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讲义5.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程标准】1.9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核心素养】综合思维:对于给定的地理事实,能够独立辨析其与多个自然要素的关系,并能确定主导的相关性因素;能够分析某一要素的改变对其他要素的影响。区域认知:在具体区域环境中,能够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归纳出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能提出科学决策的依据。人地协调观:结合真实的自然环境整体性问题,能够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分析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关系,具备尊重自然规律、科学利用自然的意识。地理实践力:能够独立开展野外考察或社会调查,收集和处理信息,分析自然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评判人类利用自然环境是否科学合理,并能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能够在地理实践活动中表现出较强的行动能力。【主题探究】树袋熊又称考拉,分布在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东北部、东部沿海岛屿和内陆低地的桉树林中,主要以桉树叶为食。树袋熊集中分布区也是人类喜欢的定居之地。因受人类活动的干扰,树袋熊面临很大的生态威胁。当地居民认为,人类集中居住干扰了树袋熊的生活,于是把房屋分散修建于桉树林中。可事与愿违,分散居住的结果,反而对树袋熊栖息地造成更大的威胁。1.为什么树袋熊集中分布区也是人类喜欢的定居之地?为什么人类分散居住反而对树袋熊栖息地的影响更大?【参考答案】树袋熊生存之处是澳大利亚自然环境较好的区域,是人类宜居之地。因为人类分散居住反而扩大了对树袋熊的影响范围,破坏了树袋熊的睡眠环境和取食环境。2.人类改变了树袋熊生存环境中的哪些因素,进而破坏了树袋熊生存环境的整体性?分析其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参考答案】主要改变了“植被”这一要素。人类的定居和生存,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会改变地表植被的分布状况(用于建筑和生产)。植被破坏则会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例如减少了树袋熊食物来源等;人类活动则会改变树袋熊的栖息环境,如对其产生惊吓等。【基础知识】一、自然环境的组成1、自然环境:由以气体物质为主的大气圈、液态水为主的水圈、固体岩石为主的岩石圈、生物有机体为主的生物圈组成。2、自然环境的组成: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二、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自然环境内在联系的整体性:(1)整体性是指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性。(2)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或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组成一个有机整体。(3)某一要素或部分的变化,会影响其他要素或部分甚至整体的改变,可形象地比喻为“牵一发而动全身”。(4)整体性表现在不同尺度的地理环境中,大到全球尺度的海陆对比,小到地方性尺度的森林系统。2、自然地理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1)自然地理系统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作用,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2)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自然地理系统具有组成要素不具备的统一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整体性效应。比如,形成土壤的功能、生产有机物的功能等;东亚季风的形成,也是大陆与大洋组合后产生的新功能。[特别提醒]自然地理系统产生新功能:①生产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各组成要素提供的物质: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②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3)自然地理系统整体性的强弱,取决于各组分的完备性和功能的协调性。整体性强,系统抗干扰的能力强,稳定性就好;反之,则表现为组分和结构简单,功能不协调,如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材料阅读】阿根廷的蜂蜜生产阿根廷大部分位于亚热带和温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世界蜂蜜生产和出口大国。阿根廷蜜源植物种类繁多,主要有车轴草(俗称三叶草)、柑橘、桉树、紫苜蓿、向日葵等,采蜜期一般为10月至次年3月。蜂蜜的产量、质量是当地地理环境整体性效应的反映。阿根廷可划分为三个蜜源区,由于每个蜜源区自然地理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差异,形成不同特征的自然地理系统结构,拥有了不同的产蜜功能。东部平原区地势平坦,气候条件适宜蜂业,是阿根廷主要的产蜜区。蜜源植物以三叶草和柑橘为主,生产的蜂蜜呈浅琥珀色,深受国际市场欢迎。不利因素是水灾较多、冬季潮湿、夏季多雨,蜂群有时发生病害。北部亚热带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雨量充沛,蜜源植物种类繁多,蜂群发育较快,生产的蜂蜜种类较多。南部草原区气候条件复杂,蜜源植物混杂,蜂蜜产量较少。