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与发展策略TOC\o"1-2"\h\u9990第一章农业物联网技术概述 3173241.1农业物联网的定义与特征 338931.1.1定义 3237091.1.2特征 3263861.2农业物联网的发展历程 4101381.2.1起步阶段 4241851.2.2发展阶段 4184071.2.3提升阶段 4151481.3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领域 414371.3.1农业生产管理 4247631.3.2农业生态环境监测 4272661.3.3农产品质量与安全追溯 4236741.3.4农业社会化服务 4303591.3.5农业产业融合 415973第二章农业物联网技术体系 5127962.1信息感知技术 535542.1.1传感器技术 5202582.1.2监测设备 5250172.1.3数据采集技术 5264682.2传输与处理技术 573622.2.1传输技术 5280222.2.2数据处理技术 574532.2.3数据分析与优化技术 631552.3应用服务技术 6230102.3.1农业生产管理 678222.3.2农产品质量安全 629972.3.3农业市场与服务 623502.3.4农业教育与培训 67847第三章农业物联网设备与技术 6241983.1物联网传感器 6246313.1.1概述 642613.1.2传感器类型 6129373.1.3传感器技术特点 7307923.2物联网控制器 756273.2.1概述 7236793.2.2控制器类型 794143.2.3控制器技术特点 7185353.3物联网平台与应用 7144183.3.1概述 7282483.3.2平台功能 7100593.3.3应用场景 813337第四章农业物联网技术在种植业的运用 823494.1智能灌溉 8287094.2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8160154.3环境监测与调控 926510第五章农业物联网技术在畜牧业的运用 954575.1畜禽养殖环境监控 985675.2疾病诊断与防治 9198795.3饲料管理与优化 1025698第六章农业物联网技术在渔业的应用 10263046.1水质监测与调控 106836.1.1水质参数实时监测 1086466.1.2水质预警系统 1061596.1.3水质调控技术 11301726.2养殖环境监测 11102856.2.1环境参数实时监测 11176626.2.2环境预警系统 11200756.2.3环境调控技术 11248196.3渔业资源管理 11290926.3.1渔业资源监测 11104106.3.2渔业资源预警系统 11170216.3.3渔业资源管理平台 122497第七章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与储运的应用 12167457.1农产品加工智能化 12202337.1.1概述 12126887.1.2技术应用 12113187.1.3应用案例 12184947.2农产品储运监管 12143797.2.1概述 1293517.2.2技术应用 12211147.2.3应用案例 13146537.3农产品质量追溯 1356497.3.1概述 13254567.3.2技术应用 13189917.3.3应用案例 1331246第八章农业物联网技术政策与法规 1330888.1国家政策对农业物联网的支持 14182688.1.1国家政策背景 14325028.1.2政策支持措施 1490538.2农业物联网技术标准与规范 14321188.2.1技术标准制定 14241738.2.2技术规范实施 14241168.3农业物联网技术法规与监管 14259958.3.1法规体系建设 14121448.3.2监管措施 155680第九章农业物联网技术发展策略 15102629.1技术创新与研发 1596369.1.1加强基础研究 15169399.1.2促进产学研合作 15246219.1.3推广新技术应用 15209469.2产业链建设与优化 16262589.2.1完善产业链布局 16177229.2.2促进产业链融合 1612139.2.3建立健全标准体系 16238569.3市场推广与人才培养 16211369.3.1加强政策扶持 16274489.3.2建立健全市场机制 1661729.3.3人才培养与引进 16187629.3.4培育市场需求 1630945第十章农业物联网技术发展趋势 17836610.15G技术在农业物联网中的应用 171785510.2人工智能在农业物联网中的应用 1714310.3农业物联网技术国际化发展 17第一章农业物联网技术概述1.1农业物联网的定义与特征1.1.1定义农业物联网是指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农业生产、管理、服务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水平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1.1.2特征(1)综合性:农业物联网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等,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集成性。(2)实时性:农业物联网能够实时监测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3)智能化:通过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农业物联网能够对农业生产进行智能化管理,实现自动化控制。(4)网络化:农业物联网将农业生产要素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5)个性化:农业物联网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1.2农业物联网的发展历程1.2.1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业物联网技术开始起步,主要应用于温室大棚、水产养殖等领域,以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为核心。1.2.2发展阶段21世纪初,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逐渐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链。1.2.3提升阶段我国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物联网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呈现出多元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1.3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领域1.3.1农业生产管理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包括作物生长监测、病虫害防治、灌溉控制、施肥管理等,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1.3.2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农业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农业生态环境,包括土壤、水质、气候等,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1.3.3农产品质量与安全追溯农业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农产品从生产、加工、流通到消费全过程的质量与安全追溯,保障消费者权益。