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必刷卷05(湖南长沙专用)(参考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19/2F/wKhkGWbryTiALnv3AAGAJLqd13I256.jpg)
![信息必刷卷05(湖南长沙专用)(参考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19/2F/wKhkGWbryTiALnv3AAGAJLqd13I2562.jpg)
![信息必刷卷05(湖南长沙专用)(参考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19/2F/wKhkGWbryTiALnv3AAGAJLqd13I2563.jpg)
![信息必刷卷05(湖南长沙专用)(参考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19/2F/wKhkGWbryTiALnv3AAGAJLqd13I2564.jpg)
![信息必刷卷05(湖南长沙专用)(参考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19/2F/wKhkGWbryTiALnv3AAGAJLqd13I25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2024年中考数学考前信息必刷卷05(湖南长沙专用)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2分)C2.(2分)A3.(2分)D【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字义。C.“蕴藏”的“藏”应读“cáng”。故选C。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A.如雷贯耳: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本句用来形容清明节的重要性,不符合语境,使用错误;B.深思熟虑:反复深入细致地考虑。本处运用拟人手法,形容大地为谷粒的成熟付出了努力,使用正确;C.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一圈一圈地运转。本句形容季节年年重复,使用正确;D.春意阑珊:指春天就要过去了。本句用来形容春天即将过去,使用正确;故选A。3.本题考查病句辨析。D.成分残缺,可在句末加“的理念”;故选D。4.(2分)C【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能力。C.“农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的最佳时节”是小满,不是谷雨。谷雨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故选C。5.(6分)白露未晞荡胸生曾云病树前头万木春黄发垂髫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解析】本题考查名篇背诵。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晞、荡、曾、髫、浊酒、燕然未勒。6.(1)(3分)当前,我国在餐饮行业食物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由调查可知,就餐时,汤的浪费比例最高,水果浪费比例最低,国家积极号召大家养成节约粮食的习惯,厉行节约还任重而道远。(2)(3分)您好,尽管生活条件好了,可是目前在我国其他地区依然存在粮食紧缺的现象,现在我们国家也在积极号召光盘行动,我们不应该随意浪费。同时这些菜都基本没有碰过,您可以放心带回去放入冰箱,改天吃即可。【解析】(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材料一,首先要注意题干或图表的主题、对象;其次需要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分析;最后分析图表的变化,找出规律,得出结论。解答此题时,关注图表标题“就餐时浪费粮食比例图”,横向比较,可知,就餐时,汤的浪费比例最高,水果浪费比例最低。汤的浪费比例达到52.84%,米食的浪费比例达到41.76%。材料二,是一幅漫画,显示两人吃饭却点了满满一桌子的菜肴,而且还声称“俺生活好了,不要打包”,可见,我国在餐饮行业食物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厉行节约还任重而道远。(2)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劝说时注意委婉,让人接受。示例:您好,粮食来之不易,厉行节约是美德,吃饭吃好,吃饱,但不必浪费,“光盘行动”是文明用餐的体现,希望您能加入光盘行动;即使吃不完,我们也可以打包回去,下次再吃。