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4834-2024 毛类纺织品循环再利用技术规范_第1页
DB32-T 4834-2024 毛类纺织品循环再利用技术规范_第2页
DB32-T 4834-2024 毛类纺织品循环再利用技术规范_第3页
DB32-T 4834-2024 毛类纺织品循环再利用技术规范_第4页
DB32-T 4834-2024 毛类纺织品循环再利用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59.060.10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4834—2024毛类纺织品循环再利用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recyclingofwooltextile2024-08-29发布2024-09-29实施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发出布版Ⅰ前言 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体要求 5原料要求 6处理工艺 7毛类再加工纤维外观、卫生及技术要求 8毛类再加工纤维试验方法 9环境保护 11包装、储存和运输 Ⅲ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张家港市金红鹰纺织有限公司、江苏省纤维检验局、江苏斯得福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澄信检验检测认证股份有限公司、江阴兴吴呢绒科技有限公司、江阴笛科隆毛纺有限公司、江苏苏美达伊顿纪德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连云港市纤维检验中心、扬州市检验检测中心、泰州市纤维检验院、盐城市纤维检验所、江苏省循环经济协会、天邦服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常州依丽雅斯家居软装科技有限公司、南通维壹美科技有限公司、江阴市永乐毛纺织品有限公司。1DB32/T4834—2024毛类纺织品循环再利用技术规范本文件规定了毛类纺织品循环再利用的总体要求、原料要求、处理工艺,毛类再加工纤维的技术指标、试验方法和环境保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毛类纺织品的循环再利用,包括毛类废纺织品和毛类旧纺织品。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910(所有部分)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GB/T6500毛绒纤维回潮率试验方法烘箱法GB/T10685羊毛纤维直径试验方法投影显微镜法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5979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T16988特种动物纤维与绵羊毛混合物含量的测定GB/T17593.2纺织品重金属的测定第2部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GB18267—2013山羊绒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0861废弃产品回收利用术语GB/T23322纺织品表面活性剂的测定烷基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41531纺织品苯酚和双酚A的测定GB/T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FZ/T01026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多组分纤维混合物消毒技术规范(卫法监发〔2002〕282号)3术语和定义GB/T2086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毛类废纺织品pre⁃consumerwooltextilewaste在生产加工毛类纺织材料及其制品过程中(如梳条、纺纱、织造、印染、裁剪等)产生的废料。2DB32/T4834—20243.2毛类旧纺织品post⁃consumerwooltextilewaste淘汰的毛类纺织品,包括服装、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及其他纺织制品等。3.3循环再利用recycling对毛类废纺织品和毛类旧纺织品进行加工处理,使之成为满足相应标准的原料或产品的过程。3.4物理机械工艺physicalmechanicaltechnology采用机械的方法将毛类废纺织品和毛类旧纺织品进行切割、开松后得到纤维的过程。3.5毛类再加工纤维wooltextilewasterecycledfiber对毛类废纺织品和毛类旧纺织品,进行物理机械工艺处理,得到的再加工纤维。4总体要求4.1企业应按照GB/T19001、GB/T24001、GB/T45001分别建立、实施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4.2企业应有固定且安全的生产场所,采用节能、环保、安全的工艺技术及装备。4.3企业宜建立循环再利用体系,实现毛类废纺织品和毛类旧纺织品循环利用。4.4企业应设置污染防治设施,配备相应的防尘、防噪、减排设备,减少二次污染。4.5企业应具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并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管理制度。4.6企业应配备从业人员健康防护措施,进行人员岗前技术及安全培训,持续提升循环再利用质量和水平。5原料要求5.1企业应建立原料进货检查验收和登记制度,验明原料来源、类型、质量等,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5.2原料进货检查验收和登记的内容主要包括原料供货者名称、联系方式、供货时间、原料数量、原料价5.3原料进货检查验收和登记记录应保存不少于5年。6处理工艺6.1企业应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采用适宜的消毒方法。6.2企业应按照材质、颜色进行分类。6.3应去除拉链、纽扣、装饰品、塑料件、金属件等非纺织品,另行回收利用。6.4去除非纺织品后,采用物理机械工艺进行剪切、开松等处理。6.5宜采用高效节能的剪切、开松工艺技术及设备。6.6剪切、开松工艺应具有安全防护措施,同时具备粉尘收集功能。6.7剪切、开松工艺降噪应符合GB12348的要求。3DB32/T4834—20247毛类再加工纤维外观、卫生及技术要求7.1外观要求不应含有危害性的硬杂物,如铁块、铁丝等金属物或木棍、砖块、尖锐物等。7.2卫生要求7.2.1不应检出跳蚤、蜱、臭虫等可能传播疾病与危害健康的节足动物和蟑螂卵夹。7.2.2不应检出昆虫、鸟类、啮齿动物等的排泄物或其他不卫生物质。7.2.3不应检出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等致病菌。7.3技术要求7.3.1pH值、甲醛、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和异味应符合GB18401—2010中C类要求。7.3.2手扯长度不低于10mm。7.3.3羊毛纤维含量不低于30%,允差10%。7.3.4羊毛纤维直径、回潮率、双酚A、烷基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重金属,按照合同约定。8毛类再加工纤维试验方法8.1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指标,按GB15979执行。8.2pH值、甲醛、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和异味指标,按GB18401执行。8.4纤维含量,按GB/T2910、GB/T16988、FZ/T01026执行。8.5羊毛直径,按GB/T10685执行。8.6回潮率,按GB/T6500执行。8.7双酚A,按GB/T41531执行。8.8烷基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按GB/T23322执行。8.9重金属,按GB/T17593.2执行。9环境保护9.1企业废水排放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及总量控制要求。9.2企业废气排放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