【基础知识】二、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3、自然地理系统整体性的演替:(1)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地理系统发展的方向、强度、形式会发生变化。[特别提醒]周期性的日变化、年变化是在现有结构中产生的,一般不会导致系统的演替。当演变强度超过稳定阈限时,系统结构就会遭到破坏,重新建立起新的系统结构,产生新的功能,形成新的平衡。这便形成了自然地理系统整体性的演替。【探究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就苏门答腊岛的地理位置来看,当地应属于热带雨林景观。而由于海拔等因素的影响,该岛热带雨林景观分布较少。该岛西海岸经常遭受“印度洋拍岸浪”的袭击。这是一种高高卷起的拍岸浪,呈一长排或两排、三排向海岸推进,冲击力量甚大,可把渔船举至浪巅,然后翻转倒下。该岛西海岸年降水量3000毫米,山区达4500~6000毫米;山脉东坡至沿海平原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岛的南北两端年降水量仅1500~1700毫米。1.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导致苏门答腊岛热带雨林景观分布有限的原因。参考答案:板块挤压隆起形成岛屿,岛屿面积狭小,且西部山地较多,地势较高,改变了水热状况,缺失了热带雨林形成的条件。2.运用整体性原理,解释苏门答腊岛缺少天然良港的原因。参考答案:岛屿西岸经常遭受拍岸浪,且海岸线较为平直,很难停泊船只;岛屿东岸海域面积狭小,(泥沙淤积严重,板块作用抬升)海水较浅,且多珊瑚礁,港口水深不够且航道极少。3.导致苏门答腊岛降水空间差异的主导地理要素是什么?参考答案:大气环流、地形。【基础知识】三、自然环境整体性与人类活动1、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并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2、各地区之间的环境状况是相互影响的。3、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也影响到其他环境要素。例如,平均每生产1吨铜,需要消耗相当于35吨煤炭的能源,会产生142吨废渣。同时,开采矿石使土地废弃,排出废物和消耗能源也会给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探究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美洲鹤属于世界稀禽之一,体态优雅,鸣声嘹亮,其高声鸣叫能传播到3千米开外的地方,又称高鸣鹤;其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湿地里,被戏称为“水中老人”。美洲鹤曾广泛分布于北美洲大陆湿地。随着移民的到来,大量湿地被排干后变成耕地。人们修筑房屋、道路、沟渠等,使得美洲鹤栖息地严重破碎化,再加上猎杀和拾卵,其生存受到极大威胁。如今,美洲鹤逐渐从北美洲大陆湿地上消失,已成为世界濒危鹤类之一。(1)从整体性角度说明移民在开发土地资源时导致湿地减少的原因。参考答案:大量移民到达,因需要农业土地和建筑用地,会围湖造田、排干沼泽等,造成湿地减少;同时大量引水灌溉.会造成地表水减少。(2)为什么尽管恢复了部分区域被破坏的湿地环境,但要恢复美洲鹤原来的生活环境却仍有很多困难?参考答案:原先湿地受到破坏,已经使该地区的气候变干、地表径流发生改变(变少、变小).生物种类变少(美洲鹤的食物)。局部区域湿地恢复后,气候、地表径流以及生物的恢复都需要重新建立,需要一个演替过程。(3)从整体性角度分析,为什么人工训练美洲鹤并野外放飞,实验成功的难度非常大?参考答案:由于人工训练时无法达到野外生存环境条件(如气候条件、径流条件、食物条件),美洲鹤被野外放生后,往往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导致实验成功的难度大。2.据图5-3,绘制一幅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并以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为例,阐明各要素间的关系。参考答案:以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为例:深居内陆,加上三山夹两盆的地形,海洋水汽很难到达,导致气候干旱,气候干旱导致河流短小稀疏,多内流河,水量小;气候干早还导致植被稀少,多荒漠;气候干旱和植被稀少又导致土壤发育程度低。【思维导图】【典例探究】某干旱地区通过引水灌溉扩大耕地面积。下图示意农田灌溉初期该地区环境要素的关联。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表示蒸发增大和云量增多的依次为()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2.长期来看,图示地区空气湿度变化表现为()A.一直减小 B.一直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3.下列举措,有利于促进退耕还草的是()A.实现河流梯级开发 B.实现土地生态环境恢复C.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D.提高耕地资源利用效率【答案】1.A2.D3.D【分析】1.由日照强度减弱可知其与云量增多有关,由此可推断空气中水汽增多,是由于蒸发增大,因此表中表示蒸发的是甲,云量增多的是丙。故选A。2.干旱地区通过引水灌溉扩大耕地面积种植作物,在早期能一定程度增加植物蒸腾和地面蒸发,能增加空气湿度,但后期会因引水造成地表水减少,因土地盐碱化和沙漠化,植被减少,下垫面趋于干燥,空气的湿度下降。据此分析,D正确,故选D。3.通过提高耕地资源利用效率,可提高粮食单产,进而可减少对耕地面积的依赖,有利于促进退耕还草,D正确,河流梯级开发、土地生态环境恢复以及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都不能促进退耕还草,ABC错误,故选D。【点睛】地理环境整体性:组成陆地环境各要素(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当某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后,其他要素随之发生变化。