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桂花雨 课堂实录_第1页
3桂花雨 课堂实录_第2页
3桂花雨 课堂实录_第3页
3桂花雨 课堂实录_第4页
3桂花雨 课堂实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桂花雨课堂实录桂花雨课堂实录

教材分析

《桂花雨》这篇课文借助桂花这一具体事物,以细腻的笔触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与桂花相关的生活场景,抒发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无比怀念的感情。

课文以桂花为主线贯穿始终,语言清新质朴,意味隽永,作者童年的快乐和思乡思亲之情像桂花的香气一样浓郁,溢满字里行间。

教学目标

1.认识“箩、杭"2个生字,会写“懂、兰”等10个字,会写“桂花、懂得”等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桂花给作者带来的回忆。

3.借助相关语句和资料,体会作者借桂花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说出桂花给作者带来的回忆;借助相关语句和资料,体会作者借桂花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环节一:雨的寻踪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桂花雨》这篇文章。首先,让我们通过阅读来寻找文中的"雨"。

活动1:寻找"雨"的段落

师:请大家默读全文,找一找哪个段落写到了"雨"。读完后,请举手告诉我。(学生默读,教师巡视)

师:好,谁来告诉我,哪个段落写到了"雨"?

生:第五自然段写到了雨。

师:没错!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只有第五自然段写到了雨,而且这个雨是人工摇下来的"桂花雨”,不是天上下的雨。

师:观察得非常仔细!这个发现很重要,我们待会儿再来详细讨论这个特殊的"雨"。

活动2:梳理全文内容

师:既然只有第五段写到了雨,那么其他段落都写了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全文的内容。谁来说说第一段写了什么?

生:第一段写了桂花开放的时节。

师:很好!那么第二段呢?

生:第二段讲作者儿时认识桂花的经历。

师:没错。我们继续,第三段呢?(学生依次回答,教师引导并板书或者课件展示)

师:太棒了!让我们一起看看黑板(或者课件)上的内容:

1.桂花开放的时节

2.儿时认识桂花

3.作者的故乡记忆

4.摇花的习俗

5.桂花雨

6.收纳摇下来的桂花

7.杭州赏桂花

8.回忆家乡

师:同学们,通过这样的梳理,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虽然文章题目叫《桂花雨》,但只有一个段落真正写到了雨。生:文章主要写的是关于桂花的回忆和经历。

师:非常好的观察!这篇文章确实是以"桂花"为线索,串联起作者的多个回忆和感受。那么,为什么作者要把题目定为《桂花雨》呢?

生:可能是因为"桂花雨"最特别,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师:有道理!让我们再回到第五段,仔细看看这个特殊的"桂花雨"。谁来读一读这段?

(一名学生朗读第五段)

师:谢谢。现在请大家思考:这个"桂花雨"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生:这是人工摇下来的,不是自然的雨。

生:桂花像雨一样落下来,所以叫"桂花雨"。

师:很好的理解!作者用"雨"来形容落下的桂花,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借物抒情"的方法。作者借"雨"来表达什么感情呢?

生:可能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师:没错!通过这个特殊的"桂花雨”,作者巧妙地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师:现在,请大家完成以下任务:

1.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说说你认为"桂花雨"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给学生5分钟时间完成,然后互相讨论)

环节二:赏"桂花雨"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找到了描写"桂花雨"的段落。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仔细品味这段文字,看看作者是如何借"桂花雨"来抒发情感的。

活动1:理解"桂花雨"

师:请大家默读第五自然段。读完后,谁能告诉我,什么是"桂花雨"?(学生默读)生:桂花雨就是摇桂花树,让桂花落下来。师:没错!这个"雨"不是天上下的雨,而是人为制造的。那么,作者是怎么描述这个过程的呢?生:作者说自己一直盯着母亲问什么时候摇桂花,还帮着铺篾簟,抱住树使劲摇。师:很好!你们注意到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来形容桂花落下的样子吗?生:作者说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师:这些描述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桂花飘落的景象。

活动2:感受情感

师:在这样的"桂花雨"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感?生:我感受到了作者的喜悦和兴奋。生:我觉得还有对童年的怀念。师:很棒的感受!作者确实通过这个场景表达了童年的快乐和对家乡的思念。

活动3:分析写作效果

师:大家觉得作者描写"桂花雨"的效果如何?生:我觉得写得很细致,连对话和天气都描写得很清楚。生:而且很生动,让人感觉自己也在那里摇桂花树。

师:说得太好了!作者确实写得非常细致生动。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作者能写得这么细致吗?

(展示作者简介:童年在温州,中学在杭州,中年在台湾教书,晚年定居美国。)

师:看了作者的经历,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作者离家乡越来越远了。

师:对!随着年龄的增长,作者与家乡的距离越来越远。但是,童年的记忆却变得越来越清晰。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可能是因为作者很想念家乡。

师:没错!当我们远离家乡时,常常会更加怀念儿时的美好回忆。这种思乡之情,就通过对"桂花雨"的细致描写表现出来了。

活动4:学习写作方法

师: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学到一些写作的方法。谁能总结一下作者是怎么写的?(引导学生讨论,然后总结)

1.从生活写起:作者以摇桂花这个生活场景为背景,让读者容易进入情境。

2.以具体事件切入:在大背景中,作者聚焦于摇桂花这个具体事件。

3.突显个人感受:通过细节描写,表达了作者的个人感受。师:这种写法不仅让文章生动有趣,还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大家以后写作时也可以尝试这种方法哦!

