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与管理创新方案TOC\o"1-2"\h\u21147第一章:导言 376081.1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3195071.2公共服务智慧化管理创新的目标与任务 38127第二章: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总体框架 473772.1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4164852.2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的关键领域 4162552.3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的实施路径 45664第三章: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构建 587353.1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完善 5274993.1.1政策法规制定的原则 5125093.1.2政策法规制定的内容 52453.1.3政策法规的完善 6251093.2公共服务智慧化标准体系构建 6292903.2.1标准体系构建的原则 6282873.2.2标准体系构建的内容 6231583.3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的实施与监管 6326703.3.1实施与监管的机制 6307053.3.2实施与监管的措施 711973第四章:信息技术支撑体系 7259404.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7166914.2云计算与大数据应用 8155894.3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 812814第五章:公共服务智慧化平台建设 859535.1公共服务平台架构设计 8249105.2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模块 9325515.3公共服务平台运营管理 914031第六章:与社会力量协同 1032516.1与社会力量的合作模式 10171866.1.1引言 10111216.1.2与社会力量合作模式的分类 10296666.1.3与社会力量合作模式的选择 10271096.2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 10244576.2.1引言 10262416.2.2社会力量参与的方式 1033606.2.3社会力量参与的途径 11197436.3与社会力量协同的保障机制 11323186.3.1引言 11126666.3.2政策法规保障 11138736.3.3组织协调保障 11138806.3.4资金保障 1139166.3.5人才培养与交流保障 11116556.3.6激励机制保障 1130627第七章:公共服务智慧化应用场景 1118817.1城市管理智慧化 11145347.1.1城市交通管理 11170897.1.2城市照明管理 11190027.1.3城市绿化管理 127717.2社会治理智慧化 12278337.2.1社区管理 12118597.2.2公共安全 12318797.2.3公共卫生 12274767.3公共服务领域智慧化应用 1270077.3.1教育服务 12153237.3.2医疗服务 1258207.3.3文化服务 1298627.3.4社会保障服务 1321909第八章:安全保障与风险防控 13117968.1公共服务智慧化安全风险分析 13124798.2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1332568.3风险防控与应急响应 1329583第九章:人才培养与知识普及 1468359.1公共服务智慧化人才培养体系 14282859.1.1培养目标与定位 14171379.1.2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 1450679.1.3师资队伍建设 14157589.2公共服务智慧化知识普及 1457619.2.1普及对象与范围 14182749.2.2普及方式与渠道 1516039.2.3普及内容与重点 1517959.3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 15304059.3.1人才引进策略 1548439.3.2激励机制设计 1530695第十章:评估与优化 152703210.1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效果评估 15301610.1.1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152966510.1.2评估方法与流程 152925810.1.3评估结果应用 161097510.2公共服务智慧化管理创新评估 16764810.2.1管理创新效果评估指标 16155110.2.2评估方法与流程 1692410.2.3评估结果应用 161526110.3持续优化与改进策略 161864210.3.1政策优化 162764210.3.2资源整合与配置 16892010.3.3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 162333810.3.4监管优化 16860810.3.5社会参与与反馈 16第一章:导言1.1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的背景与意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已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对公共服务的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应运而生,成为新时代治理创新的重要方向。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背景与意义。,智慧化建设可以有效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另,智慧化建设有助于推动职能转变,提高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1.2公共服务智慧化管理创新的目标与任务公共服务智慧化管理创新旨在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公共服务体系进行优化升级,实现以下目标与任务:(1)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通过智慧化手段,整合各类公共服务资源,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个性化的公共服务需求。(2)优化公共服务流程。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对公共服务流程进行再造,简化办理程序,提高办事效率,降低行政成本。(3)创新公共服务管理模式。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公共服务进行智能化管理,实现公共服务的精准推送、智能调度和动态监控。(4)强化公共服务监管。通过智慧化管理手段,加强对公共服务质量和效果的监管,保证公共服务的公平、公正和透明。(5)推动职能转变。以智慧化建设为契机,推动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提高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为实现上述目标与任务,公共服务智慧化管理创新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智慧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任务和路径。(2)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智慧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3)强化政策引导,推动公共服务领域的创新应用。(4)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公共服务智慧化管理水平。(5)完善法规制度,保障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第二章: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总体框架2.1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智能化、高效化、便捷化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体目标包括:(1)提升公共服务效能。通过优化服务流程、整合资源,实现公共服务的高效运作,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服务效能。(2)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根据人民群众的需求,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公共服务,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3)强化公共服务监管。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对公共服务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保证服务质量。(4)提高公共服务满意度。