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论语》教案_第1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论语》教案_第2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论语》教案_第3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论语》教案_第4页
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论语》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教无类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

2、领会孔子教育思想对今天的启发意义

3、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词汇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是本课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教育家。孔子辞世后,一些封建君王给孔子屡加尊谥,如鲁哀

公的"尼父”,汉元帝的”褒成宣尼公”,唐太宗的"先圣”,宋真宗的”至圣文宣王”等.但最终固

定下来并被普遍接受的,是明世宗的”至圣先师旧时的学堂,大多悬挂孔子像,尊孔子为〃万

世师表”.孔子作为教育家的至尊地位,即使在其反对派那里,也无法动摇.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在孔子之前就有了.但在孔子之前,文化教育是贵族的专利,即所谓”

学在官府直到孔子创办私学,才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格局.

孔子在教育史上的地位,既来自其首创私学之功,更在于其“有教无类"(《卫灵公》)主张

的提出和实践.所谓"有教无类这四个字也是我们这整课的纲目,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孔

子的教学。

二、思想理解。

我们怎么去理解这四个字呢?按照书上的解读就是“只有教育的普遍推行,没有类别的

区分”,换句话说什么样的学生孔子都教。这个是有据可查的,《荀子•法行》记载,南郭

惠子曾问于子贡日:“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以"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拒),欲去者

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ylnkud,矫正竹木弯曲的工具)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回

答,可从中看出孔子"有教无类''的实践。然而,细细体会,这句话还有更多的言下之意。

“有教无类”不仅仅是不分类别(身份地位、地域种族)地进行教育。易中天教授讲解过

这一句,他认为要弄清楚什么叫“有教无类”,得先弄清楚“有A无B”这种句式。这种句

式在汉语中有四种意思:一,只有A,没有B,比如有勇无谋、有名无实;二,有A,没有

非A(B),比如有增无减、有过之无不及;三,既有A又没有A,比如有意无意、有一搭没

一搭;四,如果有A,就没有B,比如有备无患、有恃无恐。“有教无类”属于哪一种呢?

第一种不对。因为教与类不像勇与谋、名与实,是矛盾对立的两面。第二种也不对,理由同

上。第三种更不对。能选择的,只有第四种,即“有A则无B"。比方说,有备则无患,有

恃则无恐。同样,有教则无类。所谓“有教则无类”,就是说,人,原本是“有类”的。比

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贤,有的不肖。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这就叫“有教

则无类”,简称“有教无类”。这可以算另一-层意思,可见“有教无类”是教育的结果,不

是前提。通过教育来消除差别,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构想。

即对人无贫富贵贱愚智等差别一律给予教育,而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弥合这些差别。这是人类

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教育平等思想。

孔子能够想到这四个字。首先来自他对人性和教育作用的认识。孔子虽自幼丧父,家境贫

寒,但从儿时起便研习礼仪,且"十有五而志于学”,终成一代宗师。通过时个人及门下弟子成

长经验的总结,孔子得出一个十分重要的结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其中的〃习”

指后天习染,包括教育和环境影响.孔子认为,人的先天素质没有多大差别,只是由于后天的

习染不同,才相距悬远.根据这一认识,孔子曾极具挑战性地认为:“雍也可使南面(《雍也》)

雍即冉雍,字仲弓,孔子的学生.虽然冉雍的父亲是“贱人”,但因为有良好的德行,孔子认为他

可担当君主之大任.此言一出,对其弟子和后儒影响极大.颜渊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

者亦若是.”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说:"涂之人可以为禹.”这些肇始始于“性相近,

习相远”的认识结论,体现了人生而平等的政治意蕴.孔子认为平民通过教育和实践亦可达致

大境界,可以有大作为,这是他把平民列入教育对象的认识基础。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其次,也来自他的仁爱思想.据《左传•昭公十年》记载,到春秋时期,

在统治集团中,仍奉行“人分十等”的等级制度,马夫牛牧等底层民众被列在十等之外,几近不

人.而孔子则坚持主张"仁者爱人《论语•乡党》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情:”厩焚,子退朝,曰:'

伤人乎‘不问马."马匹是当时的主要运载和耕作工具,历史上有"匹马束丝”换五名奴隶的记

载.在马厩工作的,当是马夫和驭者之类.孔子从朝庭下班后发现家中的马厩失火,首先关注

的是伤人没有,既体现了他对人的重视。有了这种思想理念,其打破等级界限办学授徒,就是

应然的事情了。

三、思想分析。

刚才我们说,孔子的"有教无类”,既是学生不分资质,也是个教育效果的表示。第一

层的意思,不仅是孔子作为老师的想法。也贯彻于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中。孔子有弟子三千,

贤人七十,虽资质不同,表现各异,孔子在评价上也不尽一致,但在日常教育中却•视同仁,即

使对自己的儿子也不例外。下一课中有这么一则故事:

【原文】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

‘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

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日:'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

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有一位叫陈亢的学生曾向孔子的儿子伯鱼打探:“您在老师那儿得到过与众不同的传授

吗“伯鱼回答说:"没有.他曾经一个人站在庭中,我恭敬地走过时,他问我道:‘学诗没有‘我

回答说:‘没有.’他便告诉我:‘不学诗就不会说话.‘我退回便学诗.另有•天,他又一个人站

在庭中,我恭敬地走过时,他问我道:‘学礼没有‘我回答说:‘没有.’他便告诉我:‘不学礼便

没有立足社会的依凭.'我退回便学礼.我只听到这两件事陈亢回去后,非常高兴地说:"我

问一件事,知道了三件:知道学诗,知道学礼,知道君子不偏爱自己的儿子(《季氏》)陈亢的

结论是很公允的。

第二层意思、,有教的目的是为了无类。那么,为了消除人与人之间这种“类”的区分,在教

学上就要有类,•堆学生吃大锅饭,每人都吃一碗,肚量大的饿死,度量小的撑死,怎么无

类呢?那就要循序渐进,因材施教。课本上有两个例子:

【原文】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孔子说:“中上等天赋的人,可以同他研究高深的学问;中下等天赋的人,不可

以同他讨论高深的学问。”

这句孔子的自白,让后人看到,这位万世师表的人物他也是有想法的,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

的教法。孔子重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所以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不