纳米布沙漠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干燥的沙漠之一,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图中奥兰治河以南的荒漠化地区称为南纳马夸兰,这片干旱的大地以拥有种类丰富的多汁植物和多肉植物而闻名,被誉为世界多肉植物的王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纳米布沙漠沿海岸线向北延伸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洋流 C.大气环流 D.降水5.纳米布沙漠西部沿海渔业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A.寒暖流交汇,鱼类饵料丰富 B.入海河流带来大量泥沙C.上升流带来大量的营养盐类 D.东南信风带来大量鱼类饵料6.南纳马夸兰地区低矮、多汁、多肉的植物与环境的关系()A.反映了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 B.说明地理环境差异巨大C.是垂直差异发育的结果 D.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答案】4.B5.C6.A【分析】4.纳米布沙漠位于非洲西南部大西洋沿岸沿岸有本格拉寒流经过,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所以导致沿岸气候干燥降水少,沙漠沿海岸线延伸,故B正确;图示区地形主要是高原,但沙漠主要是沿海岸线延伸,并不以地形的分布为界,所以地形不是主要因素,故A项错误;这里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但是沙漠并没有分布在整个气压带影响区,只分布在沿海,故CD错。5.纳米布沙漠西部沿海只有一个寒流不是寒暖流交汇处,故A项错误;这里是世界上最干燥的沙漠之一,河流少径流量小,不会有河流带来大量的泥沙,故B项错误;沿岸的寒流受离岸风影响形成,是上升流,带来底层的营养盐类鱼类饵料丰富,形成渔场,故C项正确;东南信风来自陆地,不会带来饵料,故D项错误。6.低矮、多汁、多肉的植物有利于降水多的季节大量吸收和储存水分,是植物适应地理环境发展的结果,反映了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故A正确,不说明地理环境差异,故B错,不能体现垂直差异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故CD错。【点睛】纳米布沙漠成因:位于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制下受地形阻挡,沙漠无法深入,沿岸有寒流经过。绿洲化是人类通过改善灌溉系统、熟化土壤、栽培作物、营造林木,使绿洲扩大的过程。下表示意艾比湖(新疆第一大咸水湖)流域不同时间段绿洲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绿洲类型2000年2010年2020年耕地3783.314102.334336.46林地2841.492644.102726.06草地22538.3822705.2421766.17湖泊沼泽2662.782922.653042.52城乡建设用地252.81253.01265.95总计32078.7732627.3332137.167.艾比湖流域湖泊沼泽面积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冰雪融水增多 B.大气降水增多 C.人类用水减少 D.植被覆盖率增加8.2000-2010年艾比湖流域绿洲面积变化主要得益于()A.植树造林 B.退耕还草 C.围湖造田 D.栽培作物9.2010-2020年艾比湖流域()A.林地减少 B.城市萎缩 C.草地沙化 D.农业减产【答案】7.A8.D9.C【分析】7.湖泊沼泽面积增大说明该地地表水增多,其水源补给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该地冰雪融水量增大,使湖泊、沼泽水量增多,面积增大,A项正确;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大气降水较少,不是湖泊沼泽的主要水源补给形式,B项错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人类用水量是呈增加趋势的,C项错误;图中林地和草地的面积有增有减,会影响进入湖泊沼泽的水量多少,但不是其面积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D项错误。故选A。
8.从表格中可以看出:2000-2010年艾比湖流域耕地面积增加最多,因此可以推出艾比湖流域绿洲面积变化主要得益于栽培作物,D项正确,B项错误;表格中林地面积是减少的,A项错误;围湖造田会使湖泊面积缩小,但图中湖泊面积是增大的,C项错误。故选D。9.从表格中可以看出,2010-2020年林地面积是增加的,A项错误;城乡建设用地增加,城市规模扩大,B项错误;草地面积减少,说明部分草地出现退化、沙化现象,C项正确;耕地面积增加,农业产量可能会增加,D项错误。故选C。
【点睛】绿洲指沙漠中具有水草的绿地。它多呈带状分布在河流或井、泉附近,以及有冰雪融水灌溉的山麓地带。绿洲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便利,往往是干旱地区农牧业发达的地方。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边缘的高山山麓地带、甘肃的河西走廊、宁夏平原与内蒙古河套平原都有不少绿洲分布。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咸海流城深处亚欧大陆腹地,流城面积约141万km2,地跨中亚5国。咸海流域源自天山山脉及帕米尔高原。流城内多年平均气温约11℃,年降水量约236mm。东部山区降水多(1000~2000mm/年),西部平原区降水少(<100mm/年),水汽多来自大西洋,年蒸发量高达1700mm。阿姆河是咸海流域内流量最大的河流,河流两岸是绿洲农业的主要分布地。1960年以来咸海流域大规模的水土资源开发使得社会经济用水激增,致使至1990年咸海面积萎缩50%,引发咸海生态危机,目前咸海面积已萎缩90%。下图为咸海流域概况。(1)描述阿姆河流域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2)简析咸海的大幅萎缩对湖泊周边气候的影响。