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自然单元检测卷(A卷)(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第七单元 自然单元检测卷(A卷)(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第七单元 自然单元检测卷(A卷)(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第七单元 自然单元检测卷(A卷)(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第七单元 自然单元检测卷(A卷)(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自然单元检测卷(A卷)(含解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自然——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单元检测卷(A卷)

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北京的“大"与“深”

以外地人前后居京近二十年,感触最深的,是北京的大。每次出差回来,无论出北京站奔长安街,还是乘车过机场路,都会顿觉呼吸顺畅。“顺畅"本应是空间印象,却由复杂的文化感受作了底子。日本鹤见祐辅有一篇《北京的魅力》,其中说,若是旅行者于“看过雄浑的都市和皇城之后”,去“凝视那生息于此的几百万北京人的生活与感情”,会由中国人的生活之中,发现“日本人所难以企及的‘大’和‘深’在”。

外国观光客如何感觉北京姑置不论,来自人口稠密的江南城镇而又略具历史知识的本国旅游者,他们所感到的北京的大,多少应当由元明清三代帝都的那种皇城气象而来。初进北京,你会觉得马路广场无不大,甚至感到过于空阔,大而无当,大得近于浪费。由天安门下穿过故宫,则像是走过了极长的一段历史。于是你又由“大"中感到了“深”。

久住北京,已习惯于其阔大,所感的大,也渐渐地偏于“内在"。似乎是汪曾祺吧,于香港街头见老人提鸟笼,竟有点神思恍惚,因这种情景像是只宜在北京见到。无论世事有怎样的变幻,护城河边,元大都的土城一带,大小公园里,以至闹市区马路边人行道上,都会有老人提着鸟笼悠悠然而过,并无寂寞之色,倒是常有自得其乐的安详宁静。老派北京人即以这安详宁静的神情风度,与北京的“大”和谐。

大,即能包容。也因大,无所损益,也就不在细小处计较。北京的大,北京人的大气,多少应缘于此的吧。跻身学界,对于北京城中学界这一角的大,更有会心。北京学界的大,也不只因了能作大题目大文章发大议论,凭借“中心"的优势而着眼处大,人才荟萃而气象阔大,更因其富于包容,较之别处更能接纳后进。哲学家任继愈写北大的大,引蔡元培语“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说“北大的‘大’,不是校舍恢宏,而是学术气度广大"。北大的大,也因北京的大。当年蔡元培先生的治校原则,或许最能代表北京的一种文化精神。

至于其“深”,天然的是一种内在境界,非具备相应的知识并有体会时的细心,即不能领略。天下的帝都,大致都在形胜之地。龚自珍写京畿一带的形势,说“畿辅千山互长雄,太行一臂怒趋东";还说“太行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见惯了大山巨岭,会以为如北京西山者不便名“山”,但这一带山却给京城气象平添了森严。居住城中,瓦舍明窗,但见“西山有时渺然隔云汉外,有时苍然堕几榻前”。于薄暮时分,华灯初上,独立苍茫,遥望远山,是不能不有世事沧桑之感的。即使你无意于作悠远之想,走在马路上,时见飞檐雕梁的楼宇、红漆金钉的大门,也会不期然地想到古城所拥有的历史纵深。

直到此时,你还未走进胡同,看那些个精致的四合院和拥塞不堪的大小杂院。胡同人家是北京文化的保存者。四合院是一种人生境界,有形呈现的人生境界,生动地展示着北京市民的安分、平和,彼此间的有限依存和有节制的呼应。老舍《四世同堂》中的英国人表述其对中国式家庭关系层次的印象:“在这奇怪的一家子里,似乎每个人都忠于他的时代,同时又不激烈的拒绝别人的时代,他们把不同的时代糅到了一块,像用许多味药揉成的一个药丸似的。他们都顺从着历史,同时又似乎抗拒着历史。他们各有各的文化,而又彼此宽容,彼此体谅,他们都往前走又像都往后退。"这种关系结构,推而广之即至街坊、邻里。“四世同堂”是胡同里老辈人的理想,包含其中的“和合"也被用以构造胡同秩序。厚积于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中的文化,是理解、描述中国历史的重要材料。不但故宫、天安门,而且那些幸运地保存下来的每一座普通民居,都是实物历史,是凝结于砖石的历史文化。你在没有走进这些胡同人家之前,关于北京文化的理解,是不便言深的。

就这样,你漫步于北京街头,在胡同深处谛听了市声,因融和的人情、亲切的人语而有“如归”之感。或许你有时会为古城景观的破坏而慨叹不已,但仍能发现古城犹在的活力。北京是与时俱进的。这古城毕竟不是一个大古董,专为了供外人的鉴赏。即使胡同人家又何尝一味宁静——燕赵毕竟是慷慨悲歌之地!

