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从“审美注意”浅析建筑的用光哲学
摘要:20世纪50年代之后,人们开始怀疑功能主义对人性的湮灭,建筑史上展开了一场对美、情感与文化的“复兴”,在众多建筑师对所谓“情感本位空间”的追求中,“光”这一元素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试图从美学中“审美注意”的角度分析建筑的用光之道,揭示建筑用光妙趣横生的奥秘。
关键词:审美注意;新异性;建筑用光
Abstract:After1950’s,peoplerealizethefunctionismharmshumanity,andbegintorevivebuildings’beauty,feelingandculture.Whenalotofarchitectspursuesuchspacethatcanstimulatepeople’sfeelings,theelement“light”playsanimportantroleinit.Thispaperanalyzeshowsunlightcanbedesignedandutilizedinbuildingstostimulatepeople’saestheticnoticeandtriestorevealwhythesunlightinsomeexcellentbuildingsisfullofhumorandwit.
Keywords:aestheticnotice;unconventionalandoriginal;sunlightinbuildings
中图分类号:TU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9-0054-03
古往今来,许多建筑因独具匠心的光处理成为人类建筑史中的瑰宝。光是成就空间性格、赋予其人性和情感的重要元素。建筑空间的形态及魅力的展现均与光的联系十分密切。英国建筑师罗杰斯曾说,“建筑是捕捉光的容器,就如同乐器如何捕捉音乐一样。”[1]安藤忠雄也曾称颂“在不断的变幻之中,光重新塑造着世界。”[1]
古代建筑中不乏对光使用的优秀实例。著名的罗马万神庙,阳光从穹窿顶部的圆形孔洞中一泻而下,冲破几乎密闭的墙体和穹隆围合的浓重黑暗,光的微粒柔和而富有层次地扩散于空间的各个角落,成就了万神庙纯净、不朽而又神秘的空间效果(图1)。拜占廷盛期的圣索非亚大教堂,中央穹窿底部的密排顶窗堪称这座伟大建筑令人惊叹的生花妙笔,40个密排孔洞中轻落而入的缕缕阳光,奇妙化解了巨大穹隆的沉重、压抑,冥冥中也仿佛传来神的召唤(图2)。如此的例子不胜枚举,即便在功能主义独霸西方建筑界的20世纪前半叶,仍出现了像朗香教堂及埃罗·沙里宁的克瑞斯基小教堂(图3)等在建筑用光方面令后世景仰、观摩的稀世珍品。
1激发“审美注意”的必要条件
建筑的“情感本位空间”,是指建筑空间不再冷冰冰地存在,它能与人交流、对话,能够碰触人心底里最敏感的神经;不同时刻,它会在人身边扮演不同的角色,或聆听心语,或抚慰忧伤,或添加欢乐,激发想象。如此美妙而令人向往的“情感本位空间”,如果仅符合一般的美学原理、给人以美的感觉显然不够。人的审美感受分为两个层次:审美感觉与审美注意。创造能够触碰人灵魂,给人以关怀的“情感本位空间”必然要求激发审美感受中的第二个层次——审美注意。建筑中的光线处理作为赋予空间以人性和情感的重要手段,必然要求唤起主体的审美注意。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激发主体的审美注意存在两个必要条件:①强烈的对比;②审美客体的新异性。从建筑用光的角度,可将这两个必要条件转化为:强烈的明暗对比,以及新异的、与原初自然光相对抗的力场。
2黑暗中的光明
光明与黑暗是一对矛盾。唯有黑暗的衬托,光才能够得以凸显,并在强烈的明暗对比中成为审美注意的中心。安藤忠雄这样描述二者的关系,“光自身无法制造光。必须有黑暗的存在光才成其为光,并显示出高贵和力量。是黑暗点燃了光的闪亮,表现光的力量,黑暗天生是光的一部分。”[1]缺失了黑暗,光将失去丰富的层次、奇妙的变化和鲜明的对比,它将只是明亮、单调而乏味,不再具有灵性,更无法成为审美注意的中心。一般来说,光明与黑暗的对比有这样两种方式。
a)静态对比——光明直接入射黑暗