(3)指出咸海流域的大规模开发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答案】(1)上游高原山区水资源丰富,水质好;中下游平原区水资源较为紧张(缺乏),水质差。(2)水域面积减小,水汽蒸发量下降,气候变得干旱,(或降水减少)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增大。(3)1960年以来,咸海流域大规模水土开发,致使咸海入湖水量大幅减少;土壤盐碱化加剧;水污染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盐尘肆虐,逐步造成咸海生态危机。【分析】本题考查咸海流域的变化对周边地区的影响,考查区域的认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1)阿姆河上游发源于高原山地,高山冰雪融水丰富,水源充足;中下游地区进入沙漠和平原区,降水少,补给少,加上农业用水量大,水资源紧张短缺,水质差。(2)咸海湖面萎缩,周围气候改变,气候的大陆性特点更强,即夏季更短、更炎热、降水变少,冬季更长、更寒冷、降雪变少,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增大;作物生长季节缩短,大风日数增多,大风更大,每年沙尘暴增多等等。(3)咸海流域的大规模开发,使入湖湖水减少,导致湖区周边气候干旱,降水减少,土壤盐碱化加剧;湖水自净能力减弱,水质变差;湖区面积减小,生物生存空间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湖滩裸露,风沙和盐尘加剧,湖区生态环境恶化等。【课时训练】读阿留申群岛示意图,完就下面小题。1.下列说法可信的是()A.群岛上多参天大树,植被茂盛 B.降水较多C.无火山活动 D.冬季气温低于同纬度大陆东部2.群岛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A.盛行上升流 B.冷暖海水交汇C.海底藻类茂盛 D.火山灰沉降【答案】1.B2.B【分析】1.该地大风天气多致群岛上几乎无树,所以植被以草甸、苔藓为主,A错误;由于地处副极地地区,锋面气旋活动频繁,降水较多,B正确;阿留申群岛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故火山地震活动频繁,C错误。群岛气候受阿拉斯加暖流影响,所以冬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大陆东部,D错误。故选:B。2.群岛北侧有来自北冰洋的寒冷水流,而群岛南侧为阿拉斯加暖流,因而该地区冷暖海水交汇,有利于形成渔场,B正确。上升流不存在,该地区水温低,藻类生长受到抑制,火山灰具有间歇性,A、C、D错误。故选:B。【点睛】渔场成因有:水域特点:暖水区域鱼类生存环境优越,利于鱼类生长;水域宽阔,深度大,利于渔场形成;饵料数量:一般气候温暖,有机质丰富海域,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可促进鱼类生长;海陆位置:河流入海口、寒暖流交汇处或有上升流的海域利于渔场的形成;人类活动:远离工业、城市密集区,海洋污染小,利于渔场发育。南极洲平均风速约17.8米/秒,年降水量约55毫米,极点附近几乎无降水,有“白色荒漠”之称,下图为我国南极泰山站(73°51'S,76°58'E)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南极点附近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A.空气水汽含量少 B.空气缺乏凝结核 C.盛行下沉气流 D.风力强劲4.泰山站主楼建筑架空离地的设计,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通风防积雪掩埋 B.防紫外线辐射 C.防潮湿 D.防御动物侵袭【答案】3.C4.A【分析】3.降水与大气的上升运动息息相关,而南极点附近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空气水汽含量少、凝结核少、风力强也是原因,但不是主要的,故选C。4.泰山站采用没有棱角的圆形设计,减少对风的阻挡作用,可以通风防积雪,故选A。圆形设计对于预防紫外线、防潮没有什么作用,BC不对。南极洲陆地动物主要是企鹅,对人类没有什么攻击性,D不对。故选A。【点睛】分析某地降水多少原因,应从以下方面去分析:大气环流、海陆位置、下垫面和人类活动等。读碳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5.在工业革命之前,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比例基本是稳定的。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生产功能 B.平衡功能 C.系统功能 D.分解功能6.下列过程能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是()A.动物的呼吸作用 B.煤炭和石油的燃烧C.植物的光合作用 D.死亡植物的分解作用【答案】5.B6.C【分析】5.自然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平衡功能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系统功能和分解功能不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功能。在工业革命之前,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比例基本是稳定的,说明碳元素在各圈层间循环运动使碳元素保持平衡,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故选B。
6.动物的呼吸作用、煤炭和石油的燃烧、死亡植物的分解作用可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故选C。【点睛】自然地理环境的服务类型1、供给服务: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物质需求。2、调节服务:为人类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化解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3、文化服务:通过美丽的自然景观,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4、支撑服务:是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其主要作用是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的相对稳定状态。
