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2024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要点梳理与练习(全国通用)《马说》(过关训练)(解析版)《马说》(过关训练)(解析版)知识卡片知识卡片文言文阅读之“然”的用法★[考查方式】1.选出下列词语中“然”字的用法及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2.选出下面各项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或不同)的一组。★[知识梳理】1.(代词)这样,那样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马说》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不辱使命》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出师表》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公输》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形容词)是的,对的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3.(助词)作词尾,表状态,相当于“……的样子”,也可以不译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咏雪》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屋舍俨然。——《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闻之,欣然规往——《桃花源记》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欣然起行。——《记承天寺夜游》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送东阳马生序》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小石潭记》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杂然而前陈者/颓然乎其间者——《醉翁亭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行路难》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秦王怫然怒。——《唐雎不辱使命》杂然相许。——《愚公移山》4.(连词)然而,但是然数年恒不一见。——《山市》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zhǐ) B.骈死于槽枥之间(pián)C.才美不外见(jiàn) D.一食或尽粟一石(shí)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相马(xiànɡ)
骈死(pián)B.粟(lì)
槽枥(cáolì)C.食马者(shí)
执策(cè)D.才美不外见(jiàn)
邪(yé)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虽有嘉肴(yáo) B.故曰:教学相长也(cháng)C.选贤与能(jǔ) D.讲信修睦(mù)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两项是(
)(
)A.骈(pián)死于槽枥(lì)之间B.一食(shí)或尽粟(lì)一石C.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hí)也D.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E.才美不外见(jiàn)5.下面句子中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骈(bìng)死于槽枥之间 B.一食或尽粟一石(shí)C.食(shí)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才美不外见(xiàn)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A.大道之行也 B.不足为外人道也C.策之不以其道 D.说不清,道不明7.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不知其旨也 B.虽有嘉肴C.教然后知困 D.讲信修睦8.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人不知而不愠A.是故谋闭而不兴 B.忽有一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故外户而不闭9.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寓指能发现和赏识人才的人。B.本文的主旨句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C.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D.作者认为世界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10.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一食或尽粟一石 B.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C.安求其能千里也 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1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食之不能/尽其材 B.才/美不外见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安求其能/千里也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食不饱,力不足
食之不能尽其材 B.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C.故虽有名马
虽有千里之能 D.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13.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反问)B.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排比)C.呜呼!其真无马邪?(反问)D.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比喻)14.下列句子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C.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D.食之/不能尽其材15.下列语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虽有千里之能”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A.策之不以其道 B.马之千里者C.执策而临之 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16.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译文:学习之后才知道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有困惑的地方。B.故曰:教学相长也。译文: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C.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D.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译文: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作乱的窃贼就不会再盗窃。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不独亲其亲 B.使老有所终C.不独子其子 D.知困,然后能自强也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B.教然后知困(困惑)C.是故谋闭而不兴(因此)D.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家一样)19.下面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 B.其真无马邪/策之不以其道C.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 D.袛辱于奴隶人之手/学而时习之20.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B.选贤与能,讲信修睦。