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第10章 19世纪欧美近代教育制度的形成 第七部分_第1页
第二编第10章 19世纪欧美近代教育制度的形成 第七部分_第2页
第二编第10章 19世纪欧美近代教育制度的形成 第七部分_第3页
第二编第10章 19世纪欧美近代教育制度的形成 第七部分_第4页
第二编第10章 19世纪欧美近代教育制度的形成 第七部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

第二编

现代教育的基础

第十章19世纪欧美近代教育制度的形成

第七部分:19世纪法国、美国教育

主讲老师:安超第一节、19世纪的法国教育

一、拿破仑时代的教育改革

1806年创办帝国大学

(Universiteimperiale):并不单纯指一所大学,而是全国所有教育管理机构、学校设施以及所有从事教育管理、教学人员的总称。

帝国大学的总监是全国教育界的最高首领,由皇帝亲自任命。

1808年划分全国为27个“大学区”。大学区设学区总长和10人组成的学区评议会,由帝国大学总监任命。大、中学校校长、教师都由帝国大学的总监任命,公立和私立学校的开办也要经帝国大学总监认可。国家对学年安排和课程设置实行统一管理。

中央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成了法国近现代教育的重要特点。

二、有影响的教育法案

1、《基佐法案》(1833)

1833年6月,法国历史学家、时任教育部长基佐提出了一项大力发展初等教育和示范教育的法案,即《基佐法案》。

基佐法案规定,每个乡必须设立一所初等小学,每个城市设立一所高等小学,公共教育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分担,即地方征收特别税作为教育经费,如果地方税款不足,可由国家补给;教师资格的确立权由国家掌握。

《基佐法案》扩大了地方在管理教育上的部分自主权,但中央集权式的性质未变。

2.《费里法案》

19世纪80年代,全面推进普及义务初等教育成为法国政府最主要的目标之一。这项教育改革主要由当时的教育部长费里主持开展。

他于1881和1882年分别提出两项教育法令,史称《费里法案》。

根据该法案,幼儿园和公立小学一律免费,师范学校免收学费和膳宿费;

对6-13岁儿童实行强迫、义务的初等教育;对不送孩子入学的家长处以罚款、监禁;

废除宗教课程,取消教会、教士监督学校的权力,宗教团体成员不得在公立学校任教;

教师必须获得国家颁发的证书才能任教等。

《费里法案》确立了法国国民教育的义务、免费和世俗性三条原则,为以后法国国民教育近百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三、中等教育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前,中等教育学校主要是耶稣会中学和文科中学,其教学内容为拉丁语和七艺,学校中充满着经院主义的气息。大革命时期,创办了中央学校。

19世纪初,在拿破仑统治时期,重视中等教育的发展,设立了由中央政府开办的国立中学和地方办理的市立中学。

前者的一切开支都由国家负担,校长和教

师的人选要经过严格的挑选。学制6年,实行寄宿制,学生在其中过着军事化的生活。

主要目标是准备学生升入大学,开设的课程包括法语、文学、拉丁语和希腊语、修辞学、道德、数学、理化、天文、史地等,即在注重实用学科的同时,也给古典学科以一定的地位。

后者由地方政府设立,教学内容主要有古典语言基础知识、历史及其他科目的基本原理。

此外,还有私立中学的设立,其程度相当于市立中学。

在注重普通中学发展的同时,这个时期的法国还非常重视专科学校的发展,曾先后办有医药学校、法律学校、军事学校等。

19世纪末,法国教育制度基本形成,也是欧洲大陆双轨制的典型。

一轨是:母育学校(2~6岁)-

初等学校(6~11岁)-

初等学校高级班

后升入艺徒学校和职业学校,或者就业。这是为劳动人民的子女而设立的。

另一轨是为有产阶级而设立的,即幼儿园-

中学预备班-

国立中学或市立中学-大学或专门学院。

第二节、19世纪的美国教育

一、教育管理体制形成

二、公共学校运动与义务教育发展

三、高等教育体系的形成与确立

一、教育管理体制的形成

(一)学区制的兴衰

1725年开始,马萨诸塞殖民地开始采用“

巡回教学”的方式解决离学校较远学生的就学

问题。在镇周围的乡村设若干教学点(“巡回学校”)各教学点附近的儿童定时集中,由市镇学校的教师去各教学点巡回上课。

“巡回学校”是学区制的萌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儿童的读书问题,但交通、报酬问题及辛苦程度常常影响市镇教师的积极性。

