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4山西省地方标准《高粱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编制单位:山西农业大学二〇二四年一月一、工作概述1.任务来源根据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年度省级地方标准复审结论公告(山西省地方标准公告2022年第20号),《高粱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DB14/T924-2014)被列入山西省地方标准修订计划,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19)归口。2.起草单位和主要起草人起草任务由山西农业大学承担表1主要起草人信息姓名性别职称工作单位任务分工王劲松女研究员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负责人主编人刘秋霞女讲师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编写人焦晓燕女研究员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编写人张福耀男研究员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参与部分工作董二伟男副研究员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参与部分工作黄晓磊男教授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参与部分工作白文斌男副研究员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参与部分工作王媛女助理研究员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参与部分工作王立革男副研究员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参与部分工作武爱莲女助理研究员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参与部分工作郝保平男副研究员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参与部分工作本标准原主要起草人:焦晓燕、丁玉川、张福耀、王劲松、姜钰、黄瑞冬、董二伟、白文斌、李占林、王立革、武爱莲、郝保平。起草人团队有所变更,因此修订该标准起草人员变更为:王劲松、刘秋霞、焦晓燕、张福耀、董二伟、黄晓磊、白文斌、王媛、王立革、武爱莲、郝保平。该标准原起草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由于山西农业大学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合署改革,起草单位更名为: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根据工作实际、人员工作变化,对修订工作任务分工进行了适度调整,主要起草人信息见表1。二、制(修)订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近年来为了进一步促进我省高粱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和确保山西酿造业的高效发展,山西省提出了推进有机旱作高粱种植规模化发展,做大做强高粱产业,建设现代农业高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引导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种植大户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方式,发挥规模化经营优势,促进全省高粱产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高粱机械化生产是提升高粱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在生产中有着极大的需求;同时本团队一直进行高粱养分管理、绿色栽培研究,并与沁县晋汾高粱有限公司合作进行高粱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与高粱生产机械化相关领域近年也有了新的发展,本标准符合国家和我省农业绿色发展相关政策,生产中有需求,技术有保障,为此申请对本团队2014年起草的《高粱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进行修订,本标准的修订完善会提高新形势下高粱生产的机械化生产水平,将提升我省高粱产业在全国的竞争力,助于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也为山西省“特”、“优”杂粮的发展提供保障。三、主要修订工作过程1、成立标准修订工作组修订任务下达后,2022年10月成立了标准修订起草工作组。组织编写人员认真学习了GB/T1.1-2020中有关标准编写的要求及制定标准相关的法律法规。参加学习了(修订专题)农业地方标准专题技术培训线上会。项目组制定了相应工作计划和编写大纲。2、调研考察2022年11月至12月,在山阴、朔州、清徐、沁县、汾阳、永和等地进行了高粱机械化种植主情况进行了调研考察,摸清了高粱机械化栽培过程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收集资料2023年3月,我们收集了山西省气候、土壤、高粱全程机械化种植及施肥状况等资料,详细查阅了与修订本标准相关的我国高粱机械化栽培技术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了工作重点,安排了标准修订计划。明确了编制修订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内容,为做好本标准修订的编写工作奠定了一定基础。