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市里岔镇卫生院医养结合模式简介_第1页
胶州市里岔镇卫生院医养结合模式简介_第2页
胶州市里岔镇卫生院医养结合模式简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卫生院如何“托管”敬老院——胶州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2014-11-16

来源:

大众日报□白晓报道敬老院工作人员为老人过生日。□本报记者白晓

本报通讯员刘振华刘伟

胶州市积极探索医疗服务、五保残疾托养、老年康复等多领域融合的医养一体化服务新模式。作为先期试点的胶州市里岔镇卫生院,医养结合后的效果如何?近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卫生院“托管”敬老院

“刚从隔壁卫生院测完血糖,顺便开了点药。”11月10日上午,在里岔镇敬老院,69岁的肖显忠告诉记者,自从2013年住进敬老院,每天有吃有喝有娱乐,生活很充实,健康有保障,“尤其犯病时,一按呼叫系统,卫生院的驻岗医生马上就能赶到。”

与大多数地方不同,去年7月建成启用的里岔镇敬老院与卫生院只有一墙之隔,一条石板路将两院相连,走过去不过一分钟的时间。除了空间上的近距离,在内部管理上,目前,敬老院与卫生院也实现了“零距离”——敬老院由卫生院“托管”。

敬老院建筑面积3150平方米,开放床位150张。记者看到,每个房间里不仅配备了空调、液晶电视、床头应急呼叫系统,而且设有独立卫生间和无障碍化设施等。

里岔镇卫生院院长逄德堂,同时也是敬老院的院长。他说:“将敬老院与卫生院建在一起,有利于整合养老和医疗两方面资源,充实提高养老服务的内容和水平。与一般的养老院相比,我们最大的优势是,能够给托养老人提供专业化的医疗服务和实时监控。养老院房间里配备的都是医疗用床,1800元一张,如果老人需要做检查,就不用再倒腾了。”

据了解,目前里岔镇敬老院已托养五保老人92名,残疾老人21名。在院老人平均年龄68岁,其中年龄最大的老人已有91岁。

医改助力医养结合

“放在以前,我们可不敢接管敬老院。”逄德堂坦言,资金压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曾经的卫生院设备落后、人才匮乏、技术水平低,“接管过来,万一老人有个三长两短,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近年来,胶州市卫生局持续为基层医疗机构配备高标准医疗设备,组织实施百名医师支援农村、基层医师到上级医院进修,镇村一体化管理、智慧医疗网络建设等工程,卫生院医疗设备档次、技术人员水平均有了大幅度提升。

医改成果在惠及千万百姓的同时,也为医养结合服务创造了条件。目前,里岔镇敬老院医护驻岗、定时查房、日常健康分级管理已实现常态化,做到了常见疾病早发现、早诊疗。每天有支农专家来院坐诊,更是让老人们足不出院就享受到专家服务。

去年7月份,64岁的姜瓦老人在吃饭时突然倒地休克。驻岗的医生1分钟即赶到现场并迅速用药,老人的病情很快得到稳定。若是传统养老,这种情况往往难以及时发现处理,半小时内得不到有效救助,老人死亡率可达30%—40%。

逄德堂认为,医养结合是一种双赢模式,专业的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和优质的医疗服务,为老年群体养老提供了强大助力,同时也减少了敬老院运行费用,提高了卫生院资源利用率。

“如果敬老院单独运行,仅后勤人员年需支出25万元左右,加上卫生院就需要近40万元。现在与卫生院共用一套后勤人员,每年仅需支出26万元,节省费用35%。”逄德堂告诉记者,敬老院年运行费127.82万元,民政部门和残联每月分别对每位老人补助730元、1100元。经计算,每位老人每年约需1.1万元,卫生院和敬老院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水、电、暖以及人工等费用,除去补贴后由当地政府兜底支付。”

医养服务触角延伸至村

记者了解到,因受资金和床位所限,现在敬老院只接收五保老人、残疾老人等特殊群体。而统计显示,里岔镇60周岁以上老年人12927人,其中,80周岁以上老年人2361,且92%的老年人都居住在村里,他们该如何享受养老资源?

“依托镇村一体化卫生服务网络,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与养老服务的无缝衔接,将卫生室打造成守护老年人健康的‘桥头堡’。”逄德堂告诉记者,完善的三级网络、标准的消毒供应、高档的医疗设备,使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充分融合,为各类老年群体提供了基本医疗服务保障。

与此同时,卫生院与社区共同规划建设医养服务站14处,为老年人提供常见病诊疗、健康分级管理、日间托养、居家养老服务等。

在高木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记者看到,环境干净整洁,老人们三五成群的聊天、下棋、听广播,或进行康复活动。“目前已运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个,今年将再建成4个。”逄德堂说。

卫生院还成立了医养一体化服务中心,向活动不便的低保老人发放代金券。老人需要健康服务、打扫卫生、吃饭洗衣时,只需拨打卫生院医养服务中心电话,就会有医养服务站的人员登门服务。服务人员凭代金券到服务中心,按照每小时10元钱兑现,服务质量纳入对乡医的考核。

据悉,医养服务中心以“定岗定薪不定人”的方式,在相同资金投入的前提下,向社会公开购买衣、食、住、行、娱乐等各方面的服务,周边村民在农闲时,可到服务中心打工,同时通过公平竞争提高养老服务质量。

■书记点评整合社会资源提升养老服务水平胶州市委书记张德平

老有所养、老有善养,是幸福民生的应有之义。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融合,既能充分发挥医疗机构专业特长优势,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又能让老年人享受到专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