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第9章课件_第1页
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第9章课件_第2页
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第9章课件_第3页
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第9章课件_第4页
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第9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

米德的符号互动论本章要点

本章主要介绍米德对社会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所作的贡献,阐述米德关于姿势对话、象征符号、主观定义、符号世界、意义沟通、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分化以及社会组织的心理基础等方面的理论观点。关键概念:姿势对话;象征符号;主观定义;符号世界;意义沟通,自我概念化一、学术背景乔治·赫伯特·米德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7岁时随父亲迁往俄亥俄州的奥伯林,在那里长大,16岁进入奥伯林学院,学习古典语言、修辞学、文学和道德哲学等课程。1887年,米德考入哈佛大学,学习哲学和心理学。杜威的实用主义观点对米德有很大影响,尤其是三年后,米德同杜威一起来到芝加哥大学哲学系工作,二人交往甚密。1931年,米德在芝加哥逝世。米德的主要著作是《心灵、自我和社会》.二、社会行为主义对米德社会学思想产生较大影响的,除了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以外,还有达尔文的进化论、华生的行为主义和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米德赞成达尔文关于自然界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的观点,他把人类意识看成是自然进化过程中的一个突出表现。华生站在行为主义立场上开展了心理学研究,他把心理学归结为研究动物和人类行为的自然科学,主张把“刺激—反应”作为人类行为的解释原则,认为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都必须是能够被直接观察到的、并且是能够找到其生理基础的心理过程。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也很重视心理意识过程的研究。只有把人类意识活动看成在本质上区别于动物感觉过程的高级精神活动,才能对人类意识活动的内容、过程、环节,以及意识活动展开的各种形式有正确的认识。米德认为,华生仅仅从生理学出发,把心理过程归结为“刺激—反应”过程是将心理过程简单化了。所以米德主张,既要肯定某些心理活动有其生理机制,又要避免绝对化,不能把心理活动同生理活动简单地一一对应。米德主张把意识过程放到社会行为中去考察。他指责行为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未能重视意识活动的社会基础,人们正是通过相互作用的社会行为,才使意识活动做出协调反应,实现相互沟通。提出在社会行为中考察人类意识活动,这是社会心理学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这不仅超越了华生的行为主义和其他流派的实验心理学,而且也超越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传统认识论。传统认识论展开的认识过程,实质是从社会生活中抽取出来的个人心理活动。冯特创立的实验心理学和以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是在传统认识论的视野里展开的,区别在于更加明确地把心理过程同社会活动分离开来,按照实证主义原则以物理学、数学方法开展纯客观的研究。也可以说,实验心理学和行为主义是传统认识论的科学化、计量化。当米德在社会行为或社会活动中考察心理过程时,他不仅超越了传统认识论,也超越了实验心理学和行为主义。三、主观定义与符号世界米德认为有意义的意识过程都是在人际沟通或社会交往中展开的,它的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是“姿势对话”。在人际沟通中,人们总是以某种表情、姿态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观点。用这些表达着主观意愿的姿势开展沟通,就是“姿势对话”。为什么人们都能领悟对方姿势的意义呢?米德认为这是“主观定义”、的结果。用来沟通心理过程的各种姿势都是预先经过限定的,也就是说,各种姿势之所以能够显示意义,是因为人们从主观出发赋予了它某种意义。或者说人们为某种姿势下了一个共同的主观定义。当某种姿势获得了人们共有的主观定义,这个姿势就获得了普遍的象征性,于是形成了可以在广泛交往中使用的沟通形式———象征符号。人不仅自觉地赋予某种姿势一个被共同承认的意义,而且还能用一些已经有了共有意义的姿势来掩盖或修饰自己的心理活动和社会行动。这就是说,姿势作为符号在人际沟通中已经获得了虚设性。最具间接性和对象性的象征符号是语词。语词的间接性首先表现在它的抽象性和普遍性上。同时,正是语词的抽象性使它获得了普遍性语词不仅使人与他人的沟通更广泛有效,而且也使深入的自我反思成为可能。因此凭借语词实现的自我意识活动,使人们不仅能够打开一个外在的符号世界,而且也能够敞开一个内在的心理世界。米德认为,利用语词符号呈现的自我意识,是主观思维的一个方面内容,关于外部世界不露声色的思考也属于隐蔽性的语词符号操纵过程。在米德看来,主观思维同社会行为直接相关最突出的表现是它与问题的关系。米德按照实用主义原则来分析主观思维过程对社会实践过程的参与性,问题的产生、提出和解决都是同社会行为直接统一的。强调主观思维的问题原则,实质就是要求把隐蔽性的思维过程提升到社会层面来考察。四、自我意识的分化与发展当思维活动反观自我时,就产生了自我意识问题。米德认为,思维活动要进行大量的主观定义,但最重要的主观定义是对自我的定义,尤其是在同他人的社会联系中对自我做出定义,即形成自我概念。