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名词解释_第1页
人体寄生虫学名词解释_第2页
人体寄生虫学名词解释_第3页
人体寄生虫学名词解释_第4页
人体寄生虫学名词解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体寄生虫学名词解释

1、人体寄生虫学(HumanParasitology):是研究与人类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生活规律、致病、控制和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学。是学习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础。涉及无脊椎动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知识。2、互利共生(mutualism):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长期共生,双方受益,缺一不可。例如,牛、马胃内的鞭毛虫能产生消化植物纤维的酶,不但自己得到营养,也有利牛马的消化;鞭毛虫的残体还能为牛、马提供必要的蛋白质。3、共栖或叫片利共生(commensalism):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例如,结肠内阿米巴寄生于人肠道内,但不致病。4、寄生关系(parasitism):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生物暂时地或永久地寄生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获得营养和居住条件,使被寄生的一方受害。(两种生物长期生活在一起,一方得利,一方受害。)如人与蛔虫的关系。5、寄生虫(parasite):在寄生关系中,得利的一方称寄生虫。如寄生在人小肠内的蛔虫。人体寄生虫属无脊椎动物(属原生动物门、线形动物门、扁平动物门、节肢动物门)。6、宿主(host):在寄生关系中,受害的一方称宿主。如感染了血吸虫的人、牛等。7、终宿主(finalhostordefinitivehost):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例如,人是蛔虫、血吸虫的终宿主。8、中间宿主(intermediatehost):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例如,豆螺和鲤科淡水鱼是肝吸虫的中间宿主。若寄生虫的生活史中有多个中间宿主,依据时间先后分为第一中间宿主、第二中间宿主......9、保虫宿主或储存宿主(reservoirhost):有些寄生虫除寄生人体之外,还可寄生在其它脊椎动物体内,这些脊椎动物与寄生虫的关系和人与该寄生虫的关系是一样的(一般为终宿主)。它们可随时排出病原体传播给人。在流行病学上它们是动物传染源。例如,水牛是血吸虫的保虫宿主。猫是肝吸虫的保虫宿主。 1

更多学习资源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大学资源库;知乎:大学资源;QQ空间:83515997310、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或动物源性寄生虫病(parasiticzoonosis):有的寄生虫寄生在人体,又可寄生在某些脊椎动物(包括家畜和野生动物),人和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可互为传染来源,在人与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寄生虫病叫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如旋毛虫病和血吸虫病均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11、转续宿主(paratenichost):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了非正常宿主,不能发育到性成熟,但可以长时间以幼虫状态存活,当此幼虫有机会再进入正常宿主体内后,还可以继续发育为成虫。如卫氏并殖吸虫在野猪体内不能发育成熟,若人或虎食入野猪肉中的童虫,它又可在人或虎体内继续发育。野猪称该虫的转续宿主。12、幼虫移行症(1arvamigrans):某些非人类寄生虫的幼虫侵入了人体,虽不能发育到性成熟,但可存活、游窜,造成局部和全身的损害。如斯氏狸殖吸虫的童虫在人体内游走,引起游走性皮下包块、脑损害、腹腔损害等。13、异位寄生(ectopicparasitism):某些寄生虫在常见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器官内寄生,引起异位损害(ectopiclesion)和相应的症状、体征。如血吸虫卵出现在肺、脑等处;肺吸虫出现在脑组织中,引起更复杂的临床表现。14、生活史(1ifecycle):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宿主转换的整个过程。包括寄生虫感染阶段侵入人体,移行到寄生部位,并继续发育、繁殖,通过不同途径排出体外,在外界或中间宿主和媒介昆虫体内发育为感染阶段的全部过程。如:肝吸虫的感染阶段为囊蚴,被人食人后在十二指肠脱囊为童虫,移行至肝胆管,发育为成虫,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经过在第一、第二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最后发育为囊蚴。15、感染期(infectivestage):寄生虫必须发育到一定的时期方能侵入人体继续发育,这一特定的时期称感染期。例如,蛔虫的含蚴卵,钩虫的丝状蚴才能感染人。16、感染途径(infectiveroute):寄生虫侵入人体的特定入口处。如蛔虫经口感染,钩虫经皮肤感染。17、感染方式(infectivemode):寄生虫侵入人体的特定方式。如蛔虫含蚴卵被人吞入,钩虫的感染期 2

