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能力解读_第1页
理解能力解读_第2页
理解能力解读_第3页
理解能力解读_第4页
理解能力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理解能力的解读按管建刚老师的逻辑,小学的阅读理解的基本功有:概括的能力和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和方法、联系生活谈理解的能力和方法、寻找关键词和关键句来理解的能力和方法、读懂言外之意的能力和方法。今天我就按这五个方面来解读我们中年级学段的理解能力。理解能力有三级水平,低级水平的理解是指知觉水平的理解,就是能辨认和识别对象,并且能对对象命名,知道它“是什么”;中级水平的理解是在知觉水平理解的基础上,对事物的本质与内在联系的揭露,主要表现为能够理解概念、原理和法则的内涵,知道它是“怎么样”;高级水平的理解属于间接理解,是指在概念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达到系统化和具体化,重新建立或者调整认知结构,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并使知识得到广泛的迁移,知道它是“为什么”一概括的能力我把概括分解成两个方面:概括段意、概括文章的重要内容。1、段落是文章的组成部分,是通向全篇的桥梁,准确的概括段意,是理解课文内容,理清作者写作思路,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础。准确地概括段意,就能较快地抓住文章的重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我想先来谈一谈如何培养学生概括段意的能力?一般说来要注意如下几点: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文章的思路、目的是什么;再仔细阅读每个自然段,抓住这些自然段的主要意思进行分析比较,考虑他们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找出与全文主要内容有关系的部分;最后将次要的内容舍去,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段落的中心,这就是段落大意了。

概括段意的常用方法有以下三种:(1)、抓重点句概括段意有一些文章在每段的开头或结尾,用一两句话概括了本段的大意,这一两句话便是段落的重点句或中心句,我们在概括段意时,可以摘引这个重点句或中心句作为段意。有的重点句在段首,有的重点句在段中,有的重点句在段尾。例如《爬山虎的脚》一课的第2—5自然段,从四方面介绍了爬山虎这种植物,每一自然段都有一个重点句。在概括段意时,我们就可以抓住每一自然段中的这个重点句来概括。再如《赵州桥》一课的第三自然段中有这样一个过渡句:“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坚固”是上一段的主要意思,“美观”是这一段的主要意思,因此二、三自然段的段意可分别概括为“赵州桥的坚固”、“赵州桥的美观”。(2)连词法概括段意从段落里找出表示本段意思的关键词语,把它们适当串联起来,就可以表达段落大意。如《长城》一课第二自然段中的关键词语有“高大坚固、城墙顶上、城墙外沿、城台”,抓住这些关键词语,并作以适当串联,就可以把本段段意概括为“从城墙顶上、城墙外沿、城台三个方面具体介绍长城的构造高大坚固。”(3)取主舍次概括段意没有中心句的段在文章中居多。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要通过分析每段内容的主次,取主舍次,归纳出段意。如《观潮》一课的第二部分,第三自然段不仅从声音和形态这两个方面描写了潮来时的景象,而且还写到了观潮的人群,但作者写观潮的人群,也是为了衬托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所以取主舍次,段意是潮来时的景象。2、培养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主要内容是一篇文章的浓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抓住主要内容,才能知道文章究竟讲什么。因此,阅读课文,首先应该让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从整体入手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有:

(1)六要素串联法

此方法借鉴于小说六要素,时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重要方法。小学阶段以记叙文的教学为主,写人类、叙事类文章较多,这种方法在实际教学中非常有效。一篇写人、叙事的文章通常都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六大基本要素。因此,概括这些文章的主要内容时,我们就只要把这几个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联起来就是该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如写人类文章《顶碗少年》地点:在上海剧场人物:一位少年

事件起因:在表演顶碗杂技时接连两次失误。经过:他在台上不知所措、失去信心,受到了一位老者的安慰和鼓励。结果:他重拾信心第三次表演成功的故事。又如记事类文章《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文,地点:杭州

人物:小钱

事件起因:杭州青年小钱身患白血病,生命垂危。经过:几经周折在台湾花莲找到合适的骨髓捐献者,李博士在余震中冒着生命危险从捐献青年的身体里成功抽取骨髓赶到杭州为小钱进行移植手术。结果:小钱得救了。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应注意找清文章的叙述主线,在众多的人物中找出文章的主人公,再进行概括,如上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主人公是小钱,沿着小钱的故事线索进行概括,既有条理又清晰。