4、修订文本2023年6月工作组完成了本标准的讨论稿,2023年11月,我们就标准修订内容征询了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社会服务部和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等有关专家,完成了本标准征求意见稿,积极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征求专家意见全部返回后,项目组针对修改意见逐个进行研判,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了本标准的送审稿。5、技术评审2024年1月,山西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对本标准送审稿、编制说明等进行了专家评审。工作组按照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后,形成了本标准的报批稿。四、制(修)订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一)编制时坚持的主要原则1.科学性本标准中的技术指标是根据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养分管理岗位专家团队多年试验结果整理而成的。并在多年多点的示范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科学试验数据,具有较强的科学依据。2.先进性本标准是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查阅近年来高粱机械化栽培技术的相关文献资料,通过调查、研究试验形成本标准相关内容,经过多年田间验证和反复修正,征求意见进行修订。本标准的修订以相关的科学理论为基础,各项技术指标均来自于试验数据和最新主推技术,具有科学性,在国内具有一定的领先性。3.适用性本标准中各项技术均适宜于全省各地高粱生产,经过多年生产示范之后确定,描述具体,适用于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的实际操作。(二)与有关现行法律、法规的关系该标准所有内容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本标准主要参考“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GB4404.1),《农林机械安全第1部分:总则》(GB10395.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8321),《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GB/T15671),《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496),《有机肥料》(NY/T525),《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1276),《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规范通则》(NY/T1997)等。结合近年来适于机械化高粱品种栽培试验研究结果和我省高粱生产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听取各种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高粱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标准。确保本标准作为政府部门监督、指导生产的依据,在生产上切实可行,保障产品质量安全,获取高产优质的高粱产品。五、主要条款的说明,主要技术指标、参数、试验验证的分析、综合论述。(一)主要条款说明标准规定了缓(控)释肥料的术语和定义,从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生产档案等方面进行规范性表述,确定了本标准的适用于山西省境内高粱生产的机械化栽培。(二)对修订个标准中重要技术指标、参数的确定及试验验证的分析1、涉及结构性调整的主要有6项:(1)增加了“机具和人员要求”条款内容(见4)由于全程机械化技术应对机具和人员规范要求,故增加该条款。(3)删除了“轮作倒茬”条款内容(见2014年版的4.2)将2014年版的4.2“高粱忌连作,轮作年限在2年以上”条款内容调到4.1条款中,都属于“选地”,不再需要单独列一个条款。(3)删除了“玉米螟”条款内容(见2014年版本7.2.5)由于螟虫和蚜虫发生期一致,可将农药混合采用无人机同步防治,再次原标准中7.2.5中玉米螟防治措施已经不能满足机械化操作,因此将“蚜虫”和“玉米螟”防控条款合并,删除原“玉米螟”条款。(4)增加了“粘虫”条款内容(见7.2.6)近几年粘虫频发,参考《夏播高粱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DB37/T3505-2019)、《酿酒用高粱种植技术规程》(DB6103/T28-2021),增加了“粘虫”防控条款。(5)充实了“防治方法”’(见8.2)原标准中病虫害防控只涉及化学防治,防治方法不够全面,因而充实了防治方法:农业措施、物理防治、生物防治。(6)增加了“生产档案”(见10)详细记录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各个环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建立高粱机械化栽培技术生产档案。2、涉及表述与编辑性修改的主要有12项:(1)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2014年版的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2017年第6号)”,原“规范性引用文件中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作废(2017年3月23日)”,在本标准中删除了《农药安全使用》(GB4285)标准,增加了《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1276)。