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表示孟德尔杂交实验操作及理论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中①和②的操作后都要对母本进行套袋处理,且都是为了防止外来花粉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B.图乙和图丙中的遗传因子不能位于细胞质,必须位于细胞核内C.图丙所示实验验证了孟德尔的假说,也可以验证分离定律D.图乙过程细胞虽然只分裂了一次,但揭示了分离定律的本质〖答案〗D〖祥解〗假说—演绎法中测交实验是用来验证孟德尔假说的正确性,同时也可以通过测交实验来验证相关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详析】A、前后两次套袋都是为了防止外来花粉干扰,自身的花粉在没成熟前或者在去雄后都不会干扰实验,A正确;B、孟德尔遗传定律适用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细胞核遗传,B正确;C、假说—演绎法中测交实验是用来验证孟德尔假说的正确性,同时也可以通过测交实验来验证相关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C正确;D、通过观察遗传因子的分配能判断图乙的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孟德尔的分离或者自由组合定律,均是发生在减数分裂中,因此可以揭示其实质,但细胞要连续分裂2次才会得到只含D或d的配子,D错误。故选D。2.某两性花植物的花色有红花和白花两种表型,叶型有宽叶和窄叶两种表型,这两对相对性状受3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研究小组将两株纯合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花宽叶:红花窄叶:白花宽叶:白花窄叶=27:9:21: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F1减数分裂会产生8种比例相等的配子B.红花与白花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C.F2中的白花植株自交,可能出现红花植株D.F2红花宽叶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26/27〖答案〗C〖祥解〗F1自交得到F2,F2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花宽叶:红花窄叶:白花宽叶:白花窄叶=27:9:21:7,27+9+21+7=64,说明F2共有64(43)个组合数,所以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详析】A、F2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花宽叶:红花窄叶:白花宽叶:白花窄叶=27:9:21:7,27+9+21+7=64,说明F2共有64(43)个组合数,所以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因此F1减数分裂会产生8种比例相等的配子,A正确;B、F2中红花:白花=9:7,是9:3:3:1的变式,所以花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红花与白花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C、只考虑花色的遗传,红花:白花=9:7,说明F2中的红花为双显性状,假设控制花色的基因为A/a、B/b,则红花的基因型为A_B_,白花的基因型为A_bb、aaB_、aabb,白花植株自交不会出现红花植株,C错误;D、F2红花宽叶植株中,假设控制叶型的基因为D/d,则纯合子有1/3(DD)×1/9(AABB)=1/27,则不能稳定遗传(杂合子)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1/27=26/27,D正确。故选C。3.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中两种性状比接近1:1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比接近1:2:1〖答案〗C〖祥解〗假说—演绎法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详析】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生物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这属于假说内容,A不符合题意;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这属于假说内容,B不符合题意;C、演绎推理内容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再设计测交实验对分离定律进行验证,C符合题意;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雌雄配子随机组成,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这属于假说内容,D不符合题意。故选C。4.下图表示某哺乳动物(基因型为AaBb)体内某个细胞的分裂模式图,图中只表示出部分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哺乳动物是雄性B.乙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C.该细胞可以产生4种卵细胞D.图乙含有4个核DNA,1对同源染色体〖答案〗B〖祥解〗分析题图:图甲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故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该动物为雌性;图乙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故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详析】A、图甲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说明该哺乳动物是雌性,A错误;B、乙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故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因此乙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B正确;C、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因此该细胞可以产生1种卵细胞,C错误;D、由图可知,图乙含有4个核DNA,不存在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B。5.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提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假说。下列说法中不能体现基因与染色体平行行为的是()A.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B.形成配子时,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分开,同源染色体也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配子中只含一个基因、一条染色体C.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也自由组合D.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答案〗B〖祥解〗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2、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一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3、基因、染色体来源相同,均一个来自父方,个来自母方。4、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相同。【详析】A、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这能体现基因与染色体平行行为,A不符合题意;B、形成配子时,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分开,同源染色体也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配子中只含成对基因中的一个、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B符合题意;C、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也自由组合,这能体现基因与染色体平行行为,C不符合题意;D、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这是萨顿提出假说的依据之一,D不符合题意。故选B。6.下图为果蝇性染色体X、Y的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与性别有关的基因可能位于非同源区II、III上B.同源区I上基因控制的性状与性别无关C.非同源区III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只在雄性中出现D.