重庆山区某地因人们不合理开垦坡地种植农作物,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石漠化现象。下图示意该地区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及石漠化区域的地貌。据此回答下列各题。7.水土流失最有可能导致该地区()A.气候干旱 B.降水增加 C.农作物产量下降 D.地表趋于平缓8.植被的破坏可能导致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差异性 B.协调性 C.区域性 D.整体性【答案】7.C8.D【分析】7.由图可知,该地区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和生态环境破坏,进而造成农作物产量下降,C项正确;降水及干湿状况主要受大尺度范围内的大气环流影响,局部地区的水土流失不会使降水增加,也不会使气候变得干旱,A、B项错误;水土流失会导致地表的侵蚀加剧,使地表变得支离破碎,D项错误。故选C。8.该地区由于植被破坏引发了水土流失,同时该地区气候、水文、土壤、地貌等要素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生态环境质量下降,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故选D项。【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由景观图判断为石漠化,形成石漠化的主要原因是水土流失严重,人地矛盾成为了治理石漠化最大的一个难题。治理措施:石漠化治理应遵循水土保持的原则,因地制宜;要坚持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核心,以提高水土资源的永续利用率为目的,把石漠化治理与退耕还林、防护林种植、水土保持、人畜饮水、扶贫开发等生态工程有机地结合。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9.图中反映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制约、息息相关的是()A.a、b、c B.d、e、f C.a、c、e D.b、d、f10.下列关于图中各要素之间关系的举例,不正确的是()A.b——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形成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B.c——泥石流堵塞江河,破坏森林、农田C.e——三峡工程建成后,可提高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D.d——江淮平原的人们将旱地改造成水田,加剧了当地的土壤盐碱化【答案】9.B10.D【分析】9.图中箭头所示的作用可分为两类,其中a、b、c为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d、e、f为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B正确,ACD错误,故选B。10.江淮平原的人们将旱地改造成水田,改变了地貌形态,加剧了土壤盐碱化,应是人类对地貌和土壤的影响,对应的是图中的e和f。D不正确,符合题意。气候干旱是我国塔里木盆地形成沙漠的主要原因,气候干旱导致生物减少,土地荒漠化,泥石流堵塞江河,破坏森林、农田,三峡工程建成后,可提高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这是人类活动对地表径流的调节作用,ABC正确,不合题意。故选D。【点睛】自然环境各要素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同时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人类合理的活动会促进环境的发展,但不合理活动会破坏环境,造成环境污染等。下图为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1.莱茵河与黄河径流量季节变化差异很大,主要是图中_____所起的作用不同。()A.① B.② C.③ D.④12.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的形成无直接关系的是()A.⑤ B.⑥ C.⑦ D.③【答案】11.A12.C【分析】11.莱茵河主要流经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黄河主要流经温带季风气候区,两河都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分配较均匀,因此莱茵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于夏季,因此黄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大。应该是气候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A正确,BCD错误,故选A。12.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植被覆盖率低,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多暴雨,流水侵蚀作用强,说明气候、水文对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成有直接关系,即与箭头⑤⑥作用有直接关系,AB不合题意;土壤疏松易被侵蚀,即箭头③作用与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貌有直接关系,D不合题意。