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原理精选试题288题[含
答案]
一、综合题
i.阅读下列材料,请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正确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西方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英国的托马斯•莫尔批判了资本主
义原始积累的罪恶,提出了乌托邦理想。他于1516年发表的《乌托邦》一书描绘了一个美
好的社会:在那里,没有私有财产和剥削现象,人们有计划地从事生产,城乡之间没有对
立,不需要商品.货币和市场,实行按需分配。受《乌托邦》一书的影响,意大利的康帕内
拉于1602年在监狱里写出了《太阳城》,进一步描绘了一个财产公有.共同劳动和人人平
等的理想社会。到18世纪,法国的摩莱里和马布利分别在《自然法典》和《论法制和法律
的原则》中,论述了从私有制过渡到公有制的必然性,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阐述了理想社
会的纲领和原则。在19世纪上半叶,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最高阶段,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圣
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圣西门提出“实业制度”,并奔走呼号,希望法国统治者能接
受自己的改革方案。傅立叶提出以“和谐社会”代替资本主义,并在一个农场里进行组建
“法朗吉”(和谐社会基本单位)的试验。欧文是一个工厂主,他曾在自己领导的英格兰
新拉纳克大棉纺厂进行慈善试验。他缩短工时,设立托儿所.幼儿园和学校,把一个愚味黑
暗的新拉纳克变成了完善的模范移民区。1824年,他到美洲从事共产主义实验。在印第安
纳州建立了“新协和”公社,实行财产公有,成年人享有平等的权利。他的共产主义试验
虽然失败了,他自己也因此变得一贫如洗,但是他并没有动摇自己的坚定信念。
材料2: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
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
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
判者。”一一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
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一一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
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彻底消
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
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一一这就是废除
私有制的主要结果。”一一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
材料3:
“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生产力和由它创立的财富分配制度,已经和这种生产方
式本身发生激烈的矛盾,而且矛盾达到了这种程度,以致于如果要避免整个现代社会毁
灭,就必须使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发生一个会消除一切阶级差别的变革。现代社会主义必
须获胜的信心,正是基于这个以或多或少清晰的形象和不可抗拒的必然性印入被剥削的无
产者的头脑中的.可以感触到的物质事实,而不是基于某一个蛰居书斋的学者的关于正义和
非正义的观念。”——恩格斯《反杜林论》
“大工业及其所引起的生产无限扩大的可能性,使人们能够建立这样一种社会制度,在这
种社会制度下,一切生活必需品都将生产得很多,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完全自由地发
展和发挥他的全部力量和才能。由此可见,现今社会中造成一切贫困和商业危机的那种特
性,在另一个社会组织中正是消灭这种贫困和这些灾难性的波动的因素。”一一恩格斯
《共产主义原理》
“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
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
的。”一一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的区
别?(8分)
(2)既然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又要人们去努力追求?(8分)
(3)既然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什么又说“共产主义渺茫"论是错误
的?(14分)
参考答案: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都追求未来的理想社会,而且都把未来社会看
作是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社会。但是,这两者在对待未来理想社会的问题上,存在着本质
的区别:(2分)
第一,空想社会主义者热衷于对未来社会的想象和描绘,在现实条件没有提供描绘未来社
会的充实材料的情况下,只能借助自己的天才想象来描绘未来社会。马克思主义也考察未
来社会,但是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对历史和现实的批判性研究上,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
世界。在描绘未来的社会条件还不充分的情况下,他们只限于指出未来社会的基本性质和
基本特征,而不作任何细节的描绘。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对未来的描绘越是具
体,就越会陷入空想。(2分)
第二,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的到来的必然性也有所认识,但他们没有对这一点作出
理论的科学的证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一开始关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问题,就深刻
认识到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实现作理论论证的重要性。与空想社会主义者从道义上.甚至从宗
教道理上去认识未来理想社会实现的必然性不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从对社会发展趋
势和历史规律上作出自己科学的理论证明。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因为马克思和恩
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发展的
特殊规律,发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2分)
第三,空想社会主义者尽管始终在为实现理想社会而奔走呼号,但他们始终没有找到实现
共产主义的现实途径。他们或者向有钱人呼吁,或者向当权者请求,想靠唤醒人们特别是
天才人物的良知,来实现理想的社会。他们虽然也曾看到工人阶级的斗争,但只是把工人
阶级当作受苦受难的阶级,当作需要天才人物去拯救的阶级,而没有看到他们在推翻旧世
界建设新世界方面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亲自参加工人运动,并从理论上深刻
认识工人阶级的性质和特点,发现了这个特殊的阶级肩负着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设共
产主义新世界的历史使命,从而找到了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并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提
供了理论指南。(2分)
(2)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的必然性。这是因为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
结果;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产物;共产主义社会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
合理归宿;共产主义社会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自觉追求。(2分)
但是,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只是一种可能性,需要人们的主观努力,这种可
能性才能变成现实性。这是因为:①社会规律既是一种客观性的规律,又是一种合目的性
的规律。自然界的发展过程及其规律都是自然界中各种盲目的不自觉的力量相互作用的结
果,而社会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类有意识的.有目的地从事物质生产.发展物质生产的过