摩尔根研究的果蝇白眼性状的控制基因在非同源区II上〖答案〗B〖祥解〗分析图可知,片段I为X、Y的同源区段,存在等位基因;片段II是X染色体特有区域,其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片段II为Y染色体特有区段,III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只在雄性中出现。【详析】A、非同源区II是X染色体特有区域,非同源区III是Y染色体特有区域,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为雌性,XY为雄性,因此与性别有关的基因可能位于非同源区II、III上,A正确;B、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故同源区I上基因控制的性状与性别有关,B错误;C、非同源区III为Y染色体特有区段,雌性的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没有Y染色体,故非同源区III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只在雄性中出现,C正确;D、摩尔根研究的控制果蝇白眼性状基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即果蝇白眼性状的控制基因位于X非同源区II上,D正确。故选B。7.研究小组用被32P和35S同时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短暂保温后进·行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强度。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不能证明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B.该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让T2噬菌体颗粒和大肠杆菌分离C.该实验的离心结果显示为沉淀物放射性强度显著高于上清液D.该实验得到的子代噬菌体中,部分被32P标记,且都不被35S标记〖答案〗C〖祥解〗1、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2、T2噬菌体(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析】A、该实验用被35S和32P同时标记T2噬菌体(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不能证明T2噬菌体(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应该分别用35S或32P同时标记的T2噬菌体(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A正确;B、在该实验中,35S标记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到大肠杆菌内部,会留在外面,而32P标记的DNA分子进入到大肠杆菌内部,在离心时,蛋白质外壳会聚集到上清液中,DNA分子随菌体沉到底部,所以离心的目的是使T2噬菌体(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大肠杆菌分离,B正确;C、在该实验中,离心后,35S标记的蛋白质外壳会聚集到上清液中,32P标记的DNA分子会随菌体沉到底部,所以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都高,无法比较哪个更高,C错误;D、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而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料都来自大肠杆菌,由于DNA分子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因此该实验得到的子代噬菌体中,部分被32P标记,且都不被35S标记,D正确。故选C。8.若(A+T)/(G+C)的值为a,(A+C)/(T+G)的值为b,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为2,则其互补链中a也为2B.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b为2,则其互补链中b也为2C.若DNA分子中b为1,则(A+G)/(T+C)的值也为1D.一般来说,不同的DNA分子中a的值可能是不相同的〖答案〗B〖祥解〗DNA双链中A=T,G=C,因此(A+C)/(T+G)为定值1,(A+T)/(G+C)不是定值。【详析】A、因为两条链上的碱基互补,所以两条链的A+T相等,G+C相等,所以两条链的a相等,A正确;B、一条链的A+C等于另一条链的T+G,所以两条链的b互为倒数,B错误;C、双链DNA分子中,(A+C)/(T+G)的值与(A+G)/(T+C)的值相等,均为1,C正确;D、DNA分子具有特异性,一般来说,不同的DNA分子具有不同的碱基比例和排列顺序,a的值可能是不相同的,D正确。故选B。9.下列相关实验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和探究酶的最适温度都采用了对比实验的方法B.遗传基本定律的探究和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证明都采用了假说—演绎法C.追踪光合作用中C的转移和证明DNA半保留复制方式都用到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D.研究细胞膜流动性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实验均可采取荧光标记法〖答案〗C〖祥解〗1、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为对比实验。2、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改变,通过追踪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用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3、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用荧光标记法得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4、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不设置对照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对实验对象的影响,这样的实验叫作对比实验,也叫相互对照实验。【详析】A、由于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所以可用对比实验法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探究酶的最适温度可采用多个不同温度的对比实验进行探究,A正确;B、孟德尔遗传基本定律的探究和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证明都采用了假说—演绎法,B正确;C、用14C标记的CO2探明光合作用中碳的转移途径,用15N标记大肠杆菌证明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15N不具有放射性,不能检测同位素放射性,C错误;D、细胞膜流动性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实验均可采取荧光标记法,D正确。故选C。10.新冠病毒是一种带有包膜的RNA病毒,其侵染与释放的过程如下图所示,虚线为省略的增殖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新冠病毒的增殖过程需要逆转录酶的作用C.新冠病毒的S蛋白与其侵染宿主细胞无关D.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新冠病毒蛋白质〖答案〗D〖祥解〗病毒无细胞结构,没有任何细胞器,只能依赖活细胞生活。【详析】A、新冠病毒是一种带有包膜的RNA病毒,所以它的遗传物质是RNA,新冠病毒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A错误;B、具有逆转录功能的RNA病毒(如艾滋病病毒)的增殖才需要逆转录酶的作用,新冠病毒是具有RNA复制功能的RNA病毒,即它是一种正链RNA病毒,侵染宿主细胞后,会发生的过程(“RNA”表示负链RNA,“+RNA”表示正链RNA),再组装成子代病毒,新冠病毒的增殖过程不发生逆转录,不需要逆转录酶的作用,B错误;C、据图可知,新冠病毒在侵染过程中,其S蛋白可以和宿主细胞膜上的ACE2受体结合,从而感染宿主细胞,所以,新冠病毒的S蛋白与其侵染宿主细胞有关,C错误;D、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没有核糖体,需要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新冠病毒蛋白质,D正确。故选D。11.核糖体DNA(rDNA)学说是解释酵母菌细胞衰老的一种细胞衰老机制。P53蛋白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促进细胞衰老。核糖体蛋白和P53蛋白竞争性的结合MDM2酶而被降解。细胞中其他因素导致rDNA沉默(转录的次数减少)时,使核糖体蛋白数量增加,进而导致细胞快速衰老。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P53蛋白合成于酵母菌的核仁区域B.P53蛋白进入细胞核需要穿过两层膜C.P53蛋白数量积累存在正反馈调节D.P53蛋白可能导致细胞核体积变小〖答案〗C〖祥解〗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某种变化结果,反过来作为调节该系统变化的因素,使系统变化出现新结果的过程,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如果新结果跟老结果呈负相关,则为负反馈调节;如果新结果跟老结果呈正相关,则为正反馈调节。