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拿来主义》教学实录教学实录师:同学们好,我们开始上课。生(起立):老师好!师:同学们请坐。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生:《拿来主义》。师(走到第一排,递粉笔):同学,你帮老师把课题写到黑板上,写大一些。作者也写上。(生板书课题)师:作者是谁呀,同学们?生:鲁迅。师:你们喜欢读鲁迅的作品吗?生:……师:喜欢的举手。(生大部分举手)师:不喜欢的举手。(一生犹犹豫豫地举手)师:没关系,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要实事求是。有一位文学评论家说,只要你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你迟早会和鲁迅相遇的。所以,现在不喜欢,随着阅读经验的丰富和生活阅历的增加,你可能会慢慢喜欢上鲁迅的。今天和我们相遇的是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大家自读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生读学习目标)师:目标中提到了“杂文”,以前学过杂文吗?(师板书“杂文”)生:初中学过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师:这确实是杂文,那么杂文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呢?能用几个关键词概括吗?生1:针砭时弊。生2:幽默、犀利。生3:反映社会。……师:这些关键词都比较准确地反映了杂文的特点。大家看屏幕,老师给“杂文”做了一个非常简洁的解释——杂文是一种直接、迅速反映社会事变或动向的文艺性论文。这个解释中包含哪些关键信息呢?生1:反映社会。师:那么这篇《拿来主义》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呢?大家迅速浏览课本94页注释⑥和注释⑦。(生浏览注释)师:两个注释提到了哪些现象?生1:徐悲鸿等美术家去欧洲举办美术展。生2:苏联邀请梅兰芳等前往奏艺。师:还有吗?生:……师:两个注释都提到了一个报刊……生:《大晚报》。师:对,《大晚报》报道了注释⑦中的事件。大家注意报道时间了吗?生:1934年5月28日。师:好,这篇《拿来主义》什么时候写的呢?(生自觉翻课本到文末)生:1934年6月4日。师:也就是说……生:本文写于《大晚报》报道后的第7天。师:这就叫……生:直接、迅速反映社会事变或动向。师:这也叫鲜明的针对性。这两个社会事件其实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文化思潮。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各种文化思潮泛滥,一些封建遗老遗少叫嚷复古主义,卖国求荣的“全盘西化”论甚嚣尘上,左翼文艺队伍中要不要继承文化遗产的问题也颇多分歧。面对如此状况,鲁迅先生写下了这篇杂文。这便是本文的写作背景。大家再看屏幕,老师对杂文做的解释中还有哪个关键信息?生:文艺性论文。师:文艺性论文也是“论文”,我们先看杂文的第一重身份——论文,(师板书“论文”)也就是议论性文章。议论性文章一般的写作思路是什么呢?生1:提出观点→证明观点师:可以,还有更具体点的吗?生2: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师:好,这可以说是提纲挈领的三个问题。具体到这篇文章,我们需要思考哪三个问题呢?生:1、什么是“拿来主义”?2、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3、怎么实行“拿来主义”?师:请同学们跳读课文,填充屏幕上的表格。问题课文语句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怎样实行“拿来主义”?(生读课文,标画语句)师:大家找的差不多了,下面把你的理解说给同桌听一听。(同桌交流)师:先看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拿来主义”?文中哪句话可以回答问题?生1:“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生2: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师:先纠正一下读音,“脑髓”的“髓”应该读上声,它没有阳平音。我们一起把“脑髓”这个词读三遍。(生读“脑髓”)师:好,那么这两句哪一句更能体现“拿来主义”的内涵?生3:我感觉第二句。师:说说你的理由。生3:第二句说得更具体,而第一句只是提出了“拿来主义”的概念,并未涉及到内涵。师:第二句具体说出了“拿来主义”的哪些内涵?生3:“运用脑髓”指主动思考,“放出眼光”指要有辨别能力,“自己来拿”指主动去拿。这才是“拿来主义”的内涵。(生鼓掌)师:确实很具体,大家同意吗?生:同意。师:我们一起把这句话齐读一遍,进一步体会“拿来主义”的内涵。(生齐读)。师:我们弄清楚了什么是“拿来主义”,那么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呢?生1: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师:嗯,大家同意吗?生2:我不赞同。这句话在文章末尾出现,而且是从人的成长这一角度来说的。师:那么你认为应该从哪个角度说更合适?生2:既然杂文是反映社会现象的,当然从社会现实的角度说更合适;而且刚才我们找的“拿来主义”的内涵句用“所以”来领起,所以我认为实行“拿来主义”的原因应该到前文去找,也就是前六段。(生鼓掌)师:你的分析很有逻辑性,能借助杂文的文体特征来分析,还善于抓住关联词来判断上下文的逻辑关系,从而抓住问题的本质,真的很棒。生2:谢谢老师。师:先别急着谢我,你的任务还没完成呢。接着回答第二个问题吧,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生2:因为一味“送去”不行。师:一味“送去”有什么危害?生2:子孙拿不出东西来,只能向西方乞讨度日。师:所以……生2:所以“送去主义”不可取。师:除了“送去主义”,前六段还提到哪些做法?生2:暂时没有找到。师:其他同学呢?生3:文章开头提到了“闭关主义”。师:“闭关主义”有什么危害?生3:国门被打破。生4:第四段和第六段还提到了“送来主义”。师:“送来主义”可以吗?生4: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师:都“送来”了什么?