程。(2分)②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双重互动关系:既包含着客观必然性,又包含着对主体
来说的合目的性;既存在着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这种关
系表明社会规律离不开人的活动,而且只有通过人的活动才能体现出来。(2分)③社会
发展规律自然发展规律的这种区别表明,社会发展过程不仅是有规律的客观辩证发展过
程,而且是人的能动的创造过程,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过程。因此,我们
一方面要树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理想信念,另一方面要为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2
分)
(3)共产主义具有三种含义: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一种向美好社
会前进的运动。(2分)
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制度,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这是因为①社会主义社
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1分)②当代资本主义的灭
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1分)③“无论哪一个社会形
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
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它告诫我们,
共产主义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决不会成为现实。(2分)
作为一种向美好社会前进的运动,共产主义运动的暂时挫折并不能说明共产主义的失败和
渺茫。这是因为:①社会发展的规律表明,人类社会前进的道路是螺旋式上升的,而不是
笔直的,都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包含着多次的迂回和曲折。(2分)②社会基本矛盾
运动规律表明,生产力的发展是决定生产关系变革的决定力量,而生产力发生质的突破并
非一朝一夕的事情。(2分)③新生事物成长的规律表明,挫折和暂时的失败是不可避免
的,新生事物的产生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要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得到完善。20世纪末共产
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表明,以前的社会主义模式既有可取的经验,同时又有致命的不足,
需要我们吸取教训,逐步开拓一条通向理想社会的道路。(2分)
因此,我们应当正确对待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曲折和困难,共产主义的实现虽然非常漫长,
但不等于目标无望,共产主义道路虽然曲折,但不是此路不通。共产主义目标并不渺茫,
人们正在每日每时的奋斗中逐步向理想社会走近。(2分)
2.阅读下列材料,请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正确回答有关问题。
最近,四川省搞了一次“医患换位体验”活动,让医生以患者的身份挂号.排队.看病.拿
药……结果,医生跑前跑后,既受累又受气,一名全程体验了“患者”的医生感慨道:
“医生就像拿着个遥控器,把患者指挥得团团转,当患者确实很苦。”
美国医生爱德华•罗森邦行医50年,忽然患上了喉癌,当他重新审视医学.医院和医生
时,感慨地说:“站在我病床边和躺在病床上所看到的角度完全不同。”他后来在《亲尝
我自己的药方》一书中写道:“如果我能从头来过的话,我会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行医,很
不幸的是,生命不给人这种重新来过的机会。”
多年前,有位年轻医生患上甲状腺病,当中国医学科学院著名头脑外科专家屠规益为他主
刀。当手术结束是,屠教授低下身来说:“对不起,让您受苦了!”这是屠教授术后经常
对病人说的一句话,虽然简短,却让这位年轻医生深感震撼。
著名医学家袁法祖早年从医,曾在老师的带领下,为一名中年妇女进行开腹手术。术后没
几天,那名妇女就去世了,经解剖发现,患者的死亡与手术并无关系,当时,袁法祖的老
师轻轻说了句,“她是4个孩子的妈妈,”就是这句简单的话,让袁法祖至今念念不忘,
他知道这句话包含了多少情感,懂得了一生的责任有多重大:医生不仅要看到人身上的
病,更要看到生病的人。
请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医生换位体验”活动中蕴含着何种哲理?(10分)
(2)从人的本质属性说明为什么“医生不仅要看到人身上的病,更要看到生病的人”。
(1。分)
(3)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医患关系的矛盾,按照矛盾辩证法该如何对待和处理?(10
分)
参考答案: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相互排
斥.相互分离的趋势和关系。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它包
含两层意思: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即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
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以及相互转化的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
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的。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性中包含着斗争性。斗争性也离不开同
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我们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促进矛盾
双方向有利的方面转化。(5分)
材料中医生和患者构成了一对矛盾,他们之间不仅仅存在着对立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存在
着同一的关系。对立表现在二者的身份不同,同一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有着共同的目
标,就是与疾病作斗争。以往的观念更多的只注意到二者的对立,而忽视了二者的同一关
系。通过这次“医患换位体验”活动,使医生认识到了二者的同一性,体验到了作为一名
患者的需求和感受,加强了“尊重患者,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同时,这次活动
也起到了缓和医患矛盾,解决医疗纠纷的作用,促进了矛盾的转化和解决。(5分)
(2)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人固然具
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但人的自然属性渗透着社会属性,使自然属性从属和包含于社会
属性之中。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性是具体的.历
史的。(5分)
“医生不仅要看到人身上的病”,这讲的是人的自然属性。“更要看到生病的人”,这说
的是人的社会属性。这句话充分体现了,患者不仅仅是一个生物体的人,只需要物理上的
治疗,同时还是社会的人,需要人格上的尊重。医患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人与人之间
的社会关系。因此,作为一名医生,不仅需要高超的医术,同时还需要有爱心,要坚持
“以人为本”的理念。把患者的利益作为医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5分)
(3)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同一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矛盾的一方可以利用另一
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矛盾双方还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同时
他还规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矛盾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果处理不好矛盾双方的关系,容
易使矛盾激化。(5分)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医患关系的矛盾时,我们应该妥善解决,注重矛盾的同一性
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创造一切条件,使矛盾向好的一面转化,防止矛盾激化。(5分)
3.
