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总复习-鉴赏表达技巧品味语言艺术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02/14/wKhkGWbqRoiAOGhcAAFdCDbAt9E205.jpg)
![2018届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总复习-鉴赏表达技巧品味语言艺术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02/14/wKhkGWbqRoiAOGhcAAFdCDbAt9E2052.jpg)
![2018届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总复习-鉴赏表达技巧品味语言艺术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02/14/wKhkGWbqRoiAOGhcAAFdCDbAt9E2053.jpg)
![2018届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总复习-鉴赏表达技巧品味语言艺术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02/14/wKhkGWbqRoiAOGhcAAFdCDbAt9E2054.jpg)
![2018届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总复习-鉴赏表达技巧品味语言艺术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02/14/wKhkGWbqRoiAOGhcAAFdCDbAt9E20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五鉴赏表达技巧,品味语言艺术鉴赏表达特色题主要是针对“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和“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而设的题型。它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主要题型。作品中语言的考查内容包括语言的风格、语体色彩、语言的情感内容、对话等。因为此考点与前面的语言表达、诗词鉴赏、小说阅读等考点解题方法有相通之处,考生对本考点的内容已经有所了解,所以先构建本考点内容的知识体系,供考生回顾,也为后面的复习做铺垫。题型一鉴赏表达技巧一、构建鉴赏表达技巧题的知识体系(一)掌握《考试说明》规定的九种修辞手法名
称艺术效果赏析的方法比喻用打比方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常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引出原句,分析本体、喻体和二者的相似点,指出突出特征,综述其好处名
称艺术效果赏析的方法借代①突出特征,强调重点,增强形象性;②委婉含蓄,幽默俏皮;③有时具有回避掩饰作用引用原文,找出借体,指出特征,综述其表达效果比拟使被描摹的物(拟人)或人(拟物)生动形象,表达亲切,有情趣,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引出原句,分析突出特征,说明比拟的好处夸张①鲜明突出事物的特征,激发联想;②鲜明表达褒贬好恶,引起共鸣;③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引出原句,分析所突出事物的特征,说明其好处名
称艺术效果赏析的方法对偶①句式整齐,音节匀称,抑扬顿挫,节奏感强;②表意凝练,概括力强,具警策之美;③读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便于吟诵与记忆引出对偶句,细析对称美和音韵美排比①强调内容,增强说服力;②强化抒情,增强感染力;③形成气势,增强表现力;④层层递进,逐层深入地阐说事理,有深化内容之效引出排比句,说明其效果名
称艺术效果赏析的方法设问①通过自问自答,强调思想内容或表明情感态度;②引起人们注意,令人深思,发人深省;③能辅助反映思维过程,起理清思路、提纲挈领的作用引出问句,辨明类别,说明答案,分析效果反问①加强语气,显得义正词严,引起读者注意,增强表达效果;②变化句式,打破平铺直叙,掀起波澜引出问句,辨明类别,说明其要表达的真实意思,分析效果名
