)按如图所示放置,顶点P在线段AB上滑动,三角尺的直角边PM始终经过点C,并且与CB的夹角∠PCB=α,斜边PN交AC于点D.(1)当PN∥BC时,判断△ACP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在点P滑动的过程中,当AP长度为多少时,△ADP≌△BPC,为什么?(3)在点P的滑动过程中,△PCD的形状可以是等腰三角形吗?若不可以,请说明理由;若可以,请直接写出α的度数.25.(12分)计算:(1)(2)(3)(4)解方程组26.已知:如图,和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连结,,且、、三点在一直线上,,.(1)求证:;(2)求线段的长.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D【解析】试题解析:A、能判断,∵∠1=∠4,∴a∥b,满足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能判断,∵∠3=∠5,∴a∥b,满足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能判断,∵∠2+∠5=180°,∴a∥b,满足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D、不能.

故选D.2、B【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得到∠D=∠C,再利用外角性质即可求出所求角的度数.【详解】解:由折叠的性质得:∠D=∠C=36°,根据外角性质得:∠1=∠3+∠C,∠3=∠2+∠D,则∠1=∠2+∠C+∠D=∠2+2∠C=∠2+72°,则∠1﹣∠2=72°.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以及外角性质,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3、A【分析】先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出第三边的取值范围,然后从各选项中找出符合此范围的数即可.【详解】解:∵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8∴8-3<第三边的长<8+3解得:5<第三边的长<11,由各选项可得,只有A选项符合此范围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求第三边的取值范围,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4、C【解析】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三角形全等,进而得出对应边相等,由此即可明确证明顺序.【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正确的顺序应为②③①④⑤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证明,明确证明思路是解题的关键.5、A【分析】作EF⊥BC于F,设AD=EC=x.利用勾股定理可得BD+BE=+=+,要求BD+BE的最小值,相当于在x轴上找一点M(x,0),使得点M到G(,3),K(,)的距离之和最小.【详解】解:由题意A(0,),B(-3,0),C(3,0),∴AB=AC=8,作EF⊥BC于F,设AD=EC=x.∵EF∥AO,∴,∴EF=,CF=,∵OH∥EF,∴,∴OH=,∴BD+BE=+=+,要求BD+BE的最小值,相当于在x轴上找一点M(x,0),使得点M到K(,3),G(,)的距离之和最小.设G关于x轴的对称点G′(,),直线G′K的解析式为y=kx+b,则有,解得k=,b=,∴直线G′K的解析式为y=x,当y=0时,x=,∴当x=时,MG+MK的值最小,此时OH===4,∴当BD+BE的值最小时,则H点的坐标为(0,4),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上的点的特征、轴对称最短问题、勾股定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转化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选择题中的压轴题.6、A【分析】根据图形确定出多项式乘法算式即可.【详解】根据图②的面积得:(a+3b)(a+b)=a2+4ab+3b2,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多项式乘多项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7、D【分析】根据“SSS”可添加AD=CF使△ABC≌△DEF.【详解】解:A、添加∠BCA=∠F是SSA,不能证明全等,故A选项错误;B、添加.BC∥EF得到的就是A选项中的∠BCA=∠F,故B选项错误;C、添加∠A=∠EDF是SSA,不能证明全等,故C选项错误;D、添加AD=CF可得到AD+DC=CF+DC,即AC=DF,结合题目条件可通过SSS得到△ABC≌△DEF,故D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5种判定方法中,选用哪一种方法,取决于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若已知两边对应相等,则找它们的夹角或第三边;若已知两角对应相等,则必须再找一组对边对应相等,且要是两角的夹边,若已知一边一角,则找另一组角,或找这个角的另一组对应邻边8、B【分析】根据分式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详解】四个式子中分母含有未知数的有:,共2个.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概念,判断一个有理式是否是分式,不要只看是不是的形式,关键是根据分式的定义看分母中是否含有字母,分母中含有字母则是分式,分母中不含字母,则不是分式.9、B【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逐一对选项进行分析即可.【详解】A.若,当时,则,故该选项错误;B.若,则,故该选项正确;C.若,则,故该选项错误;D.若,则不一定比大,故该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考虑到a,b可能是任意实数是解题的关键.10、B【分析】根据垂直平分线性质可得AD=BD,于是∠ABD=∠A=31°,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BC=2×31°=62°,最后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答即可.【详解】解:∵DE垂直平分AB,∴AD=BD,