IBM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工业跨国公司之一,从上世纪50年代其致力于计算机行业,
并很快在大型计算机业务上占据了统治地位。IBM生产的计算机在技术上常常是最先进
的,在某些情况下,他们即使不是最好的,但由于出色的服务和技术支持,他们仍有卓越
的信誉。
在整个60年代和70年代,虽然有Controldata,Honeywell.SperryUnivac.Burroughs和
NCR等企业的竞争,但这些公司都不是其对手,到1980年为止,IBM仍占据全球大型计算
机市场超过80%的份额。大型计算机是IBM的“金母鸡”,毛利高达70%.
80年代,随着个人计算机和工作站所连接成的网络逐渐取代大型机,日本.欧洲共同体和
美国国内许多资本.技术雄厚的企业纷纷涉足这一高风险.高效益的领域。在与苹果.康柏.
东芝.戴尔等企业激烈竞争中IBM公司开始走下坡路。
迫于竞争的压力,90年代IBM公司进行了组织改造以降低成本.进行资产重组和资本运
营,使公司的股票价格扶摇直上;精选经营战略转型,在保持计算机硬件领域领先地位的
同时,成功地实现了向软件服务等高利润领域的转移;实施竞争战略调整,全面提升企业
竞争里,重塑其昔日的辉煌。
IBM确立的战略目标是:在所处产业的所有领域都能实现高增长率;在所有领域都有技术
和质量卓越的产品,并发挥领导作用;在生产.销售.服务和管理的所有业务活动上,实现
最高的效率;确保企业成长所需要的高利润,以便在产业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
目前,计算机技术正在向更加“开放型系统”的方向发展。往往主机是一个公司制造的,
显示器是另一个公司的;打印机又是第三个公司的,软件是第四个公司的,这些组合起来
使整个系统得以运行。在新的技术基础上,计算机行业的企业组织趋向网络化发展,IBM
公司面临着新的竞争挑战。IBM公司在垄断和竞争中寻求着未来的发展。(摘编自「美」
JE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小品和案例及新华网有关资料)
请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用IBM的案例说明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2)从IBM公司的发展过程总结垄断资本条件下竞争的新特点。
参考答案:
(-)垄断与竞争之间的关系:
(1)垄断是在自由竞争的基础上作为竞争的对立面而产生的。IBM公司自上世纪五十年代
起致力于计算机行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很快在大型计算机业务中占据了统治地位。
(2)垄断产生后,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竞争。IBM公司在整个60年代和70年代掌握着大
型计算机的技术,并垄断其市场,获得了巨大的超额利润。
(3)但是垄断产生后并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而是与竞争并存,甚至加剧了竞争。IBM
公司在60和70年代在大型计算机行业中占据绝对优势,但同时还存在多家公司与其竞
争。随着计算机的小型化,多家企业纷纷涉足这一领域,导致计算机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IBM公司垄断地位受到挑战。
(4)竞争又产生新的垄断。随着竞争由单一产品的竞争细化到零部件的竞争,出现了更多
新的垄断行业与企业,在新一轮的竞争中产生了新的垄断。
(-)IBM公司从上世纪50年代致力于计算机行业,很快在大型计算机业务中占据了统治地
位;随后多家企业涉足计算机行业,使竞争更加激烈,截至1980年,IBM仍在计算机行业
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后一度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但经过其内部改革重新获得垄断优势。
与自由竞争相比,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竞争呈现出新的特点:
(1)竞争的主要目的是要攫取高额垄断利润以及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垄断地位。到1980年
为止,IBM公司占据了全球大型计算机市场80%以上份额,毛利高达70队
(2)竞争的规模比过去空前扩大。80年代后,计算机技术发生了改变,多家资本.技术雄
厚的企业加入竞争,让这一领域的竞争深度与广度大大增加。
(3)竞争手段更加多样。90年代IBM公司采取包括组织改造.资产重组.经营战略转移在
内的多种手段,全面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4)竞争范围扩展到各个领域。IBM制定了全方位的战略目标,力图在所有领域都有技术
和质量上的优势,树立其不可动摇的地位。
(5)竞争程度更加激烈,时间更加持久。竞争逐步升级,随着计算机技术向“开放型系
统”发展,竞争由单一产品的竞争细化到零部件的竞争,竞争在各企业与行业之间全面深
入展开,促使企业调整经营战略,加大科技投入,进行内部组织改造.资产重组,降低生产
成本,以保证企业垄断地位。
二、单选题
4.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B)
A.产品的分配形式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
5.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C)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
6.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因此(A)
A.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
B.没有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使用价值;
C.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
D.产品中只要有劳动就一定有使用价值;
7.价值或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D)
A.商品;
B.货币;
C.价格;
D.使用价值;
8.一定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由(A)
A.使用价值构成;
B.交换价值构成;
C.价值构成;
D.货币构成;
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
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A)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D.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
10.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A)
A科学技术B劳动对象C劳动者D管理方式
11.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C)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12.“如果偶然性不起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是一种
(D)
A.历史宿命论的观点
B.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C.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13.“谋事在人,成事在天"(A)
A.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B.宿命论的历史观
C.唯意志论的历史观
D.循环论的历史观
1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分别是
(A)
A.前者是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诡辨论的观点
B.前者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后者是辩证法的观点
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D.二者都是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15.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C)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16.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B)
A.永恒性
B.客观性C.不变性D.终极性
17.实践有力地驳斥了不可知论,因为它能够把(A)
A.真理变成现实
B.谬误转化为真理
C.人的认识能力无限提高
D.人的认识器官限延长
18.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D)
A.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B.主体性的观点
C.反映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19.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是(B)
A.否认意识的能动性
B.夸大意识的能动性
C.否认物质的决定性
D.夸大物质的决定性
20.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C)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1.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并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这一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C)
A.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