通过智慧化手段,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增强公共服务满意度。2.2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的关键领域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涉及多个领域,以下为关键领域:(1)政务服务。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提高政务服务效率。(2)社会事务管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社会事务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3)民生服务。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提供智能化、便捷化的服务。(4)城市基础设施。以智慧城市为载体,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运行效率。(5)生态环境。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提升环境保护水平。2.3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的实施路径(1)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实施步骤,为智慧化建设提供指导。(2)完善政策法规。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为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提供法治保障。(3)提升技术支撑能力。加大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提升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的技术水平。(4)推进数据资源整合。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资源互联互通,提高数据利用效率。(5)加强项目实施与管理。对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保证项目按期完成、质量达标。(6)开展试点示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和领域开展试点,总结经验,为全面推广提供借鉴。(7)强化宣传培训。加大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智慧化建设的认知度和参与度。第三章: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构建3.1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完善3.1.1政策法规制定的原则在推进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与管理创新过程中,政策法规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法性原则:政策法规的制定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证政策法规的合法性。(2)前瞻性原则:政策法规的制定应充分考虑未来发展趋势,为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3)系统性原则:政策法规的制定应全面考虑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的各个层面,形成系统性的政策体系。(4)可操作性原则:政策法规的制定应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实施与监管。3.1.2政策法规制定的内容政策法规的制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2)制定财政、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3)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为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4)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保证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的安全稳定。3.1.3政策法规的完善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政策法规也需要不断完善。具体措施包括:(1)定期评估政策法规的实施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完善。(2)加强政策法规的宣传和解读,提高政策法规的知晓度和执行力。(3)加强政策法规的协调和衔接,保证政策法规体系的完整性。3.2公共服务智慧化标准体系构建3.2.1标准体系构建的原则公共服务智慧化标准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标准体系应基于科学理论和实践,保证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2)完整性原则:标准体系应全面覆盖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的各个层面,形成完整的标准体系。(3)前瞻性原则:标准体系应充分考虑未来发展趋势,为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提供长期指导。(4)适应性原则:标准体系应具备较强的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地区、行业和领域的需求。3.2.2标准体系构建的内容公共服务智慧化标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标准:涉及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的技术要求、技术规范等。(2)管理标准:涉及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的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等。(3)服务标准:涉及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的服务质量、服务流程等。(4)评价标准:涉及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等。3.3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的实施与监管3.3.1实施与监管的机制为保证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的顺利实施,应建立以下机制:(1)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的实施协调机制,保证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的协同推进。(2)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的监测评估机制,对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3)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的监管机制,对违反政策法规和标准的行为进行查处。3.3.2实施与监管的措施具体实施与监管措施包括:(1)加强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知晓度和执行力。(2)加强对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项目的监管,保证项目按照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的要求实施。(3)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和交流机制,提高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实施的效果。(4)加强对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及时发觉和解决问题。第四章:信息技术支撑体系4.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与管理创新的基础。在信息技术支撑体系中,我们应当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基础设施:构建高速、稳定、安全的网络环境,为公共服务智慧化提供强有力的网络支持。通过网络优化、提速降费等手段,提升网络服务质量,满足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2)数据中心建设: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实现数据资源的集中管理、分析与共享。数据中心应具备高功能计算、存储、备份和恢复能力,保证数据安全、高效、可靠。(3)信息安全保障:加强信息安全防护,保证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与管理过程中的数据安全和系统稳定。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提高信息安全意识,防范各类网络安全风险。