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理学 课件 第14章管理决策_第1页
中国管理学 课件 第14章管理决策_第2页
中国管理学 课件 第14章管理决策_第3页
中国管理学 课件 第14章管理决策_第4页
中国管理学 课件 第14章管理决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管理学

理念、情境与过程王凤彬胡国栋郭长伟何文龙编著2024年9月第11章管理过程总括第12章管理的基本活动要素(上)第13章管理的基本活动要素(下)第14章管理决策第15章管理创新管理过程第四篇引例窘境中的B公司出路何在?在第一轮样品试制中一度领先的B公司,最终却未能签下该复印机厂存储器协作生产合同。面临这样的囧境,B公司何去何从?鉴于B公司与大规模生产所需能力的距离在拉大,如果实行正反馈控制而非负反馈控制,可以转向战略升级的发展之路,通过扬长避短,避免与成本领先企业包括A公司的正面竞争。A公司与B公司的对比说明,决策渗透到企业经营和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第1节决策的一般原理第2节决策权配置、决策前提与决策问责第3节有限理性与决策逻辑第14章管理决策组织决策与个人决策一样,都要着眼于实现某种或某些特定的目标。所谓组织决策,就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由组织整体或组织的某个部分作出的对组织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过程。组织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既可以是对组织活动的选定,亦可以是对这种活动的调整;决策选择或调整的对象,既可以是活动的方向和内容,亦可以是在特定方向下从事某种活动的方式、方法;而决策涉及的时限,既可以是未来一段较长的时期,亦可仅涉及某个较短的时段。一、决策的含义第1节决策的一般原理决策是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贯穿于管理过程的始终。管理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离不开决策,而且整个管理体系的构建也是决策的结果。有选择的空间,意味着这家企业至少有一个“头脑”在做决策。而且,B公司做决策的“头脑”数量要超过A公司。对比而言,B公司是一家更具民主性、非专权的企业,A公司则是实行相对更专权的管理方式。对不同管理方式的选用,在一定程度上与其领导人风格与偏好有关。所以,考察特定决策是怎么作出的,需要关联组织内外的各方面因素。二、决策的作用第1节决策的一般原理评价决策工作有效性的主要标准有:(1)决策的质量或合理性,即所作出的决策在何种程度上有益于实现组织的目标(2)决策的可接受性,即所作出的决策在何种程度上是下属乐于接受并付诸实施的(3)决策的时效性,即制定和执行决策所需要的时间,它不仅指做出决定的快慢,更是指决策实施到位的周期长短(4)决策的经济性,即制定和执行决策所需要的投入是否在经济上是合理的三、决策有效性的标准第1节决策的一般原理组织中进行的决策具有下述几个特点:(1)目标性:旨在选择或调整组织在未来一定时间内活动方向、内容或方式(2)可行性:仅要考察采取某种行动的必要性,而且要注意实施条件的限制(3)选择性:提供多种备选方案以及选择的标准和准则(4)过程性:决策往往包含了许多工作、由众多人员参与的过程(5)动态性:决策是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并与外部环境的变化相适应四、决策的主要特点第1节决策的一般原理不论哪种决策,都有几项共同的构成要素:(1)决策主体:组织中的决策者可以是单独的个人或组成群体的机构(2)决策目标:决策行动所期望达到的成果和价值(3)自然状态:决策时所面临的不以决策者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情况和条件(4)备选方案:可供决策者选择的各种可行方案(5)决策后果:采取决策所决定的行动所引起的变化或结果(6)决策准则:选择方案所依据的原则和对待风险的态度五、决策的构成要素与类型划分(一)决策的构成要素第1节决策的一般原理1.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2.单目标决策与多目标决策3.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4.程序性决策与非程序性决策5.经验决策与科学决策6.初始决策与追踪决策五、决策的构成要素与类型划分(二)决策的基本类型第1节决策的一般原理第1节决策的一般原理第2节决策权配置、决策前提与决策问责第3节有限理性与决策逻辑第14章管理决策组织中的决策必须贯彻民主集中制。民主,就是让广大成员发表自己的意见,集中就是把大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作出统一的决定。民主集中制是一种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民主和集中有机结合,构成两方面的对立统一体。只有在决策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在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集中,才能够使组织成员的意愿和要求得到最广泛表达和反映,最大限度把各个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出来。一、组织中的决策制度(一)决策的民主与集中第2节决策权配置、决策前提与决策问责如图14-1所示,组织可以从三个方向进行决策权分配,以增强组织决策的民主性:1.