B.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C.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
I).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作出了否证
22.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D)
A.客观的物质世界
B.脑力劳动者的集体智慧
C.思想家们的创造性思维
D.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23.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A
A.国家政权B.政党C.哲学D.政治.法律思想
24.“居安思危”这名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
C.内因和外因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D.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25.《诗经》上说:“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就是说,高的堤岸可以变为深谷,深谷也
可以变成丘陵。这是一种(A)
A.朴素辩证法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相对主义观点
26.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这三大社会形态
是(C)
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B.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阶级消灭了的社会
C.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D.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27.“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
句话是说C
A.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相适应
28.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B)的实现。
A.参与制
B.个人联合
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
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
29.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A)的实现。
A.参与制
B.个人联合
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
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
30.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A)。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D.延长工作日长度的结果
31.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C)
A.认识世界多样性的统一
B.认识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
32.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是C
A.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B.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
C.历史唯物主义与剩余价值学说
D.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领袖的学说
33.一切依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D)
A.把外因作为事物变化根据的形而上学观点
B.否认主观能动性的机械决定论观点
C.右倾机会主义的“唯条件论''观点
D.关于联系条件性的唯物辩证法观点
34.在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A
A.生产关系B.血缘关系C.政治关系D.思想关系
35.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0.
A.前者是直观反映论,后者是能动反映论
B.前者坚持可知论,后者坚持不可知论
C.前者坚持从物到思想和感觉的认识路线,后者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D.前者是经验主义,后者是教条主义
36.“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B)
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
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
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
37.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
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论所蕴含的哲理是B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38.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C)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39.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C)
A.观察实验方法
B.逻辑推理方法
C.矛盾分析法
D.归纳演绎方法
40.“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的观点是(B)
A.一切哲学的观点B.辩证法观点C.可知论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
41.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B)
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
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
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
42.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D)
A.必要劳动时间。
B.剩余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43.“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反之,那些什么事都
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这段话告诉我们(D)
A.要学会分清事物矛盾的性质
B.要懂得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
C.要学会解决不同矛盾用不同的方法
D.要抓住要矛盾,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44.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C)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45.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D)
A.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
B.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商品资本;
C.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46.生产资本的循环公式是(A)
A.G—W…P…W'—G';
B.W-P-—G'—G';
C.P…W'—G'—W-P;
D.『一G'—W-P-W);
4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A)
A.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B.生产不足的经济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D.生产严重短缺的经济危机;
48.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C)
A.在生产中位置是否移动;
B.在运动中职能是否变化;
C.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
D.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49.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C)
A.劳动过程和使用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50.剩余价值来源于(C)
A.不等价交换;
B.工人工资的扣除;
C.工人的剩余劳动;
D.劳动力的价值;
51.资本的周转速度和(B)
A.周转时间成正比,周转次数成反比;
B.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成正比;
C.周转时间成正比,周转次数成正比;
D.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成反比;
