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鲁迅与酱缸文化_第1页
试论鲁迅与酱缸文化_第2页
试论鲁迅与酱缸文化_第3页
试论鲁迅与酱缸文化_第4页
试论鲁迅与酱缸文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论鲁迅与“酱缸文化”

摘要:鲁迅曾把中国传统文化比作一个大“染缸”,在其40多年后被誉为“台湾鲁迅”的柏杨则提出了“酱缸”一说,这两位文学大师都对国民性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本文试从“缸”文化的传承和国民性的批判两个方面来分析柏杨对鲁迅的传承。

关键词:酱缸国民性鲁迅柏杨

在多次于香港和台北举行的柏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柏杨都被誉为台湾“活着的鲁迅”,这一观点已得到学术界和一般群众的普遍认可。柏杨也毫不掩饰对鲁迅的尊敬之情,认为自己深受鲁迅的影响,同时他也不断地发扬鲁迅的战斗传统,接过鲁迅传下的接力棒,对历史文化和国民性进行深刻的反思与批判。

面对中国古老的思想文化状态、停滞封闭的社会现状,鲁迅把中国传统文化比作一个大“染缸”,“幻灯片事件”的刺激使他认识到国民的劣根性及其改革的必要性。他用犀利的笔触刻画出了“沉默的国民的灵魂”,对国民性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在鲁迅精神的烛照下,40多年后的柏杨将鲁迅的“染缸”观点进一步发展,提出了“酱缸文化”。20世纪60年代的台湾尚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统治下,柏杨发扬了鲁迅的战斗传统,在对传统文化批判的同时,撑起了“批判和改革国民性”的大旗。80年代的柏杨依旧如此,他的《丑陋的中国人》成书出版,其中对中国国民性痼疾和其深层传统文化背景的深刻乃至尖锐的批判,引起了全世界人民,尤其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强烈震撼。

一、“缸”文化的传承

鲁迅和柏杨深潜于中国文化的根部,都触摸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永不停息的历史命脉,他们敏锐地发现了集惰性、腐蚀性、同化功能于一身的“缸”文化。

鲁迅曾把中国传统文化比作“染缸”,他在《两地书·四》中提到:“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什么新东西去,都变成漆黑。”在《花边文学·偶感》中他说:“每一新制度,新学术,新名词,传入中国,便如落在黑色染缸,立刻乌黑一团。”

鲁迅在青年时期就发现整个世界都在迅猛发展,中国却依旧停留在落后与古老的思想文化状态。而这个停滞和封闭的社会文化状态如不觉醒,就会像鲁迅所说的那样,“恃着固有而陈旧的文明,害的一切都硬化,终于要走上灭亡的路。”[1]他所谓的“硬化”是指整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始终沉溺在“固有而陈旧的文明”氛围中间,并使“固有而陈旧的文明”支配着20世纪人们的心理和灵魂,成为广大民众心理和行为的规范和动力。但这种“硬化”状态却使人们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也无法使自己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所以永远不能前进和改革。只要整个民族的这种“硬化”状态还没有得到改善,任何外来的“新制度”、“新学术”和“新名词”进入中国社会这大“染缸”之后,就会变得面目全非。鲁迅从“硬化”这一文化学角度,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固与牢不可破。无论多少新文化、新现象风起云涌,来到中国只能有着相同的掉到“染缸”的命运。鲁迅通过这个形象的比喻批判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停滞和封闭。

40多年后柏杨将鲁迅的“染缸”观点进一步发展,提出“酱缸文化”。“酱缸”是柏杨对中国传统文化最尖刻而形象的比喻。柏杨形成“酱缸”这个概念是在他“十年杂文”的最后阶段,其完整的释义是:“夫酱缸者,腐蚀力和凝聚力的混沌社会也,也就是一种被奴才政治、畸形道德、个体人生观和势利眼主义长期斫丧,使人类特有的灵性僵化和泯灭的混沌社会也。”[2]由这个定义延伸,柏杨认为构成“酱缸”的主要成分自然就是奴才政治、畸形道德、个体主义人生观和势力主义。在他看来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一个“酱缸”,一个发酸发臭的“酱缸”,而中华民族的成员,大多数中国人就是生活在这个发酸发臭的“酱缸”的“酱缸蛆”。