旧时的文人偏爱这古城的黄昏,以为北京最宜这样的一种情调。士大夫气十足的现代文人还偏爱北京的冬天,郁达夫的《北平的四季》认为“北方生活的伟大幽闲,也只有在冬季,使人感受得最彻底”,这自然多半因了士大夫的“有闲”。今天的人们,或许更乐于享用生气勃勃激情涌动的北京之春。他们也会醉心于金秋十月:北方天地之高旷,空气的净爽,于一声浏亮【1】的鸽哨中尤令人感得真切。北京是总让人有所期待的,她也总不负期待,因而你不妨一来再来。写到这里,发现自己早已是一副东道主的口吻。我有时的确将北京视同乡土了。静夜中,倾听着这大城重浊有力的呼吸,我一再地想到明天,破晓后的那个日子:那个日子将给人们带来些什么?

(取材于赵园的同名散文)

注释:【1】浏亮:明朗清晰。

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较之别处更能接纳后进后进:资历较浅的后辈

B.大致都在形胜之地形胜:外形优美

C.燕赵毕竟是慷慨悲歌之地慷慨悲歌:激昂悲壮,有英雄气概

D.北方生活的伟大幽闲幽闲:清静闲适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称北京是与时俱进的,不是专供外人鉴赏的“大古董”,说明作者对北京这座古城的情感态度,不止于怀旧。

B.结尾写道“倾听着这大城重浊有力的呼吸”,作者把北京视为生命体,“重浊有力"显示了北京城的历史感与生命力。

C.多有引用是本文的一个特色,引用老舍的《四世同堂》和郁达夫的《北平的四季》,是为了说明北京之“大”。

D.作者多次使用第二人称“你”,是为了与读者建立一种对话关系,便于带领读者感受历史现场,进入生活情境。

3.北京的“大”在文中有不同层面的表述,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从空间印象入手,谈北京城市格局的“阔大"。

B.作者从京畿一带的地理形势,谈京城气象的“森严”。

C.北京的“大"养成了老派北京人“安详宁静”的神情风度。

D.北京的“大"体现在学术气度的广大与文化精神的包容。

4.作者为什么说“你在没有走进这些胡同人家之前,关于北京文化的理解,是不便言深的”?请结合上下文具体说明。(4分)

5.作者久居北京,对北京文化既有亲切的感性体验,又有学者自觉的理性思考。作者从提笼架鸟的老人、窗外的西山、浏亮的鸽哨声等生活细节感知这座城市的文化精神。试借助这种由表及里的感知方式,来谈谈你对自己所生活的周边世界(如城镇、社区、学校、家庭等)的认识与思考。要求:不要透露你所在学校的信息。(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古镇随想

张炜

在川南黔北交界处有一座锁在深山中的古老的小镇,名曰“二郎镇"。

踏上这里的街巷,身处有些突兀的静谧,便会忍不住猜想:这里太远了,究竟哪些有情趣的人到过这样的镇子?这里又为何热闹起来,涌动着不息的人流?

古镇有许多时候隐在浓雾中。雾幔扯不掉,它就长时间挂在山的半腰。峰峦秀丽,一色灰白陡立的石壁,青翠的山顶。一道深水从山间流泻而过,那是声名远播的“赤水河”。镇子建在河边有限的平地和山阶上,随意自由。

我漫步其间,想象这座镇子生成的种种缘由。它首先是当地山民的祖居地,因为随便一方水土都会诱惑生民,成为他们休养生息的地方。最早那一条条蜿蜒小路是山水冲刷出来的,再由人和兽一天天拓宽。无数生命的痕迹就这样连接起山里山外,沟通了一个越来越大的世界。

在外地人眼里这里偏僻而幽美,也许最适合做隐居之地。现代人的确陷入了新的窘迫,深刻感受着文明的挤压和追逐,说不定会逃到这样的深山僻地里躲藏起来。但是在遥远的农耕时代,是否也会有这样的隐士?他们又为何而来?为避祸?为求悟?为放浪?为修行?