您觉得呢?二、阅读与理解(共50分)(一)非文学作品阅读(共8分)(2分)C(2分)D9.(4分)商务部落实国家决策部署,启动全国暑期消费季,组织举办多种消费促进活动;游客需求的变化催生了消费理念的更新,助推了产业发展;景区经营者努力挖掘景区资源,积极创新游览方式。【解析】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C.有误,结合材料三第②段“景区从2021年就开展了‘背经典免门票’活动,今年又推出了VR(虚拟现实技术)自助背诵平台,由数字虚拟人化身唐代诗人王勃,担任‘考官’,为游客评分,达标的游客可以免费游览滕王阁景区。事实上,我国已有多地景区在推出‘背经典免门票’活动的基础上,创新游览方式,注重游客的沉浸式体验”可知,并非“背经典免门票”活动是提升游客沉浸式体验的最佳方式;故选C。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A.有误,结合材料一第①段“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暑期旅游市场监测报告》显示,今年暑期(6月至8月),旅游市场复苏继续提速,多数景点接待游客人数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国内旅游人数达18.39亿人次,旅游收入达1.21万亿元”可知,本段意在说明2023年暑期旅游行业极大复苏;B.有误,结合材料一第③段“武汉在8月11日发放了第一批2023年文旅消费券,可用于夜上黄鹤楼、武汉极地海洋公园、琴台大剧院等500余项文旅消费”可知,选项表述有误;C.有误,结合材料二第④段“可以说,游客需求的变化催生了消费理念的更新,助推了产业发展,为今夏旅游业带来了新气象”可知,选项表述有误;故选D。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结合材料一第②段“今年,商务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政策协同和工作联动,7月启动了全国暑期消费季”“商务部组织各地举办了多种消费促进活动”概括可得:商务部落实国家决策部署,启动全国暑期消费季,组织举办多种消费促进活动;结合材料二第④段“可以说,游客需求的变化催生了消费理念的更新,助推了产业发展,为今夏旅游业带来了新气象”可得:游客需求的变化催生了消费理念的更新,助推了产业发展;结合材料三第②段“这些景区努力挖掘自身的文化资源,从传播自身文化品牌出发,积极探索新形式实现了推广景点和增加客流量的良好愿景”概括可得:景区经营者努力挖掘景区资源,积极创新游览方式。文学作品阅读(共16分)10.(3分)①盛着祖父辈质朴深厚、相濡以沫的爱情;②盛着母亲满满的爱子之情;③藏着“我”和朋友真挚的友情。11.(4分)示例:这个句子运用了众多的动词,如“打”“滴”“加”“搅和”“冲”“搅动”等,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母亲冲鸡蛋茶的熟练和有条不紊,表现了母亲对父亲细水长流的爱和照顾。(2分)B13.(7分)示例一:①合适。该诗句借用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烧尽时才停止流泪,来形容人们为某种理想执着追求、无私奉献的精神。而文中的母亲质朴平凡,给人温暖,与父亲相濡以沫,疼爱自己的孩子,她将自己的一生都无私奉献给了这个家庭,不求回报,与诗句相吻合。示例二:②合适。该诗句借用春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来形容默默奉献的人或事。而文中的母亲每天给父亲冲鸡蛋茶,悉心照顾生病的“我”,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却悄无声息地浸润、温暖了整个家庭,与诗句相吻合。【解析】1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根据文章第②段“自从我有记忆开始,家里有一条规矩,饭做好后,第一碗要盛给爷爷。奶奶给爷爷盛饭时总是说:‘你爷爷是家里的大劳力,家里的活儿全指望他干呢,饭做好了就得先给他吃’”可以概括,粗瓷碗中盛着祖父辈质朴深厚、相濡以沫的爱情。奶奶每次做饭后都会先为爷爷盛上第一碗饭,这份关爱和尊重是他们对彼此深厚感情的体现,因此粗瓷碗承载了他们之间质朴而深厚的爱情。根据文章第③段“每天早晨,母亲会雷打不动地给父亲冲鸡蛋茶。”和第五段“随着母亲的辛劳,那带着苦涩味儿的药香弥漫了整个房间”可以概括,粗瓷碗中盛着母亲满满的爱子之情。无论是为父亲精心制作的鸡蛋茶,还是为生病的孩子辛苦煎熬的中草药,都体现了母亲对家人的深深关爱和无私付出。因此,粗瓷碗也承载着母亲对家人的爱子之情。根据文章第⑦段“这时,我突然想起了橱柜里的粗瓷碗,便把它们拿出来用以解燃眉之急。端着那早已退出了生活圈子的粗瓷碗,朋友顿时乐了。