1.3.4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物联网技术可以为农民提供气象、市场、技术等信息服务,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1.3.5农业产业融合农业物联网技术有助于推动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促进农业产业链的优化升级。第二章农业物联网技术体系2.1信息感知技术农业物联网的信息感知技术是整个技术体系的基础,主要包括各类传感器、监测设备和数据采集技术。以下是信息感知技术的几个关键组成部分:2.1.1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农业物联网信息感知的核心,它能够实现对农田环境、作物生长状态等信息的实时监测。传感器种类繁多,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土壤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能够感知不同环境因素的变化,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基础数据。2.1.2监测设备监测设备是农业物联网信息感知的重要工具,主要包括农田监测站、无人机、卫星遥感等。这些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农田环境、作物生长状况等,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2.1.3数据采集技术数据采集技术是农业物联网信息感知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关等。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实现对各类传感器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2.2传输与处理技术农业物联网的传输与处理技术是信息感知和数据应用之间的桥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2.2.1传输技术传输技术主要包括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两种方式。有线传输包括光纤、网线等,适用于固定场所的农业物联网系统;无线传输技术包括WiFi、4G/5G、LoRa等,适用于移动性强、覆盖范围广的农业物联网系统。2.2.2数据处理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数据清洗、数据存储、数据挖掘等。数据清洗是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去除异常值和无效数据;数据存储是指将清洗后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便于后续查询和分析;数据挖掘是指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2.2.3数据分析与优化技术数据分析与优化技术主要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通过对农业物联网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挖掘出农田环境、作物生长等方面的规律,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指导。2.3应用服务技术农业物联网的应用服务技术是将信息感知、传输与处理技术应用于实际农业生产中,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生活质量。以下是应用服务技术的几个关键组成部分:2.3.1农业生产管理农业生产管理技术主要包括智能灌溉、智能施肥、病虫害监测与防治等。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农田环境的实时监测,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决策依据。2.3.2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主要包括农产品追溯、农产品检测等。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农产品从生产、加工到销售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保障消费者权益。2.3.3农业市场与服务农业市场与服务技术主要包括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信息服务等。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农产品的在线交易、物流配送等,提高农民的销售渠道和收入水平。2.3.4农业教育与培训农业教育与培训技术主要包括农业知识普及、农业技术培训等。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农民的在线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农业技能。第三章农业物联网设备与技术3.1物联网传感器3.1.1概述物联网传感器是农业物联网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实时监测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类环境参数,如土壤湿度、温度、光照、气体成分等。传感器将收集到的数据传输至控制系统,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3.1.2传感器类型(1)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土壤和空气温度,以保证作物生长环境的适宜性。(2)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土壤湿度,指导灌溉策略。(3)光照传感器:用于监测光照强度,为作物生长提供光照条件。(4)气体传感器:用于监测空气中二氧化碳、氧气等气体成分,保障作物生长环境。(5)土壤成分传感器:用于监测土壤中的养分含量,指导施肥策略。3.1.3传感器技术特点(1)高精度:传感器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能准确反映环境参数。(2)低功耗:传感器采用低功耗设计,延长使用寿命。(3)抗干扰:传感器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适应复杂环境。3.2物联网控制器3.2.1概述物联网控制器是农业物联网系统的指挥中心,负责接收传感器数据,根据预设的规则和算法进行决策,并通过执行器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3.2.2控制器类型(1)单片机控制器:采用单片机作为核心处理单元,具有成本低、功能稳定的特点。(2)嵌入式控制器:采用嵌入式处理器,具备较高的处理能力和可扩展性。(3)云计算控制器:基于云计算技术,实现远程监控和数据存储。3.2.3控制器技术特点(1)实时性:控制器能实时处理传感器数据,快速响应农业生产需求。(2)可靠性:控制器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保证系统稳定运行。