【详析】A、P53蛋白是一种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而非核仁,A错误;B、P53蛋白属于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到达细胞核,没有穿过生物膜,B错误;C、分析题意可知,当细胞中rDNA沉默时,细胞中核糖体蛋白数量增多,导致细胞中P53蛋白降解变慢而数量增加,进一步抑制rDNA转录而增加P53蛋白,因此存在正反馈调节,C正确;D、P53蛋白导致细胞衰老,而细胞衰老时细胞核体积变大,D错误。故选C。12.牵牛花为虫媒、两性花,有白色、红色、蓝紫色等多种花色。下图为其色素代谢途径示意图。研究者将白色和蓝紫色牵牛杂交,F1中红花植株与蓝紫花植株的比例为1:1,其中蓝紫色花比亲本中蓝紫色花的颜色浅。推测出现颜色浅的可能原因是()注:A、B基因位于细胞核内,其等位基因a、b无相应功能A.F1蓝紫色花的花瓣细胞中A酶含量少于亲本B.F1蓝紫色花的花瓣细胞中B酶含量少于亲本C.亲本蓝紫色花的花瓣细胞中合成的矢车菊素较F1少D.亲本蓝紫色花的花瓣细胞中合成的天竺葵素较F1少〖答案〗A〖祥解〗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性状,有两种方式:(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精细地调控生物体的性状。【详析】A、白色花基因型是aa--,蓝紫色花基因型是A-B-,F1有红花A-bb和蓝紫色花A-B-,且A-bb:A-B-=1:1,则亲本基因型是白色花aabb,蓝紫色花AABb,F1是AaBb、Aabb,F1蓝紫色花AaBb的花瓣细胞中A酶含量少于亲本AABb,A符合题意;B、F1蓝紫色花AaBb的花瓣细胞中B酶含量和亲本AABb相同,B不符合题意;C、亲本蓝紫色花AABb的花瓣细胞中合成的A酶含量较F1(AaBb)多,则亲本蓝紫色花的花瓣细胞中合成的矢车菊素较F1多,C不符合题意;D、亲本蓝紫色花AABb的花瓣细胞中合成的A酶含量较F1(AaBb)多,B酶含量相同,亲本蓝紫色花的花瓣细胞中合成的天竺葵素较F1多,D不符合题意。故选A。13.ctDNA是肿瘤细胞死亡后释放到血液中的小片段核酸。研究者采集18例肺癌患者手术前的ctDNA与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DNA(tDNA)样本,检测到15人的ctDNA及18人的tDNA中存在肺癌相关基因。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肿瘤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形态结构改变等特点B.肺癌的发生与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的突变有关C.两类样本检测结果差异可能与tDNA易降解有关D.研究结果〖提示〗ctDNA可作为肺癌筛查的参考指标〖答案〗C〖祥解〗ctDNA是由肿瘤细胞坏死、凋亡或主动分泌等原因释放至血液中的微量DNA碎片,是一种特征性的肿瘤生物标记物。通过ctDNA检测,能够高效精准的检测出“癌前”病变,发现癌症于萌芽状态。【详析】A、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具有以下特征: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等,A正确;B、肺癌的发生说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均发生突变,B正确;C、检测到15人的ctDNA及18人的tDNA中存在肺癌相关基因,即含有ctDNA的少于tDNA,可能是ctDNA易降解导致的,C错误;D、绝大多数肺癌患者都能检测到ctDNA,所以ctDNA可作为肺癌筛查的参考指标,D正确。故选C。14.图中①、②和③为三个精原细胞,①为正常细胞,②和③发生了染色体变异。③减数分裂时三条同源染色体中任意两条正常分离,另一条随机移向一极。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③经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有一半正常B.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两对同源染色体联会C.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最终产生4种基因型配子D.②和③的变异理论上均可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答案〗C〖祥解〗精原细胞①中有四条染色体,含有A、a、R、r四种基因,对比正常精原细胞①可知,精原细胞②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R基因和a基因发生了位置互换。精原细胞③中含有a基因的染色体多了一条,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详析】A、细胞减数分裂时三条同源染色体中任意两条正常分离,另一条随机移向一极,Aaa一定是两条到一边一条另一边,一条的配子就是正常的,配子有一半正常,A正确;B、②细胞中有四条染色体,为两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两对同源染色体联会,B正确;C、①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最终产生4个配子,2种基因型,为AR、AR、ar、ar或Ar、Ar、aR、aR,C错误;D、②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③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理论上通过观察染色体的结构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可以观察到,D正确。故选C。15.亨廷顿舞蹈症(HD)是一种单基因显性遗传病。发病年龄通常在30~40岁之间,常见面部抽搐、震颤及随意运动失去控制,最终因心力衰竭、呼吸困难或肺炎等并发症而死亡。如图是某HD患者的家系图,已知I3、Ⅱ1不含该病致病基因,表现型完全正常,Ⅱ3尚未达到HD发病年龄;Ⅱ4患红绿色盲,但不含HD致病基因,I2、I3均不含红绿色盲基因。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HD与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B.I3、Ⅱ1基因型相同,Ⅱ3患HD的概率是1/4C.Ⅲ1同时携带两种遗传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4D.禁止近亲结婚能有效降低HD和红绿色盲的发病率〖答案〗C〖祥解〗亨廷顿舞蹈症(HD)是一种单基因显性遗传病,存在女性患者,说明致病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Ⅰ2患病而Ⅱ1不含致病基因,表型完全正常,说明该致病基因不可能在X染色体上,亨廷顿舞蹈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详析】A、HD是一种单基因显性遗传病,存在女性患者,说明致病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Ⅰ2患病而Ⅱ1不含致病基因,表型完全正常,说明该致病基因不可能在X染色体上,亨廷顿舞蹈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B、Ⅱ3尚未达到亨廷顿舞蹈症发病年龄,假设Ⅰ2的基因型为Aa,Ⅰ3的基因型为aa,Ⅱ3患亨廷顿舞蹈症(Aa)的概率是1/2,B错误;C、Ⅰ2不含红绿色盲基因,则Ⅱ3不含红绿色盲基因,Ⅱ3携带亨廷顿舞蹈症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Ⅱ4患红绿色盲,Ⅲ1同时携带两种遗传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2×1/2×1=1/4,C正确;D、禁止近亲结婚能有效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HD为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隐性遗传病,D错误。故选C。16.下图为色盲患者的遗传系谱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Ⅱ-3与正常男性婚配,后代都不患病B.Ⅱ-3与正常男性婚配,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C.Ⅱ-4与正常女性婚配,后代不患病D.Ⅱ-4与正常女性婚配,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答案〗B【详析】A、Ⅱ-3与正常男性婚配,如果Ⅱ-3是携带者,后代男孩可能患病,A错误;B、Ⅱ-3与正常男性婚配,生有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因为Ⅱ-3是携带者的可能性占1/2,携带者与正常男性婚配生有患病男孩占1/4,二者相乘即为1/8,B正确;C、Ⅱ-4与正常女性婚配,如果正常女性是携带者,后代男孩可能患病,C错误;D、Ⅱ-4与正常女性婚配,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4,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52分。17.玉米(2n=20)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其叶片的绿色和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A/a、B/b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当玉米同时含A、B基因时叶片为白色,其他情况均为绿色。回答下列问题:(1)对玉米进行基因组测序时,需测定____________条染色体上的碱基序列。