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燕麦种间杂交技术操作规程-编制说明_第1页
DB14T-燕麦种间杂交技术操作规程-编制说明_第2页
DB14T-燕麦种间杂交技术操作规程-编制说明_第3页
DB14T-燕麦种间杂交技术操作规程-编制说明_第4页
DB14T-燕麦种间杂交技术操作规程-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地方标准《燕麦种间杂交技术操作规程》编制说明编制单位:山西农业大学二〇二四年一月山西省地方标准《燕麦种间杂交技术操作规程》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按照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2022年度省级地方标准复审结论公告(山西省地方标准公告2022年第20号),《燕麦种间杂交技术操作规程》DB14/T1616-2018被列入山西省地方标准修订计划,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19)归口。2、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起草任务由山西农业大学承担。主要起草人信息姓名性别职务/职称工作单位任务分工刘璋男助理研究员山西农业大学标准修订张丽君女研究员山西农业大学数据分析刘龙龙男研究员山西农业大学生产调研马名川男副研究员山西农业大学文献资料查阅二、修订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自2018年颁布实施DB14/T1616-2018《燕麦种间杂交技术操作规程》以来,各科研院所利用本标准加快了育种进度和育种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科研效果。但是也发现了几个不足之处:1、剪颖时间把控不准,降低效率;2、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原来的种间行距间隔较窄,在杂交操作过程易造成折损;3、取粉授粉法和剪颖授粉法的操作步骤不够明确。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总结近七年的田间燕麦杂交试验经验,对燕麦在杂交时剪颖尺度的把控、去雄时间、去雄操作等技术性方面进行了更好的规范和更新。使裸燕麦与皮燕麦种间杂交的结实率提升了8%以上。燕麦种间杂交技术操作规程的修订,可进一步提升山西省及周边燕麦主产区、各省育种单位利用燕麦种间杂交选育优良新品种技术。加快燕麦品种更新换代,促进我国燕麦产业快速发展。三、主要修订工作过程1、成立标准修订工作组本标准修订任务下达后,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等编写要求,起草单位于2023年7月批准当月成立了本标准修订工作组。2、调研考察本工作组通过近几年田间燕麦杂交试验的经验积累,并对多地科研院所的燕麦杂交试验的调研,总结并更新了燕麦种间杂交技术的操作方法。3、收集资料工作组成员认真学习了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等标准编写要求及制定标准的相关法律法规。查阅了NY/T2355-2013《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燕麦》、GB4404.4-2010《粮食作物种子第4部分:燕麦》、GB/T13359-2008《莜麦》、GB/T17317-2011《小麦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等相关标准。确定了本标准修订内容,为本标准的修订工作打好了坚实的基础。4、修订文本经过工作组成员内部讨论,分头攥写,内容整合后,再讨论修改,于2023年11月形成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送多位燕麦育种和植保等专家征求修改意见,采纳修改意见后,于2023年12月形成本标准送审稿。5、技术评审2024年1月山西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对本标准进行了审查,专家对编制说明和标准文本进行了逐章逐条的审查和讨论,提出了质疑和意见。工作组成员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了修改,形成本标准报批稿。征求意见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挂网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1个月。完善文本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形成标准送审稿。形成报批稿、提交报批材料起草单位按照专家组意见修改完善,形成报批稿。四、制修订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本标准的编制是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强制性标准进行制定的,根据山西省燕麦育种的实际情况及相关技术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与这些文件中的规定不存在矛盾,互为补充,协调一致,并保证了对国家相关标准最新版本的引用。燕麦种间杂交技术操作规程的修定将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现有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使燕麦的杂交育种方法有章可循,有标可依。五、主要条款的说明,主要技术指标、参数、试验验证的分析、综合论述标准起草组以“合法性、安全性、适应性、协调性和先进性”为修订原则,以文本结构更加合理、表述更加准确、技术指标更加科学为修订目标,从3个方面对文本进行了修订,其中:1、涉及结构性调整的主要有1项:增加了(6.4授粉情况复检)。修订原因:增加授粉成功率。2、涉及表述与编辑性修改的主要有2项:(1)更改了(6.1剪颖)表述。修订原因:把剪颖操作时间规定的更具体直观。(2)更改了(6.2去雄)表述。修订原因:提高授粉成功率。3、涉及到的技术指标主要有1项:播种方式(5.2)。修订原因及试验验证分析:证明不同亲本间间隔对杂交操作的影响。确定依据:通过不同行距的试验,以确定亲本间合适的行距。验证方法:2022-2023年,在岢岚试验地进行了亲本间行距燕麦植株影响的试验,结果见表1。试验设置三次重复,行距为30cm、50cm时,两侧植株折损率为20.8%、10.9%,当行距为60cm时,两侧植株折损率为3.2%。因此,确定亲本间合适的行距为60cm。表1亲本间行距燕麦植株影响行距cm单侧亲本株数/米折损株数/米折损率%3054.311.320.85055.05.610.16055.01.83.27054.60.91.6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经山西省农业厅、山西农业大学等3位专家审查,就标准的题目、框架结构、文件引用、技术参数等内容提出了6条意见,归类整理成5条意见,其中:5条采纳,0条部分采纳。具体修改意见见附件:山西省地方标准《燕麦种间杂交技术操作规程》意见修改汇总表。七、采标情况,是否合规引用或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以及与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目前,国内尚无“燕麦种间杂交操作技术规程”,本标准属于国内第一部燕麦种间杂交操作技术规程。本标准根据项目组多年田间杂交经验和实践,也借鉴了其它省市燕麦育种单位的一些经验和其它作物相关标准制定,本标准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本标准根据燕麦小穗的特殊构造及散粉特点,提出燕麦杂交最佳授粉时间区间。2.本标准根据杂交过程中燕麦内外颖结构特点造成的操作难度大这一制约性问题,提出剪颖去雄、授粉这一关键性操作。3.本标准明确了燕麦种间杂交的亲本选择、种植方式、剪颖杂交的具体操作步骤,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八、作为推荐性标准或者强制性标准的建议及其理由建议本标准作为推荐性地方标准发布实施。九、实施标准的措施建议本标准发布实施后,标准起草单位将通过媒体进行宣传推广。培训相关燕麦育种单位,使他们尽快了解、熟悉、掌握标准的内容和要求,并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开展燕麦杂交育种工作,提高育种效率,加快品种更新换代,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附件:山西省地方标准《燕麦种间杂交技术操作规程》征求意见情况汇总表标准名称:燕麦种间杂交技术操作规程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农业基因资源研究中心承办人:刘璋电话1页第1页2024年1月13日填写序号章条编号意见内容提出单位处理意见备注15.1、5.25.1和5.2的内容互换山西农科院采纳25.15.1播期的内容应按夏莜麦区和秋莜麦区分别描述山西农科院采纳35删除“5.3播量”“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