聪明,自己又讲的太玄妙。学生会去想啊想,想不出来,就“殆”了,殆是什么意思?危险。

学生理解能力足够,就讲授适合他们学的东西,这就是孔子。后面的段《论语》证明了这

—点:

【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

礼者也。”子贡日:“《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

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怎样?”孔子说:“可以。不

如穷得有志气,富得有涵养的人。”子贡说:“修养的完善,如同玉器的加工:切了再磋,

琢了再磨,对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说到过去,你就知道未来。”

这则故事,除了让我们看到孔子的教学方法在于启发之外,“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这一句中我们可以知道,孔子是在子贡弄明白前一个道理之后,才开始和他谈论《诗经》,

这就是循序渐进。

另一则,讲的是孔子的非常有侠气的弟子子路。

【原文】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

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

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路曾经问孔子:听到了就去做吗(闻斯行诸)?孔子说,父亲和兄长都在,怎么能听到了

就做(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也问了同样的问题:听到了就去做吗(闻斯行

诸)?孔子说,当然,听到了就该去做(闻斯行之)。这下子公西华不懂了。同一个问题,

怎么会有两种答案呢?所以他对孔子说:“赤也惑,敢问。”孔子回答说:“求也退,故进

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求,就是冉有。由,就是子路。退,就是退缩。兼人,就是勇为。

冉有这个人,大约比较瞻前顾后,因此孔子鼓励他勇往直前。子路这个人,则胆大妄为,因

此孔子告诫他不要听风就是雨。孔子的因材施教,这条记载就是证明。

四、课后思考。

1、从课文中看,孔子因材施教的途径是什么,也就是说他的教学方法有几种?

第二课时

一、回顾。

上一节课我们讨论了孔子教育的基本思想——“因材施教”。那么,孔子是通过哪些途径因

材施教,教什么,效果又怎么样呢?

二、教育目的。

孔子为什么兴办私学?为了敛财?显然不是,孔子是有他的想法的。春秋时期是中国社会发

展最快的时期之一。作为上层建筑的“周礼”,在一些方面已显露出不能与新兴的生产力相

适应,需要进行改革。孔子的政治活动就是对“周礼”进行维护和改革。所以《论语》中很

多地方提到了“为政”的事情。孔子怎样才能参与政治或者影响政治呢?

有两个办法,-是游说君主,游说的对象,包括国君,也包括执政的大夫。据钱穆先生《孔

子传》和李零先生《丧家狗》,公元前517年,即孔子三十五岁那年,他到过齐国。公元前

497年(孔子五十五岁),到公元前484年(孔子六十八岁),周游列国十四年。出国的目

的,一是“从政”,二是“为政”。也就是说,如果有可能,孔子希望能在某个国家做官,

实施自己的政治主张。如果做不了官,则希望能够游说执政者,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孔子

如果活到今天,肯定会上“百家讲坛”,或者在网上开博客。这实在比东奔西走到处游说效

率高多了。

孔子第一次出国,见了齐景公;第二次出国,在卫灵公、陈浩公、卫出公那里做过官,见过

楚国的叶公,还打算见赵简子和楚昭王。但孔子的官做得并不开心,事也办得不顺。据《史

记•孔子世家》,齐景公想用他,被晏婴拆台:楚昭王想用他,被子西拆台。齐景公原本是

要把尼谿(尼溪)之田封给孔子的,晏婴如此这般一说,齐景公就变了卦,对孔子就敬而远

之了(敬见孔子,不问其礼),后来干脆客客气气地把他打发回去。齐景公的做法也很绝。

他先是谈待遇,说季孙氏那样的薪水寡人可是开不了。然后是找借口,说寡人老朽,没法用

先生(此事《论语•微子》也有记载)。孔子只好回国。同样,楚昭王原本是要封给孔子七

百里地的,子西头头是道一说,楚昭王就变了卦,孔子也只好离开楚国。总之,孔子转了一

大圈,还是没有出路。有个郑国人说他“累累若丧家之狗”(《史记•孔子世家》)。

从政不如意,孔子选择了第二条路:育人。换句话说,就是把自己的学生培养出来,和许多

经历过文革的父母一样,自己年轻时的理想没有实现,就常常对大家说一句话“我们的希望

就都在你们身上了。”孔子就让他的学生去从政、为政,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孔子讲学,

可以看做是孔子内在价值的外化。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

孔子招学生,都教些什么,又怎么教?

孔子的教学,有四门功课:【原文】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

孔子教授学生古代文献,行为处世方法,忠诚和诚信。也就是说,孔子教是四门课中一门是

“文化课”,一门是“实践课”,另两门的“思想品德课”这和孔子以培养“君子”为目标

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所以孔子教学生,主要也就两条:一是做官,二是做人。

怎么教呢?上节课让大家会去思考,大家有什么结论了?(学生讨论)

主要也是两条:一是讨论,二是答问。

讨论的例子我们之前读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

答问的记录,《论语》中有很多。我们的课本上有这样一则:

【原文】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

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

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

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

曰:“未知,焉得仁?“

子张问:“子文三次做宰相时,没感到高兴;三次被罢免时,没感到委屈。卸任前,总是认

真地办理交接事宜,怎样?”孔子说:“算忠心了。”问:“算仁吗?”答:“不知道,哪

来仁?”又问:“崔子杀了齐庄公,陈文子抛弃家产跑了。到了另一国,他说:'这里的大

夫同崔子一样。’又跑了。再到一国,再说:'他们同崔子一样。’再跑了。怎样?”孔子

说:“算清白了。”问:“算仁吗?”答:“不知道,哪来仁?"学生问孔子答,这是论语

中表现出的孔子主要的教学方式,但是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回答是很谨慎的,“未知,

焉得仁?”•方面,说明“仁”的标准是很高的,第二我们也可以看出。孔子在弟子的面前

是不妄言的。

问孔子的人,有学生,也有别人。问的问题,也主要是做官和做人。易中天教授统计了

一下,《论语》书中,孔子回答得最多的问题,是政治(包括做官、事君、为政),19次。

其次是问对某个人的评价,12次。再次是问仁,9次。又再次是问礼,5次;问孝,3次;