箭头⑦是土壤对气候的作用,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成无直接关系,C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比较密切的,如气候会影响河流的水文特征、影响植被类型、影响地貌、影响土壤,在过程之中要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形成系统的知识网。云雾林是热带雨林的一种,泛指海拔较高的山地生长的原始热带雨林。云雾林中林木茂密,空气湿度大,苔藓类和寄生、附生植物发达,已成为很多动植物的避难所和聚集地。下图示意热带云雾林区云雾成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云雾林有利于寄生、附生植物生长,是因为()A.树木茂密,土层深厚 B.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C.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D.云雾缭绕,养分充足14.云雾林成为很多动植物避难所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湿润,位置偏远 B.人为进行开发保护C.地处山区,风力较弱 D.自然环境独特单一【答案】13.D14.A【分析】13.寄生、附生植物大多不跟土壤接触,其根群附着在其他树的枝干上,利用雨露、空气中的水汽及有限的腐殖质生长,对土壤要求不高,A项错误。人类活动不是影响寄生、附生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B项错误;气温较低不利于寄生、附生植物的生长,C项错误;云雾林区云雾缭绕,空气湿度大,水分、养料充足,有利于寄生、附生植物生长,D项正确。故选D。14.据图分析可知,含水量大的空气在强劲的迎岸风吹拂下遇山地抬升,成云致雨,云雾林区气候湿润,海拔较高,林木茂密,位置偏远,人迹罕至,成为很多动植物的避难所,A项正确。从材料中看不出人为开发和保护,B项错误;云雾林地处山顶,风力较强,C项错误;自然环境单一,动植物种类一般也较为单一,D项错误。故选A。【点睛】云雾林是热带雨林的一种,在海南岛,泛指海拔较高的山地生长的原始热带雨林。由于林木茂密,空气湿度极大,寄生、附生植物发达,终年云雾缭绕降雨频繁,很多云雾林地区年降雨量可达2500毫米以上。特殊的地形和小气候,造成这一区域动植物种类繁多,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是个天然的大氧吧。由于林木茂密,空气湿度极大,云雾是暖湿气流从地势较低的山谷上升到高处的山脉遇冷形成的。读我国某区域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5.该区域最可能位于()A.青藏高寒区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C.北方地区 D.南方地区16.该区域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示意图体现的区域特征是()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稳定性【答案】15.B16.A【分析】15.读图可知,该区域深居内陆,且气候干旱,多内流河,荒漠广布,由此可判断该区域可能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16.由上题可知,该区域深居内陆,所以气候干旱,多内流河,故导致该区域植被稀少,沙漠广布,这体现了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体现了区域的整体性特征,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自然地理环境主要由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五要素组成,各组成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三个方面:1.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3.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黄山市某地种植菊花的经济效益高,当地农民便开垦坡地种植菊花,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该地植被遭到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A.同一区域地理要素相互制约的关系B.不同区域之间地理要素相互制约的关系C.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18.若当地农民继续开垦坡地,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A.植物蒸腾作用增强 B.降水量增多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D.地下径流增多【答案】17.A18.C【分析】17.该区域内植被遭到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同一区域地理要素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A项正确,B项错误;该过程并未产生新功能,也未体现对其他区域的影响,CD项错误。故选A。18.若继续开垦坡地,植被遭到破坏,调蓄能力下降,使得地表径流下渗减弱,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变化增大,同时,植物蒸腾作用减弱,降水量有可能出现减少的趋势,因此直接导致的影响是地表径流变化增大,C项正确,ABD项错误。故选C。【点睛】植被有很强的水土保持作用,覆盖面积比较大的植物群落覆盖在泥沙表面上,减少雨水对地表的冲刷,减小地表的水土流失,植物的根系还可以保护坡地,涵养水源,植物的叶片还可进行蒸腾作用,减少土地干旱的情况,防止土地沙漠化。下图示意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大规模开垦坡地种植菊花,从而导致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因砍伐植被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的这一现象反映了()A.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 B.