4.2云计算与大数据应用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为公共服务智慧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1)云计算应用: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公共服务资源的弹性扩展和高效利用。搭建云计算平台,为公共服务提供灵活、可扩展的计算和存储资源,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2)大数据应用: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公共服务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数据挖掘,发觉公共服务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效能,实现公共服务个性化、精准化。4.3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为公共服务智慧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1)物联网应用: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公共服务设施与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公共服务智能化水平。例如,智能交通、智能照明、智能环保等领域,都可以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高效管理。(2)人工智能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与效率。在公共服务智慧化过程中,可以运用人工智能进行智能问答、智能推荐、智能语音识别等,为公众提供更加便捷、贴心的服务。同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实现公共服务的预测分析、决策优化等功能。第五章:公共服务智慧化平台建设5.1公共服务平台架构设计公共服务智慧化平台的建设首先需进行架构设计。架构设计应遵循灵活性、扩展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原则。平台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1)数据层:负责存储和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数据,包括用户数据、服务数据、业务数据等。(2)服务层:包括公共服务平台的各项业务逻辑处理,如用户认证、服务匹配、服务调度等。(3)接口层:为上层应用提供统一的接口,实现各应用之间的数据交互。(4)应用层:包括公共服务平台的各种应用,如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便民服务等。(5)展示层:负责将公共服务平台的数据和应用以图形化界面展示给用户。5.2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模块公共服务智慧化平台的功能模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用户管理模块:负责用户注册、登录、信息修改等操作,保证用户身份的真实性和安全性。(2)服务管理模块:包括服务发布、服务审核、服务下架等操作,实现对服务全生命周期的管理。(3)服务匹配模块:根据用户需求和服务特点,实现服务的智能匹配和推荐。(4)服务调度模块:根据服务资源和服务需求,实现服务的动态调度和优化。(5)评价反馈模块:收集用户对服务的评价和反馈,为服务提供者和平台运营者提供参考。(6)统计分析模块:对平台运行数据进行分析,为平台优化和决策提供支持。5.3公共服务平台运营管理公共服务智慧化平台的运营管理是保证平台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以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平台运维管理:保证平台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包括服务器运维、网络运维、数据备份等。(2)服务质量管理:通过服务评价、反馈和统计分析,对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进行监控和改进。(3)用户服务管理:提供用户咨询、投诉、建议等渠道,及时解决用户问题,提升用户体验。(4)合作伙伴管理:与各类服务提供商建立合作关系,拓展服务资源,实现互利共赢。(5)政策法规遵循:遵守国家和地方政策法规,保证平台运营合规。(6)安全风险管理:加强平台安全防护,防范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安全风险。(7)品牌建设与宣传推广:通过线上线下活动,提升平台知名度和影响力。第六章:与社会力量协同6.1与社会力量的合作模式6.1.1引言在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过程中,与社会力量的合作模式是保障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本文将从与社会力量的合作模式入手,探讨如何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高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的质量和效率。6.1.2与社会力量合作模式的分类(1)主导型合作模式:作为主导者,负责项目规划、资金投入、政策支持等,社会力量参与具体实施和运营。(2)与社会力量共同投资型合作模式:与社会力量共同投资,共同承担项目风险,共享项目收益。(3)购买服务型合作模式:通过购买社会力量的服务,实现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4)与社会力量合作的其他模式:如公私合营(PPP)模式、与社会资本合作(BOT)模式等。6.1.3与社会力量合作模式的选择根据项目特点、资源状况和社会力量能力,合理选择合作模式,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6.2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6.2.1引言社会力量在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本节将探讨社会力量如何参与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以及参与的方式和途径。6.2.2社会力量参与的方式(1)技术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先进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助力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2)资金投入:社会力量通过投资、捐赠等方式,为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提供资金支持。(3)运营管理: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智慧化项目的运营管理,提高项目运营效率。(4)人才培训:社会力量为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提供专业人才培训。6.2.3社会力量参与的途径(1)与社会力量合作项目:与社会力量共同实施项目,实现资源共享。(2)购买服务:通过购买社会力量的服务,实现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3)社会力量自发参与:社会力量自发投入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推动项目发展。6.3与社会力量协同的保障机制6.3.1引言与社会力量协同是实现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的关键,本节将探讨与社会力量协同的保障机制。6.3.2政策法规保障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与社会力量的权责,保障各方合法权益。6.3.3组织协调保障建立与社会力量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项目管理和监督,保证项目顺利进行。6.3.4资金保障加大资金投入,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提供资金支持。6.3.5人才培养与交流保障加强与社会力量之间的人才培养与交流,提高项目实施和管理水平。6.3.6激励机制保障建立激励机制,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实现共赢发展。第七章:公共服务智慧化应用场景7.1城市管理智慧化科技的发展,城市管理智慧化已经成为提升城市品质、优化城市服务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城市管理智慧化的几个应用场景:7.1.1城市交通管理在智慧交通管理系统中,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交通信息的实时监控、预测与调度。通过对交通流量的实时监测,可以合理调整交通信号灯,优化交通秩序,提高道路通行效率。7.1.2城市照明管理智慧照明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城市照明设施的远程监控和智能控制。根据实际需要自动调节亮度,节约能源,提高照明效果。7.1.3城市绿化管理智慧绿化系统通过传感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绿化植物的生长状态,为绿化养护提供数据支持。