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石钟山记》任务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12《石钟山记》任务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12《石钟山记》任务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12《石钟山记》任务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12《石钟山记》任务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石钟山记》任务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石钟山记》教案

学习目标:

1.掌握重要的文言字词、句式等文言知识点,读懂文本。

2.理清思路,把握结构;感受记叙、描写、议论的特点。

3.学习作者重视实地考察的科学精神,学会对人或事物进行全面评价。

学习重点积累文言知识;理清写作思路,把握主旨。

学习难点了解和体会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主张。

知识链接:

1.写作背景苏轼平生最讲究求实,早年他针对北宋危机的形势,上书仁宗皇帝,要求革新弊政。神宗时代,他认为熙宁新法有些激进,便站在保守派边反对,等到哲宗亲政,旧党上台要彻底废除新法时,他却又“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而倒行逆施,竭力主张保留新法的合理内容。即使遭贬,也不“随时上下”,这种可贵的求实精神不仅贯穿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也体现在他的作品中——深入实地考察和因事阐发。《石钟山记》就是在深入调察洪后总结的事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2.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正如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枯木怪石图卷》等。

教学设计

感知初读

一、整体感知,梳理思路

1.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文中哪些语句提示了全文的内容?

主要内容: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

是说也,人常疑之。(第1段)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第1段)

2.讨论:文章的每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自然段:(记叙、议论)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第二自然段:(记叙、描写)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第三自然段:(议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

小结: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

情感诵读

1.分角色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语调,读出人物的不同形象特征。

2.师生点评,教师总结。

思辨悟读

任务一:运用评点法,请找出文章开篇作者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及理由。

1.先疑郦道元说:“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理由:“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2.再疑李渤说:“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画胡,北音清越,稃止响腾,余韵徐歇。"。

理由:“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任务二:运用评点法,找出作者的"三笑"并加以评点。

1.苏轼“不信”郦论,“尤疑"李说。他在公元1084年,趁赴汝州之机,携子(苏近)亲来实地考察。而小童却以斧击石,以示命名之由,于是苏轼“笑”而对之。

评点:这一“笑",表示了作者对前人之说的怀疑有坚定的信心,也表明了作者善于思考,敢于怀疑的可贵品质。同时,为下面深入考察作了铺垫。

2.作者夜游石钟山,通过对“森然欲搏人”的大石、磔磔惊飞的栖鹊、似咳且笑般怪叫的鹳鹤等令人毛骨悚然、心惊肉跳的景物的精彩描写,突出渲染一种阴森恐怖、冷清凄厉的环境气氛,充分烘托了亲身探访的不易。

正在“心动欲还"之际,却意外地探得了“噌吰”的声音:“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人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在“将人港口”处,又意外地听到“竅坎镗鞘"的声音:“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竅坎镗鞘之声,与向之噌肱者相应,如乐作焉。”作者的确是不虚此行

评点:这个“笑",承接前面的写景,引起后面对儿子的谈话,既照应“余固笑而不信”的“笑",又为即将发表“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议论作疏通,更为文末写第三“笑"--评郦元、李渤之说作开拓。

3.郦道元目见耳闻,但“言之不详”,故作者叹其简略;李渤“斧斤考击",肤浅鄙陋,失其真实。治学严谨的苏轼安能不“笑”那些学问是容不得丝毫含糊和虚假的。

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并对于在自己看来那些单凭主观臆断便“自以为得其实”的李渤之类的“陋者",给予了尖锐批评,用第三“笑”表明自己的写作目的:“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评点:这个“笑”,显示了批判的锋芒:这个“笑",呼应第一“笑”所存之“疑",开拓第二“笑”所寓之理,融叙事、评人、论理于一体,使文旨朗然显现,使意境粲然升华,使结构珠圆玉润。

任务三:领悟主旨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1)联系相关背景,联系作者身世,做到知人论世。

苏轼一生遭受政治磨难。因他对王安石推行的新法持不同态度,那些拥护新法而得势的朝臣便竭力收罗苏轼的诗文,断章取义,专摘只言片语,然后罗织罪名,弹劾他讥刺新法。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因“谤讪朝廷”罪被捕下狱,这就是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同年十二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被禁锢。直到元丰八年神宗死后,哲宗立,苏轼才复被起用回朝。

(2)《石钟山记》即写于元丰七年(1084)六月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之时,也就是在将近七年漫长的谪居期间。由此可见,苏轼是结合自己的惨痛经历在感慨:事不目见耳闻,不可主观臆断!

课堂小结——学习的意义

不轻信前人的说法。苏轼的说法也许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苏轼的努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

实践出真知。作者在文中强调耳闻目见进行实地考察的重要性,反对主观臆断,草率盲从,这是科学的、重调查研究的态度。我们强调实践出真知,就应该像苏轼一样勇于实践。

妙笔赏读

1.以苏轼实地考察为材料,完成主体片段写作,不少于300字。

小组交流合作并分享。

课堂总结

课后巩固作业:

必做题:

(一)一词多义:

焉:1.心不在焉。自:1.自以为得之矣。

2.且焉置土石?____________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3.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

4.如乐作焉。_________搏:1.水石相搏。

5.硿硿焉。____________2.森然欲搏

莫:1.至莫夜月明。得:1、得双石于潭上。

2.故莫能知。____________2、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鼓:1.如钟鼓不绝。是:1.是说也,人常疑之。

2.微风鼓浪。____________2.所在皆是也。

(二)古今异义:

1.空中而多窍。2.自以为得其实

(三)通假字:

1.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四)词类活用:

1.今以钟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