A/a、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其实质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________________。(2)让纯合白叶和纯合绿叶玉米杂交,F1均为白叶,F1自交得到的F2中绿叶玉米占1/4,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若F2中白叶玉米相互杂交,所得子代玉米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3)人体内赖氨酸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研究发现,玉米中O2蛋白缺失能显著提高玉米中赖氨酸含量。科研人员偶然发现了两株O2基因发生突变的突变体——K0326Y和3901I,并使用技术检测K0326Y和3901I中的O2蛋白,结果如图所示,推测_____________(填“K0326Y”或“3901I”)玉米具有更大的农业生产价值。另一种突变体玉米仍能产生O2蛋白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10②.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①.AABB、AAbb(或AABB、aaBB)②.白叶:绿叶=8:1(3)①.从外界环境获取②.3901I③.突变位点在O2基因的非编码区〖祥解〗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小问1详析】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没有性染色体,对玉米进行基因组测序只需要测定一个染色体组内的染色体,2n=20所以一个组内有10条染色体;自由组合定律的本质是: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小问2详析】纯合白叶和纯合绿叶玉米杂交,得到的F1为杂合;F2中绿叶玉米占1/4,可推理F1中只有一对基因为杂合,即为AABb或AaBB,那么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aaBB);F2中白叶玉米相互杂交,以AABB、AAbb的亲本组合为例,F2的基因型比例为AABB:AABb:AAbb=1:2:1,其中白叶玉米为AABB:AABb=1:2,产生的配子比例为AB:Ab=2/3:1/3,自由杂交后获得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4/9:4/9:1/9,即白叶:绿叶=8:1;【小问3详析】赖氨酸是必需氨基酸,人体细胞不能合成,必须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由图中的抗原-抗体杂交可知,K0326Y中存在O2蛋白,3901I中不存在O2蛋白,因此3901I赖氨酸含量显著提高且能够稳定遗传,具有更大的农业生产价值。K0326Y发生了突变,但没有影响O2蛋白的合成,可能是突变位点在O2基因的非编码区。18.下图为甲病(致病基因A或a)和乙病(致病基因B或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两种遗传病中有一种遗传病为伴性遗传。请据下图回答:(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染色体________性遗传。Ⅱ-3的基因型是________。(2)Ⅱ-5产生的卵细胞可能的基因型AXB、AXb、aXb_________。(3)Ⅲ-9是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答案〗(1)①.常②.隐③.AaXBY(2)aXB(3)1/2〖祥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Ⅱ-3和Ⅱ-4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5和Ⅱ-6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乙病的儿子,即“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其中一种遗传病为伴性遗传,说明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小问1详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Ⅱ-3和Ⅱ-4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3和Ⅱ-4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所以Ⅱ-3含甲致病基因但表现正常,故基因型是AaXBY。【小问2详析】Ⅲ-9女性患甲病,由分析可知,甲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逆推其两亲本中含有a基因,Ⅲ-10患乙病,逆推其亲本Ⅱ-5中含有b基因,Ⅱ-5表现正常,所以基因型为AaXBXb,故Ⅱ-5产生的卵细胞可能的基因型有AXB、aXB、AXb、aXb。【小问3详析】Ⅱ-5和Ⅱ-6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乙病的儿子和一个患甲病的女儿,则Ⅱ-5为基因型AaXBXb和Ⅱ-6基因型为AaXBY,所以Ⅲ-9基因型是1/2aaXBXb或1/2aaXBXB,所以Ⅲ-9是纯合子的概率是1/2。19.14N和15N是N元素的两种稳定同位素,含15N的DNA比含14N的DNA密度大。为探究DNA复制的方式,科学家先用含有15NH4Cl的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繁殖若干代得到的大肠杆菌,其DNA几乎都被15N标记;再将大肠杆菌转移到含有14NH4Cl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收集不同时期的大肠杆菌,提取DNA并进行离心处理,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如图所示。(1)用含有15NH4Cl的原料来培养大肠杆菌若干代作为亲本,培养若干代的目的是________;离心后位置1内的DNA所含N元素应该是________。(2)若DNA的复制是全保留复制,复制形成的两条子链结合在一起,两条模板链重新结合在一起。离心后子一代的DNA位置是________。(3)科学家进行实验,得到的实验结果是:子一代的DNA全在位置2,子二代的DNA一半在位置2一半在位置1。这个结果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全保留复制,你对此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4)有人认为,将子一代的DNA分子用解旋酶处理后再离心,若一半在位置1,一半在位置3,则一定为半保留复制。你评价一下这种说法是否正确________,并简要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答案〗(1)①.保证用于实验的大肠杆菌的DNA上都含有15N②.14N(2)一半在位置1,一半在位置3(3)①.不支持②.子一代DNA为15N/14N,子二代DNA一半为15N/14N,一半为14N/14N(4)①.不正确②.无论是全保留复制还是半保留复制,子一代用解旋酶处理后都有一半的单链含15N,一半的单链含14N;离心后都是一半在位置1,一半在位置3〖祥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由于15N与14N的原子量不同,形成的DNA分子的相对质量不同。DNA分子的两条链都是15N,DNA分子的相对质量最大,离心后分布在试管的下端;如果DNA分子的两条链都是14N,相对质量最轻,离心后分布在试管上端;如果DNA分子的一条链是14N,另一条链是15N,相对分子质量介于二者之间,离心后分布在试管中部。【小问1详析】用含有15NH4Cl的原料培养大肠杆菌若干代,使其DNA上均含有15N。离心后位置1轻带内的DNA所含N元素应该是14N。【小问2详析】若DNA的复制是全保留复制,复制形成的两条子链结合在一起,全为14N,两条模板链重新结合在一起,全为15N。离心后子一代的DNA位置是一半在位置1轻带,一半在位置3重带。【小问3详析】子一代的DNA全在位置2中带,子二代的DNA一半在位置2一半在位置1,说明子一代DNA为15N/14N,子二代DNA一半为15N/14N,一半为14N/14N,可推出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小问4详析】无论是全保留复制还是半保留复制,子一代用解旋酶处理后都有一半的单链含15N,一半的单链含14N;离心后都是一半在位置1,一半在位置3,不能判断其复制方式。20.果蝇的性别与性染色体组成的关系:雄性(XY、XYY)、雌性(XX、XXY)(注:XXX、YY死亡;减数分裂时,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2条配对联会,未配对的染色体随机移向一极)。平行翅脉对网状翅脉为显性,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控制;红眼对白眼为显性,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B、b控制,眼色基因位于如图所示的C区段中。回答下列问题:(1)以平行翅脉杂合雌雄果蝇为亲本随机交配两代得到F2,F2中网状翅脉雌蝇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随机交配n代后,基因频率将__________(填“增加”“降低”或“不变”)。基因型为XbXbY的雌果蝇与基因型为XBY的雄果蝇交配,后代中白眼且染色体正常的概率是__________。(2)平行翅脉红眼雄性果蝇(AaXBY)与平行翅脉白眼雌性果蝇(AaXbXb)杂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3)红眼雄性果蝇与白眼雌果蝇杂交得到F1,发现红眼雌果蝇中有一只例外白眼雌果蝇(记为S)。研究发现,C区段缺失的X染色体记为X-,其中XX-为可育雌性个体,X-Y因缺少相应基因而死亡。