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制造业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管理方案TOC\o"1-2"\h\u26809第一章绪论 323291.1研究背景与意义 3288511.2研究内容与方法 3283901.2.1研究内容 3265511.2.2研究方法 411189第二章制造业供应链概述 4313222.1供应链基本概念 432652.2制造业供应链特点 4122792.3制造业供应链发展趋势 530401第三章供应链协同管理理念 546243.1协同管理基本概念 5118503.2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必要性 660393.3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关键要素 618545第四章供应链协同管理策略 7152454.1供应链协同管理策略概述 7116304.2信息共享策略 786064.3业务流程整合策略 795394.4合作伙伴关系管理策略 8167第五章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设计 8262965.1平台架构设计 826215.1.1平台整体架构 890095.1.2技术架构 8326985.1.3业务架构 877145.2关键技术研究 8267095.2.1大数据分析 954195.2.2云计算 9146685.2.3物联网 997715.2.4人工智能 921045.3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927565.3.1用户管理模块 9248175.3.2数据管理模块 9320415.3.3业务协同模块 9255245.3.4决策支持模块 9307645.3.5绩效评估模块 9136775.3.6系统监控模块 921729第六章供应链协同管理实施步骤 10233746.1准备阶段 1067506.1.1需求分析 1092416.1.2制定方案 10144216.1.3人员培训 1053236.1.4系统搭建 10275466.2实施阶段 10152406.2.1数据整合 10173736.2.2业务流程优化 1089496.2.3合作伙伴协同 10153826.2.4信息反馈与沟通 11126496.3监控与优化阶段 1190816.3.1监控指标设定 11231956.3.2数据分析与报告 11171376.3.3问题整改与优化 11326876.3.4持续改进与完善 1119302第七章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估 11309387.1绩效评估体系构建 11152087.1.1评估目标与原则 11237927.1.2评估指标体系 1179197.2绩效评估方法选择 12324117.2.1定性评估方法 12251647.2.2定量评估方法 1251317.2.3综合评估方法 12311107.3绩效评估结果分析 12259497.3.1评估结果描述 12265477.3.2评估结果分析 1332526第八章供应链协同管理风险与防范 13199878.1供应链协同管理风险识别 1344058.1.1需求预测风险 13104798.1.2供应风险 13105838.1.3信息传递风险 13206208.1.4合作伙伴关系风险 1492348.1.5法律法规风险 14181088.2风险防范措施 14238018.2.1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14240068.2.2加强需求预测能力 1457028.2.3优化供应商管理 14275818.2.4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1480338.2.5培养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1455158.2.6关注法律法规变化 14144028.3风险应对策略 14223148.3.1需求预测风险应对 14248898.3.2供应风险应对 14232768.3.3信息传递风险应对 154178.3.4合作伙伴关系风险应对 15327078.3.5法律法规风险应对 1525996第九章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管理案例分析 15119929.1案例选取与分析方法 15208419.2案例一:某制造业企业供应链协同管理实践 15253529.3案例二:某制造业企业供应链协同管理优化 169259第十章发展趋势与展望 16638210.1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管理发展趋势 1690910.2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72167510.3未来研究方向与建议 17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制造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产业链条日益复杂,供应链协同管理在制造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管理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对提升我国制造业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积极推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管理成为研究热点。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管理是指在制造业中,通过整合企业内部及外部资源,优化供应链各环节的协同效应,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和效益的提升。在全球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管理对于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交货期、提升客户满意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研究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管理方案具有以下背景与意义:(1)提高制造业供应链竞争力:通过优化供应链协同管理,提高制造业整体竞争力,为我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中取得优势地位提供有力支持。(2)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管理有助于企业实现资源整合、技术创新,推动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3)满足客户需求:通过提高供应链协同效率,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1.2研究内容与方法1.2.1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围绕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管理方案展开,研究内容包括:(1)分析制造业供应链的特点和挑战,探讨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必要性。(2)总结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理论体系,包括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概念、目标、原则等。