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D.盗窃乱贼而不作。21.下列词语中的“临”字与“执策而临之”的“临”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如临大敌 B.临阵磨枪C.身临其境 D.临别赠言22.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食之不能尽其材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执策而临之C.虽有千里之能 D.骈死于槽枥之间23.下面句中“其”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其真无马邪 B.安求其能千里也C.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D.复前行,欲穷其林24.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只是辱没在奴仆的手中。)B.才美不外见。【(它的)才能和美好品质不被外人看见。】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马的人不知道按照它能日行千里的能力去喂养它。)D.食不饱,力不足。(吃得不饱,力气不充足。)2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zhǐ) B.骈死于槽枥之间(pián)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shí) D.其真无马邪(yé)26.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译文: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译文:想要它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C.策之不以其道。译文:拿着册子也看不懂驱使千里马的方法。D.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译文: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27.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同“祇”(只),只、仅]B.骈死于槽枥之间[(和普通马)一同死]C.策之不以其道(马鞭)D.执策而临之(面对)2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句话的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正确的。B.本文作者韩愈,宋代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C.“伯乐相马”是一个古老的传说,讲的是战国时期伯乐发现千里马的故事。D.“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里反问与推测语气连用,既是作者的感慨,更是对统治者愚昧无知的无情嘲讽。29.下面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的《马说》通篇说的是马,其实论的是人事,用的是借物寓意的手法。B.《马说》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头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中间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最后总结全文。C.《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中的《杂说》。《杂说)共四篇,《马说》是第四篇。韩愈,字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D.《马说》是一篇论说文,以千里马寓人才,流露出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30.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祗:只是B.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食:吃一顿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等同,一样.D.才美不外见
外见:外面看不见31.下列加点词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且:而且B.策之不以其道
策:马鞭C.执策而临之
临:靠近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通:通晓3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B.安求其能/千里也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D.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33.下列句子省略了宾语的一项是()A.马之千里者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3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B.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C.故虽有名马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D.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不饱,力不足35.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B.其真/不知马也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D.食之/不能尽其材36.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马说》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示强烈的愤慨。B.《马说》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头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中间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最后总结全文。C.《马说》第二段中的四个“不”有力地谴责了“食马者”的无知。D.“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37.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B.才美不外见C.其真无马邪D.安求其能千里也3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虽有千里之能B.一食或尽粟一石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C.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D.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39.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才美不外见B.安求其能千里也C.食之不能尽其材D.选贤与能,讲信修睦40.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骈死于槽枥之间(成批地死去)B.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次)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并且)D.执策而临之(面对)二、填空及简答41.填空。《虽有嘉肴》选自《》,《礼记》又名《》,家经典著作之一,是战国至秦汉间论著的汇编。《学记》是《》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的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该文中隐藏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42.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直接原因是。43.填空。(1)韩愈,字,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代著名家、思想家、教育家。他和、、、、、、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2)“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记叙,也可以议论,但都是为了。(3)文中韩愈说明“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4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槽枥()尽粟一石()骈死()才美不外见()执策()其真无马邪()4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一食或尽粟一石(2)食之不能尽其材(3)执策而临之(4)策之不以其道(5)其真无马邪46.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旨()