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柏杨无疑是与鲁迅为伍的。同重在启蒙批判的鲁迅相比,柏杨用最不严肃的方式表达了最严肃的思想。他认为之所以有“酱缸”,是因为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像长江大河,但因为时间久了,污秽肮脏的东西开始沉淀,久而久之就成了一个“酱缸”,因此他对中国传统典章制度、文化艺术的许多创造与辉煌有着客观的分析、评价和肯定。同时他还认为中国悠久而辉煌的文化发展像一条壮观伟大的河流,公元前二世纪西汉政府“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中国文化灿烂而平静。但自宋王朝理学以后,儒家思想加速成长,酱缸浓度一直加速沉淀。到明代这条河流终于淤塞成一个酱缸,构成一个最庞大、最可哀的时代。

20世纪60年代的柏杨在雷震及其《自由中国》事件爆发以后,就从文化的深层结构去思考政治改革挫败的病因。他在《回忆录》中提到:“政治上的改革之所以困难,全由于文化上的恶劣发酵。”他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指向这样一个行之两千年的儒家文化体系。儒家思想与政治意识形态的构联始于汉武帝黜百家而崇儒术,此后孔子思想定于一尊,儒家以道德诱导政治,使政治推行教化的理想伸展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于是就产生了“阻碍民主法治”“封建意识”和“士大夫意识”(帮闲意识和面子问题),两者在中国传统中互相纠结,充斥于社会生活的各种形态中,成为现代化的严重阻力。柏杨关于传统文化阻碍政治改革和社会进步的理论,与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即“恃着固有而陈旧的文明,害的一切都硬化,终于要走上灭亡的路”几乎不谋而合。

鲁迅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探索中发现了旧势力的顽固,看到了传统文化有巨大的“同化力”,能够吞没一切新思想,所以有了“染缸”之比喻。40年后,远在台湾的柏杨接过鲁迅传下的接力棒,对历史文化进行反思和批判。这两位文学大师创造的“缸”文化冲破了旧思想的束缚,为中国新文化、新思想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如果说鲁迅是“染缸”旁的启蒙者,那么柏杨就是“酱缸”里激烈的搅动者。

二、国民性的批判

在五四启蒙主义运动之后,全面而又集中地探讨国民性问题的代表人物,非鲁迅莫属。鲁迅毕生致力于改造国民性的启蒙工作,国民性问题在他的思想和创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鲁迅在青年时期就目睹了国家的腐败和人民的麻木,早在1920年进入东京弘文学院之后,他就思考着三个相关的问题:一、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二、中国国民性最缺乏的是什么?三、它的病根何在?他怀着极强的忧愤意识,提出首要的工作是“立人”,要振奋国民精神。他认为:“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呐喊·自序》)他决心用文艺来改变国民精神,实行文化启蒙。

辛亥革命的失败使鲁迅认识到改革国民性的必要性,同时也让鲁迅更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国民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这是因为中国国民性的堕落,是历史养成的,一时不易去掉。

wwW.Lwlm.COM对国民性弱点的批判是鲁迅作品中反复开掘的主题。《阿Q正传》无疑是最杰出的篇章。鲁迅对阿Q这个集所有劣根性于一身的典型人物的批判,有着极强的启迪作用。不仅在小说中,其杂文中也同样集中于对“国民性”的种种表现予以揭露。《随感录三十八》探讨了中国人的“昏乱病”;《娜拉走后怎样》、《铲共大观》等杂文中一再揭露“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他的后期杂文如1934年的《说面子》揭示了“中国精神的纲领”,其全部的立意是在于暴露鞭挞“没落的古人的精神”。鲁迅批判的是在长期社会统治下的中国国民性的弱点,当时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的危机,鲁迅毫不留情地批判了中国人的弱点,是想引起“疗救”的注意。