更多学习资源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大学资源库;知乎:大学资源;QQ空间:835159973幼虫主动钻入人的皮肤。18、带虫者(carrier):有些人虽然体内有寄生虫寄生,但无临床症状,而用常规的实验诊断方法却可检出,并可成为传染的来源。带虫者是否出现症状与感染的虫数、人体的免疫状态和营养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如许多蛔虫感染者表现为带虫状态。19、土源性蠕虫(geohelminth):生活史中只有一个宿主(或不需中间宿主)的蠕虫。虫体在外界环境中直接发育到感染期。生活史简单,称直接型。如蛔虫、钩虫、鞭虫、蛲虫。20、生物源性蠕虫(biohelminth):必须经过中间宿主(或媒介昆虫)和终宿主体内的发育过程才能完成生活史的蠕虫。其生活史较复杂,称间接型。如肝吸虫、猪肉绦虫、丝虫。21、世代交替(alternationofgeneration):指有些寄生虫的生活史中,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规律性地交替进行。如疟原虫、弓形虫、吸虫类的生活史都属于这种类型。22、带虫免疫(Premunition):感染疟原虫后,体内原虫未被清楚,维持低水平虫血症,但对再次感染有一定免疫力。23、伴随免疫(concomitantimmunity):活成虫可使宿主产生获得性免疫,这种免疫对体内原有成虫没影响,但对再感染的童虫有一定抵抗力。24、迁延移行(Persistingmigrans):十二指肠钩虫幼虫进入人体后发育速度有很大的差别,部分幼虫在进入小肠前,可以“暂停发育”状态滞留于组织内,经过一段时间后再进入肠腔发育的现象。25、夜现周期性(nocturnalperiodicity):丝虫成虫寄生于淋巴系统产微丝蚴,微丝蚴在人的外周血液中周期性出现,白天滞留于肺微血管内,夜晚则出现在外周血液中,微丝蚴在外周血液中的昼少夜多现象称为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26、疟疾再燃(recrudescence):疟疾初发作停止后,在无再次感染的情况下,由于体内残存的红内期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又大量增殖引起的疟疾发作,称为再燃。27、疟疾复发(relapse):疟疾初发后,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已被消灭,在一定条件下肝细胞内迟发型子孢子进入裂体增殖,随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红内期增殖达到发作阈值,又引起疟疾发作,称为复发。 3

更多学习资源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大学资源库;知乎:大学资源;QQ空间:83515997328、机械式传播(mechanicaltransmissin):病原体在医学节肢动物体内、体表时,无形态和数量的变化,但保持活力,节肢动物对病原体只起携带、传递作用。例如:蝇传播痢疾、伤寒和霍乱等。29、生物式传播(biologicaltransmissin):病原体必须在节肢动物体内进行发育、繁殖或完成生活史中某一个环节后才具感染性,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给人。例如:蜱传播森林脑炎。30、变态(metamorphosis):昆虫从卵发育到成虫的整个过程中,其形态、生理和生活习性上的一系列变化称为变态,如蚊蝇的生活史发育过程。31、不完全变态(incompletemetamorphosis):某些昆虫生活史分为卵、若虫、成虫3个时期。若虫体小,其形态、生活习性与成虫很相似,仅生殖器官未发育成熟,如虱、臭虫等。32、完全变态(completemetamorphosis):某些昆虫生活史分为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各期的形态、生理及习性截然不同,如蚊、蝇等。33、滋养体(trophozoite):滋养体是虫体运动、摄食、增殖阶段,形态多变且不规则,虫体运动时,透明凝胶状外质向某一方向伸出,形成叶状的内质渐次流入,作定向运动。它既是原虫的感染阶段,又是原虫的致病阶段。34、包囊(cyst):肠腔内的滋养体随宿主肠内容物下移过程中,虫体分泌囊壁,形成包囊,包囊也是某些原虫的感染阶段。humanParasitology,mutualism,commensalism,parasitism,parasite,host,finalhostordefinitivehost,intermediatehost,reservoirhost,parasiticzoonosis,paratenichost,1arvamigrans,ectopicparasitism,1ifecycle,infectivestage,infectiveroute,infectivemode,carrier,geohelminth,biohelminth,alternationofgeneration,Premunition,concomitantimmunity,Persist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