兑命()学学半()4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1)虽有嘉肴古义:今义:虽然(2)不知其旨也古义:今义:主旨(3)教学相长古义:今义:教书4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虽有嘉肴
(2)弗食,不知其旨也(3)教然后知困
(4)选贤与能(5)矜、寡、孤、独
(6)女有归(7)谋闭而不兴49.翻译下列句子。(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3)故曰:教学相长也。50.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弗食(2)虽有至道
(3)不知其善也
(4)教然后知困
(5)然后能自反也5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3)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5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停顿。(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2)货恶其弃于地也。53.“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54.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结合文中的语句,试用自己的话来概括。55.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祗()骈死()槽枥()
食马者()
外见()56.一词多义(1)观①予观夫巴陵胜状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或①而或长烟一空②或异二者之为(3)一①一碧万顷②而或长烟一空(4)通①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②政通人和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5)旷①则有心旷神怡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桃花源记》)57.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1)故虽有名马故:虽:
(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祗:奴隶人:
(3)骈死于槽枥之间骈死:槽枥:
(4)一食或尽粟一石一食:或:
(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且:
(6)食之不能尽其材材:
(7)执策而临之临:58.解释下列的多义词。
(1)策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2)其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3)之奴隶人之手
马之千里者(4)能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5)而而伯乐不常有
执策而临之59.本文中有五个“也”字,所表达的语气各不相同,请分别作出解说。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②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③安求其能千里也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⑤不以千里称也60.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不同含义。
①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不饱,力不足②策: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③以:不以千里称也策之不以其道④其:安求其能千里也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⑤能:安求其能千里也虽有千里之能61.指出并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同“”,意思:(2)才美不外见“”同“”,意思:6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故虽有名马(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3)骈死于槽枥之间
(4)一食或尽粟一石
(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6)食之不能尽其材
(7)执策而临之63.文学常识填空。(1)韩愈,字,(朝代)文学家,其散文尤其著名,有“”的美誉,是“”之首,与柳宗元并称“”。其作品大多收集在《昌黎先生集》里。(2)《马说》借和为喻,对的现象表达了强烈的愤慨。(3)“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64.按原文填空。(1)强调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2)写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3)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5)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6)运用排比句式表达作者对“食马者”强烈愤慨之情的句子是:。65.按提示填写课文中的句子。(1)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2)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3)描写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4)表现“食马者”以“不知马者”身份叹息,借以突出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句子是:66.用课文中的原句回答问题。(1)本文强调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一句话是: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67.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标两处)(2)安求其能千里也(标一处)68.《马说》是一篇,作者(朝代)(姓名)。文章短小精悍,通篇运用手法。69.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含义。(1)是马也
古义:
今义:(2)一食或尽粟一石
古义:今义:(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古义:今义:(4)故虽有名马
古义:今义:70.预习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2)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对本课内容,我还有这样的疑惑:7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袛(
)骈死(
)槽枥(
)粟(
)
食马者(
)
外见(
)7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1)策之不以其道()(2)才美不外见()(3)一食或尽粟一石()(4)食马者未知其能千里而食也()(5)祗辱于奴隶人之千()阅读课文,回答问题。73.说说本文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什么?74.作者在文中流露出对“千里马”和“食马者”怎样的感情?7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何表达作用?76.本文以“其真不知马也”一句作结,好处是什么?77.读完全文,你认为要成为千里马须具备哪些必要条件?中考真题中考真题一、课内阅读(一)(2022·广东·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策之不以其道