在鲁迅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国民性批判”这块圣地可谓“人”迹罕至。20世纪60年代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下,柏杨继承了鲁迅“意在揭出痛苦,以引起疗救的注意”的所谓正视现实的优良传统,撑起了“批判和改革国民性”的大旗。80年代,他的《丑陋的中国人》一书对中国国民性痼疾和其深层传统文化背景——“酱缸”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陈晓明曾在他的《世俗批判的现代性意义》中,提到“柏杨最典型有力的批判——酱缸批判,就把问题的根本设立在国民性上面”。确实如此,柏杨对中国国民性作了强有力的批判,中国人的价值体系在“酱缸文化”的剖析中被击得粉碎。他总结了中国国民性的弱点:“权利崇拜;牢不可破的自私;文字魔术和欺诈;僵尸迷恋;窝里斗和稀泥;淡漠冷酷讥笑残忍;虚骄恍惚。”[3]他认为中国人在这个“酱缸”里酱得太久了,我们的思想和判断以及视野,都受到了“酱缸”的污染,跳不出“酱缸”的范围,使我们中国人变得自私、猜忌以致落到今天这种丑陋的地步。

柏杨在揭露国民性的同时敏锐地指出中国人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他说:“我们最重要的反应是培养我们的思考能力。”他的用心只是希望在“酱缸”上撞个窟窿,使它融进一点新鲜空气,灌进一点凉爽和清水。或是不断地搅动“酱缸”,企图使“酱缸”稀释,去除杂质,解除中国人心灵上滞塞的困顿之情,还中国人的文化、中国人的社会以更清明纯净的本性。

从柏杨的言辞及作品中,我们看到了阿Q的影子。他说:“没有包容性的性格,如此这般狭窄的心胸,造成中国人的两个极端,不够平衡。一方面是绝对的自卑,一方面是绝对的自傲。自卑的时候,成了奴才;自傲的时候,成了主人!独独的,没有自尊。自卑的时候觉得自己是团狗屎,和权势走地越近,脸上的笑容越多;自傲的时候觉得其他人都是狗屎,不屑一顾。变成一种人格分裂的奇异动物。”这与鲁迅笔下阿Q的心态是出奇地相似。有了鲁迅笔下的阿Q才有混沌的“酱缸”,有了“酱缸”才有了被酱得一模一样的阿Q式的人物。

鲁迅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探究中国的国民性,无情地抨击了中国的旧思想、旧道德;柏杨在国民性批判上与鲁迅是一脉相承的,他以犀利、决绝的姿态对国民性进行了强有力的批判,一语道破了国民的劣根性。

柏杨是整个20世纪80年代唯一能与五四时代的鲁迅遥遥相对的人物。柏杨所提出的“酱缸文化”以及对文化的批判,针对的就是以儒家学说为基础的传统文化,和受儒家思想支配的文化及社会体制;此外,就是受此影响的中国人的国民性。他的“酱缸文化”论不仅给年轻一代新的思考角度,而且使人们开始比较彻底地思考中国人和中国文化。

无论是在对待传统文化还是国民性批判的态度上,柏杨都继承了鲁迅的战斗传统,发扬了鲁迅的风骨和精神,猛烈抨击了中国人的国民痼疾和深层传统文化背景——“酱缸”,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粗陋风习,并以决绝的姿态猛撞“酱缸”,从而引起了中国人的自我反思。从某个层面上讲,柏杨的“酱缸文化”是对鲁迅思想和精神的延续。

注释:

[1]鲁迅:《〈出了象牙之塔〉后记.译文序跋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49页。

[2][3]柏杨:《酱缸震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页。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柏杨,周碧瑟.柏杨回忆录[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7.

[3]林非.鲁迅和中国文化[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