∴∠ABD=∠A,

∵∠A=31°,∴∠ABD=31°,∵BD平分∠ABC,

∴∠ABC=2×31°=62°,

∴∠C=180°-62°-31°=87°,

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问题,关键是根据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解答.11、C【解析】由题意可得:,∴,又∵,∴,∴,即.故选C.12、D【解析】试题解析:A.∵3+2=5,∴2,3,5不能组成三角形,故A错误;B.∵4+2<7,∴7,4,2不能组成三角形,故B错误;C.∵4+3<8,∴3,4,8不能组成三角形,故C错误;D.∵3+3>4,∴3,3,4能组成三角形,故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3、;【分析】由图得:【详解】由图得:∵直线和过轴上的奇数,,,,,,所对应的点A、B、C、D、E、F∴当y=1时,x=-1,故A(-1,1)当y=3时,x=-3,故B(-3,3)当y=5时,x=-5,故C(-5,5)当y=7时,x=-7,故D(-7,7)当y=9时,x=-9,故E(-9,9)当y=11时,x=-11,故F(-11,11)可得:故答案为:4;4(2n-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综合题目,根掘找出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4、y=2x+1.【解析】由“上加下减”的原则可知,将函数y=2x的图象向上平移1个单位所得函数的解析式为y=2x+1,故答案为y=2x+1.15、【分析】根据分式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解:分子分母都乘以3,得,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性质,利用分式的性质是解题关键.16、135【解析】如图,由已知条件易证△ABC≌△BED及△BD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1=∠EBD,∠2=45°,∵∠3+∠EBD=90°,∴∠1+∠2+∠3=135°.17、【分析】由P,P1关于直线OA对称,P、P2关于直线OB对称,推出OP=OP1=OP2,∠AOP=∠AOP1,∠BOP=∠BOP2,推出∠P1OP2=90°,由此即可判断△P1OP2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轴对称可得,∠OPE=∠OP1E=45°,∠OPF=∠OP2F=45°,进而得出∠EPF=90°,最后依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即可得到EF的长度.【详解】∵P,P1关于直线OA对称,P、P2关于直线OB对称,∴OP=OP1=OP2=,∠AOP=∠AOP1,∠BOP=∠BOP2,∵∠AOB=45°,∴∠P1OP2=2∠AOP+2∠BOP=2(∠AOP+∠BOP)=90°,∴△P1OP2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1P2==2,设EF=x,∵P1E==PE,∴PF=P2F=-x,由轴对称可得,∠OPE=∠OP1E=45°,∠OPF=∠OP2F=45°,∴∠EPF=90°,∴PE2+PF2=EF2,即()2+(-x)2=x2,解得x=.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对称的性质解决问题,依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18、1【分析】根据等边对等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ABC,然后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DA=DB,从而得出∠A=∠DBA=40°,即可求出.【详解】解:∵,∴∠ABC=∠ACB=∵DE垂直平分AB∴DA=DB∴∠A=∠DBA=40°∴∠DBC=∠ABC-∠DBA=1°故答案为:1.【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掌握等边对等角和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78分)19、见解析【分析】方法1,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ABC=2∠ACD.方法2,作BE⊥CD,垂足为点E.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同角的余角相等,即可得出∠ABC=2∠ACD.方法3,作CF⊥AB,垂足为点F.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性质,即可得到∠ACF=2∠ACD,再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即可得到∠B=∠ACF,进而得出∠B=2∠ACD.【详解】方法1:如图,∵∠ACB=90°,∴∠BCD=90°-∠ACD,又∵BC=BD,∴∠BCD=∠BDC,∴△BCD中,∠ABC=180°-∠BDC-∠BCD=180°-2∠BCD=180°-2(90°-∠ACD)=2∠ACD;方法2:如图,作BE⊥CD,垂足为点E.∵∠ACB=90°,∴∠ACD+∠BCE=∠CBE+∠BCE=90°,∴∠ACD=∠CBE,又∵BC=BD,BE⊥CD,∴∠ABC=2∠CBE,∴∠ABC=2∠ACD;方法3:如图,作CF⊥AB,垂足为点F.∵∠ACB=90°,∠BFC=90°,∴∠A+∠ABC=∠BCF+∠ABC=90°,∴∠A=∠BCF,∵BC=BD,∴∠BCD=∠BDC,即∠BCF+∠DCF=∠A+∠ACD,∴∠DCF=∠ACD,∴∠ACF=2∠ACD,又∵∠ABC+∠BCF=∠ACF+∠BCF=90°,∴∠ABC=∠ACF,∴∠ABC=2∠AC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综合运用,解题时注意: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20、(1)P(-2,1);(2)-3<x<-2;(3)m=-3或m=-1.【分析】(1)由点P是两直线的交点,则由两方程的函数值相等,解出x,即可得到点P坐标;(2)由,联立成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即可得到x的取值范围;(3)由点D的横坐标为m,结合EF=3,可分为两种情况进行讨论:点D在点P的左边;点D在点P的右边,分别计算,即可得到m的值.【详解】解:(1)P点是直线l1与直线l2的交点,可得:2x3=x+3,解得:x=2,∴y=1;∴P点的坐标为:(2,1);(3),,解得:;;(3)∵点D为(m,0),根据题意可知,则E(m,2m3);F(m,m+3),第一种情况:点D在点P的左边时,此时点E在点F的上方;∴,;第二种情况:点D在点P的右边时,此时点E在点F的下方;∴,;∴m的值为:或.【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以及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联系,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第三问要注意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进行解题.21、.【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由,得到,然后得到∠C,由余角的性质,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分别是和的角平分线,,.,,.是边上的高,.【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余角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正确求出,从而求出答案.22、(1)(2m+n)(m+2n);(2)1;(3)2【分析】(1)根据图象由长方形面积公式将代数式2m2+5mn+2n2因式分解即可;(2)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得出正方形的边长,再利用每块小矩形的面积为10平方厘米,得出等式求出m+n,(3)根据m+n的值,进一步得到图中所有裁剪线(虚线部分)长之和即可.【详解】解:(1)由图形可知,2m2+5mn+2n2=(2m+n)(m+2n),故答案为(2m+n)(m+2n);(2)依题意得,2m2+2n2=58,mn=10,∴m2+n2=29,∴(m+n)2=m2+n2+2mn=29+20=49,∴m+n=1,故答案为1.(3)图中所有裁剪线段之和为1×6=2(cm).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应用,正确用两种方法表示图形面积是解题的关键.23、(1)(m+2n)(2m+n)(2)42cm【解析】(1)根据图象由长方形面积公式将代数式2m2+5mn+2n2因式分解即可;(2)求出m+n的值,然后根据图象由正方形的性质和长方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2m2+5mn+2n2可以因式分解为(m+2n)(2m+n);故答案为(m+2n)(2m+n);(2)依题意得:2m2+2n2=58,mn=10,∴m2+n2=1.∴(m+n)2=m2+n2+2mn=49,∴m+n=7,∴图中所有裁剪线(虚线部分)长度之和为6m+6n=6(m+n)=6×7=42cm.【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应用、列代数式以及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根据已知图形得出是解题的关键.24、(1)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2)当AP=3时,△ADP≌△BPC,理由见解析;(3)当α=45°或90°或0°时,△PCD是等腰三角形【分析】(1)由PN与BC平行,得到一对内错角相等,求出∠ACP为直角,即可得证;