(3)可扩展性:控制器支持模块化设计,便于系统升级和扩展。3.3物联网平台与应用3.3.1概述物联网平台是农业物联网系统的数据汇聚和处理中心,通过整合各类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3.3.2平台功能(1)数据采集:平台能够实时采集传感器数据,并进行存储和管理。(2)数据挖掘:平台具备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3)远程监控:平台支持远程监控,便于用户随时了解农业生产情况。(4)自动控制:平台根据预设规则和算法,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3.3.3应用场景(1)温室大棚: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温室大棚内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自动控制。(2)智能灌溉:根据土壤湿度、作物需水量等因素,自动调整灌溉策略,实现节水灌溉。(3)农产品质量追溯: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的全过程追溯,保障农产品安全。(4)病虫害防治: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作物生长状况,发觉病虫害及时预警,并制定防治方案。第四章农业物联网技术在种植业的运用4.1智能灌溉智能灌溉是农业物联网技术在种植业中的一项重要应用。通过物联网技术,种植者可以实现对灌溉系统的实时监控和自动控制。具体而言,智能灌溉系统通过土壤湿度传感器、气象数据采集器等设备,实时获取土壤湿度、气象信息等数据,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和土壤湿度状况,自动调节灌溉时间和水量。在智能灌溉的应用过程中,种植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灌溉策略,从而实现节水、节能和提高作物产量的目标。智能灌溉系统还可以与天气预报数据进行结合,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气候变化,为种植者提供更加精准的灌溉建议。4.2病虫害监测与防治病虫害是影响种植业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农业物联网技术在病虫害监测与防治方面的应用,可以帮助种植者及时发觉病虫害,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病虫害对作物的影响。具体来说,病虫害监测与防治系统通过安装在农田的摄像头、光谱分析仪等设备,实时采集作物生长状况和病虫害发生情况。通过图像识别、光谱分析等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病虫害。一旦发觉病虫害,系统会及时发出警报,并给出相应的防治建议。物联网技术还可以与气象数据、土壤数据等其他农业数据进行整合,为种植者提供更加全面的病虫害防治方案。4.3环境监测与调控环境监测与调控是农业物联网技术在种植业中的另一重要应用。通过物联网技术,种植者可以实时监测农田环境,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并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对环境进行调控。环境监测与调控系统通常包括气象站、土壤传感器等设备,这些设备可以实时采集农田环境数据。通过数据分析,种植者可以了解农田环境的变化趋势,为作物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例如,在高温天气,通过开启喷水系统降低作物周围的温度;在干旱季节,通过智能灌溉系统保证作物水分供应。环境监测与调控系统还可以与病虫害监测、智能灌溉等其他农业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实现更加高效、精准的农业生产管理。第五章农业物联网技术在畜牧业的运用5.1畜禽养殖环境监控科技的发展,农业物联网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畜禽养殖环境监控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养殖场安装各类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畜禽生长的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这些参数的实时监测,有利于养殖户及时调整养殖环境,为畜禽提供最适宜的生长条件。利用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实现养殖环境的智能化管理。例如,通过设置阈值,当环境参数超过设定值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提醒养殖户采取措施进行调整。这种智能化管理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养殖效率,还能降低养殖成本。5.2疾病诊断与防治在畜牧业中,疾病是影响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利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可以对畜禽的生长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实现疾病诊断与防治。,通过安装在养殖场的摄像头,可以实时观察畜禽的行为和生理状态,及时发觉异常情况。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畜禽的疾病进行初步诊断,为养殖户提供参考。另,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将养殖场的监测数据传输至云端,与兽医专家系统进行对接。专家系统可以根据监测数据,为养殖户提供专业的疾病诊断和防治建议。这种远程诊断与防治模式,有助于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养殖效益。5.3饲料管理与优化饲料是畜牧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利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饲料的精细化管理与优化。通过在饲料仓库安装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饲料的库存情况,避免饲料浪费。同时结合养殖场的生产需求,可以合理安排饲料采购计划,降低饲料成本。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监测饲料的质量。当饲料质量出现问题时,系统会及时发出警报,提醒养殖户采取措施,保证畜禽的生长健康。在饲料配制环节,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饲料配方的优化。通过收集养殖场的生产数据,结合饲料的营养成分,可以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农业物联网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养殖效率、降低成本、保障畜禽健康。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应进一步加大物联网技术在畜牧业的推广力度,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第六章农业物联网技术在渔业的应用6.1水质监测与调控我国渔业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水质问题日益突出。