(3)探讨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策略和方法,包括供应链协同规划、协同采购、协同生产、协同物流等方面。(4)分析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实践案例,总结成功经验和启示。1.2.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文献综述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理论体系和方法。(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制造业企业案例,分析其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实践经验和成果。(3)实证分析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制造业企业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4)综合分析法:结合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策略和方法。第二章制造业供应链概述2.1供应链基本概念供应链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将原材料、零部件、产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至最终消费者所形成的整体网络。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SCM)则是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有效整合和协调,以实现整体供应链运作效率的最大化和成本的最优化。供应链主要包括以下基本要素:(1)供应商:向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产品或服务的单位。(2)制造商:将原材料或零部件加工成产品的企业。(3)分销商:负责将产品从制造商转移到消费者的企业。(4)零售商: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的企业。(5)最终消费者:购买和使用产品的个人或单位。2.2制造业供应链特点制造业供应链具有以下特点:(1)多样性:制造业涉及多个行业,如汽车、电子、机械、纺织等,各行业供应链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2)复杂性:制造业供应链环节众多,涉及众多企业和参与者,信息传递和处理复杂。(3)动态性:制造业供应链受市场需求、技术进步、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特点。(4)长期性:制造业供应链中的企业合作关系往往较为稳定,具有较强的长期性。(5)依赖性:制造业供应链中的企业相互依赖,一个环节的变动可能影响整个供应链的运作。2.3制造业供应链发展趋势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制造业竞争加剧,制造业供应链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全球化:制造业供应链逐渐向全球拓展,企业通过国际化采购、生产、销售实现资源优化配置。(2)网络化: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使得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传递和处理更加迅速、准确。(3)智能化: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推动制造业供应链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4)绿色化:环保法规日益严格,制造业供应链逐渐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5)协同化:企业间加强合作,通过共享资源、协同研发、共同市场开拓等手段,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力。第三章供应链协同管理理念3.1协同管理基本概念协同管理,即通过整合企业内部及外部资源,实现各环节、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作业,以达到提高整体运营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协同管理强调的是合作、共享、协调与沟通,它要求企业打破传统的组织壁垒,实现信息、资源、技术等要素的共享与互动。在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管理中,协同管理的基本概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整合资源:将企业内部及外部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协同作业。(2)信息共享: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决策效率。(3)业务协同:通过流程优化、业务整合,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业务协同。(4)合作共赢:以合作、共赢为目标,构建供应链协同管理机制,提升整体竞争力。3.2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必要性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必要性:(1)提高响应速度:通过供应链协同管理,企业可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提高对客户需求的响应速度,增强市场竞争力。(2)降低成本:协同管理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库存成本、运输成本等,提高整体运营效率。(3)提高产品质量:供应链协同管理有助于各环节之间的质量监督与控制,从而提高产品质量。(4)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供应链协同管理,企业可以整合优势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5)促进可持续发展:供应链协同管理有助于实现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共生,促进可持续发展。3.3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关键要素供应链协同管理涉及多个关键要素,以下为主要的关键要素:(1)信息共享与传递:信息共享是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基础,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共享,提高决策效率。(2)业务流程优化:优化业务流程,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业务协同,提高整体运营效率。(3)资源整合与协同:整合企业内部及外部资源,实现供应链协同管理,提升整体竞争力。(4)组织结构优化:调整组织结构,消除组织壁垒,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作业。