1789年,马萨诸塞州颁布法令规定了50户、100户、150户、200户四种规模的学区,并赋予

学区与市镇同样的办学权,学区制度从此得到确立。

学区制度适应当时农村地广人稀的实际,也便于当地人民直接参与教育管理,解决了儿童就近上学的问题,所以得到各州的效仿,相继确立了学区制度。

但学区制也强化了教育的地方主义,引起了各地教育水平差距加大,妨碍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二)州管理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837年马萨诸塞州设立的州教育委员会,首任秘书贺拉斯·曼排除万难,推行公立教育运动。

到19世纪下半期,美国各州大多设立教育委员会。

州教育委员会建立后,推动了美国公共教

育制度的发展,并在弥补学区制度带来的各自为政、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的缺陷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联邦教育机构

1867年设立教育署——1870年改称教育局

第二节公共学校运动与义务教育发展

一、初等教育的发展

19C30D之前的美国初等教育状况

殖民地时期的学校

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教学方法导生制盛行

改革势在必行:贺拉斯曼、巴纳德等的努力

公立教育:通常是指由公共税收维持、公共教育机关管理、所有公民均应享受的免费教育。

公立学校运动发生于19世纪30年代,领导人是贺拉斯·曼。这场运动促进理了美国初等教育的发展

公立教育运动的措施:

州教育委员会加强管理;

免费教育;(1832年,纽约市首创)

多方筹集资金;

制定颁布义务教育法令。(1852年,马州)

二、公立中学运动的发展

19世纪之前,拉丁文法学校居多

南北战争之前,文实中学是主流

南北战争之后,公立中学是主体

但公立中学的繁荣在20C,19C上半叶发展缓慢。1860年,全国有公立中学300多所,1890年,全国有公立中学2526所。

文实中学:停办或改办

公共教育运动的开创性意义

过去,办教育被看作是教会的职权,教育子女是家长的职责,人们受教育看作是个人私事,政府不加过问;

过去,学校是教会的奴仆,学校的发展几乎完全控制在教会的手中;

过去,认为免费学校是专为穷人设立的,富人不屑也不愿送子女入免费学校;

现在,在美国,所有人都可就读的免费公立学校,被视为强化社会凝聚力的民主教育单位。

第三节、高等教育体系的形成与确立

一、州立大学的出现

二、赠地学院的兴起

三、研究型大学的创办

一、州立大学出现

(一)州立大学运动兴起的影响因素

欧洲启蒙运动催生的理想主义和经验主义;

19世纪德国现代大学模式的榜样作用;

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现代语言对课程体系的冲击

州立大学的来源

文实中学扩充而来:富兰克林文实中学1779年改为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由州接管原有的私立或者教会学院

州直接创办的大学:如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

到南北战争前夕,27个州中已有25个州都建立了州立大学

达特茅斯学院案(1819年)

州政府企图通过接收私立高校为州立高校办学的道路行不通,于是只有自行拨款开办州立高校。

第一所真正的州立大学:1825年,杰斐逊,弗吉尼亚大学

弗吉尼亚大学

*办学水平高于学院,课程设置的职业性,学生有选课自由;

*公立高等教育机构,而非私立;

*世俗性质的而非宗教的大学(拒绝任何教派的控制和束缚)。

“通过弗吉尼亚大学的缔造者—托马斯杰斐逊的努力,世俗化的观念被纳入到美国高等教育之中。……杰斐逊的大学改革计划对于美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明确表达了大规模发展高等教育、政府扶植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摆脱宗教控制、高等教育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希望从事的职业等观点。”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著名教育史学家巴茨)高等教育向两个方向发展