(2)模式套用法

写景类和说明类文章一般应用此种概括方法。

a、写景类文章:要抓住描绘了(

什么

)景物,写出了(

什么

)特点,表达了(

什么样)感情。比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的主要内容是:描绘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小兴安岭及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

b、说明类文章:要抓住介绍了(

什么

)事物,(

哪些)方面或特点,写出了(什么)。如《松鼠》一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了松鼠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写出了松鼠的驯良、乖巧、可爱,激发了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3)课题扩展法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往往能捕捉到很多课文信息。不少课文的题目。就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归纳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借助课题。首先要读懂字面上表达的意思,再根据课文内容把课题扩展成一句完整的话,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丰富。使表达更加完整,更加全面。如《草船借箭》读课文后,请学生把课题四个字扩展成一句话: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来了十万支箭。在此基础上请学生补上借箭的起因,及周瑜最后的态度,然后稍加整理就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周瑜妒忌诸葛亮,要求他十天之内改造十万支箭。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来了十万支箭。周瑜自叹不如。学会从课题人手,也就悟到了“概括”与“具体”之间的关系了。

(4)段意合并法段意是每段的主要内容,学生阅读课文,将一个一个段落的内容综合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把这些基本要素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然后,再使它连贯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例如:《桂林山水》这一课,第一段是总起,我们就可以抓住“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个总起句,作为这一段的段意。第二、三两自然段是分述,选写“漓江的水”,我们找到“静、清、绿”三个关键词,就可以把第二段的段意概括为:“漓江的水静、清、绿。”再写“桂林的山”,我们找到“奇、秀、险”三个关键词,就可以把第三段的段意概括为:“桂林的山奇、秀、险。”第四段是对全文的概括,我们可以抓住对全文起概括作用的那两句诗,把段意概括成:“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如同在画中游。”

(5)抓重点语句法

有的文章在结构上有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或者内容上有中心句,这些句子往往提示了全文的主要内容。借助摘录这些概括性语句,稍加改动就可以成为全文大意。

A、借助中心句引领

如《白鹅》一文课文围绕“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一句来展现具体事例,那么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从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表现了鹅的高傲,用反语的形式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B、借助总分或总分总的结构

如《富饶的西山群岛》一文的结构就是总分总,它的主要内容是描写了西山群岛的物产丰富、风景优美,是个可爱的地方,展现了我们伟大祖国的迷人风景,激发人们了人们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感情。

C、借助过渡句串联

如《秦兵马俑》一文的主要内容是: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中华文化的热爱。总之,不管运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先认真阅读文章,分析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各种方法并不是孤立的互相结合运用,效果会更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会更容易更准确。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可以分为理解词和理解句子。1、

每一个词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出现的,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关键是要仔细阅读全文,上上下下地看,前前后后地读,找出文中与词语意思有联系的内容,就能比较准确地意会出词语的意思。如我们四年级上册的《蟋蟀的住宅》一课中的“随遇而安”,这个词我在教研时说过,今天就不再重复。其实就是查字典词典,也必须联系上下文才能准确地理解词语的意思。如《少年闰土》一文中:“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许多新鲜的事……”“新鲜”这个词在词典中有三个解释:①指食物没有变质,也没有经过腌制风干等加工;②指空气流通,不混浊;③指不普遍,少见的希罕的事物。这个词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呢?联系上下文是才能确定是第三种解释,指闰土讲的捕鸟、看瓜等事,这些事“我素不知道”,因此感到“新鲜”。