山川大地之上,人就像种子一样撒开,然后顽强地生长。人与山水相依持久,渐渐生出浓烈的情感,好比母子之情。在深壑高岭之间,一代代人开拓雕琢出一方方小小的田园,上面长出一层嫩嫩的葱绿。

这种人与山的相守多么辛苦,多么寂寞,又多么超然安静。这里的劳作和收获,与大山之外当有许多不同。就为了品咂山中岁月,让其变得更有滋味,他们慢慢开始了酿造。这里的河水格外清冽,粮食最为单纯饱满,思悟愈加内向深沉。三者合一,日日演练,于是好酒出世。

饮者说:在漫长而又短暂、悲伤却又欢娱的人生之路上,如果没有了美酒陪伴,那还了得。或许果真如此,于是有了这样的酒香浓烈,代代不绝,赤水河一带已成为海内外游客心驰神往之地。

二郎镇人造美酒,技法灵异,如有神授。他们在大山里找到一处奇怪的天然溶洞,它竟然分成上下两层,阔如神仙厅堂,洞内四季常温,正好用来囤放酒瓮。那一排排黑色陶瓮就安歇在大山腹中,不管世外风雨吹打,只默默孕育自己。待度过了几十年、上百年,它们才开口吐香,一瞬间醺醉了整个世界。

走在二郎镇的古街上,踏着百年前的石阶路,一层层往上蹬去。两旁是木墙青瓦,是来历深长的建筑。整个街巷渍痕斑斑,简直就是一首写在大山深处的七律,或者是李白《蜀道难》那样的长吟。被乳雾浸染成暗红色的木墙,脚下滑腻的石头,都给人神秘幽深的感觉。攀登时人要大口喘息,这时满鼻满腔都是酒香。因为镇上人已经酿造了几百年,天长日久,这里的一切都被醇酒给笼罩了,化成了朦胧一体的美酒世界。外地人在这里一边吃着山菜,一边饮酒思源。

喝过酒再来赤水河边,当地人手指两岸裸出的河道、被流水切割出的道道深痕,言说往昔的争战和大水故事。这里是码头,那里是航路,首尾不断是盐船,欸乃声声帆影远。不远处的自贡是古老的盐都,赤水成为要途,所以才有深山里的繁华和忙碌。盐使山地有了重味,酒令劳民多了品咂。

航道,战争,美酒,这三样事物汇合在一起,这里就不再是寂寞边地了。人类历史上还少有比这更富戏剧性、更多蕴含了诗意的天然组合。多少篙橹,多少弹痕,多少沉醉,多少爱与恨。时间就这样弹指而过,一闪就是百年,连那些活生生的记忆也变成了飘忽的神话。而今这河道上,只有坚硬的石头还在,上面刻满了细密紊乱的水痕,让后人阅读不尽。

当一切故事消失之后,古老的酒瓮还矗在那儿。它是深山溶洞里的珍藏,是秘而不宣的滋味。对于无法度量的时光而言,我们常常觉得也实在只有痛饮一途了。大山幽处有琉璃,云雾层叠生兰花;鞭马难上九重岭,回头一盼是古刹。那就在这里安营扎寨,与默默无闻的日月长相厮守吧。

打开一瓶封存五十年的老酒,从中品尝千古赤水。主人解释着“酱香"二字,令人遥想起东方人情有独钟的“酱”之使用。无酱不炊,颜色深邃,百炼成膏。一个“酱"字贯穿古今,遍布南北,显之美酒,用于佳肴。一瓶酒即牵出千万条文化的长丝,好比做酱的人挑开了一坨酵豆,低头深嗅无法言说的民间气息。

人偶有长饮和沉醉,以感受美好和虚幻,眼神明亮,心情舒畅,长于忘却短于记忆。人需要这清纯而浓烈的液体,这古怪又辛辣的芬芳。

望遍赤水河畔,全是酒坊;探过无尽街巷,无非醺香。我们踩着湿漉漉的石板路,一直登上古镇最高处。引领者一路指点战争旧痕、盐船泊地、异人事迹。不远处是颜色深沉的芭蕉叶子,它们谦虚地垂着,和我们一起倾听。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对古镇生成情形的想象及人与山水相依持久、情感深厚的描述,意在表现古镇先祖们奋斗和坚守的品格。

B.文章说“现代人的确陷入了新的窘迫,深刻感受着文明的挤压和追逐”,意在通过对比表现农耕时代古人的悠闲和超然。

C.文章借“饮者"之口点明美酒对于人生的陪伴作用,与后文“人需要这清纯而浓烈的液体”前后呼应,意脉相通。

D.文章提及盐船、航道、战争,这些事物和美酒共同增加了边地的历史厚重感,作者也因此说“让后人阅读不尽"。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一个外来旁观者的视角,用一种探寻者的心理,客观而充满感情地表达出对古镇的感受与思考。