该例外白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可能为:①亲代配子基因突变所致;②由X染色体C区段缺失所致;③由性染色体数目变异所致。根据性状表现判断产生S的原因,请设计杂交实验方案并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1/8②.不变③.1/5(2)平行翅脉红眼雌:网状翅脉红眼雌:平行翅脉白眼雄:网状翅脉白眼雄=3:1:3:1(3)①.例外白眼雌果蝇S与红眼且染色体正常的雄果蝇交配,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②.雄性个体全为白眼,雌性个体全为红眼,且雌雄个体比值为1:1,则为亲代配子基因突变所致;雄性个体全为白眼,雌性个体全为红眼,且雌雄个体比值为2:1,则为由X染色体C区段缺失所致;雌雄个体中均有红眼和白眼两种性状或红眼雌:白眼雌:红眼雄:白眼雄=4:1:1:4,则为性染色体数目变异所致〖祥解〗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三体在减数分裂时,3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2条配对联会并正常分离,另1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一极,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同。【小问1详析】平行翅脉杂合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均为Aa,随机交配若干代后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发生改变,因此F2中网状翅脉雌蝇所占比例是1/4×1/2=1/8。基因型为XbXbY的雌果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是Xb:XbY:XbXb:Y=2:2:1:1,基因型为XBY雄果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是XB:Y=1:1。采用棋盘法求后代中白眼且染色体正常的概率。后代中白眼且染色体正常的概率是2/10=1/5。【小问2详析】AaXBY×AaXbXb→A_XBXb(平行翅脉红眼雌)占3/4×1/2、aaXBXb(网状翅脉红眼雌)占1/4×1/2、A_XbY(平行翅脉白眼雄)占3/4×1/2、aaXbY(网状翅脉白眼雄)占1/4×1/2,因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是平行翅脉红眼雌:网状翅脉红眼雌:平行翅脉白眼雄:网状翅脉白眼雄=3:1:3:1。【小问3详析】亲本基因型是XBY和XbXb,若由于亲代配子基因突变,则S基因型为XbXb,与正常红眼雄性个体XBY杂交,后代雄性个体全为白眼,雌性个体全为红眼,且雌雄个体比值为1:1;若由X染色体C区段缺失所致,则S基因型为XbX-,与正常红眼雄性个体XBY杂交,后代X-Y致死,后代雄性个体全为白眼,雌性个体全为红眼,雌雄个体比值为2:1;若是由性染色体数目变异所致,S基因型为XbXbY,可产生Xb、XbY、XbXb、Y的比例为2:2:1:1,与正常红眼雄性个体XBY杂交,后代雌雄个体中均有红眼和白眼两种性状或红眼雌:白眼雌:红眼雄:白眼雄=4:1:1:4。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表示孟德尔杂交实验操作及理论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中①和②的操作后都要对母本进行套袋处理,且都是为了防止外来花粉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B.图乙和图丙中的遗传因子不能位于细胞质,必须位于细胞核内C.图丙所示实验验证了孟德尔的假说,也可以验证分离定律D.图乙过程细胞虽然只分裂了一次,但揭示了分离定律的本质〖答案〗D〖祥解〗假说—演绎法中测交实验是用来验证孟德尔假说的正确性,同时也可以通过测交实验来验证相关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详析】A、前后两次套袋都是为了防止外来花粉干扰,自身的花粉在没成熟前或者在去雄后都不会干扰实验,A正确;B、孟德尔遗传定律适用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细胞核遗传,B正确;C、假说—演绎法中测交实验是用来验证孟德尔假说的正确性,同时也可以通过测交实验来验证相关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C正确;D、通过观察遗传因子的分配能判断图乙的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孟德尔的分离或者自由组合定律,均是发生在减数分裂中,因此可以揭示其实质,但细胞要连续分裂2次才会得到只含D或d的配子,D错误。故选D。2.某两性花植物的花色有红花和白花两种表型,叶型有宽叶和窄叶两种表型,这两对相对性状受3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研究小组将两株纯合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花宽叶:红花窄叶:白花宽叶:白花窄叶=27:9:21: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F1减数分裂会产生8种比例相等的配子B.红花与白花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C.F2中的白花植株自交,可能出现红花植株D.F2红花宽叶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26/27〖答案〗C〖祥解〗F1自交得到F2,F2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花宽叶:红花窄叶:白花宽叶:白花窄叶=27:9:21:7,27+9+21+7=64,说明F2共有64(43)个组合数,所以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详析】A、F2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花宽叶:红花窄叶:白花宽叶:白花窄叶=27:9:21:7,27+9+21+7=64,说明F2共有64(43)个组合数,所以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因此F1减数分裂会产生8种比例相等的配子,A正确;B、F2中红花:白花=9:7,是9:3:3:1的变式,所以花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红花与白花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C、只考虑花色的遗传,红花:白花=9:7,说明F2中的红花为双显性状,假设控制花色的基因为A/a、B/b,则红花的基因型为A_B_,白花的基因型为A_bb、aaB_、aabb,白花植株自交不会出现红花植株,C错误;D、F2红花宽叶植株中,假设控制叶型的基因为D/d,则纯合子有1/3(DD)×1/9(AABB)=1/27,则不能稳定遗传(杂合子)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1/27=26/27,D正确。故选C。3.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中两种性状比接近1:1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比接近1:2:1〖答案〗C〖祥解〗假说—演绎法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详析】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生物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这属于假说内容,A不符合题意;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这属于假说内容,B不符合题意;C、演绎推理内容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再设计测交实验对分离定律进行验证,C符合题意;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雌雄配子随机组成,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这属于假说内容,D不符合题意。故选C。4.下图表示某哺乳动物(基因型为AaBb)体内某个细胞的分裂模式图,图中只表示出部分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哺乳动物是雄性B.乙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C.该细胞可以产生4种卵细胞D.图乙含有4个核DNA,1对同源染色体〖答案〗B〖祥解〗分析题图:图甲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故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该动物为雌性;图乙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故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详析】A、图甲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说明该哺乳动物是雌性,A错误;B、乙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故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因此乙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B正确;C、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因此该细胞可以产生1种卵细胞,C错误;D、由图可知,图乙含有4个核DNA,不存在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B。