称艺术效果赏析的方法反复①强调突出所反复的内容;②一唱三叹,能增强节奏感和抒情效果;③间隔反复还具有串接文句文段、连接内容、分清层次的作用,不断强化内容引出反复文句,说明反复种类,分析反复效果(二)掌握常见常用的表现手法1.表现手法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表现手法指象征、托物言志、衬托、对比、抑扬结合、虚实结合、以小见大等手法,广义的表现手法包括修辞手法。高考卷一般考查的是狭义的概念。如需要,可按先“狭”后“广”的步骤思考,即先考虑狭义的手法,再考虑修辞手法。2.考试常见的表现手法手法内涵艺术效果对比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印象和极强烈的感受手法内涵艺术效果象征象征就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可以把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手法内涵艺术效果联想和想象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由于某人或某种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由某一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这两种手法经常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强文章的艺术表现力手法内涵艺术效果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手法叫衬托。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正衬,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反衬,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手法内涵艺术效果抑扬结合抑扬通常是正说从反说开始,或反说从正说开始,侧重于其中的某一方面,以达到使人信服、突出要点的目的。抑扬一般可分为先扬后抑、先抑后扬、扬中有抑、抑中有扬、明扬实抑等几种在抑扬中形成反差,两相对照,突出中心;出乎读者意料,达到新奇的审美效果手法内涵艺术效果虚实结合抓住重点,以实衬虚,或以虚衬实,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更能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更能鲜明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特点,更能集中地揭示主旨(三)重点掌握记叙、描写等几种表达方式在散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为记叙、描写、议论、抒情。1.记叙可以从以下方面掌握:考查角度分类作用记叙角度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呼告抒情,有对话效果,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往往能达到拟人效果考查角度分类作用记叙角度第三人称多用于写人叙事散文中,它不受限制,灵活自如,可以全面地反映人物、事件等记叙详略详写往往突出细节,渲染气氛,多用铺陈手法,突出中心略写从侧面烘托中心考查角度分类作用记叙方法顺叙叙述有头有尾,条理清晰倒叙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胜插叙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补叙补叙实际上是在叙述时,故意“藏”去若干片段,到后面适当的地方再把这些片段“亮”出来,使读者恍然大悟。通过这一“藏”一“亮”,造成叙事的波澜2.描写(1)写景、状物散文,描写可以从以下方面掌握:考查角度分类作用描写角度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形、声、色角度)能多侧面、立体化地展现景物,使景物展现出不同的特征,呈现出千姿百态,最终又组合成多样统一的艺术整体,从而展现景物的全貌、基调和总体特征,进而蕴蓄情趣和理趣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写景角度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内外结合考查角度分类作用描写方法工笔与白描工笔又称细描,白描又称粗笔勾勒工笔,能突出景物主要特征,浓墨重彩的描绘能感染读者,更利于表现主题。白描,简练,生动传神。二者结合,形成对比,相互映衬,更能全方位地表现景物的特征,为主题服务考查角度分类作用描写方法动静描写又可分为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使景物更生动,更鲜活,更富有感染力虚实描写又可分为虚实结合、以实写虚、以虚写实或激发了读者的联想、想象,或突出了景物的特点,或拓展了表现空间,或扩大了意境,或深化了主题(2)人物描写:人物描写可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又可分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侧面描写可以是次要人物烘托或环境烘托等。3.议论散文中的议论,是在记叙的过程中自然地融入自己的思想倾向和评价,形成夹叙夹议的特色,往往是揭示文章的主题或和抒情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4.