问君子,3次;问士,2次。其余,如问友、问知、问明、问达、问行、问好恶、问做人也

都可以归入问仁问孝一类。有人问过军事,孔子的回答是他不懂,没学过(《论语•卫灵公》),

也有人问过鬼神,孔子的回答是“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这两个答案,

都等于拒绝回答。拒绝回答当然也是回答.答案就是:这些问题我没兴趣。感兴趣的,只有

政治学和伦理学。其实即便是问文学,孔门师生也能扯到政治伦理上去。比如课文当中举得

这个例子:

【原文】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

后素。”曰:“礼后乎?”子曰:“启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夏向孔子问诗。子夏,就是卜商,比孔子小四十四岁。有一次子夏问:《诗经》上说“巧

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什么意思呀(何谓也)?课本翻译为“未染色的丝绸变

成了艳丽的衣裳”,值得斟酌。“素以为绚”可以看做一个宾语前置,即''以素为绚",翻

译为“以本色为美”。这三句诗的意思是:笑容甜甜的,眼睛亮亮的,最本色的,就是最美

丽的呀!

这个意思很清楚,子夏为什么还要问?显然,他是要“举一反三”。于是孔子回答“绘事后

素”。绘事,就是画画;后素,就是“后于素”。也就是说,画画,要先有白底子,然后才

能画花纹。这就已经是由此及彼,说开去了。谁知子夏竟大受启发,高兴地问:“礼后乎?”

什么叫“礼后乎”?就是说,礼,也像绘画的花纹•样,要放在打底子的后面吧?孔子一听,

喜出望外地说:启发我的人就是你呀(起予者商也),我可以和你讨论诗了(始可与言诗已

矣)!孔子为什么会这样说?因为在孔子看来,礼乐也是要先打底子的。拿什么打底子?仁。

仁爱或者仁义,就是礼乐的底子。仁为礼乐之本,当然要先仁义而后礼乐。这就叫“礼后”,

或者说“仁先礼后”。

不过这样一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这句话的本意就变了,不再是“以本

色为美”,而是“以本色为底”。所以课本的翻译,虽未必是诗的原意,却符合孔子的想法。

曲解诗意的,不是课本,倒是孔夫子。那么,是孔子不懂诗吗?不是。他是故意曲解,也就

是要借古人的话,说自己的事。原意不原意,曲解不曲解,严谨不严谨,他可不管。孔子的

“曲解诗意”,其实是不怎么好批评的。环境不同,目的不同,想法也不同。孔子和子夏谈

诗,并不是做研究,而是讲道理。子夏问,孔子答,目的都不在诗之中,而在诗之外。诗的

本意,也就并不重要。只不过这个弯,也实在转得太大了一点,让我们看得一头雾水。

《论语》当中孔子也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过总结。一方面是客观上的启发,另一方面是主

观上的思考•:

1、【原文】子曰:“不愤不启、不俳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不到苦思冥想时,不去提醒;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引导。不能举一例

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教他了。”

2、【原文】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译文】孔子说:“我曾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来思考。结果没好处,还不如学习。

3、【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想事,越学越糊涂;想事不读书,越想越头痛。”

第一句话,让我从中看到了一个深谙教育心理学的孔子,这个老师有点坏,“愤”“俳”两

个字,仿佛让我看到她对着学生一脸悠然自得说:“很难吧~不知道了吧~不知道就在想一想

啊~想不出来了吧~好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一副欠扁的样子,但你又确实想知道,能

奈他何。也就是说,一定是学生很想知道了,他才说,因为他知道这样的教学效果最好。不

像我们,大家不一定想知道,我在这里说的满头大汗,所以大家回去记不住什么.、

第二句话和第三句话,孔子重视思考和学习的关系。这种关系荀子也论述过,他说的是“吾

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让他们记住,还得有时间让学

生来回味。这种状态我很认可。但是,很不幸的,大家生活在一个学都来不及的时代里,思

的时间就更少了,所以没事多发呆,好好想想自己的人生,想想学过的知识。

四,总结。

就是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才成就了他大成至圣先师的荣耀。孔子办学是“有教

无类”,前提只是每个学生交“十条干肉”,教的是政治学和伦理学,都是实用的学科。按

现在观点,孔子是以“市场化”方式办学。这就要求孔子教育思想必须紧扣时代需求。只有

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有较高的就业率。虽然没有国家直接采纳孔子建议,但孔子一生培养了

3000多名学生,除了个别人“有志于学“不入仕外,没有一个人没找到工作。按现在观点,

就业率是100%。因此,孔子的教学活动总体上是成功的。按现在观点,孔子的私立学校相

当于现在的党校或行政学院。山东曲阜孔子的墓志铭是:“天下文官主,历代帝王师”。这

个概括比较准确。

五、课后作业。

1、预习《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2、背诵5、7条。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教学目标:

1、熟悉《论语》相关语句中出现的文言现象;

2、了解孔子眼中“义”的内涵。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孔子关于“义”的言论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对比理解“仁”和“义”的关系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讲读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回顾“仁”。

前面几节课我们讲了孔子的“仁”。“仁”是什么意思?我们简单地说,就是发自内心的、

真心的爱人。“仁”离我们很远吗?其实也不远,你只要想“仁”,就有“仁”,你不想“仁”,

就没有“仁”。“仁”是你内心一种真诚的信念,你只要信就有,你不信就没有。这就像

佛教禅宗,讲到佛,你心中有佛就有佛,你心中没佛就没佛,有没有佛全看你内心。那么“仁”

里头包含着几种意识:人格意识、人类意识、人为贵意识、人和意识,如果具备了这四种意

识,实际上就具备了“仁”。按照老师的理解,“仁”是孔子看来是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上生

活的最高准则,就像道家以“道”作为最高原则一样。“道”的内涵非常博大,以至于“道

可道,非常道”,所以“仁”的内涵也非常广泛,在《论语》中,孔子的弟子数次问到什么

叫做“仁”,什么样的人才算“仁人”,孔子每次的回答都不尽相同,在孔子以“仁人”来

评价人的眼光也相当挑剔。比如管仲,这个人物在《论语》中被议论的挺多的。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然则管仲知礼乎?"日:“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培,管氏

亦有反拈。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八借》)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

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

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

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

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

在孔子的心目中,管仲就是一个能施行仁政的政治家。孔子的弟子们对于管仲颇有看法,子

路说:“齐桓公杀死了他的哥哥公子纠,公子纠的家臣召忽因此自杀以殉,公子纠的另一个

家臣管仲却没有跟着去死。”子路接着又说:“管仲该不算仁吧?”孔子说:“齐桓公多次

召集诸候共商会盟,并不依仗武力,都是管仲的功劳。这就是管仲的仁了!”孔子的学生子

贡说:“管仲不是仁人吧,齐桓公杀死了他的主人公子纠,他不但不为公子纠去死,反而辅

佐齐桓公。”孔子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使天下的一切都得到匡正,老百姓到

如今还享受着他的好处。若没有管仲,我们大概会披散着头发、衣襟朝左边开,像落后的民

族那样了。难道要他像普通男女一样守着小节小信,自缢于沟渠中而没有人知道吗?”