农业物联网技术在渔业中的应用,为水质监测与调控提供了有效手段。以下是农业物联网技术在水质监测与调控方面的具体应用:6.1.1水质参数实时监测通过安装溶解氧、pH值、水温、氨氮、亚硝酸盐等水质参数传感器,实时监测渔业养殖水域的水质状况。这些传感器可以与农业物联网平台连接,将数据传输至养殖户的手机或电脑端,便于养殖户及时掌握水质变化。6.1.2水质预警系统利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建立水质预警系统,当水质参数超出设定的安全范围时,系统会自动发送预警信息至养殖户。养殖户可以根据预警信息,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水质恶化对渔业养殖产生不良影响。6.1.3水质调控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水质调控自动化。通过水质参数传感器收集的数据,系统可以自动调节增氧设备、水质改良剂投放等,以维持水质稳定,保障渔业养殖的顺利进行。6.2养殖环境监测养殖环境的稳定是渔业养殖成功的关键。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养殖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6.2.1环境参数实时监测通过安装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传感器,实时监测渔业养殖场的环境状况。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养殖户了解养殖环境的变化,为调整养殖策略提供依据。6.2.2环境预警系统建立环境预警系统,当养殖环境参数超出安全范围时,系统会自动发送预警信息至养殖户。养殖户可以根据预警信息,及时调整养殖环境,避免对渔业养殖产生不良影响。6.2.3环境调控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养殖环境调控自动化。通过环境参数传感器收集的数据,系统可以自动调节温室温度、湿度、光照等,为渔业养殖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6.3渔业资源管理渔业资源管理是保障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农业物联网技术在渔业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6.3.1渔业资源监测通过安装渔业资源监测设备,如声呐、摄像头等,实时监测渔业资源的数量、分布和生长状况。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养殖户了解渔业资源的动态,为合理捕捞和养殖提供依据。6.3.2渔业资源预警系统建立渔业资源预警系统,当资源数量减少或生长状况恶化时,系统会自动发送预警信息至养殖户。养殖户可以根据预警信息,及时调整养殖策略,保护渔业资源。6.3.3渔业资源管理平台利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建立渔业资源管理平台,将监测数据、预警信息、养殖户信息等集成在一起,为渔业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该平台,养殖户可以实时了解渔业资源状况,提高渔业养殖效益。第七章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与储运的应用7.1农产品加工智能化7.1.1概述农业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产品加工智能化已经成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农产品加工智能化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进行实时监测、调控与优化,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7.1.2技术应用(1)智能传感器技术:通过安装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压力等参数,为加工设备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2)自动化控制系统:利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农产品加工设备的自动运行、故障诊断与预警,提高生产效率。(3)大数据分析:对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优化加工工艺,提高产品质量。(4)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智能决策与优化。7.1.3应用案例以某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例,通过引入智能传感器技术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了生产线运行效率的提升,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产品质量。7.2农产品储运监管7.2.1概述农产品储运监管是保证农产品品质和安全的关键环节。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储运监管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农产品储运效率,降低损耗,保证农产品品质。7.2.2技术应用(1)智能仓储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产品仓储信息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仓储效率。(2)温度和湿度监测:利用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农产品储运过程中的环境参数,保证农产品品质。(3)车辆定位与追踪:通过GPS定位技术,实时追踪农产品运输车辆的位置,提高运输效率。(4)农产品品质检测: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产品品质的在线检测,保证农产品安全。7.2.3应用案例某农产品物流公司采用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实现了仓储信息的实时监控,提高了仓储效率。同时通过温度和湿度监测,保证了农产品在储运过程中的品质。7.3农产品质量追溯7.3.1概述农产品质量追溯是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质量追溯中的应用,可以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追溯,提高农产品安全水平。7.3.2技术应用(1)农产品信息采集: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等环节的信息。(2)数据存储与处理:将采集到的农产品信息进行存储和处理,构建农产品质量追溯数据库。(3)追溯系统开发:开发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查询服务。(4)信息共享与交换:实现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的共享与交换,提高监管效率。