在米德看来,自我概念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基础是个人对自身的潜在假定。在社会交往中,个人通过他人对自己行为做出的种种反应而不断地生成自我意识。如何看待自己,这实质是一个自我对象化问题,即把自己看作思维对象加以思考。于是,自我意识出现了分化,即出现了作为思维者的我和被思维的我的区分。米德从语言学出发来分析自我概念怎样在作为主观的我和作为客观的(对象的)我的矛盾关系中生成。当人们以主格的我(I)来称谓自己或意识自己时,这时的我是一个主观的我;而当人们以宾格的我(me)来称谓或意识自己时,这时的我是一个被对象化的客观的我。I作为主观的我,是可以使人们意识到自己的自主、自立的我。me作为客观的我,则是可以使人们意识到自己的束缚和被动的我。I是即时性的我,也是一个尚未展开的我,因此,I是缺乏规定性的我,是一个未能在时间过程中充分得到反思的我。me是历时性的我,是一个在对过去的回忆中和对未来的展望中被充分反思的我,因此也是在自我意识中明确了种种规定性的我。米德认为,只有把I和me统一起来,人的自我概念才能既获得主观性又获得客观性。这实质上要求人们在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中反思自己,进而形成充实具体的自我概念。从米德的论述可以看出,自我意识的分化是自我概念具体化的前提条件。按照黑格尔的观点,具体概念可以有两种层面上的理解:一种是感性具体,即人们在经验活动中能用感官直接观察到或接触到的那些实际存在的个别事物;另一种是理性具体,即在对事物的各种规定性有了明确认识之后,在理性思维层面上达到的概念把握。个人或自我是社会最真实且最具体的存在,而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又是个人或自我开展社会交往、进入社会生活的最基本的主观根据,自我意识实现了从分化到统一的理性化,也就为社会理性化奠定了坚实基础。、虽然米德从心理过程或意识过程开展微观层面的社会学研究,但是其根本目标都是社会生活如何能够从传统社会转入现代社会,如何能够实现秩序与进步相统一的健康发展。米德还从个人意识发展过程的角度论述了自我意识理性化问题。根据自我意识达到的不同程度,米德把儿童青少年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嬉戏、游戏和普遍化的他人。在嬉戏阶段,儿童通过扮演他人而产生角色意识。游戏阶段是嬉戏阶段的发展,它的基本特点是复杂性、组织性、规则性和预期性。米德认为,游戏是具有一定程度稳定性和普遍性的娱乐形式。自我概念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普遍化的他人。在这个阶段,人开始在比较大的范围里形成关于自我的对象化和普遍化的意识。立足点的转变引起了自我意识的对象化。从社区或社会组织出发看待自己,自己被限制在社会的种种规定性之中。并且对社会规定性认识得越多,个性就在自我意识中越淡化,自我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自主的我,而是一个被社区或社会组织淹没的我,是只能按照社区或社会组织一般规定性才能理解的他人。因此,普遍化的他人中的我,不是主观的我,而是客观的我。米德关于自我意识发展三个阶段的分析,同他关于主我(I)和宾我me的分析是一致的。I和me的分析是逻辑上的共时性分析,而自我意识三阶段的分析则是历时性分析这里体现了逻辑分析和过程分析的一致性,其目的在于证明,无论从自我意识的内在逻辑看,还是从自我意识生成的演化过程及展开环节看,主观性与客观性、自动性与受动性、个别性与一般性,都是一个逐渐分化、逐渐明晰并且不可缺失的环节。五、社会组织的心理基础米德坚持从微观分析亦即从社会心理分析来研究这些宏观层面的现象。用迪尔凯姆的话来说,这是把宏观层面的社会问题还原为微观的心理学解释。在米德看来,社会组织同人们的主观定义、自我概念等心理过程是错综复杂地联系在一起的。米德区分了两种组织:一种是在人们的心理过程中,由主观定义、自我概念和对社会的态度等构成的内部组织;另一种是由社会制度维系起来的外部组织。内部组织是外部组织的内容,外部组织是内部组织的表现形式,其共同实质都是主观意识,并且最根本的是自我概念。米德还认为,无论是内部组织还是外部组织,它们都是在符号沟通过程中显现出来的。符号沟通不仅是主观意识与生活实践直接统一的过程,而且还是主动性与被动性、创造性与制约性、选择性与确定性在动态、变化中不断生成和转化的过程。就此而言,社会组织被看成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形式。更为重要的是:符号沟通不是指向纯客观性的认识,而是在交往中主动地创造意义,米德不断强调社会组织与承担他人角色的关系。所谓承担他人角色,是指每个社会成员都应当从其他人所处的位置、应当获得的利益和可能具有的意愿等方面来考虑问题、处理问题。比如在米德看来,其他市场规则和经济制度无论多么复杂,都是在事先从交往对方的立场做出预测之后提出并逐渐地被稳定下来的。在政治领域,政治家预先假定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可以有承担其他社会成员角色的意愿,一般性的政治准则被认为可以得到社会成员的普遍接受。具有理想性和超现实性的宗教制度也是以承担他人角色为基础的。米德认为,宗教信仰以相信人类具有最普遍的共同本性为基础,总之,米德从主观定义、符号沟通和承担他人角色等方面揭示了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的心理基础。在这里,米德不仅论述了人的社会性,而且也论述了社会的人性。人只有承担他人角色、进入社会关系和社会过程之中,才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位置,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才能明确自己的角色地位,有效地开展社会交往活动。同时,社会又不是迪尔凯姆所说的纯客观事实。社会组织、社会制度都建立在人的心理基础之上,离开人的社会行为和心理过程,社会就仅仅是一个空壳,所以,研究社会问题一定要关注人、关注人生现实的社会行为和人性深层的心理活动应当进一步指出的是:虽然米德选取了社会学研究的外在性和客观性视角,但是他的社会学理论从根本上或全部内容上看,都是一种人本主义的社会学理论。米德从以实用主义精神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