孔子认为管仲体现了仁,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其一,管仲不为一人而殉死,愿为天下苍

生而苟活。管仲身为公子纠的家臣,不论按理还是按礼,他都应该殉主,这是常人的公断。

而圣人自有圣人的仁断,孔子认为管仲不愿殉主,是不为失小节而羞,不为失小信而辱,事

实上管仲也正是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其二,管仲有功于天下,春秋时期,周室王权

衰落,诸侯争霸,百姓生存于战争的水火之中,生灵涂炭,生命朝不保夕,而管仲被录用以

后,在齐国掌理政事,为齐桓公而谋而划,齐桓公因此得以称霸,九合诸侯,匡正天下,不

战而使天下和平,多少百姓免受战争之苦,多少士兵得以保全生命。其三,管仲有功于齐国,

据史书记载,管仲在齐国执政为相之后,实施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改革,流通货物,积累财

富,富国强兵,使齐国粮仓充盈,让百姓衣食饱暖,明礼义廉耻,顺民意,得民心,他给予

了百姓无穷的好处,百姓拥护他。可以说管仲有恩于天下百姓,有德于天下百姓,有功于天

下百姓,为天下人谋福利,为天下人谋发展。其四,管仲有功于齐国国君,据《史记》记载,

管仲掌理政事,善于转祸为福,转败为胜,协助桓公北征南战,讨伐楚国,让燕国实行召公

善政,坚主遵守鲁国土地的盟约,取信于鲁,令天下诸侯归附于齐。管仲为齐国谋和平,为

天下谋和平。

《易经》系辞中说:“天地之大德日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日仁。何以聚人日财。

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日义。”也就是说,天地最伟大的德行,是使万物生生不息。圣人最

大的宝物,是崇高的地位。怎样才能保住地位呢?要博爱,得到多数人的拥护,才能守住地

位。又怎能使人民聚集呢?要靠财富。因而,治理财富,端正言行,使人民分辨是非善恶,

禁止人民为非作歹,就是道义。

世上大概没有完人吧,孔子对管仲也是褒中有贬。孔子说:“管仲的气量很小啊!”有人就

问:“管仲生活俭朴吗?”孔子于是说:“管仲有储放钱财的府库,他下属的官员都各司其

职而不歉职,这哪里算得上俭朴呢?”有人又问:“既然这样,那管仲知礼吗?”孔子说:

“国君的宫殿门前立有照壁,管仲府大门也立有萧墙。国君设宴招待贵宾,在堂上设有放置

酒杯的土台,管仲待客也设有这样的土台。倘若说管仲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看来,孔

子对于管仲的越礼行为和腐化的生活是不能容忍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孔子对于认定出了很多标准,但这些标准不是死的,“爱人”“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等等都是仁的一个方面,真正评判一个人时,孔子是从实际

出发的。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两点,第一是,“仁”是一个崇高的道德标准,不好言说,

但有种种表现可以遵循。第二,孔子的“仁”是权宜的,他不认死理,这是孔子的思想优势,

而后世多把孔子的言论作为行为守则来遵循,这似乎就和孔子的意思大相径庭了。这一点,

我们说到“义”的时候还会说到。

一说“义”,从古到今,•般人理解的就是讲哥们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三国时期的关云

长,也因为千里走单骑,舍弃曹操给予的荣华富贵,护送嫂夫人过五关斩六将,投奔当时落

魄的结拜兄弟刘备。从而被后世当作义的化身。那么义的含义,就仅仅是讲义气吗?作为儒

学的创始人,孔子在《论语》里面多次提到了义,他怎样看这个义呢?

义的含义是什么?荆轲刺秦王,他为报答燕国太子丹的知遇之恩,不顾个人安危,前去刺杀

秦国的国王赢政,这是义!水浒好汉鲁智深,为救弱女子,三拳打死无赖镇关西,这也是义!

但从《论语》里面提到的有关义的词语来看,它的含义并不仅仅就局限在这一方面,它还有

着更深的内涵在里面,那么在孔子的眼中,义究竟还有什么含义呢?

我们需要把义和其他一些概念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来显示出义的含义。

1、仁与义。

刚才我们讲过《易经》里那句话,这句话中,义和仁是什么关系呢?义相当于形式,仁相当

于内容,那么仁是内容,义是形式,它们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仁在孔子里头是最高的道德

理念。仁,爱人,仁是•种爱的情感,最高的道德。但是这种最高的道德,要通过某种形式

表现出来,你要不通过做事情,不通过某种具体的形式,某种途径来实现这个道德,那你是

不义的。所以义,它是一种实现仁的形式,实现美好道德理念的形式。

前面管仲的例子我们看出,仁在具体实行的时候,有不同的标准。孔子根据不同的情况,不

同的程度来实现仁,而仁要通过义来实现。义就要看具体的情况,也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义

表现为这个,也可能在那种情况下,义表现为那个。情况不同,标准不同,它的表现也是不

同,那么义到底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特殊的表现呢?它是来表现仁,它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

表现仁,那么它大概根据哪些情况,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呢?那么我这里大概来介绍两种情况:

第一,根据人的身份不同,义的表现不同;第二,根据遇到的事情不同,义的表现也不同。

第我们先讲根据人的身份不同,人是有不同身份的,那么有的人是这个身份,有的人是那

个身份,当然也有不同的职业,我们现在有不同的职业,那么我是教师,你是工人,他是军

人,他是医生,那么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人,你来体现仁这种道德,体现仁爱的精神,那