(2)更改了“选地”条款的内容(见4.1,2014年版的4.1)近年来除草剂广泛应用于许多作物生产过程中。高粱是一种对除草剂敏感的作物种类,尤其是用于玉米生产的除草剂“烟嘧磺隆”对高粱生产危害严重,为此在不能选择前茬过量使用烟嘧磺隆的地块种植高粱。本团队2022年在山阴科研工作中,由于没有考虑到前茬农药烟嘧磺隆残留对高粱的影响,导致大部分苗子生长缓慢,甚至有死苗现象。图1前茬玉米使用烟嘧磺隆对高粱苗期的影响(3)更改了“秋深耕晒垡与施肥”条款内容(见4.2,2014年版的4.3)将“腐熟有机肥1m3~2m3”更改为“腐熟有机肥500kg~1000kg”,以规范标准文本。(4)更改了“品种选择与种子质量”条款内容(见4.4,2014年版的4.5)和删除了“种子质量”条款内容(见2014年版的4.5.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2017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高粱作为非主要农作物不再进行鉴(认)定,在推广前应当登记”,为此将原标准中“国家、省鉴(认)定”更改为“国家登记”。“种子质量”和“品种选择”条款合并更为简介且可一并说明,因此将两个条款合并。(5)更改了“播种量”和“留苗密度”条款内容并合并(见5.2,2014年版的5.2和5.4)根据山西农业农村厅《关于发布2023农业生产主推技术》(晋农科发[2023]2号)“酿造高粱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中杂草防控技术”修改了播种量为4.5~10.5kg/hm2,留苗密度为10.5~12.0×104株/hm2的高粱品种播量一般为4.5~6.0kg/hm2;适宜密植留苗密度为15.0~18.0×104株/hm2的品种播种量为9.0~10.5kg/hm2。2019-2021年本团队在山西朔州和晋中地区对38个品种进行了适宜密度研究,不同株型适宜密度不同,详见表2;由于株高和株型影响高粱种植密度,为此修订了“留苗密度”表2不同株型适宜密度不同株型品种株高(m)适宜密度(×104/hm2)株型品种株高(m)适宜密度(×104/hm2)矮杆龙杂190.6930中杆晋杂311.4512龙杂200.7530晋杂331.4112龙杂220.8722.5晋杂351.3312龙杂250.8822.5金糯粱4号1.4312晋杂341.1416.5金糯粱6号1.3212敖杂1号1.1816.5晋早55641.3916.5汾酒粱1号1.2916.5晋杂20011.5210.5中杆白杂111.3112晋杂20021.4110.5通杂1081.3812高秆晋杂221.6412兴湘粱2号1.5512冀酿2号1.6612金丰3011.4612金糯粱5号1.6712凤杂4号1.4112冀酿3号1.6912辽糯111.4712晋糯3号1.7212吉杂1241.3212锦杂1091.7212吉杂1271.3712辽杂191.8210.5辽杂371.3412晋杂1042.1112赤杂1071.3612晋杂182.0412晋杂281.6012晋杂231.8412吉杂1211.4812辽粘3号1.6212(6)更改了“播种方式”条款内容(见6.3,2014版5.3)山西农业农村厅《关于发布2023农业生产主推技术》(晋农科发[2023]2号)“酿造高粱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中杂草防控技术”中采用精量播种机进行单粒播种,精量播种机单粒播种技术在生产中广泛应用,省工省时,因此本标准修订“播种方式”条款改成“精量播种机进行单粒播种”。早熟区积温低,地膜覆盖播种起到保温、出苗快,生长速度加快,高粱有充足的灌浆期,成熟度好。(7)更改了“施肥”条款内容(见6.4,2014版5.5)本团队研究结果表明,适于机械化品种养分N、P、K的需求量分别为225.0kg/hm2、32.840.0kg/hm2和280310kg/hm2,养分需求高峰出现穗花期,为此满足出苗后90d时的养分需求至关重要,因此缓释肥释放时间要90天以上。图2.适于机械化高粱品种养分需求规律(8)更改了“化学除草”条款内容(见7.1,2014年版本6.1)参考山西农业农村厅《关于发布2023农业生产主推技术晋农科发[2023]2号》“酿造高粱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中杂草防控技术”,更改了“苗前封闭除草”和“苗后除草”内容。(9)更改了“防治原则”条款内容(见8.1,2014年版本7.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2017年第6号”公告《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285)于2017年3月23日作废,故将“农药使用应符合GB4285和GB/T8321的规定”更改为“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和NY/T1276的规定”。(10)更改了“地下害虫”条款内容(见8.2.4.2,2014年版的7.2.2)2017年7月14日农业部公告第2552号限制使用毒死蜱,本团队2021-2023年使用5%二嗪磷杀虫效果较好,因此本条款删除了“或用5%毒死蜱颗粒剂2kg加少量沙土撒施地面后进行翻耕”,修改为“或每666.7m2用5%二嗪磷颗粒剂2kg~2.5kg加少量沙土撒施地面后进行翻耕”。(11)更改了“蚜虫”条款内容(见8.2.4.3,2014年版的7.2.3)增加了飞防措施防治蚜虫和螟虫(玉米螟)。近几年来无人机飞防技术已经成熟,尤其对蚜虫和螟虫飞防效果很好。根据山西农业农村厅《关于发布2023农业生产主推技术》(晋农科发[2023]2号)“酿造高粱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中杂草防控技术”,对蚜虫和螟虫防控条款进行修订。(12)更改了“收获”条款内容(见9,2014年版的8)由于高粱专用收获机械的不断改进,高粱完熟期籽粒水分不高于20%即可收获,不需等到叶片枯死即可收获,故将“在籽粒达到完熟期、叶片枯死后进行机械化收获”修改为“完熟期采用适于高粱收获的联合收获机进行收获”。3.试验方法与检验规则采用大田试验方法,严格按照农业田间试验设计与统计方法要求进行检验。2011年至今,本团队在清徐、沁县、汾阳、朔州、山阴等地安排多点大田试验和示范,实行统一高粱品种、统一施用缓释肥、统一播种、统一防止病虫草害、统一机械化收获。