(3)执策而临之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二)(2021·重庆·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故虽有名马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材C.策之不以其道
不得志,独行其道D.执策而临之
把酒临风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其真无马那?其真不知马也!5.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点出了千里马与伯乐之间的关系,说明了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B.千里马“才美不外见”的根本原因是它先天就“力不足”,所以只能“骈死于槽枥之间”。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一个“鸣”字写尽了千里马的无奈和悲愤,充分表现了它对“食马者”的鄙视与反抗。D.本文以“说”这种体裁记叙了千里马日行千里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千里马的同情。6.选文和链接材料都围绕人才问题发表了看法,请说出两文作者的看法有何异同。【链接材料】辛未闰四月即事(节选)张九成①如闻失一士②,每食不下咽。人才何其鲜③,求一于百千。岂独今世欤,自古皆已然。[注]①张九成:南宋人,曾任礼部侍郎兼刑部侍郎等官职。②士:指人才。③鲜:读作xiǎn。二、对比阅读(一)(2022·辽宁阜新·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各题。【甲】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马说》)【乙】①王孙圉聘于晋①,定公飨②之。赵简子鸣玉以相③,问于王孙圉曰:“楚之白珩④犹在乎?”对曰:“然。”简子曰:“其为宝也几何矣?”②曰:“未尝为宝。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⑤,能作训辞,以行事于诸侯,使无以寡君为口实。又有左史倚相⑥能道训典以叙百物,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使寡君无忘先王之业。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何宝焉?圣⑦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家,则宝之。”(选自《国语·王孙圉论楚宝》,有删改)【注释】①王孙圉(yǔ)聘于晋:王孙圉访问晋国。聘:访问。②飨(xiǎnɡ):用酒食款待,宴享。③鸣玉以相:弄响身上的佩玉给(王孙圉)看。鸣:弄响。相:本义察看,这里指给……看。④珩(hénɡ):系在玉佩上部的横玉。⑤观射父:楚国大夫。⑥倚相:人名,楚国史官。⑦圣:通达事理。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才美不外见
见余大喜曰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战于长勺C.未尝为宝
或异二者之为D.其为宝也几何矣
其真无马邪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楚之白珩犹在乎?9.用“/”为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以叙百物10.甲文中作者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对待人才?11.甲、乙两文都论述了人才的重要性。甲文“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揭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乙文用“,”揭示人才之所以成为国宝的原因。(请用乙文中原句回答)(二)(2022·四川泸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马说唐
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爱莲说北宋
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丙】问说(节选)清
刘开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B.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C.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D.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能:才能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宜:应当C.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
破:破解D.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
耻:耻辱14.下列对三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写法不拘一格。甲乙丙三文都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表达作者鲜明的观点,抒发高雅的情趣。B.甲文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有了伯乐,才能发现人才”的观点,寄寓了作者对人才受到屈辱、被埋没的感慨、悲愤之情。C.乙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人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D.丙文第一自然段提出“君子之学必好问”的中心论点,分析了“问”与“学”的关系,后面几段主要阐明了“问”的重要性。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三)(2020·辽宁·统考中考真题)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景公问晏子曰:“莅①国治民,善为国家者何如?”晏子对曰:“举贤以临国,官能②以敕民,则其道也。”公曰:“虽有贤能,吾庸③知乎?”晏子对曰:“贤而隐,庸为贤乎?吾君亦不务④乎是,故不知也。”公曰:“请问求贤?”对曰“观之以其游⑤,说⑥之以其行。君无以靡曼⑦辩辞定其行,无以毁誉非议定其身。如此则不为行以扬声⑧,不掩欲以荣⑨君。故通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富则视其所分贫则视其所不取。夫上士难进而退也,其次易进易退也,其下易进难退也。以此数物者取人,其可乎!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注释】①莅:治理,下文的“临”“敕”与此同义。②官能:授予有才能的人官职。③庸:怎么,哪里。④务:致力,专カ从事。⑤游:交游,交结的朋友。⑥说:评说,评论。⑦靡曼:指言辞华丽。⑧声:名声,声誉。⑨荣:通“营”,迷惑。16.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食不饱,力不足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B.策之不以其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C.善为国家者何如弗学,不知其善也(《虽有嘉肴》)D.夫上土难进而易退也是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17.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以此数物者取人,其可乎!18.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三处)故通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富则视其所分贫则视其所不取19.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小题。(1)【甲】文中“千里马”喻指“伯乐”喻指。【乙】文中,晏子向景公建议的治国方法是“”(用原文回答)。(2)在对待“贤能”的问题上,景公与“食马者”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四)(2020·湖北荆门·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①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软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瘾明告鬻②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选自龚自珍《病梅馆记》)【注释】①斫:zhuó,砍削,②鬻:yù,卖。20.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养)