你的表现是不同的,而且必须是不同,不能混。比如说我是个医生,那么我是个医生,我仁

爱精神的体现,就是要什么啊,对病人温暖如春,要治病救人,我不这么做,我就是不义。

但是你既然是医生,那你体现仁爱精神,就应该和你医生的身份,医生的职业相称。那你是

医生,你不是交通警,我是医生,结果我不做好我医生的工作,不去治病救人,我非得说我

到大街上去维持交通秩序,我去指挥交通,那你也是不义。因为你的身份(职业)决定了你

的仁爱精神在你的身份上就得治病救人,这就是义。你去做别的,做你不该做的,那你就是

不义了。

《左传》里头,那么说这么个故事:“郑伯克段于鄢”。

郑伯就是郑庄公,段就是他弟弟工叔段,那么这里头讲到,工叔段,因为这个弟弟大概对哥

哥不服,弟弟又受到母亲的支持,老想篡夺君位,由于想篡夺君位,所以弟弟他就做出了和

自己身份不相称的事情,那么你既是弟弟,同时你又是臣,从亲缘关系上讲,你是郑伯的弟

弟,从政治上讲,你的哥哥是君,你是臣,那么臣的身份应该做出和臣的身份相适应的事情,

相称的事情。但是这个弟弟,他做出了和自己的身份不相称的事情,他干嘛啊,他做了•系

列的事情,比如说按照礼的规定,那么底下的臣,底下的大夫,卿大夫,你可以给自己在自

己的地盘内建城市,但是你建城市建得不能过大,你建的大城市按规定顶多也就是国都的三

分之一,中等城市不能超过国都的五分之一,你建的小城市呢,你不能超过国都九分之一,

这都是礼。这是制度给你定的规模,你如果遵循这个制度,遵循这个臣道,那你就是义。但

是工叔段不遵守,这就是不义。所以当时有些大臣就对郑庄公讲到了工叔段这个问题,觉得

是不是应该早点防范这件事,郑伯应该出来制止,那么郑伯,也就是郑庄公说了这么一句话:

多行不义,必自毙(一一《左传》)。多行不义,不义是什么意思呢?他干了和自己的身

份不相称的事情,这就是不义。那么后来工叔段又进一步地不义,进一步做一些和自己的身

份不相称的事情。比如他私下私自把郑国的西部边界和北部边界,大概这个边防都划到自己

的名下,由自己负责,同时还把一些地盘都划到自己这儿,变成自己个人的封邑,进一步扩

充自己的势力。那么有一些大臣马上又来劝郑伯,劝郑庄公,说不能再让他这样干下去了,

说一个国家不允许有两个君主,问郑伯你看怎么着,你要是让你的弟弟当君主的话,那我们

赶紧去侍奉你的弟弟,既然他是君,我们去侍奉他,如果你不让你的弟弟,不让工叔段当君

主的话,那早点解决这个问题,不能等他的势力雄厚了,势力特别大了,坐大了以后来解决。

那么郑庄公,郑伯当时说了什么呢?说:不义,不0g,厚将崩(一一《左传》)。不义,

他不符合义,不嘴,就是说他不会得到人们的亲近,为什么?他做了和自己身份不相称的事

情,他不义,人们不会亲近他,广大的人民不会亲近他,他即使实力雄厚了,他崩溃得更快。

那么到后来工叔段怎么样,野心日益膨胀,因为郑庄公大概对他一直没有阻止,他可能认为

郑庄公软弱,所以他野心膨胀,继续扩充自己的势力,同时训练军队,积累武器,积累很多

武器,最后发动叛乱,最后郑庄公把他给镇压了,把叛乱给平定了。那么这个故事里头两次

提到了义,一个是“多行不义,必自毙”,一个是“不义,不瞳”,那么这个义,就是我们

前头说的要跟你的身份相称,你不能够履行你身份范围之内的职责,那是不行的。超越你的

身份,那么你做的事情,你就是不义。那么这就是我们说的,仁这个美德,这个最高的美德,

这个最抽象的美德,在具体实行的时候,要根据你的身份,根据你的地位,你来具体地去做,

这样才可以。

这些例子说明,作为臣子,作为被领导者,义的表现就是服从和尽职,这就符合孔子所讲的

义,下属做到这一点,就是尽了自己的义,像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他生鞠躬尽瘁,辅佐自

己的主公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对于刘备,诸葛亮尽到了义,那么反过来,像刘备这样的领导

者,义在他们身上,应该怎样表现呢?

那么义在君主那里头应该是如何表现呢?比如君主的身份,统治者的身份,义应该如何表现

呢?比如说当时也发生了•件事情,什么事情呢?陈国有一个贵族叫夏征舒,他杀了自己的

君主,那么杀了自己的君主,周天子命令诸侯发兵讨伐夏征舒,那么史书把周天子下令讨伐

叛逆这种做法就叫做义,就是如果底下发生了叛乱,那么作为天子,你应该下令讨伐叛乱,

你不下令讨伐叛乱,你就没有尽自己的职责,没有做自己该做的事情,那你就是什么,就是

不义,所以周天子下令讨伐叛乱,这是义。还有一件事情,当时楚国打宋国,那么宋国是弱

国,是小国,打不过楚国,但是宋国还在反抗,还在守住它的城市,抵御楚国的进攻,但是

它有点儿抵御不住了,所以当时向晋国求援,晋国是大国,那么晋国马上派了个使者,这个

使者叫解扬,马上去宋国。告诉宋国的国君,说晋国答应出兵支援宋国,解救宋国,让宋国

再抵抗一段时间,晋国的援军马上就到。结果这个使者解扬就去送信,路上一下被郑国人给

抓住了,那么郑国是楚国的盟国,郑国抓住解扬之后,把晋国的使者解扬交给楚国了。那么

楚国的国君就跟解扬说,劝解扬,说你去到宋国反着说,反着说晋国国君的意思,别说晋国

要支援宋国,就说晋国不愿意支援宋国,不愿意出兵,你反着说。解扬开始不干,后来楚国

对他威胁、利诱、恐吓,那么最后解扬就答应了,然后楚国人把解扬放在楼车上,置于高处,

让他向宋国喊话,结果解扬还是按照晋国原来的意思,向宋国人传达了这个意思,还是说晋

国答应支援宋国,让宋国再抵抗•段时间,晋国的援军马上就到。楚王大怒,他就要杀了解

扬,那么解扬也讲了自己的一番道理,解扬说君主能够下达正确的命令,这就是义,那么这

是君主应该做的,那么作为我臣子,当然我应该执行君主的命令,这也是义,他下达正确的

命令,他是义,我执行他的命令,我也是义。所以君主的身份干你君主该干的事情,那么臣

子的身份,干你臣子该干的事情,你们双方君和臣,不管你什么身份的人,你都体现了仁的

精神,那么你就是义。所以董仲舒有这种说法:立义以定尊卑之序,君臣之职明矣。义立起

来了,尊卑之序列就明确了,君臣之职就明确了。就是你该干什么,他该干什么,大家都非

常明确了。所以我们说呢,义的含义,它是一种仁的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第一就要根