抒情抒情是直接或间接地抒发内心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1)直接抒情,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不借助于任何别的手段,而是直接地表达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直抒胸臆的特点是:不要任何“附着物”,使思想感情直截了当地宣泄;不讲究含蓄委婉,使思想感情毫无遮掩地坦露。这种直陈肺腑的抒情方式,往往显得坦率真挚,质朴诚恳,很能打动人心。如《记念刘和珍君》中的第四部分,作者在记叙刘和珍牺牲后就直抒胸臆:“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2)间接抒情:方式内涵举例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通过景物来抒情。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在文章中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故都的秋》中借槐树来表现自己的感情方式内涵举例触景生情触及外界景物而引起情思、感叹述怀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先写景,再抒情;也可以先抒发对景物的感受,然后再描写景物;还可以把二者交织起来,一边写景,一边抒情。写景是为了抒情,笔在写景,却“字字关情”刘白羽的《长江三峡》,作者写“绿”“急流”、飞舟,都是为写触景生情做铺垫;作者抒发了不畏艰难险阻,急流勇进,知难而上的革命情怀方式内涵举例融情于事通过叙述事件来抒发感情,让感情从具体事件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感染读者。这种渗透着感情的叙述,使读者品味起来更觉得真诚可亲《背影》中,写父亲给儿子送别买橘子的那一段叙述文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方式内涵举例托物言志是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张抗抗的《窗前的树》,作者紧紧抓住洋槐一年四季的不同特征,精心刻画,从而含蓄地表达了洋槐沉稳、朴实和坚强的品质。从洋槐的身上,我们获得了生活的启示:做人应像洋槐那样朴实、坚强,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不懈奋斗(四)高考常考“行文技巧”如下:名称内涵艺术效果开门见山开篇直入正题,不拐弯抹角、拖泥带水①强调突出中心,使主题鲜明突出;②总领全文;③总起下文;④行文不枝不蔓,干脆利落卒章显志结尾点明文章主旨或作者的思想感情①深化文章内容,升华主题思想;②总结全文,使结构完整;③有水到渠成之感,有强调之效照应题目文章正文与题目照应①紧扣中心写作,不枝不蔓,行文紧凑集中;②反复点扣题目,对中心有强调突出之效名称内涵艺术效果首尾呼应文章开头与结尾的照应①重复开头内容,强调突出中心、深化主题;②首尾遥相呼应,结构完整、严谨前后照应上下文间内容的前伏后应①使内容完整,真实可信;②构思精巧,行文缜密,结构圆合严密名称内涵艺术效果铺垫在一个人物出场前或者一个事件发生前,预先布置局势,安排一些情节场景作为征兆,营造气氛①通过铺垫,可以渲染气氛,形成“山雨欲来”的情势,促使读者产生期待、盼望的急迫心情;②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名称内涵艺术效果线索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章中的反映,是把文章的全部材料贯串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脉络①使文章叙述的事情更简洁明了,更容易突出主题,使中心明确;②使读者有更清晰的观感;③使文章有更清晰的逻辑,容易做到紧扣中心组织材料,条理井然,显得内容集中,脉络清晰
二、明确题型——掌握高考常见设问方式题干示例明辨题型(2015·高考天津卷)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叠音词的运用有何效果?(1)题干中有“方法”“技法”“描写”“技巧”等字样;(2)题干中如果是赏析语句,就从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等考虑;如果有“描写”“描绘”等字样,就从描写技巧考虑;如果有“人称”“叙述”等字样,就要考虑记叙;如果有某段写的好处等字样,就要考虑行文技巧(2015·高考重庆卷)作者在旅途中与到达甘森后的所见有何不同?这样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2014·高考湖南卷)赏析文中“养猪送猪”的细节。题干示例明辨题型其他设问方式:(1)文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谈谈你的理解。