2、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是文章、段落的基本构件。分析句子,包括分析句子的构成、句子的语气、句子的意义、句子在结构和表达上的作用等。分析句子是听懂说话、读懂文章的重要技能之一。关于阅读教学中的句子教学,新课标,是将其与词语联系在一起提出要求的:低年级: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中年级: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高年级: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联系起来看,我们会发现,行为动词要求,是“从了解到理解,再到推想”,目标是从“理解意思,到体会表情达意的作用,再到辨别感情色彩(词语)体会表达效果”。这是三个学段句子理解与赏析训练的梯度要求。句子的意思及其作用“了解、理解、体会”,也要求“联系上下文”,这里的上下文,更多的是指相邻的句子,文中相关联段落(可能是相邻,还可能是跳跃的)。单个句子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但是,文章,是由一个一个句子组成的,作者就是靠这样一个又一个句子,联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事物的特点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文章的句子之间,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联系的。因此,读文章,要读懂一句话的意思,得联系上下文;读懂文章,得读懂句子之间的联系。具体的方法有:(一)、联系语境来读懂单句的意思。1、含有难懂词语、重要词语的句子意思的体会。结合生活实际、查字典,了解重点词语(不理解或者有独特含义、特殊用法)意思,把词语的意思放到句子当中,来理解句子所表达的独特的意思,来体会句子所强调的事物特征、思想感情。举例来说: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卧:躺下。躺:身体倒在地上或其他物体上。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被放倒了,躺在水面上,实际上联系上下文,是因为这株树“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这样就能想象大榕树的样子,可见独木成林的茂盛。这个“卧”字,用得极其精妙——为什么用“卧”?不能用“长”、“立”、“站”?树太大了,你根本看不出主干在哪里的,而且,作者说是从远处看,因为榕树茂盛,枝叶繁茂,连许许多多的枝干上也都是枝叶,将“腿”给藏起来了,只能看到身子和头,看不到腿,形态可不就是“卧”吗?从这个“卧”字上就足以感到榕树之大。理解这个“卧”,先是查字典,体会这个字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体会这个字写出了大榕树怎样的姿态特点;再进行“近义词”比较,体会用法的“唯一性”。在中高年级,我们抓重点词语来理解句子意思,不单纯是要理解词语表面的意思(一个字词有几个意思的,需要联系语境进行比较),还需要对用词的特殊性进行品评体会,这样才能更准确的理解句子的意思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2、结构和内容比较复杂的句子意思的体会。结构和内容比较复杂的句子有如下特征:主语为两个或者多个主体、连续动作、限制条件比较多、补充内容比较多等。认真读句子,体会句子表达了几部分内容(体会每一部分内容,仍然需要先解决重点词语的意思),再把几部分内容进行比较,通过串联、综合、取舍等方法体会清楚句子主要表达的意思。案例:“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三年级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这是典型的重复使用谓语、多“宾语”句子,这样的句子,因为他们是并列关系,就得进行综合,从而体会到:这所学校的小学生民族成分很多。读懂结构比较复杂句子的意思,从中年级就应该开始重点训练,因为到了高年级,学生需要具备这样的能力。(二)、判断句子之间的关系,运用综合或者取舍的方法,来读懂复句的意思。复句的学习体会,不是为了学习复句的知识,记忆复句的相关知识概念,而是为了读懂关系,读懂作者要表达的内容,通过读懂语气,来读懂作者所表达的态度,在反复阅读中感受、潜移默化的积累。复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偏正的(条件、因果、假设、转折)关系;一类是联合(并列、顺承、递进)关系。偏正关系的复句,可以指导学生采用“取舍法”,来读懂强调的意思。一般偏正关系的复句强调的是后面的意思。联合关系的复句,一般需要进行综合。但是,小学阶段学习体会复句的意思,不单纯是要求能够按照这样的方法去读懂,而是要把它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去体会,体会这个复句写出了事物怎样的特点,表达怎样的感情。案例:“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三年级上册《赵州桥》)“不但……而且……”这个句子,是递进关系,就需要用“综合法”来体会这个句子写出了事物的两种特点。那么为什么不用“既……又……”?我们反复读几遍,读后你会发现:第三自然段,作者主要介绍的是赵州桥“美观”的特点,如果用上“又……又……”,那么,我们就会产生疑问:你说“又坚固又美观”,,但是这段话怎么只是介绍美观,没介绍坚固啊?你也可能会说,不是前面已经介绍了吗?