活动5:练习活动(此环节依据学情自行增减)

师:现在,请大家想一想自己童年的一个美好回忆,用我们刚学到的方法,写一段百字作文。

记住要求:

1.选择一个生活场景

2.描述一个具体事件

3.表达你的个人感受

【范文参考】

夏日蝉鸣

盛夏的午后,知了的叫声此起彼伏,仿佛整个小区都成了它们的音乐厅。我和小伙伴们手持长竹竿,蹑手蹑脚地在树下寻找蝉的踪迹。突然,我发现一只金黄色的蝉静静地趴在树干上。我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将竹竿伸向它。就在即将触碰的瞬间,蝉儿猛地振翅高飞,留下了一串清脆的笑声。虽然没能捉到蝉,但那一刻的紧张和兴奋,至今回想起来仍让我心潮澎湃。夏天的味道,就藏在这欢快的蝉鸣和孩童的笑声中。

这段百字作文符合以下写作要求:

1.选择了夏日捉蝉这个生活场景作为背景。

2.描述了尝试捉蝉这个具体事件。

3.表达了作者对这段童年回忆的怀念和感慨。

环节三:赏桂花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欣赏了"桂花雨”,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桂花本身的。

活动1:寻找桂花描写

师: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描写桂花的段落。(学生阅读,教师巡视)师:好,谁来告诉我们,哪些段落写到了桂花?

生:第1、2、3、4、6、7、8段都写到了桂花。

师:非常好!你们观察得很仔细。

活动2:探讨桂花与情感

师:大家觉得,仅仅写桂花,能不能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呢?

生:我觉得能。因为桂花是作者家乡的特产,写桂花就是在写家乡。

生:而且作者写桂花时,总是带着怀念的语气。

师:说得太好了!那么,作者是怎么写桂花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活动3:分析桂花描写

师:请大家仔细阅读这些描写桂花的段落,看看作者都写了桂花的哪些方面?(学生阅读,教师引导)

师:好,我们来总结一下,作者是怎么描写桂花的?

生:作者写了桂花的样子,说它很小。

生:还写了桂花的颜色是白色的。

生:作者还描述了桂花的香味,说它香气浓郁,能飘得很远。

师:还有吗?

生:作者还写了桂花的用途,可以用来做茶和做饼。

师:非常棒!你们观察得真仔细。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详细地描写桂花呢?

生:因为桂花代表了作者的家乡,描写桂花就是在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师:说得太好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借物抒情"的方法。

活动4:总结写作技巧

师: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借物抒情的一些技巧:

1.选择与情感密切相关的物品

2.详细描写物品的特征,包括外形、颜色、气味等

3.写出物品的用途或在生活中的意义

4.将物品与个人情感或记忆联系起来

师:记住,当我们借物抒情时,要把"物"写得细致一些,要让这个"物"与我们要表达的情感有紧密的联系。因为情感是存在于生活中的,我们要善于选择能代表我们情感的事物来写。

活动5:练习活动(此环节依据学情自行增减)

师:现在,请大家想一想,有什么物品能代表你对家乡的思念?试着用我们刚学到的方法,写一段短文,描写这个物品,并表达你的思乡之情。

【要求】

1.选择一个与家乡有关的物品

2.详细描写这个物品的特征

3.说明这个物品在你生活中的意义

4.表达你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范文参考】

外婆的青花瓷碗

在我家的餐柜里,有一只青花瓷碗,是外婆留给我的。碗口略大,底部略窄,通体洁白如玉。碗身绘有淡雅的青花图案,细细的藤蔓缠绕着盛开的牡丹,栩栩如生。每当我轻轻抚摸碗身,仿佛能感受到那光滑细腻的瓷质,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这只碗承载着我儿时的回忆。记得每次去外婆家,她总会用这只碗盛上香喷喷的鸡汤,那浓郁的香味至今难忘。外婆说,这碗是我们家乡的特产,代表着家的味道。

如今,我远离家乡,每次看到这只碗,就会想起外婆慈祥的笑容和家乡的温馨。它不仅是一件器皿,更是连接我与家乡的纽带,寄托着我对亲人和故土的思念。

【这段百字作文符合以下写作要求】

1.选择了与家乡有关的物品:青花瓷碗

2.详细描写了碗的特征,包括形状、颜色、图案和质感

3.说明了碗在生活中的用途和意义

4.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环节四:雨的归位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深入探讨了"桂花雨”,现在让我们来思考一下"雨"这个意象在文学中的更广泛意义。

活动1:探索"雨"的多重意境

师:在中国文学中,"雨"常常被用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意境。我们来看几个例子。(课件出示,呈现以下诗句)

1.欢喜希望: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2.离别愁苦: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3.朦胧纷乱: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4.清新脱俗: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师:同学们,从这些诗句中,你们感受到"雨"带来了哪些不同的意境?(引导学生讨论,总结不同意境)

活动2:理解借物抒情的深层含义

师:在《桂花雨》这篇文章中,"桂花"是一种实物,而"雨"则代表了一种丰富的意境。当"物"和"意"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情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借物抒情"。

师: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理解:物+意=情

师:当"意"与情感结合后,就升华成了"意境"。而这个意境,其实就是我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活动3:拓展阅读

师:通过学习《桂花雨》,我们不仅理解了这篇文章,还掌握了理解其他类似作品的方法。

比如《丁香结》、《荔枝蜜》、《胭脂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