收获前严格进行产量测定,每块地测定3个样方。(三)综合论述《高粱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的发布与实施,可以明显提高农民种植高粱技术水平,提高高粱产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种植高粱的积极性,促进山西省高粱机械化产业化发展。《高粱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修订实施后高粱产量比传统栽培方法提高10%~20%,同时在播种、施肥、中耕、防止病虫草害和收获方面生产效率明显提高,生产成本下降,每亩可增加纯收入150元~200元,如果在全省30万亩高粱实施本技术规程,可增加社会经济效益4500万元~6000万元。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在完成《高粱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后,我们先后邀请了育种、栽培、植保、土壤与肥料、种子管理等5个单位的专家对本标准文本稿进行了发送征求意见稿5份,全部收到回复,共计收到反馈意见15条,起草组对收集到的意见进行分类、归纳、整理,经研究,采纳了其中13条建议,未采纳意见2条,征求意见过程中无重大分歧意见,具体的修改意见与处理情况见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附件。七、采标情况,是否合规引用或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以及与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目前,我国已有有关高粱生产方面的标准,比如《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GB4404.1—2008),四川省颁布的《绿色食品高粱生产技术规程》(DB51/T871—2009),河北省颁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高粱生产技术规程》(DB21/1549—2007),山东省颁布的《夏播高粱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DB37/T3505-2019)、陕西省颁布的《酿酒用高粱种植技术规程》(DB6103/T28-2021),本团队颁布的《盐碱地酿造高粱栽培技术规程》(DB14/T817-2013),这些标准与本标准部分内容有一定的关系,比如对高粱种子质量要求、病虫草害防治以及部分田间栽培管理措施比较相似,但主要内容和要求有很大差别,比如本标准涉及到适于机械化耕作栽培高粱品种、种植模式、一次施用缓效肥、机械化中耕、机械化收获等其它标准就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八、作为强制性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九、实施标准的措施建议在标准发布后实施前,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对本标准的宣传。在相关地区开展多点试验和示范工作。与当地农业相关部门联合,举办各种方式的培训班,培育种植大户和技术骨干,带动当地农民实施本标准包含的高粱栽培技术,以提高高粱产量和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山西省地方标准《高粱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汇总表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承办人:王劲松联系电话:135464583263填写时间2023年11月30日序号标准章条编号意见内容提出单位处理意见(采纳/不采纳)意见处理说明(不采纳的理由等)1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中、晚熟地区高粱机械化栽培。根据2022年调研数据显示,全省高粱年种植面积142.3万亩,早熟区的大同、朔州种植面积达50万亩以上,机械化程度较高,可增加早熟区的适用区域。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采纳2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中、晚熟地区高粱机械化栽培。建议修改为:本标准适用于春播中、晚熟地区高粱的机械化栽培。山西农业大学社会服务部采纳34.1选地切忌选用前茬过量使用烟嘧磺隆·莠去津等有害药剂的地块。建议修改为:避免前茬过量使用烟嘧磺隆·莠去津等高粱作物过敏的除草剂地块。山西农业大学社会服务部采纳44.1选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写字楼前台绿化租赁协议
- 建筑施工用电安全合同
- IT企业会计岗位合同
- 游乐园钢结构安装施工合同
- 押运员安全意识教育
- 商业大厦改造施工合同
- 广州医疗机构租房合同
- 大连市茶楼租赁合同
- 剧院空调系统工程合同
- 保健品公司财务主管招聘合同
- 急性会厌炎护理查房
- 大学生面试全指导课件
- (完整版)俄语动词命令式的构成及用法
- 加油站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制度规范
- GB/Z 43281-2023即时检验(POCT)设备监督员和操作员指南
- 建筑工地的消防风险分析
- 农村原民办代课教师教龄补助申请表
-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4届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
- 江苏开放大学2023年秋《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050010》过程性考核作业一参考答案
- 学校消防安全培训课件(ppt37张)
- 广联达BIM土建计量平台GTJ2021使用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