这里的说它坚固,是对上一段的总结啊。是的,如果又要总结,又要对下面的内容的特点进行总的介绍,我们就不能用“又……又……”,如果这样写,读起来就会让读者产生我们前面的疑问。如果想用“又坚固又美观”,就应该把这句话放在第二自然段的前面。如果用在介绍两方面特点的两个自然段当中,其实是起到一个连接作用,就必须用“能够既对上文进行总结,又对下文进行介绍”的句式。“不但……而且……”,这里的“不但”是在总结上文,而用了“而且”,则强调了“美观”,下面这段话重点要介绍“美观”,这样,读起来也就顺畅了。这就是结合上下文,通过比较体会复句的作用。复句教学在中年级,侧重体会意思和态度。到了高年级,则侧重体会复句所表达出来的思想,体会作者思想表达的逻辑过程。案例: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五年级课文《圆明园的毁灭》)这个句子,有三个分句。几个分句通过“凡是……统统……任意”,这些非常平凡的关联字眼,表达着深刻的思想含义。“凡是能拿走的,统统掠走。”凡是,意思是只要是,在一个范围内的一切。哪个范围:能“拿走”的范围,于是我们就可以想象:可以放在衣兜里的,可以放在背包里的,可以挂在脖子上的,可以提在手里的,可以挎在肩上的,可以背在背上的,只要是“能拿”这个范围的,全都拿。课文前面介绍了,圆明园内有上自先秦,下到清朝,两千多年历史中的字画、珍玩、青铜礼器,有多少是可以“拿”的啊?“所有”这些,“统统”被拿走了,一件都不剩。这是怎样的贪婪?“凡是……统统……”这平凡的字眼,写出了这样的意思。除此之外,“拿不动的,就用大车和牲口搬运”,你想象吧,我们这座艺术宝库重点文物还能剩下多少?这是一个“……就……”的句式表达出来的意思。“实在拿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这里,“任意”这个重点词语,强调了“破坏、毁掉”行为的放肆程度。读了这三句话,读懂了这三个分句,在此基础上,进行“串联”,通过“串”来把这个内容和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意思穿起来,在此基础上再提炼:这句话,逐层深入地写出了侵略者贪婪、残暴的嘴脸,表达出了对侵略者罪恶表现的切齿痛恨。(三)、结合上下文来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作品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大致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有言外之意的句子;第二类是揭示一般事理、一般性看法、规律的句子;第三类是表达作者对事物独特思考和态度的句子。我们常说“深刻理解”,怎么深刻理解?就是理解出了字面没写出来的言外之意、字里行间揭示出来的道理、规律、一般性看法或者作者独特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读懂言外之意我下面再讲。现在,说一下第二、三类的句子。指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阐述道理、表明观点”的句子这类句子,一般是针对文中所陈述的现象、事实、事件等具体内容而做出的归纳、总结、抽象。如何理解这类句子?首先,要读懂课文所写内容的主要特征,通过理解重点句子(关键词句),把握文章所写内容的特征和作者的态度。然后,将说明道理、观点的句子与文章所写内容进行联系,找出句子中关键词语与所写事物特征的对应;在此基础上进行类比联想,归纳出同类事物的特点,体会句子写出了“类比出来”的哪些情况,从而体会一般规律。在中年级,写出了“道理和观点”句子是前面或者后面所叙述内容的概括,实际的现象、事物特征、事件、情形跟一般性事理(观点)有什么关系,理解这类句子,只需结合上下文,就能从具体的事实、解释中找到原因。因此,中年级的训练更多的是认识联系,用上下文的相关联系来解释简单的抽象、概括的句子,培养学生读书能够联系上下文、认识上下文的联系,用上下文来解释的习惯。案例: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丝,都和太阳有密切关系。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下变成的。(《太阳》)这里,就是用相邻的句子来解释、说明“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这一观点,读懂这个道理的方法,就是用下文来解释上文。到了高年级,有些具有概括力的句子,含义会非常深刻。这个时候,就需要先找到相关内容,把抽象程度比较高的词语在句子中具体化,然后,再进行类比联想、最后进行归纳。案例:“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这句话,怎么理解?这得先引导学生结合上文的故事,体会“遵守没到开放时间钓的鱼不能拿走”这一规则就是道德,这个规定就是简单的是与非;理解“遵守这个规则”,就是道德,理解“到底是在没人看见的情况下,是把鱼拿走还是放掉”,这本身就是道德实践;在此基础上,联想生活中的其他与钓鱼类似的事情,从而能够体会到这句话的一般意义和作者的态度。这里,理解的方法,就是用文中的例子,来具体解释抽象的概念,再进行类比联想,从而能够读懂句子的深刻含义了。三、联系生活谈理解这是在理解词语中较常用的方法,它让理解词语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联想中调动起自己的生活体验,唤起相似的记忆,从而更感性地理解这个词语。