52.“拔苗助长”的事例是(C)
A.重视可能性的表现
B.忽视可能性的表现
C.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
D.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53.把生产资料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其依据是(A)
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周转方式;
B.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
C.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D.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
54.中国古代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是一种
(A)
A.抹煞事物质的稳定性的相对主义观点
B.折衷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绝对主义的观点
5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
两
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D)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56.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C)
A.观察实验方法
B.逻辑推理方法
C.矛盾分析法
D.归纳演绎方法
57.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B)
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
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
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
58.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内容是(A)
A.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B.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曲折性
C.既肯定又否定
D.既前进又倒退
59.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C)
A.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
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事物不断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
60.“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A)
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
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61.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D)
A.运动
B.物质可以认识
C.物质能为感官感知
D.客观实在性
62.庄子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这个命题的哲学思想是(A)
A.辩证法的
B.承认事物的内在联系的
C.否认事物差别的相对主义观点
I).将事物差别绝对化的形而上学观点
63.垄断利润是(D)
A.资本家获得的超额利润;
B.垄断组织获得的平均利润;
C.垄断组织获得的一般利润;
D.垄断组织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64.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C)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
65.垄断资本条件下垄断企业竞争的目的是为了(C)
A.获得平均利润;B.获得超额利润;
C.获得高额垄断利润;D.消灭中小企业
66.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多采取(B)
A.垄断高价;B.垄断低价C.自由价格;D.市场价格
67.垄断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改变了(C)
A.内容变化;
B.作用性质;
C.作用形式;
D.作用力度
68.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占垄断地位的资本是(B)
A.产业资本;B.金融资本;C.银行资本;D.商业资本
69.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C)
A.银行资本家;
B.工业资本家;
C.金融寡头;
D.商业资本家
70.把一些法律上和生产上还是独立的大垄断企业在流通环节上统一起来进行垄断经营的
垄断组织形式是(C)
A.卡特尔;
B.辛迪加;
C.托拉斯;
D.康采恩
71.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C)
A.劳动时间和产品的销售时间;
B.产品的购买时间和生产时间:
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D.劳动时间和购买时间;
72.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是(A)
A.垄断统治;
B.资本输出;
C.国际垄断同盟;
D.占领殖民地
73.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C)
A.认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74.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的时期是(0
A.18世纪末期;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75.生产价格是(D)
A.预付资本加利润;
B.预付资本加平均利润;
C.成本价格加利润:
D.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76.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A)
A.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B.同一部门内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C.同一部门资本家追求超额利润的结果;
D.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
77.反映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增值程度的是(B)
A.剩余价值率;
B.利润率;
C.平均利润率;
D.年剩余价值率;
78.利润本质上是上)
A.成本价格的产物;
B.所费资本的产物;
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剩余价值;
79.生产成本是(D)
A.资本主义生产费用;
B.实际生产费用;
C.活劳动的耗费;
D.物化劳动的耗费;
80.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B)
A.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
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C.社会总产值的构成问题;
D.国民收入的分配问题;
81.下列选项中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D)
A.原料;
B.燃料;
C.辅助材料;
D.机器.设备;
82.各种垄断组织虽然形式不同,但本质都是为了(D)
A.避免两败俱伤;
B.联合起来共同发展;
C.相互之间竞争;
D.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三、简答题
83.怎样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84.怎样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85.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86.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哲学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重大
指导意义。
87.简述社会进步的必然性。
88.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89.有一种观点认为,在革命战争年代应当提倡“斗争哲学”,在和平建设时期则应提倡
“和谐哲学”。请辨析这种观点。
参考答案: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
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
势。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
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事
物的发展。
上述观点将强调矛盾的斗争性等同于“斗争哲学”是根本错误的,在任何时候强调“斗争
哲学”都是不科学的,第一,它片面地强调矛盾斗争性的作用而否定矛盾同一性的作用;
第二,它混淆了政治概念同哲学概念的界限。“和谐”作为哲学概念,它与矛盾同一性的