不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C.地理要素的新功能 D.区域之间是没有联系的20.随着该地农业的发展,会导致该地区()A.地表蒸发量增加 B.大气降水量增多 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D.地下径流量增多【答案】19.A20.C【分析】19.由图示可以看出,该地因砍伐植被导致水土流失这一过程,是因植被这一要素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了其他要素相应发生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属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反映了同一区域内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A正确,B错误;没有反映地理要素的新功能,C错误;区域之间是有联系的,D错误;故选A。20.随着该地农业的发展,植被砍伐而导致蒸腾作用减弱,A错误;由于蒸腾作用减弱,所以降水量减少,B错误;由于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下渗减少,故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变化增大,C正确,D错误;故选C。【点睛】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球表面组成地理环境的大气、水、岩石、地形、生物和土壤等地理环境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交换,二是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三是自然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四是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祁连山像是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从祁连山发源的河流滋养着河西走廊的绿洲。近年来,祁连山地区出现农业用水不当、违法开矿办厂等现象,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图为祁连山及周围地区地理环境示意图。(1)分析祁连山像是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的原因。(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祁连山地区农业用水不当可能引起的地理环境变化。【答案】(1)深居内陆,周围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东南部受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祁连山多冰川。(2)河流上中游大量引水灌溉,河流下游径流量减少(断流),注入湖泊水量减少,湖泊萎缩,地下水位下降;植物缺水死亡,生物栖息地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加重;土壤盐碱化加重等。【分析】本题考查祁连山成为湿岛的原因及其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带来的影响,考查对地理原理的应用。(1)祁连山像是伸向荒漠的一座湿岛的原因可以从祁连山周围地区气候干旱和祁连山自身湿润两方面来分析。由材料可知,祁连山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旱,周围沙漠广布;祁连山高大的山体发育了诸多雪山和冰川,是一个巨大的淡水库,更是西部干旱地区河水的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崇左考从业资格证客运试题
- 2024年泉州道路旅客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模拟试题
- 2024年鄂尔多斯客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
- 吉首大学《教师书写技能》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首大学《城乡社会综合调查与研究》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机床夹具设计》试卷20
- 吉林艺术学院《艺术投融资》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艺术学院《人体结构素描》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交通陪偿协议书范本范本模板
- 安装空调水管合同协议书范文
- 期中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 车队车辆挂靠合同模板
- 期中押题卷(试题)-2024-2025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 期中模拟(1-3单元)(试题)-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 期中 (试题) -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 点亮文明 课件 2024-2025学年苏少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廉政法规知识测试及答案
- 托育服务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内蒙古农牧业融资担保限公司招聘28人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5.1 延续文化血脉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
- 湖北省襄阳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