B.文章“走在二郎镇的古街上”一段,叙述、描写、抒情相结合,写出了古街的风貌,抒发了独特的审美感受。

C.“当一切故事消失之后,古老的酒瓮还矗在那儿"一句承上启下,由上文回顾历史转到对现实的叙说和感悟。

D.文章结尾说芭蕉叶子“谦虚地垂着”,运用拟人手法,凸显了古镇人的内敛、深沉,也使结尾韵味悠长。

8.本文用词别致,语言典雅,请分别举例说明。(6分)

9.文章是如何借“酒"来表现古镇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游天台山日记

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三十里,至梁隍山。闻此地於菟①夹道,月伤数十人,遂止宿焉。

四月初一日早雨。行十五里,路有歧,马首西向台山,天色渐霁。又十里,抵松门岭,山峻路滑。岭旁多短松,老干屈曲,根叶苍秀,俱吾阊门②盆中物也。上下高岭,深山荒寂,恐藏虎,故草木俱焚去。泉轰风动,路绝旅人。

初二日饭后,雨始止。遂越潦③攀岭,溪石渐幽。二十里,暮抵天封寺。卧念晨上峰顶,以朗霁为缘,盖连日晚霁,并无晓晴。及五更梦中,闻明星满天,喜不成寐。

初三日晨起,果日光烨烨④,决策向顶。上数里,至华顶庵;又三里,将近顶,为太白堂,循路登绝顶。荒草靡靡,山高风冽,草上结霜高寸许,而四山回映,琪花玉树,玲珑弥望。岭角山花盛开,顶上反不吐色,盖为高寒所勒耳。

初五日有雨色,不顾,取寒、明两岩道,由寺⑤向西门觅骑。骑至,雨亦至。五十里至步头,雨止,骑去。二里,入山,峰萦水映,木秀石奇,意甚乐之。渡溪涧,三里,至明岩。明岩为寒山、拾得⑥隐身地。

初六日凌晨出寺,六七里至寒岩。循岩右行从石隘仰登岩坳有两石对耸下分上连,为鹊桥,亦可与方广石梁争奇,但少飞瀑直下耳。还饭僧舍,觅筏渡一溪。循溪行山下,一带峭壁巉崖,草木盘垂其上,内多海棠、紫荆,映荫溪色。已至一山嘴,石壁直竖涧底,涧深流驶,旁无余地。壁上凿孔以行,孔中仅容半趾,逼身而过,神魄为动。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①於菟:老虎。②阊门:苏州的一个城门,这里指代苏州。③潦:路上的积水。④烨烨:火焰旺盛的样子。⑤寺:国清寺。⑥寒山、拾得:唐朝两位名僧。

10.文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3分)

循岩A右行B从石隘C仰登D岩坳E有两石F对耸G下分H上连

11.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路绝旅人”与“往来而不绝者"(《醉翁亭记》)两句中的“绝”字含义相同。

B.“以朗霁为缘"与“缘溪行”(《桃花源记》)两句中的“缘"字含义不同。

C.“循路登绝顶”与“循以入"(《登泰山记》)两句中的“循”字含义不同。

D.“旁无余地"与“一车炭重千余斤”(《卖炭翁》)两句中的“余"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相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台山在宁海以西,从宁海到天台山脚下,经梁隍山、松门岭,传闻途中常有老虎出没。

B.想到第二天就要登天台山,徐霞客激动得睡不着觉,一直望着满天星辰,等待天亮。

C.天台山树木秀拔,峰峻石奇,山水相映,岭角山花烂漫,溪边花草芬芳,美不胜收。

D.攀登天台山,有时溪深撑筏以渡,有时附壁攀岩而过,虽路途艰险,但仍为之倾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行十五里,路有歧,马首西向台山,天色渐霁。

(2)壁上凿孔以行,孔中仅容半趾,逼身而过,神魄为动。

14.梁启超曾赞美徐霞客走出书斋、实地考察的科学精神。请从文本第四段中举一例,简要分析徐霞客的科学精神。(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雪中望岱岳

[清]施闰章

碧海①烟归尽,晴峰雪半残。

冰泉悬众壑,云路郁千盘。

影落齐燕白,光连天地寒。

秦碑②凌绝壁,杖策好谁看

[注]①碧海:这里指青天。②秦碑:秦始皇在泰山上所立之石碑,为山上的著名古迹。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主要描写了大雪初霁后的泰山景色,突出了泰山雪景的壮观。

B.首句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烟涛微茫信难求”的意境相似,“烟"都指云雾。

C.“光连”句与“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一样,都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D.尾联诗人想象矗立在绝壁之上的秦碑,以问句作结,抒发了想要登山极望之情。

16.本诗与姚鼐的《登泰山记》(大风扬积雪击面……而皆若偻)都描写了雪后泰山的雄奇壮丽,试分析两者在描写上有何不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感叹人在天地间,生命显得极为短暂和个体极为渺小的句子是“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极尽对音乐的描写,其中“__,__"两句,写出了洞箫声的魅力和吹奏效果。