含义是一致的,它包含着矛盾双方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思想,强调平和.协调.合作的博大
精神。但和谐并不否认矛盾,也不意味着矛盾双方的绝对统一。“和谐”也是在不断解决
矛盾中实现的。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多种因素的差异,化解矛盾,为事物的发展创造条
件。至于“和谐哲学”的提法,也要正确理解,如果把和谐作为一种文化理念和行为准
则,是符合当今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的。如果把和谐哲学同斗争哲学相对应,
强调矛盾双方的和谐而否定矛盾斗争,也是不正确的。
90.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计算
机在生产中广泛应用,出现了生产机械化向生产自动化过渡的趋势。在生产自动化的条件
下,直接操纵机器的工人相对减少,甚至出现所谓“无人工厂”或“无人车间”,它使得
直接操纵机器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工人人数大大减少,但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却急剧增
加。在这个背景下,西方一些学者认为,剩余价值的源泉并不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如原西
德法兰克福学派的哈伯尔梅斯认为:“技术科学已成为主要的生产力,已经成为独立的剩
余价值的源泉,直接生产者的劳动越来越不重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应用前提不存在
了。”请辨析哈伯尔梅斯的观点。
参考答案:
哈伯尔梅斯看到了在现代资本主义和生产自动化高度发达的条件下,生产劳动的价值与剩
余价值(主要是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的复杂性,但却得出了错误的结论。这是因为:
第一,机器体系不论多么复杂,其技术水平不论多么高超,机器人.机器手不论多么先进,
电脑不论多么发达,而它们毕竟都是机器,虽然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人的体力劳动
和脑力劳动,但它毕竟只是由各种机械.精密仪表.电子计算机.人工智能.传动装置等组装
起来的机器,是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这些生产资料作为生产的物的因素,只是转移
自身的价值,即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的同时,把自身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它只是
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是作为雇佣工人的劳动“吸收器”发挥作用
的,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但它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移价值,而不创造价值,新价值是
由新加进的活劳动创造的。
第二,自动化的机器设备再先进同,也改变不了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自动化机器
体系和机器人并不能完全代替人的劳动,它们不仅要由人来发明.设计和制造,而且在运转
中也要由人来控制,调试和维修。自动化机器体系和机器人只不过是被人的指令和意志所
推动的一种生产工具,它们的价值是由人们的劳动创造的,它们的价值在新产品上的转移
也是通过人们的劳动实现。
第三,在自动化企业中,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是一种复杂劳动,自动化机器体系机器人只
是工人.科学家.工程师复杂劳动的一种物化。
第四,在自动化条件下,生产工人的范围扩大了,不仅有直接操作机器的工人,还要包括
那些研究发明.设计制造.安装和维修的大批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他们和
工人一起构成制造社会产品的“总体工人”,共同创造剩余价值。
第五,当某一生产部门只有少数企业使用自动化机器体系.使用机器人时,这些企业尚有的
少数工人的劳动即以先进的生产设备为基础而成为复杂劳动,可以体现为更多的社会价
值,这些企业的资本家就可以得到巨额的超额剩余价值。
总之,自动化机器体系和机器人的出现,使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产量增加了,资本家获得
的剩余价值增多了,但是,自动化机器体系和机器人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不是剩余价
值的源泉;剩余价值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实质并没有改变。
91.据估计,今天在美国有6000家公司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其中包括西尔斯-罗
伯克百货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在这些公司的推行,使工人们
积极地经营他们的公司,产生了一种充满活力的责任感,在生产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等方面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美国争取雇员拥有股票全国委员会对350家高技术公司所作的一项调
查发现,利用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公司要比没有利用这种计划的公司发展快2-4倍。
随着这一计划的推行,到2000年,全美国有25%的雇员分享他们公司的所有权。这种迅速
出现的“工人资本主义”概念也适用于相当大部分的美国经济。但是工人拥有股票不会轻
易转变为工人管理。有的工人股东说:“我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一切都和以前一模一
样。”也有的工人股东认为,在“雇员拥有股票计划”下,越是尽力干,得到的就越多。
----摘自W.
E.哈拉尔著:《新资本主义》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材料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实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原因。
②评析工人股东的两种看法。
参考答案:
(1)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资本主义国家为缓和.
克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进行着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以适应生产
社会化发展的要求。“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推行正是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
社会化发展要求的一种措施。(4分)
(2)工人股东的第一种看法主要是从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方面来看的,也就是说,当代资
本主义社会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并不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的实
质。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关系仍然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对立关系。雇员拥有股票,只是说
明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范围内,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锁链稍有放松,但不可能改变雇佣
劳动者的阶级地位。(3分)工人股东的第二种看法,看到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新
变化,看到了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些作主要有:使
工人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缓和劳资冲突和社会分配
不平等的矛盾,有利于资本家的利润得到实现,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发展。但是,
这种看法忽视了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关系的实质。(3分)
92.当代资本主义高水平的生产力状况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资本占
有形式发生了由私人垄断资本到国家垄断资本的变化,从而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采取了
“国有化”和“计划化”的形式;大量小额股票的出现,使资本占有的特点表现为股权分
散化,从而使资本占有者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资本主义企业生产发展中对工人提出的
生产和管理方面建议的吸收,以及工会作用的增强,使得资本主义的经济管理表现出“民
主化”的特点;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使工人为自己铸造的已经够长够重的金锁链略微得
到放松;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国际化.一体化和集团化,使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呈现出“世界
联合”的趋势;等等。因此,资本主义新变化表明,资本主义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请根据以上材料辨别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否改变了资本主义性质?
