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提升作业(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3·泉州模拟)《史记·河渠书》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浸,百姓飨其利。”材料体现该水利工程的功能不包括()A.航行B.灌溉C.军事D.排洪2.农业生产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如果要研究西汉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情况,下列图示的哪种农业生产工具可以帮助说明()3.(2013·莆田模拟)2011年10月《数字报刊》指出:“同时代的历史人物乾隆与华盛顿如果见面了,谈三权分立,双方会打起来;谈文字狱,他们会打得更凶……”乾隆与华盛顿出现分歧从文明史观视角看源于()A.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异B.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差异C.两人人生经历的差异D.两国国家利益的冲突4.(2013·南平模拟)商鞅变法后“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A.土地国有 B.土地集团所有C.土地私有 D.商品经济的发展5.(2013·厦门模拟)阅读下列表格:年代唐元和初年北宋治平年间南宋初年元朝中统四年明朝永乐初年铁年产量207万斤824.1万斤2162144斤584.4万斤19575026斤表格能够说明的根本问题是()A.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B.中国冶铁业在产量和技术上长期领先C.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D.中国古代王朝对冶铁业的重视和大力扶植6.明朝海瑞说:“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不得已而限田。”丘浚说:“井田既废之后,田不在官而在民,是以贫富不均。”“限田之义,均田之制虽各有所取,然不免拂人情而不宜于土俗,可以暂而不可以常也,终莫若听民自便为之德得。”下列对这些材料,理解、判断错误的是()①海瑞正确分析了明朝的土地问题,提出了科学的解决办法②丘浚客观分析了我国封建土地制中的一些问题③他们都看到了土地不均这一封建社会的现象④他们都认定限田、均田是稳定统治秩序、消除贫富不均现象的基本良策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7.植茶业在唐代相当发达,产茶地90%集中于今天浙江、福建、江西、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等省。据唐朝张途记载:“(祁门县)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材料主要反映了唐代()A.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发达B.商品经济出现较大发展C.南方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D.植茶业占据农业结构重要地位8.(2013·福建四市联考)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甚至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其主要原因是()A.民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B.民营手工业的技术精良、经营灵活C.民营手工业主要分布于江浙沿海地区D.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9.(2012·福州模拟)下列产品突出体现了“工官”制度的是()A.汉代的盐铁 B.唐代曲辕犁C.宋代指南针 D.明代的丝绸10.方勺在《泊宅编》中载:“七闽地狭瘠而水源浅远……垦山陇为田,层起如阶级,然每远引谷水以灌溉,中涂必为之铠(碾米用的石磨),下为碓米。”材料反映当时福建()①土地制度以小农土地私有制为主②向山要田,山区梯田多③能将低海拔处的水引往高海拔处④已经懂得综合利用水资源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1.观察下图,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A.秦汉时期中国丝织技术领先于世界B.唐宋时期私营丝织业水平超过官营C.元明清时期丝织业重心在东部地区D.古代丝织业中心由关中辐射全国12.纵观整个中国历史,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下列有关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农用动力和农业耕作方式发生变化②小农经济开始出现③土地所有制发生根本变化④“工商食官”⑤铁制工具开始在农业上使用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2分,第14题18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朝代粮食亩产量(市斤)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总面积北方南方春秋战国91(全国)614.82.394%秦汉117(全国)1048.355.7294%魏晋南北朝122(北方粟、麦)215(南方稻谷)1167.73.851.9251.92590%隋唐124(北方粟、麦)328(南方稻谷)1450.926.423.213.2190%——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材料二植茶业在唐代相当发达,产茶地90%集中于今天浙江、福建、江西、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等省。据唐朝张途记载:“(祁门县)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据郭亮《从茶产地的分布看唐代区域经济的开发》材料三唐代饮茶之风遍及大江南北。陆羽的《茶经》提出饮茶“宜精行俭德之人”,标志着茶文化的正式形成。唐代的茶文化包含了和谐、中庸的思想,强调饮茶自修内省和超然物外、安详、平和的审美境界追求。——萧凤声《试论中国国民性与中国茶文化精神》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6分)(2)材料二中“(祁门县)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的记录是否可信?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8分)(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唐代茶文化形成的原因。(8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我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的官僚体系”。材料二在传统社会中,家庭是基本的经济单位,农村养老的路径就只能是倾向家庭供养。从农民自身的角度来看,要想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就必须要有“所依、所养”的基础,生儿养老,这就是传统社会“生男生女不一样”“多子多福”“子孙满堂”的思想根源。传统社会以“孔孟仁政”治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社会公德深入人心,家庭子女如不孝将受到舆论压力,而孝顺有加者可受到乡亲称赞和社会肯定,汉朝就可以通过“举孝廉”得到官职。但是家庭作为基本经济单元,普遍存在生产规模小、生产力低下的情况,在自然灾害和社会风险面前没有足够的应付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家庭邻里的互助。材料三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者,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小农经济与中央集权制度之间的关系。(6分)(2)材料二体现了小农经济条件下我国家庭的哪些特点?(6分)(3)材料三中《桃花源记》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理想?据此说明文学艺术与社会存在的关系。(6分)答案解析1.【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历史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此渠皆可行舟”分析,体现了航行功能;“有余则用灌浸”体现了灌溉功能;“辟沫水之害”体现了排洪功能。