那天晚上,我和朋友之间的话题没有离开过粗瓷碗,碗里还藏着友情”可以概括,粗瓷碗中藏着“我”和朋友真挚的友情。当朋友来访,粗瓷碗的出现成为了意外的惊喜,也引发了朋友们的欢笑和回忆。通过粗瓷碗,我们共同回忆过去,分享彼此的故事,进一步加深了友情。因此,粗瓷碗也承载着“我”与朋友之间的真挚友情。11.本题考查词句的理解和赏析。首先,“打”字简洁明了地表现了母亲打鸡蛋的动作,给人一种熟练而自然的感觉。接着,“滴”字细腻地描绘了母亲滴香油的过程,突出了她对细节的关注和对味道的把握。“加”字则传达了母亲在调味时的认真态度,通过这一动作,读者可以感受到母亲对父亲口味的了解和对食物的敬重。“搅和”一词则生动地描绘了母亲在搅拌鸡蛋和调料时的情景,让读者仿佛看到了母亲手中的筷子在碗中快速旋转的画面。随后,“冲”和“搅动”两个动词的运用,进一步展示了母亲在冲制鸡蛋茶时的熟练和细心。她一边慢慢地冲入热水,一边用筷子不停地搅动,确保鸡蛋能够均匀地散开,形成美味的鸡蛋茶。这些动词的运用不仅准确地描述了母亲的动作,更通过生动的画面感,让读者感受到了母亲对父亲深沉而持久的爱。这种爱体现在每一个细小的动作中,无论是打鸡蛋、滴香油还是冲热水,都凝聚了母亲对父亲的关心和呵护。同时,这些动词也体现了母亲对制作鸡蛋茶的熟练程度和对食物的敬重。她用心制作,只为给父亲带来一份美味和温暖。这种细水长流的爱和照顾,正是生活中最美好、最珍贵的部分。综上所述,该句子通过精准的动词运用,生动传神地描绘了母亲为父亲冲制鸡蛋茶的情景,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深沉,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1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B.有误,实际上,爷爷的悲痛源于对奶奶深切的思念和失去亲人的痛苦。奶奶在世时,每天都为爷爷盛第一碗饭,这是一种深深的关爱和尊重。奶奶的离世让爷爷失去了这份日常的关爱和陪伴,所以他才会感到如此悲痛。因此,这个选项没有全面理解文章中的情感内涵,是错误的。故选B。13.本题考查考人物形象、开放性回答。分析题目要求,需要选择一句诗来形容文中的母亲,并结合诗句和文章内容说明理由。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两句诗的含义和背景,然后将它们与文章中的母亲形象进行比对。示例:选择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理由:这句诗通过春蚕和蜡炬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无私奉献、至死不渝的精神。在本文中,母亲的形象正是这种精神的完美体现。她默默地为家庭付出,无论是为父亲冲制鸡蛋茶,还是悉心照顾生病的“我”,都体现了她无私的奉献和深沉的爱。这种爱如同春蚕吐丝,连绵不断,直至生命的尽头;又如同蜡炬燃烧,尽管终将燃尽,但光辉永不熄灭。母亲的一生都在为家人提供温暖和支持,不求回报,这种精神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句高度契合。选择②“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理由:这句诗以春雨为例,形容了那种默默无闻、却润物无声的奉献精神。在本文中,母亲的角色正是如此。她的付出和关爱,如同春雨一般,悄无声息地滋润着整个家庭。无论是日常的琐碎事务,还是对家人的细心照料,母亲都做得自然而然,从不张扬。她的爱如同春雨,虽然无声,但却能深深地渗透到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心中,给予他们无尽的温暖和力量。这种默默无闻、却又无处不在的关爱,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诗句相得益彰。古诗文阅读(共18分)14.(2分)B15.(4分)在《岳州晚景》中,“晚景寒鸦集”描绘了鸦在寒风中聚集的景象,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忧愁;在《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借黄昏时归巢的乌鸦落在枯萎的藤蔓缠绕的老树上这一凄凉萧条之秋景,抒发了羁旅行人孤苦惆怅之情。总之,“鸦”这一意象在古诗词中通常寄托着忧愁、孤独的情感。【解析】14.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B.颔联“水光浮日去,霞彩映江飞”意思是水面上的光芒随着太阳的西落渐渐消失,彩霞映照江面飘飞。描绘的是岳州晚景,是实写,并不是虚写。故选项错误。故选B。15.本题考查古诗意象。古诗意象是指在古代诗歌中,作者用来表达情感、寄托思想或营造意境的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事物,分析意象需要结合诗人的背景和诗歌的整体氛围来理解。