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沁园春-雪》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_第1页
第1课《沁园春-雪》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_第2页
第1课《沁园春-雪》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_第3页
第1课《沁园春-雪》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_第4页
第1课《沁园春-雪》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沁园春?雪》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语文教育教学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育人资源,将生命教育与德性培育贯穿教学全过程。

《沁园春·雪》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该单元的课文体裁均为诗歌。本词兼具古体诗和现代诗的特点,教学时应具备单元意识和整体意识,引导学生体会本词的文体特质和深层意蕴。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基本内容,积累生字词。

2.反复诵读,品味关键字词,感受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体会语言美和意境美。

3.了解创作背景,感知词中所塑造的青年革命者形象及其所抒发的崇高情怀,领悟伟大革命精神,强化德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

【教学重点】

品读关键字词,掌握景情相生的写作手法,感受辽阔壮丽的审美意境与革命豪情。

【教学难点】

感知伟人的革命者形象以及内蕴的伟大革命精神,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情怀。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提问法、合作探究法、启发诱导法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下雪吗学过的课文中有哪些描写雪景的呢预设:《咏雪》《江雪》等。

师: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诗人毛泽东也十分爱雪,他还将对雪的喜爱融入到诗词创作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词作《沁园春·雪》。

师:词兴起于唐朝,鼎盛于宋代,又称“长短句"。请同学们对这首词的标题进行划分。预设:“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

师:这首词创作于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长征部队到达陕北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1945年10月,毛泽东前往重庆谈判时,将这首词送给柳亚子。1957年1月,该词在《诗刊》上公开发表。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毛泽东描绘了怎样的北国雪景图,蕴含着怎样的感情。

二、初读课文,感知咏雪内容

(一)结合注音,诵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句读,读出抑扬顿挫的情感。2.请一生读,其他同学评价或补充。

3.教师范读,强调字词读音,引导学生正确区分句子停顿。屏显:

沁园春(qìn)莽莽(mǎng)素裹(guǒ)分外(fèn)妖娆(ráo)折腰(zhé)稍逊(xùn)成吉思汗(hán)数风流人物(shǔ)今朝(zhāo)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二)译读课文,掌握词作大意

1.自读自译,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疏通大意,标注疑难字词,勾画出关键语句。2.部分同学划分课文结构(上下阕),概括主题主旨,其他同学补充、修正。

明确:上阕从“北国风光”到“分外妖娆",描写北方壮丽雪景;下阕从“江山如此多娇”开始,评点古代英雄人物,表达革命情怀和热情。

三、因言入景,绘江山多娇雪景图(一)素读:析基调,明意境

师:诗词一般有“文眼"和领句。请同学们诵读课文,找出领句并说明理由。

交流点拨:上阕领句是“北国风光”,总领雪景描绘;下阕领句是“江山如此多娇",承上启下。师:上阕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预设:银装素裹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雪景图。

交流点拨:作者以“北国风光”引领,展现广袤无垠的雪国世界。“千里"万里”运用互文,凸显大地辽远阔大、雪景灵动之美。长城内外白茫茫一片,黄河失去滔滔水势,但雪景充满生机。作者还想象了雪后晴空,将祖国河山比作少女衣装,展现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象。

(二)细读:扣字眼,悟妙处

师:哪些字词让你产生这样的审美感受圈点出来并说明妙处。

预设:“封"飘”“望"莽莽”“滔滔"舞”“驰"红装”“素裹"等。交流点拨:

1.“封”写出大地被冰雪封冻,“飘"写出雪花飘扬恣肆,一静一动,凸显辽远阔大与灵动之美。2.“望”字统领下文,展现雄伟景观,刻画伟人形象,体现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3.“莽莽"滔滔”分别照应“冰封"雪飘”,“惟余"强化白茫茫景象,“顿失”展现变化之快、寒威之烈,营造宁静旷远境界。

4.“舞"驰”运用拟人和比喻,将景物人格化,展现山之飞动、原之雄浑、雪之飞扬,充满活力。

5.“红装"素裹”构建雪后日照图,冷暖色调对比强烈,彰显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

四、以史抒情,宣英雄折腰革命志

(一)研读:拓视野,铸思维

师:请同学们朗读下阕,找出领句并分析下阕是如何由景入史、论史抒情的。

预设:“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是领句。

交流点拨:作者首先对上阕的“北国风光”进行总结,感叹祖国河山之美,进而引发对谁能主宰如此多娇江山的思考。一个“引"字,将“江山”与“英雄"联系起来,突出英雄对河山的崇敬与追求,也衬托出河山之壮美。

师:作者如何对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展开议论他对这些“英雄”持怎样的情感态度

预设:作者以“惜"为领字,总领对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和成吉思汗的评论。“惜”字体现了情感基调。

交流点拨:“惜"有多重韵味。其一,惜中含褒,肯定他们的伟大贡献;其二,惜中有适度批评,认为他们重武轻文、重武治而轻文治;其三,惜中有对历史的正视,认为他们的局限与时代、环境有关;其四,惜中有壮志,展现作者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和豪迈胸怀,表现出后来者居上的气概。教师应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看待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能

力。

师:在作者眼中,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预设:“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从这一句可知,作者认为英雄生于“今朝",可能是自况。

交流点拨:“俱往矣”三字意味深长,作者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一笔带过,转向当今时代,点明“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这也是全词的主旨句。新时代需要新的风流人物引领,他们要超越历史英雄,具备卓然才能和伟大抱负,不辜负历史和人民期望,带领人民创造更辉煌的未来。从广义上讲,“风流人物”指亿万人民群众和与人民并肩战斗的无产阶级革命者。

(二)创读:品文美,育情怀

师:我们对文本中一些字词句进行深入品读揣摩,并针对之前存疑的问题展开研讨,将自己的生命体验融入文本解读,更好地感知作者在词作中抒发的崇高情怀和英雄气概,达到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目标。

问题1:作者一生创作的词作中用过16个词牌名,在这首词中为何选择“沁园春"是否有特定意义

交流点拨:作者善于用不同词牌名表达不同情感。“沁园春”词牌名创始于初唐,后被苏轼发展成为抒发内心志向的主流体式。作者选用此词牌名,与当时渴望革命胜利的壮志相契合。问题2:作者用“娇"妖娆”修饰祖国河山,有何用意

交流点拨:一般“娇"妖娆”多用于形容女性妩媚姿态,作者此处用意有三。其一,从眼前雪景展开想象,畅想红日高照的景象,堪称“妖娆"。其二,作者写景目接万里、视通千年,气魄宏大,“娇”“妖娆"与壮阔山河形成审美张力,给人强烈冲击。其三,自古以来文人善用“美人”意象表情达意,此处以美人喻江山,用男女倾慕之情象征英雄对江山的热爱,彰显革命热情。

问题3:毛泽东在这首词中如何具体体现革命的崇高情怀

交流点拨:崇高情怀在崇高审美中体现。毛泽东的诗词属豪放派,遒劲有力、酣畅淋漓,在《沁园春·雪》中表现突出。具体表现为:一是精心遴选景物形象和建构人物形象;二是创构浩瀚时空,展现磅礴气势;三是融合自然美与社会美,开拓宏阔意境。

五、作业布置

课后收集毛泽东的其他诗词,深入阅读并体悟其中展现的革命豪情与崇高情怀。

【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应充分挖掘教材育人资源,引导学生解读和重构文本。诗词教学中,诵读至关重要。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多读、趣读,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