材料中没有提及军事功能。2.【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演进的准确识记。耧车出现于西汉时期,而翻车出现于曹魏时期,A、D出现于唐代。3.【解析】选A。两位历史人物对人权和民主政治的看法的不同,其根源是其所处的文明上的巨大差异。B、C两个选项,其根源也同样是文明差异。D不符合历史事实,当时的中美两国不存在国家利益的冲突。4.【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历史材料的理解能力。商鞅变法规定土地私有,土地可以买卖,从而造成了土地兼并现象。5.【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表格数据反映铁年产量的不断提高,表明古代冶铁业的持续发展,本题需注意要求回答“根本问题”,因此,要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经济是基础,手工业的发展也正反映经济的发展。故本题选A。【变式备选】董煟在《救荒活民书》中说:“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该材料所述现象反映了小农经济的()A.封闭性B.分散性C.连续性D.脆弱性【解析】选D。封闭性、分散性、连续性、脆弱性都是封建小农经济的特点,但是材料中主要描述的还是脆弱性的一面,由材料中“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可以明显地看出。6.【解题指南】解答本题要注意两点,一是海瑞和丘浚的观点,二是明确井田制和均田制的实施、内容和作用,两者结合,理解材料,评价两人的观点,得出正确认识。【解析】选B。材料中海瑞认为“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恢复春秋时期的井田制,这是历史倒退,所以不能说是科学的解决办法,①说法错误;丘浚认为废除井田制后“田不在官而在民”,出现了社会贫富不均。他更认为均田制不适宜长期实行,可排除④。通过材料分析,海瑞、丘浚都看到了土地不均现象,丘浚分析较客观些,据此本题选②③,①④错误。7.【解析】选D。由材料中“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可以看出在南方地区,从事茶业生产及加工的人数远远高于其他行业,说明植茶在这一地区的重要地位。8.【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官营手工业技术高超,但主要服务于官府和皇室贵族,产品不流向市场。而民营手工业产品面向市场,这是其发展的重要原因,A正确,排除B。明代实行海禁政策,所以C中地区分布不是主要原因。明清政治的腐朽不可能只影响官营手工业,D错误。【变式备选】下列哪一引句明显不同于另外三句引文所述的手工业形态()A.制国以为二十一乡,工商之乡六,士乡十五……处工就官府。——《国语·齐语》B.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孟子·尽心上》C.商工皂隶,不知迁业。——《左传·襄公九年》D.庶人食力,工商食官。——《国语·晋语》【解析】选B。B描述的是家庭手工业状况;其他三项表述的是官营手工业状况。9.【解析】选A。所谓“工官”制度,就是由官府进行管理和经营,汉代的盐铁仍然是由官府管理和经营的。10.【解析】选C。由材料中“垦山陇为田,层起如阶级”可判断②正确;“引谷水以灌溉”,谷水并不是指海拔低处的水,只是泛指,③错误。由“中涂必为之铠”,材料显示灌溉用的水用来碓米,是综合利用水资源的表现,④正确。①与题干无关。故选C。11.【解析】选C。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经济。图中表示的是古代中国的丝织业中心区域,没有体现A、B、D的内容。C的结论可以从图中看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12.【解题指南】本题考查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需要把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工具、土地制度、耕作方式和农业特点综合起来分析。【解析】选B。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开始在农业上使用,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产生;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形成,在此基础上,小农经济开始出现,故①②③⑤都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选B。④“工商食官”是西周建立起来的官营手工业、商业制度。指当时的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管的奴仆,他们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到春秋时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等因素,这一制度被打破。1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能力。第(1)题依据材料一,从亩产、人均数量、耕地面积等方面分析;第(2)题不管分析哪种都要有史实做依托;第(3)题从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方面综合进行分析。答案:(1)①粮食亩产水平提高;②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③耕地面积增加;④南方经济逐渐得到发展;⑤粮食作物的种植比例减少。(6分)(2)可信:粮食种植业的迅速发展,为经济作物专业化生产提供了可能(或粮食产量的提高保障了粮食供应,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可以从事经济作物种植);祁门县山多田少,适宜茶叶种植。(8分)不可信:在当时的社会条件(生产力水平低、重农抑商思想较强等)下,“业于茶者七八”的说法存在夸大之嫌,尚需存疑。(8分)(3)①政治基础:国家统一,政局稳定,人民生活较安定。②经济基础:商品经济发展;茶叶产量增加;各地生活习俗的融合。③文化基础:儒家思想、佛教和道教的影响;科举制度的推行,文人阶层壮大。(8分)14.【解析】本题以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及其与政治制度和文化的内在联系为主题,考查了学生的材料阅读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第(1)题,要结合材料中的“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的官僚体系”这一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林艺术学院《媒体发布与管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艺术学院《构成与表现》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企业互关互助协议书范文范本
- 【初中数学】正数和负数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数学七年级上册
- 吉林师范大学《小学跨学科教学案例研究》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艺术学院《教育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初中数学】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6)余缺和差倍数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 吉林师范大学《数字图像处理技术》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2014年广西桂林市中考语文试卷(学生版)
- 2014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版)
- 6.20.1遗传和变异的现象-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同步课堂检测(word版 含答案)
- 卡培他滨消化道肿瘤用药策略ppt课件(PPT 35页)
- 三重一大流程图53872
- 孤独的小螃蟹ppt
-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电路故障》教学设计
- 建设工程安全文明综合评价书
- 交通工程信号灯、标线及标牌施工方案
- 带压堵漏技术
- 佛山岭南新天地场地设计调研——设计构思部分
- 国家禁止进口的旧机电产品目录
- 旅游厕所等级申请评报告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