5.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提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假说。下列说法中不能体现基因与染色体平行行为的是()A.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B.形成配子时,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分开,同源染色体也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配子中只含一个基因、一条染色体C.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也自由组合D.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答案〗B〖祥解〗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2、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一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3、基因、染色体来源相同,均一个来自父方,个来自母方。4、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相同。【详析】A、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这能体现基因与染色体平行行为,A不符合题意;B、形成配子时,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分开,同源染色体也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配子中只含成对基因中的一个、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B符合题意;C、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也自由组合,这能体现基因与染色体平行行为,C不符合题意;D、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这是萨顿提出假说的依据之一,D不符合题意。故选B。6.下图为果蝇性染色体X、Y的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与性别有关的基因可能位于非同源区II、III上B.同源区I上基因控制的性状与性别无关C.非同源区III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只在雄性中出现D.摩尔根研究的果蝇白眼性状的控制基因在非同源区II上〖答案〗B〖祥解〗分析图可知,片段I为X、Y的同源区段,存在等位基因;片段II是X染色体特有区域,其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片段II为Y染色体特有区段,III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只在雄性中出现。【详析】A、非同源区II是X染色体特有区域,非同源区III是Y染色体特有区域,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为雌性,XY为雄性,因此与性别有关的基因可能位于非同源区II、III上,A正确;B、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故同源区I上基因控制的性状与性别有关,B错误;C、非同源区III为Y染色体特有区段,雌性的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没有Y染色体,故非同源区III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只在雄性中出现,C正确;D、摩尔根研究的控制果蝇白眼性状基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即果蝇白眼性状的控制基因位于X非同源区II上,D正确。故选B。7.研究小组用被32P和35S同时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短暂保温后进·行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强度。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不能证明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B.该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让T2噬菌体颗粒和大肠杆菌分离C.该实验的离心结果显示为沉淀物放射性强度显著高于上清液D.该实验得到的子代噬菌体中,部分被32P标记,且都不被35S标记〖答案〗C〖祥解〗1、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2、T2噬菌体(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析】A、该实验用被35S和32P同时标记T2噬菌体(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不能证明T2噬菌体(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应该分别用35S或32P同时标记的T2噬菌体(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A正确;B、在该实验中,35S标记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到大肠杆菌内部,会留在外面,而32P标记的DNA分子进入到大肠杆菌内部,在离心时,蛋白质外壳会聚集到上清液中,DNA分子随菌体沉到底部,所以离心的目的是使T2噬菌体(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大肠杆菌分离,B正确;C、在该实验中,离心后,35S标记的蛋白质外壳会聚集到上清液中,32P标记的DNA分子会随菌体沉到底部,所以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都高,无法比较哪个更高,C错误;D、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而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料都来自大肠杆菌,由于DNA分子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因此该实验得到的子代噬菌体中,部分被32P标记,且都不被35S标记,D正确。故选C。8.若(A+T)/(G+C)的值为a,(A+C)/(T+G)的值为b,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为2,则其互补链中a也为2B.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b为2,则其互补链中b也为2C.若DNA分子中b为1,则(A+G)/(T+C)的值也为1D.一般来说,不同的DNA分子中a的值可能是不相同的〖答案〗B〖祥解〗DNA双链中A=T,G=C,因此(A+C)/(T+G)为定值1,(A+T)/(G+C)不是定值。【详析】A、因为两条链上的碱基互补,所以两条链的A+T相等,G+C相等,所以两条链的a相等,A正确;B、一条链的A+C等于另一条链的T+G,所以两条链的b互为倒数,B错误;C、双链DNA分子中,(A+C)/(T+G)的值与(A+G)/(T+C)的值相等,均为1,C正确;D、DNA分子具有特异性,一般来说,不同的DNA分子具有不同的碱基比例和排列顺序,a的值可能是不相同的,D正确。故选B。9.下列相关实验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和探究酶的最适温度都采用了对比实验的方法B.遗传基本定律的探究和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证明都采用了假说—演绎法C.追踪光合作用中C的转移和证明DNA半保留复制方式都用到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D.研究细胞膜流动性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实验均可采取荧光标记法〖答案〗C〖祥解〗1、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为对比实验。2、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改变,通过追踪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用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3、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用荧光标记法得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4、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不设置对照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对实验对象的影响,这样的实验叫作对比实验,也叫相互对照实验。