(5)人力资源管理: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员工素质,培养具备协同管理能力的人才。(6)企业文化塑造:构建合作、共赢的企业文化,推动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实施。(7)政策法规支持: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为供应链协同管理提供有力保障。第四章供应链协同管理策略4.1供应链协同管理策略概述供应链协同管理策略是指在制造业供应链中,通过协调各环节、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与活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整体运作效率的一系列管理方法和手段。供应链协同管理策略的核心在于打破信息孤岛,促进业务流程的整合,以及建立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实现供应链的高效运作。4.2信息共享策略信息共享策略是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基础。其目的是保证供应链各环节、各参与者之间能够实时、准确地获取和传递信息。以下为信息共享策略的几个关键点:(1)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互联互通,提高信息传递效率。(2)信息标准化:对供应链中的各类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保证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3)信息加密与安全: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保证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被泄露、篡改。4.3业务流程整合策略业务流程整合策略是指对供应链各环节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优化和整合,以提高整体运作效率。以下为业务流程整合策略的几个关键点:(1)流程优化: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诊断,发觉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优化。(2)流程重构:对供应链中的关键业务流程进行重构,实现业务流程的简化、高效。(3)协同作业:通过协同作业,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高效协同,降低运营成本。4.4合作伙伴关系管理策略合作伙伴关系管理策略是供应链协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为合作伙伴关系管理策略的几个关键点:(1)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和供应链需求,选择具有互补能力、信誉良好的合作伙伴。(2)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保证供应链的稳定运作。(3)互信互利:在合作伙伴关系中,强调互信互利,实现双方共同发展。(4)沟通协调:加强合作伙伴间的沟通与协调,保证供应链各环节的高效运作。(5)持续改进:通过定期评估合作伙伴绩效,推动供应链整体水平的提升。第五章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设计5.1平台架构设计平台架构设计是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建设的基础。本节将从平台整体架构、技术架构和业务架构三个方面展开论述。5.1.1平台整体架构平台整体架构主要包括数据层、服务层和应用层。数据层负责存储供应链相关数据,服务层负责数据处理和业务逻辑,应用层则提供用户操作界面。5.1.2技术架构技术架构采用分层设计,包括前端技术、后端技术、数据库技术和中间件技术。前端技术采用主流的Web前端框架,如Vue、React等;后端技术采用Java、Python等开发语言,结合SpringBoot、Django等框架;数据库技术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Oracle等;中间件技术包括消息队列、缓存、负载均衡等。5.1.3业务架构业务架构以供应链协同管理为核心,涵盖供应链计划、采购、生产、物流、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通过业务流程引擎实现各环节的协同作业,提高供应链整体运作效率。5.2关键技术研究关键技术研究是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建设的关键。本节将从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方面展开论述。5.2.1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分析技术用于挖掘供应链中的潜在规律,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主要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等方法。5.2.2云计算云计算技术为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提供计算和存储资源。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资源的动态分配,提高平台功能和稳定性。5.2.3物联网物联网技术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实时监控和智能控制。通过传感器、RFID等技术采集数据,传输至平台进行处理。5.2.4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用于供应链智能决策和优化。主要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方法。5.3平台功能模块设计平台功能模块设计是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以下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5.3.1用户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负责用户注册、登录、权限分配等功能,保证系统的安全性。5.3.2数据管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负责供应链数据的采集、存储、清洗、整合等操作,为其他模块提供数据支持。5.3.3业务协同模块业务协同模块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协同作业,包括计划协同、采购协同、生产协同、物流协同等。5.3.4决策支持模块决策支持模块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为用户提供决策建议。5.3.5绩效评估模块绩效评估模块对供应链各环节的绩效进行评估,为持续改进提供依据。5.3.6系统监控模块系统监控模块实时监控平台运行状况,保证系统稳定可靠。第六章供应链协同管理实施步骤6.1准备阶段6.1.1需求分析在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准备阶段,首先应对企业内部及外部环境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主要包括:企业战略目标、业务流程、供应链环节、合作伙伴情况等。