参考答案: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第一,“股权分散化”现象与资本主义垄断统治的实质。股票持有者人数的增加并不意味
着人人都成为股东.成为资本家。因为对于那些持有小额股票的劳动者来说,购买小额股票
只不过是一种储蓄性的投资,他们所掌握的股金有限,所得股息也只相当于存款利息。在
资本主义社会中,真正掌握股权的是那些拥有大量股票的大股东.大资本家,他们才是生产
资料的真正占有者。资本主义在利用股份形式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出现的“股权分散化”的
现象,只不过表明垄断资本为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为缓和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而
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出的•种局部的调整。这种调整不仅不可能使劳动人民成为资本
家,反而使“股权分散化”成为垄断资本加强金融寡头实力的一种手段。
其次,“混合经济”现象与国有化.计划化的实质。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解释为“混合经
济”,实际上是在曲解资产阶级国家性质的基础上抹杀了国有化与计划化的实质。国有化
的实质是由国家的性质决定的。资产阶级国家的性质决定了资产阶级“国有化”在本质上
就是真正的总资本家的国有化,是用国家资本主义来保证私人垄断资本取得高额垄断利润
的一种手段,它丝毫不改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计划化作为垄断资本直接利
用资产阶级国家机器.保证自己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一种调节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
本主义经济发展.弥补了市场机制的不足。但是,它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所固有
的各种深刻矛盾,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
的实质。
再次,“社会福利”的现象与劳动者经济地位的实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的增
加,目的在于干预经济,刺激社会消费,缓和阶级矛盾。劳动者经济境遇的改善,收入分
配不平等状况的缓和,是以不影响垄断资本获得剩余价值为前提的。因此,对劳动者来
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受剥削的.受奴役的状况,更没有资本剥削劳动的实质。
第四,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知识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巨大的
作用,但是,资本主义仍然是大垄断资本占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社会,资本主义的一切经
济都是围绕攫取剩余价值的目的而展开的,事实上,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职员,乃至高级经
理等都是垄断资本的雇佣劳动者。
93.联系实际论述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重要意义。(10分)
参考答案:
一.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既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既体现着马克
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又内涵着中国特色。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只
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自己国家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才能找到正确的革命和建设的
道路,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1分)
第二,认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
灵魂。一切事物的矛盾都有其特殊性,只有认识矛盾的特殊性,才能确定一事物不同于他
事物的特殊本质,发现事物发展的特殊原因和根据,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1分)
第三,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首先,两者有不同的规定性,是相互对立.
相互区别的。矛盾普遍性是矛盾的共性,就矛盾存在和性质而言,矛盾的普遍性是绝对
的。矛盾的特殊性是矛盾的个性,就具体矛盾的表现形式而言,矛盾的特殊性是相对的。
(1分)其次,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共性存
在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而个性只能与共性相连接而存在,相比较而显现。
脱离共性的个性是不存在的,反之亦然。(1分)再次,两者又是相互贯通.相互转化的。
由于事物范围极为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某一特定场合与阶段上是普遍的东西,在另一
场合与阶段上则是特殊的东西。(1分)
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第一,矛盾关系,即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这
是因为,这种关系如同一根红线贯穿于事物矛盾问题的各个方面。毛泽东指出:“这一共
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所以,它是我们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指导线索。(1分)
第二,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矛盾的基本方法。矛盾普遍性
与矛盾特殊性的有机统一,既是客观事物本来的辩证法,又是指导我们认识事物的科学方
法。就人的认识过程来说,总是从一个个具体事物的特殊矛盾开始,进而达到对事物普遍
的.共同的.本质的认识,然后又用普遍的.共同的.本质的认识去研究新的.个别的.特殊的
事物,从而补充.丰富和发展这种普遍的.共同的.本质的认识。科学认识就是这样一个由特
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循环往复.不断深化的过程。(2分)
第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
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1分)
第四,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也是医学理论与医学实践相结合.医学理论与具体
病例相结合的哲学基础。(1分)
94.试述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0分)
参考答案:
人的认识运动,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的辩证发展过程。(1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
制,由于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人的认识也就需要一个过程。人的认识任务,就在
于不断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
是企图去发现所谓的“永恒真理”.“终极真理”。也就是说,人们的认识过程既不是封闭
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提,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1分)这个运动,从形
式上看,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从内容上看,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地
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正是认识运动中实践和认识的这种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体现了认
识的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说明了人的认识是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
-o(1分)
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1分)所谓历
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1分)由于客观实践是具
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1分)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已经向
前推移,转变到另一个具体过程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应当随之转变。(1分)如果主观认
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这就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思想落后于实