以欹为美,正则无景(倾斜)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普通)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约束)C.策之不以其道(用马鞭驱赶)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成为病态)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沟通)
遏其生气(抑制)21.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故虽有名马(连词,即使) B.是马也(代词,这,这样)C.其真无马邪?(代词,它,指天下) D.梅以曲为美(介词,凭借)22.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虽然文体不同,但都直接批判了统治者肆意摧残人才的社会现实。B.甲、乙两文都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甲文用“千里马”来比喻杰出人才,而乙文则用“病梅”来比喻因受摧残而性格扭曲的统治阶级御用人才。C.甲文揭示了“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D.乙文揭示了梅被摧残的根本原因是“文人画士孤癖之瘾”。2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2)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五)(2022·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马说》)【乙】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①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②也。将军宜枉驾③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选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释】①器:用作动词,器重,重视。②屈致:委屈(他),召(他上门)来。③枉驾:屈尊,这是请别人到某处去时的客气话,枉,委屈,驾,车马。2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然/后有千里马 B.故/虽有名马C.将军岂/愿见之乎 D.不/可屈致也2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伯乐不常有/鸣之而不能通其意B.马之千里者/将军宜枉驾顾之C.才美不外见/徐庶见先主D.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26.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文虽为马说却意不在马,而是作者借说马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B.【乙】文从侧面衬托出诸葛亮的非凡才智以及他绝不奉迎、为人谨慎的性格特点。C.【甲】【乙】两文的表达都是以议论和抒情为主,说理深刻,论证有力,情感鲜明。D.【甲】文讽刺了统治者摧残人才的现象,【乙】文则表现了刘备善于纳谏和礼贤下士。27.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一食或尽粟一石。②由是先主遂诣亮。(六)(2021·广西河池·统考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②,千里之马至者三。(《战国策•千金求马》)【注】①涓人:国君身边的侍从。②期年:满一年。2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B.食之不能尽其材/千里之马至者三C.其真无马邪/其首五百金D.骈死于槽枥之间/涓人言于君曰2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执策而临之(面对)B.策之不以其道(马鞭)C.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同“返”,返回)D.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买)30.下列对【甲】【乙】文段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朗读节奏为: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B.【甲】文托物寓意,把知人善任的贤君比作伯乐,把未被发现的人才比作千里马,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C.与【甲】文的以议论为主不同,【乙】文以记叙为主,叙述“涓人”用重金购买死马的头,刺激各地献来宝马,不满一年即成功收获好几匹千里马的故事。D.【甲】【乙】两文都涉及“千里马”,然而千里马的境遇却迥乎不同。【甲】文中的千里马被埋没,【乙】文中的千里马受到重视。31.把【甲】【乙】两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②古之人君,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32.有人认为【甲】文中“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阐述。一、课内阅读(一)(2023·山东德州·统考三模)阅读《马说》,完成下列小题。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①不以千里称也。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②安求其能千里也?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③其真不知马也!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才美不外见
于是入朝见威王
见异思迁B.执策而临之
把酒临风
临危不惧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初极狭才通人中通外直D.策之不以其道
益慕圣贤之道
道听途说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伯乐不常有
而山不加增B.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C.策之不以其道
以其境过清D.其真无马邪?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3.翻译句子。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4.后人对韩愈作品的艺术特点形象概括为“韩如潮”。“韩如潮”指的是韩愈文章感情澎湃、纵横捭因的豪壮气势,像潮水一样浩荡奔腾。请结合作品中的3处画线句,阐述其“似连天潮涌”的丰富情感。(二)(2023·吉林长春·校联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5.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食不饱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B.才美不外见
路转溪桥忽见C.策之不以其道
行天下之大道D.执策而临之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6.“伯乐相马”是一个古老的传说,用原文回答,作者另翻新意,提出的新颖观点是什么?7.“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揣摩此句的语气特点并分析其表达效果。二、对比阅读(一)(2023·江苏泰州·统考三模)阅读下面两则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扬州后土庙,有花一株,洁白可爱,岁久木大而花繁也。俗目为“琼花”,不知实何木也。世以为天下无之,惟此一株。孙冕①使访之,山中甚多。但多苦樵斧、野烧,故木不得大,而花不能盛,不为人贵。孙伤之,作诗曰:“可怜遐地产,常化燎原灰。”或曰:“此诗乃李文饶②赋玉蕊③也。”(宋·王辟之《扬州后土庙琼花》)【注】①孙冕:字伯纯,北宋初人。②李文饶:李德裕,字文饶,唐武宗时宰相,诗人。③玉蕊:又名西番莲,暮春开花,白色,蕊如冰丝。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①一食或尽粟一石②执策而临之③孙冕使访之④或曰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2)故木不得大,而花不能盛,不为人贵。10.甲文中跟“常化燎原灰”的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哪一句?11.甲乙两文都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请作简要分析。12.对上述两则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与乙文“惟此一株”两个加点字的意思是相近的。B.甲文写“食马者”与千里马之间的矛盾,突出了“常马”跟千里马的不平等待遇。C.甲乙两文都侧重围绕问题展开论述,有正面的阐述,也有反面的说理。D.