词句训练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但由于低年级学生见识少,知识面窄,理解能力差,又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对文中的一些抽象性词句常常难以理解,倘若一味依靠教师讲解,或照搬工具书上的解释,学生只能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而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则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1、调动生活感受理解词句。低年级学生尽管年纪很小,但也会有自己的一些生活经验。教学时,要尽可能地调动他们已有的生活积累和感受来帮助理解词句。比如《小壁虎借尾巴》中,燕子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学生对句中的“掌握”一词难以理解。“掌握”这个词,从概念出发,那就是“控制、操纵”的意思,如此讲给学生听显然不行。教学时我是这样教的:先问学生是否开过或坐过碰碰车,大部分学生作了肯定的回答。再进一步启发:“大家回忆一下,你开碰碰车前进、倒退、转弯或躲避别的车子,是怎么做的?”于是,学生纷纷谈了自己的亲身体会,都说要转动车上的方向盘才行。还有的学生竟“节外生枝”,说开汽车、轮船也要转动方向盘,骑自行车要转动车把子。最后趁势告诉学生:“你们都讲得很好,像这样转动方向盘或车把子来调整车方向,就是‘掌握方向’。那么,燕子怎样用尾巴掌握方向呢?”学生又兴趣盎然地说开了。这样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实例中,不仅形象地领悟了“掌握”的意思,而且迁移了原有的生活认识,懂得了燕子尾巴的功用,领会了句子的含义。2、创设生活情境理解词句。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事物或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加深感受。如《植物妈妈有办法》中“纷纷”一词的教学:师:(拿出预先准备的蒲公英实物,使劲一吹)刚才大家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蒲公英的种子一个接一个地飞起来了。生:我看到蒲公英种子有的往上飞,有的往下落,有的往左飞,有的往右飞,一点儿顺序也没有。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像这样一个接一个、没有顺序地飞,就叫做——生:纷纷。师:谁能用“纷纷”说一句话?生:秋天到了,树上的黄叶纷纷落下来。生:冬天,雪花纷纷从天空中飘落下来。师:大家都说得很好。“纷纷”不仅可用在“物”上,还能用它说“人”呢。比如刚才大家举手,就可以说——生: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师:好。说别的事呢?生:下课了,大家纷纷走出教室,参加课间活动。师:看来,大家真理解“纷纷”这个词了。现在大家想象一下,蒲公英的种子会怎样乘着风“纷纷”出发呢?生:它们会闹着笑着互相打招呼。师:好,让我们学着打打招呼吧。生:小伙伴们,我先走了,再见!生:再见了妈妈,我要去南方旅行了。哈……生:唉,等等我,我要跟你一起去。……师:哇,多热闹啊。让我们用喜悦的心情读读这句话。教学中,老师先通过“吹蒲公英”这一直观演示,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理解“纷纷”之义。在此基础了,又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在迁移运用中强化巩固所学的知识。最后再次创设蒲公英种子纷纷出发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有效训练了语言感受力。3、强化生活体验理解词句。低年级学生所学的词句有很多是与他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的。在教学中,根据所学词句,有目的地安排学生进行生活体验,让学生亲眼看一看,亲手做一做,能加深他们对词句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如教〈坐井观天〉一课,让学生仅从书面上理解青蛙在井里只能看到天的很小一部分这一结论,体验是不深刻的,可让学生用画图纸卷成一个圆筒状,叫他们抬头从圆筒中去看天花板,然后问他们看到了什么,从圆筒中看天花板与不用圆筒看天花板有什么不一样。通过这样的看和比,学生有了亲身体验,从而体会到井底之蛙目光短浅的道理。四、寻找关键词和关键句来理解的能力和方法所谓“关键词句”指的是能够让读者感受深刻,对表现文章中心有较大作用的词句。抓住关键词句,不仅能理清课文脉络,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能训练写作能力,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新课标提出的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具体方法有:1、抓中心句理清课文脉络阅读教学中抓住中心句的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脉络,准确地理解整篇课文的内容。三年级上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一课中的第一自然段中有一个中心句: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在文中作者用准确生动的语句,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形象地介绍了西沙群岛美丽的风光和富饶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思路清晰,词句精确而具体。