通过需求分析,明确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目标、范围和关键环节。6.1.2制定方案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制定供应链协同管理方案。方案应包括:管理目标、实施策略、组织架构、人员配置、技术支持、预算安排等。保证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6.1.3人员培训对涉及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其对协同管理的认识和理解,保证员工能够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培训内容应包括:协同管理理念、业务流程、信息系统操作等。6.1.4系统搭建根据供应链协同管理方案,搭建相应的信息系统。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展示、协同作业等。保证系统稳定、高效、安全。6.2实施阶段6.2.1数据整合将企业内部及外部供应链环节的数据进行整合,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实时性。数据整合包括:物料库存、生产进度、销售数据、物流信息等。6.2.2业务流程优化根据供应链协同管理需求,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优化。优化内容包括:简化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环节等。保证业务流程与协同管理目标相匹配。6.2.3合作伙伴协同与供应链合作伙伴建立紧密的协同关系,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补、业务协同。主要包括:供应商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物流协同等。6.2.4信息反馈与沟通建立信息反馈与沟通机制,保证供应链各环节的信息传递畅通。主要包括:内部沟通、外部沟通、问题反馈与解决等。6.3监控与优化阶段6.3.1监控指标设定设定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监控指标,包括:库存周转率、订单履行率、物流成本、客户满意度等。通过监控指标,实时掌握供应链运行状况。6.3.2数据分析与报告定期对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数据进行分析,形成分析报告。报告应包括:数据统计、趋势分析、问题诊断等。为优化供应链协同管理提供依据。6.3.3问题整改与优化针对监控过程中发觉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与优化。主要包括:流程调整、系统升级、人员培训等。保证供应链协同管理持续改进。6.3.4持续改进与完善在供应链协同管理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与完善。通过不断优化,提高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第七章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估7.1绩效评估体系构建7.1.1评估目标与原则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估的目标在于全面、客观地反映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管理的运行状况和效果,为优化供应链协同管理提供依据。评估原则包括:科学性、全面性、动态性、可操作性和公正性。7.1.2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体系应涵盖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供应链协同管理战略、组织结构、信息共享、合作伙伴关系、物流与库存管理、市场需求响应、创新能力等。具体评估指标如下:(1)供应链协同管理战略实施情况(2)组织结构适应性(3)信息共享程度(4)合作伙伴关系稳定性(5)物流与库存管理效率(6)市场需求响应速度(7)创新能力7.2绩效评估方法选择7.2.1定性评估方法定性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专家评分法、层次分析法等。专家评分法通过邀请行业专家对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评分,以反映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整体水平;层次分析法通过对各评估指标进行层次划分,计算各指标权重,从而得出综合评价结果。7.2.2定量评估方法定量评估方法主要包括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主成分分析法(PCA)等。数据包络分析法通过构建生产前沿面,计算各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以反映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绩效水平;主成分分析法通过将多个相关指标转化为几个相互独立的主成分,实现降维,从而对供应链协同管理进行综合评价。7.2.3综合评估方法综合评估方法是将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等。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构建评价矩阵,计算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值;灰色关联分析法通过计算评价对象与理想对象的关联度,以反映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绩效水平。7.3绩效评估结果分析7.3.1评估结果描述根据所选评估方法,对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进行评估,得出以下评估结果:(1)供应链协同管理战略实施情况:良好(2)组织结构适应性:一般(3)信息共享程度:较好(4)合作伙伴关系稳定性:良好(5)物流与库存管理效率:较好(6)市场需求响应速度:一般(7)创新能力:较好7.3.2评估结果分析(1)供应链协同管理战略实施情况良好,说明企业对供应链协同管理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2)组织结构适应性一般,表明企业在组织结构调整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优化。(3)信息共享程度较好,说明企业在信息共享方面做得相对较好,有利于供应链协同管理。(4)合作伙伴关系稳定性良好,表明企业与合作方建立了稳定的关系,有利于供应链协同管理。(5)物流与库存管理效率较好,说明企业在物流与库存管理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6)市场需求响应速度一般,表明企业在市场需求响应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需要加强。(7)创新能力较好,说明企业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第八章供应链协同管理风险与防范8.1供应链协同管理风险识别8.1.1需求预测风险在供应链协同管理中,需求预测是关键环节。若需求预测不准确,可能导致库存积压或供应不足。需求预测风险主要包括:市场变化、客户需求波动、产品生命周期变化等因素。