同时结合大数据分析,实现绿化资源的合理配置。7.2社会治理智慧化社会治理智慧化旨在通过科技手段,提高社会治理效能,提升民生福祉。以下是社会治理智慧化的几个应用场景:7.2.1社区管理智慧社区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实现对社区环境的实时监控,提升社区管理水平。例如,通过人脸识别系统,提高小区的安全系数。7.2.2公共安全智慧公共安全系统通过视频监控、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对社会治安状况的实时监控和预警。通过数据挖掘,为打击犯罪提供有力支持。7.2.3公共卫生智慧公共卫生系统利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对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和响应。例如,在疫情防控中,通过大数据分析,为疫情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7.3公共服务领域智慧化应用公共服务领域智慧化应用旨在通过科技手段,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以下是公共服务领域智慧化的几个应用场景:7.3.1教育服务智慧教育系统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例如,在线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案,提高教育质量。7.3.2医疗服务智慧医疗服务系统通过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调度。例如,远程医疗服务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7.3.3文化服务智慧文化服务系统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为公众提供便捷的文化服务。例如,数字图书馆、在线博物馆等,让文化成果惠及更多人群。7.3.4社会保障服务智慧社会保障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社会保障业务的精准管理。例如,社会保障卡管理系统,提高社会保障服务的效率。、第八章:安全保障与风险防控8.1公共服务智慧化安全风险分析我国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公共服务智慧化系统已成为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过程中,安全风险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公共服务智慧化安全风险进行分析:(1)技术风险:包括系统架构不合理、软件漏洞、数据泄露等技术性问题,可能导致公共服务智慧化系统运行不稳定,甚至造成严重后果。(2)数据风险:公共服务智慧化系统涉及大量个人信息和敏感数据,数据管理和保护措施不当可能导致数据泄露、隐私侵犯等风险。(3)操作风险:系统操作人员对系统的熟悉程度、责任心等因素,可能导致操作失误,引发系统故障。(4)法律法规风险:公共服务智慧化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法律法规滞后、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导致系统运行中出现法律风险。8.2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针对公共服务智慧化安全风险,本文提出以下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措施:(1)技术保障:加强系统架构设计,保证系统稳定性;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觉并修复软件漏洞;采用加密技术,保护数据传输安全。(2)数据保障:建立健全数据管理制度,对敏感数据进行分类管理,加强数据保护和隐私保护措施;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保证数据安全。(3)人员保障:加强操作人员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责任心;建立健全操作规程,规范操作行为。(4)法律法规保障:完善公共服务智慧化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监管职责,加强对系统运行的法律约束。8.3风险防控与应急响应为应对公共服务智慧化安全风险,本文提出以下风险防控与应急响应措施:(1)风险防控: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对潜在风险进行预警;加强对风险源的监控,及时发觉并处理风险。(2)应急响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应急流程和应急资源;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3)信息共享: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提高风险防控和应急响应的时效性。(4)社会监督:鼓励公众参与公共服务智慧化安全风险防控,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第九章:人才培养与知识普及9.1公共服务智慧化人才培养体系9.1.1培养目标与定位公共服务智慧化人才培养体系应以培养具备创新精神、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高层次人才为目标。通过明确培养目标与定位,保证人才培养与公共服务智慧化发展需求相匹配。9.1.2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1)构建多元化培养模式,包括学术型、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2)优化课程设置,涵盖公共服务、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领域知识;(3)强化实践教学,增加实验、实习、实训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9.1.3师资队伍建设(1)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2)引进高水平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3)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教师与企业、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9.2公共服务智慧化知识普及9.2.1普及对象与范围(1)面向部门、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公共服务领域从业者;(2)面向社区居民、企业员工等广大民众。9.2.2普及方式与渠道(1)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活动,如讲座、研讨会、网络课程等;(2)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3)加强与教育、科技、文化等部门的合作,共同推进知识普及。9.2.3普及内容与重点(1)普及公共服务智慧化的基本概念、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2)宣传成功案例,提高公众对公共服务智慧化的认知度和接受度;(3)关注国内外最新动态,及时传递相关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9.3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9.3.1人才引进策略(1)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包括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急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海珠区】18-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 班主任工作范文三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0
- 班主任工作范文九年级学生辅导工作计划
- 初级心理治疗师历年考试真题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系统解剖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河南大学
- 教育元宇宙:VR营销学培训课件有哪些应用场景
-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买卖合同
- 福州第一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语文试题含解析
- 房子买卖合同申请
- 合同实务管理
- 中国水饺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我国各类型扣件技术说明
- 毕节市财政局国库科工作运行规程
- 一年级语文课堂中的教学游戏
- 东汽600MW机组润滑油系统说明书
- 承插型盘扣式支架施工技术总结
- 震雄注塑机Ai_01操作说明书(中文)
- 四年级上学期家长会PPT课件.ppt
- 电话机和对讲机装配实习报告
- 广州美术学院关于本科毕业论文、毕业创作(设计)工作的若干规定
- 1000以内自然数数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