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原文_第1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原文_第2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原文_第3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原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原文第一部分:经济学与哲学的交汇在第一部分中,马克思批判了古典经济学家对经济现象的肤浅理解。他认为,古典经济学家只是停留在对经济现象的表面描述上,而没有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哲学根源。马克思指出,经济现象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哲学、历史、文化等因素紧密相连。因此,要真正理解经济现象,就必须将其置于哲学的框架下进行考察。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古典经济学家的错误在于他们没有认识到人的本质力量在劳动中的体现。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者的劳动被异化为一种商品,劳动者与劳动产品之间产生了分离。这种异化劳动导致了劳动者自身的异化,使他们失去了对劳动的掌控和热爱,成为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附庸。为了克服这种异化现象,马克思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构想。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将重新获得对劳动的掌控和热爱,劳动将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成为实现自身价值的方式。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经济现象将不再与哲学、历史、文化等因素相分离,而是成为一个有机整体。《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一部分揭示了经济现象背后的哲学基础,批判了古典经济学的肤浅理解,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构想。这一部分内容为马克思后续的经济学和哲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我们理解现代经济现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第二部分:异化劳动的剖析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第二部分,马克思深入剖析了异化劳动这一核心概念。他区分了两种不同的劳动:一种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即自由自觉的劳动;另一种则是异化劳动,即劳动者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所经历的劳动。马克思指出,异化劳动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第一,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即劳动者生产的产品成为了一种与自己相对立的存在;第二,劳动者与劳动活动相异化,即劳动不再是劳动者自我实现的方式,而是一种被迫的行为;第三,劳动者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即劳动者无法通过劳动来确证自己的本质力量;第四,人与人相异化,即劳动者之间的关系被商品交换关系所取代。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的根源在于私有制和分工。私有制使得劳动者与劳动产品之间产生了分离,分工则使得劳动者的劳动变得片面化和单一化。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私有制和分工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异化劳动现象也愈发严重。为了克服异化劳动,马克思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私有制和分工将被废除,劳动者将重新获得对劳动的掌控和热爱。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劳动将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成为实现自身价值的方式。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不再是商品交换关系,而是基于共同利益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关系。第三部分:剩余价值理论的萌芽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第三部分,马克思初步形成了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框架。他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这两个概念。劳动是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付出的体力和脑力,而劳动力则是劳动者所拥有的劳动能力。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者所得到的工资只是劳动力的价值,而不是劳动所创造的全部价值。劳动所创造的全部价值中,除了劳动力的价值之外,还有一部分价值被资本家所占有,这部分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剥削的根源,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剩余价值的存在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被资本家所占有,劳动者自身却只能得到劳动力的价值。这种剥削关系导致了社会的不平等和阶级矛盾。为了克服资本主义剥削,马克思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将归全体劳动者所有,劳动者将共同参与生产和管理。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将不复存在,劳动者将获得自己创造的全部价值。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生产将不再是为了追求利润,而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三部分初步形成了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框架,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根源,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这一部分内容为马克思后续的经济学和哲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我们理解现代经济现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第四部分: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第四部分,马克思进一步展望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前景。他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自由发展的理想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者所有,劳动者共同参与生产和管理,共同分享劳动成果。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这个社会中,劳动者将不再被异化劳动所束缚,而是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劳动将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成为实现自身价值的方式。劳动者将拥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构想,虽然在当时看来遥不可及,但却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它激励着无数劳动者为争取自由、平等、幸福而奋斗。虽然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还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但马克思的构想已经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马克思从青年黑格尔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