8.1.2供应风险供应风险是指供应商无法按时、按质、按量提供所需原材料或产品的情况。其主要表现为:供应商经营状况不稳定、供应链中断、原材料价格波动等。8.1.3信息传递风险信息传递风险是指供应链协同管理中信息传递不畅、不及时、不准确导致的风险。如:数据丢失、信息不对称、沟通障碍等。8.1.4合作伙伴关系风险合作伙伴关系风险主要包括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度、合作意愿、协同效应等因素。若合作伙伴关系紧张,可能导致供应链协同管理效果不佳。8.1.5法律法规风险法律法规风险是指供应链协同管理过程中,法律法规变化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如:环保法规、贸易政策、税收政策等。8.2风险防范措施8.2.1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识别、评估、预警、应对等环节,以实现对供应链协同管理风险的全面监控。8.2.2加强需求预测能力企业应提高需求预测的准确性,通过数据分析、市场调研等手段,降低需求预测风险。8.2.3优化供应商管理企业应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选择优质供应商,保证供应链稳定。8.2.4提高信息传递效率企业应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传递效率,保证供应链协同管理中的信息准确、及时。8.2.5培养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企业应注重与合作伙伴的沟通与合作,建立互信、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8.2.6关注法律法规变化企业应密切关注法律法规变化,及时调整供应链协同管理策略,降低法律法规风险。8.3风险应对策略8.3.1需求预测风险应对企业可通过多元化市场调研、引入先进的需求预测技术等手段,降低需求预测风险。8.3.2供应风险应对企业可通过建立备用供应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等手段,降低供应风险。8.3.3信息传递风险应对企业应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传递效率,降低信息传递风险。8.3.4合作伙伴关系风险应对企业应注重与合作伙伴的沟通与合作,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降低合作伙伴关系风险。8.3.5法律法规风险应对企业应密切关注法律法规变化,及时调整供应链协同管理策略,降低法律法规风险。第九章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管理案例分析9.1案例选取与分析方法在本章中,我们选取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制造业企业作为案例,以深入探讨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实际应用和优化策略。案例选取的原则主要基于企业的规模、行业地位、供应链管理成熟度以及所取得的成果。在分析过程中,我们采用以下方法:(1)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案例,为案例分析提供理论支持。(2)实地考察法:深入企业内部,对企业供应链管理现状进行实地考察,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3)访谈法: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供应链部门负责人等进行访谈,了解企业在供应链协同管理方面的具体做法和经验。9.2案例一:某制造业企业供应链协同管理实践某制造业企业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家具有较高市场份额的企业。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意识到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并开始实施供应链协同管理。(1)供应链协同管理策略:企业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优化供应链流程,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力。(2)实施步骤:(1)建立供应链组织架构:企业设立了专门的供应链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合作。(2)优化供应链流程:企业对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优化,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3)加强信息共享:企业建立了供应链信息平台,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降低沟通成本。(4)强化供应商关系管理:企业注重与供应商的合作,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提高供应链整体水平。(5)提高供应链敏捷性:企业通过实施多级库存管理、应急预案等手段,提高供应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制定清晰目标的重要性计划
- 烟台大学《数据结构与算法》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应急管理部暗访检查粉尘涉爆企业
- 邢台学院《复变函数》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线管理者的回顾与展望计划
- 信阳师范大学《绘本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篮球社团活动安排计划
- 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成果总结
- 西华师范大学《经典文学作品选读》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01月11021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期末试题答案
- 《女娲造人》预习资料
- 上海市闵行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 无人机喷药合作合同书模板
- TD/T 1066-2021 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正式版)
- 手术室不良事件警示教育
- 公需科2024广东公需课《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试题(含答案)继续教育
- 运动是良医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成都师范学院
- 走进现代林业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农林大学
- TB10001-2016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
- 202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备考之现代文阅读作家明前茶及梁晓声相关阅读训练
-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