(3)《登泰山记》中,作者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积雪的光彩的句子是“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1分)

古人很早就体会到了赏荷所带来的美妙感受,并且①___________自己对荷花的喜爱。这从大量的古诗词中可以看出。譬如那首汉朝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描述了在茂盛的莲叶间采莲之乐趣。又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道出了荷花之美在于色彩的映衬,在于成片的气势而非②___________。最直接表达这种喜爱之情的,莫过于宋人周敦颐的那篇《爱莲说》,直接以《爱莲》二字写入篇名。荷花还是传统国画的重要题材,在中国绘画史上,荷花为主要内容的国画历代精品不在少数。在现代作家朱自清的名篇《荷塘月色》中,清华园里月色下的荷塘美景被展现得③___________。自古以来入诗、入文、入画的植物不在少数,但是能像荷花这样留下这么多经典作品的,大概不是很多。荷花之所以能得到文人雅士的喜爱,一是因为美好的外形,其姿态的优雅与古典,颜色的淡雅与清新,给人以美的享受;二是因为所附着的象征意义,荷花亭亭玉立,④___________有如谦谦君子一般。除此之外,我以为,人们喜爱荷花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荷花的同生产品——藕和莲子。

18.依次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成语。(4分)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4分)

20.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譬如那首汉朝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描述了在茂盛的莲叶间采莲之乐趣。

B.我以为,人们喜爱荷花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荷花的同生产品——藕和莲子。

C.自古以来入诗、人文、人画的植物不在少数,但是能像荷花这样留下这么多经典作品的,大概不是很多。

D.最直接表达这种喜爱之情的,莫过于宋人周敦颐的那篇《爱莲说》,直接以《爱莲》二字写入篇名。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9分)

有人说鲁迅作品对学生而言不易理解,在教学上有难度,应该退出教材。这种说法未免有些无理取闹。鲁迅所处的年代,白话文运动方兴未艾,一些语言表达方式确实与当下有一定的差异。应该看到,入选语文教材的课文,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朱自清的《背影》,虽然普遍存在一些读起来“不通顺”的地方,①___________。何况早期白话文和文言文一样,都是汉语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过的状态,学生从教材有限的文本中多了解一些汉语形态并非坏事。当然,想要读懂鲁迅,得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意识,要提前对其创作背景、思想感情有整体的把握。讲《荷塘月色》绕不开朱自清为什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学《记念刘和珍君》也要知道为什么“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没有听过教师讲解、没有意识到揣摩种种隐喻重要性的学生,拿什么去理解《西西弗的神话》?又怎么去分析《变形记》?今天我们与其争论要不要在语文教材中保留鲁迅的作品,②___________。

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谨,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22.文中画框的句子可否改成“没有听过教师讲解、没有意识到揣摩种种隐喻重要性的学生,是不会去理解《西西弗的神话》的,不会去分析《变形记》的”?请说明原因。(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形胜:地势优越壮美。

2.答案:C

解析:“引用老舍的《四世同堂》和郁达夫的《北平的四季》,是为了说明北京之‘大’"错。引用老舍《四世同堂》是为了说明北京之“深”;引用郁达夫的《北平的四季》是为了说明士大夫气十足的现代文人偏爱北京的冬天。

3.答案:B

解析:“京城气象的‘森严’"不属于北京的“大”,应属于北京的“深"。

4.答案:①北京文化不但保存在故宫等皇城的物质遗存上,而且保存在胡同中的普通民居里。②在作者看来,北京文化的“深”更多地体现在胡同人家。这种北京文化以安分、平和的市民阶层为代表,体现为“彼此宽容,彼此体谅"的家庭伦理关系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和谐的社会秩序。③走进胡同深处,接触鲜活的日常生活,更能感受到古城犹在的活力。

解析:首先理解画线句子的意思,即胡同人家是理解北京文化的重要途径,只有走进胡同人家才能深入理解北京文化。题干提示“结合上下文具体说明”,可见作答时既要考虑上文(主要是第六段),又要考虑下文(主要是第七段),带着“为什么通过胡同人家才能深入理解北京文化"这个问题综合提取信息。第六段说“胡同人家是北京文化的保存者”“四合院……生动地展示着北京市民的安分、平和”,生活在四合院里的人家家庭成员之间“彼此宽容,彼此体谅”,这种包含其中的“和合"思想也被用以“构造胡同秩序”,根据这些内容可以得出答案第①②两点。第七段中有“在胡同深处谛听了市声……而有‘如归’之感"仍能发现古城犹在的活力”等,由此可得出答案第③点。