纵向分权、分层决策2.横向分权、角色分工3.脑体结合、当家作主一、组织中的决策制度(二)组织中决策权的配置方式图14-1组织中决策权的配置第2节决策权配置、决策前提与决策问责按照所发出命令被下属人员接受的难易程度,巴纳德将管理权限区分为三类:一为显然是不可能接受的;二为可能接受也可能不接受的中间状态;三为毫无疑问会得到接受的——即“无差别区”(zoneofindifference),或者称为“冷漠区”。管理者必须通过有效的管理活动在决策受体中构建出足够大的无差别区,使其所作决策为相关人员毫无疑问地接受。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组织成员个体才会承认一项命令对他是具有权威性的:①这些命令是他能够理解而且的确理解了的;②在他作出决定时,他认为这些命令与组织目的是没有矛盾的;③在他作出决定时,他认为总体而言这项命令与他的个人利益是一致的;④这项命令在精神和肉体上有实行的可能。一、组织中的决策制度(三)决策的无差别区第2节决策权配置、决策前提与决策问责把关注点从权威是否被接受转变为责任是否被担当,那么,对决策主体能够自主且负责任地行使选择能力的“期待”,就包含了对协作系统参与者的自主性和责任感的同时考量。把参与者担当责任的自主性和组织对其行动指向的细密性作为两个维度同步纳入决策权责配置的框架中,可以区分出四种不同类型的责任“期待区”及其对应的行动者。图14-2责任“期待区”的四种类型

一、组织中的决策制度(四)从无差别区到期待区第2节决策权配置、决策前提与决策问责一项合理的可行的决策方案,总是在价值前提的约束下,依据事实前提而引申出来的判断与决断。价值前提,是指决策者对事物的好恶取舍,属于决策者的价值观问题,往往与道德伦理有关。而事实前提是对能够观察的组织内外部环境及其作用方式的真假说明。如果决策者据以作出方案选择的标准是基于某种价值偏好,那么所选择的方案即便是最优的,也是为实现其所偏好的目标服务的,因此只是一种主观理性。组织中的高层决策,通常与决策目标的选择相关,因此更多地涉及价值判断。相对来说,组织低层的决策,主要与实现目标的手段的选择相关,因此更多涉及对特定行动方案效力和效率的事实判断。二、决策前提第2节决策权配置、决策前提与决策问责强调管理者对其所作出的决策及后果负有责任,将促使决策者在做决定时能够事前对该项决策将影响的决策受体及其所承受的决策后果做到心中有个公正的尺度,并且也为决策问责制的确立、错误决策的及时中止和纠正以及事后实施相应的奖惩提供了内在驱动机制与制度保障。建立和强化决策问责制的目的,是为了树立相关人员责任意识和获取责任信息,以便事前和事中进行监管与督促,而不是为了出现决策失误后确定罪责的归属和实施惩罚。问责的立足点应该是促发责任主体去主动发现责任并加以改善与提高,而不是一方追责、另一方避责,片面将问责重点放在事后的惩戒阶段。三、决策问责第2节决策权配置、决策前提与决策问责第1节决策的一般原理第2节决策权配置、决策前提与决策问责第3节有限理性与决策逻辑第14章管理决策管理者从价值前提和事实前提结合角度作出理性的决策。要根据价值前提判定决策目标的合理性,根据事实前提判定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西蒙摈弃传统的“经济人”假设,代之以“管理人”假设,提出了决策行为服从有限理性原则而不是完全理性准则的观点。他主张,“管理人”对组织活动方案的选择,通常根据的是满意化准则,而不是最优化准则。意图上追求理性但实际上只能达到有限理性的“管理人”,其决策过程中可以促发和执行相对确定的程序以处理复杂性在一定限度范围内的问题,而且并没有办法改变认知的界限。作为人类,本质上都不是全知全能的。一、管理人的有限理性第3节有限理性与决策逻辑管理者的目标是追求决策及管理工作的合理性,而合理性取决于为实现特定目的所选择的手段将在多大程度上实现这一目的。手段—目的链关系的原理,如图14-3所示:二、决策的实质理性与程序理性(一)手段—目的链关系图14-3手段—目的链关系示意图(1)明确拟实现的总体目的或目标(2)发现一系列具体化的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3)把每个手段当作一个新的次目标,并且发现实现它的一系列更具体的手段(4)以此类推,直至预期的目标与已知的程序化的手段连接起来为止第3节有限理性与决策逻辑美国卡内基梅隆学派的管理学家强调决策程序的理性,以之实现满意而非最优化的决策结果。这促使决策的方法由传统倚重量化分析,转向更注重决策行为和软方法。按照有限理性的主张,决策者需要弱化对特定行为最优化的追求(实质理性),而更加注重搜寻和选择过程的有效性(程序理性)。行动选择的过程本身的设计,应该成为理性决策的对象。基于程序理性的考量,意图上理性但实际上有限理性的管理人,可以通过问题分解、连续接近和层级化嵌套等方法来缓解其认知的局限,以便通过具有程序理性的决策过程给组织带来满意的结果。二、决策的实质理性与程序理性(二)从实质理性到程序理性第3节有限理性与决策逻辑后效逻辑(effectuationlogic,又译为效果逻辑、奏效逻辑、手段导向等),以处理新事物产生(如创业)中弗兰克·奈特所称的属于“真正不确定性”环境的决策问题。后效逻辑在以下五方面与因果逻辑形成鲜明的对比:(1)以手段为导向,而不是以目标为导向(2)可承受的损失,而不是期望的回报(3)伙伴关系,而非竞争分析(4)拥抱偶然,而不是规避变化(5)控制,而非预见二、决策的实质理性与程序理性(三)从因果逻辑到后效逻辑第3节有限理性与决策逻辑决策是由于遵循规则和实现身份而产生的,是某种身份的决策者基于特定行动是否“适当”(appropriateness)的评判标准而作出的规则遵循式反应。在社会生活中,很多决策都是以身份和规则为基础的,适当性逻辑强调行动是通过遵循与身份一致的规则而与决策境契切合。在追求结果最优化的实质理性逻辑下,决策是使行动结果与目标相吻合的过程,通常包括备选方案、价值偏好和抉择后果等要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