【详析】A、由于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所以可用对比实验法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探究酶的最适温度可采用多个不同温度的对比实验进行探究,A正确;B、孟德尔遗传基本定律的探究和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证明都采用了假说—演绎法,B正确;C、用14C标记的CO2探明光合作用中碳的转移途径,用15N标记大肠杆菌证明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15N不具有放射性,不能检测同位素放射性,C错误;D、细胞膜流动性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实验均可采取荧光标记法,D正确。故选C。10.新冠病毒是一种带有包膜的RNA病毒,其侵染与释放的过程如下图所示,虚线为省略的增殖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新冠病毒的增殖过程需要逆转录酶的作用C.新冠病毒的S蛋白与其侵染宿主细胞无关D.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新冠病毒蛋白质〖答案〗D〖祥解〗病毒无细胞结构,没有任何细胞器,只能依赖活细胞生活。【详析】A、新冠病毒是一种带有包膜的RNA病毒,所以它的遗传物质是RNA,新冠病毒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A错误;B、具有逆转录功能的RNA病毒(如艾滋病病毒)的增殖才需要逆转录酶的作用,新冠病毒是具有RNA复制功能的RNA病毒,即它是一种正链RNA病毒,侵染宿主细胞后,会发生的过程(“RNA”表示负链RNA,“+RNA”表示正链RNA),再组装成子代病毒,新冠病毒的增殖过程不发生逆转录,不需要逆转录酶的作用,B错误;C、据图可知,新冠病毒在侵染过程中,其S蛋白可以和宿主细胞膜上的ACE2受体结合,从而感染宿主细胞,所以,新冠病毒的S蛋白与其侵染宿主细胞有关,C错误;D、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没有核糖体,需要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新冠病毒蛋白质,D正确。故选D。11.核糖体DNA(rDNA)学说是解释酵母菌细胞衰老的一种细胞衰老机制。P53蛋白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促进细胞衰老。核糖体蛋白和P53蛋白竞争性的结合MDM2酶而被降解。细胞中其他因素导致rDNA沉默(转录的次数减少)时,使核糖体蛋白数量增加,进而导致细胞快速衰老。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P53蛋白合成于酵母菌的核仁区域B.P53蛋白进入细胞核需要穿过两层膜C.P53蛋白数量积累存在正反馈调节D.P53蛋白可能导致细胞核体积变小〖答案〗C〖祥解〗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某种变化结果,反过来作为调节该系统变化的因素,使系统变化出现新结果的过程,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如果新结果跟老结果呈负相关,则为负反馈调节;如果新结果跟老结果呈正相关,则为正反馈调节。【详析】A、P53蛋白是一种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而非核仁,A错误;B、P53蛋白属于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到达细胞核,没有穿过生物膜,B错误;C、分析题意可知,当细胞中rDNA沉默时,细胞中核糖体蛋白数量增多,导致细胞中P53蛋白降解变慢而数量增加,进一步抑制rDNA转录而增加P53蛋白,因此存在正反馈调节,C正确;D、P53蛋白导致细胞衰老,而细胞衰老时细胞核体积变大,D错误。故选C。12.牵牛花为虫媒、两性花,有白色、红色、蓝紫色等多种花色。下图为其色素代谢途径示意图。研究者将白色和蓝紫色牵牛杂交,F1中红花植株与蓝紫花植株的比例为1:1,其中蓝紫色花比亲本中蓝紫色花的颜色浅。推测出现颜色浅的可能原因是()注:A、B基因位于细胞核内,其等位基因a、b无相应功能A.F1蓝紫色花的花瓣细胞中A酶含量少于亲本B.F1蓝紫色花的花瓣细胞中B酶含量少于亲本C.亲本蓝紫色花的花瓣细胞中合成的矢车菊素较F1少D.亲本蓝紫色花的花瓣细胞中合成的天竺葵素较F1少〖答案〗A〖祥解〗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性状,有两种方式:(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精细地调控生物体的性状。【详析】A、白色花基因型是aa--,蓝紫色花基因型是A-B-,F1有红花A-bb和蓝紫色花A-B-,且A-bb:A-B-=1:1,则亲本基因型是白色花aabb,蓝紫色花AABb,F1是AaBb、Aabb,F1蓝紫色花AaBb的花瓣细胞中A酶含量少于亲本AABb,A符合题意;B、F1蓝紫色花AaBb的花瓣细胞中B酶含量和亲本AABb相同,B不符合题意;C、亲本蓝紫色花AABb的花瓣细胞中合成的A酶含量较F1(AaBb)多,则亲本蓝紫色花的花瓣细胞中合成的矢车菊素较F1多,C不符合题意;D、亲本蓝紫色花AABb的花瓣细胞中合成的A酶含量较F1(AaBb)多,B酶含量相同,亲本蓝紫色花的花瓣细胞中合成的天竺葵素较F1多,D不符合题意。故选A。13.ctDNA是肿瘤细胞死亡后释放到血液中的小片段核酸。研究者采集18例肺癌患者手术前的ctDNA与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DNA(tDNA)样本,检测到15人的ctDNA及18人的tDNA中存在肺癌相关基因。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肿瘤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形态结构改变等特点B.肺癌的发生与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的突变有关C.两类样本检测结果差异可能与tDNA易降解有关D.研究结果〖提示〗ctDNA可作为肺癌筛查的参考指标〖答案〗C〖祥解〗ctDNA是由肿瘤细胞坏死、凋亡或主动分泌等原因释放至血液中的微量DNA碎片,是一种特征性的肿瘤生物标记物。通过ctDNA检测,能够高效精准的检测出“癌前”病变,发现癌症于萌芽状态。【详析】A、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具有以下特征: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等,A正确;B、肺癌的发生说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均发生突变,B正确;C、检测到15人的ctDNA及18人的tDNA中存在肺癌相关基因,即含有ctDNA的少于tDNA,可能是ctDNA易降解导致的,C错误;D、绝大多数肺癌患者都能检测到ctDNA,所以ctDNA可作为肺癌筛查的参考指标,D正确。故选C。14.图中①、②和③为三个精原细胞,①为正常细胞,②和③发生了染色体变异。③减数分裂时三条同源染色体中任意两条正常分离,另一条随机移向一极。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③经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有一半正常B.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两对同源染色体联会C.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最终产生4种基因型配子D.②和③的变异理论上均可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答案〗C〖祥解〗精原细胞①中有四条染色体,含有A、a、R、r四种基因,对比正常精原细胞①可知,精原细胞②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R基因和a基因发生了位置互换。精原细胞③中含有a基因的染色体多了一条,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详析】A、细胞减数分裂时三条同源染色体中任意两条正常分离,另一条随机移向一极,Aaa一定是两条到一边一条另一边,一条的配子就是正常的,配子有一半正常,A正确;B、②细胞中有四条染色体,为两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两对同源染色体联会,B正确;C、①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最终产生4个配子,2种基因型,为AR、AR、ar、ar或Ar、Ar、aR、aR,C错误;D、②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③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理论上通过观察染色体的结构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可以观察到,D正确。故选C。15.亨廷顿舞蹈症(HD)是一种单基因显性遗传病。发病年龄通常在30~40岁之间,常见面部抽搐、震颤及随意运动失去控制,最终因心力衰竭、呼吸困难或肺炎等并发症而死亡。如图是某HD患者的家系图,已知I3、Ⅱ1不含该病致病基因,表现型完全正常,Ⅱ3尚未达到HD发病年龄;Ⅱ4患红绿色盲,但不含HD致病基因,I2、I3均不含红绿色盲基因。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HD与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B.I3、Ⅱ1基因型相同,Ⅱ3患HD的概率是1/4C.Ⅲ1同时携带两种遗传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4D.