黑暗中的光明显得格外宝贵、动人。当光线射入黑暗,所到之处,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清晰可见,光变得有迹可寻。它穿破黑暗,在有形的物体间来回冲撞、反射,空间就在这均匀而变化的光的分布中诞生了。如前文提到的万神庙、圣索非亚大教堂等都不愧是光明与黑暗正面冲突的典范。
被誉为光的大师安藤忠雄深刻领悟到了光明与黑暗的辨证关系,在他的建筑空间中,光明总因黑暗的伴随而显得鲜明而富于感染力。他的作品住吉的长屋(图4)、小莜邸(图5),光明与黑暗的和谐造就了一种宁静、自然而亲切的氛围;在光的教堂(图6)与冥想之庭(图7)中,则凭借刺入黑暗的光的罅隙使明暗的对比登峰造极,心神在剧烈激荡过后,灵魂归于沉思,成就了他的“神圣空间”。
b)动态对比——在空间序列的行进中展示光明与黑暗的对比
古代的陵墓建筑常设有漫长、幽黑的墓道来衬托墓室的主体。如明太祖朱元璋墓,依山而建,十分简朴,但在空间序列的行进中巧妙安排了光线的明暗对比,气氛的营造十分到位。当心神忐忑的膜拜人群在漆暗、冗长的墓道中摸索行进时,猛然间,一片豁然开朗的山林于墓道尽端映入眼帘,明暗的冲突惊心动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安藤的水御堂也将这种手法运用得出神入化。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空间序列后,步入荷花池间的梯道缝隙,白昼转入黑暗,继续行进则赫然闪现出一片火红,是落日的余辉从西侧御堂内障映入正厅,四处强烈充溢的红光下,必然带来一种寂静、神秘、而超越凡俗的精神体验(图8)。
3新异并与原初自然对抗的建筑之光
建筑是人类理性与智慧的产物,建筑之所以能激动人心,是因为它具有与自然不同的品质,具有一种与自然相对抗的建筑之力。将自然元素引入建筑是一种永恒的趋势。但在有限的建筑空间中很难营造出令人注目的原初自然,人们对此熟视无睹,因此无法吸引主体的审美注意。光作为一种表现力极强的自然元素,要激发主体的注意,必须发掘一种足够强劲的力场,一种对抗。因此,将引入建筑中的自然光进行抽象加工,使其借助人类理性的光辉,迸发出一种与原初自然强烈对抗的力场,一种人所不常见的新异性,是将“建筑之光”赋予神韵、激发主体审美注意的又一方向。这种新异而又极具感染力的“建筑之光”常常通过进光洞口的新异形式、特殊的构造手法、独特的结构形式或建筑构件,以及凭借对材料的精心选择等来得以实现。3.1进光洞口的新异形式
3.1.1形态的新异几何限定
经过单纯、规律、重复等几何性限定的光与原初的自然光不同,具有人类理性的印记,即伴随有与原初自然相对抗的力场。但过于普通的限定形态,对现代人缺乏刺激,而经独特、新颖几何限定的光则更能唤起人们的审美注意。朗香教堂内墙上密布的大小不等的、剖面呈梯形的窗洞,就像一个个内大外小的散光筒。光的感觉变幻而奇异,处处弥漫着神秘的气息(图9)。又如光的教堂那强烈、神秘的光十字,小莜邸中那充满韵律、美妙而又优雅的室内通廊(图10),以及安藤建筑中所惯用的那种墙与墙,墙与天花交汇处的光的罅隙等等,都是对光的新异几何限定的成功之作。
3.1.2位置的新异选择
入射空间的角度不同将赋予光以不同的表情,除了对洞口形态的斟酌和创新,有时光线凭借其入射位置的新异也可渲染出令人耳目一新、惊讶甚或赞叹的空间效果。
索托·莫拉的建筑以其对材质、建筑技艺的一丝不苟及其作品中优雅而诗意的空间感觉驰名于葡萄牙。他所塑造的奇妙空间有时并不需要特别的苛求或耗费高昂投资。阿尔加维小住宅中,莫拉仅凭一个小小的、侧面高高开启的方正窗洞就营造出一条宁静而动人的室内走廊(图11)。这份光的成功塑造,除了黑暗的衬托之外,还得益于窗洞位置的别出心裁。
瑞士提奇诺的圣塔玛丽亚教堂出自于另一位建筑大师马里奥·博塔之手。光的作用在教堂室内空间的营造中历来非同小可,圣塔玛丽亚教堂神圣之光的造就却并非同朗香教堂或光的教堂那样凭借进光洞口的新异几何限定,其窗洞的形态无甚特别,但位置的选择却独到新颖。所有窗洞均紧邻祷告的座椅低低开启,祈祷的教徒全身沐浴在亮白的光明之中,环顾身周逐渐散晕、愈加浓重的黑暗,更能感受到神灵的庇护与宗教的圣洁(图12)。
3.2特殊的构造作法还原光的纯净
不同身份的建筑需要表达不同的性格和空间感觉。某些要求纯净、圣洁或静谧等空间特性的建筑,过于繁复的窗洞形式之于光对空间的表现可能构成某种减损,有时甚至窗框、玻璃也会削弱光对空间最为单纯而最具感染力的表现。因此一些建筑师在建筑中偏爱采用简洁、整体的大片窗玻,还有一些建筑师则常采用某些特殊的构造手法以还原场所中光的纯净形态。