据你的身份,做跟你身份相称的事情,那么这就是义。

孔子认为,义是体现仁爱精神的,不仁不义的事情,我们不应该干,在一般情况下,说假话

就是不义,但在特珠情况下,如果说假话为了救人,是义还是不义呢?也就是说,如果面临

不同的事情,义的表现,还是一成不变的吗?所以孔子说:“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

适也,无莫也,义之比。”表现出一种因时制宜的态度。

第二,那么义还要根据事情,根据你当时那种特殊的情况,特殊的事情,你来行仁道,那

么就是义。比如要推行仁爱精神,那么这种仁爱精神在具体的实现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

要根据不同的事情,那么有时候在紧急的情况卜,可能我这么处理,这就是仁爱,可能在那

种情况下,我那么处理,那就是仁爱,这些仁爱就都是义。比如说,我说了不能说谎,不说

谎这是一种仁爱,诚实,那么平常,不是在紧急的情况下,那么一般来说不能说谎,要诚实,

诚实这是仁爱的一种体现,我做到了诚实这就是义。但有时候在紧急的情况下,情况特殊,

有时候需要说谎,说谎就符合仁爱精神,说谎就是义,所以仁爱精神在这种紧急的情况下,

就要你说谎,你说谎你就是义,你不说谎你就是不义。那么比如有些病人,他得了绝症,得

绝症,精神上自我把握的能力可能又比较弱,这时候,你如果突然还不到跟他说实话的时候,

你一下跟他说了实话,那么这个时候怎么样,应该说不符合义。那么这时候,为了他的心灵

的这种安宁,为了他更好地治病,为了他有比较好的精神状态,有时候不需要跟他说实话。

所以说呢,义要根据情况,不光像我们前头说的,根据身份,同时也要根据情况,根据具体

的情况。

《左传》里头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情,那么这件事情就反应出要根据一定的情况来行仁,来推

行仁,来实现仁,这就符合义。那么在一次战争(秦晋肴之战)中,当时晋襄公和秦国打一

场战争,肴之战,在肴山一带打这场战争、那么在这次战争中,当然晋国取胜了,那么当时

晋襄公,当时是车战,晋襄公在车上指挥战斗,向敌军冲击,晋襄公还亲自抓住了秦国的一

个俘虏,抓住俘虏,晋襄公把这个俘虏给捆起来了,捆起来之后,晋襄公命令自己的车右,

什么是车右呢?就是在自己的车的右边,他在车上,在自己车的右边保卫君主,右边的这个

武士,这个武士的地位非常高,这是高级武士,他负责保护中间的君主,车右,命令自己的

车右,那么让他干嘛,让他把这个秦国的俘虏给杀了,这个车右叫莱驹,那么晋襄公命令莱

驹把这个秦国俘虏给杀了,莱驹就下车,下车拿着兵器就来了,就要杀这个秦国的俘虏,结

果这个秦国的俘虏大概绝望中大叫一声,大吼一声,一下把这个莱驹,把晋襄公的车右吓了

一大跳,手里的兵器一下掉地下了,这是种耻辱啊,说明你胆小啊,人家大吼一声,就把

你给吓成这样了,你胆小,这是一种耻辱,正在这时候,晋襄公手下的另一个武士叫狼障,

这个武士非常勇敢,他一看莱驹被吓坏了,兵器也落到地下了,他马上冲上来,捡起这个兵

器,一下把这个秦国的俘虏给杀了,所以晋襄公看在眼里,觉得这个狼障非常勇敢,非常赞

许他,当即决定让狼障当自己的车右,上车站在自己的右边,莱驹等于被贬黜了,所以狼

也非常高兴,他等于升迁了,他升为高级武士,他大概原来在地下跑,跟着晋襄公打仗,现

在你可以上车来保卫君主,这是无尚的荣耀,你的地位升迁了,所以狼瞟非常高兴。但是在

另一场战争中,还是晋国和秦国的战争,那么晋国统帅是谁呢?先轸,先轸是统帅,他率着

晋国的军队去冲击秦国的阵地,可是先轸没有重用狼碑,狼瞟觉得像我这个地位,我这么勇

敢,受到君主的表睐,我应该受到重用,我应该当晋国军队主帅的车右,就是当这个高级的

武士,可是先轸没有用他,没有用他而用别人了,用续简伯,那么当时狼噂觉得这真是奇耻

大辱,像我这样的人,竟然他不重用,我有这样的能力,我受到君主的赞许,他竟然不重用

我,这简直是奇耻大辱,那么怎么样,受这种耻辱他受不了,他想死,关键是怎么个死法,

当时这个狼噂的朋友跟他说,说咱们干脆发动叛乱吧,咱们杀死晋国军队的主帅,咱们发动

叛乱,他这么羞辱我,这么侮辱我,我能容忍吗?干脆咱们发动叛乱。结果狼障说什么呢?

不能这么干,这么干就是不义,发动叛乱不是臣子之道,死了以后你的灵魂不能进入明堂。

那么这是一种迷信,明堂那是君主发布政令的地方,那是非常高级的地方,死了以后你的牌

位能够进明堂那是非常荣耀的事情。所以说不能干这个事情,干这个事情是不义,狼卿.认为

自己是一定要死的,受此奇耻大辱是不能活了,是一定要死的,但怎么死合适呢?那么根据

当时的情况,根据当时的特殊情况,他认为这么死合适,怎么死呢?他认为应该率领自己的

军队,率领自己的手下,他也是个小贵族,率领自己的手下去冲击秦国的阵地,那么冒险冲

击,牺牲的可能性很大,那么他认为这么死最有价值,反正我肯定是要死,我要死在哪儿呢?