(2)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请结合有关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3)文章对××大多用第×人称,而在后文却又用了第×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4)文章开头(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题干中有“方法”“技法”“描写”“技巧”等字样;(2)题干中如果是赏析语句,就从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等考虑;如果有“描写”“描绘”等字样,就从描写技巧考虑;如果有“人称”“叙述”等字样,就要考虑记叙;如果有某段写的好处等字样,就要考虑行文技巧三、掌握技巧——找到解题钥匙(一)审题散文表达特色赏析题的审题同古代诗歌表达技巧赏析题的审题类似,也包括以下要点:1.审题型即审表达技巧赏析题是明考型还是暗考型。所谓明考型,即在题干中直接要求分析其表达特色,如“请分析这段话的表达特色”;所谓暗考型,即题干中带有“如何描写(表达)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等字样。2.审范围即审所给的材料是片段、局部的(如一段或几段、一段中的画线句子),还是全文、整体的。审清这一点对答题尤为重要。行话有“整体看手法,局部看修辞”,说的就是如果赏析的是全文,则首先要考虑表现手法;如果是局部,则首先看修辞手法。“首先”就是优先,并不是说其他角度不考虑。3.审角度即审题干要求赏析的角度是定向的还是多向(多角度)的。所谓“定向”,就是题干明确规定了赏析的角度,如从“修辞手法”角度等。“定向”一般为单一角度。当然,单一角度还可细化为更小的角度。散文赏析题多是多向(多角度)的。4.审步骤散文赏析题多是完整型的,即三步答题——明确手法+具体解释+简述效果。有的是题干用语为“请分析×××表达特色”,多只含第一、二两步;有的题干明确要求赏析其表达效果,也应包含这三步,不过重点放在“效果”上。5.审数量即审答案数量。一般是多个的(因为常要求多角度切入),个别要求的(如“请简述全文的主要写作手法”)除外。其他方面,有时要关注有无提示(暗示)性语言。(二)答题1.要区分概念、记牢概念要特别注意题干中“表达特色”“表现手法”“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概念的异同,因为它们决定着答题方向。前三个概念问的是同一回事,只是要求分析“表现手法”时,答题思路要先狭后广,即先从狭义的表现手法(如象征、衬托)考虑,再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考虑。如问“修辞手法”,绝不可同“表达特色”等术语混用。只有熟练掌握“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表达特色”“修辞手法”等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才能弄明白命题者的考查意图,准确选择答题方向,否则,难免张冠李戴,词不达意。2.多角度切入除题干明确规定的角度外,一般都要求多角度切入鉴赏。如果是局部鉴赏,则优先从修辞手法角度切入,其次是表现手法和语言。在每一个角度切入后还要注意多种技巧的运用。如果是整体鉴赏,则优先从表现手法角度切入,其次是表达方式。至于修辞手法和语言,除非从整体、主要、显著的角度确实存在,才可切入鉴赏。3.有赏有析,重点在赏,关键在析分析时要把握好两个结合。一是与文章的中心结合,没有纯客观的表达技巧,任何表达技巧都是为表现中心服务的。二是与语言结合,语言是文章的载体,无论是评价主旨还是鉴赏技巧,都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体会、把玩、涵咏。因此,作答前,须对所给材料反复品读。另外,有时分析表达技巧不单单要看所给文字本身,还要联系上下文才能准确分析鉴赏。4.答题步骤与模式:先指出运用了哪种技法,然后分析概括某种技法表现出来的特定内容,最后说出具体效果。在回答具体效果时,要答出对表现主旨或作者情感的作用,或者在结构形式上的效果。后两个环节要根据题干要求具体处理,切勿死板地模式化解答。[考题印证]
(2015·高考重庆卷)《甘森的西红柿》(文本见本专题考点一【例4】)作者在旅途中与到达甘森后的所见有何不同?这样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旅途中所见集中在第一段,连草都少见,不见飞鸟,可见景色荒凉。三、四段则描写了甘森充满活力与生机勃勃的一面。这样,用途中单调荒凉的自然景物衬托到达甘森后的所见景象,突出了对“甘森”的赞美之情,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答案:途中自然景物单调荒凉,甘森生活景象生机勃勃。衬托。突出作者的情感变化,揭示文章的主旨。(2014·高考湖南卷)《粮食》(文本见本专题考点二【例3】)赏析文中“养猪送猪”的细节。解析:本题考查对散文表达技巧的赏析能力。侧重考查细节描写。细节描写的赏析主要从两方面思考:一是分析具体的描写手法,关注写了什么;二是赏析细节描写的作用。