*以建立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为主要任务的研究型大学;

*通过土地赠予法案,建立农工大学,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向大众开放;以上的协调与撞击,产生了初级学院。

1861年,《莫雷尔法案》(MorrillAct)

主要内容:联邦赠拨给各州一定数量的土

地,各州必须以赠地所得收入为资本,开办以讲授农业和机械工艺知识为主的专门学院,以满足平民子弟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为产业界培养技术人才,进而推动美国经济的发展。

《莫雷尔法案》又被称为赠地法案。依据这个法案办起来的大学被称为“赠地学院”。

《莫雷尔法》的颁布实施,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掀起了一场“赠地学院运动”(1and-grantedcollegemovement),农业和机械工艺教育在大学得以广泛推行,为美国工农业现代化作出了突出贡献。

此外,还形成了美国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确立了美国高等教育民主化原则,孕育了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康奈尔计划”(CornellPlan)和“威斯康星思想”(WisconsinIdea),进而导致了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产生。

赠地学院对当时美国的工农业发展起了重

要的促进作用,南北战争后美国用很短的时间

进入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美国高等学校逐渐摆脱欧洲传统办学模式,开始重视实用知识和技能农业、工艺学科及相关应用科学研究的地位被提高。

它建立起美国联邦政府拨款资助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制度,在高等学校和社会间建立了有机的联系。此后,美国又多次立法,为高等技术教育拨款,巩固和发展高等技术教育。

打破了联邦政府不过问高等教育的传统;

标志着美国公立大学体系开始形成,美国高等教育民主化进程加快;

赠地学院产生的两种高等教育思想:

(1)康奈尔计划

(2)威斯康辛思想

康奈尔大学创建于1868年,其采取“公私合营”的办学模式,坚持开放性、实用性、适应性的新型大学理念,成为一所以农业科学教育而著称的“人民的大学”。

“康乃尔计划”的主要内容有:

开设通用课程;所有学科、科目与课程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不得厚此薄彼;

加强学科研究工作;

加强商业、市政管理及人际关系事务的研

究,向社会提供必要的服务;

学校向社会各阶层开放,招收新生无种族及性别限制。

康乃尔大学的专业学科和课程内容分成两个部分:一个为特殊科学和技术部,包括农业、机械工艺、医学、法学和教育等九个系;另一个为科学、文学和艺术部,设有5个不同的普通课程计划,还包括一个选修课程计划。

从其所设的科系和课程来看,康乃尔大学

的办学思想基本上体现出两个特点:其一是世俗性、职业性和学术性的统一;其二是科系课程设置的范围宽泛,必修选修课并举。就这两个方面而言,康乃尔大学的办学思想与实用和技术主义的思想是吻合的,也代表了19世纪大学主流思想一个重要的方面。

(二)“威斯康星思想”:大学为社会服务

*大学发展必须与社会进步紧密联系起来;

*大学只有在服务于社会需要的基础上,自身才有可能走向兴盛。

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大学要参与州政府的各项事务;二是大学与州政府密切合作;三是学术自由。其核心思想就是帮助州政府在全州各个领域开展技术推广和函授教育,将大学的知识和技术传播于社会,让大学中的专家、学生直接参与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实现大学与社区和学校的一体化。

他认为,服务应成为大学的唯一思想。大学的基本职能有: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有能力的公民;进行科学研究,创造新文化和新知识;传播知识,使广大民众能够应用知识解决社会各方面问题。

威斯康星大学在全美高等教育领域率先拓

展了大学的社会职能,从而使大学由开展教学活动、从事科学研究,走向直接为社会服务的新阶段;同时,也对美国“多样性”高等教育体系的形成作出了贡献财富。

三、研究型大学的诞生

背景:

*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需求);

*大批捐赠资金投入高校(财力);

*留德学习的毕业生归国(人力)。

美国对高涨的呼声的反应:

*或者建立以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的新型大学(霍普金斯大学);

*或者将原来英式的学院改造为德式的大学(哈佛等)。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提倡学术研究,以柏林大学和莱比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