际,就容易犯保守的错误。(1分)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原有的矛盾尚未得到充
分地暴露和展开,向另一个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把将
来可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阶段,这同样是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
史的特点,就容易犯冒进的错误。(1分)所以,要坚持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
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或右的错误思想。(1分)
95.联系医药实践,论述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关系。
(10分)
参考答案:
人们的实践活动决不是主观随意.率性而为的活动,任何实践活动都要受真理尺度和价
值尺度的制约。所谓实践的真理尺度,就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
的客观规律的真理。人们只有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在实践中取得成功。所谓实践的价值
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和要求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标。
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须同时体现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要求,即实现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
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1分)
第一,成功的实践必然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即是既要按科学规律办事,又
要按满足人的需要办事。(1分)
第二,价值的实现是以把握相关真理为前提的。没有真理性的认识,就不能形成正确的价
值目标,也就不会有成功的实践。(1分)
第三,正确的价值认识的形成是以相关的真理为根据的。只有在获得了关于价值关系的主
体和客体的真理性认识之后,才能形成主体对客体价值的正确评价。(1分)
第四,真理必然具有价值。(1分)
第五,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并随着实践的发展
而共同发展。(1分)
二.人类的实践活动只有做到既遵循真理原则,又遵循价值原则,才能保证实践的成功。正
是基于实践的这一要求,人们逐渐形成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形成了以两者统一作为
实践的指导思想和行为规范的原则。(1分)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实践中是辩证统一的。实践必须坚持真理原则,必须严格按客观规
律办事才能获得成功,这一实践的根本要求促使人们形成了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本质上是
人们在实践中对坚持真理原则的客观要求这种意识的升华。科学精神是在实践中服从真理.
坚持真理.追求真理的求真.求实的自觉意识。(1分)成功的实践还必须坚持价值原则,
在实践中必须做到以满足主体的需要为目标,实践的手段必须服务于促使这一目标在实践
结果中得以全面的实现。实践的这一要求升华为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以尊重人.爱护人.
关注和促进人民.人类利益和社会进步为核心的求善.求美的自觉意识。(1分)
在现实生活中,坚持做到科学精神和人文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
先,发扬科学精神.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可以推动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可以促进人文精神
的进步。(1分)其次,发扬人文精神,具有制约科学发展方向.促使科学技术在应用中不
会被用于为害人类的重要作用。总之,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是
时代进步对人类实践提出的日益迫切的要求。(1分)
96.资本主义推动了社会关系的进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过三次
重大调整:一是由单个资本到股份资本的发展;二是由股份资本到一般垄断资本的过渡:
三是由私人垄断资本向国家垄断资本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推动了资本的社
会化,带动了整个社会关系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要求,从而推动了
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1分)
四、多选题
97.唯物辩证法认为(D)
A.只有内因推动事物发展
B.只有外因推动事物发展
C.内外因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
D.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98.否认偶然性的存在,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看做必然性的观点是(A)
A.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观点
C.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D.二元论的观点
99.系统方法的目的是(C)
A.整体性
B.有序性
C.最优化原则
D.整合性
100.下列命题中未能表达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有(D)
A.整体依赖于部分,部分也依赖于整体
B.优化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C.整体对部分有支配决定作用,部分以相对独立性反作用于整体
D.整体相当于各部分的机械相加
101.发展的实质是:(A)
A.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
B.否定.破坏现存事物
C.事物量的方面的扩充
D.特定事物的不断完善
102.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的(C)
A.发展过程及状态
B.发展的总趋势
C.发展的内在动力
D.发展的前进性运动
103.下列关于新事物特征的命题中,不正确的是(D)
A.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强大生命力和发展前途
B.优越于旧事物
C.有广泛群众基础,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D.现存力量强大
10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B)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联系与发展
105.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A)
A.实质和核心
B.精髓
C.基本特征
D.全部内容
106.唯物辩证法理解的矛盾同一性是(A)
A.包含着对立的同一
B.事物内部的完全同一
C.逻辑上的没有冲突
D.思维上的相互协调
107.“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体现着(C)
A.矛盾的斗争性
B.矛盾的普遍性
C.矛盾的特殊性
D.矛盾的同一性
108.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动力是(C)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
D.外力推动
109.把感觉经验当作第一性的东西,实质上是(D)
A.唯物主义观点
B.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绝缘材料行业市场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智研咨询重磅发布
- 《中国光伏发电简述》课件
- lng加气站申请书
- 供热合同的意义
- 1 常见的总承包商合同管理的组织模式
- 《数控加工技术概述》课件
- 宁夏银川市贺兰县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阶段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 《catia工程制图》课件
- 《请示与批复》课件
- 《日现金规划》课件
- 智慧农业中的智能农机与农具技术
- 2021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B卷)和答案解析
- 人教版劳动教育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 口腔客服工作总结
- 四川省内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物理试题
-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监理文件
-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职业生涯规划羽毛球教练员
- 肠道菌群移植培训课件
- 幼儿园美术《各种各样的鱼》课件
- 你是独一无二的自己主题班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