7.3.3应用案例某地区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追溯。消费者可通过手机APP查询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等环节的信息,提高了农产品安全水平。第八章农业物联网技术政策与法规8.1国家政策对农业物联网的支持8.1.1国家政策背景我国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在农业物联网领域。为推动农业物联网技术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8.1.2政策支持措施(1)财政资金支持:国家通过设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为农业物联网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提供资金支持。(2)税收优惠:对农业物联网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加速折旧等优惠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3)技术研发支持: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农业物联网技术研究和创新,提供技术研发平台、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支持。(4)产业政策引导:通过制定农业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引导企业合理布局,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8.2农业物联网技术标准与规范8.2.1技术标准制定为保障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健康发展,我国积极开展农业物联网技术标准制定工作。通过制定一系列技术标准,规范农业物联网设备、平台、数据等方面的要求,提高产品兼容性和互操作性。8.2.2技术规范实施(1)设备规范:对农业物联网设备的技术指标、功能要求、检测方法等进行规范,保证产品质量。(2)平台规范:对农业物联网平台的功能、接口、数据格式等进行规范,实现不同平台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3)数据规范:对农业物联网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处理等环节进行规范,保障数据安全、准确、有效。8.3农业物联网技术法规与监管8.3.1法规体系建设为加强农业物联网技术监管,我国逐步建立健全农业物联网法规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法规:制定农业物联网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农业物联网技术的法律地位、责任主体、监管职责等。(2)行政规章:制定农业物联网技术行政规章,细化农业物联网技术的管理措施、审批程序等。(3)技术规范:制定农业物联网技术规范,规范农业物联网设备、平台、数据等方面的要求。8.3.2监管措施(1)市场准入:对农业物联网产品实施市场准入制度,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2)质量监督:对农业物联网产品进行质量监督,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查处。(3)数据安全监管:加强对农业物联网数据的监管,保障数据安全、隐私保护。(4)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业物联网企业信用体系,对失信企业进行惩戒。通过以上政策、法规和监管措施,我国农业物联网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第九章农业物联网技术发展策略9.1技术创新与研发9.1.1加强基础研究为实现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应重视基础研究,对物联网的核心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如传感器技术、数据传输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等。同时结合我国农业特点,开展针对性的研究,为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创新提供理论支持。9.1.2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创新与研发。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实现技术创新。应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农业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9.1.3推广新技术应用积极推广农业物联网新技术,如无人机、卫星遥感、区块链等,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通过新技术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9.2产业链建设与优化9.2.1完善产业链布局加强农业物联网产业链的布局,整合上下游资源,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上游企业应提高传感器、通信设备等关键部件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中游企业应加强平台建设,提供数据处理、分析等服务;下游企业应聚焦农业应用,推广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应用。9.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14年食品药品监督2014年工作总结
- 设备制作加工协议书
- 乡镇征地建小学协议书
- 专场供酒合同或协议书
- 养老院合同解除协议书
- 企业劳动服务期协议书
- 雇佣车辆安全协议书
- 餐厅撤资退股协议书
- 邻里建房遮光协议书
- 写字楼装修管理协议书
-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件-2.2 OSI参考模型
- Photoshop平面设计与制作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松北校区)
- GB/T 45079-2024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框架多硬件平台适配技术规范
-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眼科(025)(正高级)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试题及解答参考
- 肿瘤化疗病人的健康教育【完美版】
- 燃气公司绩效考核评价表
- 脾破裂应急预案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母婴照护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附件7:《号苗报告》
- 腹腔镜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