死得符合义,去冲击敌军,所以狼障率领自己的手下就冲进了秦军的阵地,跟秦军搏斗,那

么最后把秦军打败了,但是狼噂也死了,那么狼吗认为这种做法是符合义。

所以我们说,义是一种形式,它是根据人的不同身份,根据不同的事情来实现仁,所以义是

一种形式。所以第一点我们讲到义和仁的关系就是这样一种关系。那么义是形式,仁是内容。

孔子所讲到的仁和义的这种关系听起来比较抽象,但实际上并不复杂,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通俗地说,仁就是要爱别人,怎么爱呢,就是要通过义来表现,就是根据人的不同身份,不

同的情况,来推行仁爱。那么在更为具体的操作层面上,义又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呢?

三、义和礼。

义和礼应该是这么一种关系,叫做:义是内容,礼是形式。所以孔子说过这种话:君子“义

以为质,礼以行之”(《论语》)。那么义是内容,义是内涵,礼是来推行义的,是来实现

义的。

那么有这么一个例子,有一次齐国攻打鲁国,齐国是大国,是强国,它有时候欺负一些弱国,

欺负小国。其中鲁国比较弱,它欺负鲁国,攻打鲁国。鲁国向卫国求援,卫国就派军队去打

齐国,卫国也比较弱,但是它还愿意支援鲁国,它这里有唇亡齿寒的意思,支援鲁国。那么

卫国派军队,统率是谁呢?孙桓子,去打齐国,可是卫国也不强大,所以卫国的军队一下子

被齐国给打败了,打败以后,卫国的军队就撤,齐国的军队就追击,追击,追击,卫国的军

队孙桓子这个统率恐怕觉得自己难以逃脱了,因为齐国进军速度很快,卫国撤退的速度比较

慢,它的军队不行,孙桓子眼看就要逃脱不了了,这个时候,卫国地方有一个贵族叫仲叔虞

奚,这个仲叔虞奚率领自己的人袭击了齐国的追兵,一下把齐国给打败了,打败了呢,等于

挽救了卫国的统帅,挽救了卫国的军队。那么这件事以后,卫国的国君就问这个仲叔虞奚,

你立了这么大的功,你看你想要什么样的赏赐?我可以给你土地,给你封邑,那么当时这个

仲叔虞奚的意思是说,我不要你的土地,我不要封邑,我不要这些东西,那么你想要什么啊?

他说我想要这个东西,要什么啊,我想要诸侯专门用的那个悬挂的乐器,有三个乐器,这三

个乐器是诸侯这个级别的人专门用的,悬挂着的乐器,我想要这个,仲叔虞奚他也是个贵族,

但是他的贵族身份比较低,他也就是卿大夫,那么卫国的国君,他是诸侯,等于这个仲叔虞

奚他想要什么?他想要卫国国君这个级别的贵族才能够使用的这个乐器,他还想要什么?他

还想要诸侯朝见天子的时候,他所骑的马的装饰,这些东西都属于“器”,这些东西都体现

了“礼”,体现了等级。你那个乐器,按等级来说诸侯才能使,你这个马的这些装饰,按等

级来说也是诸侯才能使,那么这个仲叔虞奚他想要这个东西,所以实际上,仲叔虞奚的这种

做法,就是说他想怎么样,越礼,想超载礼,土地我可以不要,封邑这些东西我都可以不要,

我现在想超越礼节,我现在想从礼节上有所超越,我想享受诸侯王才能享受的待遇,比如乐

器,比如马的这种装饰,那么当时卫国的国君竟然答应他了,因为他立功立得比较大,竟然

答应他了。那么对这件事情,孔子进行了非议,孔子进行了批评。那么孔子认为:“惟名与

器,不可以假人”(《左传》)。名分和器物,这些都是体现礼的,都是体现等级的,这些

东西不能随便给人家,不能随便答应人家。孔子的意思是说,土地可以多给他,别的东西赏

赐可以多给,比如多给土地,但是等级、制度、规范这些东西不能违反,违反这个东西不符

合义,不能违反。所以违反了礼,你等于破坏了礼,破坏了礼,你就破坏了礼背后的内容一

一义,义就被你破坏了。

孔子认为:守礼才能体现义,才能体现仁爱思想,可是如果讲义的时候涉及到利益冲突,­

方面有金钱可以赚却违背良知,一方面讲了仁爱却失去了实惠,在这种情况下,利益和道义

发生了冲突,这该怎么办呢?我们来看看孔子是怎么认为的。):“见利思义,见得思义,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这个孔子是非常

明确的,我们不能为了一些利而放弃义,放弃道德,这是不可以的。

《左传》里有这么一个故事,什么故事呢?(宋穆公义不传子)宋国,宋穆公病重了,那么

当时宋穆公是君主,应该说在指定继承人这一方面,在确定继承人这一方面,他是有权力的,

而且他有一定的威信,底下的大臣也拥护他,那么当时他有两个选择:-个选择,他让自己

的儿子来继承,这是一个选择;另一个选择呢,他不让自己的儿子来继承,也是应该的。为

什么呢?因为宋穆公并不是从他父亲那儿继承了宋国的君位,从谁那儿呢?从他的哥哥那儿

继承的君位,他哥哥是宋宣公,当初宋宣公临死前,当时宋宣公的儿子年幼,还不能够当君

主,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他也可以立自己的儿子,他也可以立别人,那么当时宋宣公怎么样,

