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客至》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古诗词诵读《客至》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古诗词诵读《客至》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古诗词诵读《客至》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古诗词诵读《客至》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诵读《客至》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课题:科目:班级:课时:计划1课时教师:单位:一、教材分析《客至》出自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本诗通过对客人到访的欢迎和款待,展现了主人深厚的友情及中华民族传统的礼仪文化。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诵读、理解、感悟,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味,学习杜甫的诗歌艺术特色,同时结合课本内容,引导学生探讨诗中蕴含的人际交往礼仪,培养其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相连,符合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要求。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客至》一诗的教学,旨在深化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体目标如下:首先,通过鉴赏杜甫的诗歌,提升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培养其审美情趣和审美鉴赏力,这与新教程中强调的“文学鉴赏”素养相契合。其次,通过分析诗中的人物情感与礼仪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与传承意识,促进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尊重,响应核心素养中“文化意识”的要求。再次,通过解读文本,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特别是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使其能从多角度审视和解读文学作品,符合“思维品质”的培养目标。最后,通过诵读、讨论、写作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强化语言建构与应用能力,实现“语言运用”素养的提升。以上目标与课本内容紧密结合,旨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全面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三、学情分析本课程面向的是高中年级的学生,他们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点和基础。以下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1.知识层面: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大量古诗词,对诗词的基本格律、韵律、意象等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客至》一课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在知识层面得到以下提升:

(1)加深对杜甫诗歌艺术特色和创作背景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唐代诗歌的历史地位。

(2)通过对《客至》的深入学习,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培养其文学素养。

(3)拓展学生对诗词中人际交往礼仪的了解,提高其文化素养。

2.能力层面:

学生在高中阶段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在本课程学习中,以下能力将得到锻炼:

(1)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独立完成对《客至》的初步解读和理解。

(2)合作学习能力:在小组讨论和分享中,学生相互交流心得,提高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

(3)探究学习能力: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多角度分析《客至》的内涵,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素质层面:

学生在素质方面表现出以下特点:

(1)审美情趣:学生对古诗词有一定的兴趣,愿意主动欣赏和学习。

(2)文化素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识,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古诗词中的人际交往礼仪了解不足。

(3)道德品质: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尊重他人、积极参与、乐于合作的态度。

4.行为习惯: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以下行为习惯:

(1)学习态度:大部分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2)学习方法:部分学生能够主动运用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进行学习,但仍有部分学生依赖教师讲解。

(3)课堂纪律:学生基本能够遵守课堂纪律,但个别学生可能存在课堂违纪现象。

1.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学习。

2.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课堂纪律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关注个体差异,给予学生个性化指导。

5.强化课本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

(1)讲授法:针对《客至》一诗的背景、作者、诗歌结构等基础知识,采用讲授法进行系统讲解,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2)讨论法:在学生对诗歌有了一定理解的基础上,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诗歌的意境、情感和礼仪文化,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审美鉴赏力。

(3)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诗歌所描绘的氛围中,如模拟客人到访的场景,让学生体验诗中的人物情感,增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客至》的相关图片、音频、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软件:运用教学软件,如诗词鉴赏APP、在线翻译工具等,辅助学生进行诗词学习和鉴赏,提高教学效果。

(3)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与《客至》相关的背景资料、诗词解读、评论文章等,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此外,结合以下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1)实物展示:在课堂上展示与诗歌相关的实物,如古诗词字画、古籍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2)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客至》中的场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人物情感和礼仪文化。

(3)写作实践:鼓励学生仿写《客至》或创作与课程相关的诗词,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五、教学流程(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客至》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设计预习问题,如“《客至》中描绘了怎样的场景?”“诗中体现了哪些礼仪文化?”等,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客至》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设计课堂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提高学生学习《客至》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古诗词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古诗词韵律、意象等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客至》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客至》的知识点,如诗歌背景、作者简介、诗歌结构等。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客至》中的人物情感、礼仪文化等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总结归纳:

在《客至》新课呈现结束后,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客至》知识的掌握情况。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客至》相关的拓展知识,如唐代其他诗人的作品、古代礼仪文化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客至》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客至》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客至》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客至》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如古诗词鉴赏、文化知识拓展等。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六、知识点梳理《客至》这首诗是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中的一篇重要课文,以下是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梳理:

1.诗歌背景:

-诗人杜甫的生平简介,特别是安史之乱后的流离生活。

-唐代诗歌发展的历史背景,杜甫在其中的地位和影响。

2.诗歌内容解读:

-诗的首联“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描绘的景象及其寓意。

-颔联“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中的人物心情和待客之道。

-颈联“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反映的生活状态和诗人情感。

-尾联“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中的人际关系和礼仪文化。

3.诗歌艺术特色:

-诗歌的结构布局,如起承转合的运用。

-诗歌的语言特色,如平实、自然的用词和句式。

-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对仗等。

4.文化礼仪知识:

-唐代文人待客的礼仪,如扫径、开门、设宴等。

-诗中反映的邻里关系和饮酒文化。

-传统文化中关于友情和客套的价值观。

5.诗词鉴赏方法:

-如何从背景入手,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环境。

-如何分析诗句的意象、情感和哲理。

-如何品味诗词的语言美和结构美。

6.诗歌情感分析:

-诗中表现出的诗人对客人的热情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邻里和睦的向往。

-诗人在艰难生活中的坚韧和自我宽慰。

7.诗歌与现实联系:

-探讨诗歌中的礼仪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应用和意义。

-分析诗歌中的情感态度对现代人际关系的影响。

-讨论如何将古诗词中的美好情感和价值观融入现代生活。

8.课后拓展:

-阅读杜甫的其他诗作,比较其风格和主题。

-研究唐代诗歌的流派和特点。

-了解古代文人的交游和文化活动。七、内容逻辑关系①诗歌背景与诗人杜甫的关系

-诗人杜甫的生平简介,特别是安史之乱后的流离生活。

-唐代诗歌发展的历史背景,杜甫在其中的地位和影响。

②诗歌内容解读与人物情感的关系

-首联描绘的景象及其寓意。

-颔联中的人物心情和待客之道。

-颈联反映的生活状态和诗人情感。

-尾联中的人际关系和礼仪文化。

③诗歌艺术特色与语言特色的关系

-诗歌的结构布局,如起承转合的运用。

-诗歌的语言特色,如平实、自然的用词和句式。

-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对仗等。

④文化礼仪知识与诗歌内容的关系

-唐代文人待客的礼仪,如扫径、开门、设宴等。

-诗中反映的邻里关系和饮酒文化。

-传统文化中关于友情和客套的价值观。

⑤诗词鉴赏方法与诗歌理解的关系

-如何从背景入手,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环境。

-如何分析诗句的意象、情感和哲理。

-如何品味诗词的语言美和结构美。

⑥诗歌情感分析与社会现实的关系

-诗中表现出的诗人对客人的热情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邻里和睦的向往。

-诗人在艰难生活中的坚韧和自我宽慰。

⑦诗歌与现实联系的探讨

-探讨诗歌中的礼仪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应用和意义。

-分析诗歌中的情感态度对现代人际关系的影响。

-讨论如何将古诗词中的美好情感和价值观融入现代生活。

⑧课后拓展与课堂教学的关系

-阅读杜甫的其他诗作,比较其风格和主题。

-研究唐代诗歌的流派和特点。

-了解古代文人的交游和文化活动。

板书设计应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洁明了,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八、反思改进措施(一)教学特色创新

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诗歌所描绘的氛围中,如模拟客人到访的场景,让学生体验诗中的人物情感,增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客至》中的场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人物情感和礼仪文化。

(二)存在主要问题

1.教学管理方面:在课堂纪律管理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个别学生可能存在违纪现象,需要加强课堂纪律管理。

2.教学组织方面: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可能过于依赖教师指导,缺乏自主思考和合作能力。

(三)改进措施

1.针对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加强课堂纪律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2.针对教学组织方面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典型例题讲解例题1:分析《客至》中首联“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所描绘的景象及其寓意。

答案:首联描绘了春天水乡的美丽景色,群鸥成群结队地飞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例题2:解释颔联“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中的人物心情和待客之道。

答案:颔联表达了诗人对客人到来的喜悦和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