如在安藤的建筑中,常将天窗置于墙与墙或墙与天花的交汇之处,表现为一道光的罅隙,并采用一些特殊的构造设计将玻璃边缘及固定窗玻的构件藏匿在人们视线所不及之处,精心地营造并呵护着一份光的单纯和净粹。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我国建筑师刘家琨的鹿野苑石刻博物馆(图13)等。光仅从洞口入射,是表现空间张力和性格的唯一主角,不受任何图案或构件的影响。这对常规窗洞司空见惯的人们看来,最为纯粹的光的入射反而凝结了一种别样的新异及对灵魂的意外触动。
3.3独特的结构形式或建筑构件下的光影
独特的结构形式或建筑构件可以产生独特而丰富的阴影效果。人工创造的建筑阴影凝结了建筑师的智慧与思考,相对大自然的树影婆娑永远具有别样的情致,是吸引主体审美注意的又一手法。日本的关西国际候机楼(图14)、美国的华盛顿大屠杀纪念馆(图15)、博塔的艾弗利天主教堂和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等等,其独特的结构形式或构件所产生的光影特异非凡,均大大平添了建筑神韵,在“情感本位空间”的创造中可圈可点。
3.4光线、材质与空间的契合
光线射向不同的材质可能转变为强反射、漫反射或扩散光等等,同时也会产生更加细腻的光感差异。通过材质的选择可在一定程度上调控光的品性,使其与材质和空间的氛围更加契合。许多大师都对材质的选择有着令人敬佩的执著,力求与空间的性格高度默契。恰当的材质的确可以更加完美地展现建筑之光充满理性和令人震撼的审美吸引,表达场所理想的情感与秩序。如安藤的兵库现代美术馆入口大厅一隅(图16),朴素而温和的“安藤式混凝土”表面与天光和场所精神的完美契合,令人很难不在心底轻轻惊讶和赞叹。
4结语
无可辩驳,建筑之光的情感和神韵离不开宝贵的黑暗衬托,以及凝结了建筑师智慧和理性的新异加工。光在空间里灵动闪烁,唤起注意、点燃激情,空间不再默默无语,当它的性格与你心灵相碰触的刹那,灵魂与建筑叠合在一起,我们都将不再孤单。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张彤编著.安藤忠雄.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42,316.
图片来源:
图1源自:王建国.光、空间与形式——析安藤忠雄建筑作品中光环境的创造.建筑学报,2000,(2):61~64
图2源自:陈志华.外国建筑史(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图3~5、7、8~10、16源自:王建国,张彤编著.安藤忠雄.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图6源自:安藤忠雄显荣译.兵库县立现代美术馆+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阶段述职报告(7篇)
- 德邦物流个人心得体会
- 第二学期小班家长会发言稿(11篇)
- 煤矿个人警示教育心得体会5篇
- 总监年会获奖感言300字(3篇)
- 2024年二手奢品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DB12 764-2018 铸锻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2024-2025学年河南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高三上学期语文试题及答案
- 资产评估学教程-练习答案7
- 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计算题专项练习与答案
- 送货单电子模板
- 【图文】非财务人员成本管理知识培训
- 专利申请著录项目变更书
- 4-船闸总体设计
- 全文《以史为鉴持续推动美丽中国建设》PPT
- 《2021国标结构专业图集资料》04G410-2 1.5mX6.0m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板(钢筋混凝土部分)
- 设计方案——喷漆烘干房
- Humpty儿童跌倒评估量表
- 四边形的认识课件
- IUPAC命名法(系统命名法)
- 统计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重要公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