他没有立自己的儿子,他立了谁呢?他立了自己的弟弟,立了宋穆公,所以宋穆公认为从道

义上讲,那么现在他(要)死了,他不应该把这个君位给他的儿子,他应该给他哥哥的儿子,

也就是说给他的侄子,这才符合道义。当初自己的哥哥没有给自己的儿子,而是把君位给他

了,那么作为他呢,他死了以后,这时候宋宣公(的儿子),也就是他哥哥的儿子,就是他

的侄子,现在也大了,应该把这个位子还还给他哥哥那一支,也就是说给他哥哥的儿子。可

是当时,他如果立自己的儿子也是可以的,没有什么不可以,底下的很多大臣也同意,也赞

成,而且他本人当时也有这个权力,因为他就是君,现官现管,现在他是君,他哥哥己经不

在人世了,已经不在了,他完全可以立自己的儿子。那么这里有一个利和义的问题,比如从

另一个角度讲,他可以啊,我现在是君主啊,一些大臣也支持我的时候,我就立我的就完了,

但是这个时候宋穆公他想到的是道义,他想到的是义,所以他跟那些大臣讲述了,提出了什

么呢?还是立我哥哥的儿子,立宋宣公的儿子,他认为这个符合义。如果我不这么做的话,

我就不符合义了,我不符合义,我怎么见我死去的哥哥。所以这里有一个利义之争,那么在

这个问题上,应该说宋穆公他选择了什么?选择了义,并没有选择利。他也完全可以选择自

己的利益,但他没有选择利,他选择了义,那么这就是义和利益的关系。两得相互冲突的时

候,当然尽量统一,儒家是讲究尽量统一。孔子说过:“富贵如可得,虽执鞭之士,吾亦

为之”(《论语》)。就是我要能够富贵的话,能够得到好处,能够发财致富的话,我就是

给人家赶车,执鞭之士,就是给人赶车,我去当给人家赶车的,我也干啊。我当然想富贵,

君子爱财嘛,但是孔子又说:“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就是富贵如可求,我

去干,让我当执鞭之士,我也干,如不可求,不可求是什么意思,不符合义,不符合道德,

那么不符合道德去让我求富贵,那我不干,我不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四、总结。

那么由以上这三点:义与仁,义与礼。我们可以看到,义呢,它是一种道德,它是最高道德

的种形式,个重要的环节。由仁这个最高的道德,通过具体的器物来实现,中间有很多

环节,义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五、课后作业。

1、思考“义与利”“义与勇”“义与君子”之间的关系。

2、背3、4、7条。

第二课时

一、“义”的实现。

上一节课我们讲到,义通过礼来实现。但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很经常看到人们把义与

其他一些概念进行挂钩,比如“利”,比如“君子”,比如“勇”。

这些和义都有着怎样的关系,这是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

二、对比讨论。

《圣经》:“用诡诈之舌求财的,就是自己取死;所得之财,乃是吹来吹去的浮云。”看

来翻译的人多少受了点孔子的影响。

(1)仁义和富贵

“仁”是《论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一次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次孔子说

“仁者爱人”。把这两个定义联系起来,可以把孔子的意思理解成为:加强自身修养,恢复

(保持或服从)礼的要求,在礼的原则内,真心地关心别人。“仁”是内心思想,“义”

是符合“仁”的行为。在《论语》中,“仁”和“义”有时可以互通。在《论语》中,“富

贵”常被简称为“利”。“仁义”和“富贵”的关系问题也是他的学生们最关心的问题之•,

因而也是孔子多次论述的问题。先看看孔子这方面的论述。

【原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乌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

于是。”

【译文】孔子说:“富和贵,人人向往,不以正当的方法得到的,不要享受;

贫和贱,人人厌恶,不以正当方法摆脱的,不要逃避。君子扔掉了仁爱之心,怎么算君子?

君子时刻不会违反仁道,紧急时如此,颠沛时如此。”

在喜爱富贵方面,孔子丝毫不亚于普通人,他觉得这就是正常人应该向往的。真不知道从

什么时候开始,是什么人把“夫子”当成了“迂腐”的代名词。问题是,许多人把上文最后

一句话,当成了不善于或不勇于追求财富的挡箭牌。孔子给我们的教益是:在保持道德的前

提下,财富是值得追求的目标!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孔子的一个学生,叫做子贡。一次,

吴越大军隆冬远征北方,吴王夫差强征丝棉,造成丝棉紧缺,价格走高。子贡抓住商机,从

各国低价收购,然后到吴国高价贩卖,被抢购-空。还有记载,他是依靠智商生财。子贡预

测市场凭的是智商,使其经商获得了空前成功。为追忆先师,他用木头雕刻孔子像,诸侯将

相前来祭拜时,都想用重金请•尊雕像。子贡从中看准商机,就招募专业工匠批量生产,回

报颇丰。此外,他还跨国经营。《史记》记载,子贡很善于贱买贵卖(“贡好废举,与时转

货资”),在曹国和鲁国之间做生意“鬻财于曹、鲁之间”。他发现各国王侯贵族以佩戴珠

宝为时尚,他就专门生产贵重配饰跨国营销,赢得收益。子贡到各国做买卖需要进见诸侯时,

各国的君主都以平等的礼节来会见他,这足以说明他的生意做得很大,已是春秋时代的商界

巨子。

后世称子贡为“儒商第•人”。儒商亦儒亦商,即信守儒家思想的商人。孔子开创了儒学,

其门下“七十子徒,赐最为饶益”(《史记•仲尼弟子列传》)o可见在中国历史上,既是

学者同时又是富翁的,应当首推子贡。

能够追求和谐、诚信为本、崇仁立德、义利兼顾,就是仁义。在《论语》中多处记载着子贡

与孔子探讨“信”的问题。他深知“信”乃立足之本,没有了“信”,一切都不可能存在,

极力奉行‘'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使他在经商中赢得了很好的信誉,立于不败

之地。他还敢为人先,把握商道规律,义中取利的正确义利观和适应市场的能力,达到了“义

利双赢”的经商最高境界。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2)义与君子。

孔子关于君子的论述很多,他的学生也经常问什么样的人才是君子,孔子做了很多回答,但

是始终包含一个“义”字。

1、【原文】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

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约

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译文】子路问怎样算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清心

寡欲,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才艺;再加上知礼懂乐的修养,就可以算完人了。”又说:“现

在的完人就不必这样了,见到利益时,考虑道义;见到危险时,奋不顾身;长期贫穷也不忘

平日的诺言,也可以算完人了。”

孔子认为的君子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他也知道一个人不可能具有那没多人的美好品德,所

以孔子提出君子,完人是要能够先满足精神再满足物质就可以了。

2、【原文】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

日:“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

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译文】孔子向公明贾询问公叔文子:“他不说、不笑、不取,是真的吗?”公明贾

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