生4: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师:这些东西怎么了?我们为什么被这些“送来”东西吓怕了?生4:鸦片戕害了国人的身心健康,废枪炮严重削弱了我们的国防力量,致使甲午海战惨败。师:那么“香粉”“电影”“小东西”呢?现在也有很多国外进口的小商品啊?(生困惑,静默)师:大家看第四段,“送来”又被称为什么?生:抛给。师:“抛来”行吗?生:不行。师:那么“抛来”和“抛给”有什么区别?(生议论纷纷)师作抛粉笔头的动作演示“抛来”和“抛给”。生:“抛给”有一种施舍的味道,是有目的的、恶意的输出,而“抛来”一般不含有不良的动机。师:所以西方“抛给”,也就是“送来”这些东西……生1:目的不纯,居心叵测。生2:是西方对中国经济、文化和军事的侵略、掠夺。师:所以,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哪位同学总结一下前六段我们面对外来文化的几种错误做法及危害。生:闭关主义导致国门被打破,送去主义致使亡国灭种,送来主义让青年们发生恐怖,三种做法都不可行。师:所以……生: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师:先驳斥错误做法,再确立自己的观点,这种写法叫什么?生:先破后立。师:很好。到第三个问题了,什么问题?生:怎么实行“拿来主义”?师:文中哪些句子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生1:他占有,挑选。生2: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师:这个问题并不难,大家找的很准确。这个表格我们就完成了。下面我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作者强烈的情感。(生齐读最后一段)师:老师不揣冒昧,斗胆对先生的《拿来主义》做了改写,大家读一下,并比较“真”“假”《拿来主义》的不同。(生读教师版《拿来主义》)师:大家读完了,发现不同了吗?生1:老师写的观点也很明确,思路也很清晰,但和先生写的相比,总感觉缺了点什么?师:你的感觉很敏锐,缺了点什么呢?生2:缺了点文艺范儿。师:文艺范儿,这个词用的好,这就是杂文的第二重身份吧?什么身份?生:文艺性。(师板书“文艺性”)师:那么先生的这篇《拿来主义》有哪些文艺性呢?(生面面相觑)师:下面大家运用批注法赏读课文,看文章有哪些文艺性。(生批注赏读课文)师:文章有哪些文艺性呢?谁来具体说说。生:用了好多反语。(师板书“反语”)师:举几个例子。生:“发扬国光”,这是反话正说,讽刺“大师”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丑恶嘴脸。师:很好,反话正说也叫褒词贬用,这样的反语还有吗?生:还有“丰富”“大度”,这两个词是对“送去主义”者自我吹嘘、自欺欺人之态的嘲讽。师:不错。有没有贬词褒用也就是正话反说的反语呢?生:有,第五段的“鼓吹”和“吝啬”。“鼓吹”本是贬义词,但这里是表示理直气壮、义正词严地宣扬真理;“吝啬”也是贬义词,在这里表示珍惜。都是贬词褒用。师:这些反语的使用有什么效果呢?生1:幽默诙谐,生动有趣。生2:讽刺有力,表达深刻。师:确实很有文艺范儿。这篇杂文的文艺性还有哪些体现呢?生:用词很有表现力。(师板书“用词有表现力”)师:比如……生1:比如第一段的“捧”。这个词活画出“大师”们毕恭毕敬、谄媚讨好的奴性。生2:第一段还有个“挂”,勾画出“大师”们大张旗鼓、自鸣得意的丑陋之态。生3:第八段有个“蹩”用得好。“蹩”,或跛或瘸,形容走路歪歪扭扭的样子,形象地描绘出“废物”的病弱相和见了鸦片的情急相、贪馋相,可憎又可怜。师:大家说得真好,这些词都极富表现力。刚才找的这三个词都是什么词性?生:动词。师:是的,动词是最具表现力和生命力的一种词性,读文章要格外关注动词的使用,我们写文章也要注意动词的锤炼和应用。那么先生的《拿来主义》还有哪些文艺范儿?生:说理很形象。主要集中在第八段和第九段……(师板书“说理形象”)师:老师打断一下,先让同学们读一下这两段你再赏析吧。生:好的。(生自读八、九段)师:好,请刚才那位同学接着说。生:先生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然后用“孱头”“昏蛋”和“废物”比喻面对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师:能具体说一说吗?生:用“孱头”比喻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用“昏蛋”比喻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用“废物”比喻全盘接受的投降主义者。师:真棒。那么第九段呢?生:第九段用大宅子里不同的事物比喻不同性质的文化遗产。鱼翅比喻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应该使用;鸦片比喻文化中精化与糟粕并存的部分,应该选择性地使用;烟枪和烟灯比喻文化中糟粕的部分,可以作为反面教材少部分保存,以警示后人,其余毁灭;姨太太比喻文化中腐朽的部分,应该彻底毁灭。(生掌声雷动)师: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常德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医疗保险》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四川省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大练习(期末)物理试题含解析
- 广东省广州市南村中学2025届初三下学期三模考试物理试题文试题含解析
- 供水管网检测工程施工方案
- 招聘流程管理培训
- 急救护师操作培训个人总结
- 人教版物理必修二
- 常用急救药品的基本知识
- 急救洗胃知识培训
- 如何规范设备维修作业
- 汽车坡道玻璃雨棚施工方案
- 标准化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3岁入园期陪孩子顺利走进幼儿园
- 年产10吨功能益生菌冻干粉的工厂设计改
- 喷砂岗位风险告知牌
- 《歌唱》天长地久 第三课时 《伦敦德里小调》教学设计
-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4篇
- 踝骨骨折病人的护理
- 公司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 行政村村委会主任补选主持词
- 松材线虫病检测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