禁止近亲结婚能有效降低HD和红绿色盲的发病率〖答案〗C〖祥解〗亨廷顿舞蹈症(HD)是一种单基因显性遗传病,存在女性患者,说明致病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Ⅰ2患病而Ⅱ1不含致病基因,表型完全正常,说明该致病基因不可能在X染色体上,亨廷顿舞蹈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详析】A、HD是一种单基因显性遗传病,存在女性患者,说明致病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Ⅰ2患病而Ⅱ1不含致病基因,表型完全正常,说明该致病基因不可能在X染色体上,亨廷顿舞蹈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B、Ⅱ3尚未达到亨廷顿舞蹈症发病年龄,假设Ⅰ2的基因型为Aa,Ⅰ3的基因型为aa,Ⅱ3患亨廷顿舞蹈症(Aa)的概率是1/2,B错误;C、Ⅰ2不含红绿色盲基因,则Ⅱ3不含红绿色盲基因,Ⅱ3携带亨廷顿舞蹈症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Ⅱ4患红绿色盲,Ⅲ1同时携带两种遗传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2×1/2×1=1/4,C正确;D、禁止近亲结婚能有效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HD为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隐性遗传病,D错误。故选C。16.下图为色盲患者的遗传系谱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Ⅱ-3与正常男性婚配,后代都不患病B.Ⅱ-3与正常男性婚配,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C.Ⅱ-4与正常女性婚配,后代不患病D.Ⅱ-4与正常女性婚配,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答案〗B【详析】A、Ⅱ-3与正常男性婚配,如果Ⅱ-3是携带者,后代男孩可能患病,A错误;B、Ⅱ-3与正常男性婚配,生有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因为Ⅱ-3是携带者的可能性占1/2,携带者与正常男性婚配生有患病男孩占1/4,二者相乘即为1/8,B正确;C、Ⅱ-4与正常女性婚配,如果正常女性是携带者,后代男孩可能患病,C错误;D、Ⅱ-4与正常女性婚配,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4,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52分。17.玉米(2n=20)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其叶片的绿色和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A/a、B/b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当玉米同时含A、B基因时叶片为白色,其他情况均为绿色。回答下列问题:(1)对玉米进行基因组测序时,需测定____________条染色体上的碱基序列。A/a、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其实质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________________。(2)让纯合白叶和纯合绿叶玉米杂交,F1均为白叶,F1自交得到的F2中绿叶玉米占1/4,则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若F2中白叶玉米相互杂交,所得子代玉米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3)人体内赖氨酸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研究发现,玉米中O2蛋白缺失能显著提高玉米中赖氨酸含量。科研人员偶然发现了两株O2基因发生突变的突变体——K0326Y和3901I,并使用技术检测K0326Y和3901I中的O2蛋白,结果如图所示,推测_____________(填“K0326Y”或“3901I”)玉米具有更大的农业生产价值。另一种突变体玉米仍能产生O2蛋白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10②.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①.AABB、AAbb(或AABB、aaBB)②.白叶:绿叶=8:1(3)①.从外界环境获取②.3901I③.突变位点在O2基因的非编码区〖祥解〗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小问1详析】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没有性染色体,对玉米进行基因组测序只需要测定一个染色体组内的染色体,2n=20所以一个组内有10条染色体;自由组合定律的本质是: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小问2详析】纯合白叶和纯合绿叶玉米杂交,得到的F1为杂合;F2中绿叶玉米占1/4,可推理F1中只有一对基因为杂合,即为AABb或AaBB,那么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aaBB);F2中白叶玉米相互杂交,以AABB、AAbb的亲本组合为例,F2的基因型比例为AABB:AABb:AAbb=1:2:1,其中白叶玉米为AABB:AABb=1:2,产生的配子比例为AB:Ab=2/3:1/3,自由杂交后获得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4/9:4/9:1/9,即白叶:绿叶=8:1;【小问3详析】赖氨酸是必需氨基酸,人体细胞不能合成,必须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由图中的抗原-抗体杂交可知,K0326Y中存在O2蛋白,3901I中不存在O2蛋白,因此3901I赖氨酸含量显著提高且能够稳定遗传,具有更大的农业生产价值。K0326Y发生了突变,但没有影响O2蛋白的合成,可能是突变位点在O2基因的非编码区。18.下图为甲病(致病基因A或a)和乙病(致病基因B或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两种遗传病中有一种遗传病为伴性遗传。请据下图回答:(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染色体________性遗传。Ⅱ-3的基因型是________。(2)Ⅱ-5产生的卵细胞可能的基因型AXB、AXb、aXb_________。(3)Ⅲ-9是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答案〗(1)①.常②.隐③.AaXBY(2)aXB(3)1/2〖祥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Ⅱ-3和Ⅱ-4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5和Ⅱ-6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乙病的儿子,即“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其中一种遗传病为伴性遗传,说明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小问1详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Ⅱ-3和Ⅱ-4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3和Ⅱ-4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所以Ⅱ-3含甲致病基因但表现正常,故基因型是AaXBY。【小问2详析】Ⅲ-9女性患甲病,由分析可知,甲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逆推其两亲本中含有a基因,Ⅲ-10患乙病,逆推其亲本Ⅱ-5中含有b基因,Ⅱ-5表现正常,所以基因型为AaXBXb,故Ⅱ-5产生的卵细胞可能的基因型有AXB、aXB、AXb、aXb。【小问3详析】Ⅱ-5和Ⅱ-6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乙病的儿子和一个患甲病的女儿,则Ⅱ-5为基因型AaXBXb和Ⅱ-6基因型为AaXBY,所以Ⅲ-9基因型是1/2aaXBXb或1/2aaXBXB,所以Ⅲ-9是纯合子的概率是1/2。19.14N和15N是N元素的两种稳定同位素,含15N的DNA比含14N的DNA密度大。为探究DNA复制的方式,科学家先用含有15NH4Cl的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繁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八》精美课件
- 冷链药品委托运输合同范本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课件 【ch03】创新能力的锻炼与提升
- 二零二四年度国际法律服务合同2篇
- 农村集体宅基地买卖合同 3篇
- 普法宣传丨劳动合同的作用和意义2024年品牌代言与合作合同
- 七下英语5单元课件
- 教育机构与家长协议书版
- 装修工程框架协议范本版
- 基于2024年度标准的体育设施补伤及封底材料应用协议
- 信息技术新旧课标对比
- 校园安全教育全面防范校园网络暴力
- 【孙子兵法】与商业智慧
- 《螺旋桨知识》课件
- 生产线布局和设备配置规定
- 滑雪场魔毯应急预案
- 篆刻课件完整版本
- 《智能制造技术概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肝衰竭的业务查房课件
- 甜点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 新版矿山救护队标准化考核知识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