(2)当AP=3时,△ADP与△BPC全等,理由为:根据CA=CB,且∠ACB度数,求出∠A与∠B度数,再由外角性质得到∠α=∠APD,根据AP=BC,利用ASA即可得证;

(3)点P在滑动时,△PCD的形状可以是等腰三角形,分三种情况考虑:当PC=PD;PD=CD;PC=CD,分别求出夹角α的大小即可.【详解】(1)当PN∥BC时,∠α=∠NPM=30°,又∵∠ACB=120°,∴∠ACP=120°-30°=90°,∴△ACP是直角三角形;(2)当AP=3时,△ADP≌△BPC,理由为:∵∠ACB=120°,CA=CB,∴∠A=∠B=30°,又∵∠APC是△BPC的一个外角,∴∠APC=∠B+α=30°+α,∵∠APC=∠DPC+∠APD=30°+∠APD,∴∠APD=α,又∵AP=BC=3,∴△ADP≌△BPC;(3)△PCD的形状可以是等腰三角形,则∠PCD=120°-α,∠CPD=30°,①当PC=PD时,△PCD是等腰三角形,∴∠PCD=∠PDC==75°,即120°-α=75°,∴∠α=45°;②当PD=CD时,△PCD是等腰三角形,∴∠PCD=∠CPD=30°,即120°-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