《岳州晚景》中,“晚景寒鸦集,秋声旅雁归”意思是傍晚时分,寒冷的乌鸦聚集在一起;秋声中,远行的大雁归来。这句诗通过描绘寒鸦集和旅雁归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秋日黄昏的氛围,给人一种萧瑟、孤寂的感觉,暗含了诗人的孤独和忧愁;《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意思是枯萎的藤蔓缠绕着古老的树木,黄昏时的乌鸦停留在上面;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旁边住着几户人家。通过“枯藤”“老树”“昏鸦”等元素,展现出秋天的萧瑟和寂寥,给人一种孤独、凄清的感觉。抒发了羁旅行人孤苦惆怅之情。所以,“鸦”这一意象在古诗词中通常寄托着忧愁、孤独的情感。(2分)D(2分)C(3分)孝宗看了后内心震动,下诏书让陈亮上殿,将要提拔重用他。19.(5分)①善谈兵有谋略,有收复中原的志向。②直言敢谏,多次上书。③遭到排斥打击,最后都壮志未酬。【解析】16.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A.错误。“书奏”意思是:奏折送上去后。“奏”这里是被动用法,指陈亮的奏折被送给皇上,而非“指百姓向官员进言上书”;B.错误。“亮更名同”(陈亮改名为陈同)中的“名”是名词,姓名;“名之者谁”中的“名”是动词,命名;两者的意思不相同,而非“意思相同”;C.错误。“遂有都堂审察之命”(于是就让他在尚书省办公处接受考察待命)的“命”是名词,命令;“相依为命”中的“命”是名词,生活;两者的意思不相同,而非“意思相同”;故选D。17.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生而目光有芒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论议风生”意思是:陈亮出生时眼睛有很亮的光芒,为人很有才气豪迈不群,爱好谈论兵法,论述评议滔滔不绝。“生而目光有芒”偏正结构,应在“芒”后停顿;“为人才气超迈”主谓结构,应在“迈”后停顿;“喜谈兵”动宾结构,应在“兵”后停顿;因此断句为:生而目光有芒/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论议风生。故选C。18.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赫然:形容使人感到惊讶或惊恐的事物猛然呈现在眼前的样子。召:召唤。令:让。擢:提拔。用:任用。19.本题考查对比阅读。根据选文①段“喜谈兵论议风生”(爱好谈论兵法,论述评议滔滔不绝)、②段“隆兴元年,与金人约和,天下忻然幸得苏息;独亮持不可,因上《中兴五论》”(隆兴初年,南宋和金人签订屈辱合约,天下人都很高兴,认为终于可以透口气了,唯独陈亮坚持不同意,因此向君主上书《中兴五论》)“吾欲为社稷开数百年之基”(我想为国家开创几百年的基业,难道是想凭这来博取一个官职吗?)和【链接材料】“他与陈同甫志同道合,结为挚友。他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可知,二人均善谈兵有谋略,有收复中原的志向。根据选文②“复诣阙上书”(又到京城上书)“亮待命十日,再诣阙上书”(陈亮等了十天,第二次到宫殿上书)和【链接材料】“后又上宰相《九议》,再次陈述抗金方略”可知,二人均直言敢谏,多次上书。根据选文②“左右大臣恶其直言,遂有都堂审察之命”(但皇帝身边大臣厌恶他的直言不讳,于是就让他在尚书省办公处接受考察待命)“遂渡江而归”(于是渡江而回)和【链接材料】“
却遭到排斥打击”可知,二人均遭到排斥打击,最后都壮志未酬。【点睛】参考译文:陈亮,字同甫,永康人。陈亮出生时眼睛有很亮的光芒,为人很有才气豪迈不群,爱好谈论兵法,论述评议滔滔不绝,下笔写文章几千字很快就能写好。他曾经写《酌古论》,郡守周葵得到后说:“写这本书的人将来一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啊。”等到周葵执掌朝政,朝中学士禀告事情,周葵一定指使他们去拜见陈亮,陈亮因此结交当时的杰出人士。隆兴初年,南宋和金人签订屈辱合约,天下人都很高兴,认为终于可以透口气了,唯独陈亮坚持不同意,因此向君主上书《中兴五论》。奏折送上了,没有回复。淳熙五年,孝宗做了皇帝,又过了十七年。陈亮改名为同,又到京城上书。奏折送上去后,孝宗看了后内心震动,下诏书让陈亮上殿,将要提拔重用他。但皇帝身边大臣厌恶他的直言不讳,于是就让他在尚书省办公处接受考察待命。陈亮等了十天,第二次到宫殿上书。皇帝想让他做官,陈亮笑着说:“我想为国家开创几百年的基业,难道是想凭这来博取一个官职吗?”于是渡江而回。终年五十五岁。名著阅读(共8分)20.(1)(2分)D(2)(6分)参考示例:我认为《四海之内皆兄弟》更好。“四海之内”指梁山泊的英雄们来自四面八方,“皆兄弟”指他们因为共同的目标而团结在一起,建立了深厚的兄弟情谊。书中把英雄好汉们聚居的梁山泊描绘成“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理想社会,揭示了当时社会动荡、朝廷腐败的现状。