细节描写的作用从手法本身而言是生动地表现形象特点,从内容角度则要注意多层分析:①从爷爷奶奶“养猪送猪”而言,爷爷奶奶对猪的爱护、不舍、呼唤表现了对猪的深厚感情;②从“养猪送猪”的细节对于主题表达而言,写“养猪送猪”的目的是表明在农耕时代,人们一直在“参与”粮食的生产;这与大机器时代对粮食的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有力地表现了主题。答案:①“养猪送猪”的细节,综合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如为猪搔痒、梳毛、垫麻袋的动作描写,“于心不忍”的心理描写,呼唤“猪娃子”的语言描写,以及猪肥膘颤动晃荡的形象描写等,细腻逼真,生动形象。②细节具体而形象地呈现出人们参与粮食生产的完整过程及与粮食的密切联系,表现了爷爷奶奶对猪的深厚感情,与后文大机器时代人们对粮食的态度形成对比。文章的表现手法即文章中所采用的各种语言和艺术的方法。狭义的表现手法只指文章所采用的语言艺术方法,如衬托、渲染等。广义的表现手法可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狭义的语言艺术方法;二是各种修辞手法;三是各种写作方法;四是对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的艺术性运用,如细节描写、叙议结合等;五是对人称方式的运用。温馨提示题型二鉴赏语言艺术鉴赏散文的语言艺术,主要从分析文本或某段的语言特色(风格)及表达效果这两个角度进行考查。一般而言,散文的语言要求准确、生动、形象、凝练,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不同类别的散文,其语言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一、掌握语言艺术——为解答题目做铺垫局部语言赏析题是从词语选用(是口语还是书面语、文言语,是用成语还是引用古诗文)、句式选用(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陈述句与感叹句、反问句)、修辞手法、语言特色四个角度切入的。不过,还有一个角度虽不常见,但须关注,即语言之美。可考虑汉字声调的平仄相间,双声叠韵词的运用,叠词、单音词的妙用及押韵等问题。当做到以声传情时,语言就具有了声韵美和情韵美。文章整体语言的赏析虽也从上述方面切入,但更多的是从语言风格角度,如生动形象、质朴平易等。语言艺术鉴赏包含语言特点和语言风格,具体如下:(一)语言特点特点的具体内容鉴赏特点的角度用词之美精美的炼字动词、形容词的使用,准确、简练、深刻、含蓄、直白、突出、生动、形象、传神、充满动感、充满想象,等等叠词①语言具有生动性、形象性,从而增强语言艺术表现力,具有绘画美;②叠词能使韵律铿锵悦耳,富有音乐美;③叠词可以组成整齐的句式,具有形式美;④叠词能使意思强化,起到强调作用;⑤叠词能使上下文联系紧密,有一气呵成之感特点的具体内容鉴赏特点的角度用词之美反复突出某种意思,强调某种情感,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感染力化用成语选用文言词语——富有文采,典雅优美句式之美(音韵之美)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排比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格短语)、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结合。句式参差,错落有致,节奏顿挫,音韵和谐特点的具体内容鉴赏特点的角度修辞之美如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反问句等。修辞之美是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修辞手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描写之美如白描、细描、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视听结合(有色有声)、对比衬托、铺陈渲染,等等(二)语言风格风格特点豪放与柔婉豪放所表现的题材多为雄心伟业;所描写的景象境界开阔;所运用的动词富有力度,形容词和副词色彩鲜明;有时又激越昂扬地抒情;多用排比、夸张、反复、反问等修辞手法直露与含蓄柔婉所表现的对象纤巧细致,所表现的情感细致缠绵,所描写的画面色调柔和,修辞上少用排比、夸张、反问风格特点直露与含蓄直露表达作者的感受和观点比较直接含蓄不直接表达情意,而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多用象征、设问、比喻等手法质朴与华丽质朴(平实)语言通俗化、口语化,少用修辞,少描绘性语言华丽(典雅)讲究节奏和韵律,多用描绘性语言;多用引用、排比、对偶、用典等手法风格特点庄重与诙谐庄重文章的话题较为严肃、语言凝重,句式整齐、完整而绵长;关联词运用完整准确诙谐语气轻松幽默,多夸张、反语、比喻,有趣味简洁与细腻简洁语势流畅,多用短句细腻多用长句,多用对比和辩证性语言二、明确题型——掌握高考常见设问方式题干示例明辨题型(2013·高考江西卷)指出下面这句话所体现的人物语言特色并分析它的表达效果。题干中有“语言特色”“语言特点”等字样(高考山东卷)以③④段为例,简要分析本文语言的两个主要特点。其他设问方式:(1)这篇文章在语言上有何特色?