也可以运用关键词句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达到理清脉络的目的。《秋天的雨》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课文层次分明,思路清晰。前四个自然段分述秋雨,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总结,前四个自然段的每段的第一句又是这一段的中心句。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后找出每一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读一读,然后让他们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2、抓住含义深刻的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是课文的重点,也是课文的难点。学生是否能掌握就看我们做老师的引导。《孔子拜师》这篇课文的重点是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老子的诲人不倦。教学时,就可以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孔子和老子的品质。如:“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这一句话最能体现孔子的谦虚好学。在教学时,老师提出:“曲阜和洛阳有多远?孔子拜师容易吗?你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孔子拜师不容易?”引出关键词“日夜兼程”、“风餐露宿”。再设置情景:“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雨交加……深夜……困了……饿了……他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日复一日,他的衣服……鞋子……脚……脸上……经过几个月的长途跋涉,终于风尘仆仆地走到了洛阳。”让孩子们说说假如你们现在都是孔子,会怎么做?这样既帮助孩子们理解了“风餐露宿”和“日夜兼程”的含义,又体现出了孔子有多么的好学。最后,让学生抓住这些关键词读出孔子的谦虚好学和对孔子的崇敬之情。3、抓关键词句体会感情。一篇文章,总要表达某种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往往是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就能帮助学生深刻地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就可以抓住关键词“傲慢-轻蔑-恼怒-怒不可遏”这样的情感线索在朗读中来体会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理。4、抓关键词句训练写作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使用语言,可以创设语境造句或写一段话。如《孔子拜师》学习了“日夜兼程”和“风餐露宿”以后,当时就可以让学生分别用这两个词语说说句子,课后还可以引导学生用这两个词语写一段话。这样,在阅读教学中又渗透了写作训练,一举两得。五、读懂言外之意的能力和方法“言外之意”是某一语句在特定的语境中由作者临时赋予的意思,这种意思虽没有直接说出来,却是发话人向听话人传达的主要信息。根据语句的特点,可以指导学生通过以下的方法理解语句的“言外之意”:1、识别语句与语境的不谐调,领悟言外之意当某一语句的字面意义与语境(交际中的话题、目的、双方的关系、场合等)“看似不谐调”时,往往它就有了言外之意。案例:“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四年级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作者本来在写与叶圣陶老先生会面、交谈,但是,这里却写进了“爬山虎”,而且几次写到。这就不能不让人产生疑问:为什么要写它?是作者看到什么就写什么了吗?作为作家,决不会写成流水账,必定有它的深刻用意。怎么思考这深刻用意?就需要把看似“不协调”的内容,与作者要写的内容联系起来,体会“看似不协调”内容的特点,与文章要写内容的特点之间的联系,从而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和态度。作者要写的是叶圣陶老先生,叶圣陶先生值得肖复兴永生记忆的,文章在这里用爬山虎作为第二部分的线索,其实是有很深刻含义的。作者的原文有这样一段话:我刚刚读过叶老先生写的一篇散文《爬山虎》,便问:“那篇《爬山虎》是不是就写的它们呀?”他笑着点点头:“是的,那是前几年写的呢!”说着,他眯起眼睛又望望窗外那爬山虎。我不知那一刻老先生想起的是什么。在编者删掉的这部分文字中,提到爬山虎,目的是什么呢?很显然,当时叶圣陶先生的这篇爬山虎是给了当时中小学生很大影响的。爬山虎有什么特点?叶圣陶笔下的“爬山虎的脚”确有“扎扎实实迈好每一步”、“认真、质朴”的感觉,从读过《叶圣陶教育文集》中的一些文字来看,叶圣陶确有“爬山虎”的风格。所以,这里再写爬山虎,借物写人的味道。从全文的字里行间,爬山虎能够让肖复兴想到叶圣陶。这里,“总是那么绿着”,却能让人体会到:这里,他是说叶圣陶在影响着他的一生,总是在影响着他,这就是教师,应该说是好教师的作用。这是结合上下文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