这一书名表现了人们对平等、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D.“……《水浒传》用的是古代文言,其语言特点是华美绚丽、洗练明快、富有表现力。”表述错误。《水浒传》用的是古代白话,以北方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故其语言特色,明快、洗练。故选D。(2)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可对《四海之内皆兄弟》、《水边湿地的英雄们》这两个题目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整本书的内容与主旨说出理由。示例:我认为《水边湿地的英雄们》更好。“水边湿地”指好汉们在水泊梁山聚义,照应了聚义的地点,“英雄们”指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个梁山好汉。这些好汉们不畏强权、嫉恶如仇、行侠仗义,走上反抗的道路,展现了社会各阶层人民反抗压迫和剥削的英勇斗争精神。这一书名也表现了本部小说“官逼民反”的主题。三、写作(共50分)21.(50分)【答案】例文:夜校读书,新的生活方式近期不少的年轻人开启了另类的“夜生活”——上夜校。在夜校中不仅有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让人兴致盎然,还有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让人乐此不彼。在学习中,不仅能够了解世界奥秘,更能掌握更多生存技能;不仅能够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更能陶冶自己的性情。可见我们不仅要把学习当成一种任务,更应该把它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借此不负青春韶华,不负时代期许。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精神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书页里,蕴藏着万千气象。人们徜徉其间,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既能汲取知识雨露,也能吸收思想精华,学以益智、学以励志、学以立德、学以修身,在春风化雨中得到成长与淬炼。时代快速发展,阅读的方式日新月异。有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某短视频平台时长超过钟的读书类视频发布数量同比增长达279.44%,直播观看人次同比增长近一倍。无论是一页页地翻,还是一屏屏地刷,抑或是一段段地听,阅读助人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的功能没变,依然具有独特魅力。重内涵而非华而不实,重积淀而不急功近利,读书的个人意趣和社会效益必将日益彰显。青少年要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在梁家河的七年岁月里,青年习近平手不释卷、熟读经典、博览群书、学而深思。在山上放羊,他把羊赶到山坡上吃草,自己就坐在旁边读书;每天晚上,他都要在煤油灯下,读到深夜;到延川县城来,他总是背着鼓鼓囊囊的一挎包书,随时随地都在想尽办法找书、看书……青少年时代正是人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麒麟送子工艺品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食物消化吸收》课件
- 《急性肾小球肾炎》课件
- 《fnh影像诊断》课件
- 商务定级练习试题及答案(一)
- 农产品贮藏与保鲜复习试题附答案
- 《水机幻灯片xym》课件
- 《安全生产法》课件
- “体验式”写作在农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实践
- 《CBT主要技术》课件
- 生物新教材培训的心得体会
- 上海市2024年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临床患者体位管理
- 2025中国移动安徽分公司春季社会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砂光机培训课件
- 七年级英语下学期开学考试(深圳专用)-2022-2023学年七年级英语下册单元重难点易错题精练(牛津深圳版)
- 米酒的制作流程
- 施工现场防高坠培训
- 2025江苏省全日制劳动合同书范本
- 北京版(一起)英语二年级下册单词默写表
- 中建抹灰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