5.答案:略。

解析:这是一个读写结合的知识迁移题,要求借助本文“由表及里的感知方式”,谈谈对自己所生活的周边世界的认识与思考。题干中“由表及里的感知方式”,即由生活细节体会某地的文化精神。作答时可选择自己熟悉的地方,这样方便描述细节,准确把握精神气质。比如由成都大街上火锅店经常人员爆满,街道边大树下人们三五成群悠闲打麻将的细节,可以看出成都从容淡然、闲适舒缓的城市气质。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作品内容的能力。“表现农耕时代古人的悠闲和超然"无中生有。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凸显了古镇人的内敛、深沉”于文无据。

8.答案:(1)用词别致。如“品咂山中岁月"中的“品咂”,用于“山中岁月”,使得与滋味不相干的“岁月”有了味道(或:如“让后人阅读不尽"中的“阅读”,用于石头上的“水痕”,使得水痕有了内容,如同文字)。

(2)语言典雅。如“首尾不断是盐船,欸乃声声帆影远”,化用前人诗句,富有传统文化底蕴(或:如“无酱不炊……用于佳肴”,句式整齐,有文言色彩,凝练厚重,富有古典意味)。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文学作品语言特色的能力。“用词别致”是指用词新奇,与众不同;“语言典雅"是指语言雅致,具有古典韵味。这篇散文用词别致,比如第7段中“品咂山中岁月”中的“品咂"一词,和下句“让其变得更有滋味”相应,使得与滋味不相干的“岁月"也有了味道;再如第12段中“让后人阅读不尽”中的“阅读"一词,用于石头上“细密紊乱的水痕”,使得水痕有了文字一样的内容。类似的别致的词语还有很多,比如第1段中“有一座锁在深山中的古老的小镇"中的“锁”、第6段中“雕琢出一方方小小的田园"中的“雕琢”、第9段中“一瞬间醺醉了整个世界"中的“醺醉”等。这篇散文语言典雅,比如第11段中的“首尾不断是盐船,欸乃声声帆影远"化用柳宗元的诗句“欸乃一声山水绿”,富有传统文化底蕴;再如第7段中的“这里的河水格外清冽……思悟愈加内向深沉"、第14段中的“无酱不炊……用于佳肴”、第16段中的“望遍赤水河畔……无非醺香"等句,句式整齐,具有文言色彩,凝练厚重,富有古典意味。

9.答案:①文章通过写酿酒的缘由,描绘了古镇偏僻幽美的山水和古镇人寂寞宁静的生活状态。②通过写酿酒的条件和其技法的独特,展现出古镇特殊的风土人情。③借饮酒思源,回顾古镇悠远深邃的历史。④借品尝老酒,展现出古镇厚重的文化内蕴。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文学作品精妙构思的能力。这篇散文围绕“酒”写古镇随想,构思精巧。文章1—7段写对古镇生成缘由的想象和古镇人为了“品咂山中岁月"开始酿酒的情形,描绘了古镇偏僻幽美的山水和古镇人辛苦寂寞、超然安静的生活状态;第9段通过写古镇酿酒条件的奇特和技法的灵异,展现出古镇特殊的风土人情;11—12段写作者饮酒思源,“喝过酒再来赤水河边”,回顾古镇悠远深邃的历史;14—16段写作者借品尝老酒,“从中品尝千古赤水”,展现古镇厚重的文化内蕴。

10.答案:BDG

解析:“循岩右行”和“从石隘仰登"结构相同,应独立成句,故B、D两处应断开;“岩坳有两石对耸”主谓宾齐全,其后应断开,即G处应断开。

11.答案:C

解析:“含义不同"错,两者含义相同,都是“顺着”的意思。A项,两者都是“断"的意思。B项,前者是“缘分”的意思,后者是“沿着"的意思。D项,前者是“多余”的意思,后者是“整数后表示不定的零数"。

12.答案:B

解析:“想到第二天就要登天台山,徐霞客激动得睡不着觉”错,结合原文“及五更梦中,闻明星满天,喜不成寐"可知,徐霞客睡不着觉是因为听说繁星满天,第二天可晴天登山。且“一直望着满天星辰,等待天亮”也不正确,原文有“及五更梦中,闻明星满天”,说明他先是睡着了,五更时醒来,听说繁星满天。

13.答案:(1)走了十五里,路有岔道,勒马向西朝着天台山去,天色逐渐转晴。

(2)岩壁上凿有小孔用来通行,孔中只能容得下半只脚,身体贴着岩壁走过去,惊心动魄。

14.答案:“岭角山花盛开,顶上反不吐色,盖为高寒所勒耳”,徐霞客经实地考察,得出植物生长与地形、气候有关的科学结论,体现了徐霞客尊重实地考察、善于科学推理的科学精神。