(简析本文的语言特色)(2)××处从语言上看有什么特点?请举例分析。(3)分析本文的语言风格或谈谈文章的语言艺术。(4)请从用词、句式、修辞等角度赏析××语言特色及表达效果。三、掌握技巧——找到解题钥匙对语言的综合鉴赏一般是就文中某个段落或段落中的几个句子进行鉴赏。鉴赏可从炼字炼句、运用手法及语言风格几方面展开。1.把握三个赏析角度:分析角度常用术语分析语言①质朴平实;②华美精致;③含蓄蕴藉;④诙谐幽默分析词语或语句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意蕴丰富;②词语运用富有特色,生动传神;③使用叠词,音节和谐,富有音乐感分析修辞手法(句式)①比喻生动形象,化无形为有形;②夸张表达感情更强烈;③拟人表达亲切,有情趣;④对偶整齐,有节奏感;⑤排比加强气势2.记住三个注意点:(1)做好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语言特色应包括哪些方面,这样才能从相应的文段中找到相应的语言特色。(2)答题时,不能只讲套话,使用几个术语,不能笼统地“贴标签”。更为重要的是联系具体文本,加以分析,这样才能准确地对本段的语言进行鉴赏。(3)另外,我们也要注意鉴赏对象及其所表现出来的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用于表述,才能达到全面性。3.答题模板[考题印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书房的窗子杨振声①今天又想到了我那书房的窗子。说起窗子,那真是人类穴居之后一点灵机的闪耀才发明了它。它给你清风与明月,它给你晴日与碧空,它给你山光与水色,它给你安安静静地坐窗前,欣赏着宇宙的一切。一句话,它打通你与天然的界限。②窗子的功用,虽是到处一样,而窗子的方向,却有各人的嗜好不同。我独喜欢北窗,那就全是光的问题了。说到光,我有一个偏向,就是不喜欢强烈的光而喜欢清淡的光,不喜欢敞开的光而喜欢隐约的光,不喜欢直接的光而喜欢反射的光。就拿日光来说罢,我不爱中午的骄阳,而爱“晨光之熹微”与落日的古红。纵使光度一样,也觉得一片平原的光海,总不及山阴水曲间光线的隐翳,或枝叶扶疏的树荫下光波的流动。至于反光更比直光来得委婉,“残夜水明楼”是那般的清虚可爱,而“明月照积雪”使你感到满目清晖。③不错,特别是雪的反光,在太阳下是那样霸道,而在月光下却又这般温柔。其实,雪光在阴阴天宇下,也蛮有风趣。特别是新雪的早晨,你一醒来全不知道昨宵降了一夜的雪,只看从纸窗透进满室的虚白,便与平时不同。那白中透出银色的清晖,温润而匀净,使屋子里平添一番恬静的滋味。披衣起床且不看雪,先掏开那尚未睡醒的炉子,那屋里顿然煦暖。然后再从容揭开窗帘一看,满目皓洁,庭前的树枝都压垂到地角上了。望望天,还是阴阴的,那就准知道这一天你的屋子会比平常更幽静。④至于拿月光与日光比,我当然更喜欢月光。在月光下,人是那般隐藏,天宇是那般的素净。现实的世界退缩了,想象的世界放大了。我们想象的放大,不也就是我们人格的放大?放大到感染一切时,整个的世界也因而富有情思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比之“晴雪梅花”更为空灵,更为生动;“无情有恨何人见,月冷风清欲堕时”比之“枝头春意”更富深情与幽思;而“宿妆残粉未明天,总立昭阳花树边”也比“水晶帘下看梳头”更动人怜惜之情。⑤这里不只是光度的问题,而是光度影响了态度。强烈的光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全球定制基因合成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必杀04 第七单元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综合题20题)(解析版)
- 影视拍摄合同范文
- 石方购销合同范本
- 2025服装辅料采购合同范本
- 商铺以租代售合同协议
- 2025合同模板个人分期还款合同范本
- 购房按揭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亏损合同重组义务
- 2025年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年中国硫酸钾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课题申报参考:社会网络视角下村改居社区公共空间优化与“土客关系”重构研究
- 乡镇卫生院2025年工作计划
- 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初中学业水平生物试题含答案
- 机械工程类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冠心病课件完整版本
- 2024年卫生资格(中初级)-中医外科学主治医师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全32册)08
- 四川省宜宾市中学2025届九上数学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微生物组与胆汁性肝硬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