甲文“骈死于/槽枥之间”与乙文“岁久木大/而花繁也”的断句都正确。(二)(2023·山西大同·统考三模)在班级学习活动“古风雅韵”环节,大家共同阅读学习以下材料,请你参与。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马说》)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节选自《出师表》)13.辨其音·走进文本:与“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中“食”的读音和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食古不化B.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可享。(《送东阳马生序》)C.余人各复征至比家皆出酒食。(《桃花源记》)14.明其义·理解内容.请完成下面句子的翻译。(1)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15.悟其理·丰富思想:“说”这种文体往往是作者对某种社会现象或问题做出回应和思考。请摘录下面诗中作者对社会现象做出的“回应和思考”的诗句,并批注在相应的位置。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句批注16.感其情·深味其妙:参照示例,结合加点词语赏析批注下面句子任选一句,体会作者述说时的语气和情感。【示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由”是“因为”的意思,“遂”是“于是”的意思,两关联词表现作者因感念先帝的礼贤下士而甘愿鞠躬尽瘁的情感,语气真挚,情感浓烈。(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三)(2023·辽宁铁岭·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宁戚①欲干②齐桓公,穷困无以自进,于是为③商旅,赁车④以适齐,暮宿于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⑥赁车,执火甚盛,从者甚众。宁戚饭牛于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商歌⑥。桓公闻之,执其仆之手曰:“异哉!此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桓公反,至,从者以请⑦。桓公曰:“赐之衣冠,将见之。”宁戚见,说桓公以治境内。明日复见,说桓公以为天下。桓公大说,将任之。群臣争⑧之曰:“客,卫人也。去齐五百里,不远,不若使人问之,固贤人也,任之未晚也。”桓公曰:“不然,问之,恐有小恶,以其小恶,亡人之大美,此人主所以失天下之士也。且人固难全,权用其长者。”遂举,大用之,而授之以为卿。当⑨此举也桓公得之矣所以霸也。(选自《新序·杂事》)注释:①宁戚:春秋时期卫国人。②干:求见。③为:替。④赁车:载货物之车,古时多用牛拉。⑤辟:通“避”,使……离开。⑥商歌:悲凉的歌。后以“商歌”比喻自荐求官。⑦请:安置、安顿。⑧争:同“诤”,劝谏。⑨当:得当。17.选出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A.才美不外见/明日复见 B.执策而临之/执其仆之手曰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此歌者非常人也 D.骈死于槽枥之间/宁戚饭牛于车下18.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2)以其小恶,亡人之大美,此人主所以失天下之士也。19.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当
此
举
也
桓
公
得
之
矣
所
以
霸
也。20.甲文中的统治者是如何对待人才的?乙文中的齐桓公能够成就霸业的原因有哪些?(四)(2023·广东·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2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食马者
(2)策之不以其道
(3)执策而临之2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乙】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宣王曰:“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王斗对曰:“王闻之过,斗生于乱世,事乱君,焉敢直言正谏。”宣王忿然作色,不说。有间,王斗曰:“昔先君桓公所好者五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今王有四焉。”宣王说曰:“寡人愚陋,守齐国唯恐失之,焉能有四?”王斗曰:“否,先君好马,王亦好马;先君好狗,王亦好狗;先君好酒,王亦好酒;先君好色,王亦好色。先君好士,王不好士。”宣王曰:“当今之世无士,寡人何好?”王斗曰:“世无骐麟、騄耳①,王驷已备矣。世无东郭逡、庐氏之狗②,王之狗已具矣;世无毛嫱、西施,王宫已充矣。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士?”宣王谢曰:“寡人有罪于国家。”于是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注释】①骐麟、騄耳:古代骏马。②东郭逡、庐氏之狗:古代名狗。(选自《战国策》,有删改)2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王闻之过
人恒过 B.当今之世无士
子之不知鱼之乐C.王驷已备矣
犹得备晨炊 D.于是举士五人任官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2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昔先君桓公所好者五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今王有四焉25.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1)【甲】【乙】两文共同揭示了统治者的什么不足?(2)为揭示统治者的不足,韩愈和王斗分别是怎样进行论述的?请简要分析。(五)(2023·江苏泰州·校联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甲】百里奚之未遇时也,亡虢而虏晋,饭牛于秦,传鬻①以五羊之皮。公孙枝得而说之献诸缪公请属事焉。缪公曰:“买之五羊之皮而属事焉,无乃天下笑乎?”公孙枝对曰:“信贤而任之,君之明也;让贤而下之,臣之忠也。君为明君,臣为忠臣。彼诚贤,境内将服,敌国且畏,夫谁暇笑哉?”缪公遂用之。谋无不当,举必有功,非加贤也。使百里奚虽贤,无得缪公,必无此名矣。(选自《吕氏春秋》,有删改)【注】①传:通“转”,辗转。鬻(yù):卖。【乙】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选自《马说》)【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6.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①无乃天下笑乎()②彼诚贤()③敌国且畏()④曾益其所不能()(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使百里奚虽贤
故虽有名马B.饭牛于秦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缪公遂用之
策之不以其道D.亡虢而虏晋
信贤而任之27.用“/”给下面文字断句(限两处)。公孙枝得而说之献诸缪公请属事焉28.翻译下列句子。
(1)让贤而下之,臣之忠也。(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29.结合以上三段文字,说一说,从百里奚的经历中,你读到了哪些人才观。(六)(2023·湖北·统考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古之君子,其责①己也重②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③其如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涤纶空调课程设计计算
- 淘宝课程设计靠谱店铺
- 电器外壳模具课程设计
- 幼儿园家乡童谣课程设计
- 《我国反垄断法豁免制度研究》
- 电子电路课程设计书目录
- 猪饲料手工课程设计
- 电路应用课程设计
- 瑜伽理疗小工具课程设计
- 机场疫情防控管理方案
- 工程数量管理规定
- 高边坡监控量测方案
- PEP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4 My home 教学反思
- 带式输送机检修维护通用安全技术措施实用版
- JJF 1585-2016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校准规范
- vpn基础与应用简介
- GB/T 23319.2-2009纺织品洗涤后扭斜的测定第2部分:机织物和针织物
- 田螺姑娘阅读测试试题附答案
- 首都博物馆参观汇报参考课件
- 国家开放大学《美学原理》形考作业1-5参考答案
- 《认识长方形》数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