解析:题干点明是“走出书斋、实地考察的科学精神”,在文本第四段中筛选出相关内容,即“岭角山花盛开,顶上反不吐色,盖为高寒所勒耳”。徐霞客在游览时,观察到山脚下山花已开,峰顶上反而不开花,推测是地处高寒的原因。他在游览时,还能实地考察得出结论,富有科学精神。

参考译文

癸丑年三月三十日从宁海县西门出城。天空阴云散尽,阳光明媚,人的心情、山中的景物,都有喜悦之态。走了三十里,到达梁隍山。听说这里路边有老虎出没,一个月伤害几十人,于是就停宿于旅店。

四月初一日早上下雨。走了十五里,路有岔道,勒马向西朝着天台山去,天色逐渐转晴。又走了十里,抵达松门岭,山势险峻,道路湿滑。山岭近旁有很多矮矮的松树,苍老的枝干弯曲着,树根松叶青绿秀丽,像城里人种的盆景。在高峻的山岭间爬上爬下,深山荒凉寂静。害怕老虎躲藏在草丛中,因此草木都被烧掉了。泉水轰鸣,劲风动地,山路上没有其他的旅人。

初二日吃完饭,雨才停。于是越过路上的积水,攀登山岭,溪流、岩石渐渐清澈、幽静。走了二十里,傍晚抵达天封寺。睡卧床上,还惦念着明晨登攀峰顶的事,若有缘分则雨过天晴,因为连日来都是晚上雨后天晴,并没有一天是天亮时晴朗的。等到五更时,从梦中醒来,听说满天都是明亮的星星,欢喜得睡不着觉。

初三日早晨起来,果然日光像火光一般闪耀,于是决定向山顶进发。向上登了几里,到达华顶庵;又走了三里,将要接近山顶,到太白堂,顺着路登上了最顶峰。荒草被风吹得纷纷倒伏,峰高因而寒风凛冽,草上结的霜有一寸多厚,环顾峰下四周的山峦,美丽的鲜花、碧玉般的绿树,满眼望去清晰精巧。山脚下山花盛开,峰顶上反而不开花,大概是地处高寒的原因。

初五日有下雨的迹象,但顾不上了,选择了去寒岩、明岩的路,从国清寺向西门寻找乘骑。乘马来到,雨也下起来了。走了五十里到步头,雨停了,乘骑也打发走了。走了二里,进入山中,山峰倒映在萦绕流动的水中,树木秀丽,岩石奇异,心情因此很快乐。渡过溪涧,走了三里,到达明岩。明岩是寒山、拾得隐居的地方。

初六日凌晨离开寺院,走了六七里到寒岩。顺着岩石右边行走,从岩石的狭窄小路向上攀登。山岩的低洼处有两块岩石相对耸立,下部分开而上部连接,即所谓“鹊桥”,可以和方广寺的石梁互争奇异了,只是少了飞流直下的瀑布罢了。回到僧舍吃饭,找竹筏渡过一溪流。顺着溪流往山下走,这一带都是陡峭险峻的山崖,上面荒草盘结、树枝下垂,里面大多是海棠树、紫荆树,浓荫倒映在溪中。已经走到一个山嘴处,岩壁直插涧底,水沟深且水流急,旁边没有多余可行走的地方。岩壁上凿有小孔用来通行,孔中只能容得下半只脚,身体贴着岩壁走过去,惊心动魄。

15.答案:B

解析:“意境相似”错。“烟涛微茫信难求"营造了一种虚无缥缈、模糊不清的意境。“碧海烟归尽”是说青天如大海一样青碧澄净,烟云已消散无余。这一句和下一句“晴峰雪半残"共同描绘了一幅银碧相映、明丽耀眼的画面。

16.答案:(1)从描写手法上看:①施诗主要借助山峰残雪、众壑冰泉、千盘云路、银白雪影等意象进行静态描写。姚文则通过不同意象的色彩变化进行动态描写。②施诗虚实结合,前三联为实写之景,突出了泰山的严寒、险峻、巍峨;尾联为想象之景,表达了诗人自己欲登山极望之情。姚文则实写泰山的雄奇壮丽。

(2)从修辞手法上看:施诗颈联用夸张的手法极力渲染泰山之高峻。姚文则以“若樗蒲”“若偻"等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雪后泰山雄伟壮丽的意境。

解析:答题时,可从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比较。(1)描写手法:施诗首联从远景落笔,写出雪后天空晴朗,烟云散尽,残雪中高高耸立的山峰更显苍翠;“雪半残”描绘岱岳之上半端被积雪覆盖之状。颔联写近望岱岳之局部形象,诗人选取的是具有典型性的“冰泉"与“云路”两种意象,前句写岱岳之泉水已结成百丈冰,垂悬于众多山壑的崖壁上,以显示雪中岱岳之严寒冷峻,后句写山路上云气浓密,千折百回,又显示岱岳之险峻高远。颈联则纯是写雪景,前句中“齐燕白"从横向角度写泰山之雪使“齐燕”之地都被映衬得白茫茫,后句则写积雪在晴日下之反光,使天与地皆寒光耀眼,寒气逼人,这是从纵向角度写雪“光"之强。由此可见,施诗主要借助山峰残雪、众壑冰泉、千盘云路、银白雪影等意象进行静态描写。而姚文则通过“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正赤如丹"绛皓驳色”等不同意象的色彩变化进行动态描写。另外,施诗虚实结合,前三联是作者所见之景,为实写;尾联中,“凌绝壁"指秦碑立于泰山绝壁之上。由此可见,“秦碑”非诗人于山下所能望见,为虚写之景。此时诗人遥想:矗立在积雪之岱岳山顶的秦碑美景,是否有谁正拄着手杖去观赏呢?通过问句,诗人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欲登山极望之情。而姚文描写泰山日出的整个过程,展现了泰山雄奇壮丽的风光,则全是实写。(2)修辞手法:施诗颈联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泰山的山“影"之长和雪“光”之强,夸饰泰山之高峻。姚文则运用比喻,如“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等,写出了泰山的雄伟壮丽。

17.答案:(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18.答案:①毫不掩饰;②一枝独秀;③淋漓尽致;④卓尔不群

解析:第①处,根据“自己对荷花的喜爱”“这从大量的古诗词中可以看出……采莲之乐趣”,可知此处是说古人不掩饰对荷花的喜爱,可用“毫不掩饰”。毫不掩饰:完全不加以遮掩、矫饰。第②处,根据“在于成片的气势而非”,可知此处是说荷花之美在于花叶相互映衬,而非一枝的美丽,可用“一枝独秀”。一枝独秀:形容在同类事物中最为突出,最为优秀。第③处,此处是说清华园里月色下的荷塘美景在《荷塘月色》一文中被完全展现出来,可用“淋漓尽致"。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等详尽透彻,发挥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彻底。第④处,语境除了有荷花“与众不同”的意思,更强调其“超乎寻常”,可用“卓尔不群”。卓尔不群:优秀卓越,超出常人。

19.答案:在中国绘画史上,以荷花为主要内容的历代国画精品不在少数。

解析: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历代"应放在“国画”之前;二是成分残缺,“荷花"前缺少介词“以”。

20.答案:D

解析:D项,“直接以《爱莲》二字写入篇名"中书名号应为双引号。因为这里是强调“爱莲”二字,用书名号则表示这是一篇文章。

21.答案:①但不至于读不懂;②不如多思考一下鲁迅的用意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第①空,依据前文“虽然……"可知,此处应该使用“但……”的句式;再依据前文“有人说鲁迅作品对学生而言不易理解"一些语言表达方式确实与当下有一定的差异”可以推知,此处应填写“但不至于读不懂"或意思相近的语句。第②空,依据前文“与其……”可知,此处应使用“不如……"的句式;再依据前文“没有意识到揣摩种种隐喻重要性的学生,拿什么去理解《西西弗的神话》?又怎么去分析《变形记》?”可知,此处应填写“不如多思考一下鲁迅的用意"或意思相近的语句。

22.答案:不能。①原句采用反问句式,无疑而问,语气更为强烈,更能够突出话题主旨。②原句用词精准,表达严谨,“拿什么”强调理解《西西弗的神话》和分析《变形记》,需要教师讲解和学生意识到揣摩隐喻的重要性,并非“不会去理解"不会去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首先回答能不能改换语句,然后陈述理由。不能改换语句,因为:从句式特点上分析,所改句子为陈述句,而原文中的句式为反问句,运用反问句式语气强烈,更能突出句子表达的情感;从句子选用词语上分析,所改句子使用“不会……”,而原文为“拿什么……”,运用“拿什么……"强调要想理解《西西弗的神话》和分析《变形记》,一定要教师讲解和学生意识到揣摩隐喻的重要性,如果使用“不会……”,则没有这种意味,可见原